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6篇

时间:2022-10-06 12: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6篇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学习“两个决议”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她领导下的中国能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6篇

篇一: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两个决议”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她领导下的中国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从贫穷落后的大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能实现这样的巨变,《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个“历史决议”起了定海神针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这对于正确认识党的百年艰辛探索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一、 “ 两个决议”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诞生于全民族抗战即将胜利的 1945 年。它是在 1944 年 5 月六届七中全会期间开始起草的,历经 15 个月,到 1945 年 8 月 9 日(即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前的一个星期)七届一中全会上才最后通过的。

 这个“决议”的制定,与延安整风运动有密切关系。延安整风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批判长期危害中国革命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为夺取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通过 3 年整风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空前地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基本弄清了党的历史问题的路线是非,使全党对党的历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初步地达到了思想上的统一。这个“决议”是延安整风的理论结晶。它是以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作为初始基础,并吸收整风运动后期的新认识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最后又经过毛泽东多次修改完备起来。毛泽东对它的起草和定稿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 1981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转折后,怎样看待 30 年来的重大历史问题,成为党内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新中国成立后的 17 年历史被严重歪曲了,需要拨乱反正。只有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和党的主要领导人功过是非作出正确评价,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全国人民才能团结起来,同心同德搞“四化”建设。

 这个“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 1979 年 10 月开始的,历经20 个月的反复修改,到 1981 年 6 月底经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邓小平对它的起草和审定起着“总设计师”作用。在中央最高领导层,自始至终由他主持起草这个“决议”。具体地说,“决议”的指导思想是他提出的;“决议”的框架结构是他设计

 的;“决议”涉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的评价是他认定的;“决议”对诸如不要再讲路线错误和路线斗争、对过去犯错误的责任,中央领导集体要多承担一些等重大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把握,是由他决断的。他特别强调“决议”写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定位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对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作用要写好,对那些错误的意见要硬着头皮坚决顶住;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个“决议”宁可不做。他始终坚持从政治高度和大局意识来看待党的历史问题,特别是一直强调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邓小平上述鲜明、坚定的政治决断和把握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决议”使我们党和国家避免了重蹈苏联的覆辙,并且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飞跃。

 、 二、 “两个决议”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对第一个“决议”的历史使命,毛泽东在 1944 年 4 月的《学习和时局》报告,实际上作了说明。他指出:中央认为,应使干部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这次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一个月后,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开始了“决议”的起草工作。

 第一个“决议”担当起了毛泽东讲的历史使命,在百年党史上作出了三个开创性的贡献。

 一是第一次以党的重要文献形式明确指出党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开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先河;并且高度评价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卓越贡献。这为党的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第一次论述党的历史问题的路线是非,使全党对建党以来的发展历程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初步地实现了全党思想的统一,开创了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先河,为形成百年党史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科学基础。

 三是第一次通过整风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没有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办法,而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又强调“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方针,“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这开创了用“团结—批评—团结”方法来处理党内矛盾、纠正错误的正确机制,并为党的七大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是空前的伟大创造。

 第二个“决议”的历史使命,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条:

 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他认为,这是最核心的一条。要把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把毛泽东

 思想的内容,把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当前及今后工作的指导作用写清楚。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证、加以阐述、加以概括。

 第二,对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

 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 第二个“决议”肩负起了这个历史使命,在党史上有四大突出贡献。

 第一,对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与第一个“决议”一起奠定了撰写党领导革命 28 年历史的基准,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了重点评述;既直面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和挫折,又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总体上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

 第二,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作了深刻分析。

 第三,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他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对毛泽东思想体系作了全面的科学概括,强调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第四,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作了深入分析,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并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作了重要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愈益明晰和完善奠定了科学基础。这四大贡献,不仅使党对于重大历史和理论问题统一了认识,而且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发展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它的制定,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

 三、 怎样认识“两个决议”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对第一个“决议”有个评价,认为它的基本思想是不错的。邓小平对第二个“决议”也有个评价,认为这是个好决议,相信它能够经得住历史考验。历史过去了数十年,“两个决议”经受住了时间检验,迄今仍然是我们党正确把握历史、指导当前工作的指针。“两个决议”的时代价值可以从三个维度认识:

 (一)从历史认知维度看, 第一个“决议”对那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绝大部分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那些问题的基本依据。

 第二个“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论都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这些问题的基本依据。特别是“两个决议”都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都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作为国家的象征,我们永远将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因此,必须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二)从思想方法维度看,“两个决议”分析和评价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立场(人民大众立场)、观点(唯物史观)、方法(对历史采取分析态度的辩证法)没有过时,时至今日仍然需要我们坚持和遵循。我们党立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党 100 年来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是 100 年来不断发展的逻辑和取得胜利的密码。“两个决议”分析和评价党的历史所坚持的人民立场、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是百年强党的宝贵财富和任何时候都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

 (三)从逻辑思辨维度看,马克思主义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复杂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达到真理性认识。这种思辨性思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

 第一个“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运用思辨性思维,通过与毛泽东的思想和政策相比较的分析对 xx 倾教条主义在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方面的内容和危害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二个“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运用思辨性思维,对新中国成立后近 30 年的历史作出深入剖析,提出了四个重要区别:

 一是将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 二是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的罪恶活动区别开来; 三是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同作为时间概念的“文革”时期区别开来; 四是将摒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个有特定含义的口号,同还要继续进行各方面的斗争和发扬革命精神区别开来。上述区别,使长期受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想影响而困扰人们的一些历史难题迎刃而解。这对于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这段极其错综复杂的历史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两个决议”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典范。

 “两个决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的正确党史观的一面旗帜。毛泽东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左中右。我们国家是个有 14 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党是个有 9500 多万党员的大党。靠什么来对党的历史问题形成共识呢?就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

 有关精神为依据。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坚持“两个决议”,是我们党在百年筚路蓝缕、创造辉煌的基础上,开辟更加光辉未来的指针。

篇二: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回顾两个决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与重大意义,对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总结党的百年奋斗路、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决议都是在党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后奔向新的胜利时通过的。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逢抗日战争接近胜利,全党正在开展延安整风,亟待认真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赶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亟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以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1945年的决议以毛泽东1942年撰写的《历史问题草案》

  为蓝本,在毛泽东领导下从 1944 年开始起草,历时一年数易其稿,经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来又提交出席党的七大的代表团讨论修改。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以来至遵义会议前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阐述了“左”倾错误的表现和严重危害,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和对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1981 年的决议是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起草的,他先后 10 多次召集起草组开会,对起草工作有过许多重要指示,特别是明确三条总的要求。同样是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作和广泛征求意见,决议得以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客观中肯的评价,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活的灵魂,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两个决议立足不同历史时期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为继续开拓奋进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1945 年的决议是在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之后整风运动之中作出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1981 年的决议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之后,同样对统一全党思想、促进全党团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既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从实际出发根据实践要求确立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引导大家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研究党史,必须认真学习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深刻领悟决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深入学习两个决议,可以获得如下深刻启示:

 第一,我们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关键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深入学习两个决议,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尤其是深刻认识我们党之所以“能”,是因为党始终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勇于推动伟大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第二,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党的创新理

  论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加强理论武装的历史。两个决议都高度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强调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

 第三,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是党的力量的根本保证。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被历史实践反复证明是我们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遵义会议后,我们党逐步形成成熟的、有权威性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制定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领导我们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学习两个决议,有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用铁的纪律确保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确保全党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一致。

  第四,党的历史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需要不断总结提炼启迪奋进。党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长期艰辛探索而积淀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规律性认识的凝练,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记载。两个决议是在党实现历史大转折后奔向新的胜利时作出的,对推动党的事业继续前进有着非凡意义。建党百年之际,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党的创新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对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我们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大意义。

篇三: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及笔记汇编〔8 8 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名目 1.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3 2.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5 3.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8 4.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12 5.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14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笔记 ................. 15 7.两个《历史决议》学习笔记 ....................................... 17 8.《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笔记 ............................. 18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读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两个《决议》)后,对党的很多历史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全书共 xxx 页,通过学习我深受启发。

 本书开篇便写到,“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我们党一成立,就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进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关心下诞生的。宏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九一一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转变。无论是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行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进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受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苦痛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亲密协作,最终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

 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状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接着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历史的阅历,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到达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政府依靠美国帝国主义的救援,拒绝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协作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主动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了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宏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十八年斗争的胜利充分说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宏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展是一个重大的奉献。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是敢于并擅长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民族人民从亲身经受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从而在党的四周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政治团结。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行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革命在各个阶段都曾得到各国革命力量的救援,这是中国人民永

 久不会遗忘的。但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那么,依靠中国各族人民自身的力量,经受千辛万苦,战胜很多困难险阻才取得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革命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的胜利,转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激励了很多类似中国这样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添了他们前进的信念。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进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

 我们的成就和胜利阅历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何学好这本“教科书〞、用好这副“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根据,精确把握党的历史进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一是 1945 年 4 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是 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个决议对建党 24 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总结,重点剖析了一右三“左〞错误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和

 思想根源,在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上对比分析了错误路线同正确路线的区分,统一了全党的思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促进了党的团结,为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有利局面;第二个决议在简略回顾建国以前 28 年历史的基础上,对建国后 32 年正反两方面的历史阅历进行了系统总结,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胜利实现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促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阅读两个决议,可以深刻感受到党在探究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艰辛曲折和勇于自我批判的非凡政治魄力,可以深刻把握党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结论和评价,更可以从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具体评价中深刻体悟认知正确的党史观。

 正确的党史观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看待党史中的失误和曲折。

 历史进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鲜花,就会有荆棘;有平坦,就会有坎坷。党在 100 年历史中,取得辉煌成就,但也有过一些失误和错误,经受过一些曲折。学习党史、借鉴党史,绕不开这些失误和错误。如何看待这些失误和错误,“两个决议〞始终本着为过去负责的看法,直面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并对症下药,提出行之有效地克服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出党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对统一全党的认识、加强全党的团结、促进事业的前进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看法,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实行严格的看法,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胜利阅历一起成为贵重的历史教材。〞我们学习党史,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究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认成就,既要重视学习正确的阅历,更要重视学习党从失败中总结的阅历教训,使“前车之覆〞成为

 “后车之鉴〞。

 正确的党史观应当坚持历史思维,在历史中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今日的时代条件、进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两个决议〞都运用了历史分析法客观评价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对三次“左〞倾错误路线产生的缘由,《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各次尤其是第三次统治全党的‘左’倾路线,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确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宏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进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建立了永久不行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奉献。我们学习党史,就需要运用这种历史分析法,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环境、阶段去考察和把握,敬重历史事实,弄清历史事件和人物进展转变的来龙去脉和社会历史因素,既不能因为宏大就像神一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因为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认,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正确的党史观应当坚持辩证思维,把握党史进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但是,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

 得这些成就的胜利阅历,同样是严重的错误。〞邓小平同志指出:“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拓将来。〞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明志,既要从党的艰辛历程、错误和曲折中吸取阅历教训,更要从党的辉煌成就、历史阅历、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们要始终抓住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美好的主题主线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主题主线进行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究史、自身建设史的主流本质,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定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增添“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宏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荣耀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信念、凝聚力量,以更加昂扬姿态主动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努力创造更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劝说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根据,精确把握党的历史进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回顾两个决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与重大意义,对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总结党的百年奋斗路、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决议都是在党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后奔向新的胜利时通过的。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逢抗日战争接近

 胜利,全党正在开展延安整风,亟待认真总结吸取历史阅历教训,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增添党的凝聚力战斗力。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赶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亟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以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1945 年的决议以毛泽东 1942 年撰写的《历史问题草案》为蓝本,在毛泽东领导下从 1944 年开始起草,历时一年数易其稿,经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那么通过。后来又提交出席党的七大的代表团商量修改。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以来至遵义会议前党的历史及其基本阅历教训,阐述了“左〞倾错误的表现和严重危害,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和对中国革命的杰出奉献,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1981 年的决议是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起草的,他先后 10 多次召集起草组开会,对起草工作有过很多重要指示,特殊是明确三条总的要求。同样是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作和广泛征求意见,决议得以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

篇四: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篇 “两个决议”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1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重要会议、 重要人物, 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总书记提到的这“两个决议” , 指的是:

 1945 年 4 月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1945 年《决议》 )

 和 1981 年 6 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1981 年《决议》 )

 。

 1945 年《决议》 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时党内还存在着“左” 倾和右倾的错误倾向, 干扰着党的正确路线、 方针的执行。

 为彻底肃清党内的错误思想, 达到统一全党思想的目的, 中央决定起草《决议》 。

 《决议》 本着为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 全面总结了建党 24 年来的经验教训, 深刻剖析了党史上一右三“左” 错误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指出这些错误只是整个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并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

 《决议》 从政治上、 军事上、 组织上和思想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进

 一步巩固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了充分准备。

 1981 年《决议》 形成于拨乱反正、 解放思想的过程中。

 当时在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 如果任其发展, 势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后果。

 为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上来, 必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作一个正式的结论。1981 年《决议》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32 年的经验教训, 深刻分析了产生“左” 倾错误思想的主客观原因,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这两个文件代表了中央对于党史重大问题的权威结论, 因此, 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 必须将“两个决议” 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既要学习其中的教训, 又要在党史的重大问题上跟中央保持一致,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所以,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也是增强“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和“两个维护” 延续和体现了“两个决议” 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

 “两个决议” 充分利用历史唯物观系统总结和反思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 昭示后人,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认识历史规律, 认清新时代的中国“两个没有变” ,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通过党史的学习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

 识和对待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从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确对待“两个决议” 作出的结论, 维护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 并从“两个决议” 中的学习党在斗争、 建设和改革中的高度智慧, 努力把历史机遇, 掌握历史主动, 以昂扬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通过专题学习, 我们深刻认识到, “两个决议” 都对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结论,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 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 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要通过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 和党中央有关精神的学习, 深刻认识和理解“两个维护” 的重大意义, 树牢“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2 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 即 1945 年 4 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1981 年 6 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分别是延安整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征程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统一全党思想和意志, 在百年党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专题学习, 我们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 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 两个决议的比较及启示, 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 在对历史深刻总结中起到的统一思想认识、 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 深刻认识到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 观点、 方法, 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催生《决议》 , 《决议》 淬炼历史。

 两个《决议》 是我们党围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展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是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

 我们党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 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并用以指导实践, 从而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探索新路。

 1945 年的《决议》 从政治上、 思想上、 组织上和军事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做好了准备。

 《决议》 不是一般性地总结党的经验教训, 而是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分析视角, 从政治、 军事、 组织、 思想四个方面, 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了“左”倾错误路线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危害。

 对历史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既不因为“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的统治而否定这一时期党的工作, 也不完全否定犯了“左”倾错误的同

 志。

 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 不要否定一切”的指示, 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犯了这些错误的同志们的观点中, 并不是一切都错了,他们在反帝反封建、 土地革命、 反蒋战争等问题上的若干观点, 同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仍然是一致的。

 ” 《决议》 深刻揭示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对党内产生的错误和经历的挫折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评价。1981 年的《决议》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简略回顾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8 年历史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四条基本经验。

 这一经验总结较之第一个历史决议的总结有着更宽阔的视野。

 第二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 包括: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这十条历史经验表明:

 中国共产党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决议》 明确提出了要回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来,并以此为“标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规律, 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础。

 “两个决议” 对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结论, 从历

 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 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的问题。

 今后, 要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党性修养, 永远知党恩、 跟党走。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 必须将“两个决议”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既要学习其中的教训, 又要在党史的重大问题上跟中央保持一致,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所以,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也是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和“两个维护” 延续和体现了“两个决议” 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

 作为党员干部, 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从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确对待“两个决议” 作出的结论, 维护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 并从“两个决议” 中的学习党在斗争、 建设和改革中的高度智慧, 努力把历史机遇, 掌握历史主动, 以昂扬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篇五: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两个历史决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重大历史关头形成的,是科学总结分析、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通过学习,更加深刻感受到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艰辛曲折和勇于自我批评的非凡政治魄力,深刻把握党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结论和评价,从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具体评价中深刻体悟认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党史观。要学会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制胜法宝,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团结,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善于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探索公司转型发展新路,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 x70 年改革发展的成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两个历史决议”都是在我们党发展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形成的,是对一个时期历史的总结,是科学辩证的总结,也是对党的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升华,是我们党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两个历史决议”,领会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党从成长到成熟、再到成功,

  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十分不易,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更是来之不易。

 要深刻总结 x70 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持实事求是,保持敢于承认错误的境界和胸怀,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宝贵品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敢于面对市场变化和产业转型带来的挑战,敢于化危为机,奋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 x 集团新作为。

 要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要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要用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提高践行“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要坚持和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的团结统一。

 要正确看待 x70 年的发展历程。面临发展中的严峻挑战

  和实际困难,要勇于正视现实、勇于面对现实,找准问题、明确差距、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从历史经验中找到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方法和力量。要坚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不动摇。坚持咬定目标不放松,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适应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要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公司转型发展实现根本性突破。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深刻把握其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公司系统管理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解放思想转观念,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工作落实。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梳理制约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系统观念,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履行好总部“五个中心”职能定位的能力和水平。

篇六: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一是 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二是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

 “两个决议”对于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具有引导作用。全体党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习中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建党 100 周年。

 通过专题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的历史背景、产生过程、主要内容和重要影响,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在对历史深刻总结中起到的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深刻认识到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专题学习,对于树立正确党史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持续推进 XX 高质量发展,以 XX 建设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两个决议作为凝结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集体智慧的重要党史文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建党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

 2 作了科学分析和深刻总结,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参考和文本依据。党史观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党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现实、擘画未来。重温两个决议,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两个决议”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典范之作,成为党史学习必不可少的经典文献。重温这“两个决议”,给今天带来如下几点启示:

 一是运用历史分析法客观评价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我们要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环境、阶段去考察和把握,尊重历史事实,弄清历史事件和人物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社会历史因素,这就是历史分析法。

 “两个决议”正是运用了历史分析法,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历史分析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党史的基本方法,它要求具体地分析重大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实事求是地评价重要人物思想和实践变化的主客观原因,不能将成功或失误单纯归功或归咎于个人,也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二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学习和研究党史不是做拘泥细节的“考据控”,而是要用唯物辩证法总结党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

 3 线、主流本质,寻找历史演进的大逻辑和内在机理。“两个决议”正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全面地分析了党史上的成功与失误,深刻把握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看待历史既要一分为二又要把握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我们一方面要站在世界历史大局和中国历史大势的高度去审视党的历史,理直气壮地宣传和阐释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歪曲和消解;另一方面又要勇于承认并修正所犯的错误,让“前车之鉴”成为“后事之师”。

 三是站在人民立场书写历史。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两个决议”在酝酿、起草的过程中都贯彻了人民立场和群众观点,充分吸收了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了对党和人民负责。

 百年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心同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赢得了民心;也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才能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成长为百年大党。今天,我们重温党史,就是要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历史结论。而要赢得民心,就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开创新局。

 “两个决议”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形成的,指出了我们党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对未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接力跑中都取得了好成绩,为后人留下了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宝贵的历史经验。现在,“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了新蓝图。历史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必须扛起时代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

推荐访问: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党史 读后感 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