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3篇

时间:2022-10-02 2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3篇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两个历史决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3篇

篇一: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两个历史决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重大历史关头形成的,是科学总结分析、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通过学习,更加深刻感受到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艰辛曲折和勇于自我批评的非凡政治魄力,深刻把握党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结论和评价,从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具体评价中深刻体悟认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党史观。要学会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制胜法宝,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团结,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善于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探索公司转型发展新路,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 x70 年改革发展的成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两个历史决议”都是在我们党发展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形成的,是对一个时期历史的总结,是科学辩证的总结,也是对党的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升华,是我们党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两个历史决议”,领会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党从成长到成熟、再到成功,

  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十分不易,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更是来之不易。

 要深刻总结 x70 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持实事求是,保持敢于承认错误的境界和胸怀,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宝贵品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敢于面对市场变化和产业转型带来的挑战,敢于化危为机,奋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 x 集团新作为。

 要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要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要用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提高践行“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要坚持和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的团结统一。

 要正确看待 x70 年的发展历程。面临发展中的严峻挑战

  和实际困难,要勇于正视现实、勇于面对现实,找准问题、明确差距、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从历史经验中找到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方法和力量。要坚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不动摇。坚持咬定目标不放松,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适应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要运用系统观念推动公司转型发展实现根本性突破。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深刻把握其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公司系统管理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解放思想转观念,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工作落实。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梳理制约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系统观念,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履行好总部“五个中心”职能定位的能力和水平。

篇二: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21 “两个决议”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三篇)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1 1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如何学好这本“教科书” 、 用好这副“清醒剂”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要树立正确党史观, “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 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重要会议、 重要 人物

 ” 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 即 1945 年 4 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1981 年 6 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分别是延安整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征程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统一全党思想和意志, 在百年党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回首百年奋斗岁月 , 有两个时空坐标串联了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为我们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主流本质提供了基本遵循, 那就是 1945 年 4 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也遭遇过一些挫折。

 而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 如果不对过去进行系统的总结, 困扰党内的问题将对党后期的发展构成阻碍。

 唯有在思想上形成党内的统一认识, 在形势上做出科学的分析, 党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 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

 两次《决议》 正是在这样的重大历史关头完成的。

 第一份《决议》酝酿于 1941 年, 通过于 1945 年, 历时四年, 着重破除了阻碍党的正确路线实施的宗派主义、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并树立了党自己的指导思想, 使党真正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第二份《决议》 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 极“左” 思潮和“全盘否定论” 甚嚣尘上, 《决议》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厘清了历史问题, 使全党思想重新统一, 并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为“中国向何处去” 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 我们要深刻学习两个《决议》 。

 两个《决议》是在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起草的, 起草工作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正如 1981 年的《决议》 最后指出的:“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所一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曾经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加强了全党的团结, 促进了人民革命

 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

 ……这次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必将起到同样的历史作用。

 ” 《决议》 揭示的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主流和本质, 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党的事业更上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 一是 1945 年 4 月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二是 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个决议对建党 24 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总结, 重点剖析了一右三“左” 错误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在政治、 军事、 组织和 思想上对比分析了错误路线同正确路线的区别,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促进了党的团结, 为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有利局面; 第二个决议在简略回顾建国以前 28 年历史的基础上,对建国后 32 年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成功实现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促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阅读两个决议, 可以深刻感受到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艰辛曲折和勇于自我批评的非凡政治魄力, 可以深刻把握党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结

 论和评价, 更可以从党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具体评价中深刻体悟认知正确的党史观。

 党在 100 年历史中, 取得辉煌成就, 但也有过一些失误和错误,经历过一些曲折。

 学习党史、 借鉴党史, 绕不开这些失误和错误。

 如何看待这些失误和错误, “两个决议” 始终本着为过去负责的态度,直面问题, 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并对症下药, 提出行之有效地克服错误的具体办法, 指出党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对统一全党的认识、 加强全党的团结、 促进事业的前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 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

 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 一是敢于承认, 二是正确分析, 三是坚决纠正, 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 我们学习党史, 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 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 既要重视学习正确的经验, 更要重视学习党从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2 2 )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重要会议、 重要人物, 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

 总书记提到的这“两个决议” , 指的是:

 1945 年 4 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1945 年《决议》 )

 和 1981 年 6 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1981 年《决议》 )

 。

 1945 年《决议》 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时党内还存在着“左” 倾和右倾的错误倾向, 干扰着党的正确路线、 方针的执行。

 为彻底肃清党内的错误思想, 达到统一全党思想的目的, 中央决定起草《决议》 。

 《决议》 本着为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 全面总结了建党 24 年来的经验教训, 深刻剖析了党史上一右三“左” 错误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指出这些错误只是整个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并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

 《决议》 从政治上、 军事上、 组织上和思想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进一

 步巩固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了充分准备。

 1981 年《决议》 形成于拨乱反正、 解放思想的过程中。

 当时在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 如果任其发展, 势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后果。

 为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上来, 必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作一个正式的结论。1981 年《决议》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32 年的经验教训, 深刻分析了产生“左” 倾错误思想的主客观原因,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这两个文件代表了中央对于党史重大问题的权威结论, 因此, 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 必须将“两个决议” 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既要学习其中的教训, 又要在党史的重大问题上跟中央保持一致,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所以,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也是增强“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和“两个维护” 延续和体现了“两个决议” 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

 “两个决议” 充分利用历史唯物观系统总结和反思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 昭示后人,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认识历史规律, 认清新时代的中国“两个没有变” ,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始终坚持历

 史唯物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通过党史的学习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从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确对待“两个决议” 作出的结论, 维护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 并从“两个决议” 中的学习党在斗争、 建设和改革中的高度智慧, 努力把历史机遇, 掌握历史主动, 以昂扬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通过专题学习, 我们深刻认识到, “两个决议” 都对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结论,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 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 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要通过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 和党中央有关精神的学习, 深刻认识和理解“两个维护” 的重大意义, 树牢“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

 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3 3 )

 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 即 1945 年 4 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1981 年 6 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分别是延安整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征程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统一全党思想和意志, 在百年党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专题学习, 我们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 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 两个决议的比较及启示, 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 在对历史深刻总结中起到的统一思想认识、 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 深刻认识到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 观点、 方法, 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催生《决议》 , 《决议》 淬炼历史。

 两个《决议》 是我们党围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展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是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

 我们党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 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并用以指导实践, 从而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探索新路。

 1945 年的《决议》 从政治上、 思想上、 组织上和军事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为党的

 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做好了准备。

 《决议》 不是一般性地总结党的经验教训, 而是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分析视角, 从政治、 军事、 组织、 思想四个方面, 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了“左”倾错误路线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危害。

 对历史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既不因为“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的统治而否定这一时期党的工作, 也不完全否定犯了“左”倾错误的同志。

 按照毛泽东提出 的“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 不要否定一切”的指示, 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犯了这些错误的同志们的观点中, 并不是一切都错了,他们在反帝反封建、 土地革命、 反蒋战争等问题上的若干观点, 同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仍然是一致的。

 ”《决议》 深刻揭示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对党内产生的错误和经历的挫折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评价。

 1981 年的《决议》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简略回顾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8 年历史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四条基本经验。

 这一经验总结较之第一个历史决议的总结有着更宽阔的视野。

 第二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

 条基本经验, 包括: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

 这十条历史经验表明:

 中国共产党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 的拨乱反正, 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决议》 明确提出了要回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来,并以此为“标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规律, 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础。

 “两个决议” 对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结论, 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 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的问题。

 今后, 要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党性修养, 永远知党恩、 跟党走。

 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 必须将“两个决议”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既要学习其中的教训, 又要在党史的重大问题上跟中央保持一致,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所以,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也是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 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和“两个维护” 延续和体现了“两个决议” 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

 作为党员干部, 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从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确对待“两个决议” 作出的结论, 维护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 并从“两个决议” 中的学习党在斗争、 建设和改革中的高度智慧, 努力把历史机遇, 掌握历史主动, 以昂扬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篇三: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贯彻 “两个决议” 宣讲、 心得体会 6 6 篇

  目录 学习“两个决议”专题宣讲报告 ........................ 2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11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15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20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25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 28

  学习“两个决议”专题宣讲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动员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共三次集中开展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分别是延安整风时期、改革开放之初和2021 年。前两次对党的历史进行学习和总结形成了两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第一个历史决议”)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第二个历史决议”)。

 两个历史决议集中体现了党以实事求是为主线的唯物史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历史的一贯立场和态度——“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党史观贯穿于两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两个历史决议的内容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党史观,并且两个历史决议都进一步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地位。

 实事求是党史观贯穿两个历史决议起草全过程 两个历史决议起草建立在巩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两个历史决议的形成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并不是在事件刚刚结

 束时急于给事件下一个历史定论,而是在事件发生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对事件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发展,再来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在已有的比较巩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决定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之前,党的有关历史文献的编辑出版初步统一了党内思想,为决议的起草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共中央编辑出版了《六大以来》《两条路线》,梳理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这十年的历史,初步总结历史经验,使正确路线同错误路线的对照非常明显,帮助犯错同志明白自身问题,改正错误。1941 年,毛泽东要求王稼祥起草《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委员会领导路线的结论(草案)》,总结了 19321935 年党的路线,草案也为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奠定了基础。延安整风运动在党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统一了党内思想,为决议的起草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二个历史决议也是经过了更长时间的理解、认识才开始起草的。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也提出,要科学评价一段历史,“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那时再来说明这一段历史,可能会比我们今天说得更好”。1978 年 5 月 11 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发了一场关

 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也引发了党内外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等的评价。1979 年 9 月 29 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30 年成就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我们在巨大的胜利面前开始不谨慎了”,使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了挫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都是在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前面也提到,在延安整风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才转入对党的历史问题的讨论。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参与者,也是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负责者——胡乔木,在同起草小组的多次谈话中强调决议的起草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合乎历史事实,“做些调查研究”“要查一查过去的文件”“要对历史负责,要把历史描述得很公正、很准确”,强调要保持客观的态度,要“冷静地客观地对待”历史,强调历史决议就是要对历史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分析,答复历史问题,不然历史决议就失去了价值。

 邓小平对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提出了三个指导性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指出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来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

 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邓小平一贯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对待历史问题,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决不能说一团漆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种实事求是的立场。” 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经过了长时间多次修改、讨论。第一个历史决议在王稼祥起草草案的基础上,又先后经过由任弼时、胡乔木和张闻天三个人重新起草或构思,又经他们反复讨论,反复修改。据胡乔木回忆,“讨论《决议》就在枣园,几乎天天开会,一般是开半天”“对决议稿逐章地讨论,逐段地讨论”“每一句话都经过斟酌,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段落,讨论得很仔细”。这种制定历史决议充分讨论,充分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认真、谨慎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党历史上时间延续最长的一次会议——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一共开了 11 个月,其重要任务就是重新起草历史决议。

 从 1979 年叶剑英国庆讲话开始酝酿,到 1981 年 6 月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第二个历史决议耗时近两年,其间经过多次讨论、多次修改。《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中记载了许多胡乔木在各种讨论会就决议起草问题的发言以及同《历史决议》起草小组的谈话,在讲话中胡乔木总是倾向于提出问题让大家

 共同讨论,在讨论中,吸纳科学的好的意见再修改草稿,再讨论。最终修改好的草稿提交到中共中央之后,还要召开多次会议集体讨论,形成意见再次修改,再次讨论,如此反复直至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1981 年 5 月,邓小平曾就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提到,“这个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经过不晓得多少稿,1980 年 10 月四千人讨论,提了很多好的重要的意见;在四千人讨论和最近四十多位同志讨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修改,反复多次。” 实事求是党史观贯穿两个历史决议内容的始终 坚持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问题,纠正历史错误,最终实现全党统一认识、团结一致、共同为所要进行的事业而奋斗,是两个历史决议起草的目的所在。因此,两个历史决议的内容充分贯彻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党史观。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问题。第一个历史决议坚持了毛泽东强调的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一分为二的历史辩证法,从正反两方面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时期这段历史。第一,一分为二地对这期间党的重要会议进行分析,在肯定其正确方面的同时也指出其缺点和错误;第二,对于党的历史上的历次路线错误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也完成了一些正确的工作,如为农民分配土地、建立人民政权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等,并且从思想根

 源、社会根源等方面分析其错误原因;第三,在党的策略上也坚持一分为二的历史辩证法,如针对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在肯定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贫苦农民是正确的政策的同时,也指出其错误在于实行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左”政策。第二个历史决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 30 年以来的工作、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方面,都充分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历史观。第一,把建国以来的历史划分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内乱时期、转折时期四个阶段,并从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各个阶段的成就与缺点,切实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并指出要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

 实事求是地纠正错误。在党的早期历史上,习惯于把党内同志的错误简单地归结为路线错误,并且太过看重个人责任,容易由批判错误转为打击犯错者,甚至归结为犯错者个人品质问题。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毛泽东批评上述做法,指出处理历史问题要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主要是为了纠正错误,避免同类性质的错误再犯。因此,第一个历史决议在深刻分析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错误根源的同时,也指明了纠正错误的方法,路线错误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避免错

 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探讨错误的原因和不良后果,最终实现团结全党同志,共同奋斗的目标。第二个历史决议正是秉持着“有错必纠”的原则,以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问题为目的。邓小平提出了“有错必纠”的重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地、干脆利落地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第二个历史决议客观地指出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与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严重“左”倾错误,对一些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的打击、处理也是完全错误的,从根本上否定了“文革”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地位是两个历史决议的重要贡献 两个历史决议的最重要贡献是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内的重要地位。第一个历史决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第二个历史决议提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因此,两个历史决议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同时,也就确立了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实事求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二

 十周年时总结道,“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当然,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在批判党内历次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的对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第二个历史决议,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一说法,并且把实事求是放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首要位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习总书记动员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

 历史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诚然,在今天看来,两个历史决议也存在一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方,但是,我们仍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看待两个历史决议。历史决议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在七大上论述第一个《历史决议》的意义时提出,历史决议“是全党性质的,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负责”,但由于时代局限性整个历史叙述不可能完全正确,“如果二三十年后看来,还

 是功大过小,就很好了”。

 今天距离我们第二个历史决议发表又过去了 40 年,在这40 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坚持实事求是的党史观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仅仅以两个历史决议为依据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党的重要会议以及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对党的历史问题及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化和发展,“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学习贯彻“两个决议”心得体会

 读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两个《决议》)后,对党的很多历史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全书共 xxx 页,通过学习我深受启发。

 本书开篇便写到,“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我们党一成立,就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九一一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无论是当

 时的国民党,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

推荐访问:党史“两个决议”读后感 党史 读后感 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