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7-17 12:55:06 来源:网友投稿

门诊输液室病人流动性大,患者相对集中,环境嘈杂以及工作量繁重,且治疗用药种类繁多,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患者对护士不信任的连锁反应[1]。轮转护士由于新上岗不久,面对繁重的输液工作和复杂的病情加上经验不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五篇】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门诊输液室病人流动性大,患者相对集中,环境嘈杂以及工作量繁重,且治疗用药种类繁多,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患者对护士不信任的连锁反应[1]。轮转护士由于新上岗不久,面对繁重的输液工作和复杂的病情加上经验不足,从而增加了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轮转护士的输液安全,我们科在轮转护士的带教中采取一些做法,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熟悉科室及工作环境

轮转护士入科后,护士长应将新护士介绍给科室人员,同时介绍科室人员给新护士。带领其熟悉科室环境、物品的摆放位置及工作特点,使其尽快熟悉科室情况、护理安全风险特点及患者病情特点等,使其第一时间就能做到对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环境和所治疗患者的情况心中有数。同时,重点强调门诊输液的注意事项,如患者姓名与座位号的双相核对,整点巡视,三查八对。

2选择责任心强及工作能力强的护士带教

带教老师的素质极大地影响着轮转护士的护理能力及工作质量,新上岗轮转护士不同于一般实习护士,他们经过了2-3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及1年的临床实习,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2],因此,科室选择责任心强及工作能力强的资深护士带教。本科室实施“一对一”带教方式,这样可以让带教老师在门诊输液室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把各种操作知识传授给护生。同时科室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要求每位带教老师制定合适的带教方案,并实施。如每周的关于安全输液的小讲课、教学查房、案例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及模型穿刺技术的训练等,以增强轮转护士的输液安全意识及穿刺技术的提高。

3掌握输液流程,确保安全输液

轮转护士入科早期,带教老师在安全输液方面进一步进行理论解释和操作示范,对收药、摆药、加药及输液等每一步骤均可适当结合带教方案进行进一步安全护理带教。如严把医嘱查对关,在收药时,核对患者病历本医嘱和药房发出的药,经2人核对无误后才可配药。输液时,双向核对患者的座位号及姓名,无误后再给予病人输液。输液过程中培养护生学会准确判断患者输入后病情的变化及发生输液反应的紧急处理。入科后期,科室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考核,合格者则由轮转护士单独完成输液治疗工作。

4加强宣教知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由于轮转护士的经验不足、新药品的多样化及病人病情的复杂化,因此带教老师在每次输液时均应先向轮转护士进行简短的药物知识讲解,如药物的作用、输注的注意事项、滴数的要求等等,并严把轮转护士的宣教关。同时鼓励护生与患者大胆沟通,逐步培养工作自信心。轮转护士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宣教及娴熟的技术操作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增加穿刺的信心。

总之,只有加强轮转护士的安全输液意识及能力,加强输液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轮转护士的输液安全,确保输液的顺利完成,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8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9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并分析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本研究所采取一系列对应措施。

1.2方法 成立服务品质小组、输液管理小组和药物管理小组对各环节进行核对和监督,对输液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本次研究观察组共发放问卷900 份,回收900份,回收率100%;
对照组发放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并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例数853例,满意率为94.78%;
而对照组满意例数542例,满意率为67.7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3.1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欠缺 主要是护士对药物的药理知识掌握不足和静脉输液技术不过硬导致的安全事件的发生。若护士只能简单地进行配药、注射而对所用药物机制、滴速、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不清楚,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或不良反应发生的早期不能发现,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发生安全事故[2]。

3.2 科室管理存在缺陷 由于门急诊接诊量大,护士工作繁重,缺乏耐心,服务意识淡薄,易造成护患沟通不良,且基层医院的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发生医疗纠纷。另外,护士对三查七对制度执行情况不严格,轻者对者造成用药延误,严重的危及患者生命健康[3]。

3.3 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忽视了对液体的输液管、滴速及针头等情况的观察,未能及时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

3.4 安全教育不足 门急诊输液室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是安全教育。当安全教育不足时,护士不仅缺乏安全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且缺乏对安全风险事件的预防能力,在输液的各个环节均会产生安全隐患[4]。

4 相关应对措施

4.1 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护士的专业素质包括相关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和整洁的仪表与良好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要不断培养自身素质相关专业技能,有耐心地将输液注意事项进行告知,沟通时注意语言的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输液过程的健康宣教,避免因沟通不良导致的医疗纠纷[5]。

4.2 优化输液室管理机制 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规范域设置,对等候区、接待区、配液区、交费区、输液区等划分明确,为患者提供清晰、便捷的就诊秩序。建立静脉输液巡视查房制度,严格执行基本护理操作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严格规范输液流程输液过程,将查对、输液、配药和输液后的护理流程制作成图,可使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进行监督。

4.3 加强安全防范教育 定期培训并开展讲课和问题总结,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及时对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解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时有效的预防护理安全事故,杜绝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分析门急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安全事件,针对发生原因进行相应处理,能有效减少基层医院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倪惠琴. 门急诊输液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J]. 中华护理学, 2012, 9(15):
91-92.

[2] 杨文都. 安全管理在输液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12):
269-270.

[3] 张菊美. 安全防范措施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9):
28-29.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急诊;
输液护理;
风险成因;
护理对策

急诊输液室具有人员流动量大、护士工作量大等特点,造成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1]。为进一步探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及护理对策,共选取我院324例急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0月急诊输液患者162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7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38.75±4.4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57例,本科及以上63例;
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162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86例,女76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8.24±4.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56例,本科及以上65例。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总结护理分风险事件成因,后加强安全化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组建由护士长及门诊护士所组成的安全管理小组,对门诊输液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输液室护士风险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其次,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及风险意识培养,确保充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深入各护理人员心中,在急诊输液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三,加强输液室管理的安全化,在有效规范就诊秩序的同时,对护士人员的配备及进行优化,做好等候区、缴费区及输液区的合理划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2]

观察记录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后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 ±s)示计量资料;
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隐患情况对比

观察组呼叫不及时、滴速不合理护理、穿刺技术差、过敏及药液外渗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62例患者中,满意98例,基本满意59例,护理满意度为96.91%(157/162);
对照组162例患者中,满意53例,基本满意75例,护理满意度为79.01%(128/162),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急诊输液室本身人员流动量大,且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也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急诊输液护理风险的成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急诊输液过程中未遵从医嘱,例如其对液体滴速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私自调节滴注速度的情况;
或患者私自离开观察区,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另外,也存在着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对急诊输液相关知识存在较多误区,过度依赖护理人员或对急诊输液治疗效果存在过高期望,由此极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护士因素: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医嘱的情况;
另外,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可能会造成药品配置及使用方面的错误;
而在护理人员巡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存在药液外渗等风险事件,从而引发护理纠纷[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护理风险事件的总结及成因分析,针对性的加强的急诊输液护理的安全化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观察组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陈丽芳.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47-48.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陪伴式护理;静脉输液;巡视服务;个性化服务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24h 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患者就医过程最后一站。患者经过挂号、诊断、各种检查等就医过程后,身心疲惫,心理状态处于最差阶段[1]。而输液者又需划价、取药直至门诊输液室等候输液,精力和体力耗费过多,患者和家属容易将就医过程中的不满对护士发泄,导致护患纠纷。为此,我院从2007年1月开始在门诊输液室实施巡视服务,保证患者及时获得输液治疗及全程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室配备输液椅100张,输液床12张,负责完成全院门诊就诊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该科室有护理人员20名,平均年龄23.1±2.5岁;平均护龄5.2年;学历:中专10名,大专6名,本科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13名。开展巡视服务前(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平均每天静脉输液173例次,开展巡视服务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平均每天静脉输液244例次。

1.2方法

1.2.1巡视服务方法

①建立巡视岗位培训制度:在开展此项工作前护理部对门诊输液室的全体护士进行上岗前培训,以后由科室护士长结合实际工作中患者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培训1次。培训的形式有:多媒体讲座、现场情景模拟演练、晨间10min重点知识提问、科室内部小型知识抢答赛等。培训的内容有:常见疾病的观察和护理程序、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护患沟通的知识与技巧、职业安全与防护、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技能和操作流程等。②合理安排巡视班次、明确岗位职责:根据输液患者的数量,护士长每天安排2~3名护士上巡视班,轮流在不同时间段负责对所有输液患者进行巡视,其中早巡视班需提前30min到岗,做好巡视前准备工作,如负责配备输液室内纸杯、纸巾、宣传资料,冬季准备暖水袋、检查输液室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等。开诊时巡视班护士与治疗班护士共同完成第一组集中输液治疗,之后巡视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对所有输液患者进行流动巡视。③巡视内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及时解决;对生活不便的患者提供帮助,询问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满足;观察输液速度及药物反应;向患者介绍所输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药物输入需要的时间;对情绪紧张、恐惧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动态调整健康教育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健康指导,在感冒等流行季节进行预防知识的集体讲座,以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和有效性。④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巡视人员在换岗前严格交接班,包括输液室内常备的急救物品、药品和患者情况交接;对特殊病情变化的患者进行床旁重点交接,如待用的药物、检查和特殊处置等。⑤质量控制:护理部根据门诊输液患者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护理部派专人到输液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次,发放数量不低于上月输液总例数的60%,已经调查过的患者不再重复调查,然后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了解门诊输液服务质量,将存在问题及患者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科室,然后由护士长调整巡视内容并持续改进。

1.2.2评价方法

比较巡视服务前(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患者满意率(以护理部质控调查问卷为准)和患者投诉率(以患者直接到护理部投诉和科室每月报表上报的投诉情况为依据)。

1.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 软件行x2 检验。

2结果

巡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和投诉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恐惧心理

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活动。沟通上的误会造成隐性病源的流失[2],导致社会效益的降低。巡视服务的开展,使护士有更多时机与患者面对面沟通,良好的沟通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顺意性,增强患者对不适和恐惧的耐受力,是降低护患纠纷的因素之一。巡视服务的开展,使患者满意度由巡视服务前的78.69%提升到99.93%,满意度大幅度提升(P

3.2开展健康教育,密切护患关系

满意度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健康教育满意率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率,而且目前开展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忽略了对基础护理的健康教育[3],因此我院门诊输液室在为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同时重点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我院自制了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电视片,内容包括:输液完毕护士未能及时拔针或更换液体时患者应如何配合、输液时肢体如何摆放、输液过程中如何避免发生空气栓塞或液体污染、拔针后按压的正确方法等,在患者输液过程中由巡视护士给予播放并负责讲解。在巡视服务中融入健康教育,不仅激发了患者观看兴趣,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患者因紧张而致的身心不适及疲劳感,服务方式的转变也是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因素之一。

“陪伴式”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20世纪的护理模式要求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所表现的主动服务意识差,不能及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工作中让患者或家属替代部分生活护理而引发患者不满情绪是引起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4]。而巡视服务的开展,有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观察病情,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服务,无需家属陪同,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从而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或纠纷。

超期望护理服务,是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的保证有文献报道,患者认为优质护理的指征为护理人员对患者态度好、业务精湛、责任感强、对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时提供其需要的护理等[5],而巡视服务是转变服务理念,从过去被动服务、机械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服务甚至是超期望值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关注输液过程,同时注重了解和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提供巡视服务时主动为患者递一杯热水;穿刺时为患者垫上爱心小枕;天冷时为患者准备好热水袋或毛毯,并随时为患者提供一次性纸杯、卫生纸、塑料袋等。我院在开展巡视服务前2年累计发生了96例护理服务投诉,表现为个别护士服务态度生硬、冷漠,不能做到换位思考;患者液体输完不能及时处理需反复呼叫;不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不够耐心,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巡视服务开展后护理人员不间断地巡视在患者身旁,根据医嘱更换液体或拔针,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微笑对待每一例患者;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帮助患者解决好每一项所需,将一个个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由于长时间等候,以及生理或心理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而引发的投诉。巡视服务的开展,使护理服务投诉率显著降低(P

参考文献

[1] 张玲、叶文琴、席惠君 等.门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 (5):63264.

[2] 任国英、方云、周玲.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 (15):51252.

[3] 李新辉、戴慧珊.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0261.

[4] 陈田林、陈勇飞、钟双喜.从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分析.其实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3). 59261.

[5]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 等.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患者观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 (9):6412643.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3-0375-02 中图分类号:R 197.3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74

随着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医疗护理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及操作水平问题而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和投诉。门诊注射室是病人多、病种复杂、流动性大的窗口部门,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繁杂紧张,护患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事故容易发生,注射室护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针对门诊注射室的特点,对其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注射室的服务流程重塑,做好护理风险的管理,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现总结如下。

调查资料

1.一般情况 病例来源于2008年1~12月和2009年1~12月在我院注射室注射和抽血的患者,注射人数分别为132000次和191000人次。同期收集在我院注射室发生的纠纷数、护理投诉数,差错次数,医院监察室每月调查的门诊注射室的病人满意度的平均数。经调查,2008年度护理差错2例,护理缺陷38例,护理投诉30件;2009年度,没有护理差错发生,护理缺陷12例,护理投诉12件。

2.风险评估

门诊输液室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地方,护理对象为多年龄段、多病种的输液患者,以年老体弱和学龄前儿童为主。患者流动性大,来院时间不固定,使输液治疗时间分布不均匀,一般高峰时段在上午。静脉用药种类多,护士有对药品名称和剂量规格不熟悉的情况,患者来自不同的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即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三查七对一注意”执行,不时仍有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输液时,护士服务态度问题,穿刺技术不熟练,都可引起护患关系不协调;病人个体差异、药物调剂问题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抽血时,病人血管因素加上护理技术不到位,都可以引发病人的不满;化验单填写不全或漏抽血样,或用错试管,都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事先评估这些风险,有备无患,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管理措施

1.优化服务流程

(1)扩大装修注射室:对门诊注射室的位置进行调整,重新布置输液区环境,将输液室分为成人输液区和小儿输液区,配备了60张多功能输液椅和15张输液床,10张小儿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扩大输液室面积,设有小儿活动游乐室,内备有各式各样的小儿玩具,使小孩在护理人员的监护下玩耍,在输液过程中不哭闹,同时在门诊楼层增加保洁员,及时清理小儿的大小便及各种拉圾。输液区内配有电视机、空调,空气消毒机、饮水机等,为病人提供温馨的输液环境。简化就诊流程,划价、交费、取药一个窗口就能完成,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保证各个就诊环节的畅通,大大减轻患者候诊时的不安情绪。每个输液区设立输液分诊台,由一名护士负责核对药物,抄写输液单,根据病人的病情安排输液区位,并向患者交待有关注意事项。为避免同名同姓病人的输液差错,发放双座号牌,一式两份座,一份挂在输液瓶上,一份交给病人。护士将配好的药连同处方、输液卡、座位牌到患者座位或床前,核对无误后,才进行注射。

(2)抽血室信息网络管理:收费处、化验室、抽血室电脑联网,收费处计算机收费时存入病人的基本资料和抽血信息,护士录入病人收据号码后电脑即显示病人的基本资料和抽血清单,核对后准备好试管,录入试管并打印条形码给病人,抽血护士给病人抽血并交待相关的注意事项,病人凭着试管条形码到化验单打印处去取化验单。从而减少了手工抄写容易出现的漏项、难辨认等差错。

(3)做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加强护士执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前询问药物过敏史,做好“三查七对”,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应定期检查,一些高危的药品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放置,如氯化钾,磷化钾等应和其它药品分开放置,严格把好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输液的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4)做好输液观察:护士要随时掌握输液情况,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护士利用巡视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病人避免空腹输液,在空腹状态下,机体代谢减弱,针刺可激活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极易造成头晕、恶心等“晕针”现象。不能擅自调节滴速,输液滴速过快会使全身不适,肺水肿等。宣传栏内提供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单,如禽流感的预防、老年常见病的防治等。增强护患之间沟通交流,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

2.加强基础建设

(1)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直接的联系。根据本科室特点做好护士的培训计划,每年对护士进行“三基三严”考试考核各两次,做到人人达标。组织护士参加各种医疗、护理学术活动,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分析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修订注射室护理工作制度、制定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尤其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护理纠纷或投诉时的处理程序等。

(2)做好护理质量管理:每月评价护理风险干预有效性,对所发生的护理问题,病人的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护理工作环节进行调整。注射室与门诊医师、药房、检验科等部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是有效减少医患纠纷一个重要环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

(3)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量大,未能及时给病人解决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输液室常常人满为患.繁忙而嘈杂的工作环境使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护士情绪不稳定,给患者和家属感到不安全感,甚至会导致工作忙乱而出错。病人家属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如病人的液体滴完没有及时处理,病儿发热没有及时观察等引发的护理纠纷为多见。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编制,实行弹性排班:护士长根据患者治疗高峰期合理安排护士工作时间。缩短治疗高峰期患者等待的时间,设立弹性班,改变忙闲不均,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合理排班,每班设有巡回护士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结果评价

根据两年来门诊注射室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患者意外事件的例数,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2008年度输液与抽血人数为132000例,其中护理差错2例,护理缺陷38例,护理投诉30件,护理满意的人数达114200人,满意率为86.52%;2009年度输液与抽血人数为191000人,其中护理缺陷12例,护理投诉10件,护理满意人数达181900人,满意率为95.24%。

2009年与2008年比较,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的例数明显减少(P

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3]。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健全门诊输液室的服务流程管理,有针对性地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可保证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达到减少护理风险的目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安全措施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好执行的环节,针对门诊输液室和抽血室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规范输液区域,提高门诊输液质量,使病人投诉、护理差错下降。调查显示2008年与2009年同期相比,注射室护理投诉人数由30例下降到10例,护理差错次数由3例降到0,患者满意率由86.5%上升到96.2%。

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护士的业务技术不高引起的护患纠纷:如注射时因操作技术不当使注射部位疼痛、肿胀;②静脉抽血时反复穿刺,取标本时操作不当,致血标本溶血、凝血等;③护士的服务态度不佳,沟通解释不到位,没有交代用药注意事项而引起的护理纠纷;④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没有及时给病人解决问题而引起的医疗纠纷;⑤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做好查对制度而引起的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我们通过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素质、法律知识培训,改进护理工作,改善注射室环境,重塑注射室服务流程,简化病人的就诊流程,从而收到了一定效果。输液过程中主动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患者进行用药、防病治病等方面知识的健康宣教,可以杜绝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许多安全隐患;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于辨别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药物的配伍禁忌等是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门诊输液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提高门诊输液的安全性。我们认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要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有效的推行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才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真正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2]黄美娥.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5): 49-51.

推荐访问:输液 工作计划 门诊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五篇】 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3年门诊输液室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