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五篇】

时间:2023-07-08 08:3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适应高中生活,学校克服困难,组织了为期八天的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八天的努力,同学们变化很大,你们用最快的速度,从假期的散漫转向对学校纪律的熟知和遵守,从行动的拖拉转向了良好习惯的建立和快速高中生活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五篇】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大家上午好!

为了适应高中生活,学校克服困难,组织了为期八天的入学教育活动。通过八天的努力,同学们变化很大,你们用最快的速度,从假期的散漫转向对学校纪律的熟知和遵守,从行动的拖拉转向了良好习惯的建立和快速高中生活节奏的适应,从站立行走的随意到行动步伐的坚实有力,从暑热中的萎靡倦怠转向了伴着响亮口号声和歌声的精神振奋,从开始的对父母的思念依赖以及流泪哭诉转向了独立和坚强,从对人羞于问候转向对教官和老师谦恭有礼,从随流随性转向反思、理性,从彷徨犹豫到目标清晰……对比起来,你们2100多人,与过去几届学长相比,在入学教育活动中做到了:请假的最少,要父母来安慰的最少,哭鼻子抹眼泪的最少。进入秩序最快,行为习惯最好,学习内容最完备,精神状态最佳。

在消防疏散演练那天,有三位同学虽然身体不适,还是坚持完成两遍疏散任务,在其它时间里,有不少的同学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能够坚持的,绝不放弃。你们在这次教育活动中表现非常棒,每个同学都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作为校长,看到你们的表现,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高兴。学校投入这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开展这项教育活动,得到同学们和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取得了最好的成效。新生入学教育,是学校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他包含内容非常丰富,相信这次教育训练活动是各位同学的一笔财富,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各位教官、高二和高三的学长们,向顺利完成入学教育任务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同学们辛苦啦。

这次教育活动任务的完成,凝聚着学校负责规划实施这项任务的各位领导、广州警备区教导大队的负责同志和各位教官、学校的各位班级负责老师,参与后勤保障的各位教师员工的辛勤劳动。学校和教导大队的负责同志,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精心准备教育内容,严密组织实施,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班级负责老师,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教育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教育任务,全天陪伴同学开展训练活动,热心帮助同学克服环境适应、身体不适的困难。同学们病了,他们陪着问医买药,同学们坚持不住了,他们不断地鼓励,有同学哭了,他们耐心地疏导,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老师们在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他们自己吃住等生活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我们的各位教官,他们每天衣服湿透,嗓子喊哑,夜间没有舒适的休息环境,再加上远距离转移水土的不服,不少教官带着身体的不适坚持指导我们训练。我们感受到的可能是他们严历的外表和狠心的处罚,但正是他们严格和耐心的指导,才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果。下面我建议大家,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向在入学教育工作中为我们辛苦付出的老师和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谢。(立正,敬礼!)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向老师、教官道一声:老师、教官,你辛苦了!

借此机会,我还要代表学校党、政、工、团对周密组织这次活动的学校负责的领导和班级负责老师、广州警备区的负责同志和全体教官、提供各项保障和服务的每个教职员工、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努力和帮助,使得我们的军训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

同学们,因为受经费的制约,不少学校取消了新生入学教育项目,考虑到让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高中的生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容,让同学们能够树立更高远的理想和志向,进一步打下高中学习乃至将来人生的基础,学校高质量地组织了这项教育活动。为让同学们进一步强化对这次经历的感受,加倍珍惜这次教育活动的成果,将这次训练的成果更好地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我对大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学校将会把这次活动的剪影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各班中也会有不少的照片可以通过网络让大家分享,待会训练结束后,同学们有三天半的休整假期,你们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与父母和亲朋通过这些照片,分享这段经历。二是要求大家进一步思考纪律、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进一步去了解学校的纪律要求,回来还要参加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考试,考试达不到要求的不得补考。

通过学校的纪律的学习和遵守,培养自己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有的法制意识,帮助自己形成日常习惯,再用日常习惯去支撑我们日常的学习,让我们的学业得到不断的进步。三是要求大家去思考老师、同学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在校内和老师、学校领导、学校工作人员的关系,做到亲近老师,尊重老师,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会修正自己的不足,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做一个尊敬老师热心助人的优秀学生。四是要求要建立起自信,用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证明自己能够获得成功。相信有三年的高中时间,那怕我们之前基础再薄弱,从今天开始,可以从初中的知识开始,加强初高中的连接,这次回去后把初中的课本带来,以孔子十五而后学为榜样,不再后悔昨天,也不再幻想明天,从今天开始,发奋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定能做最好的自己;五是要求大家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充分考虑父母的意见,理性对待父母的要求,换位考虑父母的艰辛,平和地理性地主动地和父母交流,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教育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投入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我国近年高等教育投入状况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财政支出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而高校生均事业经费却呈现明显负增长。这一事实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量需求增加与总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矛盾,高等教育经费存在短缺状况。然后采用国际横截面数据,与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入在相对量上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政府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的对策建议:拓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管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投入 财政收入 GDP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及文件,明确提出了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然而,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投资不足是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同样也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有着巨大的教育需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教育是一项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事业,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连年扩招需要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量,尤其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校连续超常规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但严重短缺的高等教育经费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给国家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状况

一直以来我国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支撑了大规模的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 年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中所指出,我国用占世界1.18% 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 的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从教育规模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在2007年已达到23%,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3.32%,与教育发达、较发达,甚至中等发展国家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从教育投入角度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仍未达到4%,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很显然,我国的教育从总体上说仍是“贫困教育”。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水平

教育事业费在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可以反映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达到4%,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八五”期间逐步提高到全国平均不低于15%。然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偏低,除个别年份外,该指标一直在3.3%以下(见表1),其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发达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般为5%-7%,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般为4%左右,用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总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0%左右。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没达到4%的目标,相比之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还很低。图1显示了我国教育投入的大致情况。虽然2002年的比例曾达到16年来的最高值,但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明确公布的此指标相比可以发现, 1998年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5.3%,世界平均水平为5.1%,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已达4.1%。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我国1992-2007年教育投入与经济水平及财政支出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1992-2007年我国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而且增长幅度由缓和逐渐加快。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呈现增长趋势,在经济发展、财政支持能力增强的同时,我国教育投入量有所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速在1992年至2007年一直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投入的比例在下降,这主要因为我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的相对力度在减弱,但教育经费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快速增长,这些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仅弥补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速相对较慢的状况,而且极大地拉动了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供需矛盾

1999年我国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指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实际上,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扩招(见表2),2002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表2中的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从表2可以看出,相对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扩张的速度,1998-2007年十年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非但未稳定增长,反而从2001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我国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2000年的7309.58元一直连续下降,在2005年为5375.94元,直到2006年才开始回升。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财政性拨款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高校扩招的速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700万人,毛入学率为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各类人才。同时,这也要求高校增加相应的校舍、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现在,许多高校为了满足扩招与自身发展的需要,纷纷征地或由政府划拨土地进行大学新区的建设,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政府投入不足,使得由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引发的经费总需求增加与总投入严重不足之间产生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与OECD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比较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依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总体投入水平低下,经费严重不足。世界银行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6%。而我国教育投入则长期落后于国际教育投入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以2001年的经费投入为例: 2001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GDP的3.19%,低于美国1997年2.7个百分点,也低于1998年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4.63%、4.49%、4.27%的水平;从高等教育社会筹资力度来看,我国非财政性筹资制度尚不健全,2001年,我国非财政教育投入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为46.62%,分别比美国、日本、韩国低7、12、37个百分点。其他国家教育投入情况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1980-1997年,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以及落后国家的教育投资比例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基本维持在5.0%左右,欠发达国家维持在3.8%-3.9%,落后国家低于2.8%。表4中给出了1998年部分OECD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表中可以看出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6%,甚至达到7%,而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占GDP比重为4.83%,远低于OECD国家在1998年5.8%的平均水平。

结论及加大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变化趋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及在校生总规模,以及与世界部分OECD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状况及其在GNP中所占比例的比较,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增长速度和总量需求虽不断增加,但是在需求增长和投入不足之间仍存在严重矛盾;与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比,我国教育投入仍处在较低水平。

我国政府可通过以下途径改善目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局面,即拓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管理。

教育经费短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中国有庞大的学龄人口,经费问题不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拓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单靠政府的力量发展高等教育将面临极大的财政困难,如果不能尽早解决此问题,将严重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国家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虽然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但应保持一定的投入比例,同时需从社会各界获得支持,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投资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制、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和保障。除了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外,还可以以内部办学的形式增加院系收入;通过捐赠收入增加高校经费收入;通过竞争从研究机构、基金会以及企业获取科研经费;通过将所获得的历史捐款沉淀资金投向专业的投资银行,获取固定的投资收益。

(二)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

就教育投入而言,必须按照教育结构的需求,合理配置和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使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相适应,使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一致,实现高级专门人才的供需平衡。为此,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并增加对高学历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不同院校和不同学科的特色,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而不是根据社会热门改变自己培养的重点,满足一时的需要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政府投入力度,促进成人高校发展和质量提高,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解决中小城市、乡镇、农村的高等教育问题,提高整个国民的人口素质。

(三)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年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投入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严重浪费及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投资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并组建专门机构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使用进行定期评估,优化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促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我国教育投资比例的历史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

学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成本;
增长;
经费来源;
政策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4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1-0042-04

一、成本增长的实证分析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本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199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总量仅为111亿元,而到2003年,成本总量达到1 754亿元。最近五年,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平均保持在26%的高水平增长趋势。这种教育成本高速增长的情况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成本问题,国内已有很多研究,包括教育成本如何计量、教育成本的分担以及教育成本的有效利用等。本文先以国内生产总值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潜在需求这两个影响因素来讨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增长情况,然后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利用回归模型就这两个因素对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1.国内生产总值对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顺应形势,高校势必在师资和教学设施、手段等方面投入更多,教育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而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的国内生产总值,对教育成本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影响。1990~2003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总量一直是稳步增长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也在不断增长。从两者的增长率来看,1996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都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年增长率,而从1996年开始,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年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要快,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尽管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同,但它们的增长趋势是一致的,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9。对两个变量做简单的线性回归,可得国内生产总值对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影响显著。

2.潜在规模对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影响

1999年以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一直保持稳定的状态,每年的招生人数虽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1999年,国家大大增加了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高校的规模急剧扩大,教育成本投入也随之急剧增多。教育成本的增加在总趋势上与高校规模是一致的,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动性。通过计算,其相关系数高达0.99,因此,高校规模扩大是高校成本增加的一个直接且重要的因素。

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是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1997年,我国18~2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约为8 465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仅占适龄人口的3.75%;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大幅扩大后,毛入学率提高到10.5%,这和毛入学率15%的大众化水平和50%的普及化水平还相距甚远[1]。可见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远远没有满足适龄人口的需求,而这种潜在需求正是推动普通高校规模扩大的潜在动力。虽然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在逐年扩大,但其潜在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有学者研究过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潜在规模,认为潜在规模的公式为:ED=Enrollment×r。其中ED为潜在规模,Enrolment为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r为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报名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2]。这个潜在的规模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影响高校成本增加的一个潜在而根本的因素。

3.普通高等教育成本模型

随着人们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受教育者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教育,这导致了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师人数的增多和教学设施、手段的更新改进,最终导致教育成本的增加。当然,影响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因素还有政治、人口因素等等。现仅从受教育者的角度通过模型来分析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增加的原因。

从两个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来看,它们与成本之间是正相关的,而且在很低的检验水平下都是显著的。方程的可决系数为0.958,整个方程的拟合的效果很好。模型的F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方程两个因素的联合影响效果显著。可见,国内生产总值和潜在的普通高校教育需求是影响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成本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4.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都保持在7%以上,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国内生产总值必须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增长。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到2020年,假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7%,教育必然要随着经济的增长稳步增长,普通高等教育规模会以2%~7%的适度速度继续逐步扩大[3]。结合上述模型的分析结果,可得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的结论。

二、成本补偿渠道——经费来源

通过普通高等教育成本模型的预测可以推断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将保持增长趋势,但经费的投入是否满足了成本的增长和教育的需要呢?本文将从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方面分析成本补偿的情况。

2003年,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总经费的51%,学杂费占总经费的26%,两者的经费收入占总经费的78%,可见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收入是其主要的渠道。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和学杂费的绝对总量是逐年增加的,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而学杂费比例呈递增趋势。这反映出我国教育经费构成模式的变化,与我国近几年推行的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政策是一致的。

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性拨款,占整个教育经费的83%,而学费仅占0.5%。1992年6月国家教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收费制度的通知》,全国高等教育开始较大范围地推行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学杂费占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大幅提高。学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再次较大幅度提高是在1999年,原因是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从此,学费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大幅度增长,1999~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2%,2002年该比例达到26%。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连续递减,近几年保持在5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形成了财政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收入二元化格局。

1.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

在绝大多数国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是本国教育经费最主要的来源。国际上通常用一个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该国家教育投资水平的指标。从1991~2002年,中国每年财政教育经费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都徘徊在2.5%~3.0%之间,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4],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在我国2002年该比例仅为3.4%,这说明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对于高等教育财政经费,一般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左右[4],在1991~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都在20%以下,仅2002年,该投入水平为21.5%。可见,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面临的局面是国家总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普通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总财政教育经费水平不高。不过可喜的是,普通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水平近几年来都保持了上升的势头,这说明了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视。

转贴于  2.学杂费收入

通过普通高等教育成本模型分析得出,普通高等教育成本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成本分担模式也越来越向个人倾斜。1989年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收费改革,形成自费、公费并存的“双轨制”收费制度。1997年我国所有高校基本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从此所有大学生都要缴费上学。1997年高校收费并轨改革后,普通高校生均学费逐年以较快的速度上涨。1999年生均学费比1998年增长了36%,高等学校学费收入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来源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生均学费占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2003年生均学杂费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是1990年的32倍和47倍。由于我国人均收入的不平衡性,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生均学费所占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呈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2003年生均学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54%,是农村居民的1.7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目前的学费水平已经超出了居民的负担能力。更有研究表明,2000年的数据显示大概有60%的城镇家庭支付不起当年高等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农村所占的比例达到72.5%[5]。对于许多城镇贫困家庭和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成了一种奢侈,他们往往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总的来说,学杂费虽然近几年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考虑到居民的支付能力和教育的公平性,上升空间并不很大,近两年学费增长的速度有放慢的趋势。

三、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通过讨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增加的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经费来源的两个主要渠道,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但从经费投入来看,我国教育投资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状况,教育经费投入还不能满足教育成本的需要。目前财政经费投入已趋于一个稳定的比例,而学杂费收入已超过了居民的负担能力,两者的上升的空间是有限的。对此,应对教育成本的增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节约教育成本

目前高校的物质资产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部分高校教室、实验室的利用率只有60%。我国教育的统计资料也表明,全国高校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6]。高校各院系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重复购置专业设备、重复建设实验室等现象普遍,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则更少。与此同时,在高校公务费、业务费中,差旅费、会议费、材料消耗和水、电等能源消耗开支比较大,存在浪费现象。此外,近几年有些高校由于盲目追求大规模,普遍存在行政机构臃肿,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偏低现象。而高校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偏低,明显不利于高校成本的降低。因此,高校内部应该树立节俭观念,加强成本管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建立责任制,严格控制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校之间可实行资源共享,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从而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率。

2.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财政拨款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这几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增长,在国家财政体制不断健全的过程中,这将会是一个稳定的渠道。而作为新兴的主要渠道的学杂费,已超出了人民的平均负担水平。要让学费在如此的高水平下成为教育经费的稳定收入,国家应该建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使之成为较高学费水平下学校规模继续扩大并且保持教育公平性的有效手段。我国现有的学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助、勤、减、贷五个方面。由于前四项措施需要政府和学校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在政府拨款有限、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其覆盖面和资助额都难以满足贫困学生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资助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助学贷款制度将成为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的主要机制。到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112.5万人,获得贷款的人数累计为35.1万人,获贷人数仅占申请人数的31.2%[7]。由于学生贷款制度1999年才在国内开始实施,制度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不健全,使这项资助政策并没达到预期效果。2004年8月国家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了一定的风险保障系统,减轻了学生的还贷压力,使得该项制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贫困学生的受益面更广。但新政策的实施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并没有实际行动证明银行愿意扩大贷款规模,各方的利益并没有协调一致,学生还贷跟踪系统的建立还有大量资金缺口,这些都延缓并降低了助学贷款的适用性。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家在进行成本分担改革的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同时保证学费这一稳定的经费收入来源。

3.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增加经费收入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单位成本的增加,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处于短缺的状态,仅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这两个主要渠道是不够的,应拓展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我国其他渠道的经费收入多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以捐赠收入为例:在欧美等国家捐赠收入在各个高等学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规范化、专业化的捐赠管理系统有效地促进了捐赠收入的增长;
而在我国,据统计,社会机构对高等教育的捐资助学一直仅占整个经费总额的2%[8],且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国内鼓励企业捐赠的优惠政策和管理系统不够完备。国家应该鼓励企业和高校加强合作,比如企业对高校的科研经费进行投入、通过各种资助和捐赠与学校建立联系等等,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对于高校来说,应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围绕其科研和学术展开技术专利的转让、教学产品的出售等等,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从事校办产业,这些都是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增加经费来源的有效形式。如果真正实现了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将极其有效地缓解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增长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利,魏新.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合理的学费水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0,(3) :35-39.

[2]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7-31.

[3]谢作栩,黄荣坦.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宏观调控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18-24.

[4]徐瑞娥.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问题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4,(95):39-45.

[5]刘奕,张帆.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学费政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2):14-20.

[6]李淑霞,张佩玲.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有关问题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5,(1):38-42.

[7]李文利,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7) :83-89.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机制”政策;
城乡;
义务教育;
财政资源;
均衡配置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044-09

一、引言

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原因,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社会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并不均衡,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2005年年末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后文简称“新机制”政策),该政策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该政策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在西部实施,2007年扩展到全国。

“新机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巩固“普九”成果。同时其依据现实国情设计的“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实施方案,也兼顾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讨论其政策效果,期望能为我国政府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随着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着重关注“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张力和李孔珍通过对全国2001~2006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缩小了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范先佐和付卫东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调研,发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薛海平和王蓉运用2006年、200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东、中部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但在2007年春季学期实施“新机制”政策后,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有了明显缩小。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基于2004~2006年广西、湖北、浙江三个省的学校和县级层面的数据,对“新机制”政策的增量效果和分配效果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发现,改革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中来自财政拨款部分资金的水平和分配的公平程度,改革前获得财政拨款资金较少的学校在改革后财政拨款明显增长,然而改革对于经费总量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研究还显示,改革对财政投入的增量效果在原来经济水平低、财政能力低、区域面积大的县效果更好。

概括说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新机制”政策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许多研究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但鲜有实证研究评估“新机制”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已有的几项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没有全面、深入评估“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此外,以往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在指标的选取上,或从教育经费收入的维度,或从教育经费支出的维度展开分析,而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有必要从这两个维度展开考察。因此,本研究将从教育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分析“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区域间和县域间的城乡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6年、2007年中国东部浙江、山东,中部河南、湖南和西部甘肃、贵州六省县级义务教育经费统计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全国、区域间、县域间三个层面的分析。在指标方面,教育经费由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构成,由于现有数据比较全面,本研究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全面进行考量。本研究将教育收入细分为教育总收入(由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构成)、预算内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基建拨款、其他经费拨款)、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征收,集、捐资助学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和学杂费等)三个具体指标,其中预算内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拨款,可以测量出政府投入在整个义务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而将教育支出细分为教育总支出(由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构成)、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基建支出三个具体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西部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东、中部是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机制”政策,但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样本大部分来自于东、中部地区学校,为了方便比较分析,本研究统一以2006年、2007年作为“新机制”政策改革前后两年,这并不会对研究结论造成较大影响。

四、“新机制”政策对全国义务教育财政

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小学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城乡差距比较(见表1、图1),可看出:

第一,2007年,小学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生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收入经费指标城乡差距的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略微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的幅度更大,生均预算外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拉大。

第二,2007年,小学的支出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微高于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小学教育支出指标城乡变化趋势来看,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均明显拉大,生均基建支出这一指标城乡差距略微扩大,变化不明显。

(二)“新机制”政策对全国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

通过对初中教育收入和支出经费各项指标的

城乡差距比较(见表2、图2),可以看出:

第一,2007年,初中的收入指标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和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内收入一项,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生均预算内收入从农村略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第二,2007年,初中的支出指标中,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生均基建支出城市略高于农村。2007年较2006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拉大,生均基建支出的城乡差距略为缩小。

五、“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义务教育

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一)“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小学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次之,中部城市略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见表3)。

2.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西部,城市略微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部生均预算内收入农村高于城市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西部由农村略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见表4)。

3.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远远低于城市,中部农村明显低于城市,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小学生均预算外收入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中部由农村略微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西部仍然是农村略高于城市,城乡差距变化不大(见表5)。

4.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其次为东部,西部差额最小。(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见表6)。

5.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小学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中部城乡差额最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中部城乡差距大幅拉大,西部城乡差距略为拉大(见表7)。

6.小学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部小学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
西部农村略高于城市。(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农村仍然高于城市,但幅度有所减小(见表8)。

(二)“新机制”政策对区域间初中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影响分析

1.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城市均大幅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均有所扩大,中部尤为明显(见表9)。

2.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略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西部城乡差距大于中部。(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内城乡差距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略高于农村,中部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由农村高于城市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城市仍然高于农村,城乡差距有所拉大。(见表10)

3.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

(1)2007年,东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远高于农村,中、西部初中生均预算外收入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略为缩小,西部有所扩大(见表11)。

4.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中、西部城乡差距有所扩大(见表12)。

5.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2)2007年较2006年,东、中、西部城乡差距都有所扩大,中部最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变化幅度最小(见表13)。

6.初中生均基建支出

(1)2007年,东、中、西部初中生均基建支出城市均高于农村。城乡差距不大。(2)2007年较2006年,东部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中部也有所缩小,西部由农村高于城市转变为城市高于农村(见表14)。

六、“新机制”政策对县域间义务

教育财政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分析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设计的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就越小,反之,基尼系数就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基尼系数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测量,本研究将运用这一指标来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县域问财政资源城乡配置的均衡程度。借鉴收入分配指标的基尼系数划分思想,本研究将2006年、2007年各项指标的所有县域城镇及农村教育经费数据按从低到高划分为10个组,分别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基尼系数。这些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财政资源配置的均衡程度。

2007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在0.2到0.3之间,表明县域间小学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处于比较平均的状态,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处于0.3到0.4之间,表明县域间初中阶段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县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收入基尼系数也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
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外收入基尼系数均大于0.6,表明县域间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外收入差距悬殊。2007年较之2006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各项收入指标的基尼系数均有所缩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收入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相对合理状态转变为2007年的比较平均状态。

2007年,县域间生均教育总支出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小学和初中均处在0.3到0.4之间的相对合理状态。2007年较之2006年,县域间小学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略微扩大,县域间初中的生均教育总支出基尼系数和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有所缩小,但变化都没有超出0.3到O.4的相对合理状态的范围(见表15,图3)。

七、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新机制”政策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城乡间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均低于农村学校,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政策有关;
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2.全国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明显缩小。然而,全国城乡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则在“新机制”改革后明显扩大,城乡初中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改革后也有所扩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较大,但城市学校上述指标在“新机制”改革后增幅更大。

3.2007年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来说,除东、中部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收入明显高于城市小学外,各区域城市学校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生均基建经费支出)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东部初中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预算外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基建支出城乡差距均有所缩小,而中、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均有所拉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尽管中央政府在“新机制”改革中努力缩小不同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差距,但由于不同区域间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投入上差距的继续拉大,进而导致了区域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生均教育总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仍扩大。

4.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较小,其原因可能在于“新机制”政策以及更早以前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对那些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学校最为有利,这部分地区和学校得到了更多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从而缩小了与其它地区和学校的经费差距,该解释得到了孙志军、杜育红和李婷婷研究结论的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间除生均预算外收入外其它各项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城乡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及讨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以完善“新机制”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本研究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政策通过大力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平等化效果,城乡小学生均教育总收入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缩小,城乡初中生均总教育收入、生均基建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明显缩小。虽然城乡学校上述指标差距仍然明显,但是如果没有“新机制”政策,城乡学校上述指标的差距会更大,因此该政策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预算内收入、生均教育总支出、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等差距在“新机制”政策实施后有所扩大,表明政府在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投入差距方面还需继续努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教育资金 结构优化 经济转轨 转移支付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还比较低,这一点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反响。

1 我国财政教育资金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1.1 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其次,我国目前的财政教育投资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表现在基础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影响了基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比例过低,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比例过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表现在对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投入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最后,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37:63。特别是在社会受益最明显的小学义务教育投入方面,80%以上的财政投入是由地方财政,中央对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不足20%。这种政府间的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而影响政府对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收入。

1.2 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支出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义务教育支出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同小份额的资源配给的矛盾日益凸现,分配失衡成为主要矛盾。二是地区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第一,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第二,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三是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

其次,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高等教育支出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财政压力巨大,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主要源于中国总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日显突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gnp的比例,各年都在2%左右,总是占世界各国的倒数第十几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5-7%,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4%左右。如要按人均教育经费算,中国更少得可怜。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左右。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二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教育经费的预算未能单独立项。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四是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2 转型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

基于上述各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如下几方面的策略应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

2.1 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倾斜,加大对西部

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要解决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首先要从量上加大投入。教育是准公共物品,由国家来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太少,该承诺增加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完全兑现,历史欠债太多,造成转型期教育资源的短缺。不管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还是参照国外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支持程度其次,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倾斜力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一直较多,而且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容易融资;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基础教育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全方位的支持。再次,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造成教育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缩小教育的不均衡,从中央政府来看,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是见效最快的举措。特别是对义务教育,不仅要彻底改造好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减轻、减免学生的杂费,让他们能享受国民最基本的教育权利。从目前中央政府的财力上看,完全有能力解决。不是“能为不能为”的问题,而是“愿为不愿为”的问题。

2.2 要解放思想,积极扶植和培育教育市场的形成

在肯定国家、政府是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广开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教育市场的可能空间和限度。单靠国家加大对教育投入来解决教育的供需矛盾、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是不现实的。即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计划配置各种优势,避免出现计划失灵,解决了教育均衡和教育供给短缺等问题,但那样的均衡、公平只能是低层次、低水准的,其供需的平衡也是以压抑需求方法达到的,并不能真正满足社会个体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因此,在转型期,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政府应该担当起“有为”和“无为”双重角色。凡是有可能通过市场化解决的,政府必须大胆放手,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的各种条件;凡是无法通过市场化、社会不愿投资的地方,政府就要坚决接手,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通过市场调节,可吸引社会大量资源投入教育,快速增大教育资源总量,政府则有更充裕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发展最需要最紧缺的地方,使计划调节更加有效。转型期,政府在扶植培育教育市场方面,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适应教育市场的各种规则和秩序;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目前“双轨”聘任制,鼓励人才充分流动,同时,建立教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拓宽教育融资的渠道;积极扶植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并在政策、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其享受与公办学校相一致的待遇;要加快学校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学校的产权界定,使学校成为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收费自主性,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教育市场的中间组织机构。

3 转型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例

资源配置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一类十分紧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对其实行优化配置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核心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可概括为“一主三辅”机制,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学生缴费、学校创收、社会资助三个方面为辅的特征。在政府投入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且投入增加力度强于对普通中学的投入。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为例:1998年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775.19元,2000年为9201.24元,增长率为6.29%,高于普通初中(4.75%)和普通高中(1.6%)的增长率,然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也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国家对高教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1995年高教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1%,1996年为2.46%,1997年为2.49%,1998年达2.55%,但仍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投入不足是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全国2000所高校,财政投入每年只有440亿元,平均每校2200万元经费。1990年代以来,高校经费有一定的增长,但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展,物价的持续上涨所抵消,生均经费仍只相当于1980年代的水平。在学生缴费方面,解放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政策。1989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实行交费上学制度以来,本科生缴纳学费的全国平均水平已从最初的100~300元/年提高到2004年

3000~5000元/年,上涨幅度很快(2000年的收费标准比1994年上涨了4—6倍)。这一标准占普通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不含基建费用)不足30%,如果按全部成本计算,则比例更低。研究生教育的收费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显然,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中由个人分担的比重偏低,即收费标准偏低。但是,由于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学费占全部教育成本的25%左右的标准,同时考虑到学生生活成本占家庭收入比重、学费占gdp的比例、居民人均储蓄、居民人均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与收费标准增长之比等经济指标,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杂费水平,已经达到一般居民个人及家庭承受能力的较高值,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在短期内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学费,将是非常困难的。在学校创收方面,主要形式包括:校办产业、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不同类型高校的创收渠道存在差别。在社会资助方面,这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投资教育、社会捐赠教育的热情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阶段只能作为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的辅助来源。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庞大高教系统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使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没有国家的资源投入就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和使用原则已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弊端,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制约了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首先,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主的原则。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拨款有多项,但比例最大的是对学校经常性费用的拨款(俗称“维持费”)。这项拨款主要是根据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而忽视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低和整体办学效益的好坏。学校大、人数多就可以争取到较多的拨款,也有理由申请更多的基建费用。所以,有的学校不顾自己的师资和设施条件以及社会的真实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导致专业重复设置、学校不适当的“升格”,甚至争先恐后地设立新的高等院校。这样做,带来的是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为优化高教结构造成新的困难。仅以规模大小和师生的多少配置教育资源,看似“公平”,实际上是以牺牲效益为前提。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切实体现以效益为主的原则。

其次,应该重视教育资源的静态价值,更应重视资源的动态效果。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配置观念上的主要问题,是就资源本身的价值与需求相比较,决定把资源配备给哪个学校。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静止”在一家,很少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尽管都说高校的资源可以共享,但因为人、财、物一旦分配给谁也就归谁所有,法规上或制度上并没有保证他人的使用权利。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应该是以能“为我所用”而感到满足,不以“为我所有”为目的。目前,我国高校的资源在总体上讲相当紧张,但是在不同的高校中,资源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出现某些大学的某些方面资源短缺,在另外方面却有剩余。如果在分配上冲破“静止价值”观念,着眼于资源的“动态效果”,对大型教学科研仪器的购置或需要大笔投资建立的设施,不仅仅是从一个学校考虑,而是从一个区域或几所学校的共同需求来考虑,资源的利用率就会高得多。

最后,应坚持形成多渠道筹资的合理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变革,集中表现在改变由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体制,试图形成由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培养经费的多渠道投资体制。这一改革方向正确,也已经取得相当成效。1999-2001年间,我国高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同时推进了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如政府拨款从1998年的342.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613.3亿元,增幅达近80%;但政府高等教育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收入的比例却从62.9%下降至52.6%。而与此同时,学校自筹收入增幅强劲,从1998年的202.2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亿元,增长了1.7倍;占普通高校总投入比例也相应地从39.1%跃升至47.4%,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半壁江山。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足够的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界长期探索的难题。尽管多渠道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离形成理想格局差距

仍然很大。从政府投入角度看,尽管政府投入占高校经费总额的比例不算低,但是,如果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例看,我国仍然处于世界的较低水准。这一现象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还比较低;二是从结构看,除了政府的投入不足外,个人的分担机制也未健全,而社会分担的部分最为欠缺。这也说明,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除了政府要增加投入外,还要完善个人的分担机制,而重点是要形成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当前,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奋斗目标,原有学校的办学规模要扩大,人员要增加,设备要更新,专业要调整,这种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郭培源.关于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改革对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19-22.

[3]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4] 缪明贤.中国教育捐集资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1995.

推荐访问:入学 大学生 教育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五篇】 大学生入学教育总结(精选5篇) 大学入学教育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