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05 0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基层民众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发展的快慢、成效的好坏。一是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教养水平,并相应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素质;二是可以改善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论文【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论文【五篇】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1篇

基层民众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发展的快慢、成效的好坏。一是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教养水平,并相应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素质;
二是可以改善社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是可以产生熏陶、浸染生态文明行为的良好教育效果,形成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的环境。缺乏对基层的生态文明传播,会直接造成民众生态知识贫乏、生态意识淡薄,从而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和热情。基层民众观念的偏差和行为的不当,也会逐级引发一系列具体问题,最终综合体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方面。可见,只有加强基层生态文明传播,才能真正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群众、绝大比例领域保持良性互动,才能避免国家政策在基层的虚化、异化,才能使生态文明传播在基层试点基础上不断突破、在难易结合中稳步推进,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要培养大批基层生态文明传播人才

任何一项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人才队伍。在生态文明传播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大量的、经常的。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生态文明传播人才肩负着生态道德教化、生态知识传播、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大量基层生态工作者、生态教育者、生态理论研究者应该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的职业传播者、生态文明的行为变革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播和沟通,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每一处城乡、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公民心中,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给农村、农民带来变化,实现变革。生态文明传播人才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及时培养出一大批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化有着深厚感情、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人才,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组织、实践和推动。

三、不断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2篇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先进的文明形式,其建设和发展是以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为基础的,依赖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重要功能支撑。通过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和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和生产力功能,旨在解决中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的新中国。

的关键词: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美丽的新中国。

的科技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超越科学技术本身,与人类社会、道德、文化、政治、经济紧密结合。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理论工具,是科学技术理论和经验的系统总结。它本身属于知识的范畴。因此,它必须具有认识论的功能。同时,科技文化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也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手段。因此,它还具有方法论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科技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它的生产力功能一方面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人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激发科技文化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生产功能,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最大效用的作用。

。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知功能,就是依托科技文化不断拓宽和深化对“最后一餐”制度的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能否持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从本质上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自然的运行机制也非常复杂,科技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复杂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科技文化的中介,人们很难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对自然做多少。我们还应该看到,在21世纪的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已经超过了过去我们必须为巨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付出巨大代价的局面。人类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发展观念,与时俱进,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这是因为人类在进行发展实践活动时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受到了大自然的反击,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对人类的回击使人类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态度,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定期开展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实践活动规律是不能改变和违背的。此时,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论功能。要依靠科技文化来认识和掌握规律尊重和应用自然规律,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维护生态健康,造福子孙后代和全人类。另一方面,

认为,我们社会面临的严重的新矛盾是,现阶段的自然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许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劣局面。但严格来说,现阶段的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危机,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忧患意识淡薄的危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再把人类视为至高无上,摒弃利益最大化和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彻底告别传统的“反自然”发展模式,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实现经济社会与绿色文明社会的双向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论"功能,使科技文化能够激发人们提高生态意识,扩大对生态的理解,传播生态知识和自觉的生态行为,,将新的发展理念融入人们心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运用生态价值观,最终实现共同的、更大的生态效益。将生态科技文化理念融入群众喜爱的日常文化文艺实践,更新群众环保活动内容。比如社区环保艺术节、乡村生态科技文化节等文化项目实现了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的渗透,让人们亲自参与实践,深度陶冶,最终实现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素质的提高。并派出有关科技文化生态工作者到社区进行宣传和技术指导,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态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能力。

。它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科技文化的“方法论”功能,实现科技生态化,从而更好地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科技史上,早期传统的科技运作模式是“原料—产品—废料”。这种操作模式生产工艺单一,生产产品单一,浪费量大。这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最后一顿饭”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后果、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功能改变这种落后的科技运作模式,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的新运作模式。我们要以强者的决心和勇气,扭断手腕,毫不动摇地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扭转供求结构不匹配的被动局面。以科技文化创新为根本动力,开放发展,推动国内企业结构调整,协调各项功能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构建经济增长方式的升级换代,,在这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面对新环境面临的问题,它有了新的发展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依靠科技文化来发挥方法论的作用,而科技文化方法论的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引人注目。我们要依靠科技文化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方法,依靠科技文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子,不断实现我国社会生态建设的良好发展。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相融合的过程。科技文化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技文化的发展,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内核进行发掘、整合和转化。如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和等思想融入科技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新的生态伦理思想。换言之,科技文化赋予人性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人类不仅要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要认识到自然生物生命来之不易,值得尊重。也就是说,科技文化不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弘扬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注重技术伦理,发展绿色科技,更好地开发利用一些无污染、高利用率的新能源、新材料。同时,实现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这表明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人类对于自然也强调生态伦理,尊重其他生命。例如,高科技工程、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突破了自然生命和人类发展的新模式。它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中的重要体现,总的来说,自然和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尊重他人生活,协调自然与人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方法论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

曾指出,“资本是建立在现有生产力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的,科学也包括在这些生产力中。”]“一种不需要资本的生产力,是科学的力量”1[p168]。“在固定资本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固有属性,它”不仅包括科学的力量,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组合,最后是从直接劳动向机器生产力转移的技能。上述论述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然而,马克思也表明,科学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一种直接生产力,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水平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在多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直接生产力,因此,社会生活过程本身的条件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和转化。它表明了社会生产力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以知识的形式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它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而产生,对邓小平、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的观点有着深刻的理解,江泽民和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生产力功能,并根据当时的国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

认为,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作为一种精神的东西,它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换句话说,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样,是生产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特殊文化,自然成为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成为文化生产力的加速器和教育家。科技文化生产力体现在科技文化软实力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促进经济效益的科技文化生产力,二是作为《智力支持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三是作为“精神动力的科技文化软实力”. 作为促进经济效益的科技文化生产力,意味着科技文化也是生产力,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生产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同时,在获得有形物质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和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中国。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过去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产业结构,建立新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科技文化的生产力功能来提升经济效益,开发和发展绿色技术、清清洁洁技技术,严格控制技术的使用过程,在保护自然生态之前实现绿色生产,在清理洁生生产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发展和发展的质与量,为明建的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物质保障。。作为一种软实力功能科学、技术和文化以智力为支撑,

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之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外,还需要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生态技术的应用支持,科技文化就是不断培养和提供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高科技。发挥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持软实力功能,不断传播和弘扬生态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技能,建立适应生态建设需要的大规模高素质人才队伍。

科技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扩大,为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科技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动力,使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美丽的新中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大力发挥弘扬科技文化精神力量软实力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总体而言,

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生活,甚至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全人类的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建设科技文化,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功能,方法功能和生产力功能,,加强基础,夯实基础,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共处、和谐共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建设美丽的新中国。

参考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地区(第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2]孙波。科技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J]。国家软科学,2009,(10)。

。尽管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一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但将《环境保护法》的内容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目的进行规范化管理仍然是不全面的。本文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最后一顿饭的内容,分析将生态文明纳入法律的必要性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最后一顿饭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完美的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以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自生态文明出现以来,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生态文明相比,

在工业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主要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经济和时代的追求中,政府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牺牲了环境和环境带来的利益,进行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生态的行为。随着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日益强烈,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大。它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破坏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污染,甚至导致自然灾害、气候变异等灾害频发,威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正常活动。面对一系列威胁,社会必须逐步正视和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

的生态文明结合了物质和精神的目标和发展状态。生态文明是在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彻底改变了工业文明时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的发展理念。同时,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转折阶段,《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不仅保证了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我国在环境法制建设过程中追求价值的指导思想和决心。其中,“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公害污染等”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目的。“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其间接目的,也是其价值目的和间接目的的重要依据。在中国,生态文明的建立为《环境保护法》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其背景主要包括背景和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两个圈子提出了这一建议,并在最近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是我国的主要建设目标。在法律层面,《环境保护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通常被确定为各种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在完善《环境保护法》的过程和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被视为立法的目的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建设和实施生态文明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保护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在法治社会中,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完善《环境保护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决策和重要依据。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注重生态维护,完善相关法律。从而实现《环境保护法》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要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我们需要结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不恶化和民主原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生态文明是我们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因此,《环境保护法》应贯彻执行责任制原则。破坏环境的集体或个人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应与相关配套制度相结合,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实施效果。法律的完善不仅是法律条文的完善,也是法制建设的基本依据。建立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制度,确保生态不受破坏。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生态破坏和污染程度、生态破坏和污染后生态环境恢复制度,制定一系列生态保护制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完善和高效利用。

。完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引用了

[1]邓楠。在挑战中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J]。《追求真理》,2010(03)。

[2]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

“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
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
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
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二)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及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能源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也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他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且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且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在阐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来。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对文明问题的认识可以从文明结构与文明进程的静态和动态结合中加以全面把握。在对文明结构的认识上,在十五大及以前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强调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则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范畴,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认识的飞跃。在对文明进程的认识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起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任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保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在推进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重要条件。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不论社会制度)既和平共处而又互利共赢的世界。我国不仅要致力于自身发展,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回应国际社会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关切,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如发展和环境关系)问题,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在2007年,而更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则可以上溯至上世纪70年代。1978年,国家首次将生态环境问题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长远计划。1994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2012年,党的十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五大建设之一,成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实施层面看,从2008年开始,国家环保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于2013年出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文件,确立了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5大生态建设体系,提出了29项具体建设指标,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办法。截至2013年10月,国家先后进行了6批、138个市(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推广工作,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和经验,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建设标准与地区实际贴合度不高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职能分工、发展阶段、生产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不同地区的自然差异、发展差异、文化差异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用差别化标准进行分类指导。目前,尽管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地区差异情况,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标准单一和一刀切的问题,与某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反差较大,生态建设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间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已全面推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东南沿海从江苏、浙江到福建、广东,生态区已经基本连接成片。与东部地区不同,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及历史上的生态破坏严重等原因,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艰难,推进困难,地方投入很少,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入。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城乡不平衡类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了城乡差异。在城市,人、财、物的投入要比农村高,设施建设、制度保障等比较到位,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对农村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人、财、物的投入远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是空白,生活垃圾、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气的污染相当严重,已经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严重危害。

(四)重形式轻内涵目前,很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仍然是浅层次的,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清洁卫生、美化环境,一些地方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重形式、轻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内涵应当是从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的高度、从当代人与后代子孙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采取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至少包括以下环节:

(一)改革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把推进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改变的是当前所执行的不合理的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实行的仍是一种以工业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核心是GDP,GDP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围绕GDP,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实现GDP增长的目标,可以以牺牲生态利益为代价。这一评价体系还造成了一种更可悲的状况: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但被剔除在GDP之外,相反,为了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付出的代价却自然地进入到GDP的总量统计之中。按照传统的工业文明式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是被低估的,有些资源、特别是环境资源实际上是免费的,这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导向,起到了逆向的激励作用,造成了对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调整的是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GDP评价体系,引入绿色GDP评价体系,只有符合生态利益的GDP才是有效的GDP,凡是损害生态利益的GDP都应该被剔除甚至倒扣。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改变是从根本上决定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推进的基本条件。

(二)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政绩评价体系直接指导着各级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而地方政府具体的施政行为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程。在以往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指标、GDP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权重很高,而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尽管也纳入了考核体系,但权重较低,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与经济指标相冲突时,生态方面的利益就被牺牲了。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调整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改变唯经济、唯GDP的考核办法,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考评,加大生态建设指标的权重,进行绿色GDP评价。在某些生态状况比较特殊的地区,生态建设指标应该成为首要的考核指标,经济指标是次要的甚至不作要求的。通过改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更加重视生态建设。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只有促使全社会形成对生态环境的良好态度、理念以及认识,才能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思想教育,让人们获得必要的环境保护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帮助全社会的人们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日常行为,促进企业等社会组织在开展相应活动时能保持自觉的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是属于全社会成员的,保护生态环境也有赖于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应该在各层次的国民教育中,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节约爱护资源等生态教育内容,并力争把相应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

(四)丰富和提升生态管理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宣传教育,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通过相应的制度调节、特别是通过利益调节,才能把生态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实施资源使用调节税、排污权交易制度、补贴制度等,让环境与资源成本现实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正向激励,鼓励企业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合理的税费调节手段,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具体化、常态化。

(五)加强生态建设的科学规划加强科学规划布局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前置性环节,科学的规划能够使资源与能源被合理化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首先应当明确国土资源的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功能定位。当前,我国已经对全国国土进行了宏观功能区划的初步设计,一些地方省份也对本地区的国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的初步设计。如江苏省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及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首先把本省国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区,即江部城镇发展与近岸海域生态区、苏北平原农业生态区、长江三角洲城镇城郊农业生态区,在这3个一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具体划分出7个生态亚区和33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各地方相应的社会发展布局。只有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可持续地推进。

(六)设计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要求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又惠及全社会成员的事业,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对生态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有差别,对生态环境破坏所负的责任也不同,要推进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就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建设的合力。我们需要对那些由于支持全局生态利益而牺牲自身局部生态利益的地区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用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来支持生态功能分区,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构建和完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公平,从而形成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5篇

如果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健康状况良好,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开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随之而来,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都是为了弥补这种平衡。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藏象、经络等生命活动现象,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态过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调整功能的枢纽;
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内在因素;
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包括细菌病毒是致病的外来因素。气血是全身的动力,还有内外因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的功能因素。《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医书正是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产物。在中医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到的有意义的症、脉、舌象等信息确定患者的“证”,再通过对“证”的辨证施治,确立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这与当今许多西医学家提出的个性化治疗非常一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法治则等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概念、理论体系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医用药的方剂中讲究君臣佐使,每一个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则,其内在也是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意义,每一种药物都有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药,为了辅助君药达到更好的效果的药物称为臣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称为佐药,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称为使药。君臣佐使四类药物的相互影响,给人使用后就能帮助人体尽快恢复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西医采用了很多化学药物,生产工艺中有很多污染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医药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并且以植物为主,这与人类的饮食习惯一致,也符合现在比较热门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在饮食中都注意食用适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药性的食品,比如鱼腥草、马齿苋、山药、枸杞等药物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对于我们提高全民素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很有益处。对于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学在中国防治非典和现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应用极大的作用,对于突发的疫情,中医药学工作者及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机会,给疫苗的研发机构争取了时间。

二、结语

推荐访问:生态 论文 文明 生态文明论文【五篇】 生态文明论文(精选5篇)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