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6-19 10:45:06 来源:网友投稿

网络论文范文第1篇网络时代下的网络会计具备提高更有针对性的财务信息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和社交属性,它给信息的制造者、整理者以及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网络论文【五篇】

网络论文范文第1篇

网络时代下的网络会计具备提高更有针对性的财务信息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和社交属性,它给信息的制造者、整理者以及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种互动的属性改变了传统会计信息尤其是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被动局面;
第二,大数据以及强大的计算机分析运算功能使得系统对于每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分类和甄别更加具体和精确,因此反映出的信息也更急有针对性,符合用户需求;
第三,随着检索技术的发展,网络会计的索引功能得到普遍使用,这样为使用主动寻找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二、我国网络会计的发展现状

网络会计在我国还算新兴事物,对于其理论研究和具体时间同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为缺乏针对网络会计的理论体系研究,相关技术储备不足等。但是,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我国最近十几年网络会计发展较快。1999年用友集团第一次提出了“网络财务整体解决方案”;
金蝶也在同期发表声明“全面向Internet进军”。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网站的成功,使得以B2B、B2C为代表的线上发展模式迅速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借此东风,网络会计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主要表现在,企业更加网络会计体系建设,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加大,数据库信息量得以成几何级数增长,更多财务人员原意投入精力进行学习等等。

三、网络会计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网络会计是时展的产物,本身具有诸多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不可否认还存在不少问题。举例来说,会计数据和报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安全性问题、相关理论体系建设问题、人员素质问题、传统会计向网络会计过渡问题、观念和重视程度培养问题等等。下面笔者将具体针对前两点进行重点论述,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标准化和规范性问题

首先相关部门对网络会计重视不足,相关规范体系出台不及时,是导致我国网络会计存在标准化和规范性问题的直接原因。此外需要明确,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网络经济越发达,相关制度越完善,网络会计的良性发展才有保障。但是,如笔者上文所述,我国网络经济是近十年刚刚起步,在应用技术和规章制度制定都存在不少漏洞,这是我国网络会计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的根本原因。

(二)安全性问题

目前,网络会计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硬件本身维护不及时,硬件故障导致信息损毁或者泄露;
第二,内部操作人员的道德风险;
第三,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或者黑客恶意攻击。针对第三点笔者要特别进行强调。我们知道网络会计的运行基础是互联网,然而互联网的开源性、共享性和高速传播性本身就决定了其安全性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网络会计中收集、存储和传递的是很多敏感高价值的财务信息,这也使得网络会计运行系统更加容易受到攻击,相关事件更是屡见报端,需要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

四、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发展建议

(一)健全网络会计标准化制度

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保证其再提高和长远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里受制于篇幅不再赘述。针对网络会计自身而言,尽快建立健全网络会计标准化制度迫在眉睫。具体来说,政府要在其中起着市场规范者和监督者的作用,正视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借鉴传统会计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同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沟通协商,重视市场调研工作,制定出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会计规章制度。

(二)兼顾网络会计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网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统战文化;
网络统战文化;
文化范式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2-0057-03

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1]。统战文化内涵丰富而广泛,从不同角度可区分出包括网络统战文化在内的统战子文化。网络统战文化是存在于网络环境、以网络为传播途径的统战文化,是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统战文化。

一、网络统战文化的特征

(一)自主性。尼葛洛庞蒂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概括了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征,即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2]。

这意味着社会中心的权力不断分散,个人获得更多的自。在网络社会,人人都是主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被动地选择,而是自主地选择。每个人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自身,更能体现人的自主性,人的主体地位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在网络统战工作领域,各种信息平等开放,统一战线成员可以更加自由地吸取和选择各种信息,每个成员都可能成为中心,个体的力量大大增强,个体也将获得更多的自由,比在现实社会领域更具有主动权和自由度。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这种交往更有利于培育个体的独立个性和自主意识。网络统战工作能大大提升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的自主能动性。因此,网络统战工作领域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环境,网络统战文化是一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特征的统战文化。

(二)互动性。网络统战文化与现实统战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统战文化是以单向性传播为主,而网络统战文化的信息传输具有交互性。其核心就是互动。统战工作者与统战成员之间、统战成员之间借助网络,形成了交互式的人际关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促进了各种利益需求的表达和聚合。因此,网络统战文化是互动式文化,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作为个人与世界对话的现实感。网络可以使个体实现令世界倾听自己的可能,这更能激发统一战线成员的参与欲望,更具吸引力。所有的统战工作者、统战成员均能一起置身于网络化的虚拟空间,通过相互的友好合作和交流,在网上交往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吸引、相互创造,以实现共同发展。

(三)高度融合性。网络是一个共生环境。“网络首先成就了一种人与人沟通和合作的可能性,网络最伟大积极之处是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不同文化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个性、贫富、知识水平的人的共生环境!”[3]网络统战文化依托网络这个共生环境,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它将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汇合,又平等、开放地提供给所有的信息共享者,为统一战线开辟了一个高度融合、平等、包容的文化环境。各党派、民族、宗教、阶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借助网络平台,均能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团结合作、共同奋斗,达到相辅相存、同生同长、多样统一、有机和谐的状态。

(四)变动迅速性。网络是“一种寻求战略的技术,网络的发展速度层出不穷地标新立异,使得文化呈现的可能性无穷地增加,反过来说,任何新奇、新颖和新鲜之处,有可能马上被后来者超越”[3]288。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的传播媒介,变动和创新是网络统战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这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网络统战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变动。网络是以几何级数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在不断刷新网络的社会意蕴,使得网络统战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发生更加飞速的变动。二是网络统战文化具体内涵的变化和创新。网络统战领域的文化交流,即使远隔天涯海角,也能在瞬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切磋观点。网络统战文化具体内涵时时展现出新的境界、新的层次和新的状态,为统战文化及时注入新的内容。

(五)跨地域性。网络统战文化是一种跨地域性的文化。网络完全打破了物理上的空间概念,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使得分布在全球的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能克服空间的局限,进行更直接、更紧密的跨地域交流。“在这个空间中任何一个人可以和身处其他国家、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联系交往。交往具有了全球性、普遍性和无限性。”[3]30网络帮助统战文化突破了现实社会物理空间点对点的束缚,统战工作领域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全新的生存和交往方式,即虚拟的全球性的共享与交流。这种新的统战文化形式扩大了统一战线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领域,拓展了统战工作积极发展的空间,真正具备了形成大统战格局的条件。

二、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目标

网络统战文化是新形势新环境下统战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网络统战文化建设。其建设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实现以下“三个统一”。

(一)信息一体化与主体个性化的统一。一方面,网络统战文化实现了信息一体化,所有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均能在网络上平等地享受统战文化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习惯、社会环境、身份地位等个体差异,大家对统战文化的选择也会有差异。这是统战文化主体个性化的自然体现。这两方面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在统战文化领域,信息一体化不是要把所有文化样式都定为同一模式,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的个性更加鲜明。网络具有无限拓展空间的优势,能够给任何一种文化提供生存的土壤。网络统战文化应在实现统战文化信息一体化的过程中,为统一战线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阳光、水分和营养。这样的网络统战文化才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二)环境和谐平等与跨文化冲突的统一。网络统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跨文化的。无论对于统战工作者还是统一战线成员而言,不同民族、信仰和生活背景的人立足于同一个平台密切交往,这必将进一步加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网络统战文化所面临的跨文化冲突和竞争是前所未有的激烈,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与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交流沟通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然而,人类共性的东西恰恰蕴含于民族性之中,完全超民族或超国家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网络统战工作中的跨文化冲突虽然更加激烈,但是这种冲突不能对文化和谐交流的大趋势构成威胁。网络统战文化的和谐平等是建立在扬弃各种民族文化、充分体现具有我们自身民族国家内涵特性基础上的和谐平等。它应该包容跨文化冲突的存在,并对冲突进行不断消化、修正和完善,实现两者的统一。

(三)价值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现实统战文化是对长期以来统战工作实践创造的一种客观肯定,具有现实合理性。网络统战文化是现实统战文化的反向生成,具有虚拟性。从表面上看,两者是对立的。但实际上,两者是兼容统一的。网络统战文化既展示了现实统战文化,也展示了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虚拟统战文化。它与现实统战文化一元性的选择不同,可以实现多元选择,现实可能性和网络的非现实可能性都能融于其中。网络统战文化是对现实统战文化的价值传承与创新,汲取和保留现实价值精华,以此更好指引网络统战文化的发展;
又依附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创新,最终成为有无限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统战文化。

三、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努力促进主体价值回归和提升。在建设网络统战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统战文化主体价值问题。优秀先进的文化可以使文化主体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人性在回归过程中得到新的升华。这是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理想状态。网络统战工作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并在两个层面上积极促进人性价值的释放、回归与提升。一是在感性的低级层面,建设和开辟一些网络社团、聊天室、微博等网络空间,使统战工作者和广大统战成员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充分袒露自己的本性,以达到低级层面感性的价值释放和回归。二是在理性的高级层面,网络统战工作不仅要为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提供简单的宣泄平台,更应该着眼于构建一种动态的、与他们主体精神融为一体的文化。要以这种文化逐步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和创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文化主体。这是当今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二)积极建设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在网络社会,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而且这种认同和选择又是高度自由开放的。我们在网络统战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要积极建设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借助这些虚拟社区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网络社区对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为统战工作提供新的平台和思路。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和支持。开辟网络统战文化社区相对容易,但是如何管理好、运用好这些虚拟文化社区却不是一件易事。网络文化社区组织结构不同于现实社区组织,需要运用新策略来运作和管理。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要素,涉及强有力的管理者、意见领袖、虚拟的运作管理制度以及社区或团体文化价值构建等多方面问题,亟待我们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尽快构建网络统战文化的新范式。网络统战文化是统战文化的一个新范畴、新领域。网络统战文化在对现实统战文化范式进行解构的同时,孕育和创造着自己的新范式。因此,建设网络统战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快构建适应网络特点、时代潮流和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统战文化新范式。这个新范式是基于网络传播途径对现实统战文化范式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就是秉承和发扬现实统战文化的核心价值。首先,网络统战文化要追求和谐。其次,要建立信任,网络统战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再次,要确立共同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是增强网络统战文化凝聚力的动力因素。创新就是网络统战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认真审视网络特性,在统战文化的内容、范畴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内容与范畴的创新要求适应网络全球性的特点,不断深化和拓展统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使统战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尽力克服网络的无序化、无中心化状态,在建设网络统战文化过程中努力掌握主动权,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构建网络社会统战文化新范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

参考文献:

[1] 叶文龙.统战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7:1.

网络论文范文第3篇

第一,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问题。由于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知识要求很高,我国目前并没有充分重视制度以及法规的制定,或者法规比较落后,已经与当代情况不相适应,或者即使有新的制度但是只局限于比较形式化的规定,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因此很多时候在实践中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没有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问题。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盲点以及漏洞,使得很多不法分子有威胁网络安全的切入点,主要包括病毒的入侵、木马程序的潜伏、不正当手段介入网络、高频率信息的干扰等。

第三,外力侵害。我国很多的网吧、机房不具备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主要外界侵害包括自然的灾祸以及周围环境侵害等,自然的灾祸指的是自然的灾祸,如雷电、洪涝灾害、火灾、电磁泄露等;
周围环境侵害包括断电引起数据、设备损害问题和噪音问题导致的数据高误码率等。第四,用户意识不高。很多用户在进行计算机网络使用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对于密码、权限、口令等私密的东西没有保护好,随意泄露,或者没有及时修补一些网络漏洞和补丁,黑客可以找到攻击点。除此以外,还存在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素质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改进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第一,为了改进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要加强用户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对于密码、权限、口令等比较隐私的东西,用户要保护好,不要随意泄露,对于网络漏洞和补丁,要做到及时修补,不要给有心人有机可乘的机会,进行数据备份,防止突发意外事故发生之后,数据的丢失,保持数据完整性,做到能够及时恢复系统,减少延误损失;

第二,为了改进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要加强自然等各种外力侵害的防范。在网吧以及机房等公共场所,首先要安装空调,控制室内温度以及湿度,防止温度以及湿度过高,造成网络瘫痪。其次要装好相应的防止雷击的措施,多进行建筑检测,尤其注重电源、网络传输线等的防范措施,最后是防火措施要做好。各种装修材料有可能的话,尽量选择防火的,保持室内通风,放置好防火器等设施;

第三,为了改进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要加强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问题的研究,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病毒数据库,强化对病毒的检测以及清除,加强防火墙的建设,发挥防火墙的作用,做到限制服务访问、防止无权限的外部网的入侵、统计相应的网络流量并进行适时限流等,进行网络入侵检测,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要及时的制止。要加强检测、扫描以及评估漏洞,减小安全隐患;

第四,为了改进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完善已有的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一些过于形式化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缩小范围,提出其操作的细则,对其中有不适应现展的规则进行修正以及改善,使其更能与当代网络发展相适应,对于没有及时建立的法律以及法规,要及时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及发展;

第五,为了改进计算机网网络安全管理,要实施安全加密。主要有非对称以及对称密钥加密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应用一些算法,将转出的信息转换成代码和密文,当密文传到接收者手中,又通过相应的配对解密技术,解开代码以及密文的内容以及信息,确保信息只为特定用户接收,防止不必要的泄露;

网络论文范文第4篇

影响网络舆论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性,既有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又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不明,职能交错。高校里承担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主体有很多,譬如学校的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大学生社团、辅导员等,不同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工作存在交叉和混同,往往辅导员给学生做过工作之后,学校宣传部门等又组织学生接受教育,这样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感和烦躁感。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网络舆论引导机构,而组织的缺失造成职能上的混乱,导致在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践中“各自为政”、“各立山头”,在这种情况下,协调各部门的引导工作会继而增加工作成本,造成效率低下。而往往网络舆论爆发迅猛,如果不能快速加以正确引导,会使校方错失最佳处理时间,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此外,很少有学校会制定网络舆论应急预案,缺乏系统的章程规定、人员配置和职责说明,如果校园网络舆论危机爆发,没有清晰快速的应对机制,会给下一步的引导和解决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第二,引导方式简单直接。在校园网络舆论出现危机时,校方一般采取的是删帖、封闭ID、临时关闭网站或帖吧禁止发言等,以“堵”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例如2012年5月18日,山东临沂大学多名学生发帖称自己在学校饮水或用餐后出现胃痛、呕吐、腹泻等疑似中毒症状,学校医务室出现大规模排队就医的状况,而事件出现后,学校团委发通知让学生删帖,并称“违者将追究责任”。当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产生不满时,学校不是虚心接受,而是害怕事态扩大,造成恶劣影响,这种思维是万万不能有的。网络危机出现后,高校领导往往采取简单直接的强硬措施,忽略了与学生或当事者的沟通、交流和疏导,也没有对自身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反省,造成不满情绪不断积压和发酵,甚至出现失控局面。第三,引导能力亟待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主要通过学校老师及其他行政人员的工作来完成,因此相应负责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是影响引导结果的重要部分。要引导网络,首先要熟悉网络。与大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新生事物不同,不少老师还停留在利用电脑网络编辑文本、下载资料阶段,既不会使用QQ,也没有注册微博,对学校来说,就缺少了关注校园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而这一版块往往是学生网络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这种缺失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能未雨绸缪,无法提前识别危机事件,无法快速制定应对方案,而这正是处理危机事件最关键的“取胜点”。很多高校在危机事件出现之后才开始商量对策,错失了阻断危机发生的黄金时机。第四,校园官方网站效用不强。网络早已取代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媒介成为大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首要途径,但是在校园范围内,其信息传播仍然主要仰仗校园广播、海报、期刊等,学校的官方网站更新缓慢、实用性不强,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更新速度快、贴近学生生活、直观性强等特点,浪费了网络的资源优势。除了选课、申请缓考等事项,学生一般不会访问本校或者本学院的官方网站,如何将校园官网建设成综合性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网站是高校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校园的官方网站是一个学校的权威信息部门,在危机时刻应该发挥稳定人心、披露真实权威信息的角色,应当重点建设。不少高校顺应形势开通微博,但是开通之后没有信息,成为“僵尸帐号”,如何利用新媒体也是当前高校应当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五,大学生舆论中从众和跟风行为。由于大学生的能力良莠不齐,在整个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有的大学生成为引导的带动者,有的却成为了被带动者。带动者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在网络舆论上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而他的追随者把信息带动者的观点作为事实去相信、传播。信息的带动者在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既能传播一些正面消息,促进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又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一些负面情绪和内容,从而阻滞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被带动者在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中一味地从众和跟风,并没有将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出来,也没有客观地去看待网络事件的发展,使网络舆论引导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理念与对策

今后网络舆论引导中我们要坚持以下理念。一方面,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坚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对学生人格与信仰的充分塑造,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融入和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理念,在舆论引导中从学生的身心、愿望和需求去引导和规劝。另一方面,培育浩然正气的理念。当有人问最早提出“浩然正气”概念的古代思想家孟子何为浩然正气时,他的回答却是:“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孔子也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中,首先要培育他们的“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一种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勇气,只有具有了浩然正气,大学生在遇到突发问题时才能维护事件的真相,不传谣、不造谣,客观、真实的评价问题和事态。

在上述理念之下,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必须坚持以下路径。第一,建立技术支持屏障。对大学生登陆身份的鉴别、信息过滤。通过技术上的屏蔽、过滤关卡,对大学生网络环境清洁净化,同时有利于减少不良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侵害,为控制和规范大学生网络舆论失范行为提供技术支持。高校要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监管,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信息或舆论,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办法,规范网络运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杜绝一切有害信息的滋生、蔓延和传播。具体来说,一方面是确保学生表达渠道的通畅。造成校园网络不良舆论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和沟通的不通畅,因此,要想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舒缓大学生的情绪,相关部门必须做到尊重和维护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并构建起畅通的利益表达的渠道,同时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学生利益诉求纳入学校管理的重心。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构建起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并且想方设法拓宽沟通的渠道,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媒体,社团等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高校还应该要保障网络沟通渠道的畅通,让学生知道在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的时候,有迹可循。因此学校应该设置一些意见投诉箱,或者公开网络信箱,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向学校相关的部门反映问题。而学校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和解答并保持持续的关注,对学生的情绪有很好的舒缓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是要建立相应的网络预警机制。大学生网络舆论预警主要是通过对网络舆论的持续监控,在对舆论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处于即将发生的临界点的时候的警告信息,相关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部门根据信息,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执行,同时相关部门应该调动相关的应急资源和人员来应对快要发生的危机。通过对过去的一些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事件发生之前到危机结束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危机发生的痕迹,因此对于网络的持续性的监督,有利于危机的解除。第二,做好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防护伞。我国对公民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要求,也对大学生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使他们明白自己“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发挥大学的“教养功能”。教养功能的发挥真正“有助于人们在保持尊严、施展能力的同时履行生活职责所需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以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

网络论文范文第5篇

1.母语体验与民族精神对于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十分重要可以肯定的是,网络的兴起与快速普及,不仅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且几乎一夜之间将古老的族群观念和传统习俗晾晒在现代数字化信息桌面之上,逼使偏远山地文化与发达都市文化近距离对视、交流与磨合,促成汉民多元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处于紧张啮合状态,进而唤起少数民族作家“以新载体说老故事”的言说冲动和新奇感受。所以说,“网络出现之后,各地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整体上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为造就文学新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地区反而成为这次传播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一根网线缩短了他们与文化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改变了民族创作的生存空间,巨大而无形的网络为新生一代少数民族作家心灵还乡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创作本身,作家主体的姓名符码、题材选择、母语认同、民族精神等无疑是必要而可靠的辨识维度。限于篇幅,这里只讨论关乎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民族身份的两大核心指标:一是外在的母语运作,二是内在的精神期盼。少数民族网络作家的语言认同表现为三个基本层面:单一民族母语认同、汉语共同语认同和汉民双语互译认同。对于包括部分网络作家在内的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作家而言,一般都有较高学历,出于民族自觉或母语崇拜,常常或不时用母语创作。有些民族作家坚持用母语方式走网络和纸质双边写作的道路,但多数作家更愿意采取将网络母语文学翻译成汉语纸质文学正式发表或出版的方式。以藏族作家为例,毛尔盖•桑木旦、土登尼玛、昔扎、益西泽仁、列美平措、扎西班典、次仁顿珠、章戈•尼玛、根丘多吉、白玛娜珍、才旺瑙乳、旺秀才丹、牧丹、端智嘉、格德嘉、克珠、司徒、央珍、唯色、奔嘉、俄邛、班果等老中青作家中,大多都有双语创作体验,其中的部分青年作家在传统纸质文学和现代网络文学创作中均有实绩,有力推进了当代藏语文学的发展。这表明,网络文学只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学创作方式的时代延伸,而并非部分学者所想象的那样———是对原有文学传统的彻底颠覆。隐含在民族语言背后的则是更为深沉的民族精神。按照通行的理解,狭义的民族精神是指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等精神现象的综合体。对当代少数民族网络作家而言,首先要有最基本的民族感情,唯其如此,方能以全部身心拥抱民族生活,传扬民族精魂。“傈僳人民信息港”网站上的《我们是谁?》这样描述自己的民族记忆:“我们是一群傈僳族青年,来自无论是听来还是看来还是走来都非常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抬头一线天,低头一线江,脚下一线路的地方,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父辈和我们的儿时伙伴们生生不息的地方。虽然我们身在城市,但我们的心依旧在我们的山寨,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民族。”①其民族情怀溢于言表,读来自然、真切、温暖。当然,在尊重少数民族网络作家民族感情的同时,也应戒备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不当表达,以免过于沉重乃至变形的民族心理扭曲了本来健全的民族体魄。

2.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是个业已开端但尚不尽如人意的文化之旅无论如何,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是个业已开端但尚不尽如人意的民族文化之旅。换言之,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但也存在一些无可回避的问题。在克服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拓进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总体上说,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与中国网络文学一样充满希望。除网络文学本身的自律性发展外,相关他律性推进措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新闻出版总署将网络文学纳入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范围;鲁迅文学奖已经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国内相关单位已举办多次网络文学研讨会;网络文学正式成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目前,中国网络文学联盟、中国青年网络文学联合会、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等已经相继成立并开展工作,中国民族文学网建网十余年来成效显著。二一三年十月三十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宣告成立,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任校长,莫言应邀担任名誉校长。这标志着网络文学作者得以由纯粹“自发式”创作阶段,步入“职业化”运作旅程。同时,继浙江网络作家学会、上海网络作家协会成立之后,中国作家协会拟于年内组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大陆如此,台湾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后也陆续成立了山抹微云文艺专业站、尤里西斯文社、椰林风情、自己的房间、全方位艺术家联盟、台湾网路诗实验室、触电新诗网等文学网站,蔡智恒及其《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更是将诸如响葫芦、涩柿子、向阳、代橘、大蒙、白灵、海瑟、苏绍连、李顺兴、须文蔚、林群盛、衣剑舞等带入多媒体、超文本网络文学的殿堂。然而,网络文学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可以预期的前景并不能漂白其当下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自然不能例外。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网上写作模式和网站现行运行机制的共同制约,网络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的自我化、审美趣味的娱乐化、写作题材的类型化、表达技巧的粗鄙化、市场运作的商业化、民族身份的模糊化等,已经成为阻碍网络文学深度掘进的现实瓶颈。我们不妨将包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在内的整体性网络文学症候概括为“五化”:虚幻化、浅薄化、粗糙化、趋利化、去民族化。网络文学崇尚玄幻,想象奇诡,偏好穿越,趋近世俗,但远离当下生活实际,存在明显的逃离、梦幻、虚脱色彩,总体上缺乏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救赎设计。网络让人个性绽放,书写自由,但门槛偏低,把关不严,时有暴力色情。与此相关,各大网站追名逐利,比学赶超,改编成风,盗版泛滥,致使各自为阵,无序竞争,整合乏力,精品不多。不仅如此,对于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而言,还出现了民族性不断弱化的“去民族化”倾向,主要体现为观照视野从区域性到国家化、书写语言从民族性到汉语化、习得机制从自在性到体制化、精神向度从本土性到时尚化。藏族作家“心有些乱”(藏名扎西茨仁,汉名洛兵)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音乐、小说、绘画、电视剧,都很出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他的歌曲《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梦里水乡》、《丢手绢》、《选择坚强》、《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等,对其网络作品《护士小雯》、《青色片段》、《今天可能有爱情》、《天才及疯狂的冷漠:致罗琦》、《长发盈空的日子:致潘劲东》、《伤逝•悼高枫》、《那一夜的烟花:张国荣》、《雪村:游戏人生的快乐》等则相对陌生。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去民族化症状,一方面彰显了民族文化交互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某些不利于民族文学区域化、民族化、多样化生态传承的现实隐忧。

二、特色性与经典化:对于文学史的三重建构

“网络文学能否进入文学史,回答是肯定的。作为一种体量巨大、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存在,网络文学客观上丰富了文学史的内容;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网络文学拓展了文学史的逻辑原点;作为一种功能性存在,网络文学则赋予文学史以更为开阔的意义空间和思维视阈……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一翼,网络文学有足够的资质进入当代文学史的场域,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应该构建‘网络文学史’。”①网络文学可以入史,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当然也能入史。从特色化与准经典性的应然立场出发,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史具有三重建构功能。

1.回到民族文学现场:强化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当代意识新中国成立后,陆续组编了相关族别文学史,出版了若干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或少数民族文学史论著作。但在中国总体文学史亦即全民族文学史的浩繁书写中,以下“三大缺席”长期存在:一是少数民族文学缺席;
二是港澳台文学缺席;三是网络文学缺席。直到一九九七年,张炯等人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全十册)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后修订为十二卷本《中国文学通史》,江苏文艺出版社二一一年版)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大缺憾。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出场,不仅进一步填补了中国文学通史的缺憾,而且直接强化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当代意识乃至民族特色。“六后”藏族网络作家“阿里狼客”(藏名旺秀才丹)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家班进修,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副编审。早期在纸媒发表文学作品,二四年创办藏人文化网并任总监,先后担任天涯社区、天涯诗会等多家文学论坛版主,建有多个个人文学博客,发表诗作《大树》、《鲜花与酒徒》、《梦幻五章》、《平原的黄昏》及随笔《一代人的人文生活写意》等大量网络作品。一九九九年策划成立妙音工作室,以“朝觐心灵的圣地”为理念,策划、拍摄、编辑、出版《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圣地梵音》等藏族文化书籍和音像制品。二七年与藏人文化网总编辑才旺瑙乳做客新浪,接受关于藏人文化网及藏族文化的访谈,并与万玛才旦联合出版莲花生大师传记《大师在》。这是一位有着清醒民族意识和强烈民族现场感的作家,其纸质作品、网络文学和一系列藏族文化实践活动彼此联动,互为印证,为藏文化的阐扬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相对而言,这种自觉回到民族现场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作家还有:藏族作家刚杰•索木东、嘎代才让(“西部藏人”)、白玛娜珍、梅卓,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沙•布和、萨娜,苗族作家杨昌祥,瑶族作家唐玉文,满族作家金子,土家族作家米米七月等。这些少数民族作家通过网络文学方式在主流文学的边缘地带虔诚坚守着自己的民族记忆,他们的作品因此具有了某种“抵抗遗忘”的悲壮气质。但是,毋庸讳言,目前这类作家数量偏少,大多年轻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作家除少数民族出身外,创作题材、主题、语言都严重汉化或去民族化。但也出现了另外一种有趣的现象,汉族作家的网络文学作品反倒蕴含着浓郁乃至深沉的少数民族文化意识。最突出的例证莫过于《藏地密码》的问世。汉族作家何马出生在藏区,前后深入十年之久,二八年在网络上集纳式发表关于自然、文化、社会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藏地密码》,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他是藏族作家。这说明,走进少数民族生活现场绝非少数民族作家的专利,汉民作家已经形成合力开创民族文学新局面的共识。同样令人欣慰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网络化空间日渐拓展,原有网站不断改进,新建网站快速成长,就连《民族文学》也推出了网络版,甚至用汉、蒙、藏、维、哈、朝六种文字同时发行。凡此种种,预示着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春天即将到来!

2.重建多元文学秩序:优化当代文学史的结构布局网络文学毫无疑义地隶属于当代文学的界域。从逻辑层面排序,少数民族网络文学首先应该是文学,其次应该是少数民族文学,再次才应该是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史结构布局的优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补足原有文学板块,修正传统写作体制,确立新型文学秩序。首先是补足原有文学板块。如前所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原有体例中,少数民族文学和网络文学严重缺席,造成当代文学史结构布局的不完整性。在“重写文学史”的倡导中,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应被纳入“重写”轨道。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不仅客观上具有民族板块和网络构型上的文学史补足功能,而且它的自主性、区域性、民族性和多元性,相当程度上承担着步入后现代“去中心化”的文化意味。正视并重视这一事实,势必改变我们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的文学观念,进而引发重构当代文学史的冲动。我们同时注意到,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之所以具备进入当代文学史框架的资质,并不一定是因为率先考虑了它的民族属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必须顾及到数字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异质新构特征以及“文学性”的网络流动本质。其次是修正传统写作体制。传统文学体制将文学视为社会意识形态,而在更为激进的革命年代,文学则“被齿轮和螺丝钉”化,要求文学、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为政治乃至阶级服务。与此相应,几乎所有的作家都被约束在一定的机制之中,如作协、文联、学会或其他相关院所。历史地看,传统作家体制和创作机制或许是必要的,但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的今天,传统管理框架的惰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并日渐成为当今文学创新发展的桎梏。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等新型文学样态的诞生,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写作体制机制,而且也丰富了当代文学形态的审美内涵和文学史的构成方式,其对传统格式的解构和对当代文学“移动盘”的刷新功能有目共睹。因此,包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在内的整个网络文学行业对于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以及随之而来的宏大叙事就构成一种无形而巨大的修正力量,总体上优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结构布局。再次是确立新型文学秩序。网络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收方式,虽然适应了“去经典”的泛阅读、浅阅读需求,但文学史建构中的“汰滤机制”客观上又阻滞了网络文学快餐化、粗鄙化的倾向,或者说“文学史”书写的固有责任迫使网络文学尽可能走向精致和经典,亦即经典化。所谓网络文学经典化,主要包含四层含义:一是网络文学在其生成、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受到了传统纸质文学经典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文学经由十余年的历练已经初步形成自身的写作传统和文体规范;三是正规出版或影视改编等再度创作对于原生性网络文学作品的思想渗透与艺术施加;四是文学史在吸纳网络文学入史时优胜劣汰机制的功能性发挥。这四种行为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上促成了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准经典性发生和相对意义上的经典效果。这从《夜上海》、《梦回大清》、《一霎移魂变古今》、《护士小雯》、《今天可能有爱情》、《一品闺秀》、《零度青春》、《砖头王老五相亲记》、《失落的村庄》、《神曲马头琴》、《一座城市的故事》、《瑶乡传奇》等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准经典作品雏形中可见一斑。从文学史的“准入”机制来看,准经典网络文学通过正式刊物、正规出版社或影视动漫公司的刊发、出版或改编,有可能进入经典网络文学行列。

3.激活世界对话能量:提升中华文学史的国际形象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立体化、多维度、无边界、交互性等特点,不仅加速了全球交流的频率和进程,而且改变了既定民族经济、国家、文化安全、世界和平的定义方式。正因为如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互联网作为谋取优势国际地位的战略制高点,导致不对称信息暴力层出不穷,没有硝烟的“网络战争”一触即发,英语传播已然成为网络话语霸权的显要标志,网络文化入侵随之构成后殖民主义策略的基本组成部分。广大网民越来越确信,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早年的预言正在变成严峻现实———“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下,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战略最为柔软的“人学”路径延伸开来。承前所论,网络文学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学新潮、当代文学气象,而且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虽然源自民间,但终归要凝聚为民族国家的文化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征。随着网络写作的不断深化和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中国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必将也必须以自身的独特风采汇入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的江河,从而使中国网络文学以更加丰厚的实力、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沛的能量参与世界对话和全球竞争,进而提升中华文学史的国际形象。辩证地看,不同网络文学集群之间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交融互补的一面。否则,个人文学的民族化、民族文学的国家化、国家文学的世界化便不可想象。在此基点上,重温歌德、马克思、韦勒克等人关于世界文学的判断与向往或许是必要的。歌德谈及世界文学时曾说:“问题不在于各民族都应按照一个方式去思想,而在他们应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假如他们不肯互相喜爱至少也应学会互相宽容。”①歌德尊重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赞成不同民族文学间的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喜爱、互相宽容。这四个“互相”,可视为处理当今世界网络文学关系的“外交指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族沟通与国家交往打破了各自为阵的封闭状态,文学的世界性对话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执笔写道:“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②显然,马克思主义原典作家十分看重各民族间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其结果形成维系人类未来的共同的精神财产———“世界文学”。而在韦勒克眼中,“世界文学”至少有三种含义,但主要是指在各民族文学基础上文学构成方式的世界性,更多地估量到日趋密切的世界关系对于文学交流的重要意义,自然包括电子媒介对于文学传播的托举作用。因此,在网络时代,无论是少数民族原生性网络文学还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网络化传播,都必然处在网状联系之中,都必须接受他者文化的熏染,都注定要在广义的文学间性语境中多元共生。这同时表明,在网络世界中,所谓文学的民族性其实是有限度的。

三、大数据时代与多民族文学史观:持续前行的潜力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历史发生、文化性状、现实处境以及对于当代文学史建构的多重功能,表明它正处在成长的路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支撑、多元一体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鼓励、持续拓展的现实机遇,合力规定了网络文学事业的开放性与未来性。

1.大数据时代助力网络文学的原生品格网络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与数字技术与媒体环境紧密相关。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并非传统纸质文学的网络化“寄存”,而是借助数字网络技术创作、传播、接受并可在线生成互动性、多媒体、超文本效果的原生性(或称原创性)文学生产行为。也就是说,在技术因素成为文艺生产广义修辞方式的时代,网络媒介技术的生产力意味分外浓厚。作为技术化、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网络文学的原生品格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大数据(bigdata)又称巨量数据,指在一定时间内无法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样、处理速度极快、价值密度较低等特点。大数据作为技术方式,也指从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的技能,它适用于互联网、大规模数据库并行处理(MPP)、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云计算平台以及其他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大数据的强大功能在于,它不仅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结点和信息产业不断高速增长的动力,而且促使科研观念和手段发生重大转变,并开始发挥提高社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对于包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在内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战略而言,大数据的直接效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拓宽创作路径;二是强化立体呈现;三是加快传播速率;四是扩充接受界面;五是增殖辐射效应。大数据的超强功效,与网络文学巨大而快速的增殖需求一拍即合,网络文学可望借此提高表达个人感情、民族意识、国家意志乃至人类愿景的效率与活力。二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CNNIC第三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二一四年六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过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①这表明,微博文学和手机在线阅读成为网络文学新趋向,我国作为第一网民大国“正以白蚁的生殖速度向文学的纵深前进”,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显示出最大限度地释放网络文学价值空间的优势,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的强力支撑,一方面刺激了我国包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在内的原生性网络文学事业的转型欲求,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学批评和网络文学理论知识谱系的开创性尝试,诸多新思维、新概念、新范畴得到初步梳理和阐释,甚至出现了《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一类的理论专著。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长期关注少数民族网络创作,先后撰写了《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学生态》、《民族作家队伍中的网络星辰》、《在虚实之间穿越与流浪———回族网络作家夜有轻寒、兰喜喜创作简论》等多篇论文。姚新勇也发表了《网络、文学、少数民族及知识—情感共同体》等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从创作实践的拓展到理论批评的晋级,说明中国网络文学事业正向纵深迈进。

2.多民族文学史观激发少数民族文学生态的多样性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力量固然重要,但技术至上主义并不可取,网络文学之为文学的人文情怀更为重要。这就涉及到文学史观问题。借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我们不妨将中国文学史或中华文学史看作大写的单数的文学史,多民族文学史或少数民族文学史则是小写的复数的文学史,而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史可视为小写的单数文学史。小写的单数或复数文学史,终归要汇入大写的总体化单数文学史。费孝通用“多元一体”来涵括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同样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倡导“多元一体”的包容性、整体性多民族文学史观,不仅符合中国多民族当代文学的多元需求和生动现实,而且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学生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利于在世界文学视野中培育繁花似锦的中国文学总体形象。满族学者关纪新对此有过透彻分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说,从‘多元’和‘一体’两个侧面及其相互关联上,诠释了我国民族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的本质。其中强调‘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其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另外的民族;‘一体’则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学说认为,中国文化不是单质板块,而是一个由多元多层次组成的网络体系……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①在他看来,只有普遍具备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才能真正开辟有效协调多民族文学关系的健康局面,从而走上亲近与尊重各兄弟民族文学的康庄道路。壮族学者梁庭望则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审视这一问题。他认为:“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构成的,以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的汉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其他三个分布少数民族的文化圈呈‘匚’形围绕在中原文化圈周围。由于相邻文化区之间都有重合部分,遂使十一个文化区呈链形勾连,在时空上环环相扣。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互相辐射,并由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和血缘纽带连在一起,从而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正是这一格局,构成了中华文学的历史背景,使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华文学是由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构成的,中华文学史应当是以汉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史。”②上述两位少数民族学者分别从方法论和构成论的层面阐述了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为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层掘进提供了学理依据。多民族文学史观对于当代文学史最大的学理与伦理支持,便是对少数民族文学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高度尊重。多民族文学史观虽然不等于多民族文学史,但这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可以帮助文学研究者进行方法论层面的具体操作,可以激励包括网络文学创作在内的少数民族作家醒脑提神、奋发有为,毅然肩负起振兴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的历史使命。“多元一体”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包容性理论敞开,无疑有益于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等新型文学的空间配置和地位提升。

3.全球化、改革深化、西部大开发共建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平台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当展,除前述技术支撑和理论鼓励外,还有赖于民族地区交往与对话的三重现实契机,即国际上的全球化语境以及国内的深化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随着工业化、技术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全面步入全球化时代,这已是无可争辩的现实境遇。问题在于,全球化语境为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什么?或者说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会不会丧失其独特性?钱中文的观点颇具启发性。在论述全球化趋势中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复杂关系时,他深刻辨析了“两种全球化”的异同。他认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几乎同时发生,但这两种全球化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态。在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中,文化全球化同时具有现实性和不可能性。“现实性在于物质性文化与表层的精神文化全球化、一体化是可能的、现实的;不可能性在于各个民族深层文化的原本的多元性特征和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文化素质所形成的文化价值、精神使然……文学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而不是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也不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①也就是说,在全球化大趋势的簇拥下,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民族国家的文化集成,一方面具有趋同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趋异性,从而构成守正与创新的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状态恰恰是区域性民族文学持续高扬的增长点。全球化语境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为其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进而走向世界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和展示的平台。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要素也经历了由经济附庸到软实力再到核心竞争力的跃升过程。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总体要求。文化部随之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实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项目,构建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为民族地区网络文学更快发展增添了羽翼。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凸显出多方面的“文学意义”:一是加速民族交往,推动观念更新;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刺激创作灵感;三是畅通信息渠道,解放网络创作生产力。西部大开发命题中的“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一百五十五个民族自治单元中,有五个自治区、二十七个自治州、八十四个自治县(旗)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6.4%。湖南湘西、湖北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然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由此可见,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鼓点,中国作协明确提出推进民族文学大发展的“八条思路”。通过数年实践,这些思路已经并将继续取得实效,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以及网络作家、编辑培训活动更是为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深度推进做出了显著贡献。

推荐访问:论文 网络 五篇 网络论文【五篇】 网络论文(精选5篇) 网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