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2 1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1.1环境安全知识缺乏大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率较低,调查表明物理性安全认知率为28.9%、化学性安全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安全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都知道仅为0.9%[5]。50%以上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五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环境安全知识缺乏大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率较低,调查表明物理性安全认知率为28.9%、化学性安全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安全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都知道仅为0.9%[5]。50%以上的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动物实验的生物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问题不了解[6]。对急救常识和用电常识知之甚少,对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不会使用。

1.2实验过程中个人防护不到位学生到实验室后,书包到处乱放,不穿工作服,甚至于吃东西、喝水。有一些学生不注意实验动物操作技术,觉得实验动物好玩,对实验动物进行抚摸;或在实验中抓持实验动物方法不规范,出现被动物抓伤、咬伤的现象;对动物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尿液、粪便等,不能及时、规范处理,增加受感染的机会。

1.3化学试剂及其废弃物管理不善在管理过程中对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存放和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事故。由于动物医学实验室化学品数量众多、品种繁杂、性质各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着极大危险性,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失火、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危及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7]。在试验后化学试剂类废弃物没有分类储存,存在随意丢弃或倒入下水道或扔到垃圾箱的现象,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1.4实验动物、组织以及受感染物品处理不规范动物医学实验室与其他普通实验室很大的区别就是要经常、大量使用动物、动物尸体和组织,甚至于是含有病原菌的动物和组织,而这些动物尸体和组织可能使与它接触的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针头等物品受到污染。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会给周围环境以及师生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2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2.1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环境安全,使实验室管理管理有章可循,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必不可少的。我校教学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于2006年11月30日取得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12年12月我院教学实验室现通过了部级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学院以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为标准,以部级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为契机,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适合运行管理记录和文件[9]。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种记录和日志制度;仪器方面包括核查登记表、仪器的维修、使用借还等记录;试剂使用方面包括有毒有害化学品、易致毒化学品、麻醉品等的保管、领用记录,废弃物处理方面,包括危险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处置记录、动物尸体组织的储存和处理记录、一次性实验用品的处置记录等。并将一部分制度上墙或上台明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有利于加强日常管理。

2.2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安全政策的宣传、安全案例的警示、安全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的过程[10]。中心每年分别对全体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举办为期3d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动物生物安全知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使用及防护、实验室安全防火等内容。取得培训合格证后,凭合格证进入实验室。

2.3规范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12-13]。第一次试验时首先对学生进行课程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将产生的化学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倒入不同的废液桶,杜绝顺手倒进水池;对产生的感染性动物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特制塑料袋,在塑料袋外面贴上标签,标明组织名称,实验名称等信息,由实验室管理处回收处理。给每个学生配备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规范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动物实验操作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小心操作,避免因抓取不当被动物抓伤、咬伤、挠伤,掌握常用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被实验器械损伤等现象发生。

2.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力度动物医学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强岗位责任制。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落实安全责任制。中心建立了院系一级的安全管理体制,行政副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中心主任、副主任、实验技术人员逐级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并结合ISO14001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责任到人,每个实验员有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区,直接管理本区域的安全工作”使环境管理从部分参与逐步转向全员参与。

2.5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要掌握动物的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等解剖结构,会用福尔马林处理动物标本,由于福尔马林易挥发,常常使实验场所充满有毒和异味废气,根据需要已配备了大功率通风系统,并保证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对大功率用电的设备配备专用电线,定期组织后勤部门对线路进行维护。将传染病实验室、感染实验室以及解剖实验室从教学实验室分离出去,分别建立了单独的解剖楼和感染楼。专门配备高压灭菌柜对实验用品及生物废弃品进行消毒。以消除实验室之间的交叉污染和污染传播,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

2.6建立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准备及演练。ISO14001体系要求对不同的灾害和应急事件要有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并保证方案的执行。实验中心成立了事故应急小组,每个实验室配备4~6个灭火器,对实验人员和学生培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进行了模拟演练,对灾害发生时的应对常识、简单救护知识进行普及性培训,尽量减少灾害、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发生突发事件中,能够正确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步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已引起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及不断创新的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是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明确将实验室环境安全列入了实践教学的评价范围,因此如何科学地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控制与管理是我们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1 实验室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高校实验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实验设备的不断增加,使用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流动性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一直在警钟长鸣,不断的安全事故一次次提醒我们重视安全的必要和重要性。

1.1 安全意识的淡漠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意识的淡漠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完善的安全意识,从理论到实际切实贯彻安全的理念。比如定期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绝不能敷衍了事,这也从学校层面要求要求平时的工作检查必须做到细致,认真。有错必纠,有错必罚,赏罚分明。使用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相对来说,教师无论从安全意识到理论掌握比学生都高一个层次,但是在以往的安全事故教训中,教师出事故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警钟长鸣,去除侥幸、麻痹大意的思想。只有教师的安全意识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提高,才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灌输安全的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言传身教,提醒学生安全的重要性。

1.2 安全体制的不健全

当前,高校的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一般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比如设备由国有资产管理科统一规划和管理;消防等由保卫处统一管理;有毒有害试剂由实验管理科管理等。多种部门的交叉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各行其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及管理盲区,很难形成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因此,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块意义重大,势在必行。而安全保障程度的高低,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可操作性的强弱正相关[2]。国外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建立了“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系统;香港科技大学的以校长为带头人层级管理的安全管理系统等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资源统一,从上到下,分级明确,层级管理,问题到人,细致可行。

1.3 安全教育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高中生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在初高中时主要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而对安全教育问题并不太重视。在进入大学后,面临高校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复杂操作、门类多样,这样以前安全知识的匮乏的缺点就很容易暴漏出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指导我们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针。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举行安全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学校可以经常举行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的录像、举行安全竞赛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形象的宣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编写安全教材,对初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2 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从安全教育入手,抓好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安全效率,降低安全隐患。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良好的安全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让我们都从自身做起,为建立绿色、健康、安全的高校实验室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3-157.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制度实施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如《仪器设备借用制度》、《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维修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等。尤其加强实验室管理档案的建设,将实验室管理工作按时进行归档管理,做到有据可循。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规范、制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增强了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中心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所遇问题,以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1.2创建实验平台,构建“统管、共享”的实验教学中心按照本科实验教学体制改革思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已取消了原先本科实验室分属各教研室管理的模式,成立了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本科平台办公室、功能实验室、科研创新基地和生产实践基地。其中本科平台主要负责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仪器设备的管理,协助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如本科实验教学药品由平台专人管理,本着勤俭办学的方针,合理使用本科实验教学用品,管理人员将对药品及低值易耗品的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另一方面即平台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报、维修、报废及调配,对于价值5万以上的贵重仪器,实行有偿使用,以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在中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采购的管理模式下,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及药品、仪器设备使用率,避免浪费。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中心还承担荣昌县周边地区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重庆市部分区县基础畜牧兽医工作者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实验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1.3建设信息平台,实现网络管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应充分使用电子、信息等现代技术与手段,实现对实验项目、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信息的网络管理,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建立实验室管理网站。通过实验室网络平台可进行实验仪器及低值易耗品的查询,实验课程的安排,经验交流等,还可进行网络教育、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录像等辅助教学。近年来,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重视网络实验教学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专用网络平台。中心网站专人管理,不断充实网站内容,以期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

1.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做好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过程进行之前。其中,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人身安全、物品安全、动物安全。首先,中心配齐相应安全用品,教师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警惕。进行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并仔细审查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对需用电实验要确保用电安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闸。其次,中心对有毒、有害药品进行专人管理,领取使用必须经中心主任确认后,由保管员与领用者一起领取,并在保管员的监督下进行使用,未使用完的有毒有害物品由实验保管员回收保管储存,并作好相关的领取、使用记录。兽医科学实验中实验动物的安全尤为重要。在实验开展前,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疫病检测,并附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中心专人负责实验动物的采购、检查及回收、销毁,并进行登记,定期进行公示,以保证师生人身安全。

2建设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中心所有教学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调度使用,在保证教学任务前提下中心仪器设备向校内外开放,既服务于教学又兼顾科研需要,亦可向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技术培训班开放,提高利用率。中心部分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到实验室进行预备实验,实验内容的复习,实验操作环节的熟悉,对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验证,或者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由于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充分保证学生的创新科研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得到提高。这样中心在高效利用实验平台和项目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了师生的科学素养,对挖掘实验室潜力,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政策导向,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中心按照“骨干人员稳定,兼职人员可流动,专兼职人员结合”的原则组建实验教学队伍。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西南大学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系列和教学辅助技术工人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同时制定和实施指导教师岗位聘任制、实验项目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制等制度,鼓励教师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良好互通局面。为了稳定实验教师队伍,引进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学校实行教学科研与实验系列分开聘任的岗位聘任政策,明确规定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在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方面与理论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为鼓励教师从事教改研究,对教改论文等级核准以及实验室工作量计算也有明确规定,并激励现有实验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另外,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所开展的实验课程实行“双师制”,理论课教师必须作为实验课程的指导教师,即每个实验项目有2名教师同时指导,既保证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密切联系,又确保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提高实验人员综合素质,中心每年分派实验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以吸取其他院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长处,更好地发展本中心实验室。中心现已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业务水平过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并在教学研究、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应用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实验室安全;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1-0004-01

大型仪器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在教学条件优化的情况下,也增加了风险,因此需要对实验室安全进行专项研究和讨论。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操作过程的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核心,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以及措施的探讨具有必要性。

1 保障大型仪器安全的意义

有风险的存在,自然有谈论安全的必要,高校重视科研的创新,却鲜少关注安全问题,没有对安全的保障投入必要的配置与经费,安全问题能否得到保障,其实关系着实验室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发挥,大型实验室的特点在于功能的复杂性以及样品种类的多样和数量的丰富,较于普通实验室,大型设备实验室更需投入关注,一旦安全管理不到位,则实验室就无法做到良好甚至正常运行。避免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细小的疏漏,都要进行全面分析,这类疏忽最容易导致问题发生,细枝末节处更甚。在短期内无法暴露的隐患,会逐渐显露,此时需要完善管理措施,制定并遵守安全管理规则,构建全面可操作的管理体系,努力通过措施规避安全隐患,通过制度设计弥补设备、设施的不足。

2 仪器安装前的安全管理

2.1 合理设计空间,规范气路

实验室空间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一是整体架构,保证实验室的承重;
二是合理布局空间,保证通风和散热,在空间可容纳的范围内进行布局,预留安全设备,预留逃生通道,保证实验室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容纳设备仪器;
三是设备的摆放,使用合理的布局方式以尽可能节约空间,还需要对仪器进行合理安装,保证仪器在进驻实验室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保证设备及其配套设施齐全,从而保证使用。除此之外,还需要规范气体管路设计以及固定钢瓶,禁止实验室出现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这些气体需要经过特殊加固处理后放到特定地点,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是重中之重,必须要保证绝对良好的气密性,防止气体泄漏,维护气体使用安全,且气路需要进行保障,防止实验过程中破坏原有气路,从而导致实验室安全问题。

2.2 用电安全

大型仪器用电电伏都较大,一般来说是380V/220V的交流电,因此,必须要安装断电继电器以及接地线等保障用电安全的设备,防止触电,这不仅能够在雷电天气防止雷电,还有利于解决设备漏电问题,也能够防止设备的静电积累,提供放电通道,从而提升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用电安全,除了从电路设计和安装方面进行之外,还可以从设备本身入手,设备紧急情况下的断电设置以及设备间电路的连接。要维护整个实验室的用电安全,必须要保证每一处电路的安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安装UPS电源,为实验室不间断地、稳定地提供电力,这样就能够避免电压的大幅变化对于设备带来的损害,实验室电路需要达到一定负载,若是非实验室改装,必须重视这一点。

2.3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o措施种类甚多,由于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仪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进行安全保障就需要排除掉这些因素的影响。高校多数仪器都有强大的磁场,因此在建设实验室时,必须要进行防磁、防震,同时,避免仪器间相互的磁场产生影响,也需要对仪器进行合理的排布,尽可能做到避免相互干扰,避免外界干扰,避免震动影响。如果仪器内部积累灰尘过多,会导致其工作异常,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之中,要注意对于仪器的防尘工作。如果实验设备含有放射源,需要进行看登记表,如果达不到安全标准,就不能购买该设备,如果实验室没有相应防辐射装置,则不能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否则会对实验人员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 仪器运行时的安全管理

3.1 教育与培训

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验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进行实验时,往往会有许多危险的操作,在使用大型设备时,由于设备本身具有的性质,例如辐射,或者学生使用不当,会给学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并且尽量使之细化。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要让学生熟悉其各项指标、性能,因此要时常组织培训,这种培训主要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让其以专业的知识进行管理。实验之前,对于实验室存放的,尤其是实验所需的化学品,要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常见的实验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就此做好预防。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除了实验过程控制之外,实验前的安全教育也十分必要。

3.2 定期检查

实验次数的增加和存放时间的增加,会使得设备磨损,或者出现潮湿等问题,久而久之,聚少成多,最终形成一触即发的隐患,威胁实验安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细节处入手,并且加强管理和定期维修工作。可以在实验室内放置干燥剂,定期通风,防止潮湿和空气不流通导致实验室滋生细菌,防止设备故障。对于电器和线路,需要进行定期检修,避免设备年久失修或者电路老化,保障用电安全。在实验室中放置足够的灭火器,定期进行消防演练,一方面让学生自救,一方面能够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许多实验室事故的产生,都是因为设备和线路的问题,因此,在保证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也需要保证实验室本身不具有导致危险发生的因素。在安全检查后,对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设备情况进行

标识。

3.3 预约与电子门禁

如何保证学生在实验之前已经熟知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预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学生在预约之时需要就其应当熟知的内容进行测试,测试通过方能预约,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采用指纹识别方式进行身份验证,避免不懂安全操作的人进入实验室,且此种方法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在实验室中安装监控,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实验情况,对于一些危险操作,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也能够随时了解实验室情况。除了上述管理措施,也需要人工管理,无论是实验过程中的监督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管理,都需要人员进行管理,对于巡视结果和检查过程,需要书面记录,建立事后追责制度,这也能够倒逼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效率,在管理过程中更加精细。

希望笔者的研究对高校仪器设备安全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59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基地,是将理论应用到实际,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是对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了高校科研实验室的规模,但是科研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各种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目前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1 高校科研实验室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大高校的科研实验室类型十分的多,功能强大,设备精良,承担着各种科研任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科研实验室中拥有大量的贵重的精密仪器,各种化学药品,压缩气体钢瓶,多种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有的实验是要在高转速、高电压、辐射、微波、强磁、正空、高压、高温、超低温等条件下进行的,同时科研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十分复杂。近年来,高校科研实验室不断扩建和兴建,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实验仪器和设施的增多、实验项目的增加、学生人数的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增长、实验室使用率增高、实验危险药品的增加、放射性物质的存放、三废物质的处理等都增加了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

2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2.1 常见的安全事故

第一,爆炸事故。爆炸事故的发生多出现在易燃、易爆、高压容器的实验室,造成爆炸事故的原因有:易燃易爆物品外泄,遇到火花,发生爆炸;实验设备老化或者有缺陷,没有定期检查,进行维修;实验过程中违规操作等。

第二,火灾事故。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有:电器操作失误;供电线路老化,短路;易燃物接触到火花;没有关闭电源,长时间通电,温度过高等。

第三,机电伤人事故。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冲击运动的机械或高速旋转设备的实验室。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不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实验,实验中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等容易出现伤人事故。

第四,中毒事故。这类事故经常在有化学药品、有毒物质的实验室发生。实验室排风、排气不畅通,有毒气体排不出去;管理不当,有毒物质外漏;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等出现中毒事故。

2.2 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一,实验室三废处理方面。高校科研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的师生、科研人员乱倒废液、废渣的现象经常出现,实验室中的排放物有很多是由剧毒的污染物、酸碱化合物组成,例如化学中的一些重金属盐类,重铬酸钾中的铬、硝酸铅中的铅、氯化汞中的汞等,这些排放出来的医疗的、生物的、化学的污染物,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安全。三废集中存放,定期清理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第二,软件方面。安全制度不严,检查监督力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应急处理能力差;部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重科研和教学,轻安全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环保意识淡薄。

第三,硬件方面。实验室面积小,安全通道被占用;环保设施不符合要求;消防设备配备不足,甚至过期;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落后;实验室年久失修,设备陈旧,线路老化,防火能力低,存在火灾隐患。

3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3.1 加强安全、环保教育

教师要重视安全、环保方面的工作,对实验室中使用的气、水、电、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要熟悉,对实验中能接触到的化学药品、化学试剂,降解其对人和环境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污染。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安全、环保知识贯穿到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其进入实验室前就要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环保意识,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流程,掌握所接触的化学药品、实验设备的性质和性能。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演练,请专业人员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和各类灭火器的应用场合和使用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自救互救的能力。

3.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各大高校建立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要求将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张贴在墙上显著的位置,提醒师生要严格遵守制度。科研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明确责任,设置专门的人员轮流进行巡查,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安全事故。

3.3 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努力建立责任心强、思想意识敏捷、专业能力高的安全管理团队,可开展事故案例分析、技能训练、安全器材讲解、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4 加大化学试剂管理及三废处理力度

化学试剂有着腐蚀性、毒性、危险性等特点,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对其管理与保存。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化学试剂的购置、使用、储存和管理中要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特点,进行分类放置,剧毒、放射性物质指定专门地点存放。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一般要进行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但是,由于实验室的三废,一般情况下是集中存放,定期清运,这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事故,所以,要配置专门人员对其进行严加管理。

4 结语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基地,是将理论应用到实际,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是对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安全关系着校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对环境污染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部门要重视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科研实验室的安全和师生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谷淑波,贺明荣,樊广华.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J].实验室科学,2013,(3).

[2]杨佩青,陈敬德,温光浩.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推荐访问:安全管理 实验室 论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五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精选5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论文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