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18 08: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范文第1篇1.1优化护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护理信息化体系即护理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护士工作站、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考核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病案及物资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五篇】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范文第1篇

1.1优化护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护理信息化体系即护理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护士工作站、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考核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病案及物资管理系统、OA系统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护理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促进了护理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了护理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

1.2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护理信息体系包括了病人从就诊到出院的全过程,几乎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全部流程。在信息化体系严密、准确的指导命令下,各岗位护士按程序规范操作,减少了护理差错,提升护理质量,从而确保了护理安全。

1.3增加有效护理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加强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既能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省医院成本,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护理人员用于排班、病案管理、领用物品等方面的时间,确保用于病人的有效护理时间,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2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2.1护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

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带来的诸多益处促进了护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当前,护理质量监控信息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护理绩效管理信息化、护理教育信息化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

2.2护理信息体系建设水平不一。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医院本身级别限制,各地区、各医院间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水平不一、发展有差距。资料显示,全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比例已接近80%,但西北地区的建设不足20%。

2.3缺乏统一的护理信息化标准。

护理信息化标准包括护理业务标准、术语标准、技术标准、文档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是我国护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中应该遵循的规范。但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护理信息化标准。

3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未来趋势

3.1大数据分析促进护理信息的价值转化。

医疗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医疗数据的快速增长,同样门诊量与住院病人的增多,激增了护理专业信息的数量。利用大数据信息集成平台,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汇集总结,进而提取对护理管理甚至是对医院管理与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护理信息的价值转化,进一步指导护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2智慧医院的建设给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智慧医疗”包括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两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医疗机构的临床管理、运营管理、互联互通、业务协作等功能。“智慧医疗”要求护理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智能,从而给护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机遇。

3.3新的信息技术得以应用。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硬件维护

0引言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信息技术应用在医院领域中,对提高医院的管理和卫生服务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完成收集、管理、存储以及检索等工作,为预测、控制和决策提供服务,帮助管理部门利用信息资源提升经济效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可能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操作失误等,导致一系列故障,甚至感染病毒,影响正常系统运行。因此,要加强系统的维护,保障系统顺利运行。

1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也越来越重要。医院是24h工作模式,要求计算机系统使用双机热备结构的服务器。在处理不同业务时使用数据库安装的程序模块,比如挂号收费、药房发药、门诊输液以及住院收费等[1]。由于医院的特殊环境,需要保持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24h稳定运行,定理检查硬件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并进行合理维护,促进医院工作的持续开展,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对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有直接影响,也对医院的管理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能够降低计算机系统的损耗。实时跟踪检查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监督各个管理环节,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医院计算机系统往往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在应用住院收费管理系统中,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2]。工作人员输入住院证,会自动生成住院号。输入患者的入院诊断、个人资料以及入住科室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达到相应的病房区域。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医嘱,护士形成医嘱单,将相关的费用告知患者,费用通常是电子清单的形式,患者能够清楚了解相关情况。医院应用药品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药房和药库,完成药品的采购、入库、消耗等操作。药库工作人员在电脑中输入药品信息,完成入库。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根据护士站、门诊收费员的信息等,核对发药,减少失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3]。应用医生工作站系统,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医院使用电子病历模板书写病历,不再使用传统的手写方式,节省时间和精力,简化工作流程,使医生能够更好地服务更多的患者,并且有利于减少差错,减少医患矛盾。患者的病历资料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永久保存。

3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

3.1硬件维护

医院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有终端计算机、服务器、UPS以及各种自助设备等,在运行中出现突然停电的情况,信息系统也会停止运行,正在运行的数据信息有较大的丢失风险。包括住院、挂号等业务,由于没有保存会很难恢复。因此,医院需要配置UPS电源,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当计算机系统出现停电或者其他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UPS供电,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数据丢失。同时要定期检测和维护UPS。服务器在网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保证24h运行,否则服务器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瘫痪。医院要配备两台网络服务器,主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计算机房也要定期维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服务器、防火墙和路由器等,发现有问题要及时解决。在日常操作中要规范工作流程,避免人为失误导致的损失[4]。要加强网络设备的维护,重点有网络卡、交换机、光线电缆、网线、RJ45头以及T型头等。网络卡可能出现兼容性差、接触不良等问题,导致网络连接故障。光线电缆和网线需要定期使用万用表检测。交换机要定期检测,注意防水和除垢。

3.2软件维护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维护是核心部分,通常需要预防性维护、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以及完善性维护。当前常见的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方式是分层式管理,在核心层配备主控设备和备用设备,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核心层和汇聚层的接入可以通过双链路完成,促进链路的通畅。设备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减少故障的发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要以医院的工作需要为基础,从不同的业务需求出发,完成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做好每个工作环节,设置操作权限。信息系统应用更加频繁,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对系统进行改正性维护,针对系统弊端进行改进和修复。对系统进行完善性维护,是增加一些功能或者修改一些功能,满足使用需求。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安全和数据备份,包括医院各方面经济数据、患者的相关数据等。虽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断发展;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数据安全,一些自然灾害、病毒攻击、错误操作等会引起故障,导致数据篡改或者丢失。加强权限管理,要加强管理每位终端操作员的密码、权限、账户,保证质量。每个操作员在自己的模块范围内操作,不能越级查阅。

3.3应急维护

医院各部门中都开始应用信息管理,在加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维护的同时,要做好应急管理和维护,处理好各种突发问题,降低故障的损失。计算机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状况,医院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小组,处理计算机系统的突发问题,出现意外要在第一时间解决,提前拟定各种可行性方案,提高应急维护能力,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医院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数据的采集,保持数据渠道的畅通。构建有关数据库日常维护操作流程、编写网线路结构图、入网操纵以及病毒预防等规章制度,建立网络安全保密制度和系统检查制度[5]。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应用好的防病毒软件,建立系统设置密码,工作站不配置光驱或者软驱,不能使用外来软件,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加强预防,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另外,要提高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规范操作,防止将病毒带入整个计算机系统。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要由专业性人员维护,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水平。日常记录容易出故障的硬件和软件,做好总结和预防性维护,当出现紧急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4结语

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要遵循持久性、经常性、及时性的原则,加强系统的维护,使其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医院要做好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维护工作,定期检测,解决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为医院各项业务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邹玲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137.

[2]徐妙.新时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现状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4):54.

[3]赖进才.医院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的运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6):11-12.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维护策略

1概述

医院内部的数据比较复杂,如患者个人档案、电子病程记录、医保慢病信息、医疗器械使用状况等,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做好信息的分类、存储工作,将各类信息传输给指定部门,能够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信息管理水平。

2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维护的意义

2.1有利于推进医院信息化进程

医院主要为常规患者及急诊患者提供治疗服务,而全日制工作模式也提高了对计算机组件的服务要求。其中,服务器双机热备系统被广泛应用至数据收集、分类、统计中,且该系统能调用数据库程序模块,可提高门诊预约、收费取药、科室统计、住院收费、医师信息管理等信息的存储可靠性。因此,强化系统的运维技术,能确保服务端口整体运行的稳定性[1]。同时,利用大数据进行定期、定点的数据排查工作,不仅能提高整体服务项目的稳定性,还能推动医院内部的信息化进程。

2.2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效率

稳定的控制系统可为各科室提供客观的信息数据,也能帮助技术人员发现各项目运维状况,统计出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问题。通过合理、高效的信息管理技术,可控制系统信息失真、损耗的几率。同时,利用必要的信息监控、跟踪模式,也能提升系统运维的安全性。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支持下,患者、医生都能随时查询相关医保制度及其改革模式,能够凸显出医院的服务特色。

3维护策略

3.1局域网硬件系统的维护措施

主机、网络线路、工作站等是局域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此类硬件维护了局域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故需要评价出主机的性能特征,结合维护要求及人际操作模式进行维护保养,有利于提高系统运维的效果。其中,维护人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运维管理工作:(1)UPS系统:UPS是一种电源组件,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功能,可在稳压状态下提高电子系统的稳定性,也能在24h工作模式中控制消除停电的负面影响。所以,高效配置UPS电源,将直流电源在稳压、充电、变压的控制下进行供电储存转化,能方便为重要机组提供交流电压。但是,在“24h”模式的工作状态中,需避免系统故障而导致信息遗漏、装置瘫痪的现象。在后期运维中,技术人员需在同一位置或同一区域配置2~3台终端服务器,构建主控及备用控制服务;
当某一控制组件出现问题时,技术人员需立即在机房内检查防火墙端口功能、路由器信息收发状况,探讨各系统的网络构架形式及工作规范,消除传统人为控制的问题。通过核查局域网中各元件的功能,总结信息交换组件、网络端口、服务器功能情况,分析接口、线路是否存在老化、兼容功能差的问题,再运用自动化系统对电缆传输功能进行定期监测,可消除线端功能异常问题[2]。(2)网络线路:网络线路具有协调网络信息数据拥堵、传递数据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各支路线路连接相对复杂。若局部线路出现短路、连接错误或连接不科学的问题时,就会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因此,优化网络基础设置技术,及时检测线路功能,并给予必要的完善、维护工作非常必要。例如需要统计各线路传输功能及运行质量,并结合线网的运维状况配置相应的交换机组件;
当局部系统出现数据异常状况时,需确定故障定位后进行功能优化。(3)日常维护:主机硬件系统维护控制中,需确定出主机的IP地址,探讨出不同装置的运维要求及功能要求,再将维护数据落实到各科室的工作进展中。由此可见,积极解决局域网工作站信息传输问题,研讨工作站的工作处境及工作模式,同时设立每日、每周、每月的基础维护计划,对局域网站点的运行环境进行统计,以便及时解决主机、线路运行方面的问题。其中,日常维护项目应对核心构件的运行、老化状况、损耗状况进行宏观监测,以此提高硬件运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维护人员需明确个人维护区域,运用自动化技术宏观统计各工作基站的功能,再给予装置必要的检查分析,从而确保检查所得到的日志文件可综合反映出主机的运转功能。

3.2软件系统的维护措施

软件系统维护需采用分层控制模式对局域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出影响系统运行装置及控制装置,以便得到符合维护逻辑的控制系统,具体应从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维护中,维护人员需全面统计出账单金额、医药费用(治疗、中西药)支出、手术住院费用的实际支出,结合各科室的管理标准进行信息分类。另外,软件评估中,需要院内工作人员明确软件维护方式,明确系统的适应价值、风控价值、完整性价值以及优化性价值。通过对面向医院内、外部的信息进行统筹、综合,对关键部分的信息支出测算,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其中,技术人员需统筹以下数据指标:1)评价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对此类数据进行储存。2)采用动态化的理念评价患者的临床信息,同时监测、标识出不合理的部分。3)对现有基础信息进行共享,为各科室医护人员提供理论依据。4)评价各项待处理事务进展,同时给予此类事务一定决策支持。通过运用数据评价、传输、通信功能,全面提升整体信息的安全性。(2)网络系统:巩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凸显出网络信息的传输机制及传输价值,同时评估出医院各科室的通信状况。通过运用大数据收集出不同软件的信息集成状况,依据维护项目设定防护措施,可提高系统维护的合理性。维护前可对涉及的管理数据进行备份管理,借助备份数据统计出软件运行状况。另外,还可设立医院专用杀毒软件,备份、收集影响信息安全的病毒库,定时对病毒进行查杀处理。例如可借助高级威胁检测模式、智能化样本测试系统、DDos防护体系以及防入侵模式进行安全维护,以便处理软件信息的漏洞。其中,样本采集技术可在多平台(Windows、Linux)内进行数据运算,故后期维护中需利用模拟化系统进行模拟测试,评价基础文件、代码脚本、APK文件指标,再联合相关文档提取方式监测网络数据。若监测中发现部分文档、脚本存在可疑行为,可对文件样本指标进行动态化监控,以便整合出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3)防火墙漏洞:防火墙漏洞也是造成软件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部分信息软件的防火墙功能不完善,就会给黑客提供攻击空间。因此,技术人员需分析出影响医院内部系统的网络构架,及时对Windows系统的缓存文件进行分析、总结、收集,再配置出关联性的补丁包,可降低计算机漏洞的负面影响。其中,技术人员需对已有的资料、日志、规则进行命中监控,采用五元组信息模型对评价的规则进行反馈,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模型。同时,日志完善中,技术人员需做好云防火墙的操作控制,根据用户的登陆状况、云防火墙功能进行增加、管理、在线编辑工作,从而解决防火墙软件漏洞。

3.3信息安全评估机制

为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完整度,需要维护人员设立完整的安全评估机制,同时落实技术人员的基本责任,以解决信息系统漏洞问题。(1)管理部门可设立监察小组,引导高级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统计各项信息的完整度,若信息不完整,需要求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此类信息,同时针对这一信息建立交流会议,以期在会议上解决实践(操作)问题。(2)医疗制度落实中,技术人员也应做好紧急评估方案,同时对现有的数据信息进行管控,确保不同平台、软件之间的指标可在一定标准内进行宏观监测。例如维护人员可建立数据分析、文件传输要求,对项目标准、文件数据指标进行加密,可避免信息篡改的影响。(3)服务器定期维护中,需结合安全一体化管控模式、数据安全分析模式、品牌保护技术设定通用的解决方案。例如当计算机数据不合理时,技术人员需对比、评价出观测数据的实际情况,并对运维异常部分进行记录。记录后及时对信息模型进行微调,待指标数据达到基本要求后可投入至项目应用中。(4)技术人员需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的要求统计、测试,落实保护目标、方法、模式,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整理信息数据指标,再将各平台数据予以整合,能确保信息数据符合安全管理需求[3]。例如当存在安全隐患时,系统可依据事件的状况进行评价,特别是最高等级隐患控制中,应采用电子邮件、电话以及微信通知的形式向高级管理人员说明影响信息隐私安全的漏洞,在第一时间内设定应急预案(需在7d*24h内完成),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医疗器械;
信息化;
设备维护

1.加强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的必要性

为保障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和应用已成为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领导决策层及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应适应当前的信息时代,认清计算机技术对于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作用,敢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特别在设备购置决策系统支持和使用中的动态信息管理等薄弱环节应注意引以致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使这些复杂且难以收集的动态信息管理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改善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技术效益,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值增值,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明确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的目标

2.1涵盖医学工程科的核心业务

它们应该能够涵盖临床医学工程的所有核心业务。如采购管理、招标管理、维修管理、信息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计量和质量控制管理、综合统计管理,缺了那一项都有可能削弱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管理的控制力。至于,突发事件医疗器械管理、医学工程人员管理、设备集中管理、医疗器械条形码管理等等只是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派生出来的分支,不应纳入核心业务,也可放在下一步管理的深化过程实现。

2.2满足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全过程动态管理

既然要达到信息化管理水平,就应当能够提供设备、器材发生、发展、流动过程的所有状况,为使用科室、医院、机关领导决策层提供必要的、必须的和前瞻性的管理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应当是实时地、真实地。例如某一类器械的消耗规律,设备最佳效益期的把握,医院设备器材投资趋向等等。

2.3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平台

信息化管理这个平台可以使医院各科室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和参与医疗器械管理的机会。因为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要求各科室间的信息共享,采用最佳采购方式,将医疗器械使用方案的选择,变为医院各科室的共同的要求。以往器材科采购发放,科室领用、使用的模式,正通过信息化平台变为大家共同参与制定采购品种、数量、规格,并通过科室的参与能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极大地增加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的透明度。

2.4极大地降低流通过程的医疗器械积压

以往我们提出“零库存”概念,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供应效果,而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恰恰可能更好帮助医院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进多少,用多少,备存多少器械都直接关系到科室利益,医院科室也会利用这个平台去实现用最少的成本完成最佳的服务,满足诊断、治疗的需要。

3.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

医疗设备对患者安全的风险主要包括:气、光、水、电、射线及核辐射等物理量,因此做设备维护时需要关注这些物理量,并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及时做好其相关质控。具体如下:

(1)气体在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中非常广泛,有些是高压动力气体,有些是介质气体,有些是麻醉气体,有些是消毒气体。例如环氧乙烷消毒柜需要用有毒环氧乙烷气体做消毒用,使用中要小心其泄漏。呼吸机需要高压氧嗍,使用中也要小心氧气的泄漏,避免因漏气而导致机器故障,进而影响病人的治疗。高压氧仓更要小心,要控制好氧气的压力、浓度,要严禁仓内点火及静电起火。对于消毒供应室的蒸汽灭菌锅,维修中要注意高温蒸汽的烫伤。所有带高压气体的设备都应当定期检修其安全阀和减压阀。尤其是安全阀要作好周期计量检定。对于气体的质控,主要监控其压力,信息化质控系统可以在其共享的管道上串接人一个压力传感器,并通过数据采集进入压力监测系统,质控管理软件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数据存储和分析,对异常数据及时进行报警,关键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的液氦系统压力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传到异地公司总部,以方便工程师远程诊断和维修。

(2)医疗设备使用中还有很多光源,有些是照明用的,有些是检查用的光源,有些是对眼和皮肤有损伤的激光,有些是利用其热效应的光源。在所有光源中尤其要注意激光对人体影响的防护,当心激光对医生和病人的眼、皮肤等的损伤,不仅要注意到激光的直射,也要注意其反射光,激光使用中应根据要求佩带相应波长的防护镜。光学仪器的信息化质控重点是做好能量测试,特别是对于激光的能量,我们可以使用相关仪器对其能量进行测量和存储,并将数据上传到医院质控管理网络软件中,质控工程师要注意做好激光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3)关注水的安全,尤其要关注治疗用的血透机的用水安全。水处理系统是血透系统的重点,要关注水质和水的压力,水的温度。血透设备要及时更换水处理系统的过滤填料(活性碳、树脂),及时更换反渗膜。消毒时要冲洗彻底,要定期检测水质。关键设备水质的定量检测应当也作为质控管理的一部分。对于血透用水的监控可以在其系统的出水口建立自动采样点,及时送医院生化流水线进行检测,重点是检查钙、镁、氯离子、内毒素等化学参数值,并将数据圾时上传到质控管理系统中。若有异常就及时更换水处理填料及反渗透膜。

(4)要确保医疗设备的电安全性,特别是遇有高压的的设备如:碎石机、X光机高压发生器、除颤仪、激光等要注意预防电击。外壳的绝缘性能,设备的地线连接可靠性能,都可以作为安全用电的检测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程或国标进行检测。电气安全中要特别关注接地及电压问题,用数字万用表测试接地电阻及相关线路的电源电压,将其数据及时记录到相关质控软件中,对接地电阻异常的地点要及时处理,重新布置地线,对电压异常的地点要求配置相关稳压电压。

信息化时代,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与设备维护还要特别注意先进的数字化设备的数据管理问题,对这类数据管理问题包含:网络化设备的病毒防护问题、数据按时备份问题、操作软件管理问题、维护软件管理问题,而此类设备常介于信息设备和医疗设备之间,难于区分,因而常常成为质控管理的空白区域。但它们的对患者安全的危害更大,更值得关注,医疗器械质控中对于一些关键仪器设备要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对智能化仪器设备要求每天都要进行开机自检,决不能跳过开机自检流程。对医院大型的甲类、乙类设备要求建立远程诊断系统,并通过远程诊断系统进行有外援的质量控制(供应商专业工程师就是外援人员)。

4.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积极的探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挑战,不断寻求解决方案,就有可能促进医疗器械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使设备器材的成本、效益核算得到实现并逐步加强;
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分析,包括各类统计、同期比较、预测等等;
不断地完善医疗器械的采购、维修、计量管理等等。目前,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器械的发展,而医院医疗器械数据信息化的建立将极大地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进步。因此,医院医疗器械数据信息的建设管理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

【参考文献】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范文第5篇

护理安全是反映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轶序和社会治安至关重要[1]。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可使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将医院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处理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2 ] ,而且医院信息系统的系统设置能有效的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促进安全管理。我院护理部及计算机中心根据我院的医嘱执行流程和特点,在我院的无线移动信息系统中加设病人药物过敏信息录入,通过信息共享和系统控制,根据病人的过敏信息限制相关药物医嘱的输入,从而在源头上控制差错的发生,保证了病人安全管理。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4年11月开始我院计算机中心与美国Symbol 公司共同开发了无线移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转变,满足了临床随时随地登陆医院信息系统的需求,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医疗的目的。并且根据临床药物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护士工作站,以电子信息的方式记录病人过敏信息,通过医院信息网络使医生站、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部门实现病人信息共享,达到控制相关致敏性药物输入,从根本上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2方法

1.2.1 流程设计

针对病人过敏史的记录,以往是以书面的方式在病历上体现和记录,这种方法存在信息面单一、不易被重视、不能被药房等其他部门共享信息资源,且容易被忽略造成潜在给药错误的缺点,因此随着医院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及网络化,使的信息电子化传递及共享成为可能。我们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在数据平台上建立了致敏性药物库,将过敏药物与致敏信息关联。在护士站输入病人过敏信息后,实现医生站输入相关药物医嘱时达到按过敏史过滤而达到控制相关过敏性药物输入,并以对话框的方式提醒错误原因。从而在根本上达到防止给药错误的发生。

1.2.2护士站的信息输入

根据药典及邵逸夫医院管理制度,电子医嘱中致敏性药物与皮试的关联要求,护士站病人过敏信息按以下规定录入:①护士在病人入院时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保存在病人电子信息首页中。②接收药物医嘱时采取以下措施:如病人无过敏,系统默认可输入任何药物医嘱,并对有皮试要求的药物医嘱下附加一条相关药物皮试要求,医嘱记录上为相关药物名皮试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药物皮试后将结果输入电脑,如无过敏则该条信息传送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师核对信息无误后进行药物配置,护士查对后用药。如有过敏则该条信息不传送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反馈到医生工作站后提醒医生更改药物。如医生强制输入该药物,系统拒绝会输入并进行出错提示。对交叉性过敏的药物输入控制设置按药典要求,如病人青霉素过敏,头孢菌素类可强制输入,但有附加提醒框,内容为(青霉素过敏). 如医生确认无禁止做?-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过敏试验的情况,可强制输入相关药物, 但医嘱记录上为该药物原液皮试医嘱,同时护士站接收到该病人因青霉素阳性必须为病人进行该头孢类药物原液皮试的提醒,避免了护士对病人进行青霉素皮试造成病人过敏的潜在风险.以引起护士注意与青霉素皮试相区别。其余特殊的碘过敏试验,破伤风皮试,链霉素皮试,结核菌素试验,细胞色素C皮试会显示药物名称加皮试框。护士做皮试后将相应结果输入电脑,可达到相关控制。

1.2.3医生站的信息控制 ①根据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前要求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电脑中该药物条目呈彩色,提示使用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不同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由药剂科具体制定,报医院药品管理委员会、医疗执行委员会批准,院长签字后在全院实施。②医生在使用过敏性药品前,首先应再次详细询问病人以往用药史,应用后有无过敏症状,个人及家属有无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并明示记载于病历(包括电子病历)或医嘱处方上,并查看与护士站共享的病人过敏信息,根据记录规范用药。③ 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已筛选病人过敏史并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记录在病人信息中,开具药物医嘱时,如需进行过敏试验的药物,病人物过敏信息时,电脑自动附加一条药物皮试信息要求,如病人存在相关过敏信息,电脑则拒绝相关医嘱输入,并提示病人有过敏信息。

1.2.4临床工作站与药房及静脉输液配置中心(PIVAS)的信息关联

在药剂科的计算机信息支持中,加用电子药物字典的关联和药物过敏信息的数据库,当医嘱输入时计算机可根据病人的药物过敏信息与药物过敏信息库相关联,按系统设置要求对医嘱安全进行过滤,对需皮试的医嘱必须在皮试结果阴性条件下PIVAS进行药物配置,以保证用药安全,防止差错的发生。

2 结果

电子药物过敏记录的临床应用,不仅为临床医生带来了便捷优化的工作流程,并为临床护士正确安全的执行医嘱提供了保障。本院在实行电子药物过敏信息后的2005年2-4月全院差错事故统计中发现,应误用致敏性药物而引起的给药错误率为零, 2005年追踪一年全院应误用致敏性药物而引起的给药错误发生率持续控制至历史最低点,在病人安全管理中的有显著的意义。

3 讨论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HIS)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现代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建立以病人和临床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实现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与医生、护士之间的即时信息共享,甚至是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3.4]。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已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实现将医院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人床前,使医护人员节约大量的往返于办公室及病床之间的时间,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加快医院病床周转率,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并使医疗差错率最小化,最大程度的保证医疗护理安全[5]。在无线移动信息系统中应用药物过敏管理系统在国际上已有应用趋势, 该系统的应用意义在于能有效的控制过敏性药物的安全管理,保证病人安全,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在中国国内的无相关具体应用的报道,我院的电子药物过敏信息的临床应用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1. 唐秀花,张君红.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5,22(3):69-70.

2 王永晨,蒋宏,孙金胜. HIS 在门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04,24(5) :50-51.

3. 范启勇,王杰宁,陆培明,等. 上海对数字化医院的研究和实现策略[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22(1):54-56.

推荐访问:信息管理 护理 医院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五篇】 医院护理信息管理(精选5篇) 医院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