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品教学【五篇】(全文)

时间:2023-06-17 13:0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八年级思品教学范文第1篇一、牢固树立思想品德教学新理念,突出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皆围绕考试展开,教学模式单一,未能突出学科特点,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思品教学【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思品教学【五篇】

八年级思品教学范文第1篇

一、牢固树立思想品德教学新理念,突出学科特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皆围绕考试展开,教学模式单一,未能突出学科特点,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笔者在深入解读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理论,认为不能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学习者,而要将其看成是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
知识习得的过程也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训练,而是学生调适心理、修正自我的过程。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如在“我知我家”主题教学时,课前,先请学生各自准备一些小时候的照片、玩具和故事。课堂导入部分,教师用PPT课件展示了一组学生提供的不同成长时期的照片,并以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背景音乐。幻灯片播放完毕,教师请学生谈谈成长的滋味。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旧物的烘托之下,学生情感爆发,争先恐后地与大家分享了在成长中的小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学生得知,成长的过程是家人呵护与疼爱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父母却在渐渐老去。每一个故事中仿佛都能够窥见自己和自己的父母。思想品德课堂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境。在这一课时中,教材与生活同体,学生与故事同体,教学的感染力瞬间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又如,在进行“责任意识”主题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如下一段文字材料。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同学上学迟到受到值日老师批评,嘴里嘟囔着:“都怪奶奶没有叫醒我。”一个同学拿着成绩不理想的数学试卷,心里暗暗抱怨:“老师讲课真没劲,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一个同学在实验室里把烧杯打碎了,他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假装没看见。”……然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话题,结合下列问题撰写思品小论文。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言行?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你已经学会了承担哪些责任?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你有怎样的感悟和体验?

从学生上交的小论文情况来看,他们不仅对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更对自我言行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一过程教师并未直接参与,却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遵循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规律,运用启发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意义与其他文化课有显著区别,该课程设置的初衷旨在“育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言道,“要成才,先成人”,讲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强硬的说教乃是思想品德课的大忌,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启发式教学顺应了教学规律,是规范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一剂良药。启发式教学的实施需要讲究策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设计蕴含一定价值、富有启迪性的问题是启发式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呢?

1.问题本身具有未知性、探究性,且紧贴教学内容。例如,在八年级第四课第一框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在你的周围有取绰号的现象吗?你赞成同学或朋友以绰号相称吗?你如何看待起绰号的现象?这样的设问就比较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在一系列问题中,学生懂得了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2.问题的难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教学“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笔者没有使用书中的案例,整节课根据梅瓶的例子设置三个情境,每个情境都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在网络交往中怎样保护自己?诱惑无处不在,陷阱就在身边,作为网络游客的我们应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如何设计文明上网的宣传标语?……多角度的设问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八年级思品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

我校于去年参与了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立体引学式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立体引学式教学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它提出了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深的自主学习。我校初中思想品德科任教师在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热潮。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要求在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探究、小组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立体引学式教学的尝试。立体引学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引导者

在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评价者。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一个有目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课堂教学的特定目标决定了教师应是课堂的灵魂所在。探究问题的开放性不等于学生思维的随心所欲;
探究过程的自主性不等于学生的放任自流;
互动生成的多样性不等于学生探求结果的鱼目混珠。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调控是必要的,否则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就可能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要做到精心组织、及时调控,当好“导演”。

此外,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不是生成知识的机器,而是有情感、有意志、有丰富内心世界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理解、尊重、肯定和鼓励。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生命体,教学活动应是丰富多彩的生命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和宽容,以关爱之心,平等、民主之风,维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学会自控,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失误的愧疚,分享互动交流的快乐和班集体的温暖。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养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与处世。

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习活动直接指向过程本身。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支持达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其启发引导作用和支持作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教师既要使学生获得积极探究真理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的道德信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的结合,应是教师追求和努力达到的一种教育境界。

二、巧设情境与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这类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相关情境提出问题,寓问题于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自主学习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自主学习之欲望,启动自主学习之旅。鲜活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重大时事热点的引入,富于情绪感染的情景渲染,美妙智慧之花的绽放,独辟溪径的问题展示,入木三分的现象剖析,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等方式,都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服从于自主学习的开展,服务于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选择和设置生活气息浓、具有探究性意义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体验,是创设教学情景的一般法则。

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自主学习的情境。

三、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思品教学范文第3篇

教学工作计划一、 教学方法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学习情境。二、教材资源的挖掘以教材课程为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社会、学校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与认识它们,从而利用社会、学校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把课本知识和社会现象有效地联系起来。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实践性,特别是它的实践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每上一节新的内容时,为帮助理解所学的新知识,要列举社会上的实际现象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当然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分析与理解能力。四、知识与能力目标要一致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也可以说是能力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完单元知识后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让它们成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助人为乐……的德才兼备,能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的接班人。

八年级思品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作文;
基本主张;
教学策略;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13-03

【作者简介】刘恩樵,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江苏昆山,21530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

生态写作教学就是在语文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写作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生写作自主实践等规律的自然融通中,以随笔、日记写作为抓手,以大阅读与微课程作为写作的基座,以自由表达作为策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凸显激发兴趣与培养习惯,淡化序列化与技巧化训练,以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旨归,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写作、写好作文,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作文教学新境界。

一、“二八律”:生态作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生态作文重在消除功利,尊重学生的写作本能,主张自由、自主写作,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与形成写作习惯入手,努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写作的实践中,我渐渐形成“二八律”的作文教学基本主张。

1.训练路径:二分课堂,八分课外。

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第一课堂,更要强化第二课堂。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作文教学不可能靠“窝”在课堂里来完成,大量的功夫必须用在充分地整合课外资源,拓展课外作文训练的渠道,以完善作文教学的训练结构,形成“二分”在课堂核心训练与“八分”在课外大量实践互补的作文训练结构。生态作文课堂核心训练主要落实在如下三方面:一是作文基本知识运用的指导;
二是对学生作文的评讲;
三是基于作文训练的交流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等。

2.教学策略:二分薄发,八分积累。

生态作文教学坚守“二分薄发,八分积累”的原则,将积累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将积累化为具体的实施措施,给积累以充分的时间。生态作文的积累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时间的积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写作的时间总量。生态作文实践在初一至初二的四个学期中,要求学生每周写随笔或日记,即使是寒暑假也不例外。二是写作字数总量的积累。有了时间的保证,学生的写作总量自然得到保证。三是思想与情感的积累。在班级设置图书馆,举行“今天我开讲”、语文雅集活动等等,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四是“写作感”的积累,经常性的写作无疑能让学生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角度等等形成一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在坚持不懈的写作中才能形成。

3.教学心态:二分精彩,八分寻常。

生态作文坚持“二分精彩,八分寻常”的意识,要耐得住“八分”的寻常,方才可以获得“二分”的精彩,而有了“二分”的精彩,以此为新的起点,就可以延展为“十分精彩”。我们要能够欣赏佳作,更要能够欣赏差作。这里的所谓“欣赏”,一方面是指能够看到差作中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是要能够容忍差作的不足点,要从寻常中去培育精彩。生态作文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觉得写作的过程有安全感,有自由感,有宽松感。

4.评价原则:二分评判,八分激励。

作文评价虽处于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末端,但是,在生B作文的理解中,它应该是下一个过程的起点。在整个的作文教学中,评价就是连接作文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就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提升的动力。换句话说,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坚持“二分评判,八分激励”的原则,评价的“风正”,才可以让学生的作文之舟“一帆悬”。所谓的“二分评判”,就是只需要在期中、期末的检测中给出分数等第的评判,所谓的“八分激励”,就是期中、期末检测之外的所有写作训练中评价均要大量地、合理地使用激励。

5.训练重点:二分技巧,八分思想。

写作是需要知识和技巧的,但在知识、技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思维与思想情感。因此,作文训练重点只需用二分之力于训练技巧,而要用八分之力于训练思维与提升思想。技巧是小技,思维与思想才是大巧,是作文教学的根,是学生作文能够可持续提升的重要保证。

6.写作状态:二分规范,八分自由。

生态作文特别注重学生自由、自主地写作。这就必须给学生写作以极大的自由,写什么、怎么写、何时写、写多少等等,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甚至有的时候不在状态不想写,那也是可以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激励与引导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其能够保持持续写作的状态。在生态作文看来,坚持“二分规范”即可,要用“八分自由”为学生提供极为宽松的写作时空与写作安全感。

7.目标追求:二分特长,八分合格。

生态作文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有三个层面:一是让学生都能形成写作的习惯,让人人成为写作者;
二是要让所有人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写出文从字顺、表情达意的文章来;
三是对写作有着一定特长的学生要加以鼓励与指导,让他们在写作上展示个人的特长与魅力。因此,就写作教学的目标而言,我们需要发现与培养少数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更多的是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培养他们写作的基本能力,让其合格以适应未来人生发展的需要。

8.教学保障:二分学生,八分教师。

写作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且,学生自然是写作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行为,都要作用于学生,靠学生来实现教学行为的目标。但是,作为教学行为的发端,教师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策略与正确的方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写作的能力等就无法提升。就这一点来说,“二分学生,八分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三三三工程”:生态作文的教学策略

生态作文教学策略可以概述为“333工程”(见图1)。

第一个“3”,即“3个层级”,指这个训练工程是着眼于初中三个年级的整体规划。第二个“3”,即“3个目标”,指初一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自由写作”,初二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技法训练”,初三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品位提升”。第三个“3”,即“3个维度”,指每一个年级的每一个训练目标主要从三个维度来展开:初一年级主要从“生活、习惯、兴趣”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
初二年级主要从“构思、语言、结构”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
初三年级主要从“思维、思想、风格”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三个层级的三个目标不是独立、单一的,而是相融的,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

1.初一年级是以强化生活、兴趣与习惯为主的自由写作。

在生态作文教学中,生活重于教材,兴趣重于技巧,习惯重于辅导。因此,学生进入初一,不要给学生的写作限制条条框框,不要每写作文必命题,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将“我手写我心”切实地落到实处。在初一起始年级,教师要将兴趣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写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2.初二年级是以强调规范表达为主的自由写作。

在初一大量写作的基础上,进入初二年级之后,有意识地注重作文技法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在行文构思、语言运用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技法的微格训练。当然,作文技法指导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初二年级。即使是初二年级,也多以自由写作为主。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写作生态的自由与灵动,又不失规范的约束与引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3.初三年级是以关注品位为主的自由写作。

经过初一初二作文训练中量的积累,到初三年级就有必要提升学生作文的品位了,主要从提升作文思维品质,提升思想认识能力以及形成个体作文风格几方面着力。生态作文的主要策略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引导学生多做时事评论。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二是通过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体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与写作的互相促进中提升思想,从而反过来更好地促进阅读与写作。三是倡导个性风格的写作。到了初三,已经有不少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写作倾向,或者是内容或者是形式等,都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对于一些有写作个性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指导,一方面防止剑走偏锋,另一方面指导扬其特长。四是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带有研究性的、论文式的文章,以促进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三个大量”:生态作文教学的实践路径

1.大量阅读,为写作孕育思想生长的能量。

“大量阅读”的“大”有三层含义:一是阅读要广,在以文学类书籍为主的基础上,要广泛涉猎人文书籍,包括历史、科学、艺术类的书籍。二是阅读要多,要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每学期多读几本书。三是阅读要精,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做用心人,要带着思考的脑子、带着赏析的眼光、带着动笔的习惯来读,在自己阅读的书中,选择一两本读得仔细些,让眼、脑、手并用。

生态作文实践者的主要做法是:(1)班班设立班级图书馆,保证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拥有大量可读的书籍;
(2)保证学生在校有“法定”的阅读时间;
(3)每学期共读一至两本书;
(4)每学期举行读书报告会;
(5)坚持每周写读书笔记;
(6)每人都有一本“阅读存折”,记录自己的阅读书目,形成自己的阅读史。

2.大量写作,让写作的过程、经历与体验看得见。

生态作文实践“日写作”的活动。“日写作”中的“日”不只是“日记”的形式,更含有“勤奋”“坚持”“成长”的意义。“日写作”旨在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培养写作的兴趣,有利于激活写作思维,丰富思想认识,最终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生态作文实践者的主要做法是:每周完成一定量的随笔或日记;
创建班级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及时学生的优秀习作;
每班都有班级语文报纸,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
经常给学生做作文技法系列的微讲座;
每学年将全体学生的随笔或优秀日记汇集成盒装书;
为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编辑个人作品专辑;
每学期举行“写作之星”的评选。

3.大量活动,给写作添加兴奋剂与催化剂。

八年级思品教学范文第5篇

有幸长期“潜水”在金八小的Q群,时常感慨于校长与老师们不舍昼夜地在Q群上交流着工作上的细节与感动,一个好点子,一件令师生开心的事,一声问候,一份关切和关注……每次“看到”老师们那一声声情不自禁的欢呼“校长万岁”,我都会莫名地被他们的情绪感染。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集体,一群昂首奋进在路上的师者。他们的呼声中,既饱含了对校长韦孟玲全神贯注经营金八小这个小家庭的由衷赞美与感激,更透出他们对校长各项工作的坚定支持。

温情:改善育人环境

金八小的前身是河池市(原县级市)东江镇百旺小学,校址在百旺村中间屯,2001年搬迁到百旺开发区星河路,2003年更名为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八小学。1栋教学楼、14间教室,从2001年一直沿用至2010年,校园基础设施不变,生源质量一直在低位徘徊。

2010年,韦孟玲从金城江区第三小学来到金八小,看着教室里墙壁脱落、电线陈旧,靠窗坐的学生因没有窗帘遮阳而时常是冒着汗听课,看到学生竟然在天篷破得像筛子的餐厅里就餐,她的心里便不由得一阵难过。每天上班路过校园西围墙边那个垃圾堆,在校门口目睹一辆辆超大型载重车隆轰轰从眼前驶过,恶臭加恐惧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眉头紧锁,心下感叹:如此环境,如何育人?!

她必须给金八小创建一个适合育人的环境,刻不容缓!

她给自己安排的首要任务,便是迁走那一直煎熬着全校师生的恶臭垃圾场和时刻威胁着师生生命的翁氏物流公司。恶臭垃圾场自2001年以来,一直与金八小的学校食堂倚墙为伴,学生天天伴着恶臭进餐,每逢艳阳高照或阴雨绵绵,臭气便弥漫整个校园,师生不得不在臭气中接受文化知识的洗礼。前几任校长也曾为这个垃圾场犯愁,也曾有记者和上级领导对此予以关注,但10年过去了,垃圾场依旧安然停驻在校园边上。而学校大门正对面的翁氏物流公司,生意兴隆,每天装货、卸货的大卡车来往穿梭,隐患很大。为了消除这两大“毒瘤”,韦孟玲顶着种种压力四处奔波,磨破了嘴皮。她一趟趟走访,找各相关部门协调,找市里的领导寻求帮助。到2011年3月,翁氏物流公司的大卡车终于撤离了。2011年11月27日,围墙边的垃圾场也烟消云散了。师生们为校长努力的成果而欢呼雀跃。此时此刻,被师生的兴奋深深感染的韦孟玲,流下了热泪。

但她深知,要建设好的育人环境,还必须有基础的硬件设施作支撑。为此,韦孟玲发动全体教师,多方努力筹措资金,拉开了学校多项基建工程的序幕。2011年9月,1栋有8个教室的新教学楼赫然出现在金八小的校园;
1间有标准食堂配餐间可容纳700人同时就餐的宽敞明亮的大餐厅,也在这年替下了破败不堪的老食堂。2012年7月,金八小所有教室被装修一新,崭新的窗户挂上了漂亮的窗帘,所有新增班级的教室中都配上了电子白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连学生厕所也被改造成了标准、漂亮的无臭星级厕所。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出资近万元买来的盆景,让金八小的校园“锦上添花”……

校园不是只有漂亮外表的花园,校园即学园。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韦孟玲与该校的中层班子成员一道,着手进行校园的文化布局。2011年8月,她们在学校围墙上绘制出一条60多米长、2米多高的文化长廊;
2012年6月,学校美术组的老师们又在学校餐厅的围墙上绘制出了一条30多米长、2米多高的文化长廊。他们用文化长廊承载着金八小的文化,开创了新的“合作课堂”文化,展示着师生的感悟与收获。

如今的金八小,校园内环境整洁,绿树、花香、鸟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平添了一股书卷气,师生们常在课余驻足在文化长廊前,品味其中的点点滴滴……

金八小的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源,学校从2011年秋开始扩班招生,一年时间便增加了8个班级,办学规模从原来的14个教学班增加到了如今的22个教学班。

热情:升华教师品质

为了打造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韦孟玲更是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她带领班子成员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实行了“权力下放,责任上移”的工作方针,把学校发展的权力下放,放手发动副职和全体教师,努力追求工作的效率和实效,再由她把学校发展的责任扛起。她以“细节影响品质,品质决定成败”的管理文化,努力提高全体班子成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执政能力;
她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丰沛学校办学的内涵,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她要使“精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规。她告诉老师们:“精,就是要把事情做到极致;
细,就是最大限度地优化每一个细节,力求每件事都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

她严格要求教师,更严格要求自己。细致入微,便是她追求的做人做事的境界和品质。为此,她坚持每周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行政工作例会和全体教师工作例会,认真落实校长全面负责、部门分项负责、组室独立负责、质量全员负责的责任体系,同时推行竞争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她借助“精细”的要求,人本化地追求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她亲自主持开展“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活动,并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她要求教师们按计划做实做好常规的教研活动,每周开展听、评课以及青年教师专项演讲和读书分享活动,每天开展粉笔字和美文诵读展示活动。她要借这些活动,慢慢滋养金八小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夯实他们的教学基本功。

她多方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项技能培训。为了训练教师的基本功,她从最基本的粉笔字、普通话抓起,以“低起点、严要求、有序化”为原则,请来校外书法协会的老师定期培训教师,要求全体教师每天必须交出一份练字作业;
同时,请校内普通话好的老师担当培训师,以集中培训和平时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学校普通话培训班。为了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她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学科带头人精品课、骨干教师观摩课等形式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为了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她订出规章,每学期定期开展全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比赛包含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粉笔字和美文诵读等多项内容。

她积极引进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做科研型教师,以研促训,争做名师。2011年9月,她为学校引进了中国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自我管理情商教育”实验课题;
2012年1月,金八小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申报立项了子课题“积极心理资本在小学课堂的实践应用研究”,同时引进了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课堂”教师专项技能培训项目。如今,金八小已有3名教师通过部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现在,全体教师又热情高涨地投身到“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当中,孜孜不倦地耕耘,一天天收获着专业成长的喜悦。2012年10月,该校三级心理咨询师余庆莲老师为金城江区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活动送上了一节《学会说“不”》的优质课。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拼命”的校长让“没有理由偷懒”的教师迅速成长,他们在奉献青春、奉献才智的同时,也收获了为师者的职业幸福感,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

深情: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万事德为先。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根基,韦孟玲要求政教处确定每周的德育主题,由教师轮流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要求少先队充分利用假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相应的系列主题活动,如感恩励志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假期德育实践作业等。她还要求少先队通过定期召开班队会及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占全校学生70%的流动、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帮助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她要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心灵得到熏陶,美德得以确立。由于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成绩突出,金八小多次得到河池市、金城江区领导的好评,社会反响强烈。

俗话说:好习惯成就梦想,好习惯受用一生。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韦孟玲抓实教学常规管理,通过让老师抓好每天的“10分钟练字”“15分钟课外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小练笔”“语文和英语学科每节课开课3分钟积累展示”“数学科每节课开课3分钟口算练习”等训练活动,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科技能。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引入“自我管理情商教育”实验课题后,她组织老师们认真研习课题所倡导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一起体验成功”的目标。而随着2012年初“合作课堂”项目的启动,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合作能力迅速提升,他们自信、上进、有毅力、有爱心,更有满满的责任心。

素质教育不能成为空谈,这是韦孟玲的理念。如何抓?她认为,德智体美劳,一样都不能少。尤其是体育素质。为了增强学生体质,韦孟玲给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除了既定的广播操,又增设了手语操、啦啦操、自编操、绳操等。2011年引进的跳绳大课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两年,韦孟玲还带领金八小的老师们先后开设了小主持人培训班、校园小记者培训班、书法培训班以及舞蹈、演讲、绘画、英语口语、速算等兴趣班,还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示。由于聘请名师定期培训,如今该校的小主持人培训班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学生经常受邀参加一些公益活动:2011年11月,应河池市红十字会之邀,学生参加“河池市2011年防艾宣传主题音乐会”公益演出;
同年12月,学生参加中央广播电台《香港之声》直播连线节目,学生用方言演唱《敬酒歌》,向海内外宣传刘三姐故乡的乡土文化。学生还多次应邀参加河池市、金城江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及公益演出。因为每个兴趣班都能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学生作品累累,收获颇丰,仅在今年,学生美术作品参加“第22届(2012年)广西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便有17幅作品获一等奖、3幅作品获二等奖、1幅作品获三等奖。在当地的《河池日报》和《作文方法报》上,也经常可以看见金八小学生的作品。

走进课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谈论他们的校长。这个说:“这盒彩色笔是校长帮我买的。”那个说:“校长说,我也很聪明,我也行!”一个脸部被严重烧伤的女孩泣不成声地告诉记者:“我是这个学期刚转来(金)八小的新生,我报名参加学校的免费书法班,可是老师告诉我名额已经满了。后来校长专门为我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增了一个名额。我终于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走进学校的书法班啦。我太感谢校长了!校长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善良。”

激情:为学校勾勒美好明天

为了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善良、内敛的校长也有激情澎湃的时候。韦孟玲带着她的教师团队,让金八小的校容校貌不断发生新变。从2011年起,她们着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金八小的教师开始与课题、科研携手。他们抓实抓好教学常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还多方引进适合本校发展的教科研课题,以课题为载体,以研代训、以研促教,落实学科技能和课堂常规,构建家、校互动平台,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1月,韦孟玲代表金八小与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了“合作课堂”教师技能培训项目,引进了“合作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春季学期,“合作课堂”在该校全面铺开。老师们兴奋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教学改革当中,仅用一周时间,他们便完成了“合作课堂”的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展示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为“合作课堂”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合作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分享和包容,在展示过程中享受着与同伴的智慧碰撞。“合作课堂”首席培训师林洁菁率领课题组专家团队多次亲临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合作课堂”教师技能培训,并全程跟进课堂指导。在“合作课堂”实施的过程中,金八小的教师团队得到了强力打造,教学理念得以转变,课堂教学技能得以提升。仅仅一个学期,金八小的全体师生变得前所未有的积极、自信而又快乐。

如今,金八小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更加完善,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制度更加健全。在每周一全校教师集体备课的日子里,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中教研氛围总是异常浓厚,老师们分年级分学科围坐成一个个备课小组,认真热烈地交流、讨论,修订导学案和教案。每周五放晚学前,所有老师都会自觉上交本周的教学反思;
每周二的例会上,教研处按照常规对老师们一周的反思进行小结;
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三周起,学校老师相互听、评课的常规教研活动又开始了……

培训提高是学校发展不变的主题。仅从2012年1月以来的半年时间里,该校全体教师就先后接受了为期13天的4期“合作课堂”教师技能专项培训;
先后安排20多人次到南宁、桂林、山东、成都、杭州、北京等地参加有关的业务培训学习。

近年来,金八小先后被评为河池市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金城江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金城江区文明单位、金城江区科普示范学校、金城江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金城江区中小学主题班会活动先进集体。2012年10月,金八小成为河池市群众艺术馆的未成年人免费培训基地,是河池市民族图书馆学生社会实践共建单位。

一所曾经不起眼的学校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美丽的蜕变。韦孟玲因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河池市2012年优秀共产党员”、“河池市金城江区2012年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

推荐访问:八年级 思品 教学 八年级思品教学【五篇】 八年级思品教学(精选5篇)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