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7篇

时间:2022-09-24 10:30:05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7篇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政协委员做好民族工作研讨发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7篇

篇一: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委员做好民族工作研讨发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并把“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核心内涵,把“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成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第三次中央 xx 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8 月 27 日至 28 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凸显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问题。通过反复学习领会其中要义,并结合当前 xx 文艺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谈我的感受和想法。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越来越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极大地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尤其是 xx,更加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 xx 稳定打好最重要和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因此,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我们首先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 xx 工作总目标。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文化润疆,才能开展好民族工作。开展好 xx 民族工作,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解决当前 xx 民族问题的核心内涵,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把握正确方向,使民族工作有的放矢,不偏方向。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就是要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我从小在多民族大家庭里长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和理解是具体的、深刻的。我的父母是维吾尔族艺术家,记得上幼儿园时,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各民族的孩子,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像一家人一样。有时父母演出忙,不能按时接我回家,汉族老师用大衣把我裹起来抱在怀里,站在寒冷的过道等父母演出回来。有时候邻居的汉族奶奶就把我领到她家,给我可口的饭菜,和她的小孙女一起玩,那种家庭亲人般的感情,是我记忆里最难忘的感情。

  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学时,班主任老师是汉族,像妈妈一样悉心地关心和照顾我们

 的生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们,我和班里的各民族同学,也像亲姊妹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关心、帮助,相处得特别融洽,让我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工作后,我不但努力跳好维吾尔族舞蹈,还认真学习中国各个民族的舞蹈。通过各民族舞蹈的学习,我对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并汲取他们的长处,使本民族舞蹈文化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应该说,是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是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真诚帮助,使我取得了不少成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多向其他民族学习,取长补短,在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中,以文化人、以艺润心,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四个认同”增强了,才能搞好民族团结,才能使民族之间相处更加和睦,全面贯彻落实文化润疆工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我们一定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中华民族为寻求独立、解放、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全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写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基石。通过学习党史,我们从中获得精神力量,艺术地再现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重温红色文化基因,深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脱贫致富,共同富裕,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年 7 月 1 日,我受邀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现场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可谓上了一堂人生最鲜活、生动的党史教育

 课。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和隆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嘹亮豪迈的《歌唱祖国》、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豪、满足和自信的神情,这些都一次次震撼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为自己身处于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繁荣昌盛的祖国,倍感自豪和幸福,使我更加坚定信念,跟着党干一辈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终生的信念和执着的艺术追求来回报党和祖国,为舞蹈艺术事业,为 xx 各族人民文化新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切。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作用

  我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xx 年在 xx 参加全国“两会”,被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所深深地感动和鼓舞,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要积极协商议政,凝聚共识,贡献政协的智慧力量,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政协的作为担当。具体对于我们 xx 文艺工作者来讲,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用艺术搭建起平台,有责任、有义务把最好的文艺作品奉献给各族群众;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讲好 xx 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多到基层,多到老百姓身边去,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其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和惠民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广泛交往、交流和深度交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浸润度”和“滋养度”,使各族群众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到对整个中华文化的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我相信,只要每个人

 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就能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大同心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自查自纠主要问题,政治思想方面。一是政治意识弱化。注重具体业务工作,对党和国家政策、政治大局关注不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有时对一些不当言论,不敢当面反对,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在工作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待提高。二是理论学习虚化。对政治理论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要求就学,无要求就不学,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一些法治理论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理解层次,存在“实用主义”现象,学用脱节,学用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工作作风上有差距。一是认为自己是工作多年了,有时产生松口气、想歇歇的念头,致使工作有时不够主动,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自身建设上有差距。虽然注重加强了自身建设,注重了各种场合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但有时还是有随大流的思想,认为自己已有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热忱,可以暂时应付一下目前的工作就可以了,没有一个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和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有力措施。

 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资料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此刻: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我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第三,学习重点不清。自我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结果忽视了直接相关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

 职责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我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我明明看见其它同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我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忙改正,而是放之任之;有时自我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日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处理问题理论联系实不够。尽管我也经常学习,但学习的深度不够。我经常告诫自我要用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可总是讲在嘴边,忘在手边,结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对具体问题分析力度不够,不能全面运用发展的、联系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整改措施,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另是非的具体标准。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

 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永葆工作中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我们的事业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前进的,这是保证我们在思想和工作中永远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法宝。这就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要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甘愿奉献毕生精力;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对我而言,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同时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

 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干净干事的模范。坚定廉洁信念,牢记廉洁、文

 明执法是队伍的生命线,牢固确立人民授权为人民的观念,坚持做到公正执法,清正廉洁,不以权、以岗谋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在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员的六条基本要求,按照合格...员的标准要求自我,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梦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我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

 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进取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景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本事。经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梦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职责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为自我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我,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篇二: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新疆地处祖国西部,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为我国最大的一个行政省区,在 16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 47 个民族。民族种类之多,人口数量之大。从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全疆共计约 2582 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 860 万人,仅占总人口的 36.44%,而少数民族人口 1722万人,占总人口的 63.56%。少数民族群体比重较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1306 万人相比,增长了约 31%。从数据增长可以明显看出少数民族群体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面对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队伍,作何做好疆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十四五”期间对于新疆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必然是依循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才能满足疆内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上需求。一、新疆民族文化特点新疆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东西交通的主要进出口,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处,从西汉时期张骞“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打开了中国与西方、中亚等国交流的窗口,汉文化同当地少数民族在文化上便在这里初步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之后东汉时期的著名的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在这里“万里封侯”,再到唐朝贞观年间历时 17 年西行 5 万里的玄奘取经之路,直至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两千多年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与中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且不可分着。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学上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均出自于此,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诗史,藏族的《格萨尔》诗史和蒙古族的《江格尔》诗史,分别以不同的叙事表现方式描述着三位少数民族的英雄事迹;建筑上有世界上有最古老,现今保存的最为完好的古建筑土城遗迹交河故城,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且于 2014 年在第 38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艺术上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形成的反映新疆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木卡姆艺术,是一种结合了中原文化和新疆文化集音乐、舞蹈、乐器演奏等大型综合艺术为一体的表演形式;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平凡,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三大英雄诗史重新编排,以歌舞剧的形式在国内外各大舞台依次上演,并受到一致的好评。古城遗迹升级改造,打造为 5A 级景区发展全域旅游,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木卡姆艺术以还原新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为背景,成为一部历史学者研究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等等。除此之外,在饮食、服饰、节庆等方面文化,也因各少数民族所处环境受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影响,也独具特色。二、推进“文化润疆”势在必行“文化润疆”是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针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四字总方针,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实现国家富强与繁荣发展的关键。政府职能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这一中心思想,“文化润疆”下民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孙维朕(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摘要】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在一定时期内,该地区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地经济体之一同时也属于多民族共同组成国与多元并存国家这就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大量差异性与不同程度文化融合现象并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其和谐稳定成长和社会进步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新疆地区所面临着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来促进中国各族人民更好地学习优秀传统民俗艺术技艺从而达到弘扬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 ; 同时也为我国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传承发展途径。【关键词】文化润疆;民族;发展;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0-064-03【文献标识码】孙维朕 .“文化润疆”下民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J]. 中国民族博览,2021,10(20):64-66.

 Chinese national Expo

 65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民俗与民族技艺丰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服务和融入当今新疆社会新发展格局,帮助少数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宝贵遗产,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资源特点,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都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风情,新疆作为多民族聚集区,物质文化上,主要体现在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餐饮等方面,神文化上,主要体现在民族歌舞、民族信仰、民族手工艺等方面,不同的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受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生活方式、节日风俗、民族礼节、宗教信仰等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但各少数民族长期在这区域共同生活、相互影响,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在衣食住行、生活观念上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使得新疆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特殊的民族文化元素的地区。文化建设是基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只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才能推动文化工作的开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新疆和内地之间互通有无并蓄优势互补,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依存与融合的思想不断加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地区人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面对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来保障“文化润疆”工程推进工作,使其成为“十四五”期间新疆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当地民族文化建设与其它各行业协调一致发展。三、“文化润疆”工作内容及其内涵“文化润疆”是指用中华文化涵养滋润新疆各族民族群众的精神世界,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物质文明,也体现了一种精神文明。这种中华文化内涵也是指全疆各民族在自己本族民族生活中所产生和传承的同时带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并具有艺术性和实用价值为一体的文化。自 2010 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全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有很多值得去讲好讲透的故事。如“民族团结一家亲”“访惠聚”驻村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方面有太多好故事,可以很好的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这十年间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融入他们的生活,各类影院、剧场、书店、摄影摄像工作室、艺术馆、工艺品和创意产品商店、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等多种文化业态在新疆的落地建成,使得少数民族群众原本单一的文化生活方式在政府的引导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内心潜在的文化需求被发掘,对文化的渴求变得强烈。现阶段对于“文化润疆”工作的开展,正由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侧转向文化职能部门供给侧的一端 . 息资源的共享性这一特点,使得文化产品借助各类网络平台以数字多媒体形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生动而有趣地展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过去少数民族故步自封,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关系为主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下,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使得“文化润疆”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民族群众需求侧和当地政府供给侧将将是“文化润疆”工作开展中的主要矛盾。面对问题,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能否有效回应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正确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将直接关系到“文化润疆”工程开展后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利益的实现。“文化润疆”工作不单单面向文学、电影、音乐、美术、舞蹈这些传统艺术门类开发,文化旅游也是“文化润疆”的具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疆内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为人所熟知。如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政府以地自然环境为基础,植树增绿、打造千亩花海;以乡村振兴为注脚,修建新居,打造连片民宿;以历史传说故事背景,打造《昆仑之约》大型实景歌舞剧,最终形成乌鲁木齐周边网红打卡胜地。文化润疆既能润心、更能润生活,只要找准切入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将其转化为局有实用价值的物质载体,从中找到新的文化发展路径,让各族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最终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四、“文化润疆”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面对新环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文化润疆”工作的开展,民族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虽存在着诸多问题,只要加大对新疆地区的文化投入力度,加强文化供给,就能有效解决目前面对问题和困难。新疆文化建设目前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着和服务者,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面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一)下基层调研走访调研群众虚需求“文化润疆”工作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中切实所需,系统谋划,强化文化建设组织保障,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满意度的提升,对政府能否提供更多低廉

 66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的甚至免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寄予很高的期望。政府应当主动挖掘最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宝贵的文化资源,以民族群众普遍受欢迎的文艺形式为主,开展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结对辅导等活动 ; 加大文化资金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视民族群众的文化参与与文化体验,建立专门为各少数民族提供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文化设施,提高硬件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确保提供的文化产品可以操作性和实用性。(二)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服务项目,丰富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民俗以及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宣传与推广,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开展,在思想上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客观的民族观,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于民族传统节日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且符合人们审美观念的文化产品,如与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与人文类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民宿产品等。“文化润疆”应当勇于创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新疆形象,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加深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同时依托文化相关行业,通过流动服务、网络服务等各种方式,使文化产品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乡村。(三)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原则“文化润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等等措施来加快群众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速度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需求出发,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文化服务的全过程,提供便捷、舒适,具有新疆特点的文化产品,因地制宜。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根据各地州实际情况,深挖旅游景区辐射的文化内涵,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化活动,注重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塑造和提升,使得少数民族群众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领略民族文化带来的魅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文化品牌。(四)合理的人才与市场人才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想要可持续性地建设和提供具有新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品,离不开合理的人才资源和市场配备。首先,新疆地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人才的优势,健全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就要加大政府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资金的投入,加大在高层次、高水平技术性以及管理科学化方面人才的培养,合理规划布局相关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型、实用性强且能在社会上立足的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再次,就是积极开展文化从业人员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能力与职业道德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及创新精神以及对能够掌握先进科学知识技能等复合型人才,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去,选拔一批具备一定科研成果和从事艺术创作的本领技术水平都较高等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着作为新疆民族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人才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意识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与设计工作,既是加速新疆民族文化建设,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实现国家富强与繁荣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了巨大转变。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深度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并加以传播,充分展示当地特色民族风情及风俗,丰富新时代民族群众精神生活,最终实现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相融合、共同繁荣共存局面。参考文献:[1] 周丽 . 在文化润疆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N]. 新疆日报(汉),2021-05-07(007).[2] 曹俊萍 . 新疆铸牢...

篇三: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前言文化润疆,是文化在新疆治理中重要作用的具体实践,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润疆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在新疆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目录文化润疆十大示范工程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意义

 文化润疆十大示范工程

 文化润疆十大示范工程分别为:微党课大赛、“柯柯牙精神”学习讨论活动,巩固思想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通过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宗教政策宣传、培育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以提升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传播力为抓手的“两中心”提质增效工程;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新闻外宣活动为抓手的阿克苏故事传播工程;加大理论研究与阵地培育扶持,完善舆论宣传阵地管理机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的意识形态阵地坚守工程;围绕“文化+”理念,文 化 润 疆 十 大 示 范 工 程

 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线路、项目,培育和扶持产业文化与行业文化,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现代农业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文化旅游融合工程;用文体活动和文艺舞台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惠民暖心工程;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形成扎根泥土的文化活动骨干队伍的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以形式多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奠基工程;以“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录制“浙阿大讲堂”节目、浙阿两地农村文化走亲活动为抓手的文化旅游援疆工程。文化润疆文 化 润 疆 十 大 示 范 工 程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意义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

 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润疆的重大意义,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新疆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凝聚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新疆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夯实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价值基础。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普遍化,就必然要求通过文化润疆这样一项统筹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文化发展能力、促进文化价值增生的“软治理”模式来实现。从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国民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与各族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从文化润疆的实践目标来看,它旨在建构普遍的价值认同体系,其本身需要在一种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付诸实践并得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文化润疆的价值引领和目标弘扬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凝聚精神动力。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增进认同支持文化认同是对文化的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它与文化治理实践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文化润疆开展的前提,为文化润疆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凝聚力量;另一方面,文化润疆的实施又为增进文化认同提供了必需的集体实践,它的价值目标就在于增进文化认同,建构各民族共同精神秩序,凝聚各族群众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化润疆实施主体层面上来看,政府、社会、群众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有助于催生并不断强化各主体间的认同协作、支持互助、规范约束等基本行为,明确表达对中华文化的政治态度,凝聚文化认同的政治价值基础。从文化润疆实践过程和结果来看,文化润疆着重体现在一个“润”字,这种“软治理”的特点,充分体现文化的教育导向和教化功能,促使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形成共识,促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持和整个社会体制机制的建设,从而达到不断提升文化认同的实际效用。所以,文化润疆是形成思想共识,促成观念认同最直接有效的实践,能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增进认同支持。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筑牢思想根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新疆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而当下新疆意识形态领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在客观上要求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新疆各族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坚持以唯物史观引领新疆历史研究、教育和宣传,把历史宣传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历史研究成果转化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对于巩固拓展意识形态主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新疆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怀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对争取人心、筑牢长治久安的根基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文化润疆有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筑牢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文化润疆,是文化在新疆治理中重要作用的具体实践,是一个体现出文化范畴与治理范畴相融合的概念。新时代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旨在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文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其根本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核心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根脉,关键是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运用文化的精神引导与道德教化功能,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文化善治。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深 入 开 展 文 化 润 疆 工 程 的 意 义

 心得体会1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认真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主题宣教、文化引导、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提升农牧民群众幸福感。主题宣讲,练好文化润疆“基础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各族群众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依托村级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等文化阵地,搜集整理相关新疆历史图片资料,制作宣传展板45块,发放《阿勒泰日报》、新疆“四史”宣传读本、《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等各类宣传读物6万余册,通过图文展示、现场讲解、观看讨论的方式,为4.8万余名群众宣讲新疆历史,为文化润疆奠定理论基础。依托微信、QQ群,建立“能人巧匠网络课堂”开展“文化润疆微宣讲”39期,由“百姓名嘴”“乡贤能人”等基层力量担任讲师,精选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阿勒泰日报》等内容,通过录制视频再上传网络和微信视频直播等两种方式开展宣讲,不断凝聚农牧民群众思想共识,使文化润疆工程更走心。文化引导,上好文化润疆“团结课”。依托“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契机,组织文化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民族团结等题材创作《阳光下的舞步》《石榴花开》等阿肯弹唱、小品、“三句半”等文艺作品60余个,以线上、线下双线互动的方式开展春晚、知识竞答、全民阅读、送祝福等文化活动140余场次;组建“非遗文化队”“书法队”“剪纸队”等29支“石榴籽”文艺队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家乡发展变化等内容,创作书法、剪纸等文艺作品210余件,旨在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深入挖掘辖区内凡人善举、好人好事,选树116名民族团结先进典型、身边好人、最美富蕴人等模范典型,鼓励他们走到台前,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文旅融合,打好文化润疆“发展牌”。深入贯彻落实“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围绕地区“6635”发展战略,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景”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集红色旅游、现代农业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综合体,打造出“额河第一村”“可可苏里花海”等旅游新业态,打出“富蕴旅游”新名片。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依托“可可托海”旅游规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农牧民群众以提供餐饮住宿、旅游项目体验、民俗文化展示、驼马骑乘服务等方式增收致富,打造“住农家屋、品农家菜、享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乡村休闲游。同时,加强“文化+养生、文化+商贸、文化+冰雪旅游”相融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心得体会1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文化东路社区一面面锦旗印证着为民初心,文化西路社区内高效快捷的办事方式引得居民拍手叫好,新新社区文化室内,舞蹈队踏着乐点翩翩起舞……2021年来,该县坚持“一社区一品牌”发展方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立足各社区自身优势,打造推出“党建+”“和谐邻里 合美文西”“六张特色名片”等多个文化品牌社区,推行“点单派单”工作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文化润疆在基层实践的有效途径,让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点单“诉需求” 接单“圆心愿”“路灯一安上,门前这条路真亮堂,咱们再也不用摸黑走了。”文化东路社区居民代表李先生带着锦旗来到社区,几百户居民的心声浓缩成一句话——“点亮回家路,温暖百姓心”。两天前,文化东路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群众“点单”电话,将小区路灯不亮的问题以“派工单”的形式推送至接单中心,不到半小时维修人员到达点位实地查看、排查故障、更换损坏路灯,问题当天得到解决。群众诉求“秒接单”“速回音”的背后,是该县打造“党建引领、联动共建、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城市党建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全县坚持“基层治理一张网”,探索“网格发现、社区吹哨、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服务机制,实现信息在网格采集、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推动党的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末端拓展。同时,分类健全简单诉求直接解决、一般诉求调度解决、复杂诉求吹哨解决机制,共解决困难诉求16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争做“业务通” 办理“一站式”说起在社区“全能窗口”办理生育服务证的经历,文化西路社区居民努尔古丽·俄尔斯别克赞叹不已:“以前办事找不同的工作人员,办下来至少要3天。如今,网上预约后,到‘全能窗口’10分钟就能办好,方便又省力!”群众事无小事。文化西路社区实行“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的服务模式,开设6类“全能窗口”,代办低保申请、城镇医疗、养老保险、困难帮扶等35项业务。共帮助居民办理各类证件、手续200余个(件),接待来访咨询1万余人次。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深水区,文化西路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服务,是全县各社区突出服务民生功能的缩影。该县坚持从群众“关键小事”着手,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延伸经办网络,逐步建立起以全县服务通办点为核心、社区服务网点为支撑的经办服务体系。推广“线上”+

篇四: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21年1月Jan.2021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OF KARAMAY第11卷 第1期Vol.11 No.1收稿日期:2020-12-28作者简介:郭英,昌吉州社会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和新疆社会治理 ;赵王青,昌吉州社会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这为新时代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文章论述了文化润疆在新疆实施的重大意义,认为文化润疆有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新风尚的建设,有利于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并探索提出了发挥宣传作用,凝聚人心力量;加大文化援疆力度,创新文化援疆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政治共识;完善文化润疆体制机制,构建制度保障等适合新疆实际、符合各族群众需求的实践路径。关键词:

 文化润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中图分类号:D633;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1.04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郭英,赵王青.新时代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21(1)26-31.新时代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思考郭 英 赵王青(昌吉州社会主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时隔6年再次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新疆工作新的形势任务,顶层设计新疆工作,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健、长期建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文化润疆、富民兴疆。20 字治疆方针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文化润疆的重大意义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文化润疆工程,对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铸牢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新疆现代文明新风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一)有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价值相通,认同相一。对任何国家而言,文化认同都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民族共同体对自己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的集体意识,[1] 文化润疆工程的深入开展,可以使新疆各族群众在认同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愈加强烈,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团结同心圆越画越大,有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实现26

 2021年 第1期 郭英等:新时代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思考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厚植人民力量。(二)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新风尚的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特别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使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愈加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学习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进一步铲除宗教极端思想的土壤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华文化浸润下,大力传播现代文明理念,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有助于各族群众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风俗等各方面不断顺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形成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文明生活的新风尚,在实践中使中华文化不断焕发强大生命力,促进新疆各民族现代文明新风尚的建设。(三)有利于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针是一个系统整体,文化润疆是精神纽带,与依法治疆、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同向发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有利于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各族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共同致力于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最终发展成果由各族群众共享,在发展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格局,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二、文化润疆的基本内涵和提出背景(一)文化润疆的基本内涵“文化”一词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不同学科、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均有不同定义,在汉语系统中,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文化润疆。笔者认为,文化润疆是要用中华文化滋润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世界,达到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在认同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凝心聚力,激发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爱国爱疆之情,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奠定思想基础和凝聚群众力量。(二)文化润疆提出的背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针中文化润疆的提出,是立足世情、国情、区情而确立的,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提高精神文化的现实需要。1.文化润疆是加强文化建设的新表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和体现。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把文化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3] 并多次强调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占据文化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论述,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不断繁荣发展,丰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入21世纪,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各族群众精神文化世界不断丰富,站在“两一个百年”交汇点的今天,新疆各族群众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做好文化润疆工程,进一步丰富发展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为聚焦总目标凝心聚力,是适应21世纪以来加强文化建设的新表述。27

 2021年 克拉玛依学刊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2.文化润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文化自信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国内活动还是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讲话中引经据典,用中国古人智慧给人以启迪,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述,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多措并举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并对文化自信提出新要求。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用中华文化浸润心灵,不断加强文化认同,坚定新疆各族群众文化自信的信心。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新要求。3.文化润疆是新疆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的新需求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六年来新疆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援疆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2020年最后10个贫困县摘帽,标志着全疆308.9万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3 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 新疆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各族群众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提升,相应的对精神文化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在各民族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浸润各族群众心灵,现代文明风尚日渐浓厚,在此背景下,大力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正是适应新疆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的新需求。三、文化润疆的逻辑内涵新时代大力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是符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是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需要。(一)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 在新疆,我们同“三股势力”斗争的根子和焦点在意识形态领域。一段时间,西方敌对势力、 “三股势力”试图利用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开展“去中国化”,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做文章,企图分裂祖国。为与敌对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人心,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开展历史宣传教育、文化认同教育等,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问题,引导教育各族干部群众树牢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文化润疆的提出,正是针对新疆实际,不断凝聚人心,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进一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现实需要。(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消除隔阂,增进了解,一起构筑了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今天,要做好新疆群众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必定要增强文化认同这个最深层次的认同,只有文化认同这个问题解决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得到巩固,各民族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 ,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共建精神家园,凝聚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力量,进而增强“五个认28

 2021年 第1期 郭英等:新时代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思考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之基,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基础。(三)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提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六年来,新疆各族干部紧紧围绕总目标,一手抓稳定,一手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在改善民生等惠民工程中,不断加大对各族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去极端化教育、法治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活动,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各族干部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要稳的是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新疆,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必定要争取人心,使各族干部群众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就更需要做好文化润疆工程,铲除“三股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局面,画出最大同心圆,寻求最大公约数,使“三股势力”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构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因此,开展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必然要求。四、实施文化润疆的路径选择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坚实立柱,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需探索适合新疆实际、符合各族群众需求的实施路径。(一)发挥宣传作用,凝聚人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8] 。做好宣传工作,发挥宣传作用,需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多形式、多举措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发挥宣传举旗定向、教育引导、凝聚人心的作用。1.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讲好新疆故事发挥宣传作用,新闻媒体须肩负起责任与使命,创新宣传形式与方法,丰富题材内容,把准政治方向,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好新疆故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新闻媒体要理直气壮宣传好新疆故事,大力宣传各族群众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感人事迹,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讲好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氛围,讲好各族群众扎根边疆、奉献祖国的动人故事,使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凝聚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2.加大干部培训教育,筑牢思想之基文化润疆工程的深入开展,给干部自身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为更好地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及社会主义学院要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历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干部干事本领,夯实文化润疆的思想之基。3.加大文艺创作力度,丰富文化产品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长期交流交融,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不仅要讲好中华文化,也要讲好新疆各民族文化,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推出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创作,如《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是祖国的好儿女》冬不拉弹唱、《玛纳斯》史诗传唱等。同时,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艺创作,通过剪纸、书法、绘画、戏曲等群众参与度高的形式,阐明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丰富各族群众文化产品的同时,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发29

 2021年 克拉玛依学刊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展,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加大文化援疆力度,创...

篇五: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委员当好民族工作研讨发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政协委员当好民族工作研讨发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多个强调了“中华民族是一项命运共同体”,并把“坚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维基础”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公路“八次坚强”的核心内涵,把“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强化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成为全党共同意志与共同遵循。第三个中央 XX 工作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8 月 27 日至 28 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确立休戚和共、荣辱和共、生死和共、命运和共的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致辞精神,凸显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何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当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是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通过反复学习了解了其中要义,并结合当前 XX 文艺工作现

 实与个人的切身体会,谈一谈我的感受与想法。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致辞精神,我越来越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与民族地区特殊关心,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极大地推进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特别是XX,更加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国家统一与 XX 稳定打好最重要与坚实的政治思维基础。因此,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我们首先要牢牢坚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维与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安排上来。

  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是 XX 工作总目标。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致辞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文化润疆,才能开展好民族工作。开展好 XX 民族工作,必须坚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现实相结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解决当前 XX 民族问题的核心内涵,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把握正确方向,使民族工作有的放矢,不偏方向。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可、对中华民族的认可、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路的认可。文化认可是最深层个的认可。文化认可就是要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我从小在多民族大家庭里长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与理解是具体的、深刻的。我的父母是维吾尔族艺术家,记得上幼儿园时,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各民族的孩子,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像一家人一样。有时父母演出忙,不能按时接我回家,汉族老师用大衣把我裹起来抱在怀里,站在寒冷的过道等父母演出回来。有时候邻居的汉族奶奶就把我领到她家,给我可口的饭菜,与她的小孙女一起玩,那种家庭亲人般的感情,是我记忆里最难忘的感情。

  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学时,班主任老师是汉族,像妈妈一样悉心地关心与照顾我们的生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们,我与班里的各民族同学,也像亲姊妹一样,在学习与生活中相互关心、帮助,相处得特殊融洽,让我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工作后,我不但奋力跳好维吾尔族舞蹈,还仔细学习中国各次民族的舞蹈。通过各民族舞蹈的学习,我对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掌握,并汲取他们的长处,使本民族舞蹈文化得到继承、发扬与光大。应该说,是党与政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是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真心帮助,使我取得了不少成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进步与发展。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多向其他民族学习,取长补短,在艺术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中,以文化人、以艺润心,不断增强“四次认可”。“四次认可”增强了,才能搞好民族团结,才能使民族之间相处更加与睦,全面落实落实文化润疆项目,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我们一定要强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可,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中华民族为寻求独立、解放、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全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写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基石。通过学习党史,我们从中获得精神力量,艺术地再现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重温红色文化基因,深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可,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脱贫致富,共同富裕,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年 7 月 1 日,我受邀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现场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可谓上了一堂人生最鲜活、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天安门广场的庄严与隆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辞,嘹亮豪迈的《歌唱祖国》、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每次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豪、满足与自信的神情,这些

 都一个个震撼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为个人身处于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繁荣昌盛的祖国,倍感自豪与幸福,使我更加坚定信念,跟着党干一生一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个人终生的信念与执着的艺术追求来回报党与祖国,为舞蹈艺术事业,为 XX 各族人民文化新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个人的一切。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政协组织与委员作用

  我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谨代表,如今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XX 年在 XX 参与全国“两会”,被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与全国政协十三届二个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致辞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与鼓舞,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心与决心。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要积极协商议政,凝聚共识,贡献政协的智慧力量,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政协的作为担当。具体对于我们 XX 文艺工作者来讲,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推动文化润疆项目,用艺术搭建起平台,有职责、有义务把最好的文艺作品奉献给各族群众;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讲好 XX 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多到基层,多到老百姓身边去,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其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与惠民活动,增进各民族群众之间广泛交往、交流与深度交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浸润度”与“滋养度”,使各族群众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

 液中认可中华文化,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到对整次中华文化的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当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我相信,只要每次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就能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大同心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确保与强大动力。

篇六: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工运 2020.11本刊专稿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灵深处。一、 “文化润疆”开展的成效“文化润疆”重点是在“润”字上下功夫。七师胡杨河市总工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文化润疆”活动,既强化了广大职工抗击疫情的责任意识,还为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夯实了思想根基。自3月至8月,师市总工会先后组织开展了“礼赞劳动美·我和祖国共成长”职工手机摄影大赛、“抗击疫情·与爱同行”主题征文、“中国工人杯”全国职工读书知识竞赛、自治区网上三项棋类比赛、“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以及“书香三八”主题征文线上文化活动,职工群众参与人数3.2万余人次。各基层工会结合实际纷纷开展了厨艺、手工制作和书画、美术作品展示分享、职工战“疫”健身运动以及职工歌舞等形式,表达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据统计,疫情期间各基层工会共开展线上各类文化活动 60 多项,460 余场次,参与职工群众累计达 5.2 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居家生活。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今年以来,师总工会为锦龙电力、奎管处、胡杨河市高级中学等八个基层工会职工书屋配送了价值23万余元的书籍、书架和电子书屋读书屏。截至目前,师市总工会已连续三年为基层工会赠送60多万元的图书和书架,先后建设了20多个基层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促进了“书香工会”和职工文化建设,真正使“职工书屋”成为职工学习的“充电宝”“加油站”。二、今后“文化润疆”思路和措施具体思路:践行“文化润疆”就是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进一步筑牢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纳入职工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师市总工会将更加主动作为,做好改革发展过程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切实为师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拓展文化活动教育内容、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培植阵地载体,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演讲比赛、劳模宣讲等形式,汇聚起推动师市发展的强大力量。大力开展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七师工匠等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和引导职工,凝聚积极向上、敬业奉献的力量。与师市党委宣传部、文体广旅局、文联联合开展“我们的中国梦”送文化下基层、男子职工篮球赛、主题征文、职工歌咏比赛、秧歌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加大对基层工会宣传骨干培训和管理,加强对媒体意识形态阵地的正确引导,积极报送稿件,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二是通过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体现出“文化润疆”的实效性。服务上更“特”。加大就业指导、困难帮扶等工作力度,持续做好“春送岗位” “夏送清凉” “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活动品牌;以建设“书香工会”为载体,继续加大“职工书屋”建设,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维权上更“实”。采取全面推进普法、规范职代会建设等措施,把职工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在实处,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完善集体协商机制、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活动。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扶上更“准”。主动融入师市扶贫攻坚大局,在做好工会“帮扶品牌四季歌”的基础上,为有就业能力的低收入职工帮助提高职业技能,对工伤、大病人员及时提供生活、医疗救助,安排劳模、先进职工疗休养。文以化人,日新其德。师市总工会将在新征程中把“文化润疆”工程打造成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胡杨河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支持。□发挥工会作用 践行“文化润疆”—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刘瑜20。

 。. .。

 。

篇七: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识形态工作】以红色文化为抓手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 近年来,围绕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意识形态领域在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唱响时代主旋律、汇聚强大正能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反分裂斗争,坚决清除各类杂音噪音,确保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2。文化是各族群众内在精神创造、传承和发展的集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新疆大地上传播传承、弘扬发展的各类文化资源滋养润泽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从而进一步增强全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打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一、文化润疆工程中的资源禀赋

 在祖国多元一体格局中,新疆作为东西方文明发展传播的重要交汇之地,在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 作为 5000 年文明史的传承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突出的精神优势,是中华民族立世绵延的精神图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文化,这些文化互相交流交融,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类文化发展的母体。而新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如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在与中原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发展,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二)红色文化资源

 为解放新疆和建设新疆,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目标奋进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类文化资源以三种业态存在。一是以意识形态形式而长存的革命精神,如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喀喇昆仑精神和可可托海精神等。二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类革命遗址遗存,主要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重大战役战斗遗址等,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和伊吾四十天保卫战遗址等纪念设施。三是一些为了祖国的统一繁荣、边疆的稳定安宁和人民的幸福美好,而血洒边陲的革命英烈。这些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而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新疆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践行共产主义价值理念的记忆载体,与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伟大抗疫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中的新疆因子,并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获得弘扬、传承与发展。

 (三)民族文化资源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离开了中华文化这个怀抱,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成为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1 作为多民族聚居之地,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传承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体现民族精神、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如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锡伯族西迁节等,都蕴含极高的人文科学价值。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成为新疆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而阿斯塔纳古墓群、香妃墓、哈密王府等遗址和文物,则形成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龟兹文化、吐鲁番文明、楼兰文明、阿尔泰文化和伊犁乌孙文化,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在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心灵归宿。

 (四)生态文化资源 新疆幅域广阔、远离海洋,其“三山夹两盆”的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风貌生态景观,戈壁、荒漠和冰山,高原、绿洲和草原。此外,雪莲、红花和枸杞等植物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野马、棕熊、藏雪鸡和黑项鹤等国家保护动物承载着珍稀的信息价值。同时,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气息,散发着无穷的文化魅力,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生态文化资源。

 二、文化润疆工程的基本架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2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要在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多元一体中的共性与差异、当前与长远、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实现文化润疆工程的战略目标。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重点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决定了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华夏 5000 年文明史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各民族与内地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共同铸就了文化相通、血脉交融、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中,要将新疆各类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之中,全方面宣传普及中华文化,

 用中华文化浸润新疆各类文化,切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要以新疆自然和人文遗址、景观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中华视觉和中華特征的重点工程。要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广电精品润疆等工程,深入挖掘新疆历史、民族和宗教等文化资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和谐发展局面。

 (二)以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特点 民族文化展示和丰富了全疆各民族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也促使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生态文化是新疆文化事业和产业中充分彰显地域风貌的文化资源,是新疆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这两类文化资源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力量。要壮大涉疆学术研究力量,深入挖掘新疆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元素。如,加快西域都护府遗址的考证,大力宣传其遗址中古城内圆外方的汉代元素(西域流行圆城与中原多为方城两种建筑形式的综合体)。要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址遗迹,特别要加大博物馆

 建设力度和使用频率,广泛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切实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说话,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文化这个根和魂的认同,培育起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根脉。

 三、文化润疆工程的抓手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 在新疆诸多的文化资源中,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文明史中最具革命斗争精神,也是各类文化中最先进、最优秀的代表,具有更强大的政治价值和精神伟力。因此,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要以红色文化为抓手,让党的革命精神深入各族群众的头脑,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和干事创业劲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民心、凝聚民力。

 (一)整合力量,加大研究交流力度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是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基础。但目前全疆并没有专门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党政机关、党校高校系统及各纪念馆有些零星的研究力量,但彼此缺乏交流协作,不易形成系统化研究成果。因此,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红色文化研究交流力度。

 1.成立红色文化研究机构。自治区党委要整合党政、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研究力量,从相关部门调集精兵强将,成立新疆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确保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相应地,各地州也要自上而下建立红色文化研究所(站),形成红色文化研究组织体系,以扩大新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丰富壮大党的红色基因谱系中的新疆因子。

 2.重点扶持红色文化研究。宣传文化系统和社科规划部门要加大对新疆红色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规划和课题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特别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喀喇昆仑精神和柯柯牙精神、沙海老兵精神等为重点,总结提炼新疆红色文化孕育、传承和弘扬的基本规律,为打造具有新疆本土特色、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红色工程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

 3.搭建红色文化交流平台。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定期召开党政军警民各界普遍参与的新疆红色文化年会,搭建红色文化学习交流、宣传推广平台,讲好中国新疆故事,扩大新疆国内外影响力。要围绕不同红色主题,每年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观摩会和红色旅游推介会,集全疆、全国之智,集力攻关。可借鉴山西的做

 法,由山西省委党校牵头,每年组织召开全国范围的右玉精神研讨会,既深化了右玉精神的解读,又提高了右玉县的知名度,带动了右玉乃至整个山西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以点带面,建立示范工程 文化润疆是一项全面、系统、持久的工程。各地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资源禀赋不同,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时,一刀切地全面铺开推广实施,难度大,也容易造成雨过地皮湿现象。因此,可结合各地州实际,选取基础条件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先行建立示范工程,在初步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渐次推广。

 在示范工程的选择上,优先考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已形成一定社会效应,更易做大做强的红色文旅基地。如,阿勒泰地区可以富蕴县 AAAAA 级旅游景区可可托海的三号矿脉、矿产陈列馆、阿依果孜洞为示范点,然后向周边扩展至赛尔江、阿布旦事迹馆及阿勒泰市革命烈士陵园,以此带动整个阿勒泰地区文化润疆工程。对一些发展成熟、影响力较大,但红色文化不充分的地方,可以深入挖掘培育,渲染红色底蕴。如,国际大巴扎作为一张新疆旅游名片,注重体

 现的是民族风情,而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以八路军办事处为中心,方圆二三公里内集中了多处红色革命遗址,为此,可淡化国际大巴扎旅游名片中的民族宗教文化,注入更多的以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和毛泽民故居等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从而将天山区打造成为乌鲁木齐市红色文化润疆工程的示范区。

 (三)重心前移,突出青年群体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 文化润疆工程作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利泽世代战略工程,既要面向各族群众,更要面向各族青少年。因此,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心要前移,把各族青少年作为滋养润泽的重点对象。

 1.自治区层面,要充分用好国家给予的各项扶持政策。如在实施西新工程和东风工程中,制作推送、出版赠阅更多适合青少年收视收听和阅读的影视剧、栏目和书刊。在文化援疆中,在以建场馆等基础性工程的基础上,变“送节目”为“种节目”,把支援地的文化元素与受援地的地方特色元素有机融合,让青少年在文体活动中增强文化认同。

 2.地州层面,要用好用活各类工作载体。如,在开展“访惠聚”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联谊中,要改变过去送钱送物等物质帮扶为送文化送思想等精神帮扶。如,结亲时可根据结亲户家庭的实际,为其子女订阅一年的《儿童文学》《读者》等期刊,作为农村孩子联系外界的媒介。在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要在固定时段推送适合青少年的节目(栏目)。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德育课、队日团日、校外实践和红色研学游等一系列途径,向青少年广泛宣传普及爱国主义精神和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少年牢记革命历史、传承先辈遗志。

 3.村(社区)级层面,要盘活阵地资源。以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喇叭进村、小喇叭入户等阵地资源为依托,通过书刊广电、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让青少年在红色文化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如,针对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无专人管理、经常关闭的状态,可挑选优秀的初高中学生在双休日做图书管理员,提高图书借阅率。针对南疆农村村民上夜校,孩子无人托管的现象,可在此期间推送少儿广播节目等等。

 (四)协同用力,推动产业化发展

 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传承红色文化,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按照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兼顾的思路,推动新疆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用力、共同参与。

 1.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科学的发展规划,抓好牵头负总责任,统筹协调文旅、体育和财政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主管部门要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合理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干预。要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建立红色文化激励机制和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红色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2.激活市场。要按照市场化建设模式,以红色项目为载体,创新投入机制,引入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和民间团体等社会资源,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红色文化市场开发。政府要根据红色文化的发展实际给予一定帮助,通过实行“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投入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金大力发展经营性的红色文化项目。

 3....

推荐访问:如何落实文化润疆研讨材料 研讨 落实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