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08 19:35:07 来源:网友投稿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术;
教育史;
审美;
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
(2)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
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以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 、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作为中学生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能力,锻炼身体外,还必须接受审美教育,加强美育。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前,更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在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意义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时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①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时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促进其他各育发展的需要。

1.美育是时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足既给青年一代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也给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带来复杂性,从而给教育者提出更高要求。当今大众媒体和娱乐场所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媒体文化一方面给学生带来大量丰富的信息,使学生紧握时代脉搏,扩大视野,增强能力;
另一方面给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问题学生”逐步增多。一些学生无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管理,以自我为中心,破坏校园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实施暴力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世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孩子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这一切变化,我们教师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这的确是一个应当警醒深虑的问题,李岚清副总理在1993年召开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要正确对待历史遗产,正确对待历史。我们要爱社会主义新中国,也要爱我们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要把五千年文明伦理道德的优秀传统的精华集中起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规范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青少年的成长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与社会进步、人的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感人、育人、化人的力量,它对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有着重要作用。审美活动不仅能够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勇敢执着地热爱美、追求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生活、美的未来,把爱美求美之心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且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审美活动还能够使物质生产给人们提供实用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
反过来它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进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就给我们历史教师提出更迫切的要求,那就是:继承传统伦理道德之精华,整合现代教育资源之优势,构建当代中学生“精神家园”系统工程,其根本之点是用历史美进行审美教育。

2.美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育的发展。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种子,就会有行动的收获;
播上行动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
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
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青少年精神世界是否丰富,同审美关系很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紧密联系,并受其制约。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他们向往美、崇尚美、追求美,爱美之心尤其强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如追星、爱打扮、崇拜偶像等都与这种对美的追求和热爱有关。但是,由于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局限以及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对美的认识比较肤浅和形式化,所以往往会形成一种虚荣,成为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桎梏。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教师应把历史教材中仁人志士、正人君子的心灵美、行为美等崇高的美的种子播于学生心灵的土壤,用他们闪光的人生,令人钦佩的人格,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去影响学生;
用他们的卓杰之行树立起的堪为楷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启迪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品德和心理品质,促进德育的发展。

3.美育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开阔视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美育是采用艺术方式来认识世界,它具有具体性、形象性、可感性等特点。历史美反映的客观事物具体、生动、鲜明、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对历史教学有重要作用。首先,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美的欣赏和追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主动性、主体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乐学历史,克服厌学情绪;
其次,用历史美来推动和促进历史的知识传授,易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在历史课进行美育过程中,学生不断受到美的熏陶,会开阔视野,增强智慧,促进智能发展。

此外,美育还能促进体育和劳动教育,能怡情健身。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审美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初步体会:

1.教师应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形式美,从而加强学生审美教育。

所谓美,就是既要使人愉快、舒畅,又要让人为之而去追求和奋斗的。人最初的美感是对外在形式悦目的色、线、形、悦耳的声音引起的生理。教师应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形式美,以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⑴把握教材形式美,加强审美教育。

现行历史教材以它的和谐性、统一性、奇异性等特性表现的美。教师可以从教材中五彩缤纷的图画图案、各色的大小文字等让学生获得最初美的;
然后从完美体现内容的形式结构让学生产生生理,如课文结构严谨,排版有序,布局和谐统一,匀称又多样化,让学生感受美;
再后从课文字体、层次结构等方面让学生感受美。这些美使学生塑造自身人格美有了丰富的土壤。

⑵设计教学形式美,加强审美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性越强,审美价值就越大,对学生感染力也就越强。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形式美,而设计教学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课堂的艺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导入新课的新颖话语、新颖的课堂设计、生动活泼而又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幻灯、图画、电视、多媒体电脑、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观,使学生心动,使学生欣喜,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感受到历史教学中的形式美,加强审美教育。

⑶展示教师示范美,加强审美教育。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穿着、仪表、言谈举止的风度是其思想、道德、情操、意志、智能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性格和气质的自然流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美对崇尚美、追求美的学生影响巨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展示示范美,加强审美教育。教师端庄文明的举止、整洁得体的服饰、潇洒优美的姿势、热情饱满的激情、准确生动的语言、简洁工整别致的板书等,都能使学生对“美”有着形象直观的了解,使老师成为美的形象代表,用美来拨动学生情弦,从而加强学生审美教育,以达到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讲文明、服饰整洁、态度和蔼、谈吐文雅、行为大方得体的目的,使学生在平凡的行为中体现美。

2.教师应挖掘历史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内容美,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能力。

所谓内容美就是指内在美,是人们审美中重点欣赏的美。历史课美育的重要任务是思想教育。内容美就是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因为内容的趣味、格调符合自己志趣、情操,是积极向上的并能使之升华,从而感到情投意合、心情舒畅,进而获得高级的心理美感,受到思想教育。历史教师要对教材内容直接加工提炼,让历史内容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具体表现在:

⑴从历史教材中展示的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典型人物、楷模的事迹和精神品质方面,加强学生审美教育。

历史教学渗透的美育,总是离不开事实和人物,总是依附于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认识、理解、评价之上的。它不像“政治”凭科学理论说服人,也不像文学依藉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而是以事实为基础,以人物为楷模来启迪人。因此,历史教学中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各个时代的重要人物身上,研究他们如何表现出主人翁责任感和在历史上如何显示种种美德而成为伟大的楷模,从而使历史教学在准确地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上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美、人格美。如:我国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
范中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
文天详“人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壮志;
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舍自己为大家的精神;
英国牛顿刻苦勤奋、执着追求、虚心求实的精神;
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了苏联人民的解放事业,孜孜奋斗,身残志坚,仍坚持写作的精神等等。另外,对于教材中带有片面性评价人物,我们也应挖掘出积极面,一分为二地看待,让学生鉴赏美。例如清朝名人曾国藩虽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事实,但却具有中国士大夫爱国、爱民、清正、廉洁的美德和不计功名、勤俭等优秀的个人品质,值得学习鉴赏。总之,历史上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和事迹可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美的启迪、鼓励和教育,培养其心灵美和行为美,从而加强审美教育。

⑵从民族美德和文化遗产方面,加强审美教育。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良民族美德,她重礼仪,重道德;
她勤劳,善良,自尊自爱;
她热爱祖国,爱好和平;
她自强不息,发奋进取,努力创造;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美德。教师在教学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分析教材内容中的民族美德,把那些与无产阶级的美相一致的继承下来,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把课本中所蕴含的美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学生心田,让学生轻松地受到审美教育。比如我在讲“春秋商业发展”一目中商人弦高时,为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让学生讨论古代人们对商人的习惯看法;
接着结合教材认识理解弦高冒以郑国国君名义把自己做生意的熟牛皮和牛作为慰问品犒劳秦军,使秦军放弃偷袭郑国的计划,保卫了国家安全的行为时爱国行为;
再联系现代史、当代史,当我们民族、国家、人民面临危难,需物质上、经济上支援的时候,也有不少商人慷慨解囊。如抗日和抗美援朝时,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不就捐献了数不清的武器、枪炮、军需物质吗?在1998年特大洪灾和2008年汶川地震时,不也有许多个体户、港澳台的商人和海外华商捐助了大量物质、药品和金钱吗?这不都是舍利求义的爱国家爱民族之举吗?最后,让学生认识商人尚且如此,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青年一代,在和平建设社会中主义祖国之时,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之时,在与外国朋友交往之时,……该为祖国做些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群情激昂,纷纷讲述自己将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受到了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世界各族人民,特别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精美的青铜器、古老的陶瓷和丝绸技术、四大发明、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
祖冲之的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李诫的《营造法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些在世界文化史上熠熠生辉。对于这些文化遗产,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理解其中蕴含的美,教育学生保护文化遗产,并努力学习,发展历史文化,使美的教育得到升华。

总之,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民族美德和传授文化遗产教学,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中华民族思想素质,壮大民族力量,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⑶教师应从文学艺术角度,让学生感受美,获得审美教育,加强美育。

艺术就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又比现实具有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在历史教材中,艺术的各个方面无不具体展现。事实上艺术就是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诗词语句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美;
可以从体现时代风格、民族特色的绘画、书法、雕塑、建筑艺术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如秦始皇开创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功过三皇,德高五帝”,陵墓自然修得气势不凡,皇陵坑以千计兵马俑陪葬,展现秦朝军容严整,气势磅礴,反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魄和意志,展现秦朝的强大和威严,体现了现实和艺术完美的结合。教材中米朗开罗的雕塑像《大卫》,把西方古代传说中青少年英雄大卫塑成一个准备战斗的极富英雄气概的青年巨人形象,雄健有力的完美人体造型、充满激情的艺术风格,展现人体美、造型美;
教师可以用音乐使人身心愉快让学生感受美;
可以从戏剧、电影、曲艺中展现的美让学生感受美。艺术以动人心弦的力量和富于韵律的美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它具有史学家的著述和政治家的训导所不能取代的教育魅力,它可以美化学生心境,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思想。

三、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审美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创造美的能力。

1.学会审美,才会创造美。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六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学生学会审美,才能创造美。由于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教学中就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积极的、正确的、崇高的审美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历史学科的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进而用美来打动学生情感,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使其受到感染和感化,以逐步深化学生对美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审美标准,使学生能正确地判断美,并逐步形成“审美地看待世界”的良好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美,就能烛古照今,以鉴赏现实中人和事的美和丑,改变对美的比较肤浅的认识和盲目的追随,并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逐渐形成美的言谈举止、美的行为习惯,时时处处表现美,进而发展美、创造美。

2.激发创新情感,才会创造美。

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激发学生创新情感。中学生的情感热烈而且丰富,其中热爱、美感、羡慕等,都可以作为创新的动机。托尔斯泰多次从艺术角度谈到激情的创作中的作用,他说:“我们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行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必须激活学生激情。大家知道,情感是认识的内驱力,美的欣赏离不开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动地渗入自己的情感因素,用自己的心灵为历史知识素材(如: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斗争”,的“探索”,彼得一世的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等)加温,在自己的言语中溶进热烈丰富的情感,那么就会自然地把学生情感吸引到所讲的素材中来,使学生产生激情,引发其共鸣,学习其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获得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基础上,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推动追求美,引导释放学习创新激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懂得用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用历史智慧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作为历史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理取舍,正确运用历史中的素材,优化课堂艺术,恰到好处地将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同美的欣赏融为一体,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注释

①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② 1993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一文。

参考文献

[1] 1993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

[2] 论历史高考中的审美掌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6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课堂氛围;
艺术性;
新课程改革

一、艺术使历史教学更富感染力

著名学者阎崇年在《清朝皇帝列传》中提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也是一门艺术。”说“镜子”是说历史的真实;
说“艺术”是说历史不只是一些干巴巴的人名和事件,还是美的载体。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真、善、美。真,是真实,在真伪面前我们相信真;
善,历史中有善有恶,在善恶面前我们推崇善,要扬善抑恶;
美,历史中有丑有美,在美丑面前我们向往美、褒扬美。就说清朝的疆域本身,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图画,而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从艺术的角度审视它们,都是美的,这都是历史。历史不只是书籍和文字,历代皇朝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把历史当作艺术,历史就成了过去的生命和鲜活的画面,情感上升华了,也就会对历史产生兴趣。

二、课堂氛围需要艺术的渲染

历史剧近年来热潮不减,清装剧大行其道之后,一时又兴起了汉宫戏。姑且不谈它的真实性,因为这毕竟很大一部分属于娱乐,但却充分地说明一个道理,历史是可以与艺术紧密结合的,而且在结合之后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康熙王朝》等电视剧的高收视率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表演历史小短剧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手段。首先,很多的历史我们今天的确不能让它真实地重现,既然这样我们所有人就都有了一个恣意想象的空间,当然是在符合大前提的原则下。其次,这样也给了学生锻炼其他能力的机会,比如想象和表演。曾经有一个班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爱好表演,平时上课感觉都很老实、很乖,但是后来我发现之后,便经常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三、符合当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审美需求

在当前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念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情感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可以艺术性地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它不是单纯的、孤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堆砌和集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的一个整体,它和政治、地理、语文等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甚至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如,时空观念、因果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关系……历史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宏观地看待事物,从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对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作广泛的分析比较,把历史学科放在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环境中进行分析,找出共性和个性。要让学生登高望远,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历史空间自由翱翔。

五、加强艺术感染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

新课标所打造的历史课程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史,课程标准打破了以往历史教材以年代为顺序,以朝代为基准的陈旧模式,构建了全新的学习主题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时代精神,大力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反映了近年来史学界公认的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水平,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目标和教学活动建议。将历史、地理和社会知识综合起来,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课程标准符合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设计越来越立足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塑造为核心,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因此,我们面临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必须摆脱掉以前枯燥的教学模式,应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加以创新,社会在不断发展,历史的车轮也在不断地前进,历史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这已是毋庸置疑的了。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历史思维 情趣美 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现在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僵化、死板的课堂教学,必将扼杀学生的个性生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迫切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快乐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历史教师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用历史课堂的“情、趣、美”的魅力,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需要,成为一种欢快、愉悦的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体验幸福,乐于学习,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情”

“情”是能感染人并转化为动力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是密切相连的,当人们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人的情绪是处于积极状态的,思维便会敏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对于诱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意义重大,教师的“情感”教学,必须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的教师上课因为缺少“情”,所以失去魅力,有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到位,但因其面孔像戴着一件“面罩”,教学语言既少跌宕,又欠起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融入历史教学情景中,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相反,有的教师讲解充满感彩,则会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在讲述八年级历史共产党员英勇就义的场景时,若照本宣科,只有短短一句,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但如果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讲述在绞刑架下大义凛然的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你们杀人是毫无用处的!”这将会在学生心灵中激起巨大的震动,对的形象铭心刻骨、难以忘怀。如教师用悲愤的语气描述九年级世界史那幅由毕加索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则会激起学生对法西斯匪徒的激愤之情,该画描绘了战争的恐怖、痛苦、受难和兽性,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暴行。但凡充满强烈情感色彩的讲解,必定会以情动情,使学生深受感染,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如教师讲八年级上册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可先用悲愤的语调,描绘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危害,红军被迫长征及长征初期红军被动挨打的情景,接著用焦急的语调揭示红军“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渴望领导红军的心情;
再用喜悦的情调描述由于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给红军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后用雄壮的语气描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胜利进程;
再用欢乐的口吻描绘三大主力会师会宁,长征取得完全胜利的情景。使学生对长征的认识,自始至终处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中,共享长征始末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憎恨和对指引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正确路线的赞颂。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传递的情感力量,从而达到活跃学生思维及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同样的,一个忽视的目光、一个冷漠的脸色、一个严厉的呵斥,会给学生带来压抑和伤害,无法融入课堂学习。“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魅力,是运用情感因素施教的根本所在。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趣”

南宋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一堂有趣的历史课,生机盎然,可使学生乐而不疲、津津有味,而枯燥乏味的说教,则只会使人兴致索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形象的东西能激起大脑的兴奋,这种学习心理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趣味性。同时,历史内容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突出趣味性。成功的历史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学习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联系历史知识,抓住“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准确,开发趣源,创设历史学习情境,使历史人物或事件活化起来,从而缩短学生对相去甚远的历史情景在心理上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兴趣地和个性地学习。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时,教者先出示投影《秦始皇》,对秦始皇的刻画描述如下:“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两眼虎视眈眈,一手指向前方,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他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
他头戴挂满珠子的皇冠,身穿绣花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居高临下的帝王身份;
他面带微笑,仿佛为自己功高盖世、流芳万代而流露出洋洋自得的满足感。”几句话的描述,就把秦始皇的体貌特征、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沉静在教师用语言描述的历史情境中,无疑会在学生记忆深处留下难以消逝的烙印。

此外,历史课堂教学的“趣”,还体现在导言的设计、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其他手段的独具匠心上。如,在讲述八年级历史“九一八事变”时,教师采用民间歌谣导入新课:“高粱叶啊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直观教具的运用方面,教师在讲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安排让学生进行拼图演示,学生将事先剪好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的图形,逐一贴在中国地图上,当图纸贴满地图后,“瓜分”的概念就不再抽象了,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如同做游戏,因而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趣味历史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趣教”,做到“识趣”,即找出问题在现实中的趣味点,“引趣”,即把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适时“激趣”,通过激发兴趣,开展历史活动,以趣促学,将学生的“自然兴趣”转变为“自觉兴趣”,用历史本身的魅力唤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会学习,真正领略到历史知识的精彩、美妙和趣味,使他们体验到参与知识学习的成功喜悦。

三、历史课堂教学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现,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与信念端正。”“美”的目的是通过美的事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爱美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能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性,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最佳动机和激发学习浓厚兴趣的重要催化剂。历史课堂教学的“美”,最重要的是教学语言之美。因此,教师语言的意境美、形象美和音韵美等,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沉浸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要使历史教学语言具有美感,就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将历史教学语言加以文学化和哲理化,唯如此,才会使历史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才可能使学生饶有兴味地探究历史知识的真谛。

例如,教师在讲述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时,语言应充溢着流动的诗韵之美;
当讲述那些在山河破碎之际,那些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的业绩时,语言应具有深沉悲壮之美;
当讲述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人民斗争或战争经过时,语言则应具有生动的形象之美,使学生从中听得见铿锵的金戈铁马之音,看得到浓浓的硝烟翻腾之景……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切领略到历史教学的魅力,并为之倾倒,反之,语言干瘪苍白,只能导致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之美。初中历史教材呈现了大量美术作品插图,给我们留下了美的形象。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油画《开国大典》,面带微笑、恬静自然端庄的《蒙娜莎》,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这些作品虽然表现的方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都能给人们以强烈的审美感受。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历史活动,让学生尝试实践美,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教师要把教学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丰富历史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美,感受美的存在,增加感情体验。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查阅六朝古都南京的资料,了解南京的历史,让学生收集一些古钱币,增强感性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丹阳本地的南北朝石刻遗址,直面石刻的艺术美,还可以通过欣赏唐诗宋词,让学生领悟意境之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依据“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历史教学之“美”除表现在语言方面之外,还可以将诗歌、历史音乐和历史图片等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美形式引入课堂,更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影视剧片断、彩色的板书、图示设计,既可以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又可以使学生的视觉得到美的感受,激起美的愉悦心理。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智慧用心设计教学,没有用心设计的教学是不科学和不负责任的教学。教师要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开始,还原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情、趣、美”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当然,影响历史教学的因素不止限于上述三方面,其他诸如学生历史社团活动、地方历史的运用等,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论是“情”、“趣”,还是“美”,它们三者绝非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关的,相反,“情”中有“美”、“美”中有“趣”,教师只有将这三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结合运用,才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愉悦、快乐学习的高效课堂,使学生从“厌学”到“愿学”向“乐学”转变,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曹小文.中学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基于历史学科的特性,《标准》强调教科书编写应采用通史体例,并将美国史与世界史分编。《标准》强调历史学科“变化和延续”的特性,指出:“标准应当以年代顺序为基础,这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历史模式和历史因果关系的有条理的办法。”在选材方面,它强调要注意不同历史时期各大洲、国家、地区、民族的相对平衡;
尽量顾及人类社会的主要领域,即社会、科学或技术、经济、政治,以及哲学(或宗教或美学)方面的活动。《标准》还指出,教科书要涉及人类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如领袖、人民、穷人、富人、男子、妇女和各族群的历史贡献。目前,根据《标准》编写的、在美国广泛使用的社会学习和历史教科书有几种。本文以其中的《世界史:与今天的联系》(WorldHistory:Con-nectionstoToday)[1]为例,分析美国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一、体现历史学科本质———时序基础上的变革与延续

以培养“时间顺序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在“变革与延续”理念的指导下,美国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采用通史体例。如世界古代部分在大的历史分期内,分别叙述各世界性古代文明和各地域文明的发展情况;
世界近现代史也按时序,突出重大历史事件,以时间作为历史分期的划分点,分期分地区分专题进行叙述。本书分为8个单元(unit),每单元再分几章(chapter)。比如第六单元设5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俄国革命;
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和革命;
西方民主制度的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章下再设节(section),如第五章的各节为:侵略、绥靖和战争、全球的冲突、轴心国的进展;
全球的冲突:同盟国的成功、走向胜利、从二战到冷战。这样的编排,给人时序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便教利学的印象。

二、强调学习历史的方法论: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教科书向学生指出,历史发展中包括因果关系、全球联系、过去与今天的联系。教科书涉及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活动,并把它们有机融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以单元二“古代帝国”为例,它探讨的几个主题是:1.政治和社会制度:集中体现“古代的统治者集中权力,创立了有效的政府体系,使统治者能统一不同的民族,并加强帝国的统治”。2.全球联系:指出印度、中国(秦汉)、希腊、罗马和美洲各国的文明是如何通过贸易和征服把各自的政府、技术和宗教传播出去并相互影响的。3.古代世界的主要宗教和价值体系,如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和儒学如何从各自的土壤中发生、壮大并相互碰撞。4.变革与延续,特设“与今天的联系”栏目让学生发掘历史与今天的联系:比如让学生了解中国、印度、希腊和罗马等文明遗产对当代世界产生的影响;
有关中国秦汉一章总结了两点,中国大陆至今仍是巨大的政治统一的国家、中国人仍在共同使用统一的书写语言;
在讲述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时,让学生思考“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将是什么命运”,并预计“你到老年时,生活会有保障吗?”5.全球范围的相互影响,为此教科书设“全球互动”栏目,强调世界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奥运会是有利于世界团结的力量还是破坏力量?另外,在“艺术和文学”主题下,让学生观察雅典卫城图片,思考“当代哪些建筑受到帕特农神庙建筑风格的影响?”

三、选材平衡,较全面反映世界历史的面貌

教科书的选材,基本保持了各州的平衡,对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均有涉及。在古代文明部分,计有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在地域性文明中,介绍了中世纪欧洲、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穆斯林世界、非洲的重要国家,包括西非和东非的历史;
东亚文明中的中国、日本与朝鲜。虽然自近代开始,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中心,但在相关单元中,教科书并不刻意以欧洲为中心,除讲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外,特别指出“第一个全球时代”的特点,并特设“欧洲与亚洲”和“欧洲与美洲和非洲的联系”两章;
在“新的全球模式”(1800—1914年)一章中,叙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状况。在单元“当今世界”(1945以来至今)中,对西欧、北美、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变化均有专章介绍,基本反映了世界的全貌。同时,选材也注意反映更多社会群体的活动,特别突出妇女在历史上的作用。教科书叙述了古代埃及、雅典城邦、罗马共和国、雅利安社会、古代中国社会、法国革命中和工业革命时期妇女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女权运动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妇女的贡献,等等。

四、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前的“预习”阶段

美国历史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在正式课文出现前,有相当篇幅的“阅读准备”,指导学生如何了解教科书结构,理解如何使用和学习教科书。

首先,列出具体步骤:1.熟悉本书内容,浏览内容目录。2.了解本书结构,包括参考部分。3.浏览原始资料与文献部分。4.观看世界地图。5.浏览英文与其他文字对照表和索引部分。

其次,向学生介绍本书特色。指出本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1.评估自己的能力。2.信息综合能力,为此,教科书中设立16个题目,如通过语言回溯移民史和日本的工业化。3.比较不同观点的能力,即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和地点出现的观点,在对比中增强探究问题的能力,为此设立8个问题,如,多元化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社会的稳定?战争永远是正义的吗?对言论自由是否应有所限制?4.分析原始资料的能力,为此提供了15条原始资料,如“种族灭绝”(屠杀犹太人)和中国古代家训,等等。再者,告诉学生通过什么材料和途径进行“人类经历的探索”:1.人文学科的联系:体会世界上伟大的文学和艺术,如埃及墓葬艺术和希腊戏剧、穆斯林世界的艺术和俄罗斯芭蕾舞等。2.灾难:目的是理解“主要灾难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如黄河水患、欧洲黑死病和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3.亲历其境:作为目睹者回到历史,如在凡尔赛生活,在阿兹特克市场里购买珍宝。4.上网: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并列出约40个题目:如楔形文字、商代青铜器、启蒙时代的画家和珍珠港。5.传记:全书提供约70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如摩西、凯撒、孔子、瓦特、贝多芬、列宁、斯大林、孙中山、、甘地等,让学生得以“与历史的创造者会面”。6.地理与历史:探查地理与历史之间的联系,提供40个题目,如古代腓尼基的探险者、海啸、滑铁卢之战、英国铁路和印度民族主义等。7.历史与今天的联系:探索历史事件与当今生活的联系,共列出四五十个题目,如“数字的中国”、圣城、分裂的半岛(朝鲜)、武术、梵蒂冈和俄国东正教会等。8.全球联系:了解世界不同地区发生事件间的联系,共列出二三十个题目,如犹太与希腊的联系、对丝绸的需求、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日俄战争、教皇保罗二世的持久影响。9.原始资料:全书提供几百条“原始资料”,如《汉穆拉比法典》、中国的《诗经》、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卡尔文《论基督徒的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伏尔泰《哲学字典》和高尔基的《与列宁一起的日子》。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亲历者的描写、文字和文献来还原历史(relivehistory)。

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详尽指导

美国历史教科书最有特色的一点,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文,如何从杂乱纷繁的信息中发现要点、区分主次。在“如何成功使用本世界史教科书”的前言中,提醒学生阅读时需注意的几点:

(一)发现什么是重要的:每节前都列出本课阅读要点和核心问题(focusquestions),发现本节最重要的思想(mainideas)。每目以红色标题分出不同段落,红字标题代表问题,段落中的文字即是答案。最后,每节后都设有复习部分,理解和巩固开篇时给出的重要思想。

(二)知道学习历史的多种方法:告诉学生,不要过多依赖教科书的文字,还应认真研读原始资料、观察照片、分析表格。可在预习每课时,先看照片、地图和大事年表,发现主要思想与这些直观材料的联系;
通过原始资料的回溯和还原,完成历史的“神入”。

(三)组织化系统化地阅读: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开始前,先创制笔记表格。学完每章后,填充笔记表,然后进行组织和归纳,获得本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四)发展学习历史的技能:书中为学生提供《技能手册》。对地图、图片、原始资料、表格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每章之后,都设置有“评估自己的技能”部分,重点是“原始资料分析”“信息综合”和“观点比较”的能力。

(五)上网学习须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旅行、进行学习和自我测评备考。资料中心包括:原始资料、传记和网址链接。还列出互动的网上教科书,从中提取动画、视频,阅读辅助、家庭作业辅助和测验辅助等。

六、阅读课文与课堂听讲同等重要

美国学生的“自读课文”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比,具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作用。为此,教科书里提供几个手册加以指导。《阅读和写作手册》的“阅读”部分指出“:阅读和理解教科书中的材料与阅读小说或杂志文章的消遣性质不同,读教科书的目的是为获得信息”,其步骤是:

第一,预览。正式阅读前,先浏览课文,以获得整体的大概思想,预知整个章节的总体面貌并了解作者的目的和观点。具体步骤是:读章和节的题目;
阅读导入性材料,如关键问题、关键词和主要思想;
浏览课文的题目或子题目;
观看照片、地图和图表;
核对重点词及其定义;
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或是总结部分;
读章节后列出的问题。

第二,“积极主动地”阅读。提醒学生要与课文的词语进行积极互动,搞清它们的真意、主要思想和支持主要思想所用的材料;
要做“积极的读者”,即“通过思考、提问、质疑、有时甚至是反对作者的观点而沉浸在阅读材料里的人”。其具体步骤是:阅读时做笔记;
把目的标题转化成问题并寻找答案;
回忆已学过的相关信息;
利用上下文和词汇结构决定词意;
区别开事实和作者本人的观点;
发现主要思想;
阅读过程中多停下来扪心自问:“我明白已经读过的内容吗?”要反复阅读难懂的段落,如果仍对阅读内容不理解,应询问教师或同学。

第三,以有条不紊的有组织的模式进行阅读。教科书指出,在阅读时,要注意课文结构是如何突出所有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并推荐了几种模式:分类,如在古代埃及文明中,归纳如下概念:社会、知识和经济等;
发现因果关系,发现作者如何表述已经发生的事件(结果)及其发生的道理(原因);
整理事件发生的时序,制作横向表或时序线。教科书还提出可用“主题式归纳”把握教科书的总体内容,可围绕9个主题(themes)展开:1.延续与变化;
2.地理与历史的关系;
3.政治和社会制度;
4.宗教与价值系统;
5.经济和技术;
6.文化的多样性;
7.全球的互动;
8.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9.艺术与文学。第四,复习和总结完成阅读后,对所读内容进行复习、总结和批判性思考,包括:复习标题和子标题;
复习自己做的阅读笔记;
总结作者的主要思想;
发现作者在逻辑和论点上的优点和弱点。第五,文章撰写。手册特别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给以十分详细的指导,指出写文章对掌握和牢记已学知识十分有益,良好的写作能力对考试也十分重要。

七、方便学生阅读和复习的实用性

为便于学生阅读、学习和复习,教科书的附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对照表对较冷僻词汇的发音和意思加以解释,如“巴罗克”“武士道”“文明”“多米诺理论”和“种族主义”等。考虑美国高中生中西班牙语裔的人数逐渐增多,还专门附有西班牙语对照表,比如对内阁(cabinet/gabi-nete)一词,完全用西班牙语进行解释。虽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通过考试和测验仍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教科书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对考试的实战训练内容安排得比较充实,每章后均设有“复习和测评”。如第34章“东亚和东南亚:1945~今天”的复习设计分为几部分:一、总结本章内容:建立“词汇库”,要求学生为每个词用一句话造句。二、回忆关键事实:如越南战争的后果。三、批判性思考和写作。包括发现因果关系,如提问: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超级大国,是否会威胁日本传统的价值体系;
还可对比邓小平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不同点;
还可连接历史与现实,如分析冷战对当今韩国的影响;
与地理的联系。教科书提到,一位现代经济学家写到:“五百年前,世界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今天,它又转移到太平洋。”教科书要求学生用本章有关亚洲的材料来支持这一观点。四、“技能测验”,检测学生分析原始资料的能力,并告诫学生“具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上网者,在阅读原始资料时必须了解作者的偏见,了解该信息的来源”。美国历史教科书的“索引”部分,把教科书涉及的国家、人物、事件、现象、集团、制度和思想的所有内容都归集到以字母先后顺序排列的单词下,并标上它们在教科书中出现的所有页码。这种“归纳”从另一角度建立起联系,便于学生梳理和整合知识。

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性

随着时代变化,在21世纪初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形象”已大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巨大进步,特别是中美关系的总体好转,也有理由让我们渴望了解美国同行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并考察他们是如何把这一形象植入美国年青一代的头脑中的。当然,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如“到公元前256年,中国已是一个巨大的、富有的和高度发展的文明中心,中国文化已经统治了东亚。”“当中国文明传播时,朝鲜、日本和越南接受了儒学。

当时,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1](p.90);
还说“汉代中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1](p.96),特别提到造纸术,对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介绍也很详细。在“与今天的联系”栏目中,还提到中国人发明了纺车和拱桥建筑技术,并说:“这些技术逐步向西传播,这些发明的现代版在今天世界仍然广泛使用。”[1](p.96)那么,新中国的“形象”又如何呢?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在这一部分,中国的“负面”形象立即占据上风。当然对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必大惊小怪,关键在于它连篇累牍地集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关切。如“东亚和东南亚:1945~今天”一章在介绍“亚洲四小虎”时,居然说:“台湾是……四个‘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1](p.868);
还说“台湾岛曾经被中国大陆统治过。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认为它是中国的一部分”[1](p.802)。这种刻意误导的诡秘措词,显然别有用心①。在本节的“与今天的联系”栏目中,还向学生提出“台湾是叛乱省还是独立国家”这样具有相当误导性和挑衅性的问题[1](p.868)。在问题上,明显支持达赖喇嘛;
在“宗教自由”问题上,对曾猖獗一时的表示同情。教科书还不厌其烦地涉及中国的“人权问题”,对八九不惜笔墨、图文并茂地加以渲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进步,内容十分丰富,可写的很多,但教科书却置若罔闻,毫不吝啬地挤出宝贵篇幅,开设专栏讨论2003年的“非典”问题[1](p.867)。

总之,直到2005年,这本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当代中国的基本色调依然十分暗淡。这一事实说明,多年形成的“冷战”思维模式仍在很多美国教材编写者的头脑中作祟。美国虽然自诩“最民主自由”的国家,特别以“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为傲,但其中学历史教科书同样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传达着美国政府和主流社会对现实世界的基本立场,最终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难怪美国有些有识之士对这样的教科书十分不满。他们在教授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特别编写和发放课堂补充阅读材料,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巨大进步给予十分积极的叙述。有些社会学习专家,对美国历史教学如何为中美相互了解服务提出几个原则:时代在前进在变化,美国历史教育中的中国问题教学应与时俱进;
美国“冷战”思维下的中国历史的教学已经过时;
美国人应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而欲了解真实的中国,应亲临中国并接触其人民②.

九、几点反思

通过对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粗略浏览,结合对中国历史课程改革过程的回顾,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反思:

(一)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认真严谨

1992年春,美国就开始着手进行《国家历史标准计划》。计划的目的要达到两个目标,:一、就学校课程中历史课的总体目标达成一致;
二、就所有学生在进入高校前12年中有同等机会达到哪些具体的历史理解和历史思考能力标准取得共识。到1995年3个《全国历史课程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的初稿才完成。此后,经过各州各社会群体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对各《标准》进行修订后,终于在1996年颁布。整个过程经历了四五年的反复研磨。抛开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不谈,这些《标准》的学术质量和可行性是比较好的。由此看来,标准的制定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加以论证、规划并反复修改。历史已经证明,如此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决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心血来潮的“出奇”很难制胜。

(二)教科书的编写应重视学术性与社会性的充分结合

美国教科书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参与者代表面的广泛性有关。教科书正式出版前,曾邀请大量评论者加以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评论者由几部分人组成,一、学术顾问,全部来自大学历史系,包括斯坦福、哈佛、伯克利等名校的历史学家;
二、内容评论者,包括人权委员会委员、大学教授、教会的教育顾问,伊斯兰教育的基金会长和中小学k-12社会学习课程学监;
三、人数最多的部分,是约30名高中教师组成的评委会;
四、“学生评委会”9人,由分别来自9个州的高中生组成;
五、“专门家”,包括地图专家、课程专家和考试专家;
六、“精确性把握专门小组”(accuracypanel)5人;
七、教科书编写顾问,由4名社会学习课程的咨询顾问组成。我们的教科书编写和评价队伍,也应采取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模式,高度重视中学教师、特别是学生的参与和评论。

(三)历史教科书应当是便教利学的素材

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在于它是建立在时序基础上、阐明人类历史过程中变革与传承的一门学科。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较好地遵循了这一原则。历史教科书编写者的任务,应当是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建立各种联系,编织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提供多种途径方法、对学生努力引领,使教科书成为有章可循的学习和阅读素材。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切断各种联系,把教科书搞成时序混乱、断层迭出、彼此孤立、相对静止、选材严重失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的拼凑物,必定造成“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因为它“釜底抽薪”,了历史教育的真谛。应当肯定,中国高中历史课程选修课的模块模式还是基本可取的,必修课则应回归到通史体系上①。

推荐访问:史学 心得体会 美术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美术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美术史课程感想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