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02 16:10:06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以加强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评选表彰未成年人身边的典型,鼓励更多的未成年人增强道德意识,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品格,在家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五篇】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以加强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评选表彰未成年人身边的典型,鼓励更多的未成年人增强道德意识,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品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为塑造新一代合格接班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评选范围:

4-6年级在校学生

三、推选标准

“美德少年”推选的基本标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纪守法,遵守《中小学生守则》,热心公益、遵守公德、诚实守信、自尊自强、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家中做文明尊老尽孝心的好孩子,在学校做文明勤学送关心的好学生,在社会做文明诚信献爱心的好公民。

“美德少年”根据其事迹分为尊师孝亲、自强自立、诚信守礼、勤学创新、热心公益等五个类型,具体标准是:

1.“尊师孝亲”美德少年: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分担家务。

2.“自强自立”美德少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锻炼,独立自主,勇担责任,自强不息。

3.“诚信守礼”美德少年:为人诚实,信守承诺,遵纪守法,恪守公德,举止得当,文明礼貌。

4.“勤学创新”美德少年:热爱学习,成绩优良,勤于思考,特长鲜明,勇于实践,善于创新。

5.“热心公益”美德少年: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爱他人志愿服务,言行文明。

四、评选办法

第一步:宣传发动:学校公布、班内张贴公示评选方案,并告知家长,让每一个学生、家长了解并支持本项活动。

第二步:评选

1.认星。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照“星级标准”,自愿提出自己的争星目标,并在班级公开承诺。

2.创星。学生根据自己认定的星级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学生有认星争优记录本,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

3.争优。采取班会、少先队会等形式,每学期对创星情况进行交流,主要是认星学生的成果交流、感悟体会和努力方向,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可给予适当点评和鼓励。

学校根据学生认星和创星情况,每学期表彰一次星级美德少年。表彰结果作为逐级推荐参加市和省级美德少年评选的基本依据。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保证质量。评选表彰美德少年是落实市委文明办精神的具体措施,全校各年级、各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真正选出我校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在养成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使美德少年成为全校学生的楷模。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充分运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各种载体,学习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
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各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在学校形成学习美德少年、争当美德少年的良好道德风尚。

六、推荐人材料准备

推报人选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报表一式2份(见附件);

2.被推荐的学生需准备1500字以内的事迹材料和500字事迹简介各3份;
材料一律用A4纸张打印,所有文字材料均须附Word格式的电子文档;

3.1寸近期正面免冠彩照3张;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艰苦的环境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芒。

劳模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在这里,和睦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个民族;
在这里,有皑皑的雪山、雪山环抱着广阔的草原、草原被清澈的江河分割;
在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花朵——莨菪花,有神秘的喇嘛寺院——松赞林寺、东竹林寺;
有祥和美丽的日光城、月光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而宁静;
在这里,有保持了数万年的生态:人们将山尊为神山,将水视为圣水,将湖敬为仙湖,将树说成神树,不轻易触动一草一木,人们仿佛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这就是1933年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的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祥和永恒、宁静淡泊之地——美丽的“香格里拉”…… 事迹材料网 1999年9月,移动由电信剥离之初,迪庆全州仅有3个基站,10年后的今天有303个基站;
由最初的仅在县城有网络信号到现在已实现了“村村通”的网络覆盖目标;
由最初没有一寸的光缆传输到目前拥有近2800公里、覆盖全州所有乡镇的光缆传输网络;
由最初交换设备属于大理交换局管理到目前拥有30万门的移动交换设备。可以说在网络建设与网络维护工作的背后,包含着李德辉和他的团队恪尽职守的坚持,还有移动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克服困难

为移动网络精心选址 事迹材料网

2006年4月的一个周末,李德辉在丽江参加完专题会议后,已是下午6点多钟,但他还是驱车连夜往回赶,并事先通知州分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金江镇与他汇合,然后第二天一起勘测基站站址。第二天一大早,他带领着2名员工,从金江镇出发,勘测完上轴村、安乐村基站站点后,他们沿路北上,又在上江乡境内勘测了核桃坪村基站站点,此时已是晚上6点多钟,他又驱车连夜赶往五境乡,找乡政府领导汇报基站建设事项,一直研究商谈到深夜11点多钟才休息。第三天天刚蒙蒙亮,又驱车赶回州分公司上班。

在香格里拉县最北端的东旺乡有5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过去只有唯一的一个基站,通信盲区较大,网络信号覆盖不到的村寨较多。为了提高东旺乡境内的网络覆盖率,2007年6月,李德辉利用周末时间带领网络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前往东旺乡勘站。从香格里拉到东旺乡要走199公里的乡间土路,还要翻越两座雪山,周五晚下班后出发,他们到达东旺乡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多钟。东旺乡地处东旺河谷横断层地带,险峰林立,深谷密布,北部雪山主峰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除当地藏民外,很少有外地游客在此旅居,根本没有对外投宿的地方。于是李德辉他们就找乡政府领导了解当地群众对通信的需求,和乡政府领导一直谈到深夜3点多钟他们才回到车上休息。根据乡政府的建议,星期六、星期天,他带领员工跑遍了东旺乡的5个行政村,为勘测建站确定目标点。

事迹材料网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中学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素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择机渗透,循序点化

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准确把握教材中蕴涵的德育要点,精心设计渗透方法。

1.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1.1.1量变、质变的典范:铁、生铁、钢含碳量的变化引起它的性质的变化。

1.1.2对立统一规律:化合、分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等。

1.1.3否定之否定规律:COCO2CO的转化。

1.2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1.2.1古代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冶金、瓷器、酿酒等化学工艺超前于欧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勤劳、智慧的伟大民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2.2我国的地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铁、锌、钨、锑、稀土、铝等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激励学生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学习,为祖国建功立业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1.2.3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国以来,化学工业的成就辉煌,硕果累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合成了蛋白质;
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2008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七”,引起世界人民的瞩目;
2009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寒冬中稳步前进,全球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利用“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充分挖掘,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初三化学下册第74页选学内容《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向学生讲述了侯德榜成功研究出了制碱方法,为化学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学生们学习侯德榜的爱国的精神,钻研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在化学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如初三化学教材上册第117页《臭氧》,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南极上方的“臭氧空洞”主要是受到氟氯烃等气体的破坏,推荐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让学生养成高度的环保意识。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美德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战争年代,革命烈士就义前用米汤写字,向党传递狱中情况;
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地下党员曾用稀硫酸当墨水传递情报;
解放后,曾经用碘进行指纹破案;
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家侯德榜战胜重重困难,进行制碱创业等。革命烈士和科学家的动人事迹,都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好素材。

国外的许多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激励学生树立爱国情怀、立志学好知识的生动教材。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诺贝尔父子不惜生命,在研制炸药的探险路上,顶着牺牲家人的悲痛,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的感人至深;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通过思想感染,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一、提高时事教育实效性,必须避免的“误区”

误区一:学校组织的时事活动,重教育形式,轻内容渗透

目前大部分学校搞的时事教育煞费苦心,在班级举行课前5分钟的“新闻播报”,虽然在形式上力求活泼、新颖,但只重视这5分钟的“新闻播报”,不免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只记得新闻,而根本不会也不可能去对时事的前因后果作出分析,这样又何尝谈得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等能力呢?

误区二:教师对课堂的时事教学,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重视文化学科的教学,淡化时事教育,中考前一个月,教师将之前准备好的时事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种时事教育方式,使原本鲜活的时事教育教学成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形式”,违背了时事教育的初衷。

误区三:学生对时事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时事是为了应付考试,存在应试心理,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欠缺,喜欢听教师讲结论,自己主动思考少,思维灵活性差,发散性思维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点。

一、 走出误区,提升学生时事敏锐度的方法

1.学校举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时事活动

(1)课前5分钟“今天新闻我主播”

利用每节思想品德课授课前的5—7分钟时间,播报当日的新闻事件。学生对此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出现在“今天新闻我主播”的主题有:国际新闻如“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利比亚军事武装行动”“泰国曼谷洪水”“世界人口突破70亿”“9年伊战结束”等;
中国的重大事件新闻如“天空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等;
也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如“西安一小学绿领巾事件”“2013年中考模式改革”“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等。更有学生给播报活动起了很多新颖的名称,如“新闻直通车”“时政播报站”“时政颁奖典礼”“时政风向标”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到理论系统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时事要闻主题演讲

2012年春季学期,我校组织了第二届“时政播报展示”比赛,让学生上台演讲,开展班级竞赛,并组织评委讲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搜集时事要闻。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方面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学生列举出了以下主题:“中国慈善危机——红十字会陷信任危机”“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在世界各地飘扬”“你的校车我的心——甘肃校车事件”“中东危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等。评委老师在活动即将结束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成绩,指出不足。该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受到教育。

(3)时事小报专题制作

小报由学生自己选材、设计、剪辑、编排。收集时事材料,自己张贴成小报,在班级、学校交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自我教育。如《校园安全专题》《国庆专题》《普法教育专题》《国际时事专题》《假期时事关注专题》等,都是我们在组织的时事小报中的专题。

2.教师组织高效、新颖的时事教育课堂

(1)时事备课,创设教学情境

时事是我们的第二教材,它弥补了教材的滞后性,给我们的是最快最新的信息。如在讲到“科教兴国”战略时,可采用这样一则时事材料:Ipod是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生产的一款影音播放器,它能播放歌曲、电影,类似于随身听。但严格来说,ipod并不是苹果公司的产品,因为从头到尾,苹果公司连ipod的一个螺丝也没有生产。它只提供ipod的概念和设计,只创不造,但是,就是这一“创”让苹果公司赚取了大部分利润,而那些真正造了ipod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内地及台湾省,菲律宾,只得到微不足道的零头。

Ipod在美国的零售价约为300美元,但这个产品的实际成本只有110美元,在190美元利润中,生产制造ipod零件的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各得不超过10美元,中国内地的组装工厂,只收入3美元,而苹果公司凭“创”却获得了超过160美元的利润。Ipod的故事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自主创新,只造不创,就只能替别人打工。目前,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备课中的设想提问:“读了上面的材料,你认为什么是核心技术,请用一句话来表达。”

(2)时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师通过一定的时事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书本上的知识,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究一:为什么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共同商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

探究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而争吵?

探究三: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看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负有保护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
还要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重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原因、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与实际能力。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朴实无华的他们,懂得勤俭节约,也能熠熠生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勤俭节约美德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参考!

        勤俭节约美德事迹材料一

一、基本情况

程林,男,15周岁,家住商南县青山镇草间村四组,现为商南县鹿城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

家有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奶奶74岁,先天聋哑,患有高血压,且十年前双腿又摔断,不能正常行动和交流。姐姐小时因不慎将面部烧残,父母亲因长年劳作分别患有严重胃病和重度贫血。为了一家生计,父亲和姐姐长年在外打工,母亲除种地、操持家务外,还要经常到别人家帮工。

二、主要事迹:

(一)在家里勤快懂事,为家分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知道:长辈体弱多病,家境困难,便很懂事。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助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打猪草、喂猪等。上了初中后,回家的机会少了,他只能在节假日在家里帮家人分担家务。他通常下班车后再走半个小时的山路才到家,妈妈还在地里干活,或在给别人家帮工。他放下书包,听到猪在嗷嗷叫,便提着篮子到地里打猪草,给猪喂上猪食后再做晚饭。尽管做的饭菜的味道不十分可口,但一想到能让劳作一天的妈妈放工回来便能吃上热饭菜,心里非常欣慰。在家期间,他劈柴,做饭,打猪草忙个不停,尽力帮助母亲分担家务。

(二)在学校勤奋刻苦,品学兼优

他深知家境困难,读书不易。于是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每次考试他都能保持全校前50名的成绩。自进入初中后,他将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虽天资不占太多优势,但他却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补拙。

(三)尊敬长辈,孝心感人

由于奶奶残疾,交流、行动都不方便,他非常疼爱奶奶,每次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奶奶。晚上帮奶奶擦身、洗脚,吃饭时先给奶奶盛饭、夹菜。在上学时经常从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中节约一点,放假回家时买点水果带给奶奶吃。

曾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次周末回家,奶奶见孙儿回来便从屋里出来,当她走到门边时却突然晕倒,不醒人事,这可把他吓坏了。当时妈妈在别人家帮工,无法联系。他只好给村医打电话求救,可村医正在很远的地方出诊,无法赶来施救。在万般无奈情况下,他急中生智,便将奶奶绑在自己稚嫩的脊背上,吃力地连背带拖,踉踉跄跄用了两个多钟头,将奶奶送到另一个更远的村卫生室医治,由于他及时将奶奶送治,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奶奶的生命。

在村子里,提到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每逢寒暑假村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他都会按时参加。在奶奶的陪同下,他从未缺过席,而且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保质保量。为村里敬老院的

爷爷奶奶送去最美的舞蹈,为村里居民清扫房间,为周围邻居义务发传单,帮助残疾人过马路、打扫卫生。用自己的爱心帮助身边一切有困难的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四)勤俭节约,朴实无华

生活中,当她走过洗手池的时候,她会主动扭紧滴水的开关;当她看到食堂桌上的剩饭,她就想到农民伯伯背朝天的艰辛汗水;当她丢垃圾,看见有的同学随手乱丢,一走了之的时候,她会一边制止一边拣起可回收的垃圾。就个人而言,她觉得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中,一块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一枝铅笔,她要用到握不住为止;一张纸,她都不会随便丢弃。因为她知道,这些点点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来之不易。教室里,她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捐给了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在学校,他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勤快懂事,孝顺长辈的好孩子。2013年3月被评为商洛市“优秀班干部”,还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光荣称号。

勤俭节约美德事迹材料二

一、基本情况

孙雅琪,女,9岁,家住平阴县财源街,现为龙山小学三年级(3)班学生。

她学习成绩优异,却一如既往地努力,力争上游;她在班内身居要职,却总能做到谦虚、团结同学;她身体柔弱,却在劳动中勇挑重任

二、主要事迹:

(一)在家里勤快懂事,为家分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从小知道:长辈体弱多病,家境困难,便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帮助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等。生活中,她主动地帮助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已的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

(二)在学校勤奋刻苦,品学兼优

她深知家境困难,读书不易。于是她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她将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虽天资不占太多优势,但她却用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以勤补拙。

(三)勤俭节约,朴实无华

在学习方面,她勤俭节约地使用学习用具,不浪费纸张,不追求时尚学习用品,将用过的纸张用来当草稿纸,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时常鼓励他们要勤俭节约。另外,有时她会看到厕所的水龙头没关上,就马上走过去关上它,以防水资源的浪费。每次下课时,她都会主动关闭电灯、电扇等,不让资源流失走。而且,同学们在饮水机那里接水时,通常会有水漏出来,她总会及时提醒他们,要节约用;生活中,当她走过洗手池的时候,她会主动扭紧滴水的开关;当她看到饭桌上的剩饭,她就想到农民伯伯背朝天的艰辛汗水;当她丢垃圾,看见有的同学随手乱丢,一走了之的时候,她会一边制止一边拣起可回收的垃圾。就个人而言,她觉得节约是一种品质,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约是一种高尚,只有做到节约,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中,一块橡皮,她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一枝铅笔,她要用到握不住为止;一张纸,她都不会随便丢弃。因为她知道,这些点点滴滴,在有些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来之不易。教室里,她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纸张扔在一个角落里,收集起来。收集变卖的钱,捐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她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了周围许多同龄孩子,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做一个为别人的劳动成果负责任的人。

勤俭是财富的源泉。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用节俭的精神使用财富。勤俭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观。

在学校,她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她是勤快懂事,孝顺长辈的好孩子。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一个小学生,一个女孩子,她选择了一条其他孩子都做不到、难以坚持的“节俭”之路,她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会着生活的快乐。

勤俭节约美德事迹材料三

XXX,女,今年11岁,是XXX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她活泼开朗,阳光自信,是一位品学兼优,有着优秀美德的好学生。勤劳节俭就是她最美的闪光点!

勤劳,让她闪亮。在她6岁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含泪把她和比她大5岁的弱智姐姐托付给了年迈的奶奶照顾。奶奶因为年岁大,手也不方便,照顾自己都是问题,更何况还要照顾年幼的她和姐姐。身体瘦小的马润茁便开始学着洗衣、做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家庭的重担。她不怕苦,不怕累,担起了大部分的家务,洗衣、做饭、洗碗、打扫房间等等对于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从上小学起,她每天早早起床,一边做早饭,一边抓紧时间把家里的鸡,鸭,猪等喂饱,料理完了家里的琐事之后,才赶到学校上课。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很多同学会去买零食。可是她,却在捡拾路边的塑料瓶,一个一个的存起来,换成一毛一毛的钱攒起来。同学们不理解,总会投入异样的眼光,但当同学们知道她的故事后,都对他敬佩不已!

推荐访问:美德 事迹材料 初中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五篇】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精选5篇) 初中美德少年事迹材料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