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音乐欣赏教案【五篇】

时间:2023-06-26 16: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故事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欣赏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幼儿音乐欣赏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五篇】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
故事;
悬念;
理解;
启发;
迁移

故事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欣赏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让幼儿从盲目的欣赏到理智欣赏的过程,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事是幼儿最能理解和感兴趣的一种形式,它作用于幼儿感知、思维、想象,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故事在音乐欣赏中的悬念作用

许多老师在让孩子欣赏音乐之前,喜欢用一个故事导入,这些故事大多是音乐创作的内涵,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孩子明白音乐的内涵,阐述故事往往是详细又完整,例如: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开始部分老师把森林里发生的事情全部讲解出来,结果孩子们理解的是故事而不是音乐,而且在欣赏之前故事的讲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到了真正聆听音乐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是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而没有更多地关注从听音乐本身来感受音乐的内涵。为了必免以上现象,故事的导入作用可以给幼儿讲故事的开头给孩子留下一个悬念,起到引发孩子的兴趣,为让孩子更好地聆听音乐作准备的作用。例如: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老师利用故事是这样开头的,“今天森林里举行音乐会,你们听谁来了”老师接着播放音乐让幼儿欣赏,孩子们通过自己聆听音乐,听出是狮子来了…,老师又说它们来干什么呢?听音乐你们就知道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用的方法同样是故事导入,但其作用却截然不同,一种方法是影响了幼儿欣赏音乐的效果,而另一种方法是为幼儿更加有兴趣的倾听音乐,从而为理解音乐而服务。

二、故事在音乐欣赏中的理解作用

音乐欣赏教材中体裁各异、风格特征千姿百态的诸多音乐作品,幼儿在理解故事上的差异,往往成为他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深浅、收获多寡的重要因素。幼儿具备了一定理解故事的能力,有助于在欣赏过程中能够从一般形象的初步联想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音乐欣赏的最高层次──理性认识的阶段,而掌握一定的故事表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是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金钥匙。例如: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教师在故事的选择上,从幼儿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元素,电影《狮子王》中“狮王一家”和“土狼”之间的故事,再结合听音乐,使幼儿通过听、想象,了解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威武的狮王形象、温柔美丽的狮后形象、天真可爱的小狮子形象和狡猾的土狼形象等等,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如何发掘故事资源,引导幼儿从故事的角度展开丰富的音乐联想,由此导入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故事的另一个作用。

三、故事在音乐欣赏中的启发作用

幼儿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还很稚嫩,并不完全主具备独立思考与鉴别的能力,因此,欣赏教学中需要作必要的讲解,但讲解一定要富有启发性而不能是灌输式的。要少而精,切忌烦琐,讲解可以在欣赏之前也可以在欣赏之后,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稍作提示,幼儿欣赏之后展开讨论,也可以结合音乐欣赏,请幼儿联系所学习过的有关经验进行讨论。以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为例,老师问幼儿:“你们听了这段音乐觉得狮王一家在干什么?是在散步呢?还是在捕食?还是在睡觉?”孩子们答案不一,这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狮王一家在捕食的答案,而是启发幼儿听音乐并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散步的音乐和捕食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睡觉的音乐和捕食的音乐又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让幼儿听音乐做散步、捕食和睡觉的动作感受,孩子们对音乐又有了一定的理解,散步和睡觉的音乐是慢的,狮王捕食是快的,最后孩子们自己在老师的启发下,听出了这段音乐节奏是惭快的狮王发现了目标“土狼”要捕捉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故事在欣赏教学中的启发作用,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调动幼儿积极思考而不是以教师主观愿望出发,让幼儿被动的接受知识。

四、故事在音乐欣赏中的迁移作用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 音乐欣赏活动 教学方法

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曲调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对提高幼儿的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幼儿的爱好、情操、审美等产生有益的影响。幼儿时期是记忆力、接受能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幼教工作者要善于用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巩固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爱好,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为幼儿营造一个音乐的氛围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幼儿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不理解。只有把音乐融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之中,幼儿才能轻松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

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可根据幼儿活动安排播放一些优美乐曲。如在晨间入园时,播放优美或节奏明快的童谣、合唱曲等,以尽快消除幼儿对家的依恋,自发地产生饱满的情绪。晨间活动先放一些进行曲,孩子们一般都比较熟悉,会学着、运动员的样子挺起胸,摆动双臂,挺有精神地走步,再放一些抒情、欢乐的乐曲,启发幼儿做动作。一般来说,只要孩子们做的动作同乐曲有一点联系,教师就应该表扬、鼓励,并引导他们设想别的动作。在幼儿午睡时播放柔和、安静的摇篮曲、催眠曲,音量渐弱,可将幼儿带入甜美的梦乡。幼儿在室内安静的游戏时,可播放舒缓、流畅的萨克斯曲或钢琴曲等。同时,在教室内布置一个音乐活动区,放置一些头饰、道具、磁带和打击乐器,幼儿好模仿爱动,他们在活动区通过敲敲、打打、模仿,做一些音乐游戏,通过自身参与感受音乐。让音乐声刺激幼儿听觉,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能使幼儿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欣赏乐曲打下基础。

二、运用多种形式,参与教学活动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为了弥补音乐形象的不具体,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中,辅助地运用图片、舞蹈、录像、诗歌等,采用听觉、视觉、动觉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丰富幼儿的想象。如在欣赏《进行曲》时,让幼儿随音乐边听、边动。通过动作的体验,感知音乐的力度、节奏等。在欣赏《采茶扑蝶》时,由于幼儿学过舞蹈“采茶舞”,有这方面的知识,因而我就不用图片,而采用色彩鲜艳的道具(一块围袋、一只篮子、一把扇子),跳一段《采茶扑蝶》的舞蹈。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听着音乐,看着舞蹈,有的孩子咧着小嘴在笑,有的孩子感叹地说:“啊,多美呀!”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各种形式,一步一步让幼儿层层深入理解乐曲。同时创设一种与作品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这种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幼儿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其中包含教师的体态、语言、服饰等。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幼儿的情绪体验达到同一频率时,师幼之间才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上的共鸣。如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时,我请豫剧演员到场,向幼儿介绍豫剧的服饰、鞋子、唱腔、动作等特点,并当场穿上豫剧服装为幼儿进行表演,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想参与表演。

三、合理选材,对比欣赏

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选择欣赏作品、编排欣赏课程内容时要依据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考虑到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如在刚开始欣赏阶段,可选择一些简短的乐曲,结构清晰、鲜明突出、趣味性强、可参与性强的教材给幼儿。如:“小白兔和大黑熊”,它包含着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小白兔的音调活泼可爱,伴奏也是模仿小白兔子跳跃的节奏×|×|××|大黑熊则是低沉、浑厚优美的旋律。孩子一下子就能抓住音乐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很感兴趣。当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就可以让他们欣赏有主题的乐曲及一些可接受的器乐曲,如《森吉德玛》、《赛马》、《狮王进行曲》,这些乐曲都是幼儿能够参与操作,喜欢参与操作的乐曲。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在风格、情绪其表现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可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欣赏水平,合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音乐不同特征的音乐作品,将它们集中起来进行对比欣赏。如,将摇篮曲和进行曲进行对比欣赏,让幼儿分辨它们的不同特征,从中感受到摇篮曲轻柔、安静、优美;
进行曲节奏性强,雄壮有力,想象队伍操练的情景。了解了这些,就为区别其他类型的乐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欣赏歌曲《小白菜》时,我就把它和《我向党来唱支歌》进行对比欣赏,启发幼儿听两种歌曲的不同心情和感受,从而巩固对某一作品的记忆,提高辨别能力,按这种心情自己创作一幅图画,并注意选择所用的颜色。听《小白菜》时,孩子们都没有了笑容,有的说:“老师,我看到了可怕怜的小女孩。”有的说:“老师,我很难过,想哭。”这就说明孩子们融入到音乐中去了,感受到了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四、教师的引导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

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幼儿视听、动、多种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短小的故事或生动的情景描述来诱发幼儿的积极想象。如在欣赏《勇敢的小白兔》这一活动中,我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先不告诉幼儿乐曲的名称,而让幼儿听音乐编故事。先让幼儿听乐曲的第一段,谈谈感觉。小朋友们都感觉是欢快地跳跃,是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子、小猴、小松鼠等。就用这欢快音乐表现小白兔的形象。再播放第二段乐曲,让他们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们都说出乐曲给人感觉很低、很慢,听了很害怕,好像一些凶恶的动物要出来了如大狮子、大老虎、大灰狼等。就用第二段音乐表现大灰狼的形象。再把一二段连起来播放,请幼儿根据乐曲所表现音乐形象来编一段小故事。小朋友们自然而然编出了故事(有一群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做游戏、采蘑菇时,突然从森林里窜出一只凶恶的大灰狼)。我启发性提问:那么后来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时,小朋友的积极性非常高,编出的答案也非常多,有的说:“大灰狼把小兔子吃掉了。”有的说:“小兔子吓得都跑回了家。”有的说:“猎人出现了,会帮助小白兔了。”等等。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听第三段乐曲,乐曲会告诉我们答案。通过听乐曲,小朋友们知道了小兔子们并没有被大灰狼吓倒,而是团结起来,勇敢地战胜了大灰狼。听完第三段乐曲,小朋友们都高兴地鼓起掌来。从他们的表情、神态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已把自己想到的与音乐的表现结合起来了。根据乐曲内容请幼儿给乐曲取名,并设置一定的情境,请幼儿带上小动物头饰,再欣赏时,他们边听边做动作,仿佛真正进入到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中去了。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而且孩子们在愉快的情绪中,积极地想象着各种形象,表达音乐的内容,语言表达力也同时得到提高。孩子们在欣赏音乐时思维积极,他们常说:“老师,再放乐曲,让我们来编故事好吗?”有的孩子在语言课中发言次数不多,可在欣赏音乐时发言积极。所以,经常播放适当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表现并启发他们编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制定好欣赏乐曲的要求后,还要考虑幼儿的知识准备,只有幼儿熟悉、了解的内容,才能唤起他们的联想。如在欣赏聂耳《卖报歌》的活动中,我就把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事迹(主要音乐方面)讲给幼儿听,并指导幼儿有目的地反复仔细听。这样一来,幼儿就很快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了。

幼儿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完全能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及内容,很自觉地进入角色,参与到音乐活动中,逐步提高欣赏水平。一首好的音乐或歌曲,听一两次是不够的,应让幼儿多欣赏,在反复欣赏过程中加深印象,每次欣赏都要向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启发他们在欣赏过程中不断地感受音乐。这样幼儿的欣赏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五、与各学科活动相互渗透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3篇

音乐教育不但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也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于音乐不以说教方式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心灵。在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合作能力等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我就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从音乐几个方面。

1.音乐欣赏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音乐欣赏活动是让幼儿从音乐欣赏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进行验。我以为可通过教师主导的图谱欣赏和幼儿主导的合作欣赏这两方面去进行。教师主导的图谱欣赏,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在充分分析音乐之后为幼儿设计,给制出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理解水平的图谱,帮助幼儿分析和表现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基调,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主导的合作欣赏活动,一些乐曲短小、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的作品,非常适合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活动中,幼儿也非常愿意把自已的感受通过绘画和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2.音乐游戏,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1灵活多变的音乐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让幼儿体验快乐是音乐带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集体游戏是受幼儿欢迎的音乐活动形式之一,一方面,通过集体音乐游戏,能将幼儿扑克发的动作逐步转变成完善、和谐、协调的动作,使幼儿在反复表现这些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另一方面,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唱歌,跳舞进觉得特别开心,这种快乐的情绪能帮助幼儿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熟悉和亲热起来,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中自由、欢快地活动,培养乐观的情绪。

2.2培养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游戏中都包含一定的规则,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使幼儿逐步体会到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只有大家都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游戏,才可能使活动顺利进行。

3.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严谨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4篇

音乐对于人的发展举足轻重,音乐环境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一一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

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集体表演。

活动延伸

欢庆胜利一一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教师:在故事的最后,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能将乐曲与图片匹配。

2、能想像乐曲所表现的情节内容,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示。

3、能大胆、勇敢、创造性地想像表现,敢于与众不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磁带,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图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长在哪里?这些花长得这么样?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

(1)第一遍音乐,音乐和图是不是一样的?

(2)第二遍音乐,请一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指图。

(3)第三遍音乐,幼儿伸食指与老师一起指图。

三、请幼儿做指挥

其他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条用滑)

四、游戏

(1)老师在家擦桌子扫地,请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干活,什么音乐擦桌子?什么音乐扫地?

(2)幼儿与老师一起听音乐做“打扫卫生”

(3)小朋友在家还会做什么事?听音乐一起劳动

(4)你们到幼儿园又会干什么?听音乐活动。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当音乐慢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活动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

(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⒈美丽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微风一吹,嫩嫩的柳枝会怎么样呢?(随风摆动)

⒉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当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动起来。

二、学唱歌曲

⒈欣赏歌曲

师:柳树可真美啊,听我来唱一唱美丽的柳树。仔细听听,歌曲里唱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⒉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边看图谱边听老师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

(3)在图谱上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请你看着图谱再听我来唱一唱。(师指图演唱)

(4)幼儿随老师看着图谱念歌词。

⒊学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3)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4)你最喜欢唱那几句?(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三、学习二声部合唱

⒈第一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同时跟着音乐旋律用“啦”或“呣”来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分声部合唱)

⒉学习第二种合唱方法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体合唱。(先师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来帮助幼儿合唱)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看图做动作。

2、初步学习集体舞,能跟随音乐较合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体舞中感受音乐,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2、磁带

3、黑板

4、四张不同花儿的图片

5、手腕花人手一朵(红、黄、蓝、灰四种,同数量)

6、地上贴小圆点(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图1--"花苞"图师:图上有什么?

师:花开了没有?

师:花苞有什么颜色?(红、黄、蓝、灰四种)师:你们手上戴着什么?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是一样的?

二、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熟悉音乐。

老师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拍手。

三、比较图的不同,看图做动作。

老师出示图2--"花朵"图师:这幅图与前一幅有什么不同?

师:花苞怎么做?

师:一个人是这样做,那两个人怎么做?四个人呢?

听音乐,小朋友做动作(四个小朋友一组)师:地上有小圆点,现在怎么变小花苞?

请四位小朋友示范,其他小朋友跟学。

老师出示图3--有上下箭头师:这幅图与第二幅是一样的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师:请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种花?想想你是开在上面还是下面/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老师出示第四幅图--旋转的箭头。

师:最后一幅图与第三幅图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上来试试做动作。

四、幼儿再次看图欣赏音乐,完整的跳集体舞。

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做动作。

师:前奏听好,并看老师在什么图上指了两次。

师:小朋友要把这两个动作做两遍。

幼儿跟音乐连贯地做一遍动作,老师不示范。

师:请小朋友自己找圆圈站好,现在我们听得音乐比较快,小朋友不记得动作就看图。

五、老师总结师:今天谁帮了大忙?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范文第5篇

一、借助诗歌、故事等语言形式解读与表现古典音乐

语言类的解读与表现经常是贯穿在欣赏活动全过程中的。在欣赏作品之前一至两周,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讲故事、说儿歌、读散文等形式将与乐曲相关的内容传递给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以优美不平白的语言引领幼儿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风格及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欣赏之后,教师用散文或诗歌、故事的形式梳理幼儿多姿多彩的想象意象,使其成为全体幼儿的表象积累。

如欣赏圣桑的《天鹅》,在欣赏前一周,教师就为幼儿讲了有关天鹅的故事,如“天鹅湖”“七只天鹅”,学习了骆宾王的《咏鹅》。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提示幼儿注意聆听音乐的速度、力度及节奏,感受乐曲宁静舒缓的风格。并提问幼儿:这么优美的音乐,会是谁在做什么呢?幼儿在认真聆听大胆想象后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是马儿在悠闲地吃草;有的说是两只小鸟在天上边飞边玩;还有的幼儿说是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用诗化的语言启发幼儿:这是一只美丽的鸟,它像公主一样优雅,清清的湖水是它的家。幼儿很快就理解原来作曲家用音乐描述的是美丽的天鹅。

二、运用绘画、图谱等美术形式解读与表现乐曲

艺术是相通的,当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地熔于一炉,高雅的音乐与精致的画面交织,音乐的境界便愈发曼妙无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图谱、图画、动漫等美术手段赋予音乐以线条、色彩,使乐有形、画有声,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对古典音乐旋律、结构、及主题的理解。

如欣赏《马刀舞曲》活动,在自主表现环节中,请幼儿分辨乐曲的曲式,听出乐曲ABA的三段体变化,提供给幼儿各种颜色的圆点、直线、波浪线、折线、三角形、圆形等图案,让幼儿尝试为乐曲制作图谱。还为幼儿展示骑兵列队和作战的图画或动漫,让幼儿在头脑中想象库尔特人怎样骑马挥刀,骁勇善战,然后提供给幼儿纸笔,鼓励幼儿画出自己想象的乐曲图并进行展览。让孩子们通过分享其他幼儿的作品,丰富自己的想象素材,提升想象力水平。

三、运用肢体动作等音乐形式解读与表现乐曲

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所以,孩子们在欣赏乐曲过程中,无不是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和表演的。教师应在幼儿自发的表演基础上,在教授幼儿基本动作模型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想象出符合乐曲风貌的舞蹈;利用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节奏、力度、创新打击乐的演奏方法;根据乐曲描摹的情节想象创编童话剧等。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在表现作品的过程中极大的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如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充满艺术魅力。教师在领幼儿欣赏时,可让幼儿自己想象乐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引导幼儿感受各个音乐形象,如长笛以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表现小鸟在天空中叽叽喳喳地愉快地飞翔;双簧管吹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表现步履蹒跚的鸭子;单簧管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音色浑厚的木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让人仿佛看到老爷爷唠叨样子;三只圆号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表现大灰狼的凶残可恶;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在反复聆听乐曲基础上,幼儿通过想象对乐器与音乐形象的对应关系已经非常熟悉。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用肢体动作配合乐器、旋律等的变化表现各个人物形象,然后进行分角色的故事表演,加深对乐曲结构、旋律、节奏的理解,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对音乐的、角色的想象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总之,关注在纯音乐的聆听过程中运用多种介质解读乐曲,激发幼儿感受、表现美的情趣,鼓励他们通过身体动作、语言、绘画、歌唱等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才能促进幼儿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为他们一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学前心理学》陈帼眉、孟晓霞、刘桂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黄瑾编著

3.《幼儿园音乐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志华编著

4.《欣赏活动》许卓娅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徐卓娅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音乐欣赏 教案 幼儿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五篇】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精选5篇) 幼儿音乐欣赏教案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