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础文明自我总结【五篇】(完整)

时间:2023-07-19 09:20:06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评估的通知》(永编办发(2018)6号)文件精神,推进全省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基础文明自我总结【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五篇】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根据《**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评估的通知》(永编办发(2018)6号)文件精神,推进全省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基础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就我校基础工作达标情况自评总结情况如下:

一、基础主要内容

(一)基础工作分类和标准

基础工作确定为8类16项,具体分类及标准如下,

1.机构职能管理类(重点是建立我校职能明细表)。

标准:职能定位准确,内设机构设置合理。

(1)明确部门职能。厘清部门职能,合理划分事权,减少职能交叉重叠。

(2)优化内设机构设置。根据部门“三定”规定,结合大处(科、室)制改革,推进职能转变,明确内设机构职责。

2.岗位责任管理类(重点是建立上岗位责任书)。

标准:岗位权责清晰,工作运行规范。

(3)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内设机构职责,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负责的主要工作。

(4)制定岗位工作标准。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制定岗位工作标准。

(5)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主要业务工作和学校内部管理运转流程。

3.基础资料管理类(重点是建立单位文档资料库)。

标准:系统全面、准确详实、方便使用,做到资料齐、底数清、情况明。

(6)完善基础数据。建立健全各类台帐、报表、名册等,并实行动态管理。

(7)积累基础资料。汇总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资料,按类归档,形成定期归档制度。

4.管理制度建设类(重点是编制学校管理制度册)。

标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制度执行有力到位。

(8)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议事决策、人事管理、考核奖惩、应急管理、财务管理、教师管理等工作制度。

5.信息化建设类(重点是建立学校信息网)。

标准: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9)推动办公自动化。推动OA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10)建立信息平台。构建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推进信息共享。

6.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建设类(重点是建立部门间协作制度)。

标准:部门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形成台力,推动工作落实。

(11)建立部门间协作制度。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调配合、相互约束的工作机制。

7.考核检查类(重点是建立效能考核评价机制)。

标准:效能考核与日常管理、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强化结果运用。

(12)建立效能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等制度。建立效能评估制度,完善以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为主的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加大服务对象评价的权重,充分体现效能建设在日常管理、年度目标责任制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的作用,强化结果运用。

(13)建立重点工作督促检查机制。按照13710工作督办机制等制度,建立流程式、无缝式责任分工、目标式跟踪落实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限期报告制度、调查复核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8.服务群众类(重点是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

 标准:牢固树立学生观念,着力解决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4)建立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服务平台建设、惠民政荣宣讲、定期民情沟通等制度,推动党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

(15)建立深入基层帮扶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调查研究、走访帮扶困难学生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产生。

  

(16)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度,持之以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优良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等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重点任务

1.系统梳理基础性工作。对照各自职能,改进薄弱环节,分层级梳理基础性工作,对履行职能的基础信息、工作规范、规章制度等基础性业务和管理工作进行分类界定,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基础工作目录、制定工作运行流程图。对照国家标准、行业运行规则和相关指标,分项制定基础工作内容和标准,及时做好与新出台制度文件的衔接工作,形成学校(处室、科室)管理手册、应知应会手册、便民服务手册,建设以宣传政策、惠集民意、便民利民为主要功能的移动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基础工作分类标准,结合各自业务职能、分类梳理基础工作,形成条目清晰、系统准确的基础工作目录。省我校在认真梳理各处室基础工作的同时,坚持上下联动,按照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梳理和自下而上梳理汇总的方式,建立系统规范的基础工作目录,确保基础工作目录有效覆盖所有处室和岗位。

从我校业务工作实际出发,编制基础数据资料目录,我校要加强对各处室的工作指导,确保我校系统基础数据资料目录上下贯通。按照系统全面、准确详实、方便使用和资料齐、底数清、情况明的标准,对照目录建立健全为各项业务工作提供支撑的各类台帐、报表、名册等。要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单位内部基础工作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完善优化平台功能设计,逐步实现基础数据资料电子化和定期动态更新、资源共享、信息化管理。

2.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各处室要普遍建立岗位责任书制度,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严格定员定岗定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标准、程序、衔接方式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规范工作计划管理,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将年度工作从时间、数量、质量等维度,细化分解为季度考核指标,形成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规范文书和档案管理,明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形成定期整理归档制度。提高内部工作信息化水平,推进无纸化办公和文书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构建综合信息平台。

根据我校的不同职能和管理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基础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党政机关一般分为领导岗位和若干业务主办岗位;
我校一般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

以岗位确定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体现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求,应有定性、定量指标。工作流程主要围绕业务工作设置,注重体现工作环节。将基础工作内容整理归纳为“三个手册”,即:以组织机构、工作任务、管理制度和考核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单位(处室、科室)管理手册,以基础数据、基本资料为主的应知应会手册,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各项惠民政策为主要内客的便民服务手册。

3.强化效能建设。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对内设机构、工作岗位办文办事的具体时限进行确定。部门之间办理请示、报告、询问、答复、征求意见、会签文件、商洽工作等,由牵头部门负责明确办结期限。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等制度。优化提升学校服务平台功能,构建全省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强化效能督促检查,抓好会议决定事项、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等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运用效能考核、效能评价等方式,对工作完成情况、改革创新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抓好本校效能建设。

4.扎实做好家长群众工作。强化服务理念,密切学校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各项政策举措和惠民政策的落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服务均衡配置,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协调配置,增强群众获得感。沉到基层去,接地气、办实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围难,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组织实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校党委(党组)是抓好本单位基础工作达标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警惕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要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推动达标深入开展。党支委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家长、学生、教师三基联动机制,在基础工作达标基本完成时,深入总结达标经验,研究制定行业系统基础工作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各处室要做好基础工作达标的组织指导和评估验收工作。校“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本级党员干部、各处室基础工作达标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各处室达标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二)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我校按照省委部署,自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基础工作达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照中央部署要求,梳理已经得到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具体情况,明确改进工作的举措,用足用好国家政策;
对照发达地区和我省先进典型的好做法好经验,找准差距,补齐短板,提升工作标杆;
对照人民群众期盼,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工作标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薄弱环节,主动攻坚克难,持续树标、对标、达标,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紧跟国家大政走向,动态调整政策措施,对工作滞后地带、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和加强,不断提高学习研究的能力,对重大工作专深研透,防止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不断提高聚焦举纲的能力,善抓主要矛盾,盯住突出问题,攻城拔寨推进;
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积极与全国先进经验、做法对接,强化横比意识,防止固步自封、得过且过。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达标,是一项创新性实践,要大力宣传“三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及时报道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推介先进、鞭挞落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自我评估总结

我校在基础工作达标实施方案后,对照达标验收指标,逐项打分,完成达标验收,最后再次进行自查自评,形成自查评估总结报告。虽然我校圆满的完成了基础工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2、组织管理还是不够精细化。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三基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并针对我校存在的不足,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把基础建设工作做到实处。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农村水利设施薄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农村水利公共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设备陈旧老化严重,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仍然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农户参与农村水利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维护的利益驱动小,农民对农村水利公共设施的需求表达机制严重缺乏。对广东而言,广东是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省份,防洪减灾始终是现代水利的重点。

许多学者对水利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陆菊春、王才君等(2002)分别采用乘数理论、弹性模型等定量地验证了水利投入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顾强生(1999)根据计量经济分析理论建立了水利投入与社会经济联动和互动关系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工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同群众投劳和水利投资均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依赖关系,水利投入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产出具有重要影响。李远华(2006)等重点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后及新农村建设时期水利投入,特别是农村水利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杨振、牛叔文(2007)等应用弹性与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水利投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后续投入对这种拉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研究为水利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宏观发展作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本文选取南方丰水地区广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二、实证分析和检验

广东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1125万kW,可开发利用量为666万kW,地处珠江流域下游,洪水峰高量大,洪灾损失的高风险区集中在北江、东江下游、西江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表1可知,1990年~2005年广东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一直呈现出增长态势,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态势基本保持一致。广东省农村主要分布在山区,经常受到水涝和干旱的双重影响,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农业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水利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政府为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合理依据。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同向增长趋势,为揭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运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法进行分析。

1.数据和变量选取

首先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变量进行选择。根据数据资料的可得性及数据连续性,本文选用的数据取自《广东农村统计年鉴》1990年~2005年的“广东水利基建投资”(用变量SI表示),农业经济增长变量AGDP的数据取自上述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同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和数据的剧烈波动现象,对各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AGDP、LNSI表示。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是从统计上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其基本思想是如果X是Y变化的原因,则X的变化应该发生在Y变化之前;
如果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则X应该有助于预测Y,即在Y关于Y滞后变量的回归中添加X的滞后变量后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应该能显著地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此时称X为Y的Granger原因。如果添加X的滞后变量后没有显著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则称X不是Y的Granger原因。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是时间序列具有平稳性,或非平稳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因此,首先本文应用Eviews5.0软件分别对LNSI和LNAGDP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由表2可知,序列LNSI和LNAGDP在95%的显著水平均能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它们都是平稳的。进一步通过协整检验可得,LNSI和LNAGDP之间分别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有效灌溉面积都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运用Eviews5.0计量经济软件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下:检验结果表明:在90%显著水平上,序列LNGS和LNAGDP存在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增长效应,有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增长提高了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新需求和提供资金来源,促进水利投入的增加。

3.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基于上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下面进一步分析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如下:log(AGDP)=β0+β1log(SI)+μ(1)在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AGDP代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解释变量SI代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μ是随机误差项,β0、β1是待估参数。β1作为弹性系数,反映了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估计结果如下:LNAGDP=5.787+0.4744*LNSI(2)32.3***8.35***R2=0.8327D.W=1.125F=69.70***表示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方程式(2)测算了水利基础设施对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方程总体显著性好,拟合优度较好,说明水利基础设施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具有整体上的解释意义。SI的回归系数分别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两个水利基础设施指标存量对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计量分析上来说是显著的。另外,根据回归系数我们发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增加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增长0.47%;
这一分析结论表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广东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结论及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和计量对数模型回归分析对广东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稳定关系。

2.广东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广东农业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增加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效益,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长株潭地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班教学,“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基于调查提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总体安排,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按“os方案”开设“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门课程。这门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等变化给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教师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也相当多,但基于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基础课”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等对教学实效性影响很大。为了了解“基础课”开设以来的教学现状,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校“基础课”教学教师为对象的关于“基础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基于此次实证调查提出,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一、“基础课”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采取随机发放形式,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oo%。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我们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互动的注重与评价、教学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袖课”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

小班(1个班)教学和大班(2个以上班联合)教学是当前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50位被调查教师最近一次承担“基础课”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占总数的93%,采取小班教学的只有4位,仅占总数的7%,由此可见,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29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大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53%,有23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43 %,此外,有2名被调查教师对哪种教学形式更好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尽管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被调查教师还是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

(二)“基拙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so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板书”这一教学方法,有5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方法,有4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有1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小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有40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视频资料”这一教学方法,有51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有4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在被调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按使用普及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资料”和“板书”。由此可见,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问及“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一问题时,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板书”,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多媒体课件”,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课堂讨论”,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小游戏”,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视频资料”>2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案例教学”,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其他形式”。由此可见,在“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教师之间不存在高度一致的看法,比较多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三)“基袖课”教师时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与评价

教学互动是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互动,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互动,有巧%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注重“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比较不注重”,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不注重”(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被调查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只有4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或“比较注重”教学互动,还不足50% o

同时,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对教学互动是否重要的评价,与他们自己在教学中对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有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比较重要”(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10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这与前文分析的不足5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和“比较注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尽管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多的被调查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白己都认为重要的教学互动。

(四)“基袖课”教师对教学的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基础课”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也即是否喜欢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础课”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很喜欢”“基础课”教学,有48%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有22%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不喜欢”“基础课”教学,仅有4%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不喜欢”“基础课”教学(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共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

那么,影响被调查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有2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4.4%;有22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0.7%;有1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31.5%;有11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20.4%(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影响被调查教师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尽管有相当大一部分“基础课”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但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大班教学;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较多的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尽管几乎所有的“基础课”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影响“基础课”教师对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当前,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是要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改革教学方法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可取的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七项智能。fzl语言文字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天赋与发展都不一样,有自己不一样的理想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哪些途径来提高教学实效性呢?

(一)充分发挥多嫌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能克服传统单纯板书教学的不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重视不够充分,尽管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部分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但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做成演示文稿,而没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影视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视频资料、音乐等,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力推行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fzl它通过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开放式的讨论,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背景,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困境和选择,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多维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案例教学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在当前大班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小班教学将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一、如何处理好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

所谓主体性讲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所谓主导性讲的是以老师为主导。这里讲的是一个根本理念问题,以前一直在讨论,今天还有人在翻来覆去地讨论。我不想参与这种理论性的讨论,只想说一点,从根本说应该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像过去的那种老师主宰一切、包办一切的做法应该停止了。可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新课改至今已经进展了五年多,我到全国各地,跟老师交流,听各种公开课,感觉在落实各种新理念的进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的落实最为艰难。在很多地方,课堂仍旧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仍旧是看客观众。老师表演得好,学生听得入神,就成为“好课”的榜样,众人给好评,皆大欢喜。我所设想的好课堂、新课堂,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一样重要,一样地独立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一样地具有尊严和权威。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像课堂外一样精力旺盛,灵活敏捷,而不是萎靡不振,麻木迟钝。老师最好多提问,以问题来贯穿教学过程,把课堂变成探究问题的场所;
老师即使知道答案也最好引而不发,只引导学生思考和下结论,而不要每次的结论总是由你老师作出,即使老师准备好了精彩的思想和言论,如果学生自己说出来,你老师也不得不“收藏”起来,把“精彩”让给学生;
老师最好多多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轻松;
如果刚开始学生不适应以他们为主体的课堂,不会讨论,不愿意讨论,怎么办?是的,学生在自主独立学习的道路上刚起步,肯定不习惯,不适应,不愿意,我认为,可以先多多鼓励,要发现好的苗头,寻找活跃的因素。可能刚试着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时效率低,秩序乱,不要紧,慢慢来,以后会逐渐进入正常轨道的,我们要的是最后的结果。

二、如何处理好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现在新课程强调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这是好事,顺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才要求。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这方面的素养、能力。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我想,首先要明确一点,所谓创造性是与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主体性强的人创造才强,相反,缺乏主体性的人一定缺乏创造性。其实当代中学生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只是在语文课堂上被压抑了。那么,语文的基础性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觉得,凡是语文工具性所包含的都属于语文的基础性的内容。就是说听说读写要全面地协调地发展,尤其是读写方面的基础一定要牢固扎实。如果再细化、条理化,语文基础性的建构大致可以分出这样几个不同层次:一是语文知识的层次,二是语文能力的层次,三是语文学习方法的层次,四是语文学习习惯态度的层次。当然,第四层次似乎与语文的人文叉了,但也确确实实可以划入语文的基础性范围。这四个层次的排列是从微观走向宏观,重要性也逐渐加强,就是说,从奠定和语文的基础方面看,习惯、态度、方法等是最重要的,这是上位的,这方面做好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至于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是不重要,而是说在习惯、态度、方法等确立之前,它总是外在于学生主体的,如果习惯不良、态度不正、方法不当,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事倍功半的。此外,是否还应该补充所谓应试素质或素养,也作为语文基础性的一个层次?我讨论这个问题有些不便,请老师们自己思考吧。

三、如何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评价对教学的意义和作用,这也是课程标准相对于此前的教学大纲的一个新的变化。初中新教材在方面也作出了诸多的努力。但是许多老师对这一问题还认识不清,或者说反应较为迟钝,没有积极地把评价引进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对评价的概念认识有误,一是对评价的意义认识有误。两个认识误区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评价的基础是总结。教学的总结包括归纳、概述知识要点的呈现和吸收,能力目标的明确和达成,学习方法的探究和接受,好坏习惯的克服和培养,情感态度和涵养和提升。老师应该对此时时心中有数,而且应该对学生提目标、作总结,让学生自己也逐渐学会总结和评价。当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时候,或者当学生自己进行一项探究的时候,就得习惯性地作一个总结评价,考量成败得失,设想下一步改进的方案。

比如,在一堂课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教学内容作一概述,对学生的表现作一估量,对成长进步表示欣喜,对缺点不足提出改进的希望,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保持和发扬什么,改正和克服什么。再比如,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评价,甚至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做,他们可以评价活动的得失,评价他人的优劣表现,评价自己,反省自己,激励自己,督促自己。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善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人,才是成长进步最快的人;
反之,缺乏反省和自我评价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四、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农民收入 面板数据

本文主要考查农产品流通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发了9个涉及三农的“一号”文件。党的十报告再一次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的增长。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随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主体地位提高,并同时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投放到市场上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尽管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是粮食总产量的确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与此相伴的不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反而是农民“买难卖难”、“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农产品供给总量失衡的条件下,本文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公共投入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有限的投入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笔者强调流通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加快流通效率,从而直接增加农民纯收入。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经济文献中对于农民增收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陈锡文(2004)和杨渝红、欧名豪(2009)等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因素制约了农民增收,最后提出通过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来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聂雷等(2012)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许多文献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早在20世纪40年代,张培刚就把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在基本生产函数中。Web和Heabrent(1990)提出道路等基本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并且能够促进农产品流通,利于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从而提高整个贫困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最早有关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将农产品的运费率纳入了农业区位分析。

鞠晴江(2006)选用1996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作横截面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三方面的内在关系。张亦工和胡振虎(2008)使用我国2002-200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良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并进一步采用我国1989-200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确实是农民增收的原因。莫连光和刘晓凤(2008)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证实农户能显著地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受益。刘永超(2009)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加强农村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刘生龙、周邵杰(2011)研究认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现有文献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农民增收的问题,对于我们思考农民增收问题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但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作为单一的生产者,弱势群体,在交易过程中,面临收购网点少、商品周转能力低、仓库容量小等流通环节的众多问题,这样使得销售成了农民生产后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就会不断加深,增收问题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由此可见,农产品流通已然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农民增产却不增收的问题,需要从流通角度着手,但现阶段,流通的关键是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加快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节约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带来农民收入的实实在在的增加。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是指那些直接参与支持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从具体形态看,主要包括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商品零售、批发市场等)、供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出去的道路设施、为提供及时有效的流通信息而建立的通讯网络平台,以及具有储藏、保鲜和调节市场余缺功能的农产品仓储设施。

农产品运输设施的发展,可以顺利将农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减少流通环节带来的各种损耗,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杨小凯等(2003)提出了用交易价值与交易费用的差额占交易价值的比重来定义交易效率。然而,交易效率的改进与人口密度、交易技术、制度环境和运输条件有关。其中,地理条件(糟糕的运输条件)是影响交易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流通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的投入会影响到交易的效率,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因此,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卖难”问题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伴随着我国农村近30多年的改革进程,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不但给农产品各相关流通主体造成福利上的损失,收入的减少,同时也影响了国家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针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不多,通过建立数量模型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更为鲜见。鉴于此,本文对农产品流通公共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验证。提出以下两个假说:

假说1: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作用有限。

假说2:受教育程度高的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显著作用。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解释及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农民人均收入。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会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所以选择农民居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以2004年为基期,利用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进行平减。

2.解释变量: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总投入。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最重要的解释变量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关于变量参照相关年鉴中设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文收集的有关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数据主要包括:农产品交易场所基础设施;
农产品运输道路投资;
邮政和通讯基础设施;
农产品流通仓储设施。因此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各项投资额作为替代变量,并加总求和。

许多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影响农民生产性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几个解释变量外,笔者还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重要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农民人力资本水平(EDU);
农业经营方式,以农业机械投入表示(NJL);
城市化水平(URB)非农人口比重表示。

本文采用2005-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论证。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省份差异较大,自治区的数据缺失严重,所以本文的研究样本剔除上述五个省级区域。

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12》中的历年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向情况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使用我国历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折算成以2004年价格为不变价的数值,并利用农村总人口取人均值。本文涉及的未作特别说明的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及《新中国六十年农业统计资料》等。

(二)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研究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点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面板模型较为合适。鉴于此,本文将检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计量模型设定为如式(1)的面板回归形式:

Lnyit=α0+α1lnTPSit+βXit+γi+εit (1)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基础设施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意识到就其长期影响力及根源性而言,受教育程度是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阿玛蒂亚·森说过:“贫困是指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农民生产后销售的能力,提高自身在家交易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流通各个环节的作用,效率提高,从而增加收入。因此,本文加入人均资本水平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交叉项来进一步检验,见模型(2):

Lnyit=α0+α1lnTPSit+α2lnTPSit*lnEDUit+βXit+γi+εit (2)

公式中i代表26个横截面观察数据,t表示2005-2011年的七个年份数值,表示地区效应,为随机扰动项,为防止异方差,均取自然对数。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建模,通过豪斯曼检验,得出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更为适合。为了减少异方差性,变量取自然对数,并运用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方程1看,LNTPS的系数为0.023,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会提高2.3%,这和我们的预期一致。即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会对农民收入有影响,但效果不显著。从方程2来看,利用地区受教育程度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交叉项来表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农产品流通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变大,其系数达到0.342,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并对收入有影响。另外,控制变量的数据和预期一致,城镇化水平、农业经营方式及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都是正相关的。城镇化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对农民收入具有正的促进作用,这和大多数学者的结论相一致。

(二)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说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总体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过最初效果有限。但是,如果考虑到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作用后,农民收入的增加极为明显。

基于以上分析,在农民增收的促进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农民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视,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环节。第二,应该促进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投入,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地方投资于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加强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第四,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Hearn,D,C.Halbrendt,C.M.Gempesaw II and Shuw-Eng Web.An Analysis of Transport Improvements inChina`s Corn Sector:A Hybrid Spa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 [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Forum,1990,31(1)

2.张贵友.我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1)

推荐访问:自我 基础 文明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五篇】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精选5篇) 基础文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