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路景观设计【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7-17 12:00:05 来源:网友投稿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路景观设计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注重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确保行车安全通畅,主要着眼于道路线形设计、结构设计、力学计算等公路本身的建设,尚未提出系统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第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公路景观设计【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公路景观设计【五篇】

公路景观设计范文第1篇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路景观设计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注重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确保行车安全通畅,主要着眼于道路线形设计、结构设计、力学计算等公路本身的建设,尚未提出系统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
第二阶段,开始重视道路以外的附属设施、环境保护、管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使道路的功能得以更充分地发挥,但公路景观设计大多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部分提出,初步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着眼于道路的多功能利用,不仅使用路面,还利用立体空间(诸如立体交叉及地下空间),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出现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态势。现代公路景观设计正在成为一门涵盖土木工程学、生态学、计算机、植物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性科学,公路景观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多信息载体。当前国内外公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公路景观设计滞后于路基路面及其他附属设施的设计,有的甚至忽视了景观设计,条块分割,人工雕凿痕迹明显。许多已经出版的书籍和已经成文的规定都把公路的景观设计等同于“美化设计”或“绿化设计”。

(2)设计中过分注重形式美,对司乘人员实际的景观体验重视不足。设计者常采取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来设计公路景观,许多公路被“装饰”成富丽堂皇的绿化带;
缺乏全局意识,过分注重形式美,忽视了人们在车辆高速运动中的景观体验,造成过往旅客和驾驶人员眼花缭乱,易产生视觉疲劳和不良情绪。

2.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想

公路沿线的周边环境不仅要满通功能,而且还应该赋予人们优美、宜人的景观视觉。公路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强调公路与沿线的自然环境、交通设施、车辆等的协调统一,使公路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另一方面也要强调根据车辆高速行驶的动态特点,实时调整景观的表现形式,既满足静态视觉的要求,同时也满足车辆行驶中人的动态视觉的要求,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实时变化的审美效果。

动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动态中人对环境的参与特点和人的心理感受是公路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公路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视觉及行为特点,满足动态变化的要求。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是指根据司乘人员的动态视觉特性,充分考虑行车速度对景观尺度、人的美感特性、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人的动态体验出发,对公路沿线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组合和优化设计。

公路景观设计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速度(V)、时间(T)与景观效果的关系问题。这里的V和T不是传统物理学意义上的车速和时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两地之间的位移跟速度和时间的线性关系。动态景观设计理论对V、T的理解,需从景观设计角度进行如下阐释:以车辆为参照物,V可以理解为公路景观以及与公路相关的自然景观(包括大地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等)、人文景观(城市、河堤、名胜古迹等)的不断运动;
T应该理解为上述一系列运动景观的动态组合。也可以这样表述:公路景观设计应该营造出一系列闪现在人视野中犹如电影胶片般的动态、连续的画面。由于公路上的车辆一般都会经历起步、提速、持速运行、减速、再提速、再持速运行……这样一系列不断反复的运动,相应的,这一系列动态画面景观也经历着同样的运动和变化,设计人员进行公路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变化,区分具体情况下人的不同视觉感受,而不能采取一刀切式的设计。

3.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3.1.动态中的景观敏感度

景观敏感度是指景观引起人们注意力难易程度的量度,相对于静态景观而言,车辆行驶过程中,公路景观的动态敏感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被弱化,因此,欲使道路景观对行驶中的司乘人员起到与静态相同的视觉效果,就必须通过专门设计,弥补车速对动态景观敏感度的弱化影响。动态中景观敏感度(S)的大小和车速(v)、司乘人员前方视野中能清晰辨认景物的最大距离(Dmax)、清晰辨认景物的最小尺度(Hmin)、路侧能清晰辨认景物的最小距离(Dmin)四大因素密切相关,其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S=f(v,Dmax,Hmin,Dmin)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为了达到最佳动态景观敏感度(Smax),不同车速(v)与Dmax,Hmin,Dmin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车速(v)与Dmax,Hmin,Dmin关系表

(Table.2relationamongspeed-v,Dmax,HminandDmin)

V(km/h)2060100140

Dmax前方视野最大晰辩距离(m)150370660840

Hmin前方视野晰辩最小物质尺度(m)0.351.102.003.00

Dmin路侧晰辩最小距离(m)1.715.098.5011.9

以限速60km/h为例(当处于特定路段比如起步区、隧道内、急弯区时,需慢速行驶),司机前方的景观或景观单元的最远距离不应大于370m;
不应小于5.09m;
它们的高度应大于1.10m。当景观或景观单元的三维尺度超出这些阈值时,司机的景观敏感度为零,即对这个速度下行驶的司机来说是“视而不见”的。

导致动态中景观敏感度变化的因素很多,除了本文列出的v、Dmax、Hmin、Dmin等四大因素外,敏感度的变化还受景物表面相对于视线的坡度、景物在视域内出现的机率、景物的色彩、质感、明度和人的视力、情绪以及天气的变化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细叙述。

3.2.动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

静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是在人的生活起居中形成的,包括人的对周围环境形成的空间感、场所感,一般是宜人的小尺度;
而在车辆行驶情况下,车辆的运行使人们对公路沿线景观的尺度感发生了变化,进而带来道路与周围环境产生新的比例关系,路边景物一晃而过,只有尺度较大的物体才能看清,这种大体量的景观尺度是人们视觉的需要,符合动态中人的心理感知和生理特点。高速行驶下的汽车只有穿行于大尺度的景观空间,司乘人员才能产生融入自然的感觉而不是被排斥感,所以,动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常是宜车的大尺度。因此,公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尺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动态中人的视觉、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根据路段的性质、车速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3.3.动态中人的视觉特性

(1)公路上司乘人员的视点一直以一定的速度在运动,对景观的视觉感受也在不断地变化,在不同的路段环境中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在直线路段,沿前进的方向,视线正前方的画面呈单灭点,且视点在该画面上的位置保持不动,两侧景物稍瞬即逝;
在曲线段,视线正前方的画面变为双灭点,画面虽在不断地变化,但因视野开阔,视觉停留的时间较长;
而在互通式立交的匝道上,视点沿着某一半径的圆弧运动,圆心部位往往是视线的焦点,视觉停留的时间最长。

公路景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思路环境要素 设计要点

一、海南省旅游公路建设简介

海南省旅游公路在建设理念和设计方面,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生态特色,配备完善的休闲服务设施,将旅游公路建成休闲大道。把景观、环境、人文、创意融为一体,

集景观、环境、人文、创意为一体的两条旅游公路将穿越海南省东海岸。并带给游客独特的视觉享受。将各旅游景点串成一线。如: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旅游公路,突出游客独特的视觉享受(见图一)。

图一:海南省旅游公路“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旅游公路”示范工程视野景观

其他的公路建设范例如:文昌东郊至龙楼公路,展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
以椰树为创作背景的椰海风情景观带,以田园为创作背景的田园风光景观带,以航天为创作背景的航天科技景观带。东郊至龙楼公路将打造以区域特色文化为主轴的椰海揽胜服务区,以航天科技文化为主轴的九天揽月服务区等。对此,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思路、选线环境因素及自然景观设计要素做如下探讨:

二、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美观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然而任何一条公路的修建,从选线、勘测设计、土石方开采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对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以最小影响,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各种景观和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有限的协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与此同时,在旅游公路修建的全过程中,应把建立新的交通景观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地等景物)。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

做好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结合自然、经济条件及公路与通过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有限的协调,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所以,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同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通视:

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使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

(2)导向: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并能及时采取安全的行驶措施;
(3) 协调 :使公路线形及沿线设施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4)绿化: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公路景观包括路线和行车道,各种桥梁和沿线建筑,路侧和中央分隔带绿化,装饰和其它设施等,公路景观应形成统一的建筑群体,在保证全路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同路段上的景观还应具有各自的特色。

三、旅游公路景观设计选线的环境要素

选线、定线时,应注意路线及其结构物的所有设计要素,要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土石方的开采量要尽量做到最少,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如风景旅游点、温泉疗养区、文物保护区等。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沼泽地)和视觉观空间(村落、集镇等建筑群体),要避免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公路里程较长,不能作为一个景观单元设计时,应将它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路段,即建筑小区,使各小区既与公路整体风格互相呼应,又各自具有明显的特色。每个建筑小区内应有主导建筑,建筑小区的长度,应根据设计车速和公路的等级选定,一般与正常车速在3~5 分钟内所走的距离相一致。在景观设计时对公路沿线主体建筑风格、路线要素的尺寸、主要转弯点的位置以及景观的装饰和绿化栽植的充实,都应在野外测量工作之前拟定,并将其记入测量工作任务单上。同时,要根据地形图,航测照片,技术、经济评估资料及实地踏勘资料,定出建筑小区的理想界限和所要设计的内容。在进行勘测工作时,应明确每个建筑小区和路线各要素的风格。每个建筑小区应有总的背景(可利用绿化方法建立)和主导建筑。仍以海南省旅游公路“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景观设计为例,充分展现建筑小区的各自明显特色(见图二)。展现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展现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生态特色。

图二:海南省旅游公路“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旅游公路”示范工程特色景观

初步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路线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占地面积(其中包括农业、林业和疗养区的使用面);
路线线形和横断面造型,同时应考虑施工中包括侧向取土坑、垃圾和废料堆场以及水工结构物等景观造型措施要相互协调,并注意保护沿线的自然风貌,花草种植和其它协调措施的创造出应符合通视、导向、协调和绿化四项景观基本要求。

四、旅游公路景观设计要点

1.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

旅游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时应能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应满足视觉景观的要求。公路路线应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几何设计时平、纵、横各要求应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景观缺陷。同时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分离式路基,以减少纵横断对自然和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公路交叉口设计时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分汇流的出入口应易于分辨,并通过标志、标线、绿化栽植等进行视线诱导。互通式立交出口减速车道宜没置于上坡路段,入口加速车道应设置于下坡路段,立交匝道内可绿化部分应进行绿化设计。上跨主要公路的立交桥、天桥等跨线构造物应保证桥下净空要求。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均应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

2.充分利用公路通过地带附近的景观空间

旅游公路选线应合理确定与风景区的距离,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公路必须穿越森林、果园、绿地时,应以曲线通过,避免以直线线形切割和贯通森林。应当充分利用沿途孤立大树、独立山丘、瀑布、古建筑等独立景观点作为主导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当公路绕避或独立景观点时,宜将景观置于曲线内侧。旅游公路越岭线的垭口处,除应有广阔的视野外,还可根据当地条件,设置适当的观景台。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宜设置于海滨、湖滨、风景名胜区附近,其型式选择应有利于了望风景。

3. 旅游公路所形成的带状景观应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对山区公路应避免大填大挖破坏自然景观。如挖方深度较大时,宜进行路堑与隧道方案的比选论证,可能引起灾害的路段宜采用隧道方案。路线通过山间谷地、路基高度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填筑路基时对谷地通风、日照等原有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进行高路堤方案与高架桥方案的比选论证。公路通过森林区时应做好路基断面设计,应尽量避免设置深挖路堑式断面,应力求拓宽双幅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并尽可能保留中央分隔带位置原有林木。公路通过平原、水网区时应合理确定路基高度,沿线村庄稀疏、横向干扰少时,宜采用以低路基方案通过所经区域,确定公路桥位时应考虑保留有价值的岸边植物。公路沿途有影响到司机视线、嗅觉的烟尘、刺激性气体发生源时,路线应布设于发生源的上风向。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风格、色彩、造型应考虑景观效果,对乡村地区而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宜简洁、明快,城镇附近、风景游览区附近的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应与周围环境一致,做到美观大方,并应注意与地域民族特征及生活习俗协调统一。

4.景观设计应防止造成视觉污染

公路景观设计范文第3篇

高等级公路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道较多,设有中央分隔带,采用立体交叉,控制出入,同时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所以做好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结合自然、经济条件及公路与通过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有限的协调,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所以,公路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同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



自然景观,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地等景物。这些景物恰恰又是单元生态系统,故又称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交通设施、城镇、村落、庙宇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美观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然而任何一条公路的修建,从选线、勘测设计、土石方开采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对沿线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以最小影响,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各种景观和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有限的协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与此同时,在公路修建的全过程中,应把建立新的公路交通景观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

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路环境美化、绿化和景观设计,如1965年,美国制订了《公路美化规定》;1976年,日本制订了《公路绿化技术基准》;1975年,原苏联制订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等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都有关于公路景观设计方面的技术规定。

2.1通视

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使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

2.2导向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并能及时采取安全的行驶措施。

2.3协调

使公路线形及沿线设施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2.4绿化

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公路景观包括路线和行车道,各种桥梁和沿线建筑,路侧和中央分隔带绿化,装饰和其它设施等,公路景观应形成统一的建筑群体,在保证全路统一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同路段上的景观还应具有各自的特色。

3公路景观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选线应全面考虑环境要素

公路选线、定线时,应注意路线及其结构物的所有设计要素,要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土石方的开采量要尽量做到最少,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如风景旅游点、温泉疗养区、文物保护区等。对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沼泽地)和视觉观空间(村落、集镇等建筑群体),要避免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在设计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公路里程较长,不能作为一个景观单元设计时,应将它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路段,即建筑小区,使各小区既与公路整体风格互相呼应,又各自具有明显的特色。每个建筑小区内应有主导建筑,建筑小区的长度,应根据设计车速和公路的等级选定,一般与正常车速在3~5分钟内所走的距离相一致。在景观设计时对公路沿线主体建筑风格、路线要素的尺寸、主要转弯点的位置以及景观的装饰和绿化栽植的充实,都应在野外测量工作之前拟定,并将其记入测量工作任务单上。同时,要根据地形图,航测照片,技术、经济评估资料及实地踏勘资料,定出建筑小区的理想界限和所要设计的内容。在进行勘测工作时,应明确每个建筑小区和路线各要素的风格。每个建筑小区应有总的背景(可利用绿化方法建立)和主导建筑。如果在设计中拟将公路沿线的乔木保留下来作为主导建筑,应该编制保留树木的明细表。

初步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路线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占地面积(其中包括农业、林业和疗养区的使用面);
路线线形和横断面造型,同时应考虑施工中包括侧向取土坑、垃圾和废料堆场以及水工结构物等景观造型措施要相互协调,并注意保护沿线的自然风貌,花草种植和其它协调措施的创造出应符合通视、导向、协调和绿化四项景观基本要求。

3.2公路景观造型

公路路线及其结构物景观造型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公路对自然风景的影响,使新建的公路能与原有景观融为一体,以便形成新的公路交通景观系统。公路景观造型包括路线和断面造型、交叉口造型、构造物造型及沿途交通服务性设施造型等。

3.2.1路线空间造型

公路线形是由平、竖曲线与平、纵面上的直线和缓和曲线及圆形曲线组成,即所谓三维空间曲线。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司机对距离远近的判断,很少用几米或几公里作为尺度进行判断,如北京至天津,司机往往不用多少公里,而用多少小时作为达到的标准进行判断。这就在路线空间概念中,除三维曲线以外需引入“时间”概念,成为四维空间理论。所以路线造型设计,不仅要有宽度、高度和长度等几何要素,还要有时间要素。譬如在确定公路直线段长短的界限时,必须考虑时间和车速的关系。因为汽车司机在高速行驶中,随着时间的消逝,视线从近视点转到远视点,从在路上注视转移到了望路外风景,这种转移,会影响司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同样道理,由于车速高,瞬时变化太多,容易使司机产生判断错误,这样,在路线设计时,如果直线段过长或直线段过短,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为汽车司机一般是在距路面只有1m左右的驾驶室看公路的,同时司机要连续不断地变换着行驶方向,所以司机很少去察看较远距离以外的路况,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路线空间造型时,应考虑公路

线形的顺畅、连续和可预知性。

公路设计者将曲线引入公路路线造型,最初是从地形和工程上的要求来考虑的,例如考虑土石方量、路线长度和造价等,而很少从美学、舒适和安全等因素来考虑。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才意识到用美学原理设计和铺设路线的重要性。如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可以克服单调、呆板引起的疲劳和注意力的不集中。所以给司机和游客提供引入入胜的景物,创造令人满意外观优美的线形是很重要的,这不仅能使司机保持警觉和兴奋,而且也使游客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为此,设计者一定要注意开拓路外景观,尽量利用路前、路旁有趣而多样的景致,并有计划地提供一些视轴、视点和诱导视线的景物。

3.2.2路基立面和断面造型

造型的重点是路基边坡(也包括纵向坡),目的是使路基尽量与自然地形、现有地带的地貌相适应,与沿线的植被绿化相协调。

3.2.3交叉口造型

任何情况下,交叉口造型都不能影响交叉口的明显性。但是,如果交叉口布置合理并适当绿化,反而可以提高对交叉口的识别能力。为节约用地和获得良好的地面结构造型效果,优化交叉口(包括匝道、升坡和匝道内的面积)的造型对创造交叉口视觉景观意义重大。

3.2.4结构物景观造型

造型的主要对象为挡土墙、防噪声设施、桥梁等,在设计时应仔细考虑其造型要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比如一座设计较好的桥梁,不仅要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外形和比例,而且要有新颖、优美的格式,简洁明、朴素大方的线条,强度牢固、基础稳定的结构并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风土气息。同时在保证桥梁实用和自身美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与路线及其他结构物的造型充分协调。

3.2.5服务性设施造型

沿线服务性设施,大多是商业性的建筑物,如餐馆、旅店、购物场所、加油站、汽车修理店收费站和交通控制中心等。这些建筑物的造型设计不仅在结构尺寸、形状、色彩上要考虑对称均衡、协调和和谐,而且与路线结构物之间,彼此都要前后呼应,整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路旁交通标志牌,如果布置不当最容易引起视觉污染。因此,它们的形状、大小、高矮以及色彩等,即要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又要和谐不刺眼。

路旁建筑物的景观设计,对于高等级公路要求较高,对其他道路的环境美化和景观设计主要靠路旁绿化,路肩、边坡整修等植被措施来实现。

4.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

4.1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

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时应能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应满足视觉景观的要求。公路路线应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几何设计时平、纵、横各要求应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景观缺陷。同时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分离式路基,以减少纵横断对自然和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公路交叉口设计时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分汇流的出入口应易于分辨,并通过标志、标线、绿化栽植等进行视线诱导。互通式立交出口减速车道宜没置于上坡路段,入口加速车道应设置于下坡路段,立交匝道内可绿化部分应进行绿化设计。上跨主要公路的立交桥、天桥等跨线构造物应保证桥下净空要求。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均应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

4.2充分利用公路通过地带附近的景观空间

公路选线应合理确定与风景区的距离,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公路必须穿越森林、果园、绿地时,应以曲线通过,避免以直线线形切割和贯通森林。应当充分利用沿途孤立大树、独立山丘、瀑布、古建筑等独立景观点作为主导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当公路绕避或独立景观点时,宜将景观置于曲线内侧。旅游公路越岭线的垭口处,除应有广阔的视野外,还可根据当地条件,设置适当的观景台。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宜设置于海滨、湖滨、风景名胜区附近,其型式选择应有利于了望风景。

4.3公路所形成的带状景观应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对山区公路应避免大填大挖破坏自然景观。如挖方深度较大时,宜进行路堑与隧道方案的比选论证,可能引起灾害的路段宜采用隧道方案。路线通过山间谷地、路基高度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填筑路基时对谷地通风、日照等原有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进行高路堤方案与高架桥方案的比选论证。公路通过森林区时应做好路基断面设计,应尽量避免设置深挖路堑式断面,应力求拓宽双幅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并尽可能保留中央分隔带位置原有林木。公路通过平原、水网区时应合理确定路基高度,沿线村庄稀疏、横向干扰少时,宜采用以低路基方案通过所经区域,确定公路桥位时应考虑保留有价值的岸边植物。公路沿途有影响到司机视线、嗅觉的烟尘、刺激性气体发生源时,路线应布设于发生源的上风向。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风格、色彩、造型应考虑景观效果,对乡村地区而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宜简洁、明快,城镇附近、风景游览区附近的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应与周围环境一致,做到美观大方,并应注意与地域民族特征及生活习俗协调统一。

4.4景观设计应防止造成视觉污染

公路用地范围内,除收费站、服务区外,一般不宜设置广告牌、宣传栏等。除标线、标志、护栏等按规定涂覆色彩外,一般不宜涂特别刺眼的色彩。公路雕塑小品的设置应注意色彩、造型,并不得妨碍视线。公路除起、终点或大型构造物位置外,一般不宜设置小品,较宽的中央分隔带上设置小品应以单体为宜。公路沿线纳污设施、工业废弃堆弃点等影响视觉景观的位置在景观设计时应通过公路绿化或工程措施予以遮蔽。

公路景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景观设计;
误区;
策略;
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当前已经将对于物质的要求转化成了生活环境和精神文化上的要求。而高速公路作为人们外出主要的交通方式,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要求当中,要求其在景观设计上能够做到美化视觉空间、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人文精神等。良好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改变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还可以起到减轻或消除驾乘人员疲劳,挖掘旅游潜力的作用。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保障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于美化、环保、生态、人文、和谐等概念的引入,从而使得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能够摆脱传统的模式,向舒适化、安全化、生态化、人文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一、高速公路景观要素构成概述

高速公路景观要素的构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和天象时令四种。第一,地形地貌。在一般的角度下,高速公路经过的区域用地有山地、丘陵、平原之分,地形类别的不同会对高速公路的走向和结构产生影响。这些地形地貌上发生的变化不但能够丰富高速公路的景观地貌,也为驾乘者带来独特的事业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有特征的道路尽管;
第二,植被。高速公路的植被环境包括灌木、乔木、花卉、藤木、草坪以及其他一些地被植物。植被自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既可以作为小的空间主体,又可作陪衬,除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外,还能够给带来生机。对于植被景观的作用表现在它的的特性和香、色、形及生气,对其合理利用可以创造出美的意见,产生联想和比拟;
第三,水体。高速公路旁的海、泊、湖、江、河等水体,无论大小,都在景观组织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水体中的声音、气势和风韵能够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亦是人类进行景观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将高速公路旁的水体很好地融入到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当中,高速公路会因此而生气彰显,显示出其自身独特的景观魅力;
第四,天象时令。雨、雪、云、雾、朝霞、幕晖这些都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给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带来更多的想象和意境空间。

二、高速公路景观要设计要素和原则概述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包括三个要素,即公路沿线的生态人文环境、美学特征和驾乘人员身心感受。景观设计当中应尽量将自然生态的破坏作用减少到最少,加以绿化种植辅之,布设相应人造景观及一些人工构筑物,使其同高速公路的外界自然环境相协调;
高速公路尽管设计应着眼于整体,从大尺度入手。此外,沿线的服务区和收费站等也具有美学特征,具有很强的功能性;
对于景观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优劣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

从景观设计的要素可以总结出以下几项原则:1、尽量减少建设同城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其同当地的自然景观相协调;
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性化设计;
4、在统一和变化中实现均衡;
5、以保障交通安全为基础,来尽可能地提高舒适程度;
6注重内部组成间的协调,使其同环境、地貌等外部条件相协调;
7在满足高速公路基本需求的同时,注重视觉比例的合理性;
8、与时展的主旋律相一致,保护沿途的名胜古迹和动植物。

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速公路景观设汁中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问题比较普遍。由于设计时只注重路线平纵指标.而忽视了同周围环境间的融合:高速公路建设常出现大量切割山坡、填平沟壑、分割草原、开挖山丘岗地、侵占湿地、砍伐树林、等侵害生态环境和自然地貌的现象,使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之问缺乏必要的协调,进而导致不统一性的出现。在我国公路设计当中对沿线地区的景观资源调查评价不够以及对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不高。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破坏和损害自然景观的现象十分普遍。公路设计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乘坐的安全性,也就应当重视乘客以及驾驶员视觉上的感受。从人类视觉的感受出发,根据美学的相关规律,利用实体景物,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即是视觉景观形象。我们须对高速公路空间环境内的视觉特征加以分析研究,进而找出规律。将其作为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我国高速公路现多采用高路堤的形式.高路堤的形式对周围民众的视觉审美会造成很大的障碍。平均在平原区填上高3.5m以上。而在山岭重丘区的平均填土更高,同时财沿线地区的地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高速公路的绿化现存两种不利于持续发展的倾向:过分敲掉效果,导致投入与效果不成比例,既不科学也缺乏经济型;
忽视长远效果,强调短期效果,导致沿线绿化几年内枯死现象的发生。

四、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改善措施

(一)在高速公路选线和定线时,注重对设计要素的考虑

要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土石方的开采鼍要尽量做到最少。公路作为一种构造物,既要满足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因此,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确定敏感性景观资源的保护措施。所滑敏感性景观资源是指那些对环境噪声、空气振动等有特殊要求的景物或区域,如风景名胜区、鸟类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划定为保护单位的历史文物等。对于这些敏感性景观资源,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足按有关规定设定路线与它们之间的间距。

(二)实施合理的绿化

考虑我国复杂的气候、植被、土壤特点,从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角度进行绿化设计。在技术上尽量模拟自然界的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和辅助丁程设计.避免违背植物牛理学、生态学的规律进行强制绿化:选种要慎重,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
公路绿化植物啭线状分布,病虫害易蔓延。在植物种植之前,必须做好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预防工作。在设计中,要对种植间距和物种的搭配仔细研究。避免出现生物•相克现象。

(三)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高速公路景观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效应

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宜有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道路全程绿化在整体风格上保持统一协调。以提高道路绿化的艺术水平。道路路线较长,分布有多个路段,各路段的绿地,在保持整体景观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各路段的环境特点。丰富路景。沿线的互通式立交区绿化,可以作为整个景观序列的高潮节点进行布局。

(四)结合沿线低于文化,尊重民风、民俗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足凝聚一个民族的感情乳胶。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古老的历史在刻下一道道年轮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5000年的文明遗存,遍布神州大地。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受自然环境的地质、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地域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文化,富有个性特征和识别性。高速公路作为连续的线形窄问。距离短则十几公里,长则几十、几百公里。沿线跨越了不同的区域.是展示和宣传各种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而且.地域文化的渲染对丰富和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内涵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路景观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设计
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景观设计概述

在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设计和人文景观设计两个方面,其设计目的在于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自然景观一般是指森林、山川、海洋、河流等天然形成的景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景观一般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等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创造的景观,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公路景观设计要求设计人员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既要保证公路沿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点。为此,公路景观设计在满足公路交通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当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其一,功能性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结合不同公路的特点,具备诱导视线、保护环境、警示通告、反映当地文化等多样功能。其二,美学指导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审美要求,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将公路景观设计成兼具使用与欣赏双重功能的景点。其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重点保护和合理利用公路沿线的生态资源,保证公路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其四,经济性原则。公路景观设计要以经济实用为前提,不能在观赏景观的塑造上耗费过多资源,而是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原有景观,节约景观建设成本。

三、公路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理念

(一)安全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安全理念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景观设计手段,结合公路防护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为目标,消除公路安全隐患的设计理念。当人处于长时间高速驾驶的状态下,单调乏味的道路景观会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同时驾驶人员的视力会下降,视野范围缩小,易形成错觉,进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所以,在公路景观设计中必须坚持安全理念,从方方面面考虑行车的安全性,具体包括:其一,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驾驶人员的视觉特点和公路长距离的带状结构特性。其二,景观设计要弥补公路线形设计缺陷对驾驶人员视力、视野、敏感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公路景观能够保证良好的视距。如,在曲线路面上设计小型景观设施,或种植矮小树木,并设置危险地段标识牌。其三,景观设计要考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可利用设置缓冲带、合理选择植物造景等设计手段减少危害。其四,景观设计要与公路照明、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相协调。如,在公路隧道洞口进行植物造景,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同时还能够缓解光线明暗变化对驾驶员的视觉冲击。

(二)生态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主要体现在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弥补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等方面。施工队伍在建设公路工程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公路的使用功能,有时会改变甚至破坏公路所经区域的原有景观特征,影响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公路景观设计要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具体做法如下:其一,景观设计应合理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减少人工构筑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求保持原有山体、水体的自然状况,使公路交通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其二,景观设计要将人工景观作为自然景观的有力补充。如,在自然景观条件好的路段,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景。在自然景观条件不好的路段,通过人工造景和建设绿化带,营造美观的公路环境。其三,景观设计要利用栽种植被的方式,恢复公路施工中已遭破坏的环境,使修复的环境景观能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其四,景观设计要选用乡土植物作为造景植物,同时兼顾物种的多样性,合理配置植物。

(三)文化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文化理念是指通过景观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当地的民俗民风,保护历史文脉。景观是蕴藏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尤其对于线路长的公路建设工程而言,通常会跨越不同的区域,这使得公路景观必须承担起展示不同区域历史文化的重任。为此,公路景观设计要融入文化理念,始终坚持保护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公路景观设计要避免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特殊文化内涵的场所进行破坏,如少数民族古建筑、传统村落、名人故居等。其二,公路景观设计要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特色,了解区域历史演变、传统风俗、居民心理等方面,使公路景观既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又能够体现时代特征。

(四)经济效益理念

公路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理念是指在满足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寻求降低建设资金投入的景观设计方法,并且确保景观设计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公路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减少人工造景所耗用的资金投入,营造纯朴、自然、优美的公路景观。另一方面,公路景观设计要与公路沿线的设施相结合,赋予景观特殊的功能。如,利用公路排水设施收集雨水,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沿途的农田灌溉。

结论:

总而言之,公路景观设计是公路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设计者综合运用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学、植物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知识,有效解决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公路景观的功能价值,避免或减少因公路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公路景观设计要融入安全理念、生态理念、文化理念和经济效益理念,创建舒适、安全、优美的行车环境,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新理念在郑石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2).

推荐访问:景观设计 公路 五篇 公路景观设计【五篇】 公路景观设计(精选5篇) 公路景观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