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驾驶员转正总结【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12 17:40:08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90%的卡车事故都或多或少是因为驾驶失误而发生,比如事故车辆的驾驶员一时分心或错误判断车速。”沃尔沃卡车交通和产品安全总监CarlJohanAlmqvi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驾驶员转正总结【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驾驶员转正总结【五篇】

驾驶员转正总结范文第1篇

90%的卡车事故由人为

因素造成

“根据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90%的卡车事故都或多或少是因为驾驶失误而发生,比如事故车辆的驾驶员一时分心或错误判断车速。”沃尔沃卡车交通和产品安全总监Carl Johan Almqvist指出。

报告结果表明酒后驾驶并不是导致卡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仅有0.5%的事故是由于卡车驾驶员酒驾所造成,但相对于轿车事故中这个数据高达15%到20%。此外,重卡事故占全部死亡事故的17%,伤害事故的7%。卡车驾驶员伤亡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身驶出道路,而一半以上的卡车相关事故是缘于卡车与轿车相撞。

Carl Johan Almqvist解释:“对于事故发生原因的勘察分析对于我们现在的工作非常有价值,这些调查结果帮助我们决定在产品开发上的优先级。例如,我们在最新的车型上配备了更高级的安全设备与安全系统来提高行车能见度,实现驾驶提醒等等。”

沃尔沃卡车的LKS(车道保持系统)与疲劳警告DAS(驾驶员提醒支持)正是为了实现驾驶提醒所专门研发的主动安全智能技术。由于卡车恒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单调环境中,极易出现车辆无意间偏向。LKS能够记录路标,监控卡车的道路位置,所以一旦发生偏向,系统会提醒驾驶员,保证车辆回到正确车道。DAS则主要负责监控方向盘和踏板移动规律等参数。风挡玻璃内侧上的视频摄像头读取路面上的车道标记,车载计算机将采集的数据与路面标记进行比较。在方向盘移动不稳定时,警示音和闪烁指示灯会警告驾驶员,将有效地避免疲劳驾驶。

事故死亡者95%未系戴

安全带

值得肯定的是,因为更安全的车辆设备,更优化的基础设施和更普及的安全驾驶行为,欧洲道路事故中的死亡事故数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年降低。然而此次报告数据强调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隐患,即安全带系戴问题。沃尔沃卡车相信,如果安全带的使用能更加深入人心,伤亡人数就能进一步被降低,因为欧洲仍有近一半的驾驶员不使用安全带,数据表明仅仅5%的事故死亡者行车时系戴了安全带。

车辆的制动性是沃尔沃卡车不断优化研发的重点之一,VEST(沃尔沃加强稳定技术)加大紧急刹车的有效性,尤其是极大地降低在干湿路面上发生的翻车、拱桥或是失控的交通事故。VEST能快速和精确地检测到危险驾驶状况,然后自动降低发动机扭矩和启动必要的制动。VEST能自动地弥补驾驶员错误估算和变道等错误驾驶行为带来的危险,能有效控制车辆,即使是在潮湿、雪地、黑冰路面或是出口匝道处。

“只要仍有人在道路事故中受伤,我们就不会停止对更高安全等级的追求。第一,我们会不断优化我们的卡车让驾驶者与其他道路使用者都受益;
第二,我们会持续致力于普及安全驾驶行为,教育更多人驾驶时系戴安全带。”

“安全”是沃尔沃卡车的核心价值之一,沃尔沃卡车在车辆与交通安全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地位。在中国市场,沃尔沃卡车也一直致力于促进道路安全发展。据最新消息,去年12月在北京正式揭幕成立的中瑞道路安全研究中心已展开试验项目,其中包括以中国卡车与客车事故为重点的研究。沃尔沃集团成为了该研究中心的5家合作伙伴之一,因此,沃尔沃卡车将贡献与分享其丰富的经验,不断优化中国卡车驾驶现状,助力实现更安全、更良好的道路驾驶环境。

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自1969年成立至今已40多年,沃尔沃卡车事故研究小组的各项调查报告与研究经验为沃尔沃卡车持续提高卡车安全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沃尔沃卡车成为业界安全的典范。

实现最轻松的转向

瑞典劳动环境局(Swedish Work Environment Authority) 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近五分之二的卡车司机患上背部、腰颈、肩臂疼痛的职业病症,而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将能够大大减轻驾驶者在工作中的操作劳累程度,从而缓解相关职业病症。”

沃尔沃卡车最近又将推出世界级的创新技术应用——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Volvo Dynamic Steering)。创新系统是在传统的液压转向器的基础上,新增电机,实现更精确的转向响应,为卡车司机提供更舒适更自如的驾驶体验。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的推出旨在缓解大多数载重车辆驾驶员的职业病症。

“这项专利技术将为卡车司机在不同驾驶环境下提供便利。在高速环境中,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能够提供无与伦比的方向稳定性;
而在低速环境下,即使是高载重型卡车,司机甚至可以用一根手指的力气就能轻松保持卡车的方向。”沃尔沃卡车欧洲部总裁Claes Nilsson解释道。

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的最大创新在于转向轴上新增的电控电机,它与卡车的液压转向器一起工作,只需25Nm的扭矩即可实现转向,根据电控单元的精确控制,每秒可实现数千次的转向调整。

沃尔沃动态转向技术经理Gustav Neander介绍说:“这项系统是为了给驾驶者的每一个转向操作提供完美的驾驶体验。比如,系统传感器识别到司机将直线驾驶,那么系统将保证路面的任何干扰不会影响驾驶的方向。而在低速驾驶时,即使是高载重型卡车行驶在非常复杂的非公路环境中,沃尔沃动态转向系统都能协助司机轻松转向。在此前参与过系统测试的卡车司机都对这个系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驾驶员转正总结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因素是最主动、最活跃的,尤其是机动车驾驶员,作为道路交通的强者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比较了欧美、日本等国家对道路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得出驾驶员的失误约占总原因的70.8 %。因此,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水平是控制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内容。

围绕驾驶员安全驾驶,有许多研究已陆续地展开,其中侵犯驾驶行为是近几年国内外对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Administration , NHTSA )(1997)认为侵犯驾驶是“一辆机动车以某种对他人或财产有害或可能有害的方式运行”。许多交通违法行为都可以属于侵犯驾驶行为,比如:争抢车道、转弯不打转向灯、闯红灯等等。以往的研究表明,驾驶员侵犯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韦华等(2以辫)也提出“在中国由于驾驶环境的复杂,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需要一定的侵犯性,但侵犯性是不安全”的观点。

当前,对侵犯驾驶行为的研究角度比较多,例如:个性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等。后者研究人际知觉、人际影响,考虑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认为驾驶员的侵犯驾驶行为是由其对驾驶行为不正确的态度所引起的,并最终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出于对驾驶员侵犯行为矫正的目的,笔者认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能够揭示驾驶员对侵犯驾驶的态度是如何作用并产生侵犯驾驶行为的,该研究引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理论之一—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作为研究思路的出发点,对驾驶员侵犯驾驶行为的产生动机进行研究,并期望研究结果能够为驾驶员侵犯驾驶行为矫正提供新颖且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2研究的构思及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是Fishbein和Ajzen提出的,该理论构建了一个研究态度和行为关系的理论框架,认为态度可以成为行为的预测值。具体地讲,人们对行为的态度、主观标准、知觉行为可控性,通过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引导和控制行为。

1)对行为的态度是指人们对行为具有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评估;

2)主观标准属于社会因素,表示人们感知到的实施某一行为的社会压力,支持还是反对,类似于对社会规范的感知;

3)知觉行为可控性,是指人们对自身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知觉。

通常,人们对行为有越多的肯定态度和主观标准,越高的行为可控性,他们就有越强的实施行为的意向,越可能表现出实际行为,即预测效果越好,图1是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框架。目前TPB理论在行为研究和矫正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该研究假设机动车驾驶员对侵犯驾驶行为的态度、主观标准、知觉行为可控性影响驾驶员实施侵犯驾驶行为的意向,并最终导致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实施侵犯驾驶行为,图2为假设模型。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该课题研究采用随机抽取法,其研究对象是浙江省杭州市的机动车驾驶员粼刀人。共发放抽样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b4份,有效回收率为91%。

3. 2研究工具

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

1)侵犯驾驶行为问卷,目的是为了获得驾驶员实施侵犯驾驶行为的基本情况,用来测量研究的结果变量,即侵犯驾驶行为。该问卷选用研究思路上比较接近的美国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年编制的“Are you aggressive driver"问卷,作为基础问卷,结合对基层公安交通管理民警以及机动车驾驶员的访谈结果编制而成的。

调查问卷共25个项目,每个项目列举了一种侵犯驾驶行为(例如:“超车时从其他车辆的右侧超车”;“在驾驶车辆时,发现其他驾驶员阻碍自己前进时,会骂对方几句”等),要求驾驶员回答平时他们驾驶时发生这些行为的频率〔从“1(从来没有)”到“S(总是有)”。经测量,问卷内部一致性a系数加.779 6 。

2)机动车驾驶员态度一侵犯驾驶行为问卷,目的是为了测量理论假设中几个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在问卷设计上以遵循计划行为理论规范化的问卷设计要求为原则,根据此次研究的目的进行了必要的改变编制而成的。

问卷共4个维度,分别测量驾驶员对侵犯驾驶行为的态度、主观标准、知觉行为可控性以及侵犯驾驶行为意向等变量,每个变量对应一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不同数量的项目,共17个项目。其中,机动车驾驶员对侵犯驾驶行为的态度的测量,考虑两个方面的项目:

一是驾驶员对侵犯驾驶行为的认知,即对驾驶行为的评估;

二是驾驶员对侵犯驾驶行为的情感反应。

驾驶员转正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
素质;
驾驶技术;
预防事故

近年来,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汽车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这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根据数十年的驾驶实践,感到汽车驾驶员要提高预防事故能力,至少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 必须在提高自身职业修养上下功夫

长期的驾驶实践表明,驾驶员的驾驶作风和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首先必须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遵章守法、文明驾驶,减少违章行为,杜绝闯红灯、酒后驾车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等违章、违法行为的发生,把驾驶员作风培养与安全行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驾驶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行车观念,自觉养成遵章守法、礼貌行车的良好习惯。开客车的驾驶员,更要多为乘客的安全着想,事关重大啊!其次要确保行车安全。安全的重要性是由安全在汽车运输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保证旅客、货物、行人及自身的安全,是完成运输任务的前提,也是汽车运输最基本要求。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只有对此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才能自觉的履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端正驾驶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把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职业底线来遵循,谨慎驾驶,规范行车,以过细的准备、过硬的技术、过人的作风,圆满完成每一次驾驶任务。

2 必须在提高过硬的心理素质上下功夫

汽车是行驶的工具,在长时间的运行中,特别是在长时间的高速运行中,能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好坏。具备优良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对每一名驾驶员的基本要求。

据交通研究方面的相关学者统计,70%以上交通事故属于驾驶员责任,在这中间,又有50%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面对情况时犹豫不决、反应迟缓导致判断失误、应对措施不当而造成的,驾驶员要从生理、心理条件和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正确评价自己,不断强化心理素质训练,使预防车辆事故工作不断科学化。

2.1 要尽量将生理状况调节到最佳状态

驾驶员要能够认识到由于各人的年龄不一,判断水平、身体素质、反应快慢都有一定的差异,任何一名驾驶员都不可能每时每刻保持最佳状态。同时,外界诱因的影响也会导致驾驶员状态的变化起伏,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视觉、感觉等器官从交通环境中获得各种信息,经大脑处理判断,然后再支配手、脚去操作汽车,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行驶,如果在信息的搜集、处理判断和操作上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2.2 要正确处理好生活中各方面关系

要教育和引导驾驶员认识到生活环境与行车安全有密切的关系,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平时要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以上的睡眠,并始终保持旺盛、愉快的精神状态。因此行车时要排除各种干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处在一个心情愉快,观察分析情况灵敏,处理情况果断,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行车途中遇有不礼貌的驾驶员,车辆中途出现故障等情况,要注意随时调整好心情,不能被情绪影响,导致开车时精力不集中,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映,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2.3 要科学调整应急状态下的情绪

运用心理反映原理,帮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沉着地处理各种情况。驾驶员的情绪和情感好坏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所以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时,不但要有稳定的“情绪”,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情感”。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特别是因外界突发事件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恐惧等情绪。平时应开展有针对性抑制情绪变化的教育训练,帮助驾驶员具有情绪迅速稳定的能力,确保行车过程时时安全。

3 必须在提高驾驶技术和加强车辆管理上下功夫

汽车驾驶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驾驶安全,也可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预防的关键在于人,首先,要注重实践锻炼。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条件下的驾驶技术,并能在行车过程中动态处理好人、车、路三者之间的关系,快速反应、正确分析和判断外界各种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能够正确处理各类复杂情况和危急情况,全力避免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来自于平时的认真学习,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来自于通过分析别人发生的事故案例,从中吸取教训,指导行车实践,不断提高驾驶技术,这样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其次,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作为驾驶员还要懂得心理学、交通工程学、车辆机械原理等相关知识。人的安全意识如何,直接作用于交通安全的具体工作。要自觉抽出一定的时间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汽车驾驶等专业书籍,学习借鉴同行行之有效的安全行车经验,消化吸收,从中受益;
要理论联系实际,主动把实际经验与书本中的知识相结合,使知识面更加扩展,认识更加深刻,运用也更加自如。要时刻牢记“违章是事故的隐患,事故是违章的结果”这条血的教训总结。切记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超速行驶、违章驾驶、注意力不集中、驾驶技术不熟练、车况不良,以及不安全的道路条件,行人和乘客的原因等造成的。只有不断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文明素质,才能对事故预防起到彻底的遏制作用。

驾驶员转正总结范文第4篇

业区以及节能车外观造型的。

关键词:节能车 人机工程作业区 人体尺寸

目前,很多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只考虑物理原理而忽视操作者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以“Honda节能车竞技大赛”为例,很多参赛车队在开发节能车的过程中仅限于关注节能车的外观造型与车架结构,开发人员没有从驾驶员的身体尺寸与车身比例出发进行规划与开发,最终设计出以技术为主导的节能车难以控制与驾驶。节能车的设计开发,必须围绕以人为主体的前提展开,分析人一机器一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开发出使操作者感到操控方便、效率高、乘坐舒适的节能车产品。本文根据驾驶员的人体尺寸参数和身体构造,对高效的操作方式、合理的控制设备、最优的驾驶坐姿进行设计布置。

1 人―车―环境系统

汽车的开发设计基于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展开,因此汽车人机工程设计旨在开发使驾驶员操作方便、高效、安全的汽车产品。“人―机―环境”系统是节能车内部操控区总布置的核心思想,其目的是优化整个系统的总体性能,旨在人与车、服务与系统之间创建一系列对话。在“人―车―环境”系统中,“人”是指在所研究的系统中参与系统过程的人,这里指操控人员;
“车”对应的是操控人员所控制的对象,例如方向盘、制动手柄以及按键等;
“环境”指的是操作与控制行为的节能车室内空间与室外因素。节能车人机工程设计主要研究“人―车―环境”系统中的驾驶员、驾驶员操作控制的对象、内外环境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将人、节能车和环境之间根据工作关系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以人的需求和感官为设计的根据,以人体的生理心理层面为出发点,为节能车的操作空间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改变操作质量,同时进行整车设计时,提高了车身车架的协调性和优化性。

2 节能车作业区设计

作业区是指人在操控机器时所需的区域及机器、设备和作对象所占用区域的总和。作业空间的设计是根据操作控制的要求,对机器、设备、工具、作对象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安排。作业空间设计以人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为操作者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作业空间。

2.1 节能车的整车结构

汽车整车布置是结合车身造型的设计,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转向系统、车身主要参数、车内操作空间及部件位置等进行空间布置。设计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比对和改良,以确保设计出最优的汽车方案。

根据节能竞技大赛的比赛规则,参赛车辆必须为3轮以上,其结构要求无论停止还是行驶时都能自行站立。出于节能的考虑,四轮驱动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在转向时承担两个轮子的摩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行驶阻力,并且四轮车在构造方面更为复杂,会影响到整车的质量。综合结构的利弊分析,我们采取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前两轮后一轮的布置方式,其优点是在较小的行驶阻力的前提条件下,将前面的两个车轮用于转向则提高了转向的稳定性,以保证它的安全性,后轮单轮传动去除了差数装置,制作过程更为简单。在车身的设计中,配合人体工程学有关知识制定合理的长度、宽度、高度、驾驶座的空间大小,车身主体和底面拥有更顺畅的气体流动环境,融合曲面和平面的结合达到降低空气阻力节油的目的。(插图1)

2.2 节能车工作区域设计

节能车的工作区域设计是指座椅、显示装置、操作装置等的布局与安排,驾驶节能车主要操作方式为手。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数据主要包括功能尺寸即操作尺寸和人体结构尺寸两类数据。人体操作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即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

2.2.1 操作机构

在工作区域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优化转向系统使它更符合驾驶员操控的高效性和方便性。通过驾驶员的坐姿确定方向盘的位置和操作方式,为保证驾驶人员能够更高效轻松的操作节能车,同时考虑制动和节气门的控制方式,这里使用摩托车的横向方向盘。直拉杆方向盘的位置参考坐姿状态下手臂的活动区间,它的长度取决于节能车的宽度和驾驶空间的大小,它与驾驶座椅位置的距离关系到驾驶员大臂与小臂形成的角度。方向盘对转向轮的操控是通过转向直拉杆来实现的,转向摆臂和转向轴线的装配是以转向支臂为支撑,设计为主销后倾以及轮胎的外倾,来保证车辆有良好的自动回正力和操稳性。

驾驶员在操控节能车行驶时,尤其是竞赛过程中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必须保证驾驶员在下肢部位不动的情况下能方便的操纵转向盘及各种按钮,所以在整车设计中需要将车内空间和车身形态相联系。驾驶员的上肢作业域是指驾驶员为正常坐姿,手握住横向方向盘并能使用操作按钮伸及的最大空间范围。作业空间内的手操作钮件、开关等的位置均应在驾驶员手伸及界面之内,这是作业空间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2.2.2 人体模型

人体的主要尺寸包括身高、体重、上臂长、前臂长、大腿长、小腿长共六项。人体的坐姿尺寸主要包括坐高、坐姿肩高、坐姿眼高、坐深、坐姿膝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之间的人体尺寸多样性和变化性,促使设计中需要一个群体的平均尺寸。

人体模型是通过人体尺寸参数建立的,是分析、研究、实验、评估人机系统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是证明人体力学和形态特征的有效工具。因大赛的规则制约,节能车的长宽高分别界定于2.9m、0.8m、0.8m之内。为达到降低油耗目的,以减少车本身重量和选择体重较轻身高娇小的驾驶员,根据驾驶员身材的标准尺寸制作1:1的人体模板。将人体模板放置于节能车作业空间内确定对应的座椅位置、方向盘水平位置等参数。驾驶员模型清楚地看到作业间内驾驶员各关节肢体之间的角度、位置关系,便于研究驾驶员操作的舒适性,以及室内空间中各个操作部件的关系。由于竞技车底盘低、相应的高度低,驾驶人员需要以半躺的方式倚靠在车架的座椅上,因此节能车内部的作业空间尺寸以驾驶者半躺、腿微弯的坐姿,座椅靠背与人体背部、臀部以及腿部的形状相吻合。

2.2.3 作业空间布置

内部作业空间布置与外形设计、车架设计交替进行,是车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车工作空间的布置包括节能车内部所有的操作装置、按钮以及座椅的布置,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作业空间内的座椅布置是否符合驾驶员乘坐的舒适性;

2 确保驾驶员的上肢能在作业空间内快捷、准确地操作方向盘和各按钮,能满足腿部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能保证驾驶员在参加竞技大赛中及时获得驾驶信息,能够满足驾驶员的视野要求,使其具有最佳视觉效果。(插图2)

在节能车操控间布置过程中,首先满足驾驶员的生理结构,结合环境客观条件,完善对操作状态的评估;
然后确定座椅参考点SgRP空间位置,通过SgRP点来确定乘坐位置H点(髋关节位置)的空间坐标位置,是确定整车布置方案和设计尺寸的根据。人体H点与座椅参考点SgRP点重合,建立第95百分位人体模型;
结合节能驾驶空间范围确定车身的内部宽度,评估节能车驾驶室的空间利用,确保驾驶员的操作灵活性;
基于SgRP点位置确定驾驶员眼椭圆对操作空间视野的影响;
利用人体模型及座椅尺寸对方向杆进行空间定位;
利用人体模型对下肢活动区域进行布置。

3 总结

本文基于汽车人机工程学原理,针对驾驶员操作的便捷性、高效性和舒适性等问题对节能车作业区的设计布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据优化,并应用人体模型对节能车作业空间进行设计与布置。汽车作业区的布置设计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人机工程学注重以“人―车―环境”系统为主要思想,创造出更适合于人类使用的汽车。

参考文献

[1]邓迎宾.小型挖掘机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及舒适性评价[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2]赵岩.节能竞技车的研发与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3]赵万芹.人―机―环境关系的试验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4]闫慧炯.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消防车驾驶室设计与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驾驶员转正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防御性;
驾驶技术;
要点

防御性驾驶坚持预防为主,在对相关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化总结和归纳后,促进一套简洁且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能够为驾驶员全面把握驾驶环境并预测潜在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展。在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对防御性驾驶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防御性驾驶技术概述

1.1 防御性驾驶的内涵

所谓防御性驾驶,就是指驾驶员在实际行驶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环境以及路况等因素所引发的危险进行准确的预见,从而积极采取必要且合理的措施来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最大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此种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1.2 防御性驾驶的目标

就宏观层面来看,防御性驾驶技术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确保驾驶员自己在驾驶过程中不犯错,避免主动通事故的引发。二是在别人犯错时,确保自己不牵涉其中,即不出现被动通事故。若这两个目标都能够得以有效的实现,交通安全便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从而推进社会的稳定运行。

1.3 防御性驾驶的三个步骤

对防御性驾驶技术进行科学化的应用,需要遵循观察-决策-行动三个步骤,并且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驾驶员首先要用眼睛对驾驶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在此基础上以敏锐的思维来进行决策,并以规范正确的手脚顺序来开展行动,促进防御性驾驶的顺利进行,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 防御性驾驶技术要点

2.1 预估风险

就宏观层面来看,预估风险是防御性驾驶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常识中可以预想到的风险以及意外风险进行科学化预估,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上保证交通安全。

2.1.1 就常识中可以想象到的风险来看,驾驶员在白天开车时需要及时关注光线的明暗变化情况,尤其是自隧道内开出时,由暗到明的情况下,驾驶员不适应光线变化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交通事故。那么这就要求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应当对人眼适应明暗变化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握,通常情况下驾驶员适应暗环境需要10秒,而适应明环境仅需要1秒。

除此之外驾驶员还应当对行车速度与视野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合理的把握,了解夜间视觉对颜色的可辨认距离,在保证驾驶员自身体力、情绪以及智商等处于最佳状态下开展驾驶操作,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驾驶员在风险较高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当对车速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空间距离进行准确的预估,最大程度上对驾驶风险进行控制,在明确汽车机械结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一旦发生制动跑偏、侧滑等故障现象时,驾驶员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尤其是在雨雪天气环境下,驾驶员应当对制动距离进行合理的控制,以避免急踩制动的情况出现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能见度较低的大雾天气,驾驶员应当保持减速慢行,必要情况下可以进入停车场或服务区停车暂时休息。

2.1.2 就意外风险来看,其具有明显的潜在性特征,在实际驾驶环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比如转盘时或封闭公路上会突然出现车辆或行人逆行的情况,甚至在正常行驶中空中或侧面会飞来不明物体等,针对此种情况,驾驶员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应当自主设定假象风险,养成提前分析预测驾驶风险的优良习惯,促进防御性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最大程度上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

2.2 预留空间

2.2.1 在常识逻辑中,可预估到的风险而预留的空间。比如:雾天我们行车时,要防止追尾就要拉大车距,打开雾灯,近光灯,闪光灯,让别人也要注意你,与你也保持距离;
雨天,雪天也如此,要预防滑溜,避免紧急制动,防止结冰路段打滑,要留有较大距离,降低车速通过;
在夜间高速路上,由于视线不清,路边的参照物不明显,车距不能确定,为防止追尾,就要不断用变光的反光度的方法去确定前方车辆大致的距离以便留有足够的距离空间,防止风险。

2.2.2 预留,突发的、无法预估到的风险空间。比如:前方车辆或与你并行的超车车辆突然出现爆胎;
路两边巷子突然穿出嬉闹的孩子;
在车流中,经常会会遇到止常行使的前车突然减速;
左右车道的车辆突然进人我们所在的车道,甚至这些情况同时出现这就需要我们的车辆要与前车保持至少4秒的安全距离同时,应避免与两边的车辆并排行驶,使我们的前方和左右至少一侧,始终流有足够的空间,作为我们的应急逃生路线。

3 循环调整

预估风险、预留空间是连贯的,在运动中,变化中,又是重复的思维和操作劳动,所以要不断循环调整。我们在驾驶时,每一个间断都是"现在时",都是"进行时",都是新的环境,新的空间我们要保持不间断地,有序地搜索车辆周围的空间环境,及时重新预估风险和预留新的空间同时,还应避免被周边事物分散注意力,以及被交规所定式的"安全"而停滞循环调整。比如:通过十字路口,我们不能过度依赖信号灯,而被交规"定式"没人闯红灯,其实闯红灯的车辆和行人每天都可能发生;
在变更车道时,不要仅仅依靠后视镜,而其他车辆说不定就在两侧的盲区;
因此,驾驶时,我们的眼睛要像雷达一样进行不断的扫描,不断地预估风险。

4 引人注意

经验表明,我们驾驶再完美,在别人看来都有可能出现漏洞,所以我们必须还要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发现我们的不足,让他们注意我们的行为,理解我们的意图,特别是在他人的行为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安全驾驶或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要及时传递出我们的意图,并确认别人是否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否侧,别人的行为往往会使我们被动地涉及交通事故中。比如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条件下像雾霭天、雨天、雪天,别人看不清我们的行为;
在我们变更车道转向前,别人不知道我们的意图;
在我们需要别人让行时,别人不理解我们等等面对这些情形,我们就需要通过灯光、转向、喇叭、甚至手势,让别人注意我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提醒我们这样始终让我们处在行使参与中的主动位置,掌控着时局的动态而避免风险。

结束语

就防御性驾驶技术的总体情况来看,预估风险、预留空间、循环调整以及引入注意是一个系统化的环节,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维护交通安全,减少安全事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驾驶思维活动中,每个驾驶员应当养成强烈的风险意识,对驾驶风险进行科学化控制,明确危险源,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辉.浅谈汽车使用及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

推荐访问:转正 驾驶员 五篇 驾驶员转正总结【五篇】 驾驶员转正总结(精选5篇) 驾驶员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