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蚕丝工业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11 2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指的是生丝的销售价格比蚕茧收购价格、生丝加工与运行管理成本之和低,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茧丝倒挂现象在我国蚕桑茧丝绸行业都存在。笔者通过对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蚕丝工业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蚕丝工业论文【五篇】

蚕丝工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茧丝;
价格倒挂;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 )02-0066-03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指的是生丝的销售价格比蚕茧收购价格、生丝加工与运行管理成本之和低,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茧丝倒挂现象在我国蚕桑茧丝绸行业都存在。笔者通过对2014年广西部分时段存在茧丝价格倒挂现象的调研,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及意见建议。

广西蚕桑生产及茧丝绸加工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广西紧紧抓住机遇,推进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和跨越式发展。2014年全区蚕桑生产再创历史新高:一是桑园面积19.26万hm2,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
二是蚕种饲养量705万张,约占全国的45%,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
三是蚕茧产量33.96万t,约占全国的近二分之一,连续10年位居全国首位;
四是蚕农售茧收入125.66亿元,连续4年超百亿元;
五是667m2桑产茧量达120kg,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种桑养蚕主要分布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优势产区,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个市,涉及广西76个县,617个乡镇,5664个村屯,养蚕户约87.5万户。

同时广西大力推进茧丝绸加工业发展,2010年全区桑蚕丝产量跃居全国首位。2014年广西规模以上丝绸企业88家,生丝产量4.07万t,同比增12%,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坯绸产量1814万m,同比增22.9%;
丝绢精加工产品产值178.35亿元,同比增14.04%,占全区纺织工业产值369.58亿元的48.26%。

实践表明,蚕桑茧丝绸产业是一项具有广西优势特色的新兴强区富民产业,对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广西已由一个蚕桑小省(区)迈向了一个蚕桑大省(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和茧丝加工基地,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的基本情况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从短期来看,会使企业生产运行暂时陷入困境,对整个产业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茧丝绸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市场现象,也是茧丝绸行业运行的一大特点,近年来在某些时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广西茧丝市场是一个完全放开的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价格杠杆的作用,茧丝价格倒挂现象最终将会通过市场调节回归正轨。因此从长期来看,可推动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对广西茧丝办、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和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象州华佳丝绸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茧丝加工企业提供的有关数据得出:20 14年上半年,广西一般企业每生产It B类丝(3A、4A等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若生产A类丝(SA、6A级),仍有一定利润空间。见表1。

茧丝价格倒挂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蚕茧生产成本加大,拉升市场收购价格

对广西重点蚕区,尤其通过到河池市农业部门访谈和到宜州市重点蚕区走访调查及分析,蚕农购买饲养1张小蚕(1-2龄蚕为共育,蚕农购买3龄蚕开始饲养)需120元;
养蚕用12个工,每工按80元计,需960元;
消耗桑叶700kg,需700元;
蚕药、水电费等30元,总成本1810元(未包括土地及蚕房、蚕具等用品折旧消耗)。正常情况下若每张蚕种生产鲜茧50kg,按38元/kg计,蚕农售茧收入1900元;
若养蚕发生病害,蚕农收入大打折扣甚至颗粒无收。因此,现阶段蚕农养蚕基本上只是赚得人工工资,利润空间较往年进一步缩小,种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较高的蚕茧生产成本,催生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较高的蚕茧收购价位。据调查,广西大部分蚕区蚕茧收购价若低于35元/kg,蚕农积极性将严重受挫;
若低于30元/kg,蚕农将可能放弃种桑养蚕。

企业缫丝能力过剩,引发蚕茧抢购现象

近年来,广西缫丝企业迅猛扩展,到2013年全区拥有缫丝企业84家,自动缫丝机775组共31万绪,全年生产生丝3.54万t,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广西一些地方的蚕茧已不能满足当地缫丝企业加工所用,蚕茧靠调出加工的现象基本结束,一些企业还需要到区外采购调运蚕茧。由于企业缫丝能力过剩,造成开工不足。为了保证生产、稳定工人,一些企业在短期内抢购原料茧,挖招熟练缫丝工人现象也开始突显,导致蚕茧市场无序竞争。同时广西受2014年初不良天气影响,春茧推迟15-20d采收上市,导致上半年全区蚕茧产量同比减少约10%,原料茧减少更加驱使企业抢购蚕茧。此外,企业普遍融资较为困难,人工、社保以及其它税费较高,导致资金周转紧张,成本高居不下,一些企业为加快资金回笼,低价竞销生丝,影响企业的正常效益。

茧丝质量难以提高,市场销售价格趋低

2014年上半年广西蚕茧和生丝质量下降,除了受特殊天气和蚕桑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外,还有就是蚕种销售和蚕茧收烘两大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蚕种市场秩序混乱初步调查统计,2014年上半年广西蚕种场生产的蚕种约占全区社会发种量的70%,其余30%来自区外,这部分蚕种有效品种不适应、未经检疫、未登记备案,严重影响了蚕农养蚕成功率,同时蚕种来源混杂导致蚕茧质量不一致,直接影响到生丝质量等级。

蚕茧收购秩序混乱 2014年广西有蚕茧收购站846家,仅宜州市就有256家(还有200左右的无证收茧站和进村人户流动收购人员),蚕茧收购站过多,管理不规范,导致无序抢购“毛脚茧”,且茧站没有严格执行优质优价、分级分价、按质论价,造成蚕茧质量下降。蚕茧质量的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生丝等级的提升。目前生丝市场高、低两种品位产品价格差异4万一5万元/t,而广西生丝约80%为3A、4A低等级的产品,市场卖价趋低。同时,近年来广西鲜茧缫丝数量快速增长,对生丝质量和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2014年鲜茧缫丝得出的鲜蛹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综合效益。

加工工艺水平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2014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生丝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3A、4A类丝价格逐步走低,从年初的39万元/t左右下降到5月、6月的约35万元/t。但SA、6A类生丝供不应求,价格稳定坚挺,2014年7月仍保持39万元/t左右I3’。广西部分缫丝企业整体加工工艺水平没有大的提升,生产A类丝比例仍不够高,因此生丝卖价相对较低,且企业自行出口贸易的少,产品多依靠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企业出口,企业效益呈下降趋势。而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改进缫丝工艺,坚持走生产SA、6A高品位生丝的发展道路,且产品自行出口欧洲、日本等市场,价格高稳,效益得到保障。此外,现阶段广西茧丝加工企业仍以缫丝为主,织绸刚刚起步,印染、针织、服装还是空白,产业链拉不长,综合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相关应对措施

加强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

要解决茧丝倒挂问题,首要是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提高蚕业生产的现金收入和比较效益。

合理规划布局要围绕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三高”要求,按照最适生态区域和最佳比较效益原则,稳步推进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大优势产区,积极推进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市蚕桑生产发展。

加大良种良法良具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蚕桑优良新品种和桑树速生丰产栽培、小蚕共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等优质高效省力化种养技术,以及大蚕轨道式喂蚕车、方格蔟轻简采茧器、桑园剪伐机等省力化机械用具,推进蚕桑生产逐步实现标准化、高效化和省力化、轻简化,进而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率,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同时通过蚕桑标准园建设,辐射带动和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高产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全面提高蚕茧单产、总产和质量。鼓励和扶持缫丝企业建立稳定的优质原料茧基地,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把蚕农和企业联接起来。

推进茧丝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要解决茧丝倒挂问题,企业是关键,要通过强化管理、提高工效、改进工艺等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加强规划引导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培育一批缫丝加工基地和骨干企业。同时由于现阶段,广西缫丝产能已趋于饱和,部分蚕区已出现产能过剩,因此现阶段,要严格控制缫丝产能,扶优促强现有企业。缫丝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改进工艺设备,提升生丝质量水平,打造广西茧丝品牌,力争SA、6A。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有条件的企业要转型发展捻线、织绸,逐步推进印染、织造、绢纺、服装等精深加工和高级家纺产品,要积极拓宽以鲜蛹、蚕丝棉等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应用,延伸产业链,推动广西蚕业由资源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提高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目前,广西的生丝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但直接出口额不到全国十分之一。因此,要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培育打造广西茧丝品牌,打通和拓展我区茧丝绸产品直接出口贸易通道,摆脱转口对外贸易依赖,积极扩大我区茧丝对印度、日本、东盟乃至欧盟、中东的出口份额,提高企业盈利创汇能力。

政府各部门要协同推进

任何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光靠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是抓不好的。要解决茧丝倒挂问题除农业部门抓好种桑养蚕先进技术研发应用、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蚕桑良种生产、蚕种市场管理和执法监督外,发改、财政部门要完善扶持政策,增加必要投入;
工信部门要做好茧丝绸加工规划,加强缫丝企业的扶持,加强蚕茧收烘站发证及收购市场的管理,杜绝收购“毛脚茧”;
科技部门要重点支持蚕业科技研发创新工作;
商务部门要积极拓展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开拓流通贸易渠道;
招商部门要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工商部门要强化对蚕茧市场秩序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收购等违法行为;
质监部门要做好茧丝质量监督、检查和相关标准的制定。税务、物价、环保、教育、人力资源部门、扶贫、畜牧、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蚕丝工业论文范文第2篇

1蚕桑养殖业的产业链发展现状

1.1蚕桑生产的自然风险大。广西玉林的气候环境是促使蚕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它位于亚热带,该气候带雨量充足、气温较高的特征非常适合桑树的生长,因此蚕茧的生产具有次数多,产量大的特点。但是这个特点成为了桑树病原体传播与感染的源头,同时温度高且湿度大的环境会增加其传播速度。台风、干旱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非常容易对桑园产生破坏。工业区排放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也将对桑园产生污染。因此,蚕桑的生产存在较大的自然隐患。同时这些自然风险集中在桑树的成长收获期间,所以这时候如果发生自然风险,则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整个蚕业,还有付出了精力和财力的蚕户们。1.2丝绸出口依存度高。虽然我国作为丝绸的出口大国和生产大国,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对于蚕丝定价却没有话语权,因此我们只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国际金融一旦出现了动荡的话,蚕丝的出口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这样一来降低国外需求,国内的蚕丝便会因为供过于求而下调价格。玉林作为我国的蚕丝生产量最大的产地,受到影响可想而知。1.3市场风险大。蚕茧制品作为一种商品流通于市场中,必然会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肯定是会受到价值规律的约束,供需的转变引起价格的上下浮动,但是农户们也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价格会上涨什么时候价格会下调,也是等到蚕茧上市后才知晓的,所以前期他们并不能做一些准备工作,储存时间较短蚕户只能凭市场价格来销售了,因此市场的变化时刻影响着蚕户的收益。1.4生产及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当前,玉林的蚕桑生产主要是采取小农生产的经营方式,并没有转变为规模化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虽然玉林桑蚕业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缺乏专业的蚕桑种养和茧丝绸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匮乏和科技设备的落后是阻碍玉林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足之处。

2加强蚕桑产业链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对策

2.1提高蚕桑资源开发及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在食品、医药等等领域中,对于蚕、桑、茧、丝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蚕桑业的综合应用具备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广西玉林首先应该做的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实现多元化需求作为发展目的大力发展蚕桑业,打造一个具备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新型蚕桑产业,实现整个桑蚕产业的稳定高速发展,为农户的稳定收益提供有效保障。2.2蚕桑茧丝从规模经济朝范围经济转变。范围经济是指,生产从单一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利用多种资源而扩大经营范围的模式。其范围经济主要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差与时间差,将蚕桑生产从种桑养蚕到桑园立体种养以及桑叶、桑枝、蚕沙等多用途应用来从事多种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提高养蚕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但是,土地的数量限制了蚕桑业的发展,虽然说可以不断地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其种植的面积,提高种植的技术来扩大规模经济,但是还是会受到养蚕次数的限制。因而通过蚕桑资源多元化应用和桑园的多种经营模式是广西蚕桑业通过范围经济达到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2.3延长产业链聚集。玉林的蚕桑业想要稳定高速发展,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实施“东绸西移”,鼓励相关企业一步一步实现产业升级,推进织绸领域的深加工,促成印染项目的成立和发展,将蚕桑茧丝引往织绸家纺以及服装加工等系列的企业中去,实现缫丝到丝织再到印染的产业链,抢占国内茧丝绸产业高地。进一步对蚕桑资源能够进行综合利用的企业进行管理和扶持,逐渐形成品牌战略,提高蚕茧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2.4加强科技创新。这些年来,玉林蚕桑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还不能称之为“先进水平”。应该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从而建立“蚕业研发基地”,将学术研究作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鼓励措施,鼓励各个蚕桑企业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积极的投身于研发新品中去。同时政府也可以成立一个相关的科研组,为蚕桑业的科技创新争取一个新的突破口。玉林应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将目光放在国际的交流合作上,通过共同的研究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推进热带亚热带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

作者:黄瑀 单位:广西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肖丽萍,朱方容.广西蚕茧价格变迁与蚕业生产发展的研究[J].蚕业科学,2016(2).

[2]朱方容.从蚕桑大省到蚕丝大省的发展思路[J].广西农学报,2015(4).

蚕丝工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浙江蚕丝业历史

浙江省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栽桑养蚕,最为适宜,自古以来就获得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1958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浙江博物馆在吴兴县钱山漾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乙区第四层获得不少绢片、丝线和丝带,距今4140-4700年,经鉴定是家蚕业先缫丝后织而成,是我国迄今出土最早的丝织品。由此而知,浙江早在47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养蚕和利用蚕丝缫织的生产技艺了。(1)

浙江蚕丝业虽然历史悠远,但桑蚕重地的桂冠并不是一开始就戴在浙江头上的。"古时蚕桑之利皆在《禹贡》青兖荆雍之域,未尝及今之吴越也。"(2)至唐代,吴郡育蚕取丝渐兴,"丝出各县"(3)并开始贡丝。宋室南迁,大批北方官民将北方的栽桑、育蚕技术带到江南,江浙地区开始获得了中国最重要的蚕丝产地的美名。元代蚕桑生产一度受挫。明代,境内蚕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明万历《崇德县志·纪疆》记其时:"语溪(崇德)无闲塘,上下地必植桑,富者等侯封,培壅茂美,不必以亩计;
贫者数弓之宅地,小隙必栽,沃若连属,蚕月无不育之家。"当时,江浙地区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丝绸业中心之一。至清代,乡间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由此可见,蚕丝业是浙江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说:"余里蚕桑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蚕不稔,则公私俱困,为苦百倍。"(4)19世纪50年代,报界人士王韬,在这一区域游历时看到:"由嘉兴至此(平湖),沿河皆种桑林,养蚕取丝,其利百倍,诚东南生民衣食之源也。"(5)

在五口通商以后,浙江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日深,蚕丝业发展迅速,生丝和丝织品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输出。尤其是太湖流域的"辑里湖丝",以其优美的色泽,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被认为是"最纤细、最匀称、最坚韧,也是最光亮的纤维"。据《吴兴农村经济》载:"外商需求既殷,收买者踊跃赴将,于是辑里丝价雀起,蚕桑之业乃因之愈盛。"(6)到20世纪初,蚕丝成为我国出口货物的第一大宗,并且一直呈增长趋势:"每年计产生茧百余万担,生丝八、九万担,占全国丝茧总数三分之一。"(7)但我们也看到,这一时期,作为一个比较发达的传统蚕丝区,它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却相对地削弱了;
在外国的先进技术面前,曾经优越的传统养蚕缫丝技术也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弊端。于是,浙江的蚕丝业逐步地走上了近代改良的历程。

二、改良蚕种的推广

19世纪中叶以前,国际生丝市场向为中国所独占。然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机械缫丝业发展很快。1857年,日本开始成为生丝出口国。中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开始受到日本的威胁。到1905年,日本的蚕丝出口总数已与中国的蚕丝出口总额差不多。1909年,日本的蚕丝出口超过了中国。1913年,日本出口的蚕丝数量,相当于同一时期中国蚕丝出口数量的两倍。1915年,在世界蚕丝总产量中,日本占50.7%,而中国仅占三分之一左右。(8)日本在世界生丝市场上已成为中国的劲敌。

日本蚕丝业发展迅猛,其原因在于日本能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养蚕法,同时国内又有一批致力于蚕业研究的人才。19世纪末,蚕瘟(微粒子病)蔓延,日人学习法国技术,采用600倍显微镜逐一检验蚕种母体,淘汰带病蚕种,有效地控制了蚕瘟。而在中国,蚕丝业则故步自封,蚕病蔓延,所产丝茧,每况愈下,出口日减,蚕利被日本所夺。在戊戌变法期间,中国蚕丝出口问题引起了某些关注。甲午战败之后,爱国人士认识到了加速改革以达到日本、意大利、法国的技术水平以及夺回世界市场的需要,纷纷主张振兴实业,谋求引进先进养蚕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的呼声也与日俱增。

最早最成功的私人改革努力之一是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我国最早的蚕丝教育机构。林启(1839-1900),字迪臣,福建侯关(今福州市)人。林启自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调任杭州知府以来,积极推行新政,主张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认为振兴浙江实业,应以蚕业为要。于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初一日,蚕学馆开始在杭州西湖金沙港关帝祠旧址动工兴建馆舍,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蚕学馆正式招生开学。对此,《农学报》有以《蚕馆开学》为名的详细报道:"杭州蚕学馆已于上月十三日开学,学生二十人,备取学生二十人,额外二十人,留学日本二人,日本蚕师轰长木,为其国宫城县农学校讲业管主。"(9)蚕学馆每年招收学生30名,学制三年,入学后供给膳宿,不收学费,每月还发零用钱2元。所设课程包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土壤学、桑树栽培学、蚕体生理学、蚕体解剖学、养蚕学、显微镜操作、制种、蚕茧检验、生丝检验等。

蚕学馆的办学宗旨是:"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术饲育,改良土丝,传授学生,推广民间。"蚕学馆遵照办学宗旨,制定《蚕学馆试办章程》,提出了蚕学馆的四大任务:首先,引进国外的先进养蚕技术,编译了《微粒子肉眼鉴定法》、《蚕外纪》、《喝茫蚕书》、《饲蚕新法》以及《屑茧缫丝》等著作和科技资料,普及蚕桑科学知识。

其次,培养了一批蚕丝专业人员,推广养蚕技术,对蚕丝业和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00年,蚕学馆的第一届毕业生分赴杭、嘉、湖、宁、绍五府劝设养蚕公会,推广饲养新法。罗振玉在上海创办的《农学报》对这一事件作了报道:"光绪庚子,杭州蚕学馆诸生既卒业,得文凭者十有六人,中丞湖阳恽公,谋有以推广之,爰饬杭嘉湖宁绍五府创设养蚕会,而令卒业诸生充教习。派往海宁者一人,曰陈之藩;
余杭者一人,曰朱敏;
嘉兴者三人,曰骆缵郊,曰吕汝本,曰黄燮;
湖州者四人,曰宣布泽,曰陈翰,曰陆宝泰,曰郭廷辉;
宁波者二人,曰周式毂,曰沈鸿逵;
绍兴者三人,曰陈拜庚,曰俞鸿荃,曰吴锡璋。复遴其尤者二人,曰丁祖训,曰傅调梅,留蚕学馆为帮教习。"(10)在蚕学馆的影响下,各地陆续兴办了一批蚕桑丝绸教育机构。蚕学馆的毕业生不仅在浙江推广养蚕新法,而且在清末民初,全国蚕桑生产和蚕桑教育方兴未艾之际,还支援兄弟省蚕桑事业的发展。

蚕学馆在浙江蚕丝业乃至中国蚕丝业改良史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生产无毒改良蚕种的同时深入民间,为农民检查土蚕种病毒,指导他们使用改良蚕种。

我国的蚕种,数千年来,均系土法生产,不知应用科学检查蚕种病毒,致使品质不能随时代进步。制作优良的改良蚕种,是蚕丝业改良的第一步和关键所在。对此,当时蚕丝界人士已有所认识,所谓"蚕种之优劣,足以左右养蚕成绩与缫丝成绩甚巨,实为决定整个蚕丝事业之基本因素。"(11)林启在《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中,花费不少笔墨,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着力论证了蚕种优劣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蚕子亦有瘟病,以致出丝不旺,税厘既未能减,蚕业遂以中衰",而"西人养蚕之法至备,即配种一节,亦有神效。"蚕学馆章程中就有两条专门关于蚕种制造的,一是"广购外国蚕子纸,考验选种配种之法";
一是"颁给谕帖,准学生造买蚕子纸。"(12)因此,蚕学馆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优良蚕种的培育制作,并分送农民饲养。蚕学馆通过拣选、培育、杂交,先后试制出一批新的无毒蚕种。浙江蚕学馆在开学的那一年,即制成无病蚕种500张,分送附近蚕农饲育。

蚕学馆开创了推广改良种之先河,在它的倡导下,浙江各地区陆续有人集资创办了一些蚕业学堂、蚕种制造场:

—— 制种场所地址 每年制种数(张) 创立年代 办理年数

蚕学馆 杭州西湖 500-1000 1897 11

桐乡蚕场 桐乡300-500 1900 3

乌镇蚕场 乌镇 100-500 1900 5

崇德蚕场 崇德石门 300-500 1900 3

—— 杭州武林门 500-1000 1906 15

—— 杭州湖墅 1000 1907 10

蚕桑女学堂 —— 500-700 1907 4

钱塘县蚕场初级师范杭州三墩 500-700 1908 2

蚕桑学堂 杭州西湖 1000-2000 1909 5

钱塘县蚕种制造场 杭州三墩 700-1000 1911 11

资料来源:吴峻《近代杭嘉湖地区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中国农史》,1998、1由上表可知,当时建立了一些制种场,对改良种的生产起了推动作用,但它们所制的改良种的数量还相当有限,作一项简单的比较,差距显而易见:余杭是当时浙江主要制种中心,该地约有3000-4000户,或者说约70%的人口从事这一行业,每年约出产300000-500000张蚕种。(13)而且,除了蚕学馆等少数几个制种场维持较长时间外,大多数的制种场办理年限极其短暂。以致改良种在最初推广中,由于种场所制的蚕种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尚未取得蚕农的信任,另外又受到土种商的抵制,发展迂缓。

就浙江改良种而言,当时蚕种改良的提倡,仅仅只是蚕业学校和有识之士的提倡,而缺乏有规模有组织的种场。不仅如此,另一方面,虽然,改良蚕种开始在蚕桑学堂和制种场生产出来,但浙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育蚕仍然是以陈旧的简陋方法从事此业。就以临安而言,其"蚕桑一项向称茂盛,近更发达。蚕种多购自余杭,自制者少,人民对于新法养蚕,均以为不便,盖编氓之家,屋宇小而资本微,故惮于效学。"(14)即使有一些比较进步的农民采用蚕桑学校和蚕种制造场培育的改良蚕种,但仍然是用老方法饲养。连一个日本人考察了中国农村的养蚕法后也写道:"自上海到苏州……家家育蚕,不问男女皆从此业。一家所饲不过三斗左右。其方法颇粗,颇像我邦三、四十年前饲蚕情形也。中国饲蚕,多未尽善,其始失于太多,观其撒布桑叶,殆三倍于日本,故桑叶不能继续,及将上簇之前,反不得饱食,以致结茧太薄。又造簇之法,亦未尽美,盖失于窘束。故多为玉茧。余劝中人仿日本簇式,渠云:中国用久,未易改也。盖中国农桑墨守古来之习,不好改变。"(15)这样饲养改良蚕种,就会因为饲养方法不合要求,以致其改良种性不能显现出来。因此,推广改良种必须指导农民改进育蚕方法。在20世纪最初一二十年中,这方面的工作未受到重视,致使推广的改良种未能显示其优良种性,当时推广改良种不能取得农民的信任,与此有关。据上海万国生丝检验所考察,"一般农民甚至不愿白拿那些他心存疑虑的或者他过去已经试验过而发现不好的蚕种"。(16)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养蚕区,传统的习惯势力还相当顽固,它对作为"蚕丝之源"的蚕种改良和其他改革措施,形成一种巨大"惰性"的阻力,使一切改革尝试,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近代机器缫丝工业的出现

在蚕丝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方向上,蚕种疾病的控制,改良种的推广是极其重要的一步,而机械化缫丝是蚕丝业标准化的第二个关键问题。

法国于1828年发明利用蒸汽为动力的缫丝车,意大利对这种缫丝车进行了改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为提高。从而资本主义缫丝业在西方许多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在浙江,五口通商后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名甲天下的湖丝生产极盛时期,但当时我国缫丝业还停留在手工缫丝阶段,所产生丝质量逊于厂丝。土丝与厂丝相比,则土丝有条份粗细不匀,断头、硬绞、废丝等夹杂较多、丝片紊乱和丝片长短、阔狭、轻重大小不一等缺点,因而土丝的销路不及厂丝。据海关统计,从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一年的十五年中,厂丝增长1.36倍,而土丝包括干经在内已减少了30%左右,特别是白土丝已减少74%以上,只剩下四分之一了。(17)一位外国观察家申述道:"只要他们拥有最简单的缫丝厂,或者甚至只要他们采用烘茧系统以便能把蚕丝缫得慢些、仔细些,他们就能提高产值的30%左右。"(18)当厂丝出现,土丝处境愈加不利的时候,浙江制丝业走上了改良土丝的道路,首先是采用"做经"的方式,就是将土丝,按丝的粗细、色泽、均匀等情况,分成各种等级,加以复摇整理,摘糙接头,粗细分片,尽可能避免同片的忽糙忽细。整理和包装的方式大致与厂丝相仿。从质量上来说,干经是由品质较优的细土丝所分档复摇而成,但因土丝生产技术落后,它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仅靠再摇一次,只能说比较好些,当然仍不能与厂丝相匹敌。所起作用,并不很大。手工缫丝工场对土丝的改良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即将旧式缫丝车加以改良,甚至把分散于农家的土丝车适当加以集中,以工场的形式来进行缫丝。从工业化的角度而言,手工缫丝工场的发展,较之它的前期,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这种发展,是在国外已经有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下,开始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上仿制外国厂丝,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它就几乎不可能在与厂丝的竞争中幸存下来。

中国小农生丝的生产以及生丝市场交易与经营上的落后性与国外市场要求提高生丝品质的矛盾不断突出起来,尽管已有改良的土经丝出口,而仍不能适应客观要求,这就促使了中国近代缫丝工业的出现和兴起。

浙江虽盛产蚕茧,但因与上海靠近,蚕茧供应上海,同时浙江民间缫制土丝,不肯轻易放弃,开办机械缫丝厂反而迟于上海、江苏等地。据《申报》记载,梅小严(启照)任浙江巡抚时(1877-1879),"曾究心洋务,讲究西法",购得缫丝机器若干具,想开办丝厂,后来奉调"交卸入都",遂中止。"其所购机器,卒为上海公平丝厂仅以七千元廉价购去,论者惜之,然惜之者皆他处人,而杭之人未之惜也。"浙江省有些买办绅商甘愿仰洋人之鼻息,不在蚕区就地办厂,而设厂于沪。如1881年上海民族资本首创得公和永丝厂(亦陈昌记丝厂)的创办者就是浙江归安人。据周庆云《南浔志》记载,南浔在太平天国后就"有缫丝厂,收茧作丝"。但这种丝厂仅是集合一些旧有的缫丝车,雇佣工人的缫丝工场,尚未利用蒸汽和机械动力。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1895年杭州开埠后,一些官吏、绅商在蚕茧大量外销而原来闻名中外的辑里丝则销路停滞的情况下,为了振兴缫丝业,获取厚利,就兴办机械缫丝厂。

据记载:1895年,湖州富商庞元济(莱臣)和杭州富绅丁丙(松生)合资筹办世经丝厂于拱宸桥;
次年七月,建成开工,牌号为"西泠桥"。同年嵊县富商楼景晖和萧山官绅合资筹办合义和丝厂于萧山转坝头,辛亥革命后改为庆云丝厂。当年还有宁波商人合伙,在当地政府拨款倡导下,于离会稽县曹娥镇十五里的百米堰筹设了开永源丝厂。另外还有嘉兴、湖州、塘栖等地也先后建立了一些丝厂。可以看出,一时之间,各地相继创办了不少丝厂,成为一种风气。但其中有些只是创议而未办成,如嘉兴石蕴真、嘉善虞颂南、石门姚元梅、海盐姚文楠等也曾谋划在嘉属各县创办丝厂,终因缺乏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而未实现;
有的只是利用旧式丝车合并加以改良的"缫丝工场",有的为时不久就告停业,如世经丝厂后以排场阔绰,不善经营,亏损过大,于1898年闭歇,将厂房机器低价盘卖给日商,被拆迁至上海;
开永源丝厂后以股东纠纷,政府提款,到1901年无法继续营业而停闭出盘;
海宁硖石镇、余杭盘竹弄、富阳等地创办的丝厂或工场,经营不久都告停闭。还有的是为了设灶收茧图利,挂上了丝厂招牌。到辛亥革命前夕,浙江省机械缫丝厂,仅大纶、合义和、公益等几家。

1905年,杭州口输出厂丝386担,1907-1909年厂丝输出量均超过600担,到1911年又下降为344担;
外销厂丝在当年输出总量中的比例,1905年为35%,到1911年则下降为12.9%。(19)当时杭州是浙江的重要商埠,除上海外,杭州也是蚕茧生丝的主要集散地。从杭州口输出厂丝的统计数字,可以想见清代末年浙江机械缫丝业多么嬴弱,它的发展是多么艰难。

清末浙江力图改良蚕丝业的艰难尝试,由于政府无绝大之决心,蚕丝业的改良也只是留待某些个人和教育机构去进行,致使推广事业未能贯彻落实,这一时期改良的成效未能凸显。自蚕学馆提倡开始,到民国成立,中间十余年,终因习惯势力重重阻挠、抵制而得不到推广,人民墨守旧法,执迷不悟,宁知有土种,而不知有改良种,改良蚕业的新风难以吹进各个养蚕区。

注释:

(1)朱新予:《浙江丝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2)沈云龙主编、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三十五 户政十四 养民下

(3)光绪《嘉兴府志》卷三十三 物产

(4)光绪《桐乡县志》卷七《食货志下·农桑》。

(5)王韬:《漫游随笔》,见《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卷,第428页。

(6)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年,第11页。

(7)国民党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四编,第八章,1933年,第164页。

(8)[美]李明珠著:《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9)《农学报》29册,1897年。

(10)《农学报》第134册,第1页。

(11)徐淡人:《三十六年蚕种供需纪要》《浙江经济》第2卷第5期。

(12)《农学报》120册,1900年10月。

(13)周德华:《华中蚕丝业调查》,《丝绸》2000年第2期。

(14)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临安县,页3。

(15)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579-580页。

(16)【美】李明珠著:《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03页。

(17)《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蚕丝工业论文范文第4篇

学术界对抗战时期四川丝绸工业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孙先知的《近一个世纪的四川蚕丝业》(1895-1994)(四川丝绸,1997年第2期)仅简要介绍了丝绸行业19世纪末至1994年的抗日战争。胡祉甡的《抗战时期的四川蚕业》(四川丝绸,1995年第4期)关注四川丝绸业战时发展的总体情况。赵国壮的丝绸业融资与抗战时期后方丝绸业的发展——基于对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1938-1945)(2016年第3期《中国经济史研究》)融资活动的调查,以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考察其融资和商业活动,从产业融资的角度透视战时后方丝绸业的发展,认为经济控制与后方丝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金融业与后方丝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丝绸产业的资本构成不合理[1]。李皇凰《经济控制政策视角下的四川丝业公司(1936-1946》(西南大学,2019年),李鹏鑫,《现代重庆地区丝绸生产和销售研究》(1891-1937年)(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黎建军,尹良莹和四川省蚕桑业的改善(1936-1949年)(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钟华英《从繁荣到衰败》:民国四川丝绸业的演变——南充案例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这四篇硕士论文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四川丝业公司、四川蚕桑改良农场、重庆和南充丝绸业的主题,对战时讨论四川丝绸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通过对全面抗战前后四川丝绸业的分析,对四川的发展趋势进行全景式的描述和论证,梳理政府的行为和表现,分析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总结四川丝绸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全面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四川一直以丝绸生产而闻名。它在晚清逐渐发展,并在1927年蓬勃发展。全川的丝绸总产量约为47000包,总价值约2600万元[2],其中大部分销往国外。一些粗丝绸供应给国内的丝绸厂,一些则销往缅甸和越南。大部分灯丝从上海出口到欧美。根据20世纪20年代英国驻四川领事霍席的调查,

发现四川丝绸品种一般(原蚕、春蚕、原蚕),不如江浙卡西好。四川的丝绸业制造商分散,资本薄弱。四川丝绸的生产工艺是传统的。1929年至1933年,海外丝绸价格暴跌,影响了全国丝绸业。四川省11家钢铁机械和丝绸厂相继关闭,四川丝绸产量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蚕茧价格低,土地价格高。植桑育蚕是无利可图的。养蚕农民对养蚕失去兴趣,放弃种植桑树,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四川丝绸业的活力遭到严重破坏,行业形势岌岌可危。为了整顿四川的丝绸业,避免争夺原材料和竞争成品的弊端,

于1933年冬天成立了川丝整理委员会。川丝整理委员会在嘉定、三台、南充、重庆等地聚集了11家钢铁机械和丝绸工厂,组成大华生丝贸易公司统一运营。它向重庆金融界借款170万元,发行了120万元公司债券,并以3000多箱的价格出售生丝。它希望振作起来。川丝整理委员会还聘请了国联蚕业专家。玛利(意大利人)和其他人访问了四川并表示同意论四川丝绸的分选方法。然而,由于日本丝绸倾销的压迫,上海的丝绸价格暴跌,销售依旧停滞不前,大华生丝贸易公司大学的管理不善导致四川丝绸业几近破产,严重打击了农村经济。鉴于四川丝绸业的衰落,1934年,全国经济委员会在巴县和蔡家场的四川建立了蚕桑指导所,并在三台设立了指导分支机构,分发改良蚕种,指导农民进行家蚕育种,“为应用科学方法和改良四川蚕业之始”[3]。结果当年蚕丝产量翻了一番。施复亮认为,“这是转机,四川丝绸生产之一”〔4〕,为四川丝绸的推广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四川的情况来看,1933年,“二刘大战”结束,刘湘彻底击败刘文辉统一四川。到目前为止,四川军阀之间持续了20多年的混战已经结束。政治稳定为四川丝绸业的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鉴于丝绸业的衰退危机,四川省政府试图进行整顿和改进。首先,1936年,四川省建设厅成立了四川省丝绸改良场(1938年重组为丝绸试验场,隶属于四川省农业改良研究所),作为负责全省丝绸改良的机构。第二,从江浙两省购买了大量改良蚕种和桑树苗,并免费分发给农民。在全省建立蚕种生产厂,生产改良蚕种,满足各方需求,提高四川丝绸质量。第三,控制四川的丝绸业。四川省政府严格命令所有县仔细检查,“任何人如果私自购买的改良蚕茧可以在太平洋周围种植”[5]第四,国家资本开始干预四川的丝绸业。1935年秋,四川省建设厅接受大华生丝贸易公司大学,筹集20万元,组织四川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试图改良白丝绸,提高四川丝绸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铺设丝绸1936,四川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开了一家缫丝厂,在南充开了一家缫丝厂,买到了改良的茧,缫丝了500多条改良的丝绸,虽然数量非常少,但对四川丝绸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37,四川丝绸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4297公吨,占全国生丝出口量的10%左右。与1936年相比,四川的丝绸工业逐渐改善。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江浙和广东相继衰落。在此期间,该国的主要丝绸产区为只有四川省。当时,全国对生丝和同盟国的需求量很大,而这些生丝都是由四川供应的。毫无疑问,这是“千载一时之良机”“为了四川丝绸业的发展。

是唯一的一个。全省已停产的10多家丝绸厂相继复工,各地蚕农开始积极生产。然而,四川省政府早就计划控制和改善丝绸,开始控制民间缫丝,指示恢复的制造商以资产入股四川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37年将该公司扩大和重组为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丝绸公司)。1938年,四川省政府颁布了《四川省政府丝绸业管理办法纲要》(第13条),其中规定改良蚕种由四川省农业改良研究所丝绸实验室,并分发给农民进行饲养和繁殖。该丝绸公司专门购买改良茧,卷绕和运输改良丝绸,这已成为四川省政府实施四川丝绸出口管制的基础。为加强丝绸公司的控制权,建设部将其管辖的19家蚕种生产厂以投资形式纳入公司,由公司运营。这样,丝绸公司全权负责与四川丝绸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所有事宜,外销川丝的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已从过去的自由贸易模式转变为政府控制。为了挽救丝绸减产危机,

于1938年成立了四川省本田公司,隶属于四川省农业改良研究所。委员会在川东和川北设立了推广区,以加强对改良蚕种和桑树苗的推广,指导蚕农种植桑树和养蚕,并寻求四川丝绸生产的发展。然而,1938年四川丝绸的产量仍然很小,只有400多CWT,这与1929年17000 CWT的产量相比是罕见的。秋季,新生活运动促进联合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生产业务小组在乐山建立了一个丝绸实验区,以增加产量和改进技术,但在成立之初没有明显改善。

1939年,四川省政府除了继续改进丝绸外,还成立了土茧土丝管理委员会,负责土茧和土丝绸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改良丝绸的控制,四川省政府修订了概述四川省政府管理丝绸业的措施。《纲要》重点强调:(1)改革促进全省丝绸产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四川省农业改良研究所丝绸实验室主持了该省蚕桑品种的改良和繁殖、蚕桑和桑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蚕桑技术人员的培训。四川省蚕业推广委员会大学隶属于四川省农业改良研究所,该研究所负责促进和改进家蚕育种、桑苗的种植和蚕业技术指导。(2) 授权丝绸公司独家生产改良蚕种,独家采购改良蚕茧,独家缫丝,运输和销售改良蚕丝。土茧允许免费购买。(3) 改良蚕种仍由丝绸公司赠送,蚕茧价格由省政府确定。(4) 省政府只为该公司的商业股份担保利息,不担保损失。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技术和推广分别由四川省农业改良研究所下属的两个机构负责。全川改良蚕种和缫制改良生丝的生产和收购由丝绸公司独家经营。此外,由于国外订单的增加,四川丝绸的出口逐渐改善。1939年,出口量为1209 CWT,比1938年增加了600 CWT。

1940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搬到四川。贸易委员会和丝绸公司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为了控制四川丝绸,他们制定了一种与四川省政府《丝绸业管理办法纲要》脱节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各方不再遵循省政府公布的改良蚕茧价格,而是提高价格竞争,打破原有格局。与此同时,蚕种的成本超过了政府的预算由省政府承担,由中央政府、省政府和丝绸公司承担。到了秋天,蚕种的成本是2元一个。除了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享,丝绸公司还放弃了独家收购权,允许商人自行处理收购事宜。到目前为止,省政府已经放任不管,不再公布蚕茧价格,而是与市场谈判。然而,由于价格的快速上涨,养蚕和丝绸生产成本飙升,丝绸价格无法赶上。此外,政府没有及时帮助养蚕农民,导致产量下降。1940年,生丝出口量为1269 CWT,与前一年的产量相比变化不大。

在1941年,后方地区的物价飞涨,生产成本上升,四川丝绸生产萧条。尽管丝公司已经生产了30万粒蚕种,但由于蚕茧价格的急剧下降,养蚕户不愿意饲养蚕种。四川丝绸全年总产量只有1000千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虽然由于战争期间人口集中在后方,对国产丝绸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产量极为有限。1941年冬天,太平洋战争爆炸了。在这种情况下,日丝停止了对美国的出口,英美军用生丝需求激增,中国生丝出口由下滑转为繁荣,国内生丝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有鉴于此,政府于1942年成立了四川省出口物资增产委员会,以监督四川丝绸的增产。为了控制战争期间各省特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外汇兑换,

于1943年通过了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的《国家生丝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政府将控制采购和销售生产桐油、猪鬃、生丝、茶叶等特殊产品。这种控制方法使丝绸受到控制。与四川省政府管理丝绸业的措施大纲相比,有几个区别:首先,四川省政府控制蚕茧,贸易委员会控制生丝。生丝的买卖由财政部所属复兴公司独家经营。对于蚕茧生产和缫丝,四川省政府指定乐山丝绸试验区和丝绸公司分别负责,商人不得自由买卖。民间丝绸仓储必须如实申报登记,同时出具内地转运证明。对于超过800公斤的货物,必须获得转船证书,才能将其运输和销售到国外。其次,四川省政府控制了蚕茧,只控制了白茧,并允许土茧.贸易委员会控制生丝,包括改良丝和土丝。第三,四川省政府为蚕种和出口丝绸的成本提供利息和损失担保,贸易委员会采用评估方法,这使得缫制出口丝绸制造商没有担保。他们一方面要采取原材料招标的方式,另一方面又担心成品被迫限价提货。因此,不难看出,四川丝绸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政府政策的良好运用。然而,政府战时控制的购销政策的重点是外汇和相关物资的交换,对养蚕农民的实际利益漠不关心。因此,官方采购价格往往低于生产成本,税收沉重,采购程序苛刻而繁琐。因此,养蚕户纷纷砍掉桑树,关停业务,四川丝绸业更加失控,产量大幅下降[6]。

应该指出,在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丝绸业跃居领先地位。本来应该有很多发展机会,但年产量增长不大,但却每况愈下。出口销售没有增加,国内销售也不容易。养蚕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制造商的管理也变得黯淡。

为了防止利润和权利的溢出,四川省政府出资70万元,与建设部组织的大华、生丝公司和桑园地Mu等11家工厂一起,加入四川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公司扩大重组为兴业银行。丝公司设有种子生产和缫丝两个系,分别从事蚕种生产和生丝缫丝业务。总的来说,

在全面抗战时期的丝绸公司经营状况是:

首先,丝绸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到1941年,增加了10个缫丝厂,扩建和新建了11个制种厂,铺设了800多个茧炕,推广了20个丝绸区,桑园面积超过2000亩,举办了5次丝绸培训班,培训了1000多名学生[6]。丝公司主要在巴县、江北、璧山和合川、川东区、铜梁、潼南、西充、南充、南部、桑泰、射洪、盐亭、阆中和苍溪、川北的梓潼和川西的绵阳运营。第二,从公司资本金和持股比例来看,丝绸公司因发展需要,资本金逐年增加。先后邀请经济部、农业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川省、金融界和桑蚕区的当地绅士、惠普员工和蚕业推广委员会全体员工加入投资。1941年,委员会富华公司应邀加入贸易集团。历年资本和股份变动情况见表1[6]。

表1历年资本和股票变化统计数据

。官方股份逐年减少,对商股特别是金融界的投资逐渐增加。这充分说明丝绸公司正变得越来越企业化。以改良的白茧种子生产和缫丝机的白丝产量(表2)为例,对

第三丝绸公司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改良蚕种的繁育在1939年至1940年蓬勃发展,改良丝绸的生产在1939年达到顶峰。这是由于政策支持,即四川省的府授权丝公司专门从事四川改良蚕种和缫制改良生丝的生产和收购。然而,从1940年到1945年,丝绸公司的产量下降,1940年的丝绸出口量仅为100关担最大。不可否认,

丝绸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四川丝绸业的发展。然而,从它的经营状况来看,它也暴露了它的缺点。表2

改良白茧种子产量和缫丝机白丝产量注:1936年产量为基础。首先,

的改良蚕种数量不足。1937年,该公司在巴县惠利、光华和盐亭三台农行获得了三个种子生产农场,并开始自行生产种子。1938年,扩大了10个种子农场,生产53.2万粒种子。1939年,10个种子农场生产了643000多粒种子。根据四川省政府的分析,“每年生产新鲜蚕茧80000丹。如果所有改良蚕种都更换,将需要大约200万粒。与目前该国的种子产量相比公司,大约是41。公司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改良蚕种的生产量扩大到四倍?《殊为疑问》[7]指出丝绸公司很难单独完成全省增加丝绸产量的计划。其次,

的生丝产量太小。丝绸公司成立之初,就收到了四川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10家丝绸厂和3400辆缫丝车。在对各工厂中,有6家缫丝厂和2858辆缫丝车。然而,只有5家缫丝厂于1939年开工,而华兴缫丝厂尚未开工。据统计,除华兴缫丝厂外,全省约有540辆闲置的丝绸车。原因是当时存在一个问题e源,即蚕种供应不足,蚕丝公司垄断种业,蚕种无法补充。此外,养蚕户认为蚕丝公司购买的蚕茧价格太低,往往藏茧不卖,导致蚕茧数量减少收集的蚕丝与种子数量不相称,导致生丝成本增加,产量增加。不难发现,该丝绸公司多年来遭受了巨大的无形损失。

再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四川丝绸业的发展。根据《纲要》四川省政府1939年颁布的《四川省政府蚕丝业管理办法》中,严禁其他农户自由生产和交易改良蚕种,种植者和其他缫丝纺织厂自由交易蚕茧,全省所有改良蚕茧只允许出售然而,丝绸公司在种子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产量有限丝绸生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四川丝绸业的发展,因此,四川省政府于1940年逐步开放种子生产和缫丝业,让民众合理经营。一言以蔽之,丝公司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烈焰中,经历了艰难困苦。从1937年到1939年,该公司按照预定计划将改良品种和改良丝绸的产量翻了一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出口困难,国民政府加强了控制,再加上后方地区物价飞涨和蚕农的困难,这使得该公司困难重重,产量不断萎缩。每年生产的降落伞只能供应国内和同盟国的原材料,并维持少许织绸厂在该省的使用。

。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除浙江和广东外,四川的丝绸几乎与江苏相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江苏、浙江和广东相继沦陷,丝绸主产区只有四川省。1938年以来,四川丝绸业发展迅速,产量增加,并承担了向全国和同盟国供应生丝的责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四川协助恢复了江苏、浙江和其他省份的主要丝绸产区。可以看出,四川的丝绸工业在战争期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1外汇兑换和稳定的法定货币价值

1937年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山东的主要丝绸地区湖北省相继沦陷战区,遭受重创,对整个丝绸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丝绸出口减少,国家法定货币价值逐渐下降。只有四川可以积极扩大桑苗、蚕种、缫丝和实验研究,这不仅可以让进入四川的丝绸技术人员展示自己的实力,而且可以增加生丝的产量。对外,它可以直接兑换外汇,稳定法定货币的价值。在国内,它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丰富抗日战争和国家建设的力量。4.2增加

的产量。

在20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四川丝厂都关闭了,养蚕业也衰落了。农村生产较少,农民贫穷,农村经济困难。丝公司成立后,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四川农业受益匪浅。“在1936年的试运行期间,桑树只有800种,丝绸只有500担,桑树种植面积只有南充和西充的两个县。从那时起,桑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1939年,桑树有70万种,丝绸有7000多担,余县桑树种植区有20多个,康庄有800多个蚕茧炉……300000多箱桑农。每年春秋,农民们都去村里卖蚕茧。他们源源不断地来到村里,并在市场上获胜。村民的大部分贷款合同都表明季桑的本金和利息将在当期偿还,这已成为一种惯例。农民们得到了钱他们从卖茧中获利,也就是从附近的临时办公室收取粮食税,这样桑园就没有欠粮了。对于农民来说,好处尤其巨大。他们每个季节都要用大量现金将茧运到农村,1936年的时候只有几百万,1940年为数千万,1941年后为数万。桑农蚕农不仅增加了产量和收入,还调整了农村金融。特别是在川南和川北区,养蚕、缫丝和丝织是他们的重要生活。现代著名的蚕学家尹良莹评论说,战争期间四川丝绸业的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挽救农村经济的良剂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相反,“任何阶段利益的过度剥削,甚至供给的不平衡,都会导致暴乱。”。“例如,1944年春,丝绸公司按照复兴公司的限价,在川北统一收购白茧,川北的人气波动,几乎引起了争议。四川省政府的一封紧急电报提高了蚕茧的价格。范崇实前往南充、三台、阆中等地,与当地绅民的农业、工业和商业进行协调。

4.3提供云南、贵州和西康丝绸业发展所需的数据。

四川的丝绸业改进较早,发展迅速,原有桑树苗等设备较为完善。因此,除了继续发展该省的丝绸业外,还提供了云南、贵州和西康的原始品种、普通品种、桑树苗和桑仔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后方的丝绸业。因此,四川的丝绸业已成为后方丝绸业的中心。

4.4保存国家丝绸工业的生命线

夏洛克·

,原始丝绸技师,优秀的生丝种子和各种江苏和浙江的珍贵设备是中国丝绸工业的生命线。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的一些丝绸厂迁到了后方,东南各省的丝绸技术人员纷纷进入四川参与丝绸改良。1938年春秋自制良种蚕种53.2万枚,1939年生产良种蚕种70万枚。1943年,四川省出口物资增产委员会制定了蚕丝增产计划纲要,强调培训丝绸技术人员,指出“联系川大丝绸部门和中央技专校蚕丝科,培训高级丝绸人才。联系江苏女蚕校、南充高等蚕校等农业学校和职业学校,培训约100名中、下层技术人才,并分配到各监管区、指导所和种子缫丝厂工作。各监管区在使用蚕房时,将开设培训班,分别培训500至1000名蚕农,使他们在树木改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技术。[8]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现代丝绸业的“元气地区”。

4.5提供了军用物资。

丝绸不仅与民用有关,而且与军用物资有关。“它是制造飞机降落伞、炮弹、火药袋、手榴弹电缆等的原材料。”。“太平洋战争战争爆发后,同盟国的生丝依赖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曾致函中国要求大量供应。战时,四川省的丝绸业承担着为本国和同盟国供应生丝的重要任务1943年,行政院拨款1000万元用于丝绸生产为了满足盟国的需要,增强抗日战争的实力,四川省政府加强了丝绸生产,增加了出口物资的产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川的丝绸业在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到赵国壮。从丝绸业融资看抗战时期后方丝绸业的发展——基于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活动调查(1938-1945)[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3):123.

[2]尹良莹。四川蚕桑改良工程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夏洛克·

[3]钟崇敏,朱寿仁。四川丝绸产业产销调研报告[M]。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办公室,1944年。

,施复亮,[4]。四川丝绸工业[M]。重庆:西南水利出版社,1946年。

夏洛克·

[5]丝绸工业新闻[J]。四川经济月刊,1937年,7:31。

夏洛克·

[6]林骥资料。范崇实与四川丝业公司[J]。新世界月刊,1946,(10):13-18。

[7]四川省档案馆。四川省农业改革院及部分附属机构机构机构规章调整办法、蚕业促进委员会工作大纲、省政府丝绸产业管理办法大纲[a]。文件编号:Min 148-05-882.

蚕丝工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
蚕丝业;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蚕丝业为世界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重要贡献。在我国,蚕丝业不仅需要密集型的技术,也需要密集型的劳动。蚕丝业不仅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一、广西蚕丝业发展的基础

(一)自然基础。广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多山地、河流,具有山地气候与海洋气候的基本特征。这种自然条件适合养蚕业的积极发展,因为桑树的休眠期不仅比较短,桑叶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季节性长,而且,桑叶单产量高,养蚕的加温时间比较短、利用的成本也比较低。但由于广西受季风因素的影响,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大,常会出现洪涝灾害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从而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二)产业效益基础。广西山地资源比较多,能为种桑养蚕行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蚕茧价格在不同时期的波动性比较大,实现经济效益比较明显。而且,广西养蚕时间比较长,有利于对桑园进行管理与维护,劳动力的需求条件也比较均衡。

(三)产业政策基础。广西政府将蚕丝绸产业当作广西经济发展的优势之一,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养蚕生产。优惠的产业政策,不仅能激发蚕农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了养蚕道路发展的主要思路以及主要目标,还能利用养蚕来发展纺织、蚕茧丝绸产业。

(四)产业人才基础。蚕业技术能不断推广、促进专业人才队伍的提升。广西已经建立蚕业技术推广以及良种繁育体系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培养,专业人员已经具备较大规模。较强的人才基础为广西养蚕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在新品种、适用性、新技术领域以及先进设备的有效利用做出重要的发展基础[1]。

(五)产业科技基础。优良的养蚕基础以及种蚕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广西养蚕业已经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广西的气候环境适合养蚕,但由于气温高、湿度较大,病虫害消毒期间带来了较大困难,这对抗病、抗逆性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此,广西养蚕指导中心培育出新品种,并快速在养蚕园中得到技术的有力推广,不仅使养蚕行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成效,也促进了大规模养蚕行业的进步。

(六)产业的外部环境。东部经济与工业化的进步,促进了产业外部环境的转移。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劳动力也在不断增加,养蚕行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很多的农村劳动力都开始转向城镇。而且,随着工业化的不断进步,也产生了一些环境因素,给养蚕业发展带来较大风险。尽管广西属于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但劳动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能够实现一年多次养蚕,使得养蚕行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当下,养蚕生产行业已经延伸到西部,因此,广西要把握这次发展机遇,促进养蚕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七)产业的外部动力。“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中西部蚕茧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并形成了产业的外部动力。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相关部门与蚕茧单位共同促进了地域转移的发展趋势,鼓励东部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广西不仅要以蚕茧业生产为主,还要实现深加工以及产业结构化升级,并推动蚕桑茧丝绸行业的不断崛起。这种发展机遇,不仅促进广西了养蚕行业的积极进步,还使广西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升[2]。

二、广西蚕丝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问题。广西蚕丝产业链条比较短,经济效益的产生也比较低。蚕丝绸产业是以传统的外销形式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取决丝绸产品。该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存在较多风险、利益分配不均,从而给蚕农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受蚕茧价格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出现了亏损状况,主要是由于大量人工费、设备费用以及能源动力费引起的。

(二)生产设施陈旧。广西蚕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施都比较陈旧,导致蚕种在市场上存在无序竞争状态。长期以来,广西蚕种生产与经营执行计划经济模式,受资金状况的影响,有些地方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资金资助,设备条件也比较好,但有些地方在蚕种生产中使用的设施还比较陈旧,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广西蚕种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从广西蚕种的市场竞争上看,当蚕种供大于求期间,就要以低价成本出售,从而导致生产企业出现较大的经济亏损现象。

(三)病虫害问题。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助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但这种气候条件也容易引发一些病虫害现象。由于广西没有寒冷的冬天,蚕期生产比较紧密、病原的繁殖速度也比较快,如:一些地方发生的花叶病、青枯病,都会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蚕种在生产期间,形成的最大危害就是家蚕微粒子病,广西的杂交种带毒现象比较普遍,因此,病虫害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蚕种的正常生长,还会降低蚕种生产的安全性。

推荐访问:蚕丝 工业 论文 蚕丝工业论文【五篇】 蚕丝工业论文(精选5篇) 蚕丝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