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04 13: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在西方的艺术院校里因为教学准则和目标缺失,已经无法建立完整的当代艺术教学方法。在没有基本标准又瞬息万变的当代艺术境况中,谁也估计不到教学的最终结果。所以即使是面对新入学的学生,教授们在面对他们的作品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家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艺术家论文【五篇】

艺术家论文范文第1篇

在西方的艺术院校里因为教学准则和目标缺失,已经无法建立完整的当代艺术教学方法。在没有基本标准又瞬息万变的当代艺术境况中,谁也估计不到教学的最终结果。所以即使是面对新入学的学生,教授们在面对他们的作品时几乎没有权威姿态,许多情况下都仅仅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学生的发展路线上进行引领而已。学生进校,完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统一专业训练,但学校仍然亡羊补牢似地设有各种专业技巧的选修课。诸如人体写生教室,石膏素描教室,油画、版画及各类与技术相关的工作室都定时开放,备有指导教师,只要是在艺术学院注册的任何学生都可以自由进行选修。而事实是,就范者寥寥无几。

每一个刚入学的学生都有不用你来教育的气势,一开始就竭力找寻自己和任何人都截然不同的表现方法,其手段无奇不有。这些方法和手段往往对教授们都完全是陌生的,当然难以对其进行指导。

不要以为在这种自由气氛下,人人都可以进艺术学院混上几年。没这么简单。欧洲大陆的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由于一切学费全免,每年做着艺术家之梦的又大有人在,艺术学院的学习位置就显得十分有限,入学竞争依然激烈。因此,淘汰制的考试录取制度被沿袭下来,这套考试方法和中国艺术院校大同小异。

德国是一个没有设置大学考试制度的国家。所有考生只要通过联邦德国各州的高中毕业考试,就有资格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从理论上说甚至100岁——任意选择喜爱的专业和大学,不需要再进行入学考试。如果当年所选的大学的专业正好有学习位置,那么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走进高等学府的大门。有区别的是,毕竟艺术是专门人才,考生除了有高中毕业考试的合格成绩外,还必须进行专业考试,也许只有这一点全世界都大致相同。考试之前,任何专业的考生都要准备好一个画夹。在这个夹子里,要放进学院规定数量的作品,通常是20件。材料、形式、题材不限,诸如素描与色彩习作、摄影以及雕塑、装置、行为和自己从事艺术活动的各种图片记录等都可以作为作品提交考委会。

之后,等待你的就是一场考试。考试非常简单,凡是要求动手的自由艺术专业都要临场画一张素描和一张色彩写生,风格不定。但在德国,粗犷、苦涩、“脏乱差”的画面效果容易取胜。这次考试是一个艺术家毕生唯一一次被某种标准所限制,只要过了这一关,你就永远自由了,可以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当你修满了学分,决心离开学校时,你还要进行一次毕业考试。这次考试作品自选,绝对对你没有丝毫制约,越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东西越容易过关。

在柏林艺术大学,目睹过一次一位学儿童教育学的中国学生的大师生(相当于博士)学位考试,考试作品居然是表演制作小笼包子。剁馅、和面、擀皮、包心、上灶、加火、起笼等全过程都引起了考委会的极大兴趣。包子熟了,最后一个步骤是考生在每位教授的面前放上一笼再加一双筷子,吃得教授们笑逐颜开。结果是,他得到了德国大学的最高分——1分。蒸包子和儿童教育之间到底有何关系?难道经过几年艰难困苦的学习,这个有近似于博士文凭的毕业生的最大成果就是能成功地蒸出一笼包子?普通人都会这样瞠目结舌地提出疑问,也会觉得,蒸包子并非是一项复杂的技术,要掌握它,也许要经过学习和训练,但不应该是在艺术学院而应该是在烹调学校,更不应该作为艺术学院学位考试被认同和给一个高分。而考委会的教授们的视觉角度和理解方式是恰好相反,他们的评判依据是:自柏林艺术学院开张以来,绝对没有第二个人把蒸包子作为考试作品,这是一个独创;
考生勇于实施这个怪诞想法,是对思维定式的挑衅;
在这个作品的整个行为流程中,时间概念被有效地表现出来;
行为者本人是作品的实施者同时也是作品的一部分,通过完成一系列动作对空间意识作了清晰的描述;
考委会成员心满意足地吃下作品的最后步骤,无意中使他们参与完成了这件作品,作者和评判者的界线被消解,此结果提升了作品的最后高度。无疑,假如是几张平面作品就很难得到教授们一致赞赏。这个例子极好地证明了艺术学院对艺术的衡定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标准。

既然如此,设立艺术学院的理由是什么?许多人早就开始质疑。

极简主义的出现结束了现代艺术近百年变换多端的历史,艺术现状切换到后现代主义的境遇中。其后果是艺术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色彩、形象、构成等这些形式元素彻底被废除,于是标准失控成为当代性的第一特征。艺术便担当起了本来是哲学和文化学对社会批评与对人类智性进行释放的任务,用流行话语来说就是对社会文化机制进行解构。艺术活动不自觉地演化为现存历史的对立面,几乎起到了时代机器向前移动时必须配备的刹车系统的作用,艺术这种新的意义得到了主流社会权力的认同。因此,用大量资源来扶植社会这种反作用力就成为西方的文化策略。所以,国家仍然投入大量经费给艺术学院来培养那些不是为社会创造美而是鼓励实验精神、不是来歌颂而是来唱反调的艺术家。

当丢失了形式审美和技术支持,任何艺术知识和技能都缩小成个体经验而无法复制和传授。在德语中,艺术(KUNST)的词根来自于“能”(KOENNEN),也就是说它的核心意义是艺术家与众不同的才能、能力和技能。后现代主义彻底颠覆了艺术本质,艺术院校便顺势免去了艺术的基础教育,它为学生们提供的便只有这样一些服务:

一、信息交流。艺术院校相对来说是各种艺术活动信息密度最大的积聚地,这里可以成为学生对信息直接进行接受、交换、分析、处理的场所,使他们始终处在文化前沿地带。

二、实验空间。学生借助学校提供的固定工作室,可以长年累月地在这里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奇妙或荒诞的观念进行实践,并在各种反馈中来证实自己的实践是否有尽可能大的社会效应和价值。

三、建立人脉关系网络。从事艺术活动是一个特定群落,只要决心成为一个职业艺术家就必须在这个群落中出入,因此广泛的人际关系是一个艺术家成功的重要因素。导师、同学以及由他们引申出来的关系平台,能使你经常“在场”,为你终生展开艺术活动派生出源源不断的契机。更重要的是成千上万的经纪人和画廊总是随时觊觎着艺术院校的学生,当他们觉得你有前途又还处在没有被社会认识的阶段就和你签定一个“不平等条约”,然后通过对你的包装与推销来获得利润,当然其结果往往是双赢。这就是人际网络的重大意义。

四、专业认同。通过几年的“学习”,心理上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专业锁定和社会对你的接纳。因为一旦艺术院校录取你,这就是对一个人的艺术才能的肯定,使你有信心坚定地步入艺术人生,同时社会也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你。一般而言,在西方对业余艺术家是轻视和贬低的,这是因为在开放社会没有任何外界力量能阻挡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所有人甚至包括你自己都认为,倘若你无法进入专业学院学习,就证明你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

五、激发创造展示欲。由于始终处于在场状态,外界的任何信息都可能对你造成某种刺激,近距离的竞争环境也会不断地诱发你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许多机会把它们转化成形形的展出和奖学金,为你的艺术经历年表增添光彩。

六、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

七、发放一张学院毕业证书。作为自由艺术家,这张证书很少有直接使用的机会,但在你最初开展活动时,仍然有不能轻视的作用。策展人对你的选择、政府机构收藏你的作品、你申请基金会奖学金时它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以上的综合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或许没有某项专门技巧,但他的集成素质似乎更接近当代的要求。但中国与西方教学手段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前者非常注重统一标准的技巧训练。

其实,中国的许多艺术院校的硬件设施已经并不比国外差。除了技巧要求,它也具备西方艺术院校类似的功能。不过中外校方对师资的要求差异就相当悬殊。西方大学里的教师也许没有我们理解的某种技术,但他们大都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精通艺术史,对艺术和文化现状有很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宏观上可以给学生有益的引导;
也许中国的导师每个人都掌握了一门很具体的技法,而大多数在系统知识上或许有所欠缺。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技能与系统知识谁更重要很难比较,然而,提高文化修养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中国的艺术院校里,学生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却还无法产生合理效应。要想建立一个坚实有效的人际网络平台,已经不仅仅是学校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更主要是需要得到社会的呼应。如果没有多种力量参与,社会决不可能养活一个职业艺术家群体,走出艺术学院的决大多数年轻艺术家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所粉碎。

西方人很珍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是古希腊传统,自文艺复兴以来它又重新获得了崇高声誉。艺术是时代审美标准的尺度和人文精神的支柱已经成为西方的文化传承,它一直持续了近500年。上个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像洪水猛兽似的到来,西方世界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顷刻间就出现了断裂。特别是60年代末,受中国文化革命影响,欧美爆发了由左派学生领导的一场“红色运动”。教授们正在给学生上课,门被踢开,冲进来几个穿着中国军装,手臂上带着袖章的“红卫兵”,教授退到一边。同学们在这几个“造反派”的带动下高声唱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这首时尚的革命歌曲。这并非是电影中的镜头,而是西方无法抹去的历史,现在的德国外交部长菲舍曾经就是这样一个狂热分子。这场“胡闹”没有持续多久就自生自灭地平息下来,但它对西方世界造成的震撼是非同小可的。也因此,它的社会机制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冲击下,对自身进行了反思,并作了相当大的调整。尤其是大学,作为一种教学机构,一改过去强制灌输式的传授方法,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学术的开放性体系。

这一点从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展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

柏林艺术大学每年最少要举办一次规模很大的展览。这次展览是由学生自发地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在工作室或学校的公共空间里,向全社会开放。短短的几天内,川流不息的人群把整个学校的气氛营造得像一个盛大节日。艺术收藏家、批评家、经纪人、画廊都纷纷来这里挖掘还没有被开采的宝藏。展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上千件展品中很难找到两件相同的作品,无论是风格、材料和构想。由此可见,创新仍然是这些21世纪的艺术探险者们追逐的目标。也许一个理论家会站出来置疑说,当代艺术的关键词不是创新,而是挪用。值得提请注意的是:挪用作为最初的艺术创作手段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学校每次都设了几个奖项,以鼓励那些卓有成效的创造者。2000年在柏林艺术学院的展示期间,一位女学生,除了自己她还请来另外两位女同学,都打扮为妖艳的风尘女子,置身在自制的三角型的木房子中,木房子刻意涂成玫瑰红。三个人都穿着一条超短裙,各自站在一个椭圆型的门洞内,招徕客人。在光天化日下,她们当然不会有很实质的行为。只是在门框上挖了一个小孔,在旁边写着“2马克”的字样,其含义是无论什么人,只要扔两马克进去她就亲你一次。这个作品有强烈的推销意识,寓意商品社会的本质就是一切东西都可以被标价、被出卖,也是暗示在消费时代的艺术命运;
它在道德层面上向社会提出挑战,试图测试当下文化机制的承受限度。评委会对这件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把当年的一等奖发给了她,她获奖金一万马克。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社会为了艺术自由给予了艺术家们甚至是极端的宽容,这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对艺术家的放纵程度是社会开放的标志。另外有一件作品是在木制墙体上,钻了一排孔,每个孔里安了一根牛尾,当观众走进时它们会突然旋转起来,给人造成惊恐。展出的第一天这件作品就被一个画廊收购。确实,这类作品很难留下教授指导过的痕迹。

艺术家论文范文第2篇

注重执笔姿势

米芾的书法崇尚自然天真,也注重书法基础。米芾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非常注重选择优秀的范本,提倡学习作品真迹,反对学习石刻。米芾说过“石刻不可学”。他认为即使书法大师亲自写在石头上,由刻工雕凿后,也会使点画原本的神韵受到损害,并且在石刻过程中,刻工的艺术风格会或多或少的掺入进去,石刻后就改变了书法的原本神韵。人们应该学习真迹,这样才能感受到书法大师的精髓,并得到乐趣。

米芾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跟米芾的执笔姿势有关。米芾通常采用“五指保管法”的执笔方式,把毛笔顶端放在手心,五指环捏笔管,好象撮东西的姿势。一般人在执笔写大字时,往往用力握笔,使得字没有神气,失去了自然飘逸的那种感觉。米芾在创作书法作品时,执笔很轻。这样可以不受束缚,自由流畅。

米芾说:“笔轻,手心虚,自然出于意外。”米芾强调外在的点画肥瘦,只有在行笔创作中掌握好运笔速度、运笔力道,才能使书法作品达到较高的水平。米芾认为书写需要对各种技法进行综合运用,不能偏执于一种。米芾评点各家的作品,也是在书写技法上着眼。写字结体要排均匀,适当配合使用涩笔、快笔、重笔、轻笔,不能只偏重一面,防止出现毛病。

品评书法,语言明白平直

米芾的个性独特,书法作品特点鲜明。米芾评论别人的书法作品,推崇平直明白的评论语言,反对过分渲染的语言,反对品评具有浓重的文学色彩。米芾不提倡学习古人论书言辞的隐晦、不甚清晰的表达态度。书法这门艺术在表达书法大师的感情时是朦胧的、隐性的,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清楚,书法品评需要借助于具象的事物。米芾提出书法作品要意义明确、能够使人了然。米芾在《书评》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也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书评》里有很多人和事的比喻,和读者生活很近;
语言方面的形象性很强,平直明了。例如米芾在《海岳名言》里说:“观贤人论书,比况奇巧,征引迂远,‘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崇尚自然天真的特性

米芾生性率真,在言行举止上也不同于常人,人们送给他一个称号“米颠”。米芾的书法作品崇尚书写真性情,反对矫揉造作。米芾在《答绍彭书》中提到:“何必识字难,放笔一戏空”。米芾对书法作品的观点,延续了苏轼等人崇尚“意”的书风。米芾虽然有时行为怪诞,但对书法作品的喜爱却深入骨髓,不具有半分的夸张和矫饰成分。通过米芾的书法作品,可以感受米芾对书法深深的喜爱之情,不是美色、功名所能够代替的。米芾把自己同书法相互融合,然后进行书法创作,流露出真正的性情。书法对于米芾没有半丝的功利性,而是纯粹的主体审美体验。

米芾的执笔姿势也能使其自然性情流露出来,最自然地传达出自己的感情。米芾的书法艺术作品来自真性情,他对流俗深恶痛绝。对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学书的行为,他不屑一顾。媚上的流俗、学书晋身的做法,米芾大为反感。米芾的作品不学权贵、不蹈流俗,真切地反映真性情。

米芾于《答绍彭书》诗中写道:“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杨雄。自古写字者,用字或不通。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可见,米芾对书法的观点延续了尚“意”的书风。

强调笔法的变化与和谐

米芾晚年的书法艺术,主要有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米芾自言的“跋尾书”,如书赞王羲之的《王略帖》;
第二种是大字类型,像《吴江舟中帖》《虹县诗帖》《多景楼诗帖》等;
第三种是模仿晋人书法书风的行草书帖,像《草书九帖》;
第四种是行书帖,像《紫金研帖》《复官贴》。这些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不同的体格。他的“跋尾书”,笔画或粗或细,体势紧劲,有些展拓之状,具有很俏丽的书姿;
行书大字有弩张之态,笔势也比较放纵,有“刷字”的特色;
草书九帖模仿晋人草书,同王羲之的《十七帖》路径相同。米芾晚年的书法作品笔画更加遒劲,在结构上也更加展拓。他的《向太后挽词》属于很少见的小楷书,楷中有行,同唐代的楷书不可同日语。米芾曾经说,行书十行不能抵楷书的一行。他对楷法的理解同唐代书法家不同,主张字的大小相称,要随字态而变化,不能盲目追求整齐划一。他反对“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的做法,主张小字要同大字一样,笔画方面也要做到有锋有势。

艺术家论文范文第3篇

分析土家族土锦,即土家织锦,又名“西兰卡普”。土家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土家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编织出我们至今尚能看到的,成为土家族民间美术代表的土家织锦。一直以来,土锦的主要用途是制作被褥,土家人将生活中观察到的花卉、动物、场景等等,通过“模仿记忆”再融入自己的情感传变成几何形的纹样编织出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锦艺术开始衰退。过去“家家有机床,户户响机声”的织锦景象现在已经消失不见。土锦艺术遗产在传承上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1传统土锦艺术后继无人,传承困难而面临消亡老一辈织锦的土家人,做织锦都是依靠家族代代传承。她们基本都没有读过多少书,一辈子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对织锦的制作上,像叶玉翠、刘代娥、向金秀这样的土锦艺术家都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化,一方面许多年轻的土家人基本都离开家乡出门求学或打工在外,没有时间专注于土锦的学习和制作;
另一方面,手工织锦需要慢工出细活,利润也不高,青年一代对于制作传统土锦的热情大大消减。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让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消亡的危险。

1.2土锦艺术行为功利性严重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使艺术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品,价格成为衡量艺术品的标准,这就不可避免的让艺术具有了功利性,并且让土锦艺术的创造性也大大锐减。不少现代土锦制作者为了销售利润不再愿意耗费大量时间经年累月地制作织锦,她们在制作流程上有些采取完全抛弃传统土锦纹样,简单制作迎合旅游景点喜好的现代唯美式装饰画;
有些制作者则抛弃原有制作材料采用膨体纱做原料,质地松软,远没有传统织锦优美稳重、质地精良。艺术行为功利性严重影响着原本优秀的民间土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1.3土锦艺术传播形式滞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土锦的实用功能等同于被盖,它的欣赏角度有限,实用功能也具有局限性。传统土锦一直以这样单一的艺术形式和用途进行传播,没有与现代的工业以及数字技术进行对接,始终依靠着平面化通经断纬的方法手工挑织。面对大量易于生产和廉价的棉质电脑印花被面的冲击,传统手工土锦难以成批量的进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当作为衡量土家姑娘能力的内在价值消失之后,现下土家织锦的使用功能已不存在。对于土锦民间艺术价值的体现和传承需要考虑多样的形式传播和大众互动。

2土家族土锦艺术在数字艺术中的发展意义和价值

数字艺术即建基于一定的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艺术,具体包括拍摄、剪辑、压缩、加密、传输、装置等。形式多元,包括数字电影艺术、数字电视艺术、数字游戏艺术、数字图像艺术、数字装置艺术、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面对土锦艺术传统功能的弱化,经济规则下手工织锦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让这一民间艺术在当代的新型生存形态中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土锦艺术与朝阳初起的数字艺术联姻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1有利于民间土锦艺术遗产的传播和传承今天的世界被数字媒体包围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上要摆脱目前困境,加速传播,重新焕发出自身的生命力需要借助数字艺术的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特定的文化可能要界定(或生产)特定的需要,并设计满足需要的途径,当如此被社会化的人感觉到需要并把它作为有待满足的目标的时候,它就产生向往、追求,于是行为的目的和价值才使它有了意义。传统的织锦实用功能已经减退,艺术制作工艺也因老艺术家的离世面临失传。因此,土家族土锦文化遗产需要变传统单一的手工化生存为数字化生存,改家族传承为大众参与,以当前大众普遍接受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推广其民族习俗、审美情感、艺术观念、构造方法。

2.2有利于民间土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将民间土锦艺术遗产通过数字技术开发,借助网络和艺术展馆可以向大众呈现出源于土锦的众多新生艺术形式。以数字技术为载体,构建一个多元力量高度互动的土家族土锦艺术遗产文化的展示、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大众不仅可以了解其文化背景、历史,还能参与土锦艺术的创作、分享彼此的艺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极大地调动民间艺术爱好者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作力,为民间土锦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

3土家族土锦艺术的数字化发展策略

土家族土锦艺术资源丰富,其中形式上如色彩、线条的运用、工艺的巧妙,主题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和美丽传说都可以和数字艺术结合,具体发展策略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

3.1建立土锦艺术信息的数据库通过对土家族土锦的历史来源、各种纹样形式以及织锦涉及的工具、材料、制作方法等信息进行采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对传统纹样进行提炼处理和数字化制作保存,实现长久的、稳定的、权威的电子资料保护,可供学术研究和数字交互艺术开发的利用。就拿土锦上百种的纹样图案来说,很多图案现今只存有照片没有实物了,有些存留的精品原件也只是在博物馆进行静态陈列展出,还有少数织锦精品流于海外,其纹样造型难以面市。当下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将博物馆或照片中的各类土锦花纹进行提取、电子描绘、备份,建立一个完备的土家族土锦纹样电子图库。

3.2制作土锦艺术的数字媒体影像一方面利用数字仿真、数字音乐等技术,将土家族土锦文化进行动态的光、色、形、声、电的多角度视频展示,包括对土锦艺术历史起源的呈现、创造者创造工艺的流程以及思路、纹饰花样的审美趣味和五彩斑斓的色彩搭配等。观者可以通过数字媒体的土锦资料视频短片的重新演绎,全面了解土家族土锦的艺术特点和构成方式,看到土家族民间土锦艺术制作场景的再造,体验到时空的改写,察觉到感知的错位,领悟土锦艺术形式语言的锻造和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反思;
另一方面对土家族土锦艺术创新而言,可以利用其艺术特点通过相关数字技术开展多媒体影像设计。例如,土锦中的艺术元素造型多用象征、抽象的表现手法,有以动物为主题的纹样、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纹样、以土家人生活用具为题材的纹样,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纹样等等。这些以直线造型、连续对称、排列多变的艺术元素可以与现代数码设计结合起来,进行重新地排列组合。新的构成方式可以运用到多媒体的界面设计、空间光影互动展示设计上等等。从土锦的色彩组合艺术来说,绚丽多变的对比色、补色、极色的运用可以通过电子、光的设计触发出不同运动形态的转变。同时,在艺术媒体展示时还可以融入土家族自己的少数民族音乐,随着音乐的快与慢、轻与重、强于弱使土锦中的元素和色彩有节奏地进行转变、跳动。这样,大众在接收土锦艺术文化时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感,传统的民间艺术也会在新媒体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3.3开发土锦艺术的数字互动化游戏如今的网络游戏被经济评论家认为是21世纪越来越多的“魔力金矿”。由中国版协游戏工委(GPC)与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开展的“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活动”中的数据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4936万,预计2013年用户将达到9453万。运用现代网络游戏提升艺术和加强大众对土家族民间土锦艺术的了解与参与性是具有可行性的。一方面源自数字技术的发展,如RPG(角色扮演游戏)技术的出现,已经开启了数字游戏的艺术之旅;
另一方面土家族的土锦艺术形式本身都是以抽象的几何形态构成,在排列组合上都以直线和斜线对称式排列,这样的构成形式十分类似于现代网络的矢量图构成方式。因此,土锦的艺术元素在转换到网络游戏开发当中时相对员勃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容易。可以针对土家族的土锦艺术制作相关的艺术性游戏。例如,玩家可以在网络中学着制作和创作自己的“西兰卡普”,游戏中可以设置传统的土锦纹样构造和排列组合规律,也可以让多个玩家网络分工制作,创意完成一些花纹和排列方式;
再或是,利用传统土家族土锦制作过程中流传的许多美丽传说发展成游戏的故事脚本,其中的游戏场景、人物、植物花卉造型色彩等都可以从织锦中艺术中提取。席勒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有言:“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通过在线游戏互动,玩家不仅可以在游戏中了解土锦的历史还能学习到土锦的艺术构造,还能和其他爱好玩家共同交流,分享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

4总结

艺术家论文范文第4篇

孔子提出做人的最高道德理想是“仁”。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就是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孔子还进一步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行方法。孟子提出了“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观点。仁爱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被视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张大千一生的人生经历,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在《我的父亲张大千》一书中提到:张大千在20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常在各地开画展,收入不少。但是张大千却并不富裕,他的收入主要用于购买古画、抚养子女以及助人为乐。张大千对朋友、乡亲、学生,以及他认识的甚至不认识的人,都非常热心慷慨。不管谁有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最大努力帮忙,常常是倾囊相助。1944年春,张大千向朋友借了二十个银圆作为两个女儿的学费,得知刘君礼的妻子患了急性盲肠炎送进了医院,为了抢救刘妻便用两女儿的学费应急。当时,张大千向女儿解释“爸爸知道你们读书重要,可人的性命更重要,对不对?爸爸知道,你们一定会懂得爸爸的心。”张大千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子女怎样做人的。张大千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事迹还有很多。1938年夏,张大千携杨婉君和儿子到桂林,计划从桂林坐飞机返回四川。当时正值抗战爆发,大量民众从桂林转移到重庆,飞机票特别紧张。等了一个多月,朋友才给张大千找到两张机票。得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带孙子正在四处寻票,张大千将好不容易得来的机票让给了祖孙二人。事后,张大千还宽慰杨婉君说:“你是明理的人,应该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1]56另一件事就是1943年前后,关山月刚从美术学校毕业,逃难到成都,身上的钱都用光了,正值穷困潦倒的时候,张大千把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当时关山月在提督街豫康大楼举办了一次画展,有一天张大千带了一个学生路过便进去参观。参观出来后,在路上张大千又专门让学生返回画展去购买了三幅价格最高的画。由于张大千购买了三幅画,关山月的画很快就卖出去了,这便帮助了关山月渡过难关。当时,张大千与关山月并不认识,张大千是这样解释的:“我看这个青年的画不错,功底很好,创造力也很强,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我们年长的不关怀他们谁关怀?要关爱年轻人,扶持他们的成长。

二、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在张大千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传统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志向,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作为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如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立志后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有勤奋刻苦的实干精神,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励人们树立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积极人生态度;
孔子为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乐观精神,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好学态度;
荀子劝学提出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进取精神等。张大千一生在学画和艺术追求道路上正是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张大千对大风堂弟子的谈话讲道:“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不仅需要在绘画上勤学苦练,在书法、文学、理论、生活等多方面都必须下功夫,而且必须终生学而不厌,老而不辍。要使自己画的画,能够在社会上站得住,不从难从严不行啊!”这个谈话可以说是张大千自己勤学苦练的写照。张大千九岁时开始随母、姊、兄等学习绘画,后又随秀才四哥启蒙读书,在传统古文上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十二岁时已能画出较好的花卉、人物。二十一岁,在二哥指引下,张大千投师上海名士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当时年轻的张大千每日苦练临摹、背临等过硬功夫,学习古代名家笔法,后来养成习惯每天凌晨五点起床,伏案临帖一小时,直到晚年。在二师指点下,加上自身勤奋刻苦,张大千的书法艺术不断精进,在中年逐渐形成自己风格,被人称为“大千体”。绘画上受曾、李二师的影响,张大千以石涛为中心,广泛搜罗古代名迹,刻苦临摹,以师法古人。1927年夏,张大千与二哥一起赴黄山写生,开始了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频繁旅行,标志着他学画从师古人进入到师造化的阶段。为了提升自己的画艺,张大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危险,广泛的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正如张大千所说:“山水画一定要求实际,多看名山大川,奇峰峭壁,危峦平坡,烟岚雪霭,飞瀑奔流。宇宙大观,千变万化,不是亲眼见过,凭着臆想是不上笔尖的。”张大千的足迹遍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游历了峨眉山、雁荡山、青城山、天台山、天目山、罗浮山,以及长江、黄河、钱塘江、新安江、洞庭湖等。随着对名山大川的不断写生游历,张大千的山水画作也日臻成熟。1941年,为了让自己的绘画技艺更进一步,也为了探寻中国绘画的源流,张大千率家小门人奔赴敦煌临摹壁画,在沙漠中苦苦面壁长达三年之久,期间的艰辛苦痛,更是一言难尽。张大千的儿子张心智回忆:“当临摹壁画的底部时,还得铺着羊毛毡或油布趴在地上勾线着色,不到一小时,脖子和手背就算得抬不起来。”张大千的弟子刘力上回忆:“每日清晨入洞,藉暮始归,书有未完,夜以继日。工作姿态不一,或立或坐,或居梯上,或坐地上,因地制宜,唯仰勾极苦,隆冬之际,勾不行时,头晕目眩,手足摇颤,力不能支,犹不敢告退,因吾师工作较吾辈尤为勤苦,尚孜孜探讨,不厌不倦,足为我辈轨式模范。”处在我国大西北深处的敦煌,夏天炎热,冬季冷风刺骨,张大千忍受艰苦的自然环境,坚持临摹笔画,3年时间,张大千共临摹了276幅画作,负债5000两黄金。去敦煌之前,张大千已经是名声显赫的画家,在北平、上海、四川,他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在敦煌,经受孤独,耐受寒苦,体现出他超乎寻常的远大抱负以及对绘画事业的无比热爱。张大千旅居巴西期间,不慎眼睛受伤导致视力衰退,最后竟致几乎失明,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张大千仍是手不释卷,笔未停挥。由于受中国古代画法启发,再加之西方现代抽象画派的影响,张大千结合中西,经过反复研求摸索,逐渐由粗笔发展成为泼墨泼彩。1956年起,张大千开始创作泼墨画作,如《山园骤雨》《青城山》,60年代开始,泼彩法成为他最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谷口人家》《幽壑鸣泉图》《横贯公路》《瑞士雪山》《秋色》《泼彩山水图》等大量作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长江万里图》。张大千认为自己的泼墨泼彩画法来自中国传统绘画,他说:“早在唐代,王洽的泼墨山水就显示出泼墨画的端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用上颜色。我观察到自然气候的变化,到欧洲看到云山,太阳夕照的时候,那个色彩给我启发。”张大千衰年变法,意义深远。20世纪上半叶,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等一批画家致力于中国绘画的创新改革,在那次浪潮中,张大千身体力行,不断努力在实践中变革自己的画风,在侨居异国他乡时才开始脱茧化蝶。从创造性、从对中国化发展所做的贡献这一根本来讲,张大千创作高峰期的标志就是与泼墨泼彩相结合的作品。张大千师古、摹古、搜尽奇峰打草稿,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和亚、欧、美各国。他心胸开阔、善于学习各家之长,兼收并蓄,反映出张大千丰富的底蕴和极为自信的心态。

三、儒家思想中爱国与气节在张大千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爱国和气节是传统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儒家思想非常重视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且提出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保全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例如《礼记》里提到的“天下为公”,孔子提出的“杀身成仁”,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儒家思想的这些内容和我们今天讲的爱国主义内涵是一样的。儒家思想也非常崇尚气节,提出君子人格应当具备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张大千的人生经历便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爱国与气节的重要内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张大千因为愤怒揭露日军的残暴罪行,被日军扣押一个月,经历九死一生。日本侵略军为了笼络人心,逼迫张大千担任北平故宫博物馆馆长和日本艺术画院院长等伪职,面对凶残日军的逼迫,张大千大义凛然、坚持民族气节,坚拒担任日军提供职务。张大千说过:“我张大千是中国人,绝不给日本人干事,我不想留下千古骂名。”“我决不当亡国奴。”张大千还画了一幅《三十九岁自画像》,画中的他头戴东坡高帽,穿汉代服饰,坐在一棵挺拔强劲的松树之下,神情严肃,表明自己坚守民族气节、不畏,忠于祖国爱国情操。为了不被日寇利用,张大千冒着生命危险于1938年逃离北平。同年10月,张大千与二哥在重庆举办了“张善子、张大千兄弟近作画展”,专门用于鼓舞人民的抗战斗志与爱国热忱。同月,张大千又与晏济元在重庆举办抗日募捐画展,收入全部赠给救济难民机构。1943年夏,张大千完成敦煌临摹壁画工作,先后在兰州、成都、重庆举办了规模浩大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精神,激发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950年,张大千离开了大陆开始了旅居国外的生活,在国外期间,张大千通过自己言行展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从20世纪50年代起,张大千不辞辛劳奔走于世界各地,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国画与传统文化。1950年张大千在印度新德里举办个人画展,1952年在阿根廷举办个人画展,1954年旅游美国举办画展,1956年4月到日本东京举办“敦煌作品展”,5月到法国巴黎举办“敦煌画展”,1958年,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公选为世界第一大画家,授予金质奖章。60年代,张大千先后在巴黎、日内瓦、新加坡、曼谷、伦敦、圣保罗、纽约、洛杉矶等地举办画展,作品受到世界各国当地民众与官方的高度赞扬与肯定。张大千不辞艰辛,担负起“中国文化大使”的职责,以个人的辛劳与汗水,在世界各地宣扬着中国的文化,这体现了一位画家高尚的爱国情操。张大千在海外漂泊三十余年,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词画作表达自己对祖国及故乡亲人的思恋之情。他曾经告诫子孙说“: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的血管里奔流着长江和黄河的汁液,华夏神州上埋藏着我们的根!”张大千移居巴西期间,在圣保罗牟吉镇买下了一块农场,为了纪念故土,他将圣保罗音译为“三巴”,寓意为四川古时的“巴、巴东、巴西”三郡。又花了数年,张大千按照中国园林特点修建了自己的“八德园”,他每天在八德园里按照中国的传统生活,喝中国茶,吃中国菜,按照中国传统过年,与全家人说四川话。即是在自己的八德园里生活,也难减张大千对祖国故乡的思念,张大千自作诗《怀乡》写道:“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可无归国日,梦中满意说乡关。”《青城老人村》写道“:万里故乡频如梦,挂帆何年是归梦。投荒乞食十年艰,归梦青城不可攀。”怀乡,思念故国故乡,是客居异国异域的游子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张大千浪迹海外30多年,时时处处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时处处保持着中国人的尊严和国格。张大千对祖国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自尊、自信都通过他的身体力行表现出来。在国外三十多年,不管是出席各种活动还是日常生活,张大千总是一身长衫,满口汉语,昂首拂须,保持着传统的炎黄古风,展示着中国人和中国艺术家的堂堂风度与气节。

艺术家论文范文第5篇

妈祖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妈祖,原不是神,上确有其人。据《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载:姓林,名黩,也叫黩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的一个渔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28岁(实岁27岁)。妈祖,被视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榜样而千古传颂:“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墙一信风。”--这是宋代黄公度的诗句;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这是宋代刘克庄的诗句;
“桅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这是元代洪希文的诗句;
“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这是明成祖朱棣的诗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无疑是妈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诚然,妈祖本身没有什么经典著作,历史留下的只有一大堆神话传说。但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人类的某种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应当承认,也必须承认,神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迷人的神话。而妈祖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海外评价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她自然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妈祖,同神州版图的许许多多地名关联在一起,成为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一条精神纽带。传说香港的香炉峰是由于妈祖庙的流入港而得名。澳门之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妈阁”(MACAU),就是由于葡萄牙人初登岸见到妈祖庙殿阁即以之为名。澎湖列岛则由于“屿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其首府马公市也是由“妈宫”间转而来。总之,从祖国东北的丹东至南海群岛的许多地名,都与“妈祖”有关。此外,以天妃宫或天后宫为乡、村、寮、街、巷、澳、路命名的则不能悉计。

妈祖,在中国和平外交史上享有特殊的美誉。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两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祖妈精神统率数万人的意志,才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日友好关系的厉史更是同妈祖密切相关。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的使船和琉球的学者、商人都是以妈祖为护佑而频频往来于两国之间,而长崎的自然航标野间岳(娘妈山的日译),则堪称历史上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门户。

妈祖,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纪录。

妈祖,对推动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由于中国海运贸易与妈祖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沿海沿江的许多港口、商埠的开发,也是以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开始传播为标志的。各地天后宫保存的清代以来的碑刻,都记载着极为丰富的有关海运贸易和商港开发的珍贵资料。

妈祖,这一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瞻拜妈祖,已成为许多华裔、华桥和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美好寄托,因此有了今天的“妈祖热”。

妈祖文化不仅是上述所提及的思想文化,妈祖文化的全部还应包括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可以从各个领域去探索、研究。

二、妈祖文化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

客家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闽粤边区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卓越贡献。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属于绵延千里的大山区,条件极为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因而受外界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千百年来,他们虽然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前进,但在客家人的这个文化圈内却始终保留着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诸如信仰习俗等。他们一方面保留中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收新鲜的东西,使之互相渗透、融合。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任长汀县令,为缩短运盐路程,沟通汀潮经贸往来,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接受了沿海一带崇祀盛行的妈祖信仰,从此妈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哩”。(哩即母亲,把妈祖喻为母亲以上的祖辈之意)。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呢称,天后则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的封号。在客家地区,妈祖信仰和福建沿海及广东潮汕地区一样,十分普遍。可以说,几乎每县都有妈祖庙(宫)。在长汀城区就达6座之多。此外,庵杰(龙门)、古城、策武、馆前、水口、濯口、铁长、羊牯等乡镇也在汀江或其它河边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尽管规模不一,但建筑风格却大同小异,妈祖信仰还启遍及城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家民俗文化现象。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作为载体,对于了解客家人外传、海交、商贸、民间信仰、居民迁徙、会馆组织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以认为,研究妈祖文化是研究客家大文化圈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去探究,应该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去发掘。三、汀江与妈祖

汀州天后宫,是汀州群众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黩娘而建的庙宇,它寄托着汀州民众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妈祖“升天化仙”的祖籍地湄州岛,后人建祠奉祀,这是陆地上最早的妈祖庙。妈祖原是一个地方的民间神,为什么会成为远近闻名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以历史观点考察。总的来说应与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学不发达,民众有迷信思想以及历朝皇帝出自统治的需要不断给妈祖加封有关。

“客家母亲河”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水系之一,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是唯一通往外省的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治平赖家山将军凹,流入长汀境内大屋背、赤凹背、上廖、上赤、庵杰,穿过龙门,流经新桥、大同、汀州镇、策武、河田、水口,左纳南山河,右纳濯田河、再纳武平县桃兰河,经武平县店下,再经羊牯的回龙,直通上杭,经永定县峰市入广东,在三河坝与梅江汇合称为韩江,主流在澄海县入海,全长328公里,其中福建境内285.5公里,长汀境内153.7公里。“汀江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一度号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到了宋代,汀州已建成相当繁荣的城市。

古代,汀州没有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汀州各县市和外界经贸往来的通道主要是靠汀江航运。汀江沿岸居住的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汀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和汀江航运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使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州县吏和商贩们在潮州了解到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有祷必应的传说,很自然的接受了妈祖信仰,并按潮州“三圣妃”宫的样式在长汀自建一“三圣妃宫”以求得妈祖庇护。

四、研究妈祖要有正确的导向

推荐访问:艺术家 论文 五篇 艺术家论文【五篇】 艺术家论文(精选5篇) 艺术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