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9 10: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76例患儿及在儿科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这23名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护理人员有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科护理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儿科护理论文【五篇】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76例患儿及在儿科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这23名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护理人员有1名,为本科的护理人员有9名,为大专及以下的护理人员有13名。其中,有护士长2名,护师11名,护士10名。其工龄为6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有13名,为6~10年的护理人员有7名,为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有3名。我们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41例,他们的年龄在2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5.7)岁。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儿53例,女性患儿35例,他们的年龄在3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6.1)岁。这23名护理人员及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为两组患儿均进行护理。自2013年3月起,我院对这23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具体的方法是:①定期为其举办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班和护理技能培训班,使护理人员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②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细化对各工作环节的要求,进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③为了体现护理管理的人性化,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严格交接班制度,避免护理人员超负荷值班。④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完善护理工作测评制度,做到校绩与护理挂钩。使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这些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此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出现的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加强教师道德素质培训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关键是做好医德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让教师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凭借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可以聘请院内外知名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教学过程,感受专家的职业素养、得体的仪态举止、温和的语言、周到的服务,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2.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关键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岗位培训,从教案、授课技巧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安排公开示范课或教学比武,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与年青教师结对,一对一帮扶,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技能。

3.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医疗的进步,又加上医院专科的不断细分,儿科老师特别是年青教师难以应付复杂的临床问题,这就需要聘请经验丰富、技能操作熟练的实训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儿科护理中难度较大的头皮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颈静脉、股静脉穿刺等等。

4.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考评

教师培训过程中,按照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规范化的考核,考核内容涉及教学技能、实践操作和人文素养等等,从而掌握教师培训的效果。

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明确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教学作为社会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对儿童的整体护理,有良好的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级儿科护理人才。

2.确立实践教学目标

为培养出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儿科护理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二是具有积极的进取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三是具有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熟练掌握儿科护理常用的操作技能。五是具有较好沟通协调、服务等综合能力。

3.加强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臀肌挛缩手术;
健康教育;
康复ThehealtheducatestogluteuscontractureshrinksthetroublesurgerywithtoberestoredtohealththeinfluencediscussionLuXiaoxi

【Abstract】Objective:Thediscussionhealtheducatestogluteuscontractureshrinksthetroublesurgeryandisrestoredtohealththeeffectinfluence.Method:Gluteuscontractureshrinksthetrouble60examplesstochasticallytodivide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mparisongroup,thecomparisongroupcarriesontheconventiontotreatandtonurse,theobservationgroupwhilecarriesonwhichtheconventiontreatsandnurses,butalsocarriesonthepsychologytonurse,healtheducationandsoonindividualinstructionandguardianinstruction,ofpreoperative,afterthetechniqueevaluatesaftertesting.Result:Theobservationgrouppatientsinthepsychologicalanxiousformationrate,aftertheillnesscomplicationformationrateandthetechniquevoluntarilypersistedthefunctionexerciserateaspecttothecomparisongroupcomparison,thedifferencehas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ogluteuscontractureshrinksthesurgerytroubledevelopmenthealtheducationtobepossibletoimprovethetreatmentresult,improvesthequalityoflife.

【Keywords】Thechildgluteuscontractureshrinksthesurgery;
Healtheducation;
Isrestoredtohealth臀肌挛缩症是因臀大肌纤维挛缩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臀肌挛缩患儿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我们对臀肌挛缩患儿进行了健康教育,并且得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6月~2006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臀肌挛缩松解手术的患儿60例,其中男性35人,女性25人,年龄在13~18岁平均为15.41岁;
在60例手术中,双侧臀肌肉挛缩手术56例,单侧4例。对患儿进行文化程度统计,分别为初中30人,高中30人。所有的患儿均为自愿参加调查。

1.2方法:

1.2.1取样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在瑞金医院儿外科共抽取研究对象6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两组患儿的疾病种类和病程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他们具有可比性。

1.2.2健康教育方法:对对照组患儿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除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护理、个体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一对一指导,随机解答患者的问题)、健康教育宣传卡(内容放化疗情况等)、演示及反演示(教育者亲自演示正确的锻炼方法,并要求患儿进行反演示)。同时指导患儿的监护人(一般为其父母)协助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肢体功能锻炼,术后由护理人员每天督促检查患者功能锻炼完成情况。

1.2.3评定方法:各项评定统计时间为入院至术后3周。在患儿入院后1~2天收集疾病相关资料,在术前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运用焦虑量表SAS);
于术后2周内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定;
术后患儿自愿坚持完成功能锻炼治疗的情况的评定。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在入院时及术前分别进行心理焦虑状态的比较,观察组经健康教育后心理焦虑发生率显著下降。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焦虑状态的比较

组别

总数存在的心理焦虑人数%观察组302790.0对照组302686.7X2=0.01P>0.05表2两组患儿术前心理焦虑状态的比较

组别总数存在的心理焦虑人数%观察组30516.7对照组302376.7X2=19.353P<0.012.2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后,经健康教育后的观察组患儿术后发生再次粘连率较对照组低。见表3

表3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状态的比较

组别

总数再次粘连伤口感染伤口渗血人数%人数%人数%观察组30516.7310.026.7对照组301343.326.7413.3X23.8400.185P值<0.05>0.05>0.052.3两组患儿术后完成功能锻炼自愿坚持的状况比较:健康教育后的观察组患儿术后自愿坚持功能锻炼的态度较对照组积极性,见表4。

表4两组患儿术后完成功能锻炼自愿坚持的状况比较

组别

总数自愿坚持功能锻炼患儿人数百分率%观察组302996.7对照组301860X2=9.82P<0.01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2]。对臀肌挛缩需手术的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具有以下优点。

3.1心理焦虑发生率降低:由于臀肌挛缩的儿童大多处于学习阶段。患儿入院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情绪,担心会因为住院而影响功课,也会担心肢体的康复问题和疾病的预后等。针对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及个性,我们在工作中关心理解和安慰患儿,多多关心他们。利用讲故事、看图画等分散其注意力。另外,病房布置力求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开小组会议的形式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向患儿介绍臀肌挛缩的有关知识,正确引导患儿对手术的认识,并可以邀请已经康复出院的患儿介绍其住院的经验及体会,提供患儿间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指导患儿的父母或监护人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可以尽快适应角色的转交及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表1,表2显示,观察组患儿经健康教育后心理焦虑发生率由入院时的90.0%下降至16.7%,充分表明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儿心理状态。

3.2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臀肌挛缩的患儿实行双侧或单侧的臀肌松解术。因为手术切面较大,需要彻底松解和切除挛缩组织故容易造成切口渗血,形成血肿;
功能锻炼要求越早越好,因为越早新的粘连形成越少甚至没有形成,锻炼时难度较小,有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但由于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切口疼痛,患儿出现惶恐不安心理,因惧怕疼痛拒绝术后治疗。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心及耐心的指导患儿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功能锻炼。术后先用三角巾绑带约束双膝,使下肢呈内收位。术日用枕头将双下肢垫起,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呈屈曲位,以减轻痛苦。术后3天若疼痛缓解后逐步由床上的被动运动过渡到下地的主动运动,锻炼动作轻柔,防止过度运动,功能锻炼有效的防止再次粘连的发生。表3显示,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术后发生再次粘连率为16.7%而对照组为43.3%,说明健康教育可预防,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轻患儿的痛苦。

3.3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价提高:通过有关疾病知识的讲授使患儿了解术后坚持正确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其因锻炼引起疼痛的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的演示和帮助使患儿知道如何进行锻炼,明确了锻炼的目的;
行为演示与强化策略的应用(即讲授后要求患儿反演示,并且每天定时检查完成情况,予以正性鼓励),提高了功能锻炼的疗效。通过臀肌挛缩症治疗效果评价表[4]的分析,观察组患儿术后疗效达优率为93.3%,而对照组仅为60.0%。即说明健康教育这一系统化的教育过程不仅对患儿的行为有正性影响,而且对远期康复有明显效果[3]。

3.4术后功能锻炼自愿坚持率提高:术后锻炼的过程中因疼痛或不良反应而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甚至有放弃的念头。由于患儿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生命质量的最大(均值最低)的心理因素,所以唤起患儿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5]。我们从精神上,生活上更加体贴他们,给他们讲解有关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敢的接受挑战,发挥自己最大的耐力。表4显示观察组患儿自愿坚持功能锻炼29例,占96.7%,1例在医护人员及家长的督促劝导下完成,而对照组自愿坚持完成者18例,占60.0%10例在督促劝导下完成,2例因不能忍受疼痛而中途停止改用理疗。说明健康教育能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完成术后的功能锻炼。

4小结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而引起机体生理变化,其所引起的心理反应越强,对生理功能影响越严重。然而个体在应激发生之前对应激有一定的了解,则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因此对臀肌挛缩的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患儿的情绪变化,心理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针对患儿的需求特点,实施有效的宣教内容,不仅是患儿及家长获得疾病知识和健康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一种治疗目的,健康教育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并对促进术后的康复,提高患儿的术后的生活质量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亚雄、童尔昌.小儿外科学.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6

2黄秀凤、杨晓涛、卢英荣.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3(4):256~257

3袁剑云、金桥.系统化整体护理.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3~4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08例,其中男71例,女3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9±3.3)岁。病程为:5d~1个月。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8个月~6.5岁,平均年龄为(3.8±3.1)岁;
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9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9±3.4)岁;
所有患者均需在儿科住院治疗,排除其他重大脏器及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及时安置患儿床位,观察患儿病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用药叮嘱及护理宣导。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实行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实行方法如下:

1.2.1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

根据儿科病房的患者特点,结合患儿的心理及日常行为活动为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病区环境,如为患儿设立活动室,在活动室为患儿提供不同种类发散思维的儿童玩具,在病房的墙壁上为其粘贴上可爱的图画或者可爱的小动物图片,病房装饰的电视机为患儿播放喜爱的动画片等,病房的的窗帘与被褥要打破传统的白色以温馨的卡通温暖的花色为主,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服装更要打破传统的白色,以消除患儿的紧张与恐惧心理,适应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在病房设立快捷方便的传呼设置,以确保患者可以随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在病区的走廊上设立信息栏,在走廊墙壁上贴有温馨提示、爱心语、祝福语等,不仅可以为其营造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更容易拉近患儿与家属的距离,减轻患儿的痛苦积极配合治疗。

1.2.2加强对患者家属健康宣导

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从入院、住院指导出院后均要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大致包括:患儿的合理饮食、用药指导及疾病防治等。在病房为其摆放各种关于健康教育的书籍资料,在病区走廊的墙壁上粘贴并摆放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及健康知识,配有图文画面活泼生动,从而有效吸引患儿及家属的注意力,每月要定时进行更新。根据儿童与家属的先有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宣导方式,可以对其进行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师范教育等,在进行健康宣导时,要注重互动性,对于讲解的重点要及时给予讲解与演示,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宣导加强记忆。同时,定期与患者家属举行交流活动,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为医院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建造信息交流平台,促建医院的进步。

1.2.3优化护理服务基本流程

对常规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改变护理工作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实行责任制,将其落实到整体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例如,新入院患者接诊、检查、输液等流程进行对接,践行无缝隙的优质服务:热心接待—耐心讲解—细心观察—诚心帮助—温暖出院—爱心回访;
一系列的护理模式。同时,将科内的护士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责任组长,1名副组长,2名主要责任护士与2名基础护士组成。其中,组长与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每个人均要负责护理一定数量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基本护理、病症观察、沟通、治疗、健康指导等,基础护士则承担床位分管的生活与基础护理,从而确保患者需要进行的各项护理落实到位。

1.2.4提高团队内部建设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团队内部建设,规范优化护理服务。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组织学习,学习医院的礼仪文化知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严格恪守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职业道德。由于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坚决禁止护士“冷淡、推脱、顶撞、强硬、拖拉”等现象的发生。对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言语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均要按照宾馆式的礼仪服务,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微笑服务的同时还要做到“六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护理治疗有请声、医患合作有谢声、病房巡视有问声、工作不足有歉声。还要积极主动的关心患儿,与患儿多接触、夸奖、拥抱,与患儿家属多沟通,请家属多配合,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

1.2.5完善护理制度

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建立完善合理护理制度是确保优质护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制定护理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是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提供护理质量,同时还要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性,对患儿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流程、儿科护理标准等制度进行量化、细化,为提高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同时,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改变以前的奖金分配制度,按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且定期开展考核比赛,设立考核项目,加、减分项,奖励先进员工,督促后进员工,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2.6完善后勤部门的保障系统

对儿科后勤部门进行完善使其工作社会化。在科室内除了配备基础的护理设施以外,增加小方凳、桶、沐浴盆、婴儿推车、电吹风、微波炉等生活必须设施,以方便患儿各个环节使用。同时,患者陪检、领取医疗物品、送医疗标本等非护理类的工作都可以由相关部门完成,从而有效的保证护士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健康宣导的时间,有效提高护理效率。

1.3评定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于患儿在入院,住院,出院期间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不急实名制,收集每个月的护理质量考核表,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评分进行对比,将其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平均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总抽查数×100%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满意率为(8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机体功能尚未成熟,自身免疫力较差,一般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为复杂,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如何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避免各种不必要因素的发生,提高患儿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已然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当今护理新模式,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要以患者为核心,以爱护、尊重患者为原则,全面落实颁布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全面推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进步。本实验表明: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平均满意率为(87.03%);
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平均满意率为(66.67%),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对于患儿实施优化护理要比实施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促进医患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升医院在医学界的地位。

4结语

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进化论医学即达尔文医学(Darwinian medicine,DM),它运用进化论从四维时空(三维空间+时间因素)解释疾病及医学问题,从物种而不是从个体的观点研究疾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疾病。儿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生长发育。小儿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患生长发育性疾病。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与人类的进化过程极其相似,我们可把小儿看作人类进化的一个缩影。在此,我们运用DM的理论对儿科疾病的护理进行讨论。

1 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儿科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是肺炎和肠炎,其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和腹泻等。DM指出,人体对感染做出的反应是有助于战胜疾病的适应性变化,发热、咳嗽和腹泻等症状都是机体的防御反应。发热是体温调节中枢的重新设定,它可促进炎性细胞的趋化、加快抗体的合成,有利于杀灭病原体。退热治疗有时会使疾病病程延长,但如果患儿体温太高,又易发生热性惊厥,这时就应及时退热治疗。小儿患肺炎时的咳嗽有助于排出病原体,治疗时可选择一些祛痰药物,不用中枢性镇咳药,并鼓励患儿咳痰。小儿患肠炎时的腹泻亦有助于排出病原体,治疗时不应使用止泻药物,有时反而需要清洁灌肠治疗。我们应用DM理论对上述症状护理时,家长常不理解,而要求对症治疗,这有待更新观念、加强宣教。

随着各种疫苗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我们已彻底消灭了天花,基本控制了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但是,结核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仍在流行,禽流感、SARS、疯牛病、艾滋病等新病层出不穷。DM认为人类与病原体的抗争、竞赛,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人类始终是落后的追逐者。病原体的繁殖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它们一天的进化速度可以和人类的一千年的进化速度相比。它们出现的抗药性变异,毒力变异,抗原性变异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都来不及更换“型号”。近年临床开展了微生态疗法,通过以菌治菌的战略来控制感染,例如治疗肠炎时伍用双岐因子或双岐杆菌制剂等。

2 营养性疾病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科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其发病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持续存在。DM认为由于服装的应用,人类由有皮毛的动物进化为无毛的现代人,由室外活动为主转为室内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减少,佝偻病的患者增多。对本病的护理方法为日光照射和食物补充,应鼓励小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并合理膳食、不挑食。小儿贫血的病因也多为膳食结构不合理所致。

近年来小儿肥胖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合并血压增高、血糖增高、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等代谢综合征。DM认为,以肥胖症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病或富贵病等,是人类基因与生活环境不能同步进化的结果。古人类时期是狩猎一采集的生活方式,即“多动少食”。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不再仅为食物而奔波,也不需为生存消耗过多的体力。现代人类的遗传基因变化很小,不超过两万分之一。从DM的角度防治肥胖症的主要方法是“多动少食”。

3 免疫性疾病的护理

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无脊椎动物仅有吞噬细胞;
鱼类已有胸腺和淋巴细胞;
禽类有了腔上囊,可产生特异抗体;
哺乳动物能产生IgM、IgG和IgA;
人类则还有IgD和IgE等五类。随着免疫结构和功能的进化,人类更易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变应性鼻炎、哮喘等。小儿湿疹的病因,除与遗传因素和环境温、湿度有关外,奶、蛋、肉类等食物是主要的过敏原。近年来,随着乳母食物的丰富多样,常使过敏原通过乳汁而致敏哺乳的婴儿。只要减少乳母的饮食种类和成分,就可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但又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对本病的护理应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为前提,适当调节乳母的饮食。

人类个体发育是种系发育的重演,虽然胎儿期已能够产生IgM,但有效的IgG抗体应答要在生后3个月后才产生;
生后6个月内有母亲IgG的保护,小儿不易受感染;
但此后,随着母亲IgG的逐渐减少,小儿自身IgG的增多不足,小儿易患前述的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病;
至青春前期时,随着各种免疫球蛋白达成人水平,小儿又易患风湿热、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无论小儿患免疫缺陷病或自身免疫性病,都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免疫功能特点,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4 心理行为疾病的护理

焦虑症是小儿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反应,即防御反应。虽然本病可引起不安的情绪和行为,但对小儿却有保护作用。例如,婴幼儿的分离性焦虑或社交性焦虑,常表现为哭闹,其实质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照顾。这如同鸡雏离开母鸡时的鸣叫一样,有助于母鸡的找寻。学龄儿童的焦虑症常表现为躯体症状,如头痛、腹痛、胸痛等。近年来,本病还有新的表现形式,如叹息样呼吸、高通气综合征等[a-m]。从DM的角度看,这些症状都是人体对危险的适应性反应,是抵御危险的准备状态,如果缺乏这种准备,人体将会蒙受更大的打击和损伤。我们对焦虑症的护理不是要针对其症状,而是要找出其病因。无论其症状轻重,大都有明确的心理诱因,如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只有脱离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才能消除症状。

5 性疾病的护理

从四肢爬行的脊椎动物到双足行走的类人猿,从类人猿到人,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的转折点。它所创造的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特有的“直立性疾病”,诸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脑缺血、下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痔疮、胃和肾下垂等。小儿常见直立性调节障碍,这是由于小儿自主神经发育不成熟,血管舒缩反应不良,直立位后身体下部血液贮留,而上部器官供血不足产生的。对本病的护理是:在转变时,采用按摩、加压等方式刺激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增加下肢血管舒缩。通过游泳、跑步等运动疗法治疗。

推荐访问:儿科 护理 论文 儿科护理论文【五篇】 儿科护理论文(精选5篇) 关于儿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