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论文【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27 10:50:04 来源:网友投稿

首先,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育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对心理素质形成规律和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课后延伸重要性的认识。比如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课论文【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课论文【五篇】

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第1篇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低效或无效的表现

1.认识存在偏差,缺乏课后延伸意识

首先,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育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对心理素质形成规律和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课后延伸重要性的认识。比如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应对学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异于其它课程,不需要也不能布置课后延伸作业,以免给学生增加负担。第二,部分学校和教师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校的点缀和摆设,既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更忽略了课后延伸这一教学必备环节。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下,教师缺乏课后延伸意识,课后延伸变的可有可无,致使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和训练机会,学生个别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矫正,课堂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2.课后延伸重预设,轻生成尤其是非预设生成

有效的预设可事先预见与提出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的解决对策,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产生的问题和情况,出现非预设生成即课堂上偶发事件。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可使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但是,有相当部分心理教师只按照教学预设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忽视了一些非预设生成的问题,比如隐性的心理伤害,比如集体辅导无暇顾及的个别心理问题等,课后延伸的实效性因此大打折扣。

3.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

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为设计而设计;
活动的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的时间难以保障,活动既被动又低效,课后延伸的目的难以实现。

4.课后延伸目标过高,难于操作

课后延伸的目标过高,严重脱离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活动难度过大缺乏可行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活动设计流于形式。例如上《走进教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苦与乐,有个教师设计“我来当一日教师”的活动。这样的课后延伸活动显然对于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有局限性的学生来说,缺乏可行性,更谈不上有效的实施。

5.缺乏有效的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有些教师仅仅将课后延伸当做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对于活动的结果既疏于检查,也缺乏恰当的反馈评价机制。结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如何,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宣传与沟通意识差,课后延伸活动缺乏系统性协作

有些心理教师单纯地把课后延伸理解为学生单方的课外活动而已,忽视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与支持。实际上一个缺乏各方共同协作的课后延伸是孤掌难鸣,难以取得成效。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实效性对策

1.澄清认识,转变观念

思想迎领人的行为,错误的认识和观念必然带来行为的随意性,致使在实践中对课后延伸缺乏有效的设计、指导、检查与激励,学生的有效活动也无从谈起。课后延伸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学习,帮助教师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教育新观念。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重要意义,要明白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和必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在这里,课后延伸不仅不是学生的负担,反而是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的催化剂。

2.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是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导向与灵魂,也是课后延伸具体所要达到的结果。为达到良好的课后延伸效果,首先,课后延伸目标要明确。要明白课后延伸总体目标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强化、巩固与应用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促使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改善;
另外,要明确每一项具体延伸活动的目的要包括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具体目的、具体任务、具体要求、具体的活动方法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与方案等。第二,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状况、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年龄心理特征等来确定活动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确保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内容的挑战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化特点。第三,活动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课后延伸活动目标应克服“假、大、空”的弊病,要将抽象的、泛泛而谈的高远目标,具体细化为可以训练、培养、实践和评定的目标。

3.内容的确定应立足课堂教学预设,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非预设生成

课后延伸活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从活动的设计至实施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导向。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内容的确定不仅要立足于教学预设,还要善于选择非预设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受时空、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性质特点限制的非预设生成的资源作为课后延伸的内容。或者科学设计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或者及时跟进个别辅导,使课内辅导及时延伸到课后,课堂内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比如在上《将友谊进行到底》一课时,面对“校园里几个男女同学勾肩搭背地说笑着,他们认为这是思想开放的表现”。这样简单的判断题,教学预设是:所有人都持否定态度。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一个班级有些同学却持肯定态度,而且平时也有这样的行为。面对这个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将这一问题设为课后延伸作业。要求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课后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长、写感受(“假如我的妈妈(或爸爸)经常与几个男性(或者女性)朋友勾肩搭背地说笑着,我是什么感受?”)等途径,引导学生写出辩论稿,进行辩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4.建立与完善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情况,又能让教师及时将自己对学生活动成效的态度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既可以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保证活动的质量,又可以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课后延伸活动。检查与反馈评价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前十分钟的表演、演说、辩论、成果展示,也可以是书面的心得感悟与体会,还可以是心理小报的比赛、校园心理剧的编演等;
可以是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互结合,也可以是学校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5.加强宣传与沟通,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一样,课后延伸活动要取得成效,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尤其是有些课外延伸活动需要在家里和社区完成,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告家长书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孩子开展活动;
同时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协作,争取社区对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第2篇

2000年12月3日,由国家教育部基教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实验区负责人。会议交流了实验工作启动情况,研讨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框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和咨询委员会主任、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做了重要讲话。

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应邀专程来到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工作。董处长在听取了中心负责人所做的有关中心工作的详细汇报之后,对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出版系列中小学教师指导用书、创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开通“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网”、承担国家教育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开发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中心日后的工作及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当谈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时,董处长强调说,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刊物,对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很有帮助。他嘱咐工作人员,办这本刊物,定位要准,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及时报道各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及时刊载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好的案例、好的经验总结等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人员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2000年10月25日―28日,《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于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参加人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及分管、负责本地区或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等,共约500人。与会人员就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就如何进行小组心理辅导问题,做了现场“工作坊”。国家教委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全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好师资培训工作。

2000年11月17日―19日,“江苏省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班华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本土化、现代化的观点。他进一步强调说,人的素质不可能靠国外引进,人的素质要靠培养教育。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新华书店和北京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心理素质培养》宣传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全国各省新华书店负责人会聚一堂,共同商讨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的宣传发行工作。《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是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学读物,它紧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对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很有启发。该套丛书自2000年开始由福建省新华书店负责总,在各省新华书店的支持下,发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就是为了及时交流各地发行情况,以备日后更好地宣传而召开的。

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课; 幼儿; 辅导理念; 辅导目标; 素材; 形式;

2012年, 由钟志农老师主编的《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丛书》出版, 在丛书中钟老师带领我们解构了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不同阶段孩子适合的活动主题, 也让我们的心理活动课有了整体框架与方案。但多数孩子的上学时代是从幼儿园开始, 那么幼儿园的孩子适合上心理活动课吗?

当我们去翻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心中就会有答案:幼儿园的孩子也适合上心理课。《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健康领域中的两个维度目标 (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适应能力) 以及社会领域中的六个维度目标 (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和我们的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框架是相符合的。所以, 如果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和孩子们来聊这些话题, 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最近的一次幼儿心理活动课评比中发现, 若要在幼儿园更好地落实心理活动课, 我们还要做好以下若干方面的准备。

一、辅导理念的把握

理念就是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认识的, 怎么思考的。理念统领着设计, 统领着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念, 简单地说, 就是在设计心理辅导课之前我们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要上什么?我要上的内容学生需要吗?我要上的内容和我接触的这个学生群体相适宜吗?

面对第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 就到学生那里去寻找。去观察学生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事情, 如果学生们遇到的这些事情给他们带来了困扰或者以他们自身能力不能很好应对, 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成为我们设计心理课的出发点。

在此次评比中, 一节以“第一次”为主题的活动课, 通过讲述小女孩第一次独自上街买东西而让学生有所思考。但这节课听下来, 我不清楚老师是想把上课重心放在情绪体验上还是独立做事的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上。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频繁提及各类情绪, 但上课内容更多是放在成功体验上, 这很明显的就是上课之前主题范围的把握不清, 不知道到底要上什么。

“看得见的情绪”课上, 教师的整体主题思路是清晰的, 但是在具体的概念操作上还有待商榷。在上课过程中, 老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嫉妒:“嫉妒是指别人拥有的东西而你没有, 这时候你就会非常的生气、难过、郁闷。”而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的话, 其实会发现, 当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没有时, 还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情绪体验, 即“羡慕”, 而非一定是“嫉妒”。羡慕和嫉妒之间的心理成分是不一样的, 而且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心理课我们强调体验, 但也有一部分重要功能是认知,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 认识要恰当, 不要误导。

“第一次”和“看得见的情绪”这两节课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第三个问题。在“第一次”这节课上, 老师在上课一开始便询问学生第一次做一件事时是否害怕和紧张, 之后又玩了一个活动“挑战十厘米宽独木桥”, 询问学生感受, 而大班孩子们的回答都是“不害怕很开心”,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个很尴尬的事情:老师的预设和孩子们的现场生成答案是不一致的。在“看得见的情绪”课上, 老师请学生把各类情绪的表情画出来, 包括嫉妒。但当老师刚说出口时孩子们马上的反应就是“老师, 嫉妒我画不来”, 而且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再次提到不会画, 而老师都没有给予指导。所以, 当我们去呈现上课内容时, 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在哪个层次上。同样的心理主题在不同阶段都可以上, 但不同阶段的内容层次、内容难易、内容范围是不同的。

在此次上课中, 很多老师都把主题放在了情绪上, 有害怕、有开心、有生气、有嫉妒。在情绪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把情绪分成初级情绪 (存在于人和其他动物身上共有的) 和次级情绪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而后期形成的) 。初级情绪包括喜、怒、哀、惧、惊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惊奇) , 我们可以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上明显传达出来, 而次级情绪更多体现在内心层面上, 所以学生很难直接表达出来。另外, 虽然我们的很多老师把上课主题放在情绪上, 但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们内心情绪感受的关注很少, 更多在乎的是成效, 孩子们即使有情绪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进行情绪表达。所以, 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说“我不知道怎么画嫉妒”。

二、辅导目标的澄清

上课之前, 明确该阶段孩子的上课需要, 确保上课的内容和这个阶段孩子相符, 那么上课的主题也就确定下来了。之后我们要思考的就是辅导目标。辅导目标简单说就是希望这节课结束后达到什么效果。在这次评比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要求老师上课之前上交一份教案, 但是教案中没有一个人描述辅导目标, 上来就是辅导设计, 我们需要通过他们的辅导设计来推测他们上课的辅导目标。

一个好的辅导目标有三个原则:辅导目标明确且清晰, 辅导目标集中, 辅导目标可操作。在此次评比中, 让人对辅导目标有深刻印象的是这两节课:一节是“想变勇敢吗?”, 一节是“我不怕”。两节课题目不一样, 但上课主题与内容完全一致, 讲述的是学生生活中害怕的内容。“想变勇敢吗?”一课上, 教师询问学生生活中害怕的事情, 并想出变勇敢的方法;而“我不怕”一课则把害怕的情景直接聚焦在孩子们害怕晚上独自一个人睡觉上, 而且通过情景设置加上音效配合, 学生有很直接的感受, 之后教师和学生交流有哪些办法可以让自己能一个人睡觉, 更加勇敢。

比较发现, “想变勇敢吗?”对辅导目标的操作是广而宽、泛而浅, 而“我不怕”对辅导目标的操作是小而深、精而炼, 后者的辅导目标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同样是以“害怕”为主题, 不同阶段害怕的情景会不一样, 幼儿阶段怕黑、怕鬼, 到了高中阶段怕考试、怕演讲, 而且不同阶段我们教授学生的应对方法不一, 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懂得害怕背后隐藏的积极意义。

此外, 一个好的辅导课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什么”“这节课我想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什么”“这节课我想让学生学会和尝试什么”。一节“小熊笑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开心所带来的愉悦心情, 并教会孩子们如何能够开心地欢笑;一节“小兔别害羞”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样的表现是害羞, 并引导孩子们如何从害羞变得在交往中更加主动;一节“我不怕”让孩子们感受害怕后的身体反应, 并学会如何克服自己的害怕。所以, 这三节课都完成了一定的辅导目标。

三、辅导素材和辅导形式的选择

在一个完整的辅导课程中, 我们经常引用很多素材来帮助我们呈现问题情境, 而素材选用过程一定要慎重。在一节“消气商店”的课上, 老师引用了“鹅小姐嫌自己肥而生气”, 邀请孩子们一起商量减肥的办法。如果老师上课之前对这个素材有所思考的话, 就会发现这个素材放在大班孩子们身上是不适宜的。且在这节课中老师不间断同时使用三个素材“鹅小姐嫌自己肥而生气”“熊大哥拳击比赛失败而生气”“小红帽和朋友吵架而生气”, 三个素材案例相似, 让人感觉课堂过于累赘, 问题多而又没有解决情境中主人公的根本问题。如果可以深度解决一个适合这个阶段孩子们的问题情境, 其效果将会更好。

在上辅导课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选用一定的活动形式让课堂更加有效, 例如经典AB剧, 让学生做出两种答案中的一种选择。在“第一次”的课上, 老师就使用了这个活动形式。AB剧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但它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自我思考能力并做出独立判断而非盲从,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形式是否适合幼儿阶段。

不同阶段的孩子适合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不同的:小学阶段以游戏为主, 初中阶段是游戏讨论结合, 高中阶段以讨论为主。按照这个的逻辑, 在幼儿阶段, 应用更多的活动形式应该是游戏辅导。比如“在看得见的情绪”一课上, 老师一开始教孩子们玩类似抢位置的鳄鱼岛游戏, 让孩子们直接体验情绪, 这样的环节设计比“想变勇敢”和“我不怕”的直接询问效果会更好, 因为孩子们直接在互动中增强了感受。

在“小兔别害羞”中, 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随机挑选一个手指玩偶贴贴在手指上, 并在配乐下玩“找个朋友碰一碰”的游戏, 孩子们很开心, 因为游戏的设置和孩子们的年龄段是相符的, 既暖心又可爱。所以, 活动形式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年龄阶段特点。

还有一点要注意, 如果活动形式给孩子们带来误解, 那还不如干脆不要选择使用。一节“猜猜我有多爱你”课中, 老师请孩子们伸开双手比谁的爱更多, 告诉学生“谁的手伸得长谁的爱就更多”。但是孩子的身体条件本身就不同, 有人手长有人手短, 是不能拿来比较的。活动不只是为了活动, 活动一定是为了活动目标而服务的。

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33-0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钱曼君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神经症行为,习惯异常,厌恶社交的、的行为,行动过度的行为,和别的学生处不好关系,和父母关系有障碍等6类问题。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面临就业等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众多的研究中,对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关注较少。以学校教改项目为契机,对本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依赖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我校地处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学生主要来自桂、滇、黔的贫困边远地区。同时,医学院校学习任务重,学生压力大。虽然我院已经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随着学校扩招,学生的增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

笔者在校从事2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发现,与综合性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大学生课程繁重,周末上课现象严重。课程结束以后,复习时间不足,

差1分挂科现象严重。本项目对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得分较高。对近2年休学同学的原因进行统计,发现由于精神问题退学的占退学原因的大多数。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就我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还很薄弱,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只是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首先应从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分布上做到优化组合,尽量确保心理学专业人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较大比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专项培训,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此,应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参加培训,培训工作应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二)改变授课教师教学策略

1.思维方式的转变。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思维活跃、教学方式不局常规,不仅注重教育知识,更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该秉承这种观点,转变思维方式,在授课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的能力。

2.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课程改革要寻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中,难免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此大大削弱了课程改革的力度,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也更加困难。改变这些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打破积重难返、极具惯性色彩的“政策依赖”倾向。心理健康课作为一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应避免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而要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将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更多的转向能力目标。

3.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向导、伙伴、顾问,教育者应置于学生中间,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组织和指导。针对本校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好心理健康的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

[2]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J].心理学报,2003,35(2).

[3]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刘小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08,(14).

[5][6]王洪席,郝德永.经典管理定律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7]张璐.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09,(05).

[8]朱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1,(05).

[9]王婷.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

[10]纪红旗,祖磊,张慧敏.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消费导刊,2008,(22).

[11]樊华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年04期.

[12]曲世伟.网络时代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13]胡永.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J].教育探索,2008,(09).

[14]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15]陈锋正,苗彦恺,谢桂英.刍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4).

[16]聚精会神抓质量求真务实谋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9.

[17]童小军.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下)[N].中国社会报,2007.

[18]王贵贤.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N].社会科学报,2006.

[19]冼绍祥,方熙茹,陈茂珍,郭文海,张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改革中医临床教学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9.

[20]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

[21]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

[22]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教育 课程改革

当前,随着高院职校施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掀起新一轮专业课程改革的热潮,致力打造各级精品课程,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形势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

一直以来,为了与本科通识教育区别,高职院校的课程更多强调知识的易懂性、实用性。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教学中,除了教材标榜是高职院校专用外,教师授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区别,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没有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效果。

1.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舞台”缺失。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双师型”两肩挑的教师,即既要担任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又要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公共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只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因此,其没有发挥“双师”的作用,纯理论讲授的教育教学没有体现出如其它专业知识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以增强学生未来竞争的砝码。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创新不足。我们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也有日常实践指导,如授课之外,参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沙龙活动等等,也在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尽一份力量。但这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与本科院校的并没有区别,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意义方式方法的框架,没有体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创新性。

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改研究不足。虽然有个别教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一定理论的前沿性、时代性,但多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些个别现象进行研究,而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思考不强,没有深入思考这门课程改革根本性方向的问题。

4.课程设置及内容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符。如果参照专业课程情况来设置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实践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份量,这样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日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是讲授理论,缺少了实践的环节。再者,课程内容也多为心理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无法起到如其它专业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问题,或者说增强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砝码。

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没有鲜明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键点

综合以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该课程的改革必须从思维上理清几个关键问题,即改革的重点及难点的结症所在。

1.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路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既可上理论课,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倡导“双肩挑”的高职院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同为“双师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其“双肩挑”中对学生实践指导的问题,搭建一个让其跳出课堂的“舞台”,发挥其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作用,这是解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路、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问题。现在所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是否已经完全满足高职生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这些内容是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否对高职生在社会生存与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即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多方论证,寻找出对高职生成才成长最有用的知识。

3.高职心理教师的素质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素质是否真的胜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果进行课改,课程的内容改变了,对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哪些调整和提高?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课改的难点、重点,可从以下个方面着手课改: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转向对行业心理的研究。在高职院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除了开展日常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外,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潜在就业的行业或岗位的心理,围绕毕业生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的心理知识进行研究,以提高毕业生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如商务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到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文秘工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研究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应该要熟悉那些人员的心理,自身应该具备怎么的心理素质等等,通过授课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行业心理知识,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工作,在“察已知人”的情况下更好处理工作,使自身获得生存与发展。

2.精心编写行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现在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虽然结合了一些高职生特点来编写,显得更容易理解掌握,实用性也相对强些,但也多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协及到行业心理方面的内容很少。从学生对行业心理知识需要的角度看,教材的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在深入研究与各个专业相关行业心理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不同专业授课的行业心理教材。

3.加强行业心理师资力量。一方面可派学校教师深入行业调查,了解掌握行业心理的相关情况,积累教师行业心理知识的厚度。二是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派老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深入行业第一线,掌握真实可靠行业心理相关知识。三是聘请行业中懂心理学的人士作外聘教师,专门给学生讲授行业心理学知识,让其以自身的感悟,传授给学生最真实的行业心理知识。四是鼓励行业人士与校内心理教师共同开展学生心理课题研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彼此完成知识的升华。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论文 五篇 心理健康课论文【五篇】 心理健康课论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