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究论文【五篇】

时间:2023-06-25 14:20:03 来源:网友投稿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我国自解放以来一直用“科技”一词来涵盖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包括在国务院下属部门中专管科学与技术的“科技部”以及许多单位中的“科技处”等等。毫无疑问,自然科学与技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研究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科技研究论文【五篇】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自解放以来一直用“科技”一词来涵盖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包括在国务院下属部门中专管科学与技术的“科技部”以及许多单位中的“科技处”等等。毫无疑问,自然科学与技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但是,也必须指出科学与技术虽然关系密切却又区别明显,在许多问题上还真不能混为一谈。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科技”一词把科学和技术合二为一,也许是我国的创造。邹承鲁在1999年应《Science》编辑部邀请而写的“ScienceinChina”一文中,谈到了我国当前有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的倾向,而“科技”一词就是混同科学与技术所创造的专用术语。李醒民同志在“科学无”一文中(见《科学时报》2002年7月19日B3版)提到,这个词是有“中国特色”的。我们同意李醒民同志的意见,在我们多年国际科学活动中,也许除前苏联外,还很少见过别的国家有类似的提法。

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

科学仅指自然科学。科学和技术同样以自然界为对象,但严格的说,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学认识的对象。不仅要认识其宏观和外观,还要认识其内部各个层次上的精细结构,运动特点及运动规律。而技术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李醒民同志指出: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比科学的历史久远得多,某些技术即使在今天也完全可以脱离科学自主发展。但是时至今日,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说基于科学的发展,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
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中,原子核结构和DNA结构的阐明无疑都是名列前茅的。19世纪末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表明元素是可变的。20世纪初,用重粒子轰击破碎原子核弄清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些方面的突破,影响了整个物理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生物学不仅研究自然界里所有的生物体,还要研究生命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构成生物体的所有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构成生物体的物质,最重要的是蛋白质和核酸。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而生物体的遗传则以核酸为基础,或者说遗传信息的世代相传是依靠DNA分子的自我复制。1953年DNA分子双股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阐明从根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由于构成DNA分子的四种核苷酸之间有严格的两两配对关系,根据双股螺旋DNA分子的一个单股为模板合成另一个单股必然形成另一个和原来的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双股DNA分子,生物体的遗传就是这样实现的。这一发现改变了整个生物学的面貌,使生物学进入了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时代。

无论是原子核结构还是DNA分子的双股螺旋结构的阐明,都是科学家研究自然所得到的重大认识,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而且在一段历史时间内,并没有与技术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两件在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突破作用的发现,很快激发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正因为对于原子内部结构有了深入的科学认识,才有可能利用原子核分裂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活动服务,发展成为今天的核能工业。而根据对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的认识,在农牧业上培育和改良物种,在医学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量疑难疾病,在工业上建立全新的基因工程产业。以上这些在技术上的发展,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我们今天所享用的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所有重要技术成果,几乎无一例外,全部都来源于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如果把技术分为实验技术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上面说的是科学发展对生产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实验技术对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加速器的技术,就不能进行许多重要核物理研究的实验。没有X-射线衍射技术,就无法测得DNA的双股螺旋结构。这两项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突破,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纵观一个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的历史就可以看到,以实验技术上的成果而得奖的,特别是在物理奖和化学奖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包括2002年得奖的在质谱和核磁共振方面的贡献。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差异

虽然科学和技术如此密切相关,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差异。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而按照预定的计划,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而只是极少数。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组织,精心安排、刻意培养而产生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它有了科学的根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体来说是可预见的,也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的。

建国初期所进行的“科学规划”(实际上是否应该说是“技术规划”)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原子弹爆炸了,火箭上天了,半导体工业建立起来了。但是这些技术成就,毕竟都是国际上已经实现了的,因此也是可以规划的,可以指日实现的。然而当时在科学方面的学科规划呢,由于不像技术方面那样有硬指标可供检查,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当然我国的科学在解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国际上的科学家也不是在原地踏步,与建国初期相比,我们现在和国际上科学先进国家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这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这一事实至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科学是难以进行规划的。20世纪50年代的学科规划只不过是规划了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工作。回想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现实,有许多重要发展是当时没有预见到的,例如这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分支学科。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新发展而完全按照当时的学科规划进行工作,我们就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1978年DNA双螺旋结构建立25周年之际,英国《自然》杂志记者采访克里克教授,要他预测到20世纪末生物学可能取得的成就。克里克回答说科学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过去的预言家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他只是说,“我们现在见到的生物学问题,到20世纪末都可以解决,但是那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现在看来他的预言也没有完全实现,例如癌症问题,当时在美国还是属于有一定程度组织安排并限期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克里克教授也是一位失败的预言家。

技术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完全是可以规划的。特别是国际上已经实现的技术,我们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安排一定的力量,经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是可以做到的。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制定的科学规划中有关技术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80年代在四位院士倡议下制定的发展高技术规划,也属于同样性质,在总体上也同样顺利实现了。但是要实现国际上还从未实现过的技术,特别是那些包含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技术,就很难预见何时可以实现了,例如核聚变能量利用问题。虽然时见全世界媒体的炒作,迄今也无法断言何时可以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难以预见,因此也难以规划。我们可以做的也无非是和半个世纪以前一样,勾划出各个学科中的主攻方向而已。但是如前所说,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我们现在看见的主攻方向是根据当前的科学发展态势所认定的重要方向,若干年后整个科学发生变化,重要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如果我们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必然失去机会。我们认定的主攻方向也必须随时修正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试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还没有提上日程时,我们如果在当时制定规划,在生物学领域内我们能够预见到蛋白质组学,能够预见到生物信息学吗?

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由于探索性强,结果一般难以事先预见,原创性强的技术研究也是如此。因此除可以明确总体研究方向外,常常难以事先设定具体的研究目标,难以事先规定进度,或强求完成的日期。毋庸置疑,自然科学史中众多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从物理学上牛顿力学的建立,电的发现和电学基本定律的建立;
化学上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建立;
生物学上细胞的发现,孟得尔遗传定律的建立等,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巨大影响。类似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在20世纪内所有诺贝尔奖获奖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自由探索而获奖的。20世纪一百项重大事件中名列前茅的,像青霉素、半导体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曾分别获1945年、1956年和1962年诺贝尔奖,这些也都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而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巨大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近年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超导现象和新高温超导体的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癌基因的发现等,仍然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发现必将对21世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不可预见性

我们不是完全否定规划的重要性,而只是指出科学和部分含有原始性创新的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见性。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务必充分认识这一特征,规划可以一方面指出方向,而在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鼓励自由探索,不要在科学上设立,并且在规划中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在形势发展时可以随时修订。

当前在我国科学界流行的追赶国际科学发展热点,体现在对设定项目的高强度支持,这对我国科学努力追踪和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设定热点项目的多数已经是全世界科学家辛勤工作了多年,有的项目年数已在万篇以上,超过我国全年发表全部SCI论文总数,要在这些国际上已经充分开放的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进入热点领域,热点领域的研究往往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进入热点领域,在热点领域内进行工作以积蓄力量,对发展我国科学还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只是想强调在热点领域内取得突破的艰巨性可能更大一些。我还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既要重视热点领域,又要鼓励在那些目前虽还不是热点却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去进行自由探索,对自由探索中已经取得有意义进展的项目,不仅不能予以限制,还要给以鼓励和支持。二者的关键都在于有自己创新的学术思想,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有所创新和取得重大突破。没有自己原创性的学术思想,不仅进行自由探索寸步难行,进入热点领域也只能永远模仿或重复前人的工作,最多也不过为前人成果锦上添花而已。

科学和原创性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常是波浪式前进的。在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之后,会出现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而给有关领域带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引起大量在有关领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涌入这一领域工作,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形成科学中的热点,这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一些热点领域对于科学长远发展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从全面布局考虑,安排适当力量去追踪热点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在一件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继性工作,往往已经在同一研究集体,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集体中酝酿已久或者已经在积极进行,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陆续发表。外来者,即使急起紧跟,也已经落后了一个位相,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拾取一些残羹剩饭而已。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突破性进展常常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大量工作积累的结果。不用说佩鲁兹和肯特鲁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工作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开花结果的,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突破,看似突然,实际上如果没有剑桥关于X-射线衍射研究几十年的积累和威尔金森等人长期关于DNA衍射数据的收集,这一突破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突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漳浦县境内,距漳州市区26公里。也是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两部一办(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所在地。

园区以花卉、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及其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组织实施"3321"科技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分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
3个产业科技园--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
2个科技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
一个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核心区规划面积1.5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2万亩。花卉科技园开发面积7600亩,果树科技园开发面积7100亩,茶叶科技园开发面积2200亩。

核心区位于漳州市漳浦县官淂镇的马口至长桥农场的三古之间,沿324国道两侧左右各1公里,长10公里,总面积1.5万亩,分为"三园二中心一基地,即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示范区在核心区周边,位于324国道三古至盘陀之间,长33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约5公里。是园区科技成果示范和产业化开发的园地,重点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和示范点、示范企业,形成以点带面格局。

辐射区:位于马口至盘陀324国道沿线各乡镇和农林场圃,总面积约32万亩。

核心区建设期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流动资金0.2亿元。本项目设计达产期年新增水果26.25万箱,花卉180万箱,茶饮料2.5万箱,速冻蔬菜(菇)50.15万箱,年新增产值38986万元。投资利润率25%;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7%,税前15.2%;
税后投资回收期10.4年,税前6.4年。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投资利润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

存在问题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尤其在对台对外引进方面,应进一步吸引、扶持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有企业整体技术含量要进一步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主体的科技投入需加大。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要进一步拓宽。

二、江西南昌农业科技园

南昌农业科技园位于南昌市昌北蛟桥,西起梅林森林公园,东到赣江,南临部级南昌经济技术开放开发区,北接鄱阳湖,面积约18平方公里,核心项目区距南昌市中心仅11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约8公里,西靠"京九"铁路,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

园区气候温和,湿润,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地表水系除赣江、鄱阳湖等主流水系外,还有上池、杨家、官塘等湖泊,灌排及用水条件优越。土壤除红壤外,平原地带地层多属第四纪夹沙土,土壤多偏酸性和微酸性,耕作层多为近代河湖冲击覆盖,土质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好,适宜于畜牧养殖、食品加工、蔬菜、花卉、瓜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整个园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南昌农业科技园核心区面积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畜牧业高科技育种,乳制品及安全肉食品生产,畜牧养殖区生态良性循环,发展配套加工,对高效畜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技术进行示范,打造在江西乃至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畜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南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坚持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园区成立部级农业科技园管委会。按照规划,整个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建设分畜产品信息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现代科技种畜繁育区、生态养殖区、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生态果园区、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等九大功能区。具体内容为:

畜产品信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占地面积为33.3公顷,以招商、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开发等为主要任务,建设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办公会议中心、生物技术科研、商业金融、信息处理中心、产品性能检测中心,专家学者、留学归国人员实施高新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

现代科技种畜(猪、牛)繁育区:占地面积为63.3公顷,其中种牛繁育区40公顷,种猪繁育区23.3公顷,规划项目包括:超级猪繁育推广、乳牛胚胎移植、生物化工、高新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现代养殖生态区:占地面积80公顷,利用猪牛场处理过的废水,适当开辟鱼塘或种植水生经济作物以饲养部分水禽、鹅、鸭等,灌溉部分良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养殖-沼气(能源)-沼渣、沼液有机肥-种植-加工"系统。

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依托集团现有的乳品厂、饲养加工厂、新建微生物饲养添加剂厂,建设系列特异性免疫乳、功能性乳制品、生物制剂的生产基地。

设施农业种植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重点进行特种蔬菜、苗木组培、无性快繁、果树、造林、绿化苗木等种苗的繁育,通过组培车间、自动化育苗车间以及配套的炼苗温室等设施的建设,实现对国内外作物种苗的组培快繁、无毒种苗生产和转基因植物育种等生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牧草品种展示区:占地面积为30公顷,用于建立牧草育种中心,牧草种子检测中心、牧草试验及试种基地,采用组织培养及转基因高新技术加大对牧草品种的选择,提高牧草育种效率。同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的饲草种植示范区。

种草养畜示范区:占地面积为70公顷,以优质牧草的种植为纽带,发展以草畜(禽)结合为核心的许畜禽养殖业,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畜禽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占地面积为2公顷,建立集中的万头猪、牛粪污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以保护环境,促进生产。

生活休闲配套服务区:占地面积为64公顷,配套规划休闲垂钓区、珍禽观赏园、珍稀植物园、水上娱乐中心、体育健身俱乐部、儿童乐园、大自然旅游度假村等项目。

南昌农业科技园现有金牛集团、英雄乳业股份公司、省养猪育种中心、省奶牛育种中心等多家大中型涉农单位,整个园区畜牧业优势十分突出,注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畜牧业产业水平。南昌农业科技园以江西金牛企业集团的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兼顾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和畜牧产品加工,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动力,通过对良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及高科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种更新、质量提升,以产业化带动基地,加速畜牧业良种化进程和牛群改良步伐,促进奶牛业和肉牛业的发展,增加市场牛奶和优质肉牛的供应,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预计到2006年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园。届时科技园的年销售收入将达4.3亿元,利润3500万元,年上缴税金3000余万元,还将带动2万多农户致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存在问题:资金缺口大,财政投入有限;
还没有明确给予园区优惠政策,影响招商进程;
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有待加强。

三、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大丰试验基地为核心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广从公路西北侧,距广州市区35公里。核心面积3000亩,按高标准、现代化要求进行建设。园区的建设投资主体是广东省农科集团,该集团隶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集团的核心企业为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投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下设广东省田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五个子公司(企业),成员单位15个。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农业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园区的科技依托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人才、技术、资源、科技成果及科研设施等方面有雄厚优势。

园区主导产业:优良种子种苗、环保高效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信息、休闲农业等,分为农业科技创新区、高科技企业区、农作物种子工程示范区、良种苗木示范区、良种猪育种区、动物保健品技术开发区、农化服务区、功能食品开发区、休闲农业区、多功能综合管理区、花卉园林区、广东省现代农业信息网络中心等12个功能区。是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农业现代化基地。园区1999年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
2000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
2001年被科技部列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源泉;
建立农业高科技企业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示范和样板;
培养和吸收一大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带动农民。

总体目标: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孵化器;
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
农业与市场连接的纽带;
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
人才引进培养及技术培训普及的基地;
全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示范样板。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
项目规模不大,自动化程度滞后;
园区在征地办理有关手续相当繁琐及时间太长,影响建设速度。

四、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

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寿光市洛城镇,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高,西北低,地貌单一,属暖温带沿海平原内陆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交通便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

园区重点是建立健全“三园”、“三区”、“五中心”。三园即由国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投入实施的蔬菜高新技术创新园、农业博士创业园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外商投资园。三区即蔬菜标准化试验示范区、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现代化设施实验示范区。五中心即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培训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展示交流中心、现代化生物工程种苗中心、蔬菜保鲜加工销售中心。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投资14000万元,其中各级科技经费投入880万元,寿光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社会融资9140万元,已建成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7.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已经装备了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组培室,建设了61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室、4000个现代化日光温室、6700平方米的展示交流中心。工厂化育苗500万株、12个品种,生产优质蔬菜5000万公斤,总收入12000万元。基本形成集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试验示范、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大的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
现行管理体制未理顺;
园区队伍素质不高;
市场经营效益不太突出。

五、浙江嘉兴农业科技园区

嘉兴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嘉兴市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地处水网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和适合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品种的引进和创新。园区处于上海与杭州、苏州三市中间地带,区内有沪杭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发达,处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内,农产品可在3小时内外运。具备了发展外向型、城郊型农业以及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的良好条件。

园区布局与功能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园区功能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总规模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1.5万亩,示范区6.2万亩,辐射区27.3万亩。第二层次,在核心区块分东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科技孵化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对外农业招商区。示范、辐射区按各自生产功能和主导农产品布局,分精品蔬菜区、名特瓜果区、优质畜禽区、特种水产区、名特花卉水果区、渔菜共生区、优质粮油区、高产桑茧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

园区主要培育五大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种子种苗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休闲观光业。重点发展十大特色农产品:优质瘦肉型猪、湖羊、家禽珍禽、特种水产、精品蔬菜、西甜瓜、名特花果、无公害茭白、优质大米、双低油菜籽等。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与质量监控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效益农业发展保障体系。转园区各项建设固定资产投资74150万元,采取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政府、企业、农民多元化投资,其中政府支持10000万元,市、区二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0万元,企业投资39150万元,农民自筹15000万元;
此外流动资金安排7000万元,计划由企业、农民自筹2000万元,其余5000万元申请当地银行贷款解决。2002年吸纳资金1.01亿元,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1年13.77亿元增长15.47%,农村经济总收入117.5亿元,比2001年97.24亿元增长20.84%,农民人均纯收入5441元,比2001年5111元增长6.5%,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

存在问题:核心区的运作机制在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探索;
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集聚、项目集聚、土地流转还缺乏配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六、黑龙江哈尔滨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10-17公里。所处地理位置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年平均气温3.5°C、无霜期134天,年降水量540mm,可满足一季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园区6万亩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灌溉、排水、规模化轮作和科学化经营管理。区内由京哈、哈双和江南中环三条柏油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园区布局如下:建设核心区示范1万亩,示范区开发5万亩,辐射区带动55万亩,其中哈尔滨10万亩,全省45万亩。核心区又分功能区:农作物集约化种植区3500亩,其用玉米1500亩,脱毒马铃薯种薯2000亩;
设施园艺高效种植区1000亩,其中现代化智能温室15亩,节能日光温室100亩,塑料大棚200亩;
优质畜牧规模化养殖区2000亩,其中高产奶牛核心区1000头,高产奶牛示范群1万头,优质猪存栏1万头,年出栏5万头;
生态经济旅游观光区1500亩。

“十五”期间总投资15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417万元,科技示范投资3387万元,田间工程投资796万元,科技活动费600万元。资金来源构成,财政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哈尔滨市、区和企业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但是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园区的建设速度。

存在问题:资金短缺,创新能力弱。

七、河北三河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李旗庄镇,近邻京津,交通方便,有利于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京津“菜篮子”、“后花园”。建园伊始就制定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发展模式,坚持项目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截至目前,累计投资6800万元,现已经引进节水灌溉和微机自动控制、脱毒组培、工厂化育苗繁育、转基因奶牛等12项技术,引进美国红提葡萄、日本水梨、荷兰珍珠茄子、韩国梨及国内无籽西瓜、脱毒甘薯等名优中养新品种100余种,初步建成了先进技术、设施示范和高效栽培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林果良繁基地、花木基地、种植试验基地、养殖试验基地等7个示范、推广基地,年可提供优良品种育苗6000万株,畜禽良种50万头(只)。初步形成了以福成养牛集团、明慧养猪集团、天翔养殖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猪、肉牛、奶牛、肥肝鹅养殖产业;
以燕赵园林公司为龙头的花卉、苗木产业;
以航天繁育草种基地为龙头的牧草、城镇绿化草种植产业和以双龙种植公司为龙头的特种玉米种植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直接带动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农民已达1000多户,户均收入每年增加3000元。

八、吉林公主岭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公主岭市,地处世界第二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粮食资源丰富,城市功能健全,科技基础雄厚,是中国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

总体布局为:三大功能区、12个示范区。科教贸易区,有国家部委及省重点科研中心和基地14个,2002年承担了省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农业科技贸易城、农业会展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还与吉林大学联合创办了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技术示范区,2002年有5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始试验、示范,其中基因工程、等离子育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发展区,黄龙玉米有限责任公司、华正牧业集团等企业,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已经推出新的产业化项目,吉农公司、春光米业集团、天阳鹿业集团等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建设之中按照园区总体规划,截至2002年,一共运作以产业化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51个,已经全面对外招商,审批入区项目16个,计划投资总额5.25亿元,开工项目7个,现已经到位资金1亿元。

园区2003年新开工项目有:

1、人参果深加工项目

该项目由公主岭绿色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分二期建设,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投资7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1500万元。一期工程为一条生产线,年生产人参果酒150万瓶;
人参果冰茶1000万袋。年产值6040万元,利税6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80人,还能带动500余户果农走上致富路。于2003年5月开工,8月份投入生产。

“人参果”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极高,能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力,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任何果品、果汁、饮用品无法相比拟的。“人参果”种植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亩产1万斤,是玉米产量的5-6倍,经济收入是玉米的十几倍。

2、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

园区高新农业发展局引荐外地客商在园区投资500万元建设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已于4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区位于园区北部,计划养殖规模为200头奶牛,项目总占地面积12.8公顷,其中养殖区面积1.2公顷,饲料基地面积11公顷。养殖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奶牛饲养舍1200平方米,乳品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成品及备品仓库建设面积500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奶牛运动场4000平方米,青贮窖12000立方米。

该项目发展模式计划为基地+农户形式,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五个乡镇100余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奶牛产业。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鲜奶2000吨,可现实销售收入400万元,利税120万元。

3、华成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华龙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是各种规格和样式的纸制品包装箱,该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行业和领域的产品包装,由于原材料成本低,产品价格廉,产品销往东北三省,畅销省内各个城市和各种行业。纸制品包装箱可回收和再利用,废品和附料可回收,对环境和各种包装产品无污染和腐蚀等作用,是首选的绿色环保包装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可观。公司现有工人15人,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10人,公司可生产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产品上百种。

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包装箱100万只,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00万元利税80万元。

4、向华牧业小区项目

该项目由园区科教信息局和计划经济发展局联合引荐并提供服务。由向华村刘兴业、李宏岩等七户农民共同投资兴建;
一期投入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
占地面积1.6公顷,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牛1500头,年总产值750万元,利税150万元。

该项目是解决农民养牛“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由科教信息局提供技术支持。

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石河子市北郊北泉镇石河子总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6.6°C,年实际日照时数2782小时,无霜期170天,年降雨量175.1mm,比较适合粮食、棉花、甜菜、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生长。

园区总面积为675.6公顷,分11个功能区,分别为:组培和生物技术中心30公顷,胚胎移植中心30公顷,作物种苗繁殖基地50公顷,绿化苗木生产基地60公顷,畜牧生产及繁殖区50公顷,设施栽培示范区30公顷,作物新品种种植示范区180公顷,优良绿化树种种植示范区20公顷,农产品储藏加工区20公顷,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展示及农业科普区。园区总投资1135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50万元,建设期利息186万元,流动资金113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单位自筹、申请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及引进企业投资。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培训、生态观光收入,园区优质农产品如水果、花卉、蔬菜、种苗、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正常年份总收入可达到6480万元。2002年引入了新疆中季公司5万吨番茄加工项目等企业入园,吸收投资突破7710万元,同时园区自筹基建投资240万元。

十、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甘肃中南部祖历河支流关川河流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C,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雨量425.1mm,干旱缺水,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园区交通条件好,定临、定渭、巉郭公路穿境而过;
312、210国道和陇海铁路纵穿而过。

园区总规划面积36万苗,其中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核心区分为高档食用菌、专用马铃薯种薯繁育、草木花卉、名优特新日光温室蔬菜、珍稀动物养殖、名贵中药材、经济林苑等8个小区。

园内培育的龙头企业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明珠生物工程公司、金泉菌业公司、金城菌业公司,截至目前已经繁育马铃薯原原种1500万粒。食用菌开发已经生产菌袋316万个,实现产值1476万元,同时带动224户农户,建造半地下温室240座,发挥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园区总投资287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358万元,建设期利息930万元,流动资金350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多渠道筹措,申请国家拨款5000万元,省地配套60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企业自筹6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万元,其余部分通过引进企业进园区等方式筹集。2002年园区完成投资14875万元,实现产值那4367.57万元

十一、重庆渝北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的规划布局,围绕重庆“十个百万产业化工程”和渝北区“三色”农业,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部级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项目),突出对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核心区分为A区和B区,总面积为1467公顷。

A区位于渝北回兴街道境内,面积8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时鲜蔬菜种植区、高新技术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出口(农副产品)加工区、乡镇企业高新技术区五个功能分区,含果糖、上湾、果园、石盘河等4个村。

B区位于渝北沙坪镇境内,面积667公顷,规划为花卉种植示范区,含新华、玉峰、桥田、玉皇、小屋、沙坪等6个村。

辐射区总面积120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花卉生产区、优质果品生产区和优质奶源生产区等四个功能分区,重点突出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接受核心区的辐射引导,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带动面上农业生产。

园区已经引进83个农业项目进入核心区A、B区,项目投资达1.9亿元,陆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1亿元,年利税达2000万元以上,

十二、宁夏吴忠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银川平原中南部,平均气温8.8°C,无霜期170天,日照充足,平均海拔113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田园整齐,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园区布局分为四个专业科技园,即奶产业科技园、肉牛肉羊科技园、无公害设施果菜科技园和节水型粮食科技园。每个专业科技园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核心区面积1万亩左右,示范区20万亩左右,辐射区30万亩左右,依据现有条件和生产实际,各专业科技园相对集中,但互相交叉。

园区总投资25450万元,其中肉牛羊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10000万元,奶牛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6000万元,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6000万元,节水农业、优质粮食生产园区3000万元,其他经费共计450万元。资金来源:农民与公司自筹投资1521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2640万元,国家补贴投资2600万元。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产值4.3亿元,年新增纯收入1.1亿元。三、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农区,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广阔,农业资源丰富。紧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距省会合肥250公里,交通通讯便捷,具有区位优势和良好地发展前景。

园区是安徽省唯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核心区已建成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果树示范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种羊场6个部分。科技园从农业标准化建设入手,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园区先后从日、美、法、以等国和国办科研院校引进10余位专家、1000多个优新品种、150多项农业新技术,经过筛选后,目前已按标准化的要求,采取“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核心区繁育种苗、种畜,在示范区、辐射区建立了各种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家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园区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农业引智先进集体”、省“农业引智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科技部列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733公顷,包括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优质果苗繁育区、高效经济作物区、优质粮食作物区、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示范区面积3667公顷。

园区组建了市种苗研究所、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等法人企业,并以此为发起人成立了安徽风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设置了风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花卉公司、果苗公司、脱毒种树种苗公司、瓜菜公司、种羊场、中日合资宿德农业有限公司等8家二级核算实体。

园区先后引进农业项目27个,农业高新技术82项,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果树、花卉、瓜菜、畜禽等优良品种737个,其中直接从国外引进253个,经过试验示范,已经筛选出64个新品种和35项农业先进技术在黄淮地区推广,已经累计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园区先后在建立了8个优新种苗繁育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万户致富,辐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基建前普遍提高了60%,其中脱毒种薯、种苗及农作物优新品种辐射到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十四、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杭州湾岸的慈溪市境内,分为三打板块,分别是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加工生产加工“孵化”板块、名特优水产品健康优质苗种生产及无公害养殖技术和加工“孵化”板块、宁波特色果树生产及储藏保鲜加工“孵化”板块。各板块又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目前,园区共有10家企业,其中核心企业4家,分别为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慈溪市徐龙鳗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2002年这四家核心企业共实现产值71265万元、销售67965万元,利税648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5374万美元。

园区坚持依靠农户,服务于农户的宗旨,把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研开发、示范带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基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基地、出口创汇的基地、农民致富的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研水平,2002年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3项。核心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售日本、美国、欧洲、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十五、四川乐山农业科技园区

乐山园区坐落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区域,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乐山市内有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人文景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为提升园区知名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园区定位于四川丘山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核心区突出技术集成、组装和创新;
示范区突出特色和产业优势;
辐射区突出示范和带动作用。园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建设格局,根据丘山区农业的特点,按照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和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利于带动千家万户的原则,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不同特色的六个专业科技园。园区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你的战略方针,以“生态”建设和“生猪”产业为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科技园,以长江中上游生态重建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为重点,实施优良速生林苗木繁育生产,以及收集、筛选、保护、研究和开发四川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带动周边农民为每年30万亩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优质苗木。畜牧科技园依托全国唯一的猪肉出口新加坡的加工企业“四川井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扩大DLY、PIC种猪场,高标准建设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场,形成了高技术含量、标准化生产的种猪、仔猪繁育、安全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和药品安全配套的生产加工体系,实现加工出口60万头的生产规模,示范带动四川省三十个县农民生产增收致富。此外,代表乐山园区整体形象的农业科技孵化器、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综合展示区已经着手融资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园、花卉科技园、茶叶科技园、中药材科技园业已实施启动。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2.3492亿元,其中省市县支持资金投入2701万元,金融贷款投入3820万元,各园区业主投入1.6971万元。

园区具有四个特色:一是按照丘山区农业的特点和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围绕乐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大主导产业,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和一个园带动一个产业的格局。二是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实行业主负责制、产业化经营制、项目专家负责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三是科技体制有创新,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园区专家咨询体系,从园区规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咨询论证,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与集成组装。四是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上有特色,通过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专业科技园,一个专业园区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十六、大连金州国家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自然条件优越。距离大连市中心31公里、大连国际机场26公里,大窑湾港21公里,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从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成本低廉。

园区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目标,主导产业以蔬菜、果树和花卉为主。有如下分区:金科生态园艺场,规划面积600亩,计划投资1800万元,功能设置为新品种果树示范、反季节果树研究、蔬菜无土栽培和农业生态旅游,以蔬菜和果树为主;
石河现代农业园区,规划4500亩,计划投资4000万元,功能设置为设施农业区、精品水果区、生态养殖区、加工储藏区、研发中心区和生活服务区,以果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付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规划2300亩,计划投资1300万元,功能设置为温室50亩,冷棚300亩,节水滴灌1300亩,以果树和苗圃为主。三十里堡镇良种奶牛繁育养殖示范区,规划5000亩,计划投资147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良种繁育区、规模化饲养区、牧草种植区和加工区,以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果树管理服务中心苗木基地,规划300亩,计划投资3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采穗圃100亩,苗圃100亩,母本园100亩,以蔬菜和粮油为主。

园区现已开发面积大50公顷,有大樱桃示范园1处,占地37公顷,共栽植大樱桃新品种34个,4.5万株,实行微喷灌溉和管网化打药;
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日光温室50个,实现水果反季节生产;
建有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日发光明家具有限公司、野田木业有限公司等蔬菜、林业、工业等加工企业8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十七、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设在太原市小店区农科院试验农场,总规模1200亩。示范区13个,分布在11个地市的13个生态类型区,总规模12000亩。辐射区以13个示范区为中心建设,总规模24万亩。园区配合山西省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以种子苗木、饲草饲料、果品储藏和信息咨询四大产业为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以良种示范、饲草饲料品种与技术、保鲜技术、信息咨询为突破口,通过高效农业项目的实施,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共有10家,分别是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科萌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山西威科饲料科技公司、山西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治中日友好示范果园、太原金鹿园艺有限公司、山西晋华源花业有限公司、太原振华园艺有限公司。

2002年园区开发的科技项目有:枣保鲜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制完成了保鲜袋,储藏冬枣5万公斤;
农业科技网建设,开发完成企业数据库,农业资源图库和万条信息库;
蔬菜花卉基质研究开发,初步开发出了一品红栽培基质和西红柿基质;
玉米蔬菜新品种开发,大丰系列玉米新品种已经完成区域试验。短枝大杏新品种开发,大田管理技术已经完成,正在探讨设施栽培技术;
冬枣优质苗木开发,完成大田管理技术。

十八、深圳保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情况如下:

奶牛示范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饲养、管理现代化、智能华的奶牛生产、科研和农业观光基地,开业近6个月,已累计接待游客30000名,农业观光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眼示范项目占地500亩,已引进“储良、石碣”的新品种,所生产的龙眼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大宝鸽场示范区,存栏种鸽10万对,在周边形成了年产150万只小鸽的养殖、加工基地,带动9000余养殖专业户的发展。

正在建设的维生种苗厂预计投资1700万元,与美国维生公司合资建设,第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

中国光明配套系种猪繁育中心项目是以自有的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为基础,建设现代化的种猪繁育、检测及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开展种猪新品种品系的选育和提高。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平整,项目设计和预算等工作,预计2003年5月建成。

十九、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红庙子镇,101国道的南侧,占地2000亩,整个园区林网化、花园式布局,按具体实施的内容和规划布局的不同分为五大功能区:

养殖区占地900亩,建设年存栏30000头,年出栏100000头肥牛的大型肥牛场;
年存栏100000只小尾寒羊养殖场,存栏500马鹿养殖场。

种植区占地500亩,包括蔬菜温室基地、葡萄基地、花卉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利用桔杆过腹转化的动物粪便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有机肥,采取立体套种模式形成生态复合型种植格局,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饲草料,形成了“三无”蔬菜基地、优质瓜果基地、温室花卉基地和优质饲草料基地。

加工区占地360亩,建设大型国际标准清真屠宰厂和肉类食品加工厂,建设万吨沼气厂和生物制品厂。

旅游观光区占地60亩,拥有15000平方米鱼池,特色瓜果采摘区。植物雕塑园及花园式带状绿化。

科研及管理占地80亩,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集科研展示、住宿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科研中、2000平方米的管理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烧烤中心。

园区现已经形成集种养加、科研、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二十、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以中心园区为主,以发展热带花卉、特色水果于蔬菜、生物农药为主导产业,着重抓好蒙自中心园区6500亩建设。包括:红河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500亩;
沪滇农业科技合作示范项目500亩;
优质葡萄引种栽培示范2000亩,人帅葡萄园艺场;
石榴新品种引进及绿色食品种植示范500亩;
优质大枇杷种植示范1000亩;
优质小枣种植示范1000亩;
优质水果、花卉组培基地;
生物农药育苗基地;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000亩;
培训、技术服务、信息网络中心——红河上海科技中心。

目前园区进入17家企业,投入总额12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发展,实现产值1.6亿元。二十一、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域城乡交界地带,东起北川河,西至北川渠,南接城北毛胜寺,北与西宁市大通县相邻。土地总面积为22.83平方公里,核心区以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主进行建设,面积约6000亩,定位于高原特色的种业、食品加工和中藏药业。

园区成立了青海生物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青海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国有农牧控股公司、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三家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具体负责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承担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现已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累计完成投资8520万元。

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有34户企业入驻生物产业园,其中京科生物、宝鉴堂国药、大地药业、久美藏药、绿色药业、康普德生物、金柯藏药等22家企业已经完成投资21000万元,投资项目主要是生物制药、中藏药、高原特色食品、保健品加工等。

示范区也有21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企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园区青海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已形成脱毒马铃薯微型薯250万粒的生产规模,年产值300多万元;
西宁市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已经引进各类新特品种40余个;
辽青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室75栋,并引进推广了大量的优质苗木、花卉和蔬菜品种。2002年示范区农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比2001年增长了150元。

二十二、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进展如下:

1、良种繁育区。引进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2000支,建立良繁示范村2个,引入改良秦川牛繁育项目,胚胎移植、冻精制取中心工程已完成前期方案,即将启动。

2、规模养殖区。官池帖家、西寨西池秦川牛养殖小区规模达到500头以上。建设公共服务用房200平方米,配套青储池2000立方米,推广冬牧-70黑麦种植200亩。

3、肉牛育肥区。鸿达牛育肥场新建饲料加工用房300平方米,改建牛舍700平方米,青储池100立方米,牛存栏达300头以上。

4、草业开发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新品种2个,推广集约化连片种植3万亩,新建草产品加工厂1个,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5、市场交易区苏村秦川牛产地交易市场已新征土地100亩,并完成了场地平整。

6、加工招商区。结合实施国家财政部秦川牛产业化项目,景壁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新购肉制品生产设备1套,开发秦川牛肉系列食品,新增加工能力1000吨,隆发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蛋白饲料加工项目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试产。

7、综合服务区。占地82亩,建设用地基本落实,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

二十三、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拉萨市西郊,距拉萨市中心约8公里。它南依拉萨河、北靠l09国道、西邻拉萨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从园区的西南连架南北,整个园区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上成立的部级园区,是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500亩,主要由核心区、示范辐射基地区两大板块组成。其中核心区3500亩,示范辐射基地区6000亩,园区建成后总辐射面积可达10万亩。

园区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为总体指导思路,总投入约1.42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园区规划设计由八个功能区(中心)组成:

1、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规划面积为333.5亩,建设两座面积各为5376平方米的现代化连栋温室,主要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以草莓、高档花卉种植为主;
建设单栋面积420平方米的高效日光温室85栋,主要种植名、特、新反季节蔬菜和药用植物。、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规划面积94.2亩。主要建设内容有: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组培实验室一座,内设组培车间、种苗技术中心、芽苗车间、食用菌接种及配料车间;
工厂化穴盘育苗车间6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面积5376平方米的两座连栋温室,用来进行种苗的繁育、驯化及工厂化育苗。

3、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园:该区规划面积151亩,共有七大项目组成,分别为:奶制品加工、绿色饮料系列加工、优质净菜系列加工、薯类系列加工、麦类系列加工、饲料加工和FD速冻产品。

4、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园区:该区规划面积523.1亩,共有5个项目区组成。一是家畜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区;
二是优良牧草繁育示范区;
三是草坪生产技术示范区;
四是水产高效示范区;
五是特色养殖区,包括野生动物藏羚羊、雪鸡和藏猪、牦牛等特色动物。

5、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该区规划面积124.5亩。共由三大示范区组成,分别为:(1)高原农作物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基地;
(2)规划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原作物综合实验中心,三是配套工程,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车间。

6、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包括产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训中心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1.2亩。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面积3000平方米的展示大楼和配套工程;
教育培训中心包括28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智能大楼;
配套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带等。

7、招商引资区:占地面积444.2亩。藏药材、青稞麦片、羊肉加工等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中。

8、休闲娱乐区:整个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功能。另外在特定地段修建一些凉亭、钓鱼、茶园、餐饮等娱乐设施,占地209.6亩。

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基本内容是: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五大功能,分别为:示范、辐射、培训、交流、观光。

目前,园区第一期工程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设施工程已于2003年初面向全国无标底公开招标,并最终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超越京鹏温室工程公司中标。该工程项目于2002年9月29日正式开工。项目开工后,园区管理办公室首先成立了由甲乙双方和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项目指挥部,制定落实一周一会的例会制度,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拉萨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部级农业示范园区”,又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青藏高原设施农业引智基地”,未来园区的发展将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特点,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园区建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市场与农产联接的纽带,现代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平台,成为我区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概况

2、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进展

3、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大事记

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2002年度报告

5、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6、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7、河北三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8、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9、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0、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1、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2、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3、上海浦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4、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5、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6、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7、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研;
管理;
网络技术;
数据库

1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科研信息量的迅猛增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研水平逐步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量的日益加重,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科研的管理成为可能。而且目前多数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依赖于手工操作,采用单机的计算机软件如:Excel、Access等,对于科研信息的采集、加工以及处理带来诸多不便,这种方式已经给科研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难以反应出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另外目前虽然有各种版本的科研管理软件,但是对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适用,以我校为例,去年购买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其中之一模块就是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功能,对照软件提供的功能不满足我校的实际需求,因此购买时就把这部分的功能去掉了。近几年,网络技术逐步成熟,各高校基本上都开通了校园网,基于校园网平台的应用不断丰富,除了提供基本的WWW、E-MAIL、VOD等服务外,另外就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B/S模式的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部的日常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网络化、科研管理现代化;
并且面向网络的编程工具逐渐被广大计算机网络的爱好者所青睐,如:、JSP、PHP等。

2采用网络技术的优点

2.1校园网平台的优势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规模较大的计算机网络,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全国的高等院校都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局域网,然后接入CERNET,此局域网就成为校园网,而目前高校校园网的状况是硬件平台已经构建好,对硬件资源的投资已经完成,而校园网平台上的软件应用不是十分的丰富,如:2005年山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内各高校的专家对全省高校的校园网应用建设进行评估,结果是大部分院校基本合格,很难达到优秀,充分说明校园网平台上的应用比较少,因此就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硬件资源的优势,结合各自的实际,开发网络版的中小型管理系统。

2.2B/S模式的优势

B/S模式,即Browser/server结构,是随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模式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其中应用的典型就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Web服务器根据需要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检索结果与查询条件将相应的数据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最后Web服务器以超文本文件的形式将结果传给客户端的Web浏览器[1]。B/S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B/S模式结构图

B/S模式支持跨平台管理,不论是什么平台,只要装有Web浏览器即可;
客户端无需安装和维护软件;
可通过局域网、校园网等实时监控和管理,支持Internet组网方式。B/S模式系统应用比较广泛,是今后开发软件的主流。

技术的优势

.NETFramework是微软最新的程序设计开发平台,有CLR(CommonLanguageRuntime)和.NETFramework类组成。当编写好程序后进行编译时,.NET会将源程序代码编译成MSIL(MicrosoftIntermediateLanguage)中间程序语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语言,执行时CLR调用JIT(JustInTime)编译程序,进而将MSIL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语言。在CLR结构平台下的可以向下兼容并支持ASP3.0的所有语法,改善了执行性能,具有强大的功能和更广的扩充性,程序设计语言没有必要的关联性,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来编写的程序,同时也支持现有的COM对象。不但可以在服务器方处理HTML和Web控件,也可以保留用户完整的应用状态,并提供给客户端最佳的控制方式,另外还提供了服务器端的Server控件,除了具有执行窗体验证的功能,还可以控制数据显示的版面配置,而无须通过HTML标记对HTML文件加以描述,以大幅度减少程序代码。

2.4数据库技术的优势

是微软的ADO之后推出的最新的数据库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在.NETFramework平台上访问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一致性的数据处理方式,对于程序而言,的主要功能是存取数据库系统。因此说,仅提供存取数据库系统的途径和数据处理的方式,而最终

的处理与显示需要HTML控件和Web控件的协助。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导入新的命名空间,如:System.Data(可以将数据直接保存在内存中,提供DataSet、DataTable、DataColumn和DataRelation对象),System.DataOleDB.(用来处理OleDB数据源的命名空间),System.Data.SqlClient(和SQL服务器连接,提供SqlCommand、Sqlconnection、SqlDataReader等对象),这些都是数据库链接常用的命名空间。

3科研管理系统模型的建立

3.1功能模块的划分

科研管理系统模型主要结合我校科研管理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设想,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就能适合于中等规模的高等院校。该模型主要采用B/S模式,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0,开发环境为+/C#。科研管理系统模型提供的主要模块有六个,分别是: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科研经费管理模块、科研成果管理模块、专利管理模块、科研信息的与检索模块以及信息统计与系统的维护模块,该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科研管理系统模型图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执行跟踪、中期检查,以及项目的查询、信息汇总、结题等功能。科研经费管理模块的功能是根据横/纵向科研项目的立项情况,对每一个项目设立科研经费表,提供对经费数据的修改、浏览、汇总、查询、打印等功能,同时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了解经费的明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模块的功能是提供历年来本校获奖(含鉴定)成果的详细记录,包括成果负责人、成果名称、获奖时间、课题来源、获奖级别、成果类别、成果形式、颁奖单位、鉴定结论、成果介绍等[2]。专利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科研项目中科技专利或实用型专利名称、专利批准号、专利类型、专利申请日、专利公告日、授权日、专利时限等进行管理。信息与检索模块是为了让全院教职工及时了解科研信息,并提供检索的功能。信息统计与维护主要实现对各种科研信息的统计,如教职工发表的论文、专著等,维护主要实现对科研数据的维护的功能。

3.2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数据库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而设计的,设计环境是SQLServer2000。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主要设计的数据库表有:科研项目表、科研经费表、科研成果表、专利信息表、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表、专家数据库信息表、信息表、出版教材及专著表、获奖情况信息表等。实现科研管理人员对数据的加工、管理、集成等的全部功能,个人的查询、打印等功能。连接数据库利用SqlConnection对象的ConnectionString属性可指定连接参数,利用Sql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到DataSet中。

3.3系统平台的构建

该模型的平台主要从硬件和软件环境两方面进行考虑,硬件方面的客户端要求比较低,只要能安装Web浏览器和连通网络的计算机;
服务器端的配置:PⅣ1.7GHZ/128M/40G;
另外就是对网络的要求是100M的传输速度,当然速度越快越好。软件方面,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安装Windows2000/2003Server,IIS5.0以上版本,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以为开发平台,采用技术,结合、和C#构造应用程序。开发工具采用DreamweaverMX和FrontPage2003制作网站整体框架,采用Photoshop、Firework、Flash等软件制作网页素材。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建议采用USB加密技术。

3.4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在科研管理系统的模型中采用网络技术,还应该考虑网络安全方面即主要与科研数据有关的信息安全。项目申报、评审和各项科研经费采用网络化的管理,这样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一旦入侵网络窃取部级科研项目的核心技术资料,将会造成技术泄密和知识产权流失[3]。而数据库SQLServer2000提供了对数据安全性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管理机制,即对用户的权限验证采用双重验证的机制:登录身份验证、用户帐号角色以及所允许的权限。

4结束语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点和校园网硬件资源的优势,实现对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该系统模型的功能比较全面,结构合理,采用的开发平台和数据库技术比较成熟,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燕.基于网络的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科学,2006(133)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职业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中,从事某种专门业务的人们,在对社会承担和履行相应职责的过程中,他们必须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且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探索、试验研究、新品开发、工程设计、情报分析、信息采集和处理等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据此,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可概括为二十八个字:热受祖国、热爱科学、敢于创新、吃苦耐劳、严谨治学、团结同志、甘为人梯。具体地说,应具备以下几点:

1.1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人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切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一名爱国者,无疑会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提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子心、爱国情、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他1935年留学美国,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1叫6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对航空工程理论做出了创造性的重大贡献,是在美国工作的最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1955年,为报效祖国,他断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突破了美国当局和的重重阻挠和破坏,历经艰辛,怀着一颗拳拳赤子心,带着加速发展中国核导弹十年规划的极其重要的机密资料,回到了祖国怀抱。回国后,他成了中国科技界的负贵人、国防科研的设计和组织者,为创造和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培养国防尖端技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年青一代的杰出代表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的年仅so几岁的教授冯长根,他成果丰硕,国外驰名,被誉为“中国系统研究热爆炸理论第一人”。他在《没有理由忘记国家》一文中写道:“对我来说,用知识报效祖国是天经地义的。”

以上的典型事例说明,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爱国、爱社会主义祖国。

1.2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列宁说得好,没有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搞科学研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求事物的内在规律,更需要有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凡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都是热爱科学事业的。我国古代大医学家李时珍,酷爱医学,为写好《本草纲目》,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最后终于为我国医学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爱迪生,在举行婚礼后就去做实验;巴甫洛夫在事先已邀约未婚妻过节的情况下,又在实验室里坚持到深夜;牛顿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两三点,甚至凌晨。这一切,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愿望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怀有巨大而深厚的感情,在于他们具有为科学事业、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高尚品德。

1.3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科研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真理,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研工作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风险性和相对独立性。事实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从来就是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共同品德和特点。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受传统地质学的束缚,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地质力学,彻底了中国没有石油的错误结论,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吃大苦,耐大劳,顽强拚搏,百折不回。由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艰巨性和艰苦性,是在做前人未做或未做成的事业,因此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多少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一头扎进探索自然奥秘的海洋,没有白天,没有黑夜;食不甘味,寝不人眠,不怕挫折,不顾艰辛,完全忘记了自我。例如:在挽救我国第一颗同步试验通讯卫星中建立了卓著功勋的电子部18所的黄才勇,为进行太阳电池的互联器试验,在强烈的紫外光曝晒下,连续试验三天,致使双眼几乎完全失明;后为考核太阳电池电压降同核射线能量、剂量的关系等,他又在核反应堆的核辐射环境里进行了整整三年的试验,找到了有关卫星设计的若干依据和参数,但却受到核辐射的严重伤害,毛发脱落,白血球下降,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周身无力。上述实例,既说明了科学研究的艰苦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为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5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科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虚伪、投机和取巧,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搞科学研究,一定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一丝不荀,严谨治学。这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反复实验后被掌握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原始数据。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不可能揭示规律,找到真理。我国清代医学家王清任,为搞清人体内脏的构造,不顾尸体恶臭和有传染疾病的危险,每天清晨去坟地察看破腹露脏的尸体,一连十天,看了三十多具尸体,终于掌握了大量关于人体内脏构造的第一手资料,从而纠正了古制内脏图和古人对人体内脏构造的错误认识。

1.6羊重他人,团结同志,搞好协作。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出现了双学科、甚至多学科的交叉,产生了所谓“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所以,在现阶段想光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是极困难的。因此,更需要具有各种专业和特长的科技工作者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要搞好协作,就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团结协作的基础。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意见、他人的劳动。应该看到,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水平再高,也总有鞭长莫及之处。从某种意义上可说,任何科研成果都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团结、协作对于个人、组织、集体都是十分重要的。

1.7甘为人样,满腔热忱培养接班人。大家知道,科学研究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甚至某一项大型研究项目,都可能是一项综合程度极高的浩瀚的系统工程,有的甚至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有远见、有成就的科学家都能发扬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义不容辞、满腔热忱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培养接班人。

2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现状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长期以来,在我国科技事业不很发达,国力不很雄厚,知识分子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与国外同类人员差距甚大的情况下,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不为名、不为利,卧薪尝胆,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为推动开放改革,为祖国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是任何人也不可否认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商品经济大潮中,部分科技人员丧失了革命的理想,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他们只图索取,不讲奉献,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有:

(l)沽名钓誉,弄虚作假。

(2)一切向钱看,以业谋私,以职谋私。表现为上班不工作遇去炒股票,长期泡病号,第一职业混日子,第二职业挣票子。

(3)不顾大局,个人第一。片面强调个人兴趣,追求个人价值,热衷个人奋斗,无视组织纪律,在承担着国家、部局课题任务的情况下,竟随意搁挑子,出去“闯天下”“干事业”(4)不羊重事实,不讲科学,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有的测试人员,搞性能检测时思想上总带着框框,符合自己味口的数据就采用,否则就舍去;个别的甚至发展到凑数据、弄虚作假。

(5)不讲民主,不讲团结,无端内耗,协作困难。

(6)工艺垄断,技术保守,对培养接班人毫无热情。

以上不良倾向虽然出现在少数单位,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是一件直接关系到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就要依靠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科技工作者,就不可能有四个现代化。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对于人才的成长、科学的繁荣、技术的进步、风气的好转、单位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如何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

3.1广泛宣传,深入教育,普及常识,更新观念,提高修养。应“重视舆论的力量”,通过广泛、深人、持久地宣传教育,使大家真正掌握关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科技道德自我修养的目的。这样做,对于搞好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是科研单位职工思想和言行的道德准则,也是科技人员职业行为的衡量尺度。它既是科技道德的核心,又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因此,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无疑是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重要措施和基本保障,很有必要。

在制订规范时,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切合我国的国体、国情。其二、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必须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专业、职业和行业特征。其三、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必须切合本单位科技人员心理状态的实际。在制订规划时,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己制订、自己遵守、自己检查、自己总结评比”的“四自”原则。只有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更有约束力,也才更有实效。

3.3科研系统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成致的关健。要想树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就必须从本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起。其中,“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起”是问题的关键。十四届六中全会要求“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对黄河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汉代贾让的“治河三策”、王景的“河汴分流”,到明代潘季训的“束水攻沙”,他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实践提出的治黄见解,使治黄思想不断发展,为黄河治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技术经验。

20世纪初,随着一批学者学成回国,为黄河研究带来了西方新思想和先进技术。以李仪祉、张含英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在探讨治黄途径中,首次引进国外水文测验技术、原型观测技术、模型试验技术等,加之大量的实地考察和中国的传统经验,提出治河应上中下游兼顾、下游应固定中水河槽并整治河口等思想,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治理黄河下游的思想,推动了从经验治河向现代科学治河的转变。但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这些治黄思想终未付诸实践。

对黄河问题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1.1对黄河的认识获得了质的飞跃

认识黄河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基础。所谓认识黄河主要是指认识黄河的水沙运动规律,包括其产生、输移和演化趋势等。在过去的50年中,人类对黄河的认识突破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摸清了黄河泥沙的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弄清了决定水土流失程度的自然因素,弄清了不同粒径泥沙在黄河下游河道内的淤积分布。这个认识的突破对促进黄河泥沙“上拦”方略的形成、选定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利用水库减轻下游河道淤积”思路的形成和实践等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摸清了黄河径流的来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弄清了产生黄河下游洪水的原因,洪水的来源、特点和演进规律。这个认识的突破对促进黄河洪水“上拦”方略的形成、确定防洪工程布局及其运用方式等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

(3)基本摸清了黄河水沙在下游河道中演进的规律,包括不同粒径泥沙在下游河道中的输移冲淤特点、不同水沙量和水例的洪水在下游河道中演进的特点、影响泥沙输移的主要因素,这些成果为形成和实践利用水库调水调沙减轻淤积的方略、对形成和实践游荡性河道整治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基本摸清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包括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等,这些成果为指导今后治黄措施的修改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5)结合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黄河泥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发展了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和河工模型模拟技术,更重要的是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沙河流水库调度运用的理论。

人们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认识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几十年来对黄河流域进行的几十次大规模实地科学考察,使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在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之上;
二是西方水文观测技术的引进和大规模应用,使科学研究的资料更具广泛性和客观性;
三是在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水沙数学模拟和河工模型模拟技术,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
四是边认识边实践的研究路线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随时被检验和修正。

1.2治理黄河的技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历史上,黄河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著称于世,所以“千年黄河,唯防洪一事”。过去的50年,人们在治理黄河中做出的最突出成绩莫过于“50年伏秋大汛未决口”,取得这一辉煌成绩除了依赖于国家治理资金的投入、历史治水经验的继承运用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人们治理黄河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在黄河治水史上首次提出并实践了“依靠干支流骨干水库和下游蓄滞洪区,拦减和疏导洪水”的防洪措施,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种思路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人们对黄河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国外防洪经验的引进。目前,随着水文测报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格技术和3S技术的引入和大规模应用,更使黄河防洪跃上了现代化的轨道。

(2)黄河洪水灾害之症结在于泥沙。50年来,人们在充分认识黄河洪水泥沙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综合措施,包括上中游水土保持拦减入黄泥沙,中游骨干水库拦截泥沙、调节出库水例使之有利于下游减淤等,这是治河思路的飞跃和创举。同时,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选择和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多沙河流水库减淤调度技术基本形成。20世纪末,挖河疏浚、引水冲刷等减淤技术也被相继列入河道减淤措施的试验研究计划中。

(3)下游河道治理和堤防建设是历代治黄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河道治理和堤防加固都注入了更新的内容:形成于20世纪初的“整治中水河槽”概念终于在近几十年得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成为一套独具特色的游荡性河道整治技术体系;
实践中探索出的淤筑相对地下河技术近年正在迅速改变着传统堤防的结构型式;
传统的柳埽结构丁坝已经变成土石结构,而土石结构的丁坝又在近十几年得到不断创新: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上百座新型结构丁坝正在悄然改变着历史;
传统的抢险技术虽然还在沿用,但机械化程度更强、效果更突出的新型抢险机具的出现,已经给传统的抢险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1.3开发和利用黄河水资源的思路逐渐形成和深化

虽然自12世纪以后,黄河流域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旱灾频频发生,但新中国成立之前,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个别河段外仍处于较原始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促使“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课题列入了黄河研究的框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1)作为当前黄河水量配置的原则性文件——“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黄河水资源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而形成这一文件的基础是人们对黄河降雨径流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等一系列科学课题的研究结晶。

(2)通过对黄河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造成下游河道断流的原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趋势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要解决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必须对全河水量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并以节流为主。这一认识是20世纪末黄河干流水量最终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下游断流问题能够得以解决的基础。

(3)水的生态属性逐渐被人们关注,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满足河流最小水质目标的纳污能力等概念正在被接受,并初步形成了兼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质量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和保护的概念。

(4)认识到流域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流域水开发中在某一方面的受益可能都伴随着另一方面利益的损失。

250年治黄实践的思考和启示

2.1关于黄河防洪的思考

50多年的奋斗使黄河洪水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由于洪水的病根——泥沙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黄河的防洪减灾问题仍是21世纪初黄河水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初,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黄河的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20世纪治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洪减淤方略、防洪组织模式和防洪技术在新世纪的适用性、应用条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1)到20世纪末,我们确立了“拦、调、排、放、挖,综合处理泥沙”的黄河减淤方略,并在努力实践着这个方略。现在应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是:其一,作为解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依靠水土保持现有措施到底能把泥沙拦截到什么程度?水土流失要治理到什么程度才算理想状态?治理到理想状态需要多长时间?治理水土流失有没有更快捷的模式?其二,随着水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运行条件的改变,作为实施“拦、调、排”泥沙的主要工具,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库到底能在多大程度、多长时间内使下游河道不发生淤积抬高?怎么样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目标?其三,下游两岸“放”沙的余地还有多大?“挖”沙能解决多少问题?其四,即使综合运用“拦、调、排、放、挖”手段,30年或50年后的黄河下游淤积发展势头能否得到控制?要实现“下游河道不抬高”的目标,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签于小浪底水库难以彻底解决山东河段的淤积问题,随着南水北调东线的实施,能不能利用东平湖增加黄河山东河段的下泄水量以减缓该河段的淤积?

(2)到目前为止,黄河的防洪仍然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包括工程技术手段和非工程技术手段。实际上,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单纯依靠技术手段难以把洪灾降低到最低程度,仅靠有限的空间去防超标准的洪水是困难的,依靠工程技术措施完全消除洪灾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此,为降低某些稀有频率洪水造成的灾害,引入了滞洪区、洪水保险和灾后重建等机制。黄河虽然也开辟了滞洪区,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建立一套可操作的防洪管理机制,洪水保险等仅仅处于概念和探讨阶段。

(3)现行的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置方案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大部分布设实施完毕,并在归顺河势、限制游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21世纪初,随着小浪底水库的投运,以及黄土高原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见效,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将发生重大变化,那么,现有整治工程布局能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经成为亟待考虑的问题。

(4)下游大堤以内均是黄河的正常行洪区,这是以往黄河防洪的基本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滩区180万人口和370万亩耕地每年都面临洪水的威胁,群众无法安居乐业;
北金堤等是规划的黄河滞洪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这种状况是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然而当时间的脚步迈进新世纪,小浪底水库已经投入运用,用人们对发展经济的渴求越来越强,有关滩区及滞洪区的有关政策是否也可以在科学研究论证的基本上做些调整?防洪标准的提高,必将付出更高的社会和经济的成本,人们似乎应该在防洪标准和防洪成本之间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实际上,洪水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水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反映,因为洪水泛滥区域内有了人类社会,防御洪水才被赋予了实际的意义。因此,防御洪水的真正目的是“减灾”,所以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从“减灾”这个角度讲,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用于调控制约洪水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河道、堤防、水保工程、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以及用于支持该工程体系有效运行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洪水调度系统、人防队伍等,这些条件是我们已经基本具备的。二是用于调整规范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以适应洪水规律、减轻洪灾损失的防洪管理措施,包括防洪风险管理体系、防洪保险、蓄滞洪区管理与赔偿、洪灾损失评估体系等。这些是我们至今仍未建立的。可见,现有的黄河防洪减灾体系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体系。

2.2关于黄河水资源的思考

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由于水资源的大量开发,使黄河水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黄河水资源的开采度(含地下水)已达60%,而国际公认的流域水资源合理开采度是40%;
据2000年黄河水质评价结果,全年劣于Ⅲ类水质的Ⅳ、Ⅴ和超Ⅴ类水质的河长为4440km,占评价总河长的61.3%,远超过全国平均水污染水平(47%)。21世纪初,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下游防洪能力又将进一步提高,但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更加严峻,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初黄河最大的水问题。因此,在进入21世纪初之时,我们有必要客观审视20世纪人们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探讨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黄河流域及相关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1)20世纪末的水危机终于促成了黄河水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但当我们开始按照20世纪80年代中期拟定的分水方案进行操作时却常常陷入尴尬:当年的分水方案分的是全流域的水,即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但我们实际能调度的只能是干流。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支流取水算不算参与分水?当年的分水方案分的是地表水,那么在河流外抽取了地下水和拦截雨水,会不会影响地表可供水?实际上,自然界的水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降雨—径流—入渗—蒸发—降雨”这个水循环中,人类无论触动其任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其他环节。可见,我们对黄河水的统一管理范畴不仅包括径流,还应该包括雨水和地下水。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目前对黄河水的自然循环系统,包括三水转化关系、发展演变趋势等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水管理很难实现。此外,如何及时掌握各有关省区的实际引耗水量和未来月旬内的实际缺水量、如何及时掌握未来降雨量等,也是制约黄河水量调度方案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2)进入21世纪初,人们对水的属性和功能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即水不仅要为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基本生活服务,还要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服务。实际上,为生存环境服务本是水在远古时期的唯一功能。但由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如今不得不牺牲掉一部分生态和环境用水。但当沙尘暴频频向我们进攻、当母亲河频频亮出河底,我们不得不沉思:是否该给生态和环境留点水?为维持人类生存的最低限生态和环境需要多少水?怎样才能实现人类、自然、资源的协调共处?

(3)在黄河水资源高度紧缺的今天,在人们寻求水资源的“开源”途径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洪水。曾几何时,人们修建水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汛期多余的水调节到非汛期使用,然而一旦水库具有防洪功能,防洪即变为其首要功能,其他功能只能是兼顾一下,于是汛前必须把库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下;
洪水季节,人们往往忘却了非汛期缺水的煎熬,恨不得一瞬间就把洪水排泄入海。这种方式如果发生在水资源丰沛的南方,当然无可非议,但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北方,我们有没有可能换个思路?实际上,洪水不仅是资源,而且是上帝恩赐我们的宝贵资源。而要使洪水真正成为资源,必须对传统意义上的汛期、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做一个深入而客观的分析,为不同时段、不同频率的洪水设定一个既保证防洪安全又兼顾蓄水的汛限水位和防洪库容。

(4)随着南水北调的脚步越来越近,原来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就要失去其应用前提。那么,当客水接替了原黄河水的部分服务对象后,黄河水的再分配问题将成为21世纪初黄河水管理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初,由于人们生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增强,水在其再分配过程中最引人注目将是两大问题:一是生态及环境需水量,二是水权水市场。因此,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应当早日进行。

2.321世纪的黄河呼唤高新技术的介入

20世纪,由于洪水是黄河的头号水问题,因此人们管理黄河主要着眼于洪水,从而促成了黄河洪水监测和控制过程现代化的实现。21世纪初,人们对黄河的水管理将扩展到更广义的水——水系统。要实现对黄河水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建设“数字黄河”是基础。

应该说“数字黄河”是一种境界,是一个综合性的叫法,也是逐步渐近的目标。

可以这样理解,“数字黄河”指的是对黄河及其治理开发相关的各种可数字化信息的总和,是对真实黄河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有二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黄河水问题,另一点是允许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黄河”将主要由空间数据、文本数据、操作平台、应用模型组成。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全流域的水文、气象、水质、河道、工程等信息,还应包括流域的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不同比例尺的各种数字专题图,流域及相关区域内必要的社会经济数据等。操作平台是一种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这样的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应用模型包括水文预报、水质预警预报、水土流失预报、水量调度、防洪调度等方面的应用模型。

实际上,20世纪末,我们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建设着数字黄河,譬如为防洪服务的水文数据库及预报系统、防洪调度指挥系统,用于模拟黄河水沙运行规律和轨迹的一系列数学模型等,但限于当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现有的系统尚未形成数字黄河的框架,也不能满足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洪安全的需要。

首先,水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将需要水文水质自动测验技术、遥感技术、水下地形自动测验技术等技术的支持。其次,要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数据加工处理,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其形象地表现出来,没有巨大的计算能力是实现不了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将更加促进计算速度的提高。第三,要把数字黄河所有数据存储起来,需要强大容量的存储器,如今激光全息存储器、蛋白质存储器等方面已获得巨大进展,不久就能存储字节级这样大量数据。第四,因为数字黄河的数据分散在许多个数据库里,因此需要有高速网络把各个点连接起来。第五,即使是主要依赖传统黄河研究成果的应用模型也同样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20世纪末,通过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探索,我们已经在黄河的降雨、径流、洪水和泥沙演进、水土流失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实际上就是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我们把这些数学表达应用于水资源预报和调度就是构筑数字黄河的应用模型。不过,模型的应用水平既受限于人们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还受到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限制。

21世纪初高新技术对黄河的介入不仅反映在“数字黄河”的建设中,还应反映在黄河治理及开发工作的其他领域:延续了几十年的土石结构丁坝虽在20世纪末做了许多改进,但终未摆脱易出险的局面;
用于抽吸泥浆的泥浆泵抗磨蚀能力虽然在逐渐提高,但终未获得实质性进展。21世纪初,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必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曙光。

321世纪初黄河研究的任务

认识黄河水沙运动规律、提出调控黄河水沙的措施,是黄河研究的永恒主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黄河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防洪和减淤,因此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是泥沙和洪水的特性,研究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防洪减淤的措施。

21世纪初,如何实现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人口、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黄河的科学问题将更加关注水循环和水环境,在技术上更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和控制下游河库淤积的措施。

3.1以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科研课题

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流域水管理和配置是对包括流域内的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完全意义上的水系统的管理和水配置;
二是指流域水配置必须考虑维持人类生存的生态和环境需水;
三是指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经济结构的配置必须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21世纪初应进行以下课题的研究:

3.1.1黄河流域水资源循环规律研究

要实现对黄河广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摸清黄河水系统的运动规律。由于在认识上的差距、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和时代背景限制等因素,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或不够深入,或仅偏重地表水的产水用水统计。21世纪初,应通过深入细致的典型调研和观测试验,研究黄河重点产流区产汇流规律及其变化趋势、黄河流域典型支流水循环机理研究、黄河流域重点灌区区域水平衡机制及耗水量、黄河流域地下水存量及其变化趋势,以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弄清黄河流域的产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摸清黄河水家底,合理评价和配置黄河水资源。

3.1.2黄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量研究

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的新课题,但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仍没有定式。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为维持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需要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特点及用水量计算方法、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适应性、黄河重点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为流域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3.1.3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水库调度全河水量是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关键环节。为配合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应抓紧开展以下课题的研究;
黄河中长期降雨及径流预报关键技术、提高黄河小流量测验精度的关键技术、黄河水量水质快速监测关键技术、黄河干流小流量演进模型、黄河干流水质污染预警预报技术、黄河水量调度模型开发等。

3.1.4黄河水资源保护关键问题研究

目前,黄河的水污染已经成为黄河的水灾害之一,控制和治理流域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要在深入分析黄河干流重点河段水污染趋势及满足水质目标的最大纳污能力、黄河干流重点河段主要污染物扩散规律及河流自净能力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黄河流域的水功能区划分、流域内各省区最大容许入黄排污量,为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1.5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涉及的科技问题有两个层次。一是西线南水北调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关键技术包括深埋长隧洞衬砌型式和施工技术、隧洞穿越活断层的结构型式、高坝抗震稳定性等问题研究。二是要研究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后黄河可供水量优化配置方案。要通过分析未来不同水平年黄河现供水区水资源需求状况、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分别对黄河现供水区的可能补水量和对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作用,提出工程生效后黄河可供水量的再分配方案,包括分配范围和数量,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1.6引黄灌溉节水技术配置及节水潜力研究

节水是当前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措施,因此关于节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水利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21世纪,节水研究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更要关注不同技术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当地社会的接受能力,从而提出因地制宜且利于推广的节水技术配置模式。

要通过对几个重点引黄灌区引水、耗水、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灌溉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现有的水高效利用技术在当地适用的可能和效益,提出适宜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配置模式,进而提出引黄灌区实施高效节水农业战略后的节水潜力。

3.1.7黄河洪水资源化关键问题研究

为使黄河的洪水资源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要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黄河中游不同来源区的洪水在不同时期的量级表现和出现频率;
二要分析中游各骨干水库对不同来源区和不同频率的洪水应该具有的拦调作用、人们对中游暴雨洪水预报的时效,进而提出汛期不同时段中各骨干水库兼顾防洪和蓄水的汛限水位;
三是要对调整汛限水位后确保防洪安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配套措施,四是提出兼顾防洪和蓄水的水库汛期调度原则。

3.1.8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应开展研究的问题包括:黄河水统一管理的体制和运作机制、与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结构模式、黄河水权及水市场等。

3.2以保障黄河防洪安全为目标的研究课题

黄河防洪之关键在减淤,因此21世纪初黄河防洪减灾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为此,应以“小浪底水库运用”为切入点,重点抓好以下研究:

3.2.1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运用方式研究

小浪底水库防洪减淤运用对控制黄河下游淤积抬高、提高防洪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要在其初期运用方式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动床模型试验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重点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及排洪输沙能力变化、不同水沙组合条件下黄河下游的冲淤预测、小浪底水库库区冲淤演变规律、小浪底水库不同时期减淤运用的方式和减淤效果、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对策、三小陆故四库联合运用方式等。

3.2.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研究

三门峡水库自1973年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后至1986年,抑制了淤积末端上延,基本控制了潼关高程的不断抬高。1986年后,由于其上游降雨偏少、用水增加和龙刘水库调节径流的影响,使原已缓解的矛盾又有所加剧,表现为: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渭河下游淤积加重、库区河道变形剧烈等。因此,当前应充分考虑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承担的防洪减淤任务将有所减轻的有利因素,分析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的应承担和可承担的防洪减淤任务,提出兼顾潼关高程和下游防洪减淤和发电需要的水库运用方式。

3.2.3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科学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根本措施,因此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仍然是21世纪初的重要任务。鉴于目前的研究水平,今后应该通过现场观测和模型试验等措施,重点研究以下课题: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作用机理、多沙粗沙区典型林草措施的耗水规律、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趋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和泥沙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

3.2.4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多沙粗沙区沟道坝系相对稳定关键技术研究、沟道工程加固配套及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多沙粗沙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不同区域的适地林草品种选择、兼顾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措施及配置模式研究等。

3.2.5黄河下游窄河段及河口段冲淤演变发展趋势及减淤措施研究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虽然对整个下游河道具有很大的减淤作用,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艾山以下窄河段和河口河段的减淤作用仍不容乐观。21世纪初,要在认真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窄河段和河口段冲淤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利用东平湖水库增加艾山以下河道的清水下泻量从而达到河道减淤所需要的水量,并与其他减淤措施进行经济比较,以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要研究提出解决拦门沙问题的技术措施,继续探讨引用海水冲刷黄河下游河槽或挖河疏浚解决河口淤积的技术可行性。

3.2.621世纪初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发展趋势预测及减淤方略研究

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是五十多年治黄实践的总结。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拦、排、放、调、挖”等减淤措施的实际减淤能力和发展趋势,为今后防洪减淤方略的调整完善提供指导意见。研究应以“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标,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拦沙作用及发展趋势、小浪底等中游骨干水库拦沙调沙对下游的减淤作用及发展趋势、引黄放淤及淤筑相对地下河工程可处理泥沙的潜力、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合理运用方式及其效果预测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措施。

为确保堤防不决口,除了加强对减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措施研究外,还要加强对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工程和洪水测报技术的研究:

(1)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及其完善措施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调整及发展趋势研究;
黄河下游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对河势的调整作用分析;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对小流量的适应性研究;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宽河道整治方向研究,包括整治流量、整治河宽和整治工程布局等。

(2)黄河下游现状堤防的安全度分析

黄河下游现状堤防仍存在着较多险点隐患,因此应在调研、分析下游堤防工程隐患分布及成因的基础上,确定黄河下游现状堤防安全度评价方法,进而对黄河大堤重点堤段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适宜的加固措施。研究内容包括:黄河下游堤防工程隐患分布及成因分析;
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度评价方法及下游典型堤段安全度评价;
提高黄河下游堤防安全度的关键措施研究。

(3)堤防工程新结构及其防护技术研究

要以不出险或少出险、抗老化、造价低为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黄河堤防工程的新型结构,包括材料、结构、施工工艺、管护技术等,研究比较丁坝与护岸两种整治工程的扰流作用、冲刷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工程抢险条件,根据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不同河段的河势和流路规划,结合丁坝与护岸对河势的调整作用,合理确定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不同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结构型式。要继续开发堤防隐患探测的新技术。

(4)黄河水沙监测技术升级

近年,黄河流域的水沙测验虽然在测验设施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善,但测验技术仍十分落后,并成为制约延长洪水预见期和建设数字黄河的瓶颈。21世纪初,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沙测验技术,另一方面要结合黄河的水沙特点,研制开发新型测验仪器。

科学合理的防洪管理政策是黄河防洪减灾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黄河研究的薄弱环节。进入21世纪,为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应该开展以下研究:

①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小花间暴雨洪水的影响,客观认识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21世纪初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以此为基础,研究北金堤、东平湖和南北展工程的运用几率,并提出其科学合理管理方式,以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黄河防洪安全;
研究黄河下游重点河段生产堤对不同量级洪水和泥沙演进的影响、减少中小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并针对滩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滩区防洪管理政策。

②为建立健全黄河防洪管理体系,还需要尽快在防洪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体制、洪灾风险分析及风险区划、防洪保险的理论和实施方案、洪灾损失评估理论和方法、蓄滞洪区预警系统建设、蓄滞洪区的管理和赔偿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供技术支持。

3.3关于建设面向21世纪初的数字黄河的有关科技问题

建设数字黄河需要科学技术提供的支持是多方面的:

在水沙、地理、社经等信息的获取方面,由于需要采集的信息将包括降雨、径流、洪水、泥沙、水质、地下水、土壤水、引退水、地形地貌、人口、社经等诸多方面,因此科学技术的支持也反映在多方面:一是监测网络的设计,包括监测站网布设、监测参数选择等;
二是自动化的监测设施配置,包括水文水质自动监测仪器、水文水质移动监测仪器、水土流失遥感测网络配置、降雨监测设施、大地测量新技术等,这些需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来解决;
三是监测信息的提取技术,如卫星遥感信息、航空遥感信息、卫星云图信息等,这些不仅需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更需要自主研究和开发,如遥感信息最下图斑的提取方法等;
四是海量信息的储存技术和信息再现技术,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数据形象地表现出来。

因为数字黄河的数据分散在许多个机构的数据库里,因此当某处要利用它时,要能从四面八方把有关数据迅速调来。这就需要有高速网络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当前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应用模型是构成数字黄河的重要部件,离开了应用模型的支持,数字黄河仍难以为黄河水沙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模型的建立不仅需要黄河水沙规律研究成果的支持,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神经网络、虚拟现实、图像自动解译、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支持。根据21世纪初数字黄河的服务对象,需要开发的应用模型将包括:

1.黄河上中游中长期降雨及径流预报模型

2.黄河小花间暴雨及洪水预报模型

3.黄河防洪调度模型

4.黄河水量调度模型

5.黄河中下游河道水沙演进仿真模型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

为建立和完善以上模型,需要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黄河中游重点支流产汇流规律变化规律

2.多源降雨信息的同化技术

3.黄河水体中污染物迁移和扩散规律的数学模拟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数学模拟技术

5.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技术

6.黄河入海口区域的水沙运动的数学模拟技术

7.数学模型与GIS的结合技术

推荐访问:研究 论文 科技 科技研究论文【五篇】 科技研究论文(精选5篇) 科技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