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XX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提升话语能力(完整)

时间:2024-01-16 09:16: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XX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提升话语能力(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XX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提升话语能力(完整)

XX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提升话语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呈现的重要载体,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内容的一种承载和传递。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对信息内容进行话语描述、建构、灌输、释疑和评价,在运用话语权力的同时平衡主客体间的话语力量,并提升话语权威,才能达成信息沟通、情感交流、观念认同、知识传授、价值形成、行为养成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话语能力,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进行话语的“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话语发展的创新路径,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形象和功能。

一、铸魂育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

1.把握精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以方针政策话语为导向,以学术话语为支撑,以教材话语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实践话语为血脉,以传统文化话语为底蕴的庞大话语系统。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对学科的发展脉络认识不够清晰,对国际国内环境和重大现实问题认识不深刻,因而在课堂环境中对话语表达相对随意,“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新话语、新范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历史进程、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才能使学生从思想上增强对国家制度道路、大政方针、现代化进程、历史任务的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特别关注社会热点和形势政策,熟悉各类舆论媒介平台的发声,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发展动态。面对舆论风向和社会思潮的走向,要第一时间抢占先机,主动亮剑,对学生中传播的错误社会思潮进行坚决反对和彻底批判,切断不良社会思潮传播的路径,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传播正能量。

2.增强效度。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搬运工,缺少对课本知识的深度挖掘,缺少对社会现实的学理反思和理论回应。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是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基本底色和根本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话语效度,在深刻理解问题、准确把握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第一,必须以把握理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前提,以话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为保证,在不同要素的耦合中拓深话语内涵,在不同话语内容的交替共振中提质增效,在学科融合中提升话语品质,在资源重组中激活话语生态,在体现话语内容的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教育性、科学性、理论性、艺术性上下功夫,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创新提炼新表述、阐释新概念、理清新范畴。第二,要提升话语的转换能力,科学应对学生知识海量化和碎片化的二元困境,在实体课堂和网络虚拟空间形成协调联动的学习通路,让学生真正进入深度学习之中。第三,话语传递要有深度、高度、温度,既能真切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也能透过实践激发学生靠近理论、探求理论的情感追求;
要用优美简洁的方式去表达,用饱含情感的话语去渲染,在敢于发声的同时善于发声,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话语内容、方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阐释力。

二、强基筑根,提升学术话语的支撑力

1.自觉深化理论学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教书匠也是研究者,一流的科研才能带动一流的教学。没有理论深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就会缺乏回应力和吸引力,只有彻底的理论才具有说服力,才能禁得住学生的追问和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加强教学研究,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深化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专长,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理论为指引深入探讨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对理论话语进行加工、转化、阐释,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整合为遵循当代教育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话语系统。

2.深刻转化理论输出。马克思认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可以“浸进沙龙、神甫的家、报纸的编辑部和国王的接待室,浸进同时代人的灵魂,也就是浸进使他们激动的爱与憎的感情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特别重视理论输出的问题,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以致用、学用相长。部分大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深,对深奥的理论知识往往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切实提升话语传递的效果,不能一直停留在知识点的讲授层面,要真正培养起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显微镜”方法论功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将理论阐释转变为学生的理性认知,推动学生带着兴趣和热情深入认识理论,促使学生将对于话语内容的理解和内化逐渐转变成其主体要求和认知方式,能够积极地对知识体系进行创造性的重新构建并最终形成价值观认同。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将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转变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在日常的学生生活工作中保持行为自觉。

3.科学升华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要博采众长,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对相关学科和理论有一定的把握和研究,在话语表达中提高学术含量,提升话语品味,扩大理论的影响力。“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创新在于理论内容的创新和理论研究方法的改造。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及时关注理论发展前沿,关注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在课堂中用情传播好中国声音,用科学理论诠释社会实践发展,寻求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能够深入人心的路径,灵活处理学理深度和教学温度之间的关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素养,让学生能够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懂、真学、真信、真用。

三、弘道立身,塑造个性话语的影响力

1.时代语境中创新话语内容。要做到话语内容创新,首先就要回应时代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刻嵌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学生中传达国家治理的新时代要求,凝聚对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思想共识,以新时代的中国实践为基础进行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及话语内容的拓新和升级,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新发展;
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新素材通过分析研究和加工整理等方式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当中,从而形成新的话语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说服力和解释力。其次要聚焦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新问题。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发展创新中国道路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大学生咨政建言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最后要开拓新思维。话语的新鲜感、趣味性、层次性依赖于影像、图片、文字、叙事方式及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来呈现,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隐喻、情理交融的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和话语内容增强共情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2.实践场域中革新话语方式。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面对屏幕分散蛰居,他们的话语表达更加集中于网络空间,他们既是网络游戏中的狂欢者,也是在弹幕中无厘头评议的喧哗者,还是网络社群的话题组织者,很多大学生在网上的话语表达时间越来越长,部分大学生甚至不断在现实社会用网络语言去解构主流话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平台和各类媒介,与大学生建立融通互信的良好沟通模式,熟悉大学生广泛运用的“网言网语”,并能甄选积极向上的“网言网语”进行课程话语的柔性表达,熟练地运用大学生喜爱的话语模式去设计话语流程。如利用弹幕教学,运用各类教学平台发布视频、布置作业和发起讨论,这样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更乐于表达观点,进而呈现真实的思想状况,而教师也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的进度、效度。

推荐访问:XX思政课教师心得体会:提升话语能力 心得体会 话语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