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篇

时间:2023-08-25 10:30: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第1篇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距离20xx年高考只剩下100天的时间,在短暂的时间内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高考的要求,提高复习的实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篇,供大家参考。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篇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距离20xx年高考只剩下100天的时间,在短暂的时间内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高考的要求,提高复习的实效,争取20xx年高考历史取得优秀成绩,从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为手段,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教、学、考基本情况分析

1、本届高三文科班共有6个,艺术特长班6个。其中9、10班是实验班,23班是文科复习班;
11、12、13班是文科普通班,其它班级是特长班。班级层次较多,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分层教学与复习是本学期的重点。

2、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

3、继续完成二轮复习,开展三轮综合复习和考前热点复习,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研究《考试说明》,以便有的放矢地备课、教学。

我们要认真研究20xx年新高考的《考试说明》,仔细分析新高考对历史知识做了哪些调整、删减和增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以及三年各地模拟试题,加强对高考的研究,把握高考新动向,以便有的放矢地搞好高三历史复习。

2、科学地处理好模拟考试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1)除了正常的考后试卷分析,我们对每次考试、练习都要分析学生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分析各次考试学生的得分点是否有变化、有提高,并采取相应措施。

(2)把能够得分的题型通过练习、讲评要让学生一一突破。

(3)讲评要突出重点,讲究讲评题目的顺序,要有目的地重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4)课堂教学要以落实基础、熟悉方法、培养能力、规范要求为指导方针。

(5)在第二轮、三轮复习中,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将会充分地显示出来。为此,我们更要注意“同步”与“异步”相结合,“统一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6)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分工备课,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情况,适当增减,形成自己的教案。组内加强“互听,互研”活动,每周安排一个老师上一堂组内公开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教学。备课组内活动每周二次,坚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外,我们要积极参加外地的数学教研活动,广泛收集高考信息。

(7)尽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对尖子生、薄弱生有所侧重(教学方法、指导策略等)

①制定目标,注重过程跟踪。依据相关数据材料,跟踪调查到每位学生,适时调整策略,使目标得以实现。

②调整教学思路,降低教学重心。降低教学工作重心,紧扣两纲一本,回归基础。

③细化计划,过程落实。授课教师要根据计划安排,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好复习进度,注意策略跟进。

④统一认识,凝聚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迎接挑战的信心。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复习策略和迎考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落实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8)做好高考前学生自主复习时的材料准备工作。

高考前几天学生的自主复习非常重要,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如下三方面的复习的资料:

1、主要知识点的回顾(包括常用的一些小结论)。本部分材料由一名老师负责编拟。

2、重要题型的典型解题方法(含例题和答案)。本部分材料由两位老师负责编拟。

3、学生常见的错误解法(含平时训练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和正确解法)本部分材料由两位老师负责编拟。

(9)做好应试方法、应试心理的指导工作。

要结合平时的模拟训练,做好学生的应试技巧、应试方法、应试心理的分析和指导工作。对学生数学科考试时物品的准备、时间的安排、做题的顺序、涂卡的方法、书写的规范、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各方面,均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必要的指导。

高三复习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全组教师群策群力,负重前行,定能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2篇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

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

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

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

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

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

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

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

(1)知识欠缺。

(2)能力欠缺。

(3)审题失误。

(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3篇

为我校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__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具体实施方法

1、把“三纲二题”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

第一、“三纲”即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大纲和20xx年考试说明。

第二、“二题”即20xx年全国高考历史卷试题和20xx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卷。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优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第三、优化备课内容。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情)、三态(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动态知识)、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3、依循“五步式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益。

第一步为“复习旧课”。主要通过检查提问进行。

第二步为“依案掌握要点”。首先,解读课标,明确要点。其次,结合教材理解记忆学案“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再次,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板演、默写、互查互评等活动进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为“问题质疑讨论”。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合作学习或者由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第四步为“知能拓展提高”。通过优化处理学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为“巩固反思感悟”。通过优化处理学案中的.“达标测评”,在精练中巩固成果,升华认识。依循此模式进行复习时,要分块落实“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

4、优化训练过程及讲评课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二题”;
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

第二、仿真训练。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的形式;
要使用答题卡(选择题)和答题纸(非选择题)。

第三、精心批改。限时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批,逢批必记。

第四、上好讲评课。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自我矫正——精评新练——自我完善——典题记录”。

5、加强规范化训练,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

第一,注意审题的规范。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
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题程序的规范。应在做完Ⅰ卷后及时涂卡,不能全部试题做完后再涂;
在做非选择题时,不宜跨题或跨问答题等。

第三,注意答题纸使用的规范。书写时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要将答案与题号和各小问的序号对应好,以防错位;
选做题应先写题号等。

第四,要注意书写的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针对实高高三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特制定以下计划:附一轮复习计划:

复习进度:(基本按照XX历史教研室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微调,备课组保持统一。)

复习方法:

1、充分发掘利用一轮复习资料《创新方案》,完成相关填空和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2、备课组组织编写知识点复习讲义,帮助学生梳理基础、夯实基础;

3、每周利用自习课进行一次限时训练,及时反馈,提高能力;

4、课前检查,进一步夯实基础。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4篇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5篇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

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

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

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

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

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

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

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

(1)知识欠缺。

(2)能力欠缺。

(3)审题失误。

(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6篇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延彩云

距离20xx年高考只剩下100天的时间,在短暂的时间内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高考的要求,提高复习的实效,争取20xx年高考历史取得优秀成绩,从本届高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为手段,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教、学、考基本情况分析

1、本届高三文科班共有6个,艺术特长班6个。其中9、10班是实验班,23班是文科复习班;
11、12、13班是文科普通班,其它班级是特长班。班级层次较多,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分层教学与复习是本学期的重点。

2、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引导。

3、本届高三备课组成员:延彩云老师(10、18)班(备课组长)、郑新领老师老师(9、13)班、刘喜庆老师(23、24)班、张东英老师(15、17)班。郭木兰老师(14、16)班周洪森老师(11、12)班。其中有的教师是跨层教学,给教学带来了较大不便。

4、继续完成二轮复习,开展三轮综合复习和考前热点复习,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研究《考试说明》,以便有的放矢地备课、教学。

我们要认真研究20xx年新高考的《考试说明》,仔细分析新高考对历史知识做了哪些调整、删减和增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以及三年各地模拟试题,加强对高考的研究,把握高考新动向,以便有的放矢地搞好高三历史复习。

2、科学地处理好模拟考试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1)除了正常的考后试卷分析,我们对每次考试、练习都要分析学生知识点的得分情况,分析各次考试学生的得分点是否有变化、有提高,并采取相应措施。

(2)把能够得分的题型通过练习、讲评要让学生一一突破。

(3)讲评要突出重点,讲究讲评题目的顺序,要有目的地重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4)课堂教学要以落实基础、熟悉方法、培养能力、规范要求为指导方针。

(5)在第二轮、三轮复习中,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将会充分地显示出来。为此,我们更要注意“同步”与“异步”相结合,“统一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6)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分工备课,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情况,适当增减,形成自己的教案。组内加强“互听,互研”活动,每周安排一个老师上一堂组内公开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教学。备课组内活动每周二次,坚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外,我们要积极参加外地的数学教研活动,广泛收集高考信息。

(7)尽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对尖子生、薄弱生有所侧重(教学方法、指导策略等)

①制定目标,注重过程跟踪。依据相关数据材料,跟踪调查到每位学生,适时调整策略,使目标得以实现。

②调整教学思路,降低教学重心。降低教学工作重心,紧扣两纲一本,回归基础。

③细化计划,过程落实。授课教师要根据计划安排,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好复习进度,注意策略跟进。

④统一认识,凝聚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迎接挑战的信心。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复习策略和迎考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落实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8)做好高考前学生自主复习时的材料准备工作。

高考前几天学生的自主复习非常重要,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如下三方面的复习的资料:

1、主要知识点的回顾(包括常用的一些小结论)。本部分材料由郭木兰、周洪森老师负责编拟。

2、重要题型的典型解题方法(含例题和答案)。本部分材料由延彩云、刘喜庆老师负责编拟。

3、学生常见的错误解法(含平时训练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和正确解法)本部分材料由郑新领、张东英老师负责编拟。

(9)做好应试方法、应试心理的指导工作。

要结合平时的模拟训练,做好学生的应试技巧、应试方法、应试心理的分析和指导工作。对学生数学科考试时物品的准备、时间的安排、做题的顺序、涂卡的方法、书写的规范、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各方面,均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必要的指导。

高三复习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全组教师群策群力,负重前行,定能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
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8篇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为高等院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

文科综合测试强调考查学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教学中要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往年的综合试卷,特别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的新特点,关注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深刻反思我们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利于在新一年的高三教学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三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弄懂并牢记基础知识,培养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与学科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根据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对知识系统和线索的梳理,重视知识问的横向联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熏陶培养学生做人所需要具备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中应以热点问题和长期以来被关注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为切入点,适当训练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多与地理、政治老师沟通,共同研讨切磋备课,相互借鉴沟通,开拓视野,形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讲究教学实效,也要尽可能使学生有参与体会的和感受,争取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本学期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些阶段性练习,在选择试题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

为使练习的效果切实有效,坚持统一练习的统一阅卷,共同研究探讨,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普通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说明》(教育部颁布)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进行教学。

高三教学使用人教社必修和选修相关教材;鉴于目前教材专题式教学结构不利于初入高三的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统一使用按时序性、通史体系编写《高三总复习指导·历史》和《高三总复习检测·历史》

三、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年级历史课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安排教学工作。期中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史全部、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四、备课组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一下午第1节-----第3节;

2、活动地点:高三历史办公室;

3、活动内容:

(1)高三每周教学教材教法的研究;

(2)每次月考试题的出题,考后的试卷分析;

(3)学情的研究及个别学生的"辅导方法研究;

(4)高考大方向和新变化、新动向的研究;

五、备课组日常工作实施细则:

1、每周组织一次本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研读《考试说明》,探讨备课情况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及作业反馈的问题,集思广益,寻求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的良策。同时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关注高考的新变化,关注区教研的新精神,及时交流。

2、制定好本学科教学计划,提前分章节备课,落实到天 ;

3、本备课组老师各项常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着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质量检测这五个环节来展开,认真用心完成每一环节的工作,多动脑、多研究,打团队仗、打智慧战。

4、注重每次考试和试卷分析。每次考试落实到题、落实到人。

5、积极参加区教研、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9篇

一、关于高考复习的整体构想

本届高三历史班共有学生76人,其中应届学生70人,复读生6人,应届学生中有艺术类学生15人,班级的人数和艺术生的人数超乎正常,教学和管理难度很大。复读生中只有2人是历史类的复读生,另4人由物理科转为历史科。就高考成绩看,600分以上者2人,600分以下者4人,最低分为501分,整体势力较差。

本届专业班人数多,底子差,落后面较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高考指标的完成都有相当难度。针对以上状况,20xx届教学工作的主体构想是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校园和级组关于20xx届高考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和高考变化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和备考工作,力争在高考中有新的突破。

二、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设想:

1、认真领会《考试说明》精神实质,明确考试资料和潜力要求。

2005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着重强调考查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潜力;突出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资料;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此,我对本届高三历史专业班的教学工作做如下设计和构想:

从考试目标与要求来看,历史学科考试资料在持续前两年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一些新变化,其明显的变化能够用“增、减、挪”三个字概括。

“增”是指中国史增加了东汉豪强地主、唐朝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的民族资产阶段和无产阶级、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帝国主义侵略和加剧、军阀割据局面的构成、护法运动、近代前期的思想、科技和教育、近代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史学、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世界史增加了意大利统一、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三国轴心的构成等。

“减”是指新删掉了几次农民起义运动、商文化的世界地位、江南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殖民的扩张、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亚洲经济的发展等。

“挪”是指原有教材某些资料调整了顺序,给人更强烈的印象。例如,《考试说明》中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以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主线编排,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垄断资本主义构成时期的世界。美国的霸权政策调整后的顺序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和北约组织的构成、美国在亚洲进行的局部战争。

2、探索建立知识整体结构的最佳方法,寻找知识考查的切入点。

高考历史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寻找适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最佳复习方法,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学科知识并进行学科知识的联想、拓展和迁移潜力的自我训练。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复习方法侧重点也不同。历史学科侧重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鉴今,注意史论结合。可将现行教材和新教材公共交点的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资料,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整体结构。采用相关知识统整表、知识结构图解、知识结构螺旋形等方法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3、加强对专业的点拨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科思维潜力。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教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读书和思考中联系实际,提出并解决问题。我想师生首先要重视对《考试说明》上所带给的题例和样卷、重视近两年高考文综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怎样考”(出题思路),从其参考答案中体会“怎样答”(解题思路、答案组织、文字表述等)。研究高考试题(典型的、适量的)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潜力的重要途径。其次,选用综合性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题目中各种信息(文字、图片、表格、地图等)的判读和分析,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提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的解题。第三,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选取材料编制一些试题,并写出命题角度,考查的知识和潜力范围,答题的切入点和思路并拟定答案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试题思路的把握,构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培养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坚持史论结合。第五,在试卷分析时要结合教材抓住主干历史知识,理清线索,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组,理清因果关系和背景及好处,提升理性认识,构建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因此,试题分析时不仅仅要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确与否)、知其所以然(即该答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还要知其所以不然(该题之所以错的原因),最后还要把每个选项对应到教材中相应的历史阶段,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选项资料重新组题,以到达做一道选取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第六,在复习中教师应用心创设出一些新情境的好题让学生在全新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以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潜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基本任务

1、综合科完成中国历史上下册的教学,并适当进行相应的单元知识串讲。

2、专业班的历史教学本学期完成中国古代史的新课教学和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的第一轮复习,其中下册因时间关系不能完成的部分在下学期开学后一个月之内完成。

3、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阅读理解潜力、辩证思维潜力以及对历史事物认知和分析评判的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专业班全面强化基础,狠抓落实,同时全面加强历史思维潜力的培养和高考的针对性训练。

5、抓好专业班的培优工作,确定典型,重点突破和提高。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2、适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以及质量跟踪检测,及时批阅和评讲,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

3、很抓学生个案,个性注意加强对尖子生的辅导和后进生的提高。

五、辅优补差

1、学生来源:优生:各班历史科成绩前10名;

后进生:每班后5名,总人数约60人左右,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确定名单。

2、辅导教师:优生辅导:蒋长征

后进生辅导:孙敏

3、时间安排:下班辅导时间和周六下午,其中专业班优生辅导时间由级组统一安排。

4、主要方式: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分班跟踪质量检测,定期反馈学习状况,及时整改。

六、群众备课时间:

每周二上午或晚上

七、检测安排:

综合科:每周五下午两节3:00—5:00

专业班:周二下午或周五上午的历史连排时间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0篇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特别是宁夏、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1篇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励志网/,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二、本班情况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教学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研读考纲,“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适当加强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研究考试说明,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讲究实效。

5、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B级率上能有再突破。

6、使学生了解并能初步运用最新的史学观点解决问题。例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

六、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5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教学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研读考纲,“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适当加强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研究考试说明,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讲究实效。

5、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上能有突破。

6、使学生了解并能初步运用最新的史学观点解决问题。例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

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4篇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5篇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特别是宁夏、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6篇

20xx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xx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 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争取在20xx年高考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从整体看,四个班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上是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答题不规范;
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具体表现为:①尖子不尖,尖子生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科优势不明显,需要重点培养;
②“尾巴较大”,这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不在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学生总体上有较大的潜力,但历史学科思维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挖掘。

1、第一轮是单元复习阶段:抓点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基本能力,重在基本题的熟练掌握

从 20xx年8月2日至20xx年1月是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主要进行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抓基础——认真理解和按照考试说明要求,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狠抓细、新、活,严抓知识点、突破点、考点,规范答题思路、步骤,步步为营,以静制动。这阶段耗时最长,在这阶段里,我们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循课本顺序,适当整合,对高考考点进行有效复习和训练,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复现率较高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二轮是专题复习阶段:抓线,目标:综合能力提高突破,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主干知识,尤其是典型题例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使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

3、第三轮是查漏补缺、综合提升,目标:熟练高考各类题型,提高速度及准确率。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
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
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高考文综考试说明,深入研究教材,落实考点;
关注相关高考改革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
研究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利用《三维设计》资料,捕捉当中的有效信息,探索高考命题规律,强化训练。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遇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可能。

2。强化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及时发现各自的不足,并实现优势互学互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导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生学会阅读教材而不脱离教材。通过阅读目录及其子目,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和基本线索。依据课标,对重要的考点讲深、讲透,落实到位,教师不必面面俱到。

4。精选习题,提高解题能力,注意实效得分。精选题目进行精练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精选相关试题,大胆舍弃一些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达到重点突破的效果。综合性试卷答题中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标准答案与学生的答案悬虚太大,学生的回答普遍不全、不准、不简、层次不清、东拼西凑,卷面也不整洁,字迹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指导学生重点练习客观题,强化主观题,适应练题量,注。指导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方面注意以下几点:①看清小题配分②认真审题,弄清题意。③理清思路,确定答题范围、重点和层次,答案要抓住采分点。④善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科学合理地判断、归纳、辨别、分析成因,解决问题。⑤答案要简明准确。

5。科学把控教学进度和节奏、暑假补课阶段:基本完成必修1一轮的内容。

、高三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前1周第一轮复习结束并利用“自编必修必背知识点提纲”进行地毯式梳理背诵默写,强调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来迎接一模。

一轮复习参考《三维设计》第二轮的训练与讲解为主,训练与讲解要遵循“巩固、理解基本概念、规律”的宗旨。

一轮复习中要把握好节奏,课堂上尽快结束必修三的复习,必修1、2要稳打稳扎;
必修三文化史则大胆取舍,重点突破三个单元,另三个单元则做阅读教材处理。

一轮复习充分备课是前提,上课容量要大,多反复,低起点,严要求,重在夯实基础。要“先学后讲”,努力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的教学目标。

、高三下学期第2周以后:第二轮复习。

第一阶段:参考《三维设计》第二轮的训练和讲解为主要内容,14个专题内容快速扫描了一遍。

第二阶段:主要是备战二模,采用《金考卷》及自编历史分类综合演练进行课堂和作业的演练讲评。

第三阶段:文综高考模拟训练。自编及选择一些高考模拟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以12+4的形式,边考边讲,除了讲题目,还要进行临场应试指导。从学生对审题基本要素、解题的基本步骤、方法、切入口的选择、答案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要求入手,对学生进行“三先三后”等基本的答题策略训练。主要目的:查漏补缺,考试状态训练,即临场训练。5月15日以后,在课堂上有计划目的进行专项训练,且要考虑增强学生的信心。最后1周明确告知学生学习内容,保证学生考前处于良好的做题状态。

从第一学期开始周六下午的文综考试,因为这样形式的考试高

一、高二都没有,所以很有必要并且事实证明也是正确的。其中都要做到讲评、反馈迅速,周一上课要呈现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6、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听写和单元过关测试训练。通过听写和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对该单元进行相应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补缺,并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

7。加强对学生分类分层辅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强化盯人意识,重点辅导尖子生,长期关注临界生,帮扶学习困难生。同时,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作为老师一定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爱他们,支持他们,不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8、加强高考信息的收集和消化。通过外出学习教研、上网收集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准确把握xx年历史考查的方向,有效地指导20xx届的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

9、要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要多关注那些中档乃至暂时落后的学生,经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20xx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20xx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科教学水平,搞好高三历史复习,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

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
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
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

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

xx0年2月—3月中旬

选修

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习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

20xx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

一、关于高考复习的整体构想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高三班的历史成绩整体势力较差。学生普遍存在底子差,落后面较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高考指标的完成都有相当难度。针对以上情况,历史教学工作的主体构想是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学校和级组关于2x届高考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高考变化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和备考工作,力争在高考中有新的突破。

二、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设想:

1、认真领会《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明确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在夯实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调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突出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
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此,我对高三历史任教班的教学工作做如下设计和构想:从考试目标与要求来看,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在原新教材与新出版的同种浙教版新教材上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引导学生注意其明显的变化的“增、减、挪”部分。

2、探索建立知识整体结构的最佳方法,寻找知识考查的切入点。

高考历史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最佳复习方法,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学科知识并进行学科知识的联想、拓展和迁移能力的自我训练。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复习方法侧重点也不同。历史学科侧重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鉴今,注意史论结合。可将现行教材和新教材公共交点的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整体结构。采用相关知识统整表、知识结构图解、知

识结构螺旋形等方法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3、加强对专业的点拨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教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读书和思考中联系实际,提出并解决问题。首先要重视对各地课改较成功的题例和样卷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参考答案中体会“怎么答”。研究高考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选用综合性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题目中各种信息的判读和分析,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提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的解题。第三,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选取材料编制一些试题,并写出命题角度,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答题的切入点和思路并拟定答案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试题思路的把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培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史论结合。第五,在试卷分析时要结合教材抓住主干历史知识,理清线索,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组,理清因果关系和背景及意义,提升理性认识,构建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因此,试题分析时不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知其所以不然,最后还要把每个选项对应到教材中相应的历史阶段,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重新组题,以达到做一道选择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第六,在复习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出一些新情境的好题让学生在全新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以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基本任务

1、进行相应的单元知识串讲,一轮复习后,进行通史式的第二轮专题复习。

2、平时尽量多给予专题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认知和分析评判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全面强化基础,狠抓落实,同时全面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高考的针对性训练。

5、抓好高三班的培优工作,确定典型,重点突破和提高。

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

xx年9月—10月中旬《中国古代史》

xx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xx年11月中旬—12月中旬《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xx年12月中旬—xx年1月中旬《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xx年1月中旬—2月下旬《世界近现代史》下册

2、二轮专题复习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

㈠ xx。2~xx。4月底

⒈完成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对知识点按章节体系、专题体系进行系统复习,并注重进行综合测试,巩固学生所掌握的考试要点。

2。做好高考综合练习卷以及历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熟悉“高考模式”。

3。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优秀生的成绩及班级整体实力。

㈡ xx。5。1~高考前

⒈全面复习巩固,完善知识体系,把握高考思路。

⒉查漏补缺,挖掘学生潜能。

3。进行各种综合能力测试,加强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

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2、适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以及质量跟踪检测,及时批阅和评讲,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

3、强化历史听、写、读训练,狠抓学生个案,特别注意加强对尖子生的辅导和后进生的提高。

五、培优补差

1、学生来源:优生:各班历史科成绩前10名;
后进生:每班后5名,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确定名单。

2、时间安排:晚自习和自修课

3、主要方式: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跟踪质量检测,定期反馈学习情况,及时整改。

最新评论杜弘志发表于XX-01-18 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问题中心、主题鲜明、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立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重视使学生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备考)的活动中,团结协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答题不规范;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具体表现为:①尖子不尖,尖子生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科优势不明显,需要重点培养;②“尾巴较大”,这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不在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学生总体上有较大的潜力,但历史学科思维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挖掘。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加强管理,积极配合,努力提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备考意识,提高复习效果和质量。

通过三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保证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成绩突出。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根据《考试大纲》、《20xx年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和高三年级备考计划。

1、第一轮是单元复习阶段:抓点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基本能力

从 20x年x9月1日至20xx年3月上旬是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采用学案式教学,进行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主要是抓基础——认真理解和按照考试说明要求,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狠抓细、新、活,严抓知识点、突破点、考点,规范答题思路、步骤,步步为营,以静制动。这阶段耗时最长,在这阶段里,我们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循课本顺序,适当整合,对高考考点进行有效复习,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复现率较高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二、三轮是专题复习阶段:抓线(整专题),目标:综合能力提高突破。

从20xx年3月上旬至4月30日前是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主要是抓线(整专题)——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连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通过抓好各考点的融合,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第三轮是专题复习阶段:第三轮抓面(练套题),目标: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从20x年4月30日至6月5日前是第三轮复习阶段,主要是抓面(练套题)——在前面两轮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难点、热焦点,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前热身训练阶段,重在抓好考试方法、规律指导,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本备课组还要做到以下工作:

(1)认真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捕捉当中的有效信息。

(2)为了有效地备考,备课组内进行模块分工,通过分工合作,集思广益,以提高备考的效率。

(3)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大胆尝试自己命题、创新命题,探索科学评价体系。

(4)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应试心态的科学辅导,做到细致复习、轻松应考。

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模块),则对该单元(模块)进行相应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补缺,并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

1、统测前要做好命题工作

(1)命题依据

根据《20xx年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好所考查的知识点,要制定好考试双向细目表,然后才进行命题或组题,命题的内容应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试题必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重大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过程。

②材料处理:阅读、理解、整理历史材料,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③历史阐释: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及其本质。

④探究学习:联系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鼓励创新。

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主义、人文主义、世界意识等。

(3)命题分工

由于新课程高考的特殊性,单靠个人命题是不可能,必须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备课组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专人负责模块命题(必修一、二、三;选修一)或者可以轮流。

2、要做好评卷工作

每次统测后备课组应及时组织集中评卷,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评卷工作,评卷认真负责,同时要有一个评卷细则,保证评卷质量,评卷后对每道题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命题的优点、缺点,存在的问题,应汲取的经验教训,并且汇集成文上交于年级组存档。

3、要做好讲评工作

这是核心环节。在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讲清试题的特点、优点、缺点,要注意做到举一反三,应针对每次统测所出现的题型多角度、多方法去解释、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相应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从本届高三年级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学模式。根据美术班和普通班的具体情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近几年高考命题始终是坚持以基础为主,考虑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20xx年高考也应如此,所以在备考中狠抓基础知识的目标不能动摇。史实、概念、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应讲解到位,而且应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基础,尤其应通过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基础知识,切忌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着力构建科学严密的基础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努力实现能力从基础知识中培养,基础在能力提升中夯实,实现基础与能力并重并举,相得益彰。坚决避免不顾学生实际、脱离基础知识盲目地拔高能力。

在备考中,主要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精选教学辅导资料(第一轮复习以《创新设计》为主)

考虑到近两年新课程命题特点,今年的备考要特别重视材料性图文信息题的训练,做到讲练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设计思考题,通过合理的思考训练,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当然在编题目时一定要注重题目质量,尽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组合编写题目,做到精编,切忌题海战术。力争做到每练必改,每练必评,评必到位。努力做到每练必过关,解决问题不隔天。

因此,我们从第一学期开始,进行单元内“磨合”训练,第二学期3月上旬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学科强化训练,加大学科综合的力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学科内“磨合期”训练。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7篇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

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

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

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

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

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

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

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

(1)知识欠缺。

(2)能力欠缺。

(3)审题失误。

(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8篇

新学期伊始,高三教学工作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氛围,20xx年高考已经渐渐临近。为了把接下来的复习工作做好,特制订详细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二班的"教学工作,除去在外学习的美术生外,班级有学生有29人(其中有3人是体育生)。二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想比较活跃,但是此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态度比较浮躁,不太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二轮专题复习和三轮综合复习。由于二轮复习没有教材和参考资料,所以只能有教师自己制定。专题主要遵循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体系,使原来有些杂乱的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但专题设计不宜过多,用时大概一个半月。剩下的时间主要进行必修和选修的综合复习,习题的设置完全按照宁夏高考试题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学期主要想采用学案教学,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剩余三个月的努力学习,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报,不能不劳而获。

四、工作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高三教学进度计划”。没有详细的计划,教学就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各个环节要抓好。

(1)备课。在备课方面要尽可能做到“精心准备,面面俱到”。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材重点和慢点。

其次,研究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制定合理复习规划。

再次,研习大量高考资料,精心设计学案。

最后,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如果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将很难达到。

(2)上课。

首先,加强课堂管理。虽然我们上课采用学案教学,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和课上学案,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念和角色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总结。

4、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辅导

本学期在课后辅导上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三学习的后期,学生普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

3、其他方面

(1)要多向其他教师和教研组学习,多听课,学习先进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

(2)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19篇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
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
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
(2)能力欠缺;
(3)审题失误;
(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20篇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xx年8月,紧张而充实的高三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了。为确保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高考要求,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主要教一个文科班(高三18班)和一个艺术班(高三20班)。这个文科班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后进生较多,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下给其多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其水平能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进一步的进行深化。对于艺术班的教学,由于前半学期学生都在广州学习美术,有半学期没有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回校之后要提高效率,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落实工作。

三、教学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研读考纲,“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适当加强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研究考试说明,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讲究实效。

5、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B级率上能有再突破。

6、使学生了解并能初步运用最新的史学观点解决问题。例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社会史观等。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针对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今年采用二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使学生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并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的训练,培养学生学科的思维能力。(到第一学期期末结束必修三本书的复习工作,明年“一模”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复习,并适当练习,迎接“一模”考试。)

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大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使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特别是对于考试说明要花大气力来研究,究竟要掌握哪些,掌握到哪种程度,要把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作为导向,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对于高考试卷更要花气力研究,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分析研究试题命制的意图,要考察的知识点、要掌握的能力。还有20xx年高考的一些趋势以及可能要考查的知识点等。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

5、精选精练。在以往的经验中,多练才能出成绩,这种观点在增效减负大背景下,在时间不再像以往那么充分的情况下,显然已经不太现实,因此,精选题目进行精练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精选相关试题,大胆舍弃一些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负担,由可达到重点突破的效果。

6、精讲,提高试题评讲的有效性。试题讲评要及时,发现问题要立刻解决。二要有针对性,不能单纯地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7、要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要多关注那些中档乃至暂时落后的学生,经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历史教学 高三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篇 2023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推荐20篇) 2023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