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23-07-06 15:15:1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总结药剂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并分享经验。方法:从实习基地的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四方面的构建与实施着手,建立规范化、合理化的带教模式。结果:通过对带教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五篇】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总结药剂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并分享经验。方法:从实习基地的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四方面的构建与实施着手,建立规范化、合理化的带教模式。结果:通过对带教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实习生得到满意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药剂科;
实习生;
带教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35-02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药剂科是集出生临床服务、科研卫生部、教学而且和管理为一体的服务于全院的最大的医技科室,同时作为遵义医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受药学本、专科毕业生的临床实践学习及毕业论文指导。药剂科实习是学生学习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完成在校学习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一个直观丰富的新课堂,也是药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增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努力提高带教质量,增强实习效果。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相应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完善实习基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我科实习基地的带教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提高带教质量,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实现“互赢”目的,药剂科成立了实习基地教学管理小组。建立了《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和《实习生管理制度》,明确了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职责。通过完善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职责,切实落实管理措施,实习基地各个成员各司其职,工作有条不紊。

二、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

实习基地根据遵义医学院对药学各个专业实纲的要求,结合基地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实习基地实纲》。学生按药剂科实习轮岗计划进行实习轮岗,我科轮岗部门有:门急诊药房、住院中心药房、门诊中药房、库房及临床药学室。根据各个部门的工作特点及要求,实纲也相应不同,具体如下:

1.门急诊药房:熟悉药房的分布;
了解药房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各项规章制度及流程,门诊自动发药机的使用方法及药品服务对象;
严格掌握“四查十对”及药师的责任;
掌握特殊药品、贵重药品、近效期药品的管理情况;
熟悉各类处方的特点,包括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品、处方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协助药师进行调剂;
熟悉常用药物的名称、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

2.住院中心药房:除了和门急诊药房的共同点外,主要是了解单剂量摆药及药品服务对象;
熟悉住院医嘱的审核及调剂,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协助药师进行调剂等。

3.门诊中药房:除了和门急诊药房的共同点外,要掌握中药房的调剂规范,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协助药师进行调剂;
熟悉中药材的性状、功效、用法、用量及常用方剂的组成及运用;
掌握中药的配伍禁忌。

4.库房:熟悉库房的分布;
了解库房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药品的服务对象;
熟悉药库的阴凉库、常温库、冷库对温度的要求,掌握药品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掌握不同药品的贮存条件,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与方法。

5.临床药学室:熟悉我院临床药学的开展情况,了解临床药师的工作流程及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临床用药的理论总结和用药实践经验的累积;
熟悉药学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制度;
参与科室处方医嘱点评及全国抗菌药物监测网的上报等。基地以实纲为依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实习计划,使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学生对实习目的、实习方向和实习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三、教学实施

1.带教老师的选拔。带教老师的水平及带教方法κ迪吧培养非常重要。在带教过程中,我科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应具备初级以上职称,工作年满三年以上;
并具有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熟练的工作技能和较好的思维能力;
还要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爱护、关心学生;
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学习情况。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药剂科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科学求真的态度对待药学工作。

2.岗前培训。实习生按照基地下发的轮转表严格执行轮转制度。我科各个部门根据本小组的工作特点及性质,制定相应的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部门的简介、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常见的工作注意事项、相关药学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使学生熟悉实习内容,遵守纪律,端正实习态度,加强实习生的责任感,能尽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3.定期开展讲座及讨论等教学活动。实习基地对药学实习生实施一对一的带教,这样有利于提高实习效果。同时根据实习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术讲座。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主讲,使学生了解医院药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政策及法律法规,掌握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动力,巩固专业知识。

4.严格执行实习生考勤制度。我科制订了《实习生考勤制度》,切实加强了实习生纪律。实习生上班时间均与实习岗位上班时间一致,不安排加班、夜班。实习生请假1天以上由科室审批,3天以上由学生所在学校审批。

5.实习考核。实习生在实习点的学习任务完成后,由带教老师为实习生填写实习鉴定表,并评分。总评成绩(100分)包括:组织纪律(10分)、工作态度(10分)、个人仪表(10分)、学习态度(10分)、专业技术(60分)。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岗位进行实习工作。最后实习结束后,实习基地根据学生在各个部门的实习情况,填写科室评定表,并汇总实习成绩。

四、结果

以上就是我科实习基地对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不断总结和优化教学方法,带教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受益匪浅,得到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但是,提高教学工作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实习带教中,应该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教学相长,培养优质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燕.药学实习生在门诊中药房的实践教学及管理体会[J].蛇志,2014,26(1):129-130.

[2]陈银月.我院住院药房实习生的带教体会[J].教育论坛,2010,7(28):112-113.

[3]杜淑娴.住院药房药学实习生带教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药房,2012,23(48).

[4]王霞,王志峰.我院门诊药房实习生带教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5(10):400.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1.高起点、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室,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中完成,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模拟或真正车间中才能完成,而药品生产GMP的内在要求,使得医药企业无法满足药学类专业人才GMP实训教学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标准的、与现代制药工业同步的药学类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相关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本校拥有行业办学和江苏地区医药产业发达等特殊环境优势,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奠定了便利条件。本校注重本科教育,坚持特色发展,遵循“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九字方略,以“学生现在的学习环境,就是今后的工作环境”为目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总结了镇江校区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依据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规格搭建集规模化、系统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实训教学平台,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载体,保持GMP实训与行业生产的一致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和实训互动,缩短了教学与实践间距离。本校GMP实训中心由安徽省医药工业设计院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讨论稿)进行规划设计,规范施工,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达3800平方米,现有各种设备、仪器价值1368.977万元。实训中心以公用工程为支撑,融药物合成、中药提取、生物制药及药物制剂等车间为一体。其中,冻干车间配备西林瓶粉针联动线、真空冷冻干燥机等设备,车间内洁净度设计为B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注射剂车间净化级别设计为C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主要包括小容量注射剂、塑瓶大输液、软袋大输液三条自动化生产线;固体制剂车间净化级别为D级,主要包括片剂和胶囊剂,生产工序包括原辅材料的前处理、制粒、压片、胶囊填充、包衣和内包装工序;生物制药车间洁净级别设计为D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符合国家GMP要求;中药提取生产线主要包括浸出提取、过滤、浓缩、醇沉、干燥等工序;药物合成车间根据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设计,包括酰化合成、精制、浓缩回收等岗位;公用工程车间主要包括工艺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冷水机组、空压机组等。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已达到国内制药行业先进水平,在国内药学类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制剂车间内生产线均采用国内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并配备了相应的辅助设施,使实训教学能够在医药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下顺利开展。本校对GMP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场、企业培训的推进器、继续教育的加油站、技术革新的试验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2.规范化、数字化的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从车间工艺设计、净化厂房建设到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GMP要求实施,并同步开展GMP软件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包括药品生产、厂房、设施及设备在内的一整套GMP软件体系,如:净化厂房设计、空气净化系统、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及相关制药设备的GMP档案文件。同时,采用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虚拟仿真等手段,全程记录整个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过程,为实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获取第一手实践教学素材。3.校内GMP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制订工作本校在充分调研药学高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成果,确立了药学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想,完成了药物制剂工艺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四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制订工作,方案获教育部批准,在全国药学高职教育中实施,对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与管理,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构建实训教学体系

由于药学类专业本科校内实训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为此,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现代药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把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应用提升到主体地位,使理论真正服务于实践。为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由“学科完整”向“工作过程完整”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虚拟学习、专题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入实训教学过程。以求实、求新、求变,体现工程实训特征为原则,以生产实践应用为目的,设计项目化实训课程,开发实训教材,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学类专业实训教学新体系。建设实训内容项目化、实训组织生产化、实训手段多元化的药学类专业本科实训教学体系。

1.实训内容项目化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校内实训基地虽然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但实训教学主要以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技能培训为主,需要将岗位能力分解为一个个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实训内容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实训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制药企业工作的过程,实现由“学科导向模式”向“项目导向模式”的转变。[2]学院把实训基地按照制药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划分为七个车间,即注射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生物制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药物合成车间、冻干粉针车间和公用工程车间,以各个车间的生产工艺过程为主干线,参照制药生产的实际生产岗位以及实训教学的规范化、项目化的需求,将每个车间划分成若干实训模块,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制药企业的生产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对每个实训模块的实训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再将每个车间的所有实训模块的实训内容加以整合,成为该车间的实训内容,然后将各个车间的实训内容融合起来,形成整个GMP实训中心的项目化实训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实际需求,对实训内容进行模块化组合、筛选设计,建立不同专业的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案等,从而建立了项目化的实训教学内容体系。

2.实训组织生产化本着“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的原则,以“生产过程即是实训过程”为出发点,开展实训教学的组织工作,实现由“学科体系导向模式”向“生产过程导向模式”的真正转变。在实训过程中,每个实训模块既是实训岗位也是生产岗位,针对每个实训岗位,建立一个实训教学指导小组,实训教师指导小组由主讲教师和辅讲教师组成,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师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度,完成岗位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该岗位的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案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岗位实训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研讨工作等。主讲教师既是岗位实训教学的带头人又是实际生产的班组长,实训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参训人员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再以各车间实训教师为基本教学单位,设立实训车间负责人,组建实训教学研究室,开展各个车间的实训教学工作,进而完成生产化的实训教学组织体系建设。3.实训手段多元化在实训教学实践中,学院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目标,以服务于生产实践为切入点,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以《GMP仿真平台软件》为平台,将现场教学、虚拟实训和现场实训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根据实训项目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这三种教学手段各有所侧重又相互融合。一方面,现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软着陆,虚拟实训着力强化学生对制药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的规范化、程序化的认知能力,现场实训则侧重于实际操作技能、实践经验技术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将现场教学中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实施于GMP车间现场实训和计算机虚拟实训中,在实践中理解、消化与掌握;同时将GMP车间现场实训和计算机虚拟实训中的技术、经验和感性素材应用到现场教学中,进一步提升现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了知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认知过程,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实践成果及影响

学院以中国药科大学雄厚药学专家团队为依托,以全国大型知名医药企业工程技术权威为外援,以GMP实训中心“双师型结构”教师团队为中坚,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实训内容设计为理念,开展实训教学研究,形成“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利用所拥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在原有的药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新增实训课时,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训有机统一”,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以及行业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训教材和实训制度建设,优化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改革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安全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设计了中国药科大学实训教学方案(模块化),制定了适合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临床药学专业等各个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案。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包括注射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冻干粉针车间、生物制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药物合成车间及公用工程等各个车间的实训方案、实训大纲,编写了细化到每个车间、每个岗位、每个工作项目的单元化、模块化实训讲义、实训教案。药学类不同专业本科实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讲义等已基本完成,编写药学类实践性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初步构建了药学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养成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建设岗位模拟综合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药学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落到实处,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当前药学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教学管理者面临着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转变,教师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注重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专业课教学本科学科型教学模式依旧存在,注意理论性、系统性,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理论课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与实际应用的有效对接,学生实验、实训尤其是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综合性实训的力度不够,因此,难以较好地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面临的问题还表现在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往往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可见这是当前高职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药学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职业教育不熟悉,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的缺乏。所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广大教师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师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同时又是具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人。

(二)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保证。而“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等,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知识、先进技术和娴熟技能。因此,及时引进在药厂、营销企业、医院具有丰厚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做专职教师,或聘请作为专业实践课的指导教师,或者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三)探究药学职业能力培养内涵,构建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这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首先在企业、医院等学生可能就业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药学相关专业一线就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建立适应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由“多而全”转为“少而精”,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必须的专业课课程,重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2.实践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践课程规划是课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的学时比例,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计并实施药学专业技能的综合实训,从学生人学初安排学生去未来的就业岗位医院、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参观,加强专业技能的感性认识,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期间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间实习课,创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毕业前设计校内模拟性药品生产、药品市场开发、药品零售服务、药品调剂等综合实训。

3.重视并加强职业关键能力课程设置职业关键能力为除职业技术能力外,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也是药企近年来人才招聘别看中的能力,而且需求迫切。因此,在必修的公共课基础上,我们选取社交商务礼仪、人际沟通、演讲与口才、营销与消费心理学、商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以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为教学改革切人点,推进课程建设

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养成教育,有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更重要的是由教师实施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将学生全方位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带头人和任课教师在思考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时,也要注意考虑是否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看到与实际工作上的联系。如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药品名称杂,内容多,学习后印象不深刻,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药理学的意义。在学习药物的基本知识之后,如教师设定角色由学生充当医药商品购销员和医药公司经理、药店营业员和患者,在进人角色中考察学生对药物知识、礼仪知识、推销技巧、心理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不仅使学生在自然、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巩固了药理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对学生进行了礼仪、营销、心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医药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概论聘请一线专家授课,并组织学生去相应企业参观,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对学生就业选择也会有所帮助。

(五)开展贴近实际就业岗位的模拟性综合实训

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药物制剂岗位、药品检验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医院药品调剂和管理岗位等。几年来,为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能够尽快顶岗实习或顶岗工作,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某些专业课程由教师给学生布置药物提取、药品检验的工作任务,学生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查询,设计实验工作流程,进行实验物品的准备,开始实验过程,最后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自主性实验的训练,学生们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有了显着提高。

2.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药学综合大实验”

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号文件所要求的“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文件精神,我们在实验课也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各主干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尽满足实际需要方面做了大的工作,开展了药物制剂实习前模拟训练即药学综合大实验。

“药学综合大实验”即学生从生药鉴定、提取、制备、药物分析多个环节参与实验过程,创造仿真工作场景,较好地实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是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前的重要培训环节。实践表明,药学综合大实验使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纵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事药物制剂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GMP;
人员培训;
药品生产企业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157-02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一词的缩写,在我国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和身体健康。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提高了药品质量。

1 人员培训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的必要性

GMP是国内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这就要求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要满足生产质量的要求。2011年3月1日,新版GMP正式实施,与1998版GMP相比,内容更详细、更全面,也更具有操作的指导性。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在硬件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全新的厂房、设备比比皆是,软件工作也相对比较容易建立,最主要的是人员素质还未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人员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

2 人员培训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的重要性

在中国GMP(2010版)中提出了继续培训的要求――“所有人员应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员工接受上岗前培训意味着员工必须通过上岗前培训才能获得上岗或独立操作的资格;
员工要接受继续培训,意味着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应该是有长期的和有计划性的工作,而不是一次性或临时的工作。

3 人员培训的流程

3.1 培训范围(确定被培训人)

培训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作,培训的要求、内容涉及到各个部门、岗位,所有参与生产和质量相关的人员有责任参与到企业组织的培训并按照计划完成培训,部门负责人有责任确认本部门的培训需求并保证本部门员工参与相应的培训。

图1 基本培训流程图

3.2 识别培训需求

3.2.1 不同的岗位对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肯定不一样,比如参与药品直接生产的一线员工多要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清洁技能,而供职于质量控制部门的员工则倾向于掌握分析仪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的开发,而具体的培训需求应由部门负责人及公司的培训专员共同审定。

3.2.2 具体方法为:依据其工作内容而定,即与其工作直接相关的学术性、法规性或者实践性的培训;
依据培训的类型制定,即是入司培训、转岗培训,还是周期性而拟定培训内容。

3.3 筛选培训内容

3.3.1 培训内容一般分为两类,即基础性的培训内容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一般主张将一些法规性的、企业介绍性的内容作为基础性的培训内容,而各个具体的岗位要求作为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3.3.2 在具体操作上,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选择性培训,一些法规性的培训内容确实是基础性的内容,但是没有必要进行全员培训的观点现在正被很多检查员接受,让企业的中高层接受法规性的培训则是必要的。

3.4 制定培训计划

中国GMP(2010版)要求“企业应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审批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计划是企业实施培训的一个重要工具。一般每年年底会制定第二年的年度培训计划,有些企业会在年度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分解月度培训计划或季度培训计划,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计划有偏差,需要及时做好记录和培训记录一起存档。

3.5 实施培训

3.5.1 实施培训有很多形式,但是很多企业不重视培训。因为培训会带来各种短期利益的损失,没有高层的强力支持,只会变成形式,虽然年年都在做计划、做培训,但是由于师资、水平、技巧等种种因素,感觉上讲得粗糙乏味,往往效果不理想,这也是让管理者不重视培训的一个原因。

3.5.2 培训的效果最主要取决于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培训师的水平只对用心求知的人产生影响。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无外乎利用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采用制度加以实施。对于培训效果的考核标准,我觉得以工作成效为主最好。评价机制的实施是个难题,但是此法用于基层较有效,对于高层,推荐以自学为主。

3.6 评估培训结果和总结

3.6.1 中国GMP(2010版)规定“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所以,企业需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员工的培训达到相应的效果。

3.6.2 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及培训结果的评估情况,确定是否完成培训计划。

作为一个药品生产企业人员,人员素质决定产品素质、决定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也反映企业素质、人员素质。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为了尽快和新版GMP接轨,必须不断加强、完善和落实人员培训制度,只有将GMP意识传送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让GMP扎根,并通过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理念、实践相融合,让理念、行为制度化、规范化,才是实施GMP的保障,同时关系到一个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药品GMP指南[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游丹,陈瑜娜.医药企业GMP管理中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培计划;
省培计划;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86-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别、各层次培训项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加快教师教育的发展,扎实推进“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3]。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时强调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为教师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必须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切实做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我国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4-6]。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实施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暑期先后承办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化工与制药专业省级省内培训和企业顶岗、部级国内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项目培训任务。在“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学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协作,依托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该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整合校内外优质培训师资资源,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方针政策,结合化工与制药专业特点,在培训方案的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实用性、培训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精心选择合适的实践企业,切实落实好企业实践环节,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学员和学员单位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一、管理人性化,服务周到化

人性化的管理、周到的服务是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的重要前提条件。从培训项目邀(竞)标开始,学校就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化学化工学院领导及化学制药研究所骨干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河南师范大学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工作进行总体组织和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执行办公室下设生活班主任、学科班主任、宣传、行政保障、督导检查等相关职能工作组,制定了各工作组职责和学员管理规章制度等。同时,化学化工学院也合理安排制药工程专业化学制药研究所骨干教师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和管理服务团队,具体负责培训学员的教学、生活、管理和考核等任务。班主任在学员报到之前就与学员取得联系,深入调查,充分沟通,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做好服务。校、院联动的两级管理模式,既保证了培训工作步调一致,又保证了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步共享。学校还多次召开“化工与制药专业培训项目”协调会,要求所涉及到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从组织领导、后勤保障、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培训过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实施创造了优越的前提条件。

二、培训方案科学合理化

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可以使培训工作的各方面事半功倍。为了使培训方案科学合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化学化工学院组织本院制药工程专业全体教师、专家在培训前展开培训需求调研,初步确定了各个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在学员报到后,利用休整时间对学员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研,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个别访谈,全方位了解了学员工作中的困惑和培训需求。根据以上调研情况,化学化工学院各专家再一次对培训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最终的培训实施方案。在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入了解学员的需求情况,进而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既保证了培训方案的科学合理化,又保证了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推荐访问:药师 工作计划 岗位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五篇】 主管药师岗位工作计划(精选5篇) 主管药师的工作计划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