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6-29 17:05:05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一、基本情况(一)基金筹集情况年筹集资金万元(其中自筹万元,各级财政补助万元);年自筹参合金元。(二)农民参合情况年,全县参合农民人,参合率为97%;截止到年12月30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五篇】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一)基金筹集情况

年筹集资金万元(其中自筹万元,各级财政补助万元);
年自筹参合金元。

(二)农民参合情况

年,全县参合农民人,参合率为97%;
截止到年12月30日,年度全县农民人有人参合,比上年增加人,参合率达到97.43%。

二、基金运行情况

全年共补偿参合农民人次,补偿额为5085.16万元;
其中门诊补偿人次,补偿514.84万元,人均补偿62.8元;
住院补偿人次,补偿万元,人均补偿元。当年资金使用率为96%,实际补偿比为60.42%;
累计资金沉淀率为17.45%。总体而言,基金运行良好,安全合理,没有风险。

三、主要工作开展及经验

(二)搭建县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科学管理上水平的关键。

积极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全年共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20期,累计培训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及县、乡新农合管理经办人员600余人次;
完成了全县新农合管理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统计,17个乡镇按县、乡(镇)、村、组、户统一编号,参合农民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于5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于8月全面试运行,标志着我县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成,为网上在线审核、适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便捷科学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不断修订完善补偿方案是切实减轻参合患者医疗负担的关键。

(一)强化管理是确保基金安全合理运行的关键。

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制度化,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的监督作用,实行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认定,确保参合农民就医安全。严格落实“三级审核制”和“三级公示制”,按时完成了全年报账补偿兑现工作,当年资金使用率为96%,实现了当年资金深沉率不高于15%的目标任务;
增加内设机构稽查股及相应编制人员,稽查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对县内和县外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化,两个管理办法(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外就医管理办法》)已通过县合管委议决、县法制办审核,将于年全面实施。基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是省、地新农合专项资金审计、检查顺利通过的保障。同时还组织业务骨干和乡镇合管站相关人员到周边县(德江、石阡)开展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为我县新农合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是我县常年筹资工作又创新成绩的关键。

常年筹资工作贯穿于我县日常工作中,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积极引导我县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参合。于元月、二月份在二次补偿资金发放期间,开展了“我与农民面对面讲政策”宣传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张贴“县新农合补偿政策宣传公告”1500余份;
利用印江门户网站开设“农村合作医疗专栏”对补偿政策进行详细地、永久性宣传;
把“六进村”活动与宣传工作有机结合,编排文艺节目,组建宣讲团等进村入户深入宣传。新农合政策成为乡镇逢会必提,干部下乡进村入户工作必讲的基本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新农合政策知晓率、准确率,进一步巩固了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

筹资工作早谋划、早安排。在年3月份全面完成了年度参合票据结报及年参合票据调运、分发等工作,在4月19日全县卫生暨新农合工作会上全面启动了年度的筹资工作。经各乡镇共同努力,截止到12月30日,参合农民381626人,提前超额完成了地区考核我县95%的目标任务。

(四),定期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及时提出修定方案意见,反复进行理论测算和现实论证,实现了年方案完善修订和年的方案修订。一是完善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特殊病大额门诊费用补偿方案》实施办法,新增3种慢病和5种重特大疾病门诊补偿,提高了补偿比例及封顶线;
二是扩大了参合患者的就诊选择范围,新增了本县17个乡镇及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站、铜仁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
三是提高了补偿比例及封顶线,于7月对60岁(含)以上参合老人给予优惠补偿,按年龄段分别提高5-30个百分点。四是于12月实施了《县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补充办法》,对年度累计住院发生费用在1万元以下的补偿比例在原比例的基础上统一提高10%,发生费用在1万元(含)以上的按实际补偿比70%的标准给予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人;
五是再次扩大了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县、乡、村三级基本用药目录扩增391种。六是早落实年补偿方案,主要是提高比例,提高封顶线,实施重特大疾病补偿等扩受益面和提高受益程度,即在本县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0%,县外指定医疗机构提高到55%;
常规补偿封顶线由2万元/人提高到5万元/人;
从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特大疾病大额医疗费用补偿方案》,将对5大类及其它疾病大额医疗费用按实际补偿比70%的标准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人;
将住院前三天的门诊检查费用列入住院审核补偿;
对所有参合农民全面开展健康体检工作等。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部分合管站管理体制不顺,人员安排不够合理且不专职,工作经费没有保障,难以保证工作贯彻落实。

二是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缓慢。参合基础信息准确率不高;
医疗机构既懂医、又懂电脑的业务人员严重不足;
移动网速慢,跟不上工作的需要,移动公司维护人员不能及时进行维护等。

三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口较多,家庭账户得不到有效使用,筹资工作压力和难度较大。五、年工作计划及重点

(一)在年—年常年筹资工作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早谋划早安排,继续把常年筹资工作机制纳入日常工作,进一步探索创新筹资方式,增强农村居民互助共济意识,巩固参合成果,确保2012年参合水平不低于年。

(二)统一安排,定期对全县新农合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政策及业务能力培训。

(三)积极开展年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行新农合网络化管理,强化全县新农合管理工作,实现网上审核,使我县新农合管理工作切实步入科学、规范化轨道;
在医疗费用支出上启动支付方式改革;
落实好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及县外就医补偿管理制度;
加强稽查工作力度等,确保基金安全合理运行,保证年度资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实际补偿比达到52%以上。

(四)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民意,对新农合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落实好大病统筹工作,确保新农合保障水平彰显实惠。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公司;制度建设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打造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该项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将对保障农民健康,提高农村卫生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政府部门直接主导运作下的“新农合”制度,推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尤以农保管理资金投入不足、运行成本高;医疗保险专业人员匮乏、医疗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问题日显突出。本文探讨将商业保险公司引入到政府承担责任的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利用保险公司和保险机制进行农民医疗保障的探索,创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新模式。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难点

    1.资金筹集量少,保障水平低。当前合作医疗有限的政府投入及较低的农民收入和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少量的农民缴费和昂贵的医疗费用及较高的发病率使“保大病”目标在很多地方实际上难以实现,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封顶线很低,难以保障农民发生大病时的医疗需求。

    2.管理成本高,县(市)级财政压力大。在地方卫生部门主管的新型合作医疗中,管理费用一般要占到总经费的10%以上。中央政府为防止地方政府因为财政困难挤占合作医疗资金,规定合作医疗的管理费用不能从合作医疗资金中提取。这样一来,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维持费用就必须从同级卫生经费和财政中予以支付。受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影响,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下降,合作医疗管理列入县级财政支出,使县级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大,尤其对财政困难的贫困县。为筹集合作医疗资金,部分乡镇甚至挖东墙补西墙,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面临隐患。

    3.缺少专业技术与管理资源,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农村医疗保险的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从医疗服务基础数据的搜集分析、保障范围和给付标准的设计、到费率的厘定等都需要专业的保险知识和精算技术,这些专业技术资源是政府机构和地方卫生管理部门所不具备的。此外,农村医疗保险的管理涉及到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赔付结报、定点医院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需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处理。这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难以胜任的。从目前的试点地区看,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基金没有严格实行“钱账分离”的基金管理结算办法,经办机构管账又管钱,直接进行账目审核和现金结算,基金安全存在潜在风险。一些试点地区制定的试点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出现基金沉淀过多;而有些定点医院的住院补偿区段和比例设置不够合理,使得住院医疗补偿基金沉淀或者超支;有些则在费用报销上限制较多,手续程序繁杂,而由于具体操作的合作医疗资金又不多,农民享受的报销范围和幅度都不大,对于患大病,所报销的费用根本无济于事,无形中挫伤了部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有6家保险公司参与了新农合试点工作,它们是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在诸多公司的实践中,“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引起关注。江苏江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筹资,镇政府负责征缴保费,市医疗保险领导小组负责业务管理,商业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又如,河南省新乡市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级市,2004年确立“政府组织引导,保险公司承办业务,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当地合作医疗办公室监督管理”的运作模式。保险公司不承担经营风险,主要提供日常管理服务,收取相应的管理费。

    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时间不长,收到很好效果:一是提高了保障水平。目前,江阴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大病补偿最高可达6万元,医疗费报销比例也从开始时的14%提高到目前的30%。从2006年开始,参保人不仅可以报销部分住院费用,在各镇社区卫生院门诊就诊所发生的医药费也可以按比例报销。二是降低了管理成本。江阴市政府财政部门经过测算认为,如果由政府直接办理基金结算和支付业务,每年的管理成本需要800万元。如今政府只需为农村医保管理中心提供不到400万元,用于人员开支和办公费用的财政支出节省了一半。新乡市农村合作医疗移交中国人寿新乡市分公司后,全市从事这项工作的财政供养人员从544人减少到50人,运营费用从1038万元减少到300万元以下。加上政府支付给人寿保险公司管理费用(为保险费的百分之一,100万元),政府支付的管理费总额大体为400万元,节约至少600万元左右。三是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险公司在县(市、区)建立新农合业务管理中心,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服务窗口,聘用医保专管员或驻院代表,建立电脑信息技术平台,形成“以定点医院为基础、以医保专管员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审核报销管理体系。医保专管员通过服务窗口和业务管理中心之间的电脑联网,将参合农民的有关报销信息传送到业务管理中心,经专业人员审核后,及时完成报销支付。农民领取补助的时间由原来的10—20天缩短到目前的不超过30分钟。四是保证了资金安全。新型合作医疗按照全国一律的管理模式,以县为单位,由县政府集决策、经办、管理、监督多重角色于一身,不仅仅直接管理发生困难,更难的是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基金,公共权力不受制约,难免发生基金挪用、滞留等问题。而保险公司则有一套按规定收到资金当天上递、支付资金定额补差的管理制度,即保障资金存放安全又保证了资金使用快捷。如,在河南新乡,中国人寿新乡分公司市县两级公司在农行开设了9个专项账户,用于新农合资金的收支结算。政府将新农合基金划拨到保险公司专项账户,实现新农合基金和政府其他资金的有效隔离;新乡分公司再将资金上划到总公司,总公司按照收支两条线统一管理,利用“网上银行”系统进行资金上缴和下拨,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到账。

    三、商业保险参与是化解“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必选之策

    一般认为,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属于私人保险范畴,在我国被称之为商业保险。它与社会保险属于本质特征完全不同两种制度。商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以保护遭受社会风险的人群,尤其是贫困群体为目的。商业保险以市场方式运作,社会保险由政府直接经办和管理。问题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们如何认识和

    理解社会保险和私人保险的关系,包括社会保险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关系,是并列对立性的还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鼓励性关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政府主导和管理下,享受各级政府补贴的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而非私人保险,按照以往的经验,凡社会保险都由政府和直接隶属政府的事业机构承办,保险公司能否经办和如何经办这类保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的实验,开创了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社会保险的新制度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鉴于经济全球化、失业率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非生产性人口比例上升等原因,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均出现了财政困难。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民间保障制度来化解社会保障的危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些发达国家从80年代开始,纷纷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的趋势体现为三个转变。一是从政府统包和单一的社会保障,转变到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二是从政府垄断运作,转变到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竞争经营;三是从政府是社会保障的提供者,转变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者和监督者。在美国,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很低,绝大多数人口都被民间保险制度所覆盖。1989年,韩国实现在政府管理下的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其中商业保险计划覆盖了全国90%的人口,政府只为购买不起商业保险的穷人(约占人口的10%)提供免费健康保险,同时也为特定人群购买商业保险提供一定补贴。通过这种公私并举的方式,韩国全民健康保险的实现并没有对宏观经济发展增加任何重大负担,也没有明显损害特定行业发展或给小型企业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从韩国经验看,商业健康保险计划在建立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政府在为国民建立健康保险努力中并不一定要排除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

    就我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而言,政府应当在管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继续为农民参合提供补贴,但具体组织、运营过程并不一定完全由政府操办。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设置新的政府管理机构不但额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特别是使税费改革后十分困难的县市财政雪上加霜,而且工作人员能力和软硬件设施等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工作要求,造成管理效率过低,成本过高。此外,政府身兼监管者和操作者的双重身份,很难避免基金被套取、挪用、截留的可能性及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与此相对应,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业务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多年来,商业保险公司在医疗产品开发与推广、核保、理赔及医疗行为规范,管控等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已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引入商业医疗保险的专业经验,合理设计保障内容,科学测算费率,可降低农保业务的经营风险。对商业保险经营主体而言,积极参与“新农合”制度建设,可将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至农村地区,为培养潜在的客户群,促进商业保险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显而易见,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合作,不仅互惠双赢,而且潜力巨大,我国应出台政策规范各方行为,实现参合农民、政府部门和商业保险公司三方的共赢。

    四、有待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建设问题

    1.制度设计问题。保险公司受政府部门委托承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只负责具体业务,包括资金存储、业务管理和按规定发放补助。收缴和补助的方案都由政府决策,政府自负盈亏,卫生部门负责监督。保险公司按基金的一定比例提取管理费。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区所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避免保险公司为追求商业利益而降低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不能发挥保险公司在精算技术,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从新乡的试验看,由于不是保险公司直接经办,无法调整方案设计上的明显缺陷,导致资金沉淀过多;另外,保险公司对医疗机构的管控能力偏弱,病人可到所有的医院住院,保险公司无法利用定点医院的选择机制控制费用,且无法制衡医院以药养医、医疗行为不规范等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当保险公司要求医院履行规定时,卫生部门常常替医院说话。为此,建议民政部门组织专题小组,联合商业寿险公司和卫生部门,系统研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托管给保险公司,实行管办分开的政策险方案,规范各方的权责利益范围,使保险公司的自由经营活动不受影响。

    2.合作医疗主管部门支持不力。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由卫生部门主管,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政府组织建立,其管理和运作成本完全由政府支付。由于试点地区合作医疗基金沉淀较多,卫生部门可获得一定的管理费用,所以大多数地区倾向自保,卫生部门不希望商业保险公司涉及此项业务,故不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合作医疗,甚至认为商业保险公司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可能管理好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商业化运作的部分地区,合作医疗主管部门与保险公司协商的管理费用相对不足,影响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新农合”作为涉及数亿农民利益的国家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需要很强政策支持的庞大系统工程,目前,保险公司在“新农合”中的地位尚未完全明确,有待政策层面的明确支持。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现代服务业活力渐显。夏商怡庭酒店、汇景购物广场等一批服务企业全面营业,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正式开业。道路水路运输利税超5000万元。火炬B型保税物流中心出口交货值预计超60亿美元。接待海内外游客312万人次,总收入7.5亿元,小嶝休闲渔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邨等获评第二届台最具特色伴手礼。

现代农业不断优化提升。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农业产业化专项贴息补助855万元,扶持创建专业合作社303家,带动7353家农户增产增收。12家企业获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乌山青葱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不断发展,胡萝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获评“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

(二)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根据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定位提升各片区功能。邀请国际知名规划、建筑设计机构,对新城商务区等重大片区进行整体方案设计。新城中路等一批道路顺利动建,新城路网不断完善。新城核心区中央商务区五幅办公地块成功挂牌出让,全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洋唐居住区动工建设,万科金色悦城等13个房地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南童谣艺术活动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大校区进展迅速,同民医院医技楼等一批项目即将竣工。新圩小城镇建设在年度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考核中名列第一。

新农村建设推进有力。农村预留发展用地项目完成选址212.65万平方米,完成农转用报批37.34万平方米。投资4146万元开展冬春修水利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3座水库除险加固,有序推进38个沿海突出部村居自来水管网改造。诗坂、莲河等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或竣工验收。村村响广播工程陆续投入使用。新圩、马巷菜市场正式通过国家双百工程标准化验收。小嶝社区纳入全市基层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友民等3个社区通过省级“绿色社区”考评,霄垅社区获评省级生态村,马塘村入选全国首批13个新农村建设典范。

城乡综合管理成效显著。不断健全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完成大小嶝岛交通码头改扩建,更新60部公交车辆,客运枢纽中心奠基开工,大嶝等3个乡村客运站及108个公交候车亭全部开建,公交线网、站点基本覆盖各村居。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内厝生活垃圾临时转运站、东部固废中心一期配套工程继续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加快,全区5500亩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任务提前完成,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110公顷,改造绿篱面积超5万平方米,大道等夜景工程按时亮灯。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有效查处和纠正影响城市管理秩序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投入95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年度校安工程。实验学校与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比建区时提高20个百分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图书馆开馆,档案馆竣工,12个农村文化室和69个电子书屋基本建成。南音、新圩女合唱团等一批民俗文化品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顺利通过第三次文物普查部级验收。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百公里纵走挑战赛。莲花医院莲河分院、标准化村居卫生所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顺利推进。卫生监督所获选国家卫生部“全国卫生监督员网络培训试点单位”。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19%,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征兵双拥、方志档案、海事气象、红十字会、对台、老龄、残联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社会管理更加有序。“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综治应急信访维稳四级平台整体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建设高清数字化技防区,新增和改造553路村居高清监控。完善防灾应急指挥平台和管理机制,

(四)着力激发行政活力。立足提速提质提效,优化行政服务。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20次,接受专题询问1次,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55件,人大代表建议满意率96.37%;
办结政协委员提案94件,政协委员提案满意率100%。

各位代表!年全区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二届政府五年来的拼搏努力画上了圆满句号,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五年来,我区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空间布局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确立了以新城起步区、旧城改造片区和文教园区、新城核心区为主的新城总体框架,建成了隧道、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形成了“四纵四横一环”的现代立体交通格局,实现由交通末梢向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人力资源大、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建配套项目,构建了涵盖商品房、保障房的住房供应体系,打造了汇景购物广场、南街建材区、大千购物广场等较为成熟的商圈,推动了水厂、LNG燃气电厂和东部固废中心等一批供水供电、垃圾处理市政设施投入使用。同时,坚持新增财力向农村倾斜,投入近4亿元扶持新农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43.8公里,在全省率先实行1元农客票改,实现村村通公交、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五年来,我区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步形成了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与年相比,低保人数增加了34%,低保金支出增加2.37倍。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区慈善会、区社会福利中心、镇街敬老院、老年人和残疾人协会等为阵地,关注特殊弱势困难群体。建立了8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站,试点推进了五美、桐梓等7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先后出台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力培训以及退养渔民帮扶等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鼓励退耕退养农渔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五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末增加近4000元。

五年来,我区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施“教育提质、医疗健康、文化惠民、体育强身、提高人口素质”等惠民工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后投入4.59亿元,新增校舍面积9.55万平方米,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对接岛内名校合作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建成47个标准化村居卫生所,同民医院创建二甲医院,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建成78个区、镇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培育了 “拍胸舞”、“宋江阵”等一批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办了第三届世界金门日大会、第八届世界同安联谊会(大会)。开展多次万人健步行等群众性活动,成功举办两届国际百公里纵走比赛,促进了全民健身。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晋升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五年来,我区社会管理保持和谐有序。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创建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决策咨询专家顾问团,荣获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区领导大接访”、“机关干部下访”等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稳步提升,连续5年位居全市社会综合治理优秀区行列。以夯实基层政权为原则,开展首届村居干部大专班培训,推进村居信息化工程,创新出租房“星级”管理、社区矫正等一批典型社会管理模式及村居管理工作星级评定机制,“好厝边会所”、“无讼社区”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委高度肯定。此外,我们还先后荣膺部级平安畅通县区、省第十届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省级双拥模范城、教育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年荣立省委省政府防抗“鲇鱼”台风先进集体一等功。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外地来建设者,向给予我们不懈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省市各部门、各驻单位、驻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参与开发建设的市属各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论文提要社会保障不是城市人的特权,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农村老年人更雷要党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农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一是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施行;其二是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这两个改革对于农村老年人、农户家庭以及家庭养老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现阶段农村老年人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研究现行农村的养老方式,描述了目前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如何解决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全面”既包含城市,又包含农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保障不是城市人的特权.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农村老年人更需要党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保证建立完整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又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逐步解体.适应自由经济的新体制正在逐步建立。现有的农村正规的老年保障计划只为特殊的人群提供了老年保障,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农村“五保户”。这种计划既是特定的,也是不确定的。更重要的是农村老年保障从以前广为覆盖的公共医疗和公共教育计划转向部分的“付费服务”,这使得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老年人从根本上被现有的社会保障计划排除在外、不仅如此,农村老年人还正在随着社会分层而日益边缘化.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贫困、疾病、缺乏资产、丧失劳动力、缺乏经济机会、缺乏获取经济资源的途径、缺乏教育并因此难以利用公共设施以及很少的决策权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冲击脆弱的农村老年人。

由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金计划,他们年轻时在农业和非正规部门工作,年老了也只能继续工作直到健康状况恶化丧失劳动能力为止。他们在其老年时期的福利不是依靠养老金和任何津贴,而是依赖于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是否允许其继续工作。此外,农村老年人还发展出各种策略来应付其老龄问题,如依赖子女和家庭、运用个人储蓄和资产、从亲戚朋友或私人处借贷等。中国农村的老年人婚养多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这种家庭婚养在传统社会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给以家庭为基础的老年人保障机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虽然许多地方的社会和文化规范仍然保持着家庭对老年人的赌养,但是家庭赌养老年人的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了削弱。这主要表现在老年父母寿命的延长和家庭子女数的下降等方面,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所导致的诸如年轻人迁出农村、妇女外出就业和年轻人传统价值观的弱化等。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农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一是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施行;其二是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这两个改革对于农村老年人、农户家庭以及家庭养老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现阶段农村老年人保障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二、中国现行农村养老的几种方式

现阶段.我国农村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格局。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主流养老方式。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 8%,城镇占21. 4%,县(农村地区)占38. 1%,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口占有一定的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经济支柱和居住安排可将当前家庭养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完全供养型.指由老年人的子女或其他亲属负担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费用,包括生病求医、死后下葬等费用,即老年人完全靠家庭成员供养。(2)不完全供养型,这种情况是指子女或其他亲属只负担老年人的部分所需费用。属此类情况的老年人或能劳动,或有亲友馈赠,或有其他经济来源,也就是老年人自己与子女或其他亲属一起解决养老所需费用。(3)自己养老型,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养老的经济供养上,指农村老年人靠自己劳动获得收人,靠年轻时存储的积蓄及其利息收人、租金收人、退休金等养老其中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是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老。而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养老保障方面,老年人与家庭子女的联系依然十分密切,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分家子女的作用不容忽视,也就是说独居自养并不表示老人中断与子女的关系实际上子女或其他亲属家庭在老年人养老保障中的地位始终是非常重要的

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年人进行赡养的制度。“五保”供养制度是集体养老的典型形式、“五保”供养的对象为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供养的内容主要是吃、穿、住、行、葬等方面的费用,具体包括:供给粮食和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及时治疗疾病,使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顾;妥善办理丧葬事宜、供养的标准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

3、社会化养老保险、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就自发地建立了小社区型的退休养老制度或老人补贴制度。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距离还很遥远。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经济水平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尚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4、农村其他养老保障形式。主要有:(1)金融部门推行的养老储蓄。农村养老储蓄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及乡镇企业职工,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存期10年或30年,由储户自定。(2)建立养老基金会,这是由地方自发成立的养老组织,基金多来源干个人交纳、国家和集体补助,少数则完全来源干集体拨款。(3)农村商业养老保险。

三、目前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

多元养老方式并存,不同层面地满足了农村养老的需要,使农村养老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目前仍处干发展初期,其他养老方式也没能形成对农村养老的强有力支撑,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的变革给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特别是家庭养老)带来了冲击。

1、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上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

2、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农民收入提高,消费尤其是商品性支出的增加,改变了老年人供养以实物支付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出。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转变使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大,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并隐藏着风险。

3、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反映社会的文明水平和进步程度,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对传统家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4、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老年供养系数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1991年60岁以上老人供养系数为13. 74% , 2000年为15.6%,预计2010年达到17. 62%,2020年达到23.77% , 2050年达到48. 49% 。

5、家庭规模小型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家庭小型化也在发展。一对独生子女夫妇需要同时照顾多位老人,这是很困难的任务。

所有这些,决定了我国农村必须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必然趋势。

四、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养老的困境

借古鉴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工作。

1、招“才”进“宝”。改善农村养老问题,一要靠经济,二要防止劳动力大量流失,经济能带来物质,劳动力可以为农村家庭带来精神依托。这里提出的招“才”进“宝”,就是为了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才”指的是人才,“宝”强调的是宝贵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主要强调以鼓励高校毕业生回乡开发农村经济为主的招“才”,和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和宣传农业管理技术的进“宝”两个部分。通过这项措施,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引导农民致富;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人才向农村分流;为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提供物质与人力保障。

2、政府支持下的自助养老。所谓政府支持下的自助养老即在政府的支持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养老。首先希望政府能给予农村养老尽可能的支持,改善过去较长时期内过于重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具体包括几个部分:①储蓄养老。即农民在拥有劳动能力的壮年阶段,通过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储蓄一定份额的资金(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可以用粮食等农作物来交纳养老储蓄)的方式来储蓄养老物资,丧失劳动能力之后,政府通过发放养老补贴以及过去农民交纳的物资来保障农民的老年基本生活,②开垦养老田。每个村落划出一定面积的良田用于补助本地区的农民养老,可以通过仍有劳动能力的老农民的自主种植或是承包给其他人员通过收取提成的方式,增加本村落老农民的生活保障。③以老养老、仍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可以通过登记,以提供服务时间来照顾那些失去自理能力又缺乏儿女照顾的老人的方式来换取政府提供的一定养老物资,或是为自己储蓄将来享有他人帮助照顾的时间。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基层卫生 支援 新农村建设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始终是中国政府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2002年,政府第一次专门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施城市卫生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益尝试,是一项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卫生支农工作,更是一次卫生制度的创新。

一、城市公立医院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应最担的社会责任

《国家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医疗卫生管理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上来。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应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在政府统一部署下,积极完成支援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各项任务,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由于各方面原因,社区和农村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群众对基层医院缺乏信任,造成主要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的公立大医院,现在却要收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既浪费了宝贵的卫生资源,又加剧了群众的“看病难”的问题。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公立大医院应承担起指导社区和农村卫生工作的职能,通过支援基层、业务指导、协作托管等形式帮助培养基层卫技人才,加大对社区和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积极承担加快发展社区和农村卫生的各项义务。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开展传、帮、带、教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

二、城市公立医院支援农村基层卫生的重要性

1、是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

就卫生工作来说,我国的卫生资源少,却要支撑占世界1/3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这种国情决定了在城市卫生工作中,必须寻找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用有限的资源为人民的缝康办更多更好的实事。国内外长期的实践证明,积极发展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以乡镇卫生服务为基础,形成乡镇卫生服务与大型三级公立医院合理分工的卫生服务体系,是提高卫生服务整体效能、节省成本支出的重要途径。如果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乡镇卫生服务网络,普遍做到预防保健下乡镇、小病医疗到乡镇卫生院,大病到三级公立大医院,必将显著改善广大群众包括贫困居民、流动人口的基本卫生服务条件,有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效节省医药费用。

2、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在许多贫困农村地区,疾病损伤已成“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的第二主因,而“贫”与“病”的“硬性”联系,不仅使部分农民失去了维持生活和再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正在抵消着政府扶贫减贫的努力。如何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试点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工程有利于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有利于农村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得到便捷、价廉和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是目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3、是卫生扶贫的重要举措

由于社会贫困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耦合共生关系。疾病和健康状况的恶化不仅导致贫困,也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障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许多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而这些国家的大部分疾病负担是由传染性疾病、妇女儿童疾病等可以预防或可以有效防治的疾病造成的。实施城市卫生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是加强卫生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完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发展生产和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

三、三级公立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可行性

1、发展乡镇卫生院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三级公立医院门诊病人可分流到基层卫生机构的合计占65‰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人可分流到基层卫生机构的合计占77%。如果实现病人向基层合理分流,自2000年至2030年30年间,全国城市将可以节省医药费用支出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仅仅是“小病”进基层卫生院就可以让群众节省大笔医药费开支,如果再做好预防保健,使群众少生病、少生“大病”,节省的医药费用还会更多。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讲,发展基层卫生服务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一项事业。基层卫生服务之所以能够节省医药费用,是因为基层卫生服务侧重采用适宜技术而不是昂贵的高端技术,侧重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农村参与的策略,并注意与区域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而不是重治轻防、防治分离、大病小病一起看。基层卫生服务要做到既能够诊治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帮助群众开展预防保健,向群众推荐合适的大中型医院及专家诊治疑难病症,同时也能够使群众减少医药费用支出,缓解“看病难”问题。

2、实施公立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是落实政府卫生责任的重要途径

农民的基本健康保障是“公共产品”,是一个不能靠自愿互利的市场办法解决的问题,政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实施公立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是落实政府卫生责任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公有卫生机构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十一五”

规划纲要用单独一节来阐述农村卫生工作,提出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镇卫生院,不仅有助于建立起新型的医患关系,同时树立卫生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3、实施公立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推荐访问:下沉 工作计划 医生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五篇】 农村医生下沉工作计划(精选5篇) 下沉医生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