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感悟200字4篇

时间:2022-09-23 16:5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航天感悟200字4篇中国航天感悟200字 悟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800字以上5篇篇 2020年6月23日,这一天值得每一位国人深深铭记,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航天感悟200字4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航天感悟200字4篇

篇一:中国航天感悟200字

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 5 篇 篇

 2020 年 6 月 23 日,这一天值得每一位国人深深铭记,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中国的航天梦迈向了新的台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 5 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悟 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范文一

 “北斗导航”前路星耀不迷茫

 仰望星空,北斗闪耀,泽沐八方。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一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新时代北斗精神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激荡。作为当代青年,更应坚定理想、脚踏实地、追求卓越,行稳致远。

 坚定理想、拥有梦想,抓好价值养成“压舱石”。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和指引,要把握时代脉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用历史的眼光启示,聚焦重点群体和关键领域,信念坚定,理想远大,方向正确,接力奋进,薪火相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新的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脚踏实地、躬身实践,用好基层实践“助推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基层是人生剧目的原始舞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读有字之书,更要多读无字之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深入基层磨砺,常在一线成长,围绕“学懂”下功夫,围绕“弄通”多思考,围绕“做实”见行动,突出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实现光荣与梦想,成就不一样的未来。

 追求卓越、注重学习,把好核心竞争“定盘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当今社会,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本领的危机、知识的恐慌,要以空杯心态,终身学习,深学真信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核心、维护权威,结合岗位职能,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坚持泛读精读,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培养自学能力,制定落实个人学习计划,培养自学能力,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思考,以滴水石穿之毅力,更加牢固“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寻梦漫漫,行稳方致远。深处两个百年目标进程中,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回响,在奋斗的年代,严守初心,勇担使命,明确人生方向,坚定前行,前路定将闪耀光芒!

 悟 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范文二

 北斗“百分百”

 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百分百”创新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唯有核心科技在手,方能紧紧掌控国之命脉。多年来,在 400 多家单位、30 余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 16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500 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 100%。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不断追求卓越。北斗的“百分百”创新,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百分百”速度

 从 1983 年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双星定位”构想,到 1994 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从 2000 年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到 2020 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成部署。中国北斗人经过 30 多年的实践探索,走过了北斗系统“三步走”的建设历程,44 次发射,先后将 4 颗试验卫星,55 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 100%,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北斗的“百分百”速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行动力”。

 “百分百”荣耀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北斗系统的成功部署,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智慧,这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无限的荣耀。这份荣耀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在北斗系统的研发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无数难题。这份荣耀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这种优势的指引下,我们将取得更多的荣耀!北斗的“百分百”荣耀,背后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强大支撑。

 “百分百”精神

 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不仅服务中国,更是服务世界。多年来,中国北斗人秉持着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创新,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充满激情的干劲去面对各种难题和矛盾,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成绩,勇攀科技高峰。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拼搏与情怀、汗水与心血浇灌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 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北斗的“百分百”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之魂”。

 北斗立于苍穹之间,中国立于世界科技之巅。作为青年干部,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我们也应当追寻“新时代北斗精神”,仰望星空望璀璨北斗,脚踏实地以行稳致远,把自己“百分百”投身于祖国建设中,也定会获得“百分百”成绩。

 悟 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 范文三

 北斗问苍穹 助力复兴梦

 北京时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全部到位,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古人对天空充满好奇,聪慧的华夏民族以北斗七星作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现在,我们继续以“北斗”命名,带着这份期待与思考,再次奔向神秘莫测、浩如烟海的宇宙,去继续发现宇宙的奥妙,助力我们探索全球的梦想。

 “北斗”彰显的是中国智慧。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无数文明成果。50 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启了我们探索太空的旅程,2003 年神舟载人飞船让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2011 年天宫空间站让我们在太空有了自己的家,2020 年确定了我们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一颗颗北斗卫星从点到面再组建成网,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即便被其他国家重重封锁下,我们依然用中国智慧解决了前进路上的难题,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也将利用“中国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出“中国方案”。

 “北斗”传递的是中国信心。北斗的成功无疑为我们带来新的喜悦,让我们再次升腾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骄傲,我们实现了一

 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让世界为之喝彩。现阶段,面对疫情的影响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同样充满信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取得疫情阻击战的最后胜利,我们也一定可以克服种种困难,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一定行,中国一定能”,我们并不是盲目的自信与自大,我们的信心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这种优势将指引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北斗”展现的是中国力量。航天技术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非大国、强国不能为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不要说飞向太空、探索宇宙,即便最基本的衣食温饱都成了问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和国防体系,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这份力量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依托北斗导航开发导航软件不必受制于人,老百姓也可享受导航带来的诸多便利。民用之外,依托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密定位功能,同样有利于国防安全。只有确保国家安全,我们才能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悟 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范文四

 让“北斗精神”常驻心中

 7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26 年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这不是偶然,是一代代北斗人不懈奋斗的必然结果,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作为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我们为民服务正需要“北斗人”身上自主创新、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以“满眼生机转化钧”的状态将“自主创新”铆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 100%,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不只是在航天科技领域,我们基层工作也应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新时代会有新问题,尤其是在基层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市长热线不停、老旧小区物业居民矛盾尖锐等,为解决老办法已经啃不动新问题的困扰,街道党工委创新地探索出了“面对面工作法”,通过机制,能够直接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幅度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将“攻坚克难”扛在肩上。“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充分地体现了北斗人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当前,面临着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应像北斗人一样时刻发扬“北斗精神”,要有敢于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在面对难题顽疾和急难险重任务时,不躲开、不绕开、不推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舍我其谁的气魄,真抓实干,始终保持一种钻劲、韧劲和干劲,切实履职尽责,做新时代的“真金劲草”。

 以“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将“追求卓越”立在心头。北斗系统的发展理念就是打造一流的北斗,在一代代北斗人的极致追求下,北斗三号卫星已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群众幸不幸福、满不满意主要是看基层干部。因此,基层干部也必须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学习新思想、新技能,努力克服本领恐慌;要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声音,摸透工作得失,找准破题策略;要注重落实,摒弃形式主义,杜绝只说不做或说多做少,把主要精力放在干实事上。只有做到多学、多走、多看、多干,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把幸福带进群众心里。

 唯有传承,方能永恒。基层干部要深刻理解并牢牢把握北斗精神的丰富内涵,让自主创新、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常驻心中,不负韶华,勇于拼搏,在奋斗中践行承诺,在前进中实现人生价值。

 悟 北斗导航观后感大学生心得感悟 800 字以上范文五

 北斗问苍穹 科技强国梦

 近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引得全国人民关注,卫星发射成功进入轨道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建成。从明初万户自制火箭想要踏足太空,到今日组建完备的北斗系统,我们用 600 余年的时光,完成的不仅是探索太空的心愿,还有我们科技强国的梦想。

 北斗问天,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劳汗水的结晶,是近年来我国在高精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成果体现,也是迈向科技强国伟大征程的缩影。

 北斗问天,需要正确的“风向标”。“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此次北斗卫星发射引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正是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创新良好环境营造的成果体现。我们应清楚认识到,科技强国梦不仅靠着无数科学家的辛苦研究,也需要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力。从政策上,力戒学术不正不端的浮躁之风,提供正向的研究环境,在人才选拔上不拘一格、在考评方式上不断创新、在科技投入上扩大范围、在科研机制上

 让科学家敢于试错。从社会环境上,要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科技新发明、新创造走入平常百姓生活,发挥科技成果普惠性功能;让科学家的优秀事迹编入教材,使科学的精神火种得以传递。

 北斗问天,需要坚实的“发射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北斗卫星发射中的一些高精尖科技与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分割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基础科学作为国家科学体系建设和高端技术的源头活水,在高端军事科技、外太空科技等关键领域发挥着坚实支柱作用。在当前的阶段,我们需要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性成果较少、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下实现“破局”,加强基础科学的体系建设,对一些立足长远但短期见效慢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要敢于拍板上马,对一些关系国家长足发展的科学研究项目要加大资金投入,才能让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走向无人探索的“深空”。

 北斗问天,需要强劲的“推进器”。“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无论是氢弹中的“于敏构型”,还是北斗解决通信定位的难题,都需要我们在高端技术中不断创造新的思路。当前,我国许多高端技术已经走入没有其他国家参与研究的“深空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无法借鉴其他国家的研究经验,只能靠着我们自己重新从“0”开始摸索。在高端技术中要继续取得突破,就需要我们打破现有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带给我们的桎梏,不能落入经验主义的窠臼。科研工作者在无人探索的“蓝海”,大胆打开思路,发扬大国“工匠精神”,耐心雕琢一个个“中国制造”,才能找寻契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趟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建设要求的新路子,让科技强国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

篇二:中国航天感悟200字

22 高考作文热点终极押题及范文 主题:弘扬航天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一、感悟代代相传的中国航天精神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从东方红、长征、神州,到北斗、嫦娥、天问....我国航天事业创建 60 多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几代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成果,让我们通过一-组海报,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厚博大、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

 二、中国航天精神内涵 1.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航天人热爱祖国体现在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航天人报效祖国的生动体现。60 多年前,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其中许多专家成为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

 2.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唯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在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始终影响着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但是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4.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 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密切配合,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

 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5.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三、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1.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航天精神多维解读 一、不忘初心、坚守 2021 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65 年,如果将 1956 年起步的中国航天的 65 年浓缩在一个小时,一定是一部分分秒秒都掀起高潮的史诗巨片。“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里程碑式成就,22 颗北斗导航卫星,近 150 颗各种类型的在轨卫星,累计发射226 次、成功率超过 96%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及基于这些空间技术不断提升的科学探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无不显示出中国“航天大国”的称誉已是名副其实。航天事业 65年,航天人始终牢记“航天梦,强国梦”这个初心,不断前进。

 二、继承创新 创新,让“嫦娥”飞上了遥远的“广寒宫”。

 自 2007 年至今,中国航天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测器,飞上了寥廓的星际,与月球为伴,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嫦娥工程”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血。中国航天科学家在技术落后、起步困难的情况下, 历经数年的不断的艰苦的探索、尝试,终于完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嫦娥

 二号”探测器。这凝聚着航天人们创新血汗的“嫦娥工程”赢得了世界的惊叹。如果我们固守 着现有的技术停滞不前,只是走在别人的路上,就不可能有“嫦娥工程”的飞天壮举。

 三、合作、团结 航天工程是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难以想象的各方高度协作与配合方能完成。据载人航天的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 110 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 3000 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没有广大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航天器无法生产,无法运作,无法成功。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无不透着航天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四、精神信仰 航天梦,中国梦。中国航天白手起家、发力创新的经历,和这个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过程相伴相随。2016 年 4 月 24 日,首个“中国航天日”。航天日的设立,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这是对几代航天人不懈追求航天梦的褒奖和崇高致敬。回应伟大时代的呼唤,65 年间,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如今,一支让航天强国都艳羡不已的年轻的航天人队伍,将续写这一伟大事业的辉煌,致力于为人类探索并和平利用太空。

 五、中国航天精神的当代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形成了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并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主要领导提出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希望的时代新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需要精神的支撑,航天精神具有时代性,有强大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推动这些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1.育时代新人: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2.展文化魅力:树立强大文化自信 3.开创新之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 4.显精神之光:铸造民族复兴之魂(微信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押题指数:★★★★★

 ★写作素材★

 一、中国航天人物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

 钱学森不给任何人题词,不留美名,更不留骂名,平平淡淡,活得坦然。不为人写序,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钱学森知道,这样的“借名”者,多是拉大旗作虎皮,不想在学术研究上坐“冷板凳”,只急着要一举成名。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话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他,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 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很破烂的修理厂,而且漏风漏雨。但他和小组成员,就是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 3 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 4 号发射时,他已经 70 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有领导问,发射成功有把握吗?他说:“不成功我负全责,包括坐牢、砍头!”中国火箭,自此踏上新征程!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 年,年仅 23 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为啥改行,国家需要啊!”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 年 2 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 1957 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6.刘旺 2012 年 6 月 24 日,刘旺以太空“百步穿针”正中“靶心”的精度,出色完成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他在地面训练时的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工程设计要求,两个航天器在对接时的姿态角偏差为 4 到 5 度,但在训练时刘旺却坚持按 0.2度的偏差要求自己。在进行了 1500 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后,他的成功率保持在 100%。

 从 1998 年进入航天员大队至今,刘旺是航天员考试取得第一最多的人。“神五”、“神六”、“神七”,前三次选拔成绩都不错,可是身体方面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屡屡与飞行机会擦肩而过。连身边的同事都替他遗憾。“但对载人航天的追求、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一直坚持,从不放弃。”2012 年 3 月,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肩负起操纵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的重任。这一天,刘旺等待了 14 年。

 “我告诉自己,只要没接到停航命令,都有机会。”刘旺说,“等待了 14 年的不止我一个人。争取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 (话题:高标准要求 、坚持)

 7.景海鹏 有次,在空中训练飞行,景海鹏的飞机降落时机头向下耷拉着,轮子因地面热受到的冲击力很大,爆掉了。如果飞行员控制不好方向,高速奔跑的飞机很容易发生倾覆。看到这一情况,许多战友都紧张起来。没想到,景海鹏却牢牢地控制住了飞机前进的方向,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紧急处置:放减速板,关掉一台发动机,放减速伞,飞机最终稳稳地停在了停机坪上。战友们赶快跑过去,想帮助景海鹏一把,没想到他镇定地走出了机舱,毫无惊慌失措的痕迹。事后,景海鹏有条有理地向领导讲述自己当时的处理方式,并和战友们一起对跑道路面进行调查,消除了事故的隐患。

  刚到部队,景海鹏就面对一大难题——他不会游泳,而一个空军飞行学员如果不会游泳只能选择退出。面对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学不会的游泳,景海鹏只用了一个礼拜,从一

 点不会游泳到考核勉强及格,再到成绩优秀。“要是我们一般人,能及格过关就可以,他不行,非要优秀才满意。”弟弟景海龙回忆说,就因为优秀的游泳成绩,景海鹏成为一个中队125 名飞行学员中第一个受到嘉奖的人。(话题:沉着镇定 、追求上进)

 8.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 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话题:奉献、敬业、爱国)

 9.梁思礼:赤子铸箭不辱家门。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 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话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10.王希季:“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 年 10 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话题:淡泊名利、爱国、敬业)

 二、航天精神金句 1.“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孙家栋(中国航天的“大总师”)

 2.梦寻九天,向往星河灿烂;神舟凯旋,续写崭新篇章。

 3.世界上本没有奇迹,中国航天人以矢志不渝的奋斗书写了后来居上的神话,以一次又一次令世人惊艳的加速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4.“神舟”问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探寻九天的梦想从未停歇,奋斗的征程不曾止步,中国航天的精彩故事不断续写。

 5.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航天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图景中的壮丽一帧,中国航天员的从容豪迈就是新时代人民精神面貌的生动展现。

 6.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秉承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把过去千百年来的浪漫想象一个个变成了现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中国航天人!

 7.“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孙家栋(中国航天的“大总师”)

 8.梦寻九天,向往星河灿烂;神舟凯旋,续写崭新篇章。

 9.世界上本没有奇迹,中国航天人以矢志不渝的奋斗书写了后来居上的神话,以一次又一次令世人惊艳的加速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0.“神舟”问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探寻九天的梦想从未停歇,奋斗的征程不曾止步,中国航天的精彩故事不断续写。

 11.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篇三:中国航天感悟200字

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2300 多年前,屈原发出“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的天问,2300多年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端午时节乘风升空。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中华民族不断超越的寰宇之旅,其中凝结而成的故事让人“破防”,是激励我们担当干事、不懈前进的精神动力,必须在新时代奋进路上继续发扬光大。

 点亮“闪耀寰宇”的不灭航标,坚定方向从不迷航。仰望星空,逐梦九天,中国对宇宙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启动至今,从神舟一号的异常、故障、指令注入失败到神舟十二号的十多秒“黑障”,再到如今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突破过举步维艰、经历过惊心动魄,但坚定的理想信念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神舟的飞天轨迹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大国信念。我们要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以崇高的理想为指引,自觉接受思想洗礼和精神砥砺,把个人理想的“支流”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奋发有为,在大有作为的岗位积极勇为,让人生之路充满无限精彩。

  打造“筑梦星空”的航天枢纽,凝聚合力决不缺位。成如容易却艰辛。圆梦九天,背后是成千上万航天人日日夜夜的钻研攻关、细密筹谋。载人航天历史上,多少人辛勤汗水洒、幕后把功藏、青丝染成霜,只为圆梦九天。先有以钱学森为杰出代表的航天人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奠基开路,再有任新民、屠守锷等“航天四老”设计把关,更有如今像陈东、刘洋、蔡旭哲一样的航天员带着中华儿女的殷殷期盼飞往太空,航天员、航天人、航天设计师共同构成引领全球、问鼎太空的航天力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神舟系列的成功,也充分体现

 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在新时代奋进路上,我们要摒弃私心杂念、融入发展大局,坚持做到有利于团结的话多说,有利于团结的事多做,做到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攥指成拳、凝沙成石,真正形成团结一心抓工作、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局面。

  激活“问鼎苍穹”的动力引擎,追求卓越永不止步。赴九天,踔厉奋进逐苍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从太空“访客”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太空“房客”,一字之别,见证了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神舟系列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国外技术封锁和航天器供应国的制约遏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最终实现了原材料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 100%自主可控,达到国际载人航天飞行的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豪情壮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在高科技赛道“争跑”,能不能实现“并跑”甚至“领跑”,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论身在哪个岗位,我们都要把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精益求精中提升创造力,努力把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做成亮点,把亮点做成精品。

  “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神舟问天彰显着科技强国的高度自信,更昭示着民族复兴的广阔前景。星辰大海,永不止步,我们要以伟大航天精神为动力,更加笃定奋进步伐,更加坚定决胜信心,向更高更广阔的天空追梦前行!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近日国人对神舟十四发射的关注热情持续升温,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前,竖起大拇指,向现场人员齐喊“我们北京见!”的情景,看得出“出差三人组”信心满满,志在必得,铿锵有力、自信从容的背后折射出航天人“永葆初心、拼搏奋斗、无我奉献”的“精神密码”,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学习传承伟大“载人航天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读懂“心怀山海、眼有星辰”的“初心”密码,以坚定信仰照亮未来。“我们北京见”是“梦想赓续”,“仰望星空,逐梦前行”,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一曲星梦东方红”到“神舟飞天览九州”,从实现从无人到载人、一人到多人,从空间交会对接到空间站建造……中国航天人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上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圆梦,源于在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党中央作出的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来自几代航天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的接续传承、初心不改。这份纯粹的初心就是成就梦想的源动力,对航天事业是如此、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亦是如此。广大年轻干部要汲取航天精神伟力,以“为了人民群众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去执着追

 求,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不偏,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界胸怀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读懂“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奋斗”密码,以砥砺担当立足当下。“我们北京见”是“自信宣言”,展示着“出差三人组”的豪情壮志和本领担当。神舟十四号可谓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在长达半年的“出差”中,3 名航天员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还要实现一系列“首次”,比如首次进驻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等。“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无论是再度披挂上阵的陈冬、十年砺锋的刘洋,还是为飞天准备了 12 年的蔡旭哲,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他们在超重耐力、低压缺氧、前庭功能等一系列“魔鬼训练”中不断战胜自我、挑战极限、实现蜕变,日复一日、点点滴滴,汗水见证辉煌、拼搏成就梦想。年轻干部要向 75 后“最年轻乘组”学习,以“强国必定有我”的自觉,辟深林为平地、栽树木满旷野、掘井泉于沙漠。尤其是面对困境时,要将挫折和苦难当作逆势上行的“助推器”,勇于向“摇摆、退缩、躺平”说“不”,以昂扬奋斗之姿去迎接人生一次次大考,在一次次淬炼中“百炼成钢”。

  读懂“矢志不渝、我将无我”的“奉献”密码,以行而不辍温暖时光。“我们北京见”是“凯旋约定”,带给全体国人美好的期许,

 也是对默默奉献的广大航天人最好的“致谢”。60 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扎根“东风航天城”酒泉,与风沙、寂寞为伍,与风险、挑战为伴,除了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随时准备奉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筚路蓝缕开拓航天梦的“奠基者”、有日夜兼程聚力科技攻关的“设计师”、有艰苦备战默默训练的“备份航天员”、还有很多辛勤服务保障的“无名勇士”……他们和迈向太空的“航天英雄”一样,都是同一条路上的寻梦人,心中有共同的彼岸。这是一份用生命不断探索的神圣事业,中国人的“飞天梦圆”离不开这一群人的“托举”。广大年轻干部要以航天人为榜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厚植“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愿抓未成之事的执着、甘当铺路之石的奉献,不问前程、接力奋斗、久久为功,以“我将无我、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基础性工作,书写不负伟大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载有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圆满地与空间站组合体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开也开启了为期 6 个月的太空之旅。中国航天人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四次对接”,接续拉升中国航天的“创新高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航天事业循着千百年来伟大先辈的飞天印记,不断开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全新高度。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对接天宫二号,从神舟十三号开启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一次次刷新“创新高度”。中国航天事业正以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激励着广大航天人的创新热情,激发全社会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项首次”,不断增强中国航天的“创新难度”。“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许多年来,中国航天对浩瀚宇宙的探索踔厉笃行、勇往直前。神舟十四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关键一战,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首次进驻问天和梦天实验舱,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臂进行出舱工作,首次在太空上为祖国庆祝生日、共度浪漫中秋,首次亲历两个乘组在太空“会师”……这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

 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一次“问天工程”。中国航天,不断刷新宇宙级精彩!“四个首次”将会进一步彰显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强大精神力量。

  “四大任务”,再次加大中国航天的“创新强度”。“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一次次中国飞天的步伐,留下的是民族永恒的记忆——中国人来到了太空,而且有信心、有能力飞得更高更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铿锵三人组”在为期 6 个月的在轨驻留时间内,将完成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四大任务”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这些都是“任务强度”较高的工作。中国航天下定决心、坚定信心,通过创造新思路、贯彻新理念、布局新技术,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的强度,大力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航天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四个特别”,赓续涵养中国航天的“创新韧度”。“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成功和进步,都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的引领,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特别能吃苦”诠释了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特别能战斗”诠释了航天人独立自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特别能攻关”诠释了航天人攻坚克难、勇于登攀的品格作风,“特别能奉献”诠释了航天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中国航天的新高度,回眸中国航天人多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不由得感叹,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是伟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正是助推神箭和神舟的强大动力。

 回顾过往,在历史的天空上,中国航天已写下无数精彩瞬间;展望未来,在探索星辰的征途中,中国航天必将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不断谱写航天事业壮丽篇章。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约 577 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23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 3 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要敢于自主创新、甘于无私奉献、勇于实干担当,用“航天精神”点燃“干事引擎”,在奋进的征程上聚力前行。

  以“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自主创新激情,点燃拼搏奋进的“干事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灵魂。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同样要在太空在轨飞行 6 个月,预计 12 月返航,并且将首次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轨乘组轮换,六名宇航员将要在我国空间站共同驻留 5~10 天时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在空间站不间断驻留。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打不垮、累不垮”的顽强意识,自觉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

 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敢于跳出条条框框,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在新时代走在前列,在新征程勇当尖兵。

  以“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无私奉献激情,点燃攻坚克难的“干事引擎”。再次执行飞行任务、首次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陈冬对太空的渴望与日俱增。陈冬说,“神舟十四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关键一战,任务更重、难题更多、挑战更大,但我坚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体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有科学扎实的训练准备,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腔的热血、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用精细保证精准,用精心换来精彩。”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基层虽然处在地板位置,但最能接地气,直接接触社情、民情,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用好这个学习的大课堂,甘当学生,积极向一线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弯腰,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克 “娄山关”“腊子口”,在奉献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实现人生价值。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担当激情,点燃赤诚忠心的“干事引擎”。刘洋是我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再次圆梦太空,她表示:

 “我...

篇四:中国航天感悟200字

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2300 多年前,屈原发出“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的天问,2300多年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端午时节乘风升空。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中华民族不断超越的寰宇之旅,其中凝结而成的故事让人“破防”,是激励我们担当干事、不懈前进的精神动力,必须在新时代奋进路上继续发扬光大。

 点亮“闪耀寰宇”的不灭航标,坚定方向从不迷航。仰望星空,逐梦九天,中国对宇宙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启动至今,从神舟一号的异常、故障、指令注入失败到神舟十二号的十多秒“黑障”,再到如今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突破过举步维艰、经历过惊心动魄,但坚定的理想信念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神舟的飞天轨迹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大国信念。我们要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以崇高的理想为指引,自觉接受思想洗礼和精神砥砺,把个人理想的“支流”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奋发有为,在大有作为的岗位积极勇为,让人生之路充满无限精彩。

  打造“筑梦星空”的航天枢纽,凝聚合力决不缺位。成如容易却艰辛。圆梦九天,背后是成千上万航天人日日夜夜的钻研攻关、细密筹谋。载人航天历史上,多少人辛勤汗水洒、幕后把功藏、青丝染成霜,只为圆梦九天。先有以钱学森为杰出代表的航天人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奠基开路,再有任新民、屠守锷等“航天四老”设计把关,更有如今像陈东、刘洋、蔡旭哲一样的航天员带着中华儿女的殷殷期盼飞往太空,航天员、航天人、航天设计师共同构成引领全球、问鼎太空的航天力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神舟系列的成功,也充分体现

 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在新时代奋进路上,我们要摒弃私心杂念、融入发展大局,坚持做到有利于团结的话多说,有利于团结的事多做,做到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攥指成拳、凝沙成石,真正形成团结一心抓工作、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局面。

  激活“问鼎苍穹”的动力引擎,追求卓越永不止步。赴九天,踔厉奋进逐苍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从太空“访客”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太空“房客”,一字之别,见证了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神舟系列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国外技术封锁和航天器供应国的制约遏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最终实现了原材料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 100%自主可控,达到国际载人航天飞行的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豪情壮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在高科技赛道“争跑”,能不能实现“并跑”甚至“领跑”,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论身在哪个岗位,我们都要把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精益求精中提升创造力,努力把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做成亮点,把亮点做成精品。

  “登山凿石方逢玉,入水披沙始见金。”神舟问天彰显着科技强国的高度自信,更昭示着民族复兴的广阔前景。星辰大海,永不止步,我们要以伟大航天精神为动力,更加笃定奋进步伐,更加坚定决胜信心,向更高更广阔的天空追梦前行!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神舟一纵向苍穹,再送英雄入太空”,近日国人对神舟十四发射的关注热情持续升温,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前,竖起大拇指,向现场人员齐喊“我们北京见!”的情景,看得出“出差三人组”信心满满,志在必得,铿锵有力、自信从容的背后折射出航天人“永葆初心、拼搏奋斗、无我奉献”的“精神密码”,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学习传承伟大“载人航天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读懂“心怀山海、眼有星辰”的“初心”密码,以坚定信仰照亮未来。“我们北京见”是“梦想赓续”,“仰望星空,逐梦前行”,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一曲星梦东方红”到“神舟飞天览九州”,从实现从无人到载人、一人到多人,从空间交会对接到空间站建造……中国航天人心怀山海、眼有星辰,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上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圆梦,源于在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党中央作出的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来自几代航天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的接续传承、初心不改。这份纯粹的初心就是成就梦想的源动力,对航天事业是如此、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亦是如此。广大年轻干部要汲取航天精神伟力,以“为了人民群众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去执着追

 求,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不偏,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界胸怀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读懂“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奋斗”密码,以砥砺担当立足当下。“我们北京见”是“自信宣言”,展示着“出差三人组”的豪情壮志和本领担当。神舟十四号可谓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在长达半年的“出差”中,3 名航天员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还要实现一系列“首次”,比如首次进驻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等。“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无论是再度披挂上阵的陈冬、十年砺锋的刘洋,还是为飞天准备了 12 年的蔡旭哲,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他们在超重耐力、低压缺氧、前庭功能等一系列“魔鬼训练”中不断战胜自我、挑战极限、实现蜕变,日复一日、点点滴滴,汗水见证辉煌、拼搏成就梦想。年轻干部要向 75 后“最年轻乘组”学习,以“强国必定有我”的自觉,辟深林为平地、栽树木满旷野、掘井泉于沙漠。尤其是面对困境时,要将挫折和苦难当作逆势上行的“助推器”,勇于向“摇摆、退缩、躺平”说“不”,以昂扬奋斗之姿去迎接人生一次次大考,在一次次淬炼中“百炼成钢”。

  读懂“矢志不渝、我将无我”的“奉献”密码,以行而不辍温暖时光。“我们北京见”是“凯旋约定”,带给全体国人美好的期许,

 也是对默默奉献的广大航天人最好的“致谢”。60 多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扎根“东风航天城”酒泉,与风沙、寂寞为伍,与风险、挑战为伴,除了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随时准备奉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筚路蓝缕开拓航天梦的“奠基者”、有日夜兼程聚力科技攻关的“设计师”、有艰苦备战默默训练的“备份航天员”、还有很多辛勤服务保障的“无名勇士”……他们和迈向太空的“航天英雄”一样,都是同一条路上的寻梦人,心中有共同的彼岸。这是一份用生命不断探索的神圣事业,中国人的“飞天梦圆”离不开这一群人的“托举”。广大年轻干部要以航天人为榜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厚植“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愿抓未成之事的执着、甘当铺路之石的奉献,不问前程、接力奋斗、久久为功,以“我将无我、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基础性工作,书写不负伟大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载有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圆满地与空间站组合体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开也开启了为期 6 个月的太空之旅。中国航天人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四次对接”,接续拉升中国航天的“创新高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航天事业循着千百年来伟大先辈的飞天印记,不断开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全新高度。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对接天宫二号,从神舟十三号开启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一次次刷新“创新高度”。中国航天事业正以举世瞩目的创新成果,激励着广大航天人的创新热情,激发全社会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项首次”,不断增强中国航天的“创新难度”。“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许多年来,中国航天对浩瀚宇宙的探索踔厉笃行、勇往直前。神舟十四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关键一战,任务重、难题多、挑战大。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首次进驻问天和梦天实验舱,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臂进行出舱工作,首次在太空上为祖国庆祝生日、共度浪漫中秋,首次亲历两个乘组在太空“会师”……这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

 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一次“问天工程”。中国航天,不断刷新宇宙级精彩!“四个首次”将会进一步彰显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强大精神力量。

  “四大任务”,再次加大中国航天的“创新强度”。“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一次次中国飞天的步伐,留下的是民族永恒的记忆——中国人来到了太空,而且有信心、有能力飞得更高更远。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铿锵三人组”在为期 6 个月的在轨驻留时间内,将完成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四大任务”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这些都是“任务强度”较高的工作。中国航天下定决心、坚定信心,通过创造新思路、贯彻新理念、布局新技术,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的强度,大力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航天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四个特别”,赓续涵养中国航天的“创新韧度”。“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成功和进步,都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的引领,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特别能吃苦”诠释了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特别能战斗”诠释了航天人独立自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特别能攻关”诠释了航天人攻坚克难、勇于登攀的品格作风,“特别能奉献”诠释了航天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中国航天的新高度,回眸中国航天人多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不由得感叹,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是伟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正是助推神箭和神舟的强大动力。

 回顾过往,在历史的天空上,中国航天已写下无数精彩瞬间;展望未来,在探索星辰的征途中,中国航天必将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不断谱写航天事业壮丽篇章。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感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7 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的太空出差“三人组”,一时间成为“最闪亮的星”。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一代代航天员用自己的逐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勇于追梦、敢于圆梦,就一定能不断突破自己,成就精彩的人生。广大青年干部当以航天英雄为榜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开启逐梦加速度、跑出人生最高分。

  以“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学习劲头,苦练内功,为人生插上飞翔的翅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刘洋是博士学位,另外两人则是硕士学位,这也是他们逐梦的最大资本。“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青年干部来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当通

 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充电蓄能,广泛涉猎各类新知识并强化工作实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让自己的本领永远在线,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成为能干大事、堪当大任的国之栋梁。

  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报国志向,坚定信念,为征途点亮耀眼的航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都是中共党员,爱党爱国是他们最鲜明的政治本色,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是他们成长成才之钙。“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时代楷模”张富清说:“年轻的党员首先对党信念要坚定,对党忠诚。”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新时代的青年干部都要忠诚于党,要感党恩、听党话,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让“党旗所指”成为“青春所向”,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立足岗位实际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争当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忠实传人,让青春不迷茫、让奋进的征途一路霞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保持向上“进取心”,让梦想不褪色。“少时早立鸿鹄志,如今展翅傲苍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从 19 岁背起行囊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学习,到 46...

推荐访问:中国航天感悟200字 感悟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