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职称论文【五篇】

时间:2023-07-16 11:00:06 来源:网友投稿

职称评聘包含两组不同的概念,评指的是教师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但在现行体系下,职称更多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较少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从业资格水平,这是现有职称体系下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聘指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任职称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副主任职称论文【五篇】

副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称改革;
评审;
聘用

一、现有职称评聘模式

职称评聘包含两组不同的概念,评指的是教师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但在现行体系下,职称更多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较少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从业资格水平,这是现有职称体系下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聘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和任职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的工作。但现行职称体系下,评上职称就一定有聘,正所谓职称在手,房子车子全都有,职务考核形同虚设,后期的人才流动及考核激励措施乏力。理解评和聘这一对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理清职称和职务的区别于联系。职称是以人为中心而设置的,在现有的职称结构下职称可以随人走,一经评定,终身享有。而职务只有被聘任才能享用,有明确的岗位,并有任期限制。当然职称是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一定职称的人才能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一般而言职称评审模式可总结为两大类,即评聘合一模式与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式。评聘合一模式在我国最为常见,其评审程序一般是用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教师情况及资质推荐到第三方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专业技术水平的鉴定,评审委员会根据一定标准比如任职年限、资历、学历、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一旦评审通过,用人单位就会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专业进行职务聘用,从而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强调以聘代评,弱化第三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高校可以根据特殊专业建设需要独立评聘,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点对职业教育的意义非同一般,文章稍后会有详细分析。

二、评聘合一模式的局限性———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

昆明杨林职教园区成立于2007年,位于因杨林肥酒而驰名中外的滇东古镇———杨林镇,园区以“立足昆明,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全国一流职教基地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秉持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结合的发展理念。职教园区总用地约为14.16平方公里,总人口容量规划为126700人,目前入驻职业院校九所及驾校培训一所,在校生达到6.5万人左右。

(一)调查问卷的解释及说明

文章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职教园区九所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人事处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在岗人员及广大教师。通过各院校的工会、学生会共计发出调查报告4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3份,回收有效率达到81.5%。问卷主要围绕对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满意度、现有评审标准的评价、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应用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改进措施五个环节展开。调查采用前期的问卷及后期的访谈相结合。问卷以封闭式的选择题为主,改进的措施采用开放性问题。职教园区九所高校均为民办独立院校,各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25-40岁年轻教师占50%以上的比重,副高以上教师非常少,教师队伍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硕层次,近几年博士毕业生有明显上升,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不断下降,因此本次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基本符合整体数据特征。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现有评审满意度方面。

在接受调查的383份调查问卷中关于“你是否满意现行的职称评审方式”选项,56.7%的人选择不满意,尤其是在45岁以上的从企业转型进入职业教育行业的教师高达91.6%选择不满意,其中科研能力较强的博硕研究生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但也只达到32.6%。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表示不清楚现行相关评审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评上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现行评审制度满意度也不高,问题主要集中在评审花费大、耗时时间长,评审形式主义。

2.对现有职称评审标准评价方面。

41.5%的人认为现行评审标准模糊,尤其是关于业绩、爱岗敬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很难量化,从而为弄虚作假大行人情评审提供可趁之机。高达49.4%的人认为传统评审标准重学术科研、重学历、重资历,轻教学质量、轻人才培养、轻工作业绩的评审标准无法反映技能型人才的内在特征,其中评审唯论文论的硬性标准受到参与者的最多指责。只有9.1%的认为目前评审制度虽有缺陷但却是目前唯一可执行的评审制度。

3.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方面。

63.3%的认为可行且必要,认为此举可以大量吸引行业精英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同时有利于激励人才,稳定教师队伍。15.5%的人认为这样做不可行,主要担心下放评审权后,会出现大量的人情评审、暗箱操作,直接导致职称评审机会的不平等,同时担心这样评审的职称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影响职称的评审价值。21.2%的人认为应该采用第三方及用人单位的评审结合,但应弱化第三方关于学术评审权重,加强对专业技术技能及行业从业资格的评审,这样既保证了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同时有效避免用人单位的人情评审。

4.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

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主要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师风师德六个方面进行设计。由于数据量过大,时间有限,在统计时抽样150份进行了抽样统计,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在核心要素评价体系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参与调查的教师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指出,任课教师至少达到16课时/周以上,每学期至少完成5个班级共计250名学生以上的授课任务的硬性指标方可参与职称申报,从而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下“教授不教、讲师不讲”一心做科研的本末倒置的局面。专业建设成果方面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如就业统计、创业典型、毕业生平均薪资、专业的品牌影响以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在社会实践方面,部分教师指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量:首先,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或者在校任课期间必须企业回炉四次,获得回炉企业的认可,并建立资质档案。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给予教师进行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合作开发或带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形式、参与产学研活动,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等,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5.其他改进措施方面。

关于其他建议措施方面,有些教师观点鲜明的指出,应健全评审组织,完善监督机制,加大职称工作的投入力度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评审的先决条件。焦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的职称评审权的下放。部分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根院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灵活的职称评聘政策,同时各院校应根据重点专业建设需要、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例如现有评审制度“唯论文化”,对科研项目、论文都有硬性要求,仅凭论文数量与刊物档次来判断科研水平,但论文不能反映科研真正实力,往往出现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职称评审不能真实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成果,不利于形成应用型大学以学生教学为核心的氛围。同时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校企人才流动机制,来自企业的教师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但学术科研工作相对薄弱;
在教师资质审查方面,有着严格的履职年限,如果按讲师履职5年可评副高,副教授履职5年可评教授的要求,则企业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大多50岁左右,如果按这一进度,恐怕到退休年龄也难以获评副高以上职称,直接影响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职业教育对直接聘任制职称评聘模式的诉求

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敏感性,无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还是技能培养必须做到与市场高度的融合,而这一点正是决定职业教育职称评审需要高度灵活性的原因。在现行职称评审制度下,很多人对职称评审的观点还停留在职称即福利,职称就是金饭碗,因此才形成为了“为了职称搏一搏,搏到职称停一停”的局面,这一点在职业教育领域更为明显。仍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随着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园区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职教园区A学院为例,2011年建校之初,全校师生不过1100人,四年时间不到,全校师生发展到16000人,招生火爆的同时,师资力量一直供不应求,连一线热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很难找到,更不用说副高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了。为了应付教学评估,只要是副高职称,无论专业如否均一律聘用,有些工科、商科竟然聘用很多诸如文学、历史、考古专业的副教授。这一局面也直接导致评上副高以上的教师一旦拥有副高职称就大肆在各大院校挂名赚钱,根本无需考虑后期的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只能上不能下的被动局面也导致众多教师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选择容易突破且研究成熟的传统专业,市场紧缺的前沿热门专业很少有人去申报。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只要是副高就可以获得聘用,为何还要花空心思的去钻研热门及市场紧缺专业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现行体系下,僵化且要求严格的评审标准,比如严格的年限限制、核心论文限制、课题限制、学历限制以及严格的评审通过率,造成市场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僧多粥少。解决这一被动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扩大副高以上职称的市场供给,从而改变用人单位尤其是职业院校一味讨好副高职称教师的被动局面,同时对副高职称教师队伍形成压力,鼓励副高以上教师进行跨专业研究,果断解聘市场即将淘汰的专业副高,形成能上能下的局面。因此职业教育职称评聘模式不仅在评审方面要进行改变,在聘用上也需要进行改革,这样直接聘用制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和传统模式相比直接聘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否聘任是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需要决定,不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第二,通过聘后考核管理,废除专业技术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消除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弊端。第三,对照岗位职责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续聘或解聘,当岗位空缺时,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美国的非升即走做法非常具有启发性。美国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院校独立评审,不需进行第三方的学术水平测定,有些紧缺专业可以破格评审。在聘用上采用非升即走的做法,教师在受聘期间或聘期结束时未晋升就必须离开,短期合同制教师不合格则被辞退,而一旦离开工作岗位,职称和职务自行失效。表面看起来职称评审过于儿戏,但却可以极大的提高院校在培养重点专业时的主动权,从而激励教师进行热门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的研究和申报。

四、几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难题

首先,如何保证下放后的评审机制的公平性。高校独立评聘模式强调评审权的下放,这就直接带来一个问题,没有相对公平的第三方的评价,如何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从而避免在评审过程中的人情评审及暗箱操作。其次,新的评审标准从重科研、重资历、重学历向教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实践方面转移时,如何建立明确可量化的二级支撑评价标准,从而避免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再次,社会的认可度问题。现行职称评审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可职称。如果采用直接评聘制,各院校评审标准不一,导致职称评审的公信度及价值下降怎么办。最后,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比较滞后,缺乏必要的外部体制保障机制,会不会形成诸如民办职称和公办职称相排斥的二元体制,民办公办教师职称相同但待遇不同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明阳.关于深化高等院校职称改革工作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陈福昌.深化高校职称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2005(11).

[3]刘霞职.称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研究,2004(9).

[4]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5]赵永乐.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J].教育学研究,2007(4).

[6]沈尧源,李杰虎.美国职称制度管窥[J].行政人事管理,2000(4).

[7]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8]杜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初步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2004.

[9]颜玄洲,胡春晓.关于高校职称评聘模式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6(1).

副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一、需明确的几点政策

(一)申报条件: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2]101号)执行。

(二)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按照《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完善做好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2013]31号)执行。

(三)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职称评聘程序调整有关政策的通知》(京人发[2003]37号)以及《关于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京人发[2000]111号)执行。

(四)关于对2013年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要求,按照《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卫人字[2003]37号)和《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卫人字[2004]38号)精神,要求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即晋升副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40周或200个工作日,晋升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36周或180个工作日)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

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13]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

城市医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关于对申报全科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6号)执行。

(六)关于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9号)执行。

(七)关于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要求,根据2005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今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答辩中,各专业答辩组将继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公示,时间一周。公示后由本单位推荐委员会进行推荐。在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的,由单位推荐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核查,一经核实,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关于对论文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

(三)关于破格的要求: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委员会同意后,报市卫生局核准,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四)关于网上申报问题:为了使报名工作更加方便、准确、快捷,北京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实行计算机网络申报与离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三、答辩评审时间

拟定于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报送材料时间

区县卫生局、市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月20日—月21日

直属单位:月22日—月24日

五、报送的材料

(一)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区县卫生局提交区、县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
市属局(总公司)提交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评聘分开工作试点单位除外)。中央等非本市所属单位提交委托代评函。

2、申报人员的公示情况。

3、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服务的书面证明(须注明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并加盖支援医院、接受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在区县卫生局的公章)。

(二)个人需报送的材料: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申报表中评审委员会意见不再填写)一份。

2、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报送《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表》和《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工作业绩群众评议汇总表》各一份(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统一印制)

西医临床医学以外的专业报送上一年度考核表(可提交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3、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4、城市医生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5、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 一式二份

6、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 一式一份

7、外语成绩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一份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护理专业除外)一份

9、破格审批表一份

10、学历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六、报送地点

副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为认真做好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中层干部队伍,根据奉化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工作的通知》(奉组〔20*〕35号)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实施意见。

一、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对象和范围

本局除事业人员、企业人员、工勤人员以外所有符合任职条件的干部。

二、竞争岗位和职数

办公室主任1名,投资科(重点科)科长1名、副科长1名,行政审批科科长1名,综合计划科科长1名、副科长1名,市场资源科科长(或副科长)1名,体制改革科科长(或副科长)1名,价格管理科科长1名、副科长1名,收费管理科科长1名。

物价监督检查分局参照实施,竞争局长1名、副局长3名。

三、竞争上岗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在实际工作中起表率带头作用。

2、事业心强,爱岗敬业,工作勤奋,服从领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办事公道,作风正派。

3、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担任中层职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4、近三年年度考核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

(二)资格条件

1、必须具有三年以上工龄。

2、原则上能任满一个任期以上,男年龄在55周岁以下,女年龄在50周岁以下。

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4、身体健康。

5、新竞争中层正职职务的,应在中层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新担任中层副职职务的,应在一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四、竞争上岗程序

1、公开报名

凡符合条件的人员于7月18日前到局办公室报名,并填写《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报名表》。

2、资格审查

按照竞争上岗条件,对报名对象进行资格审查。

3、面试、笔试

参加竞岗者(除党委成员外)必须面试,且面试成绩在合格以上。笔试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参加竞岗者必须以书面形式上交近三年来个人小结一份(不少于1500字),经考核组评定,结果作为笔试成绩。

4、民主测评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测评,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方面以及综合评价。

5、组织考察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讨论决定考察对象,成立考察组进行考察评估。对民主测评不称职率在20%以上或基本称职、不称职之和在30%以上的人员,取消竞争上岗资格。

6、决定任用

根据考察结果,经局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用人选。对拟任职人选按规定经公示7天后,不出现影响任职情况的,按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

五、时间安排

(一)制订方案,思想发动。时间安排在7月15日-7月20日。

(二)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时间安排在7月21日-8月10日。

(三)党委讨论、决定任职。时间安排在8月11日-8月20日。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体干部必须高度统一思想,积极参与竞争。为加强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由陈彩月局长任组长,徐文国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
下设考察组,组成人员除局党委成员外,并邀请2-3名干部代表参加。

副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出生于1953年5月26日,**市人,现任**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该同志先后担任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管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及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职教社学术研究会理事等学术团体的职务。被教育部聘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评估专家库成员,被**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聘为专业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

**同志于1978-1988年任**大学石油分校、大港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教师、校办主任、党委副书记;1988-20xx年任大港石油学校副校长、校长,20xx年至今任**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该同志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近年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石油教育》等省部级以上刊物多篇。在省部级和全国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上有多篇论文宣讲交流。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完成了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九五”重点课题、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和**市教育20xx—20xx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题等项目的研究,并获奖。作为主要作者,参编出版了《职业学校管理》一书。代表性著述为《石油企业与石油高等职业教育》发表于《中国教育改革》,《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加强石油骨干学科建设》发表于《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制度征文文选》,《关于石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发表于《石油教育》,《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加强加强石油骨干学科建设》发表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试论高职教育的质量、服务、经营和产品观念》发表于《教育经济与管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中国职教学会论文一等奖。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成绩,在**市和石油系统内外的同类学校中具有广泛影响,享有很高声誉。在原大港石油学校任校长期间,先后被评为**市文明中专、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学校,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被**市政府授予**市重点中专,被国家教委授予部级重点中专等3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0xx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报》、《**日报》、《中国石油报》、《**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多次对他的工作成果进行专访报道。

近年来,**同志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市职业教育十佳校长”和“全国职教系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副主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现年58岁的袁纯清,曾在工作长达17年,一直被外界视为“团派”干将。他同时拥有经济学博士后头衔,被称为“学者型官员”。从西部地区的陕西,到以“煤”闻名的中部资源大省山西,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博士后省委书记之一,袁纯清此次履新,将如何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应对煤矿安全及生态环境等,备受关注。

新一轮人事变局

随着此前4月份,原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调任新疆,中国新一轮地方人事调整拉开序幕。

同在5月31日,甘肃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徐守盛不再担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获提名为省长人选。此前,湖南省省长一职由接替张春贤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兼任。

6月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接受袁纯清辞去陕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正永任代省长。

包括新疆、湖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六个省区主要领导相继换人,就此媒体引述分析指,近期人事调整的一大看点是,共青团在培养高官方面的“摇篮”作用再次凸显。湖南、安徽、山西三省的新书记、张宝顺、袁纯清三人,都曾在团中央工作过十数年,也都曾在中央部委机关和单位工作,如担任过司法部法制司司长。张宝顺担任过新华社副社长,袁纯清担任过中纪委秘书长。这些历练对于主政一省的全面工作都有积极帮助。

此番调整之后,31位省区市党委书记平均年龄小幅下降至59.13岁;
除了少数地方,各省区市党政一把手绝大多数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 “50后”成为省级党政首脑的中坚,如张宝顺、袁纯清、徐守盛分别出生于1950年、1952年和1953年。这也意味着地方省级党政一把手的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省区市党委书记中,还有3位“60后”: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以及湖南省委书记。其中,孙政才/2246岁的年龄“领跑”。

这波人事变动显示出中央对于曾在西部和边远地区工作过的官员的重视。如去年11月升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曾有工作经历;
现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等,也有过青海工作经历。事实上,这也是中央在干部任用方面出现的一个趋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此前就表示,将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继续完善干部交流制度。

值得留意的还有,长期以来理工科挂帅的中共高层亦出现微妙变化,一些具有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政坛新秀逐渐崭露头角,进而打破中共长久以来“工程师治国”的局面。而且学历愈高愈有利,在职进修成为政坛的普遍现象。是法学硕士,张宝顺和徐守盛均有政治或经济学研究生学历,袁纯清更是管理学博士。现任省级党委一把手中,有4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重庆市委书记为北大历史系毕业;
、袁纯清则分别是北大中文系和法律系的高材生;
赵乐际也曾在北大哲学系学习。

此外,在徐守盛“出线”之前,曾一度外传国务院前总理之子、51岁的李小鹏,很可能从山西省副省长升任湖南省省长。而官方人民网6月21日最新消息显示,日前,李小鹏已出任山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职务,负责山西省政府日常工作,协助省长分管财税、金融等方面工作。

曾在团中央工作17年

公开资料显示,袁纯清1952年3月出生于湖南山区,12岁时,进入汉寿县第一中学学习。“”开始后,学校停课,他被迫回乡务农。后在1971年10月至1977年2月间,先后在家乡汉寿县和常德地区的公安局工作。

“”结束后,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袁纯清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还是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学长。在北大学习期间,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北大学生会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等职务。

外媒习惯于将具有在共青团工作经历的中共干部归于一派,称为“团派”。袁纯清就一直被视为“团派”干将。自1980年1月毕业,他进入工作,历任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学联办公室主任,学校部副部长、部长;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学联秘书长、全国少工委主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机关党委书记等职。前后工作长达17年。

在这段时间,袁纯清也不忘给自己“充电”:先后于1990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又获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3月,他还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并兼任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外界同时注意到,袁纯清与其山西省委书记前任张宝顺两人的生命轨迹在团中央颇有“交集”:张宝顺1979年由交通部下属的秦皇岛港务管理局调任团中央青工部,比袁纯清早一年。张宝顺历任青工部副处长、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处书记。这一“交集”持续了13年,直到1993年张宝顺离开团中央,调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而袁纯清从1997年10月开始,才正式离开共青团系统,他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纪委常委兼秘书长。曾经轰动一时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就是由他作为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布的。

1999年4月到2001年5月间,袁纯清还在北大经济学院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并获博士后证书。2002年,他更出版了《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研究》一书,由此被媒体称为“国内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经济的第一人”。

虎照事件形象受损

在短暂的中纪委工作经历之后,2001年3月,拥有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背景的袁纯清外放陕西。出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同在这一年,张宝顺电告别北京,出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开始任职地方的从政生涯。

不过,二人的仕途升迁却自此拉开了些许差距。张宝顺2004年1月山西省省长,同年2月当选为省长,2005年升任山西省委书记。而2004年陕西省原省长贾治邦调民政部后,袁纯清据称“由于没有市政经验”接任无望,由副部级资历远比他浅的时任常务副省长陈德铭接任(注:袁纯清1995年任副部级的团中央机关党委书记,陈德铭2001年任副部级的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袁则兼任西安市委书记,直至2006年陈德铭调任国家发改委,他才出任代省长,次年2月当选为省长。

袁纯清在任西安市委书记期间,曾被列为“全国受到关注的市委书记”之一。2005年2月,西安市推出了《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以白皮书的形式向社会报告西安的“发展理念”。同年,以大唐文

化为主题的“大唐芙蓉园”开园,一度引发当地新的旅游热潮。袁纯清当时对媒体表示,该园是西安独特价值的代表。而以该园为代表的“唐皇城复兴规划”也成为分析人士口中袁纯清的突出政绩之一。

在陕西工作期间,特别是在其担任省长职务之后,袁纯清对陕西的定位多在“绿色”上,他致力于还原陕西历史上曾经的“山清水秀”。2007年,他撰文《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发表于当年9月的《人民日报》,全文近40009,特别强调了能源、资源大省陕西面临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问题的紧迫性。

然而,2007年陕西镇坪“华南虎照事件”,举世震惊。事件引起社会对政府诚信的议论、怀疑乃至批评。2008年2月,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6月虎照被认定系假照片, “拍照人”镇坪农民周正龙因诈骗罪被逮捕,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朱巨龙被免职。

在虎照受到广泛质疑之时,2007年11月,时任陕西省省长袁纯清曾表态说: “华南虎不久即会有结果。对华南虎进行适当考察是必要的,政府的鼓励行为没有错,考察华南虎的踪迹,比照片的真伪更重要。”而事后在2008年7月陕西省政府全体会议上,他则称事件主要原因是“相关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虎照事件引发轩然大波时,恰值中国多个省份人事变动,2007年11月外媒一度报道称,袁纯清极可能在短期内调任上海市市长。为此,袁纯清在香港会展中心出席陕粤港经济合作活动记者见面会时,还专门澄清说这是“没有根据的传言”。

晋官难当

此次袁纯清告别工作9年之久的三秦大地,东进入主山西,被认为“厚望在身”。提及山西,必然和煤紧密结合在一起,首先是煤产业;
其次是煤矿安全事故;
还有就是生态环境。由于煤炭大省的特殊性,山西矿难事故频发,该省省长也曾短时期数度易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2004年4月30日,山西临汾隰县梁家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36人遇难。当时张宝顺就任山西省省长尚不到3个月。据媒体报道,令张宝顺愤怒的是,由于该矿在出事前被多次层层转包,以至于连事故责任人都迟迟难以确定。半个多月后的5月18日,山西吕梁交口县蔡家沟煤矿再次发生特大煤尘爆炸,33人死亡。张宝顺升任山西省委书记后,与其搭档的两任省长和孟学农都黯然下台――前者因调文化部后涉经济问题被免职;
后者则因2008年9月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128人遇难而引咎辞职,由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临危受命,出任代省长。

接连发生的特大矿难、收取资源价款后对省财政的巨大改善,让张宝顺决心实施煤矿产权改革试验,以临汾为试点的山西矿权改革序幕随即拉开。但2009年,山西煤炭产业大重组引起了业界褒贬不一的分析和评论。有观点指。山西煤炭业“国进民退”令此前投资中小煤矿的浙江等地民资损失惨重,而这种整合并未使矿难因此减少。同时,由于煤炭重组,2009年一季度山西GDP同比下降8.1%,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全年GDP增速也仅为5.5%。

为了整治煤焦领域腐败现象,在张宝顺力主之下,山西有关方面自去年以来,还开展了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集中解决煤焦领域和非煤矿山领域的突出问题。

除此之外,“黑砖窑事件”更令山西蒙羞,而前不久发生的“毒疫苗事件”也颇具争议。

这些都是摆在袁纯清面前的棘手难题。曾撰写《和谐与共生》一书的袁纯清,如何将他一直致力研究的共生理论,运用于山西的煤炭资源与煤矿安全、企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并使之和谐共生?这成为各界对他此次履新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推荐访问:副主任 职称论文 五篇 副主任职称论文【五篇】 副主任职称论文(精选5篇) 副主任职称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