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行业调研报告【五篇】(完整)

时间:2023-07-10 16:05:05 来源:网友投稿

调研方法:利用校友资源、个人人脉资源形成层层扩散的人脉网,集中完成问卷;在人流集中区设点摆摊(如超市门口、公园、休闲娱乐场所)并随机拦访;通过有关部门(如学校、医院、政府,当地公益组织等机构)集中发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行业调研报告【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五篇】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报告名称:广东省全民公益个人(家庭)参与动机

调研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许国彬教授

调研方法:利用校友资源、个人人脉资源形成层层扩散的人脉网,集中完成问卷;
在人流集中区设点摆摊(如超市门口、公园、休闲娱乐场所)并随机拦访;
通过有关部门(如学校、医院、政府,当地公益组织等机构)集中发放问卷;
利用邮件发放问卷;
上门进行深入访谈。

时间:2010年12月5日

调研价值:西方社会崇尚个人自由、而我们传统文化更看重“家国一体”和“孝”文化。家庭不仅作为社会细胞而存在,而且在个人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家庭成为公益主体可以进一步壮大现代公益事业社会参与力量,促进全民公益事业的发展。

2.报告之人才:公益人的脸面

报告名称: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

调研机构: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调研方法:调查团队搜集了5000多个各类NGO的联系方式,打了4200多个电话,最终拿到451个NGO的成功样本,涵盖:草根NGO、社团、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国际基金会、国际NGO。

时间:2010年12月17日

调研价值:公益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一道难题。该报告将为我国公益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信息,为公益人才培养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扎实的基础,对推动中国公益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指导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3.报告之信息披露:透明赢得捐赠人

报告名称: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现状抽样调查

调研机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

调研方法:报告采取的是定量分析法,数据来源包括中心监测数据、抽样调查数据。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以网络监测为主,向慈善组织直接问卷调查和向公众随机调查相结合为辅的方法,随机选取了99家开展慈善活动的社会组织,并通过网络对988名公众进行在线调查。

时间:2010年12月2日

调研价值:慈善信息透明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量有关救灾的慈善信息披露,甚至成为重大政治问题。慈善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就要求其必须赢得公众的信任,如果信任缺失,公益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慈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会促进整个慈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行业透明度、公信力的增强。

4.报告之渠道:网络成就未来慈善

报告名称:“全民公益”时代网民公益捐助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调研机构: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师增志教授

调研方法:报告采取互联网公益平台分析、公益事件中网民热门评论的文本分析、网络调查问卷发放及半结构的访谈办法进行调研。

时间:2010年12月5日

调研价值:网络的公益,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单向的公益行为。你说我听的时代已经过去,每个网络的个体都可以成为网络时代的主体。互联网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全民公益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

5.报告之理念:战略CSR

报告名称:全球战略CSR案例报告――第四代企业的价值驱动力

调研机构:灵思传播机构

调研方法:通过组织部分全球500强企业CRO(企业社会责任首席执行官)座谈、学术机构重点案例分析以及互联网的浏览阅读、过滤分析摘要全球主要企业责任网站信息,共汇整近20件企业社会责任调查、60余篇报告,以及超过260项各种企业及非营利组织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案例。

时间:2010年12月7日

调研价值:战略CSR不是单纯的慈善捐款或公益赞助活动,这一理念的实施将打破公众和企业对传统公益慈善的认识。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成本产生的最大来源,因此鼓励和帮助更多企业导入CSR 管理,可以在提升企业机构运营优势的同时解决更多社会问题。

6.报告之方式:公益旅游

报告名称:公益旅游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机构:中国旅游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

调研方法:为了了解公众对公益旅游的看法,调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301份,其中有效问卷1192份。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原南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证券市场以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企业会计报告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内容。会计报告能否做到可靠、准确、全面、及时和相关,能否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和新的会计制度,其目的就是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然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能否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会计报告真的非常有用吗?这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增强会计报告的有用性

在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的经济与财务信息对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与有用性与否,是现代信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石。会计人员从工作本质来说是信息从业人员,其工作的主要成果就是提供信息产品一一会计报告。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价值也主要由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产品的价值来决定,因此,高质量的会计报告是会计工作追求的基本目标。

但是,人们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极少关心会计目标的研究。60年代后,西方会计界(以美国为代表)开始探讨会计目标并将其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才使得会计目标研究如此重要。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虽然没有对会计目标达成普遍认可的结论,但主要的观点有两种: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由于社会资源(主要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源受托者负有对资源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其结果的义务,会计报告就是受托者向委托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的说明。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与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报告强调客观性与可验证性。因此,会计报告只确认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并采用历史成本加以计量,未发生以及虽已发生但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一切经济事项均排除在会计信息披露之外。在目前经济环境中,会计报告要侧重反映企业资源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无可厚非,但是,会计报告只为资源委托者服务,忽视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却非常片面,同时,将目前尚未发生以及虽已发生但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一切经济事项均排除在会计信息披露之外,也使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十分有限,无法真实客观和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从而也无法真正说明资源受托者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

决策有用观源于1964~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它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决策联系起来,认为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相关性。会计不仅要确认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而且要确认尚未发生但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经济事项;
不仅要计量企业资源的历史成本,而且要鼓励多种计量属性并行;
不仅要提供三大会计主体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而且要提供多样性的财务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需求。决策有用观并不否认会计报告的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相反,决策有用观更加强调会计报告的真实客观和全面,因为,失去真实客观和全面的会计信息将严重损害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上述分析表明,会计工作是信息产品(会计报告)的生产工作,会计的重要性与会计的地位由其提供的信息产品的价值来决定,因此,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报告。高质量会计报告的衡量标志就是会计信息的客观、全面、相关和有用。会计报告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的发展,其基本目的就是增强会计报告的有用性。

二、现行会计报告有用吗?

那么,现行企业会计报告真的有用吗?国际国内会计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许多调查,但调查结论十分悲观或不令人满意:

据C.Frankfort-Nachmias等(1992)调查,对未来信息非常需要的,机构使用者占73.33%,个人使用者占80%;
而对历史信息非常需要的,机构使用者仅占10%,个人使用者只占1.1%。AICPA(1995)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对于不便用数据进行反映的财务信息,认为可以用文字说明的,机构使用者占86.67%,个人使用者占82.22%。哈佛终身教授Robert G.Eccles和现任美国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Robert H.Herz等调查指出:只有19%的投资者及27%的分析师认为财务报表在表达企业真实价值上非常有用。而企业高级主管也只有38%的人认为他们的报告非常有用。更为惊讶的是,一个针对美国与加拿大的高科技产业所做的类似调查报告也显示,只有7%的投资者、16%的分析师、13%的企业主管认为财务报表在表达企业真实价值上非常有用。因而,他们发出了进行企业财务报告“第二波革命的宣言”。

吴联生博士(2000)也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投资者对未来信息的需求远高于历史信息。

我们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任务,了解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及相关问题,也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采用五级记分方法,投资者认为非常有用记1;
很有用记2;
大部分有用记3;
小部分有用记4;
无用记5,然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表1。

表1结果表明:

(1)现行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体的三表报告体系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具有有用性。90%以上的机构投资者(资产负债表例外)和个人投资者均认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提供的信息有用,认为无用的投资者不到10%,机构投资者的评价值分别为2.90,2.846,2.687,3.156;
个人投资者的评价值分别为2.926,2.925,2.808,3.186。这表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大部分有用,而财务报告附注提供的信息的有用性相对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2)以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信息、企业现值与企业价值信息、企业未来成长信息和企业财富变动信息为主体的未来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更为需要。9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认为未来信

息和核心能力信息有用,没有机构投资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和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信息无用。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评价值均在2.2到2.7之间,远低于现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的评价值,说明投资者对核心能力信息和未来信息需求的强度大于现行历史成本信息需求。

(3)如果按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强度排队,机构投资者需要的信息依次为企业未来成长信息、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信息、企业核心能力信息、企业财富变动信息、企业现值与企业价值信息、现金流量表信息、损益表信息、资产负债表、附注信息。个人投资者需要的信息依次为企业现值与企业价值信息、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信息、企业核心能力信息、企业未来成长信息、企业财富变动信息、现金流量表信息、损益表信息、资产负债表、附注信息。他们的差异表明个人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现值与企业价值信息,而机构投资者更注重企业未来成长信息,虽然两者是一致的,但反映了两者分析能力的差异。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将核心能力信息和未来信息置于历史信息之前,这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论相同。

我们的调查结果还表明,25.1%的机构投资者和28.9%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信息对投资决策的不利影响非常大或很大,认为无影响的只有9.4%和2.4%,评价值分别为3.002和3.028,说明历史成本信息对投资决策有不利影响。同时,没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认为现行财务报告是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大多数机构投资者(81.2%)和个人投资者(85.6%)认为现行财务报告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或依据之一。评价值分别为3.032和3.011,说明现行财务报告是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

国内外的调查结果不能不令会计理论与实务界深思。会计作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经济信息的生产者,其生产的会计信息在信息使用者看来并不是非常有用,甚至对其决策还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对会计的价值构成了巨大冲击。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但现行会计就其提供的信息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而言,很难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满意。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链和价值链中的一环,其重要性和价值是由会计信息产品的价值与质量决定的,会计工作的地位也是由会计提供的信息产品的价值决定。因此,生产高质量的有用的会计信息产品是会计人员义不容辞的义务。

三、基本结论:会计报告亟需革命

由于企业会计报告的有用性下降,现行会计报告遭到了激烈批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沃尔曼(1996),他在《会计望》上连续发表了总标题为(《在发展的环境下会计和信息披露的未来:需要剧变》的系列论文,认为传统财务报表现在比过去更不能反映创造财富的资产,财务报告正陷入加速失去其有用性的困境。还认为有相当大数量的资产被历史成本会计低估了,不仅如此,整个资产分类并没有被完全确认,并且问题还在变得越来越糟,且对财务会计和公司报告跟不上商业活动的变化步伐而深感担忧。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环境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环境会计是推动组织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是,与国外先进实践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拟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披露体系。

一、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就笔者检索到的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规范性研究多,同时也有少数实证研究成果。主要有王立彦教授对企业的环境意识、环境管理、环境会计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王立彦等,《经济科学》,1997;
《会计研究》,1998。),耿建新教授通过对30家上市公司1992-1999年的招股说明书的分析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耿建新等,《会计研究》,2002。), 李建发教授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企业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信息需求、企业环境目标等进行了研究(李建发等,《会计研究》,2002。),李永臣教授研究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度财务报告中的环境信息问题(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2005。),肖淑芳教授则分别通过对企业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企业的环保意识、环境管理的认识、环境收入和支出的确认、环境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调查研究(肖淑芳等,《绿色中国》,2004。),和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的1000余家上市公司2002、2003年度会计报告中有关环境信息的统计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从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社会、企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全面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披露比例偏低。统计显示, 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明显偏低。2002年和2003年,上市公司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只有34. 39%和36. 99% , 几个强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都仅在50%至80%之间,重污染企业的总体披露比例也仅为55. 75%和61.60%(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

二是披露内容不全面。在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 大部分只是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一简要说明, 而未能在独立的环境项目中对环境信息进行反映;
披露的项目也不完整, 只集中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相关认证等内容上。

(二)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环境信息大多数是以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方式对外披露, 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 使所披露的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三)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存在差距

根据调查研究,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认为企业应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需求也非常强烈(民生环境指数调查,2005。),但是,从环境会计的供给来看,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在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大部分没有按照《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四)信息披露受国家法规强制要求多,自愿披露少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主要受国家法规强制,在环境会计处理中,也主要是环保投资、绿化、排污费等,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几乎没有,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和谐环境意识急需加强。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对上市公司2005年年度会计报告进行了研究,并在重污染行业中选取造纸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一)披露比例

造纸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百分比统计

年份 2002(1) 2003(1) 2005 其中:披露环境政策

企业数 22 22 27(2) 27

披露企业数 16 17 21 11(3)

披露百分比(%) 72.17 77.27 77.78 40.74

(说明:(1)2002、2003年数据来自: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3:p48;
(2)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分类统计,造纸业上市公司共29家,其中吉林纸业已经被苏宁环球改组,退出造纸行业,华光陶瓷主营业务中造纸所占比例较小,未列入统计。(3)披露事项中有环境政策、环境战略的公司,见表2。)

统计数据表明,在造纸这样的重污染行业中,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仍然不是很高。特别是结合披露质量来看,只有40.74%的企业在环境会计事项外披露了环境政策、环境战略等。

(二)披露内容

2005年年度报告中,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如表2所示,各企业披露项目数如表3所示。

表2:2005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统计

披露内容 环保投资 环保拨款、补贴与税收减免 排污费 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 环境政策及战略 林纸一体化 环保负债 其他

披露企业数 17 7 7 3 11 6 5 4

表3:2005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项目数统计

项目数 1项 2项 3项 4项 5项 6项 合计

披露企业数 5 5 4 5 0 2 21

由表2、3可以看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1)披露事项主要是环境会计事项。这些事项由环境法规引起,并且导致会计要素的实际变动,一般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进入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于难以计量的环境信息披露很少。(2)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项目较少。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会计账户和环境报告格式,环境会计事项混合在其他经济事项中一并反映,除非企业在年度报告中予以单独说明,否则,报告使用者将看不到这些信息。例如,排污费可以说是造纸业的所有企业都会缴纳的费用,但是只有7家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该事项信息。(3)披露方式不统一。有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有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
同样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的排污费,有的出现在对管理费用的项目披露中,有的出现在“经营活动支付的其他现金流量”项目披露中。

可喜的是,除了环境会计事项外,还有11家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中提出了环境政策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战略,显示出部分公司管理层对环境保护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三)环境会计事项及涉及会计科目

研究发现,企业环境会计事项主要有环保投资、排污费、环境补偿费、环保融资、环保补贴等,就笔者所能从年度报告中读出的信息而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补贴收入、资本公积、专项应付款、可转换债券等。

由于没有相关会计规范,环境会计事项的核算显得比较混乱。突出表现在同一种事项所用的会计科目不统一,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例如,造纸业的林纸一体化工程,在年报中就出现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同项目中。

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披露的环境分析及改善建议

(一)社会环境

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民生指数”表明,2005年度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68.05分,特点是公众环保关注很高,参与不强,反思不足,公众环保知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空气质量指数、垃圾处理等环保负面问题,认知程度较高,关注程度也较高;
而对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正面的环保问题,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则较低。目前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公众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报纸和电视,从其他媒介获取的信息较少。

(二)法律环境

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在有关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非常少。目前仅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主要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标时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2003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总则中提及应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文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等有了较具体的规定。

(三)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意识不够。绩效评价尚未与环境绩效挂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主动考虑环境问题的直接动力,往往只是被动地对国家现有的法规进行应付,加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环境信息问题,造成了环境信息披露现状不令人满意。

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在我国目前的状态下,要将环境会计研究的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来保证环境会计的实施环境。

社会环境而言,要加强环境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促使企业增强自愿披露的动机。

法律环境而言,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更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产品环境标准、工艺环境标准等。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会计制度规范现在已有的环境会计事项处理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格式等。

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要加强环境意识,在企业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入环境绩效评价内容,促使企业加强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的管理。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思考

(一)现实思考的影响因素

一是要立足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法规的现状,会计制度要能够涵盖所有环境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经济事项的影响,同时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要立足于我国企业的现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会计信息的记录、报告和披露的成本,尽可能满足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不能够完全照搬国外的现有成果。

(二)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及账户设置

根据肖淑芳等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中,货币形式占主要部分,主要集中在资源税、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绿化费、环保投资等内容,而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涉及到的环境会计事项主要包括: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增添的环保支出、排污费、专门环保机构的经费、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违反有关环境法规而被罚款、因工作环境而对职工的特别补偿福利费项目、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减免税收入、国家对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排污许可证交易收入、国家拨给企业的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环境治理贷款利率低于正常利率的部分、接受环境保护方面的捐赠收入、由于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交纳的排污费、环保技术专利收入等。

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加上目前尚不能科学地定义环境权益问题,因此,单独设立完全独立于现行财务会计体系的完整的环境会计要素和完整的环境会计报表体系目前而言是不现实的,因此,现实的考虑应当是将环境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结果融入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首先统一现有的环境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改变现有的总账账户,在一级科目下设置环境会计的二级科目,例如,在固定资产总账账户下设置“环保固定资产”二级账户,在管理费用中设置“排污费”、“专门环保机构经费”等明细项目;
第二步,时机成熟后,定义环境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设置一级科目核算相关内容,将原来分散在各个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中的事项提取出来,归入单独设置的环境会计账户中。例如,设置“环保固定资产”、“环保原材料”等一级账户。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及格式

从形式上来看,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西方环境会计报告模式,而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报告方式,将理论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现实。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应当将环境会计信息尽可能与现行的会计体系相融合,在现行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单独一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同时,考虑到环境会计的特殊性,遵循重要性原则,这一项可以以独立形式披露。

从披露格式及内容上看,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将融合在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环境会计报表项目单独提取出来,以货币金额表示;

二是不能进入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环境事项,可以用非货币形式的量化指标予以披露。如,废气排放总量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三是纯粹的环境信息,无量化指标,可以以文字形式表示,包括企业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方针等等。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设计

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尤其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的要求,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格式及内容如下:

1、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

2、财务信息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收入、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

3、非财务数量信息

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量、再循环使用等信息

4、环境管理信息

环境治理、奖励、环保守法信息等

5、环境资源消耗

能源总消耗量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新水取用总量和单位产品新水消耗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参考文献:

[1]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2]李建发 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年第4期。

[3]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关于企业家环境观念及环境管理的调查分析》,《经济科学》1997年第4期。

[5]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会计研究》1998年第8期。

[6]肖淑芳 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当前,尼日利亚农业部正在吸引大量有文化但对农业产品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的投资者。农业产品的潜力在印刷媒体中有待开发来进一步宣传农业信息,促进农业产业的成功。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尼日利亚奥约州伊巴丹市报刊中农业广告与读者关系。从当地政府部门中得到了401名农民的名单,从中随意选择了122名(30%)的农民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结构完整的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单一答案和开放式答案的问题,用于启发受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调查者(52.69%)的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82.52%的受访者的识字能力在小学水平之上。婚姻状况方面,75.8%的已婚,80.0%的农民把从事的农业活动作为第二次教育,27.5%的农民有超过26年的农业经历。60.8%的调查者反映曾经阅读过报刊,有高达14.2%的人一周至少一次读报。在受调查者对农业广告的认识和态度上,分别有59.2% and 74.2%的人喜欢广告。推论性的统计分析表明教育程度(卡方=21.07:p值≤0.01)是与受调查者对农业广告的认识紧密联系的。然而,婚姻状况和农业经历(卡方=10.48;

p值≥0.57)并不相关。农民对报纸中的农业态度和认识的关联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r值=0.385;

p值≤0.000)。农业广告是意识创新的先驱,促进农业企业,对农业信息的宣传,能够在农业人口群体内部和外部获得更大的影响面。

关键词:农业广告,读者关系,新闻报纸

一、引言

不同形式的广告对如何使商业活动取得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业同样在每个人,尤其是有知识的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通过帮助农民构建观念,形成观点和对事件的认识的方式来呈现诉求话题。Olatunji (1991)指出,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近来几乎认为,信息是构成精神发展微积分里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通过广告将农业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是当务之急。

Olowu (1990)断言,尼日利亚报纸的编辑们看重通过广告效应产生的收益,而不是对激发农民发展的必要的农业相关资讯。与那些不看报纸信息的农民相比,阅读报纸和农业杂志的农民更可能调整农业活动方式和方法,并影响他们对农业广告的认识和看法。

既然尼日利亚农业部正在吸引大量有文化但对农业产品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的投资者,因此在宣传农业信息过程中,强调农业产品技术知识应该引起重视。Olowu (1990)指出,在西非分区的一些国家实行的财政从紧政策让政府官员,军队和准军事人士介入农业。这些进入农业企业的新兴的群体,通常有比传统农民更高的教育,将带来农业群体认知水平的提升。这些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主要依靠新闻媒体尤其是印刷媒体获得需要的农业信息,因此有必要研究这群有较高读写能力的农民如何得到需要的农业相关信息。

基于这样的背景,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来帮助研究工作的完成:1、农民与报纸有怎样的读者关系?2、农民对待报纸中的农业广告的态度是什么?

二、理论框架

1、广告在农业产品中的角色

有效的市场策略需要整合优秀的广告政策。为了让销售顺利,销售方因此要让顾客了解他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这就凸显了广告传播信息的重要性。Jefkins (1984)解释广告是为了让人了解商品或促进服务买卖的一种方式。

为农业商品或农业服务做广告的意图,是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农产品和农业相关服务信息。事实证明,大众传媒是最有效的媒介,通过大众传媒的载体,广告得以实现其信息传播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报纸这个媒介,它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公司可能是新建的,顾客对之不了解,报纸可以为公司做广告宣传,第二,如果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生产商可以对其做广告宣传来赢得顾客或者超过竞争对手(Oladeji,1994).。Jefkins (1984)指出,20世纪的产业社会没有广告,资本家或社会活动家就无法生存。

像其他蓬勃发展产业一样,农业产业也需要广告宣传。农业产业为其他行业提供原材料,因此有必要对农产品和农业服务做广告。农业产业也为其他行业产品提供了市场。

广告的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它通过各种方式向各种人群传递劝说和鼓动型的信息和观点,以此来激发变革或增强渴望的态度。(Lanihun,1986)基于这一点,广告的角色定位不能过分夸大。然而,由于农业产品有容易变质变坏的特点,在农业收成高峰期间,对农业产品实施储存通常是不能够用来阻止农作物变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制作大量的广告来促进农业产品畅销,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实现产出收入稳步增长,最终实现产量的增加。

此外,广告可以用来展示农业产出收入在何地和如何获得,因此需要减少农民不能及时获得需要产出收入的问题。对农业的研究已有大量例子,得出的结论都是关于农业产品如何获得增加。这些研究发现包括农作物的高产,种子病虫的防治和选种,机械化农业等。尽管已有这些研究,但是农业对尼日利亚经济的贡献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尼日利亚中央银行2000年的年度报告指出,农业产品增长率提高到3.3%。如果没有相应措施,例如广告,或者如果广告并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认识,农业是不会得到相应发展的。

2、研究方法

研究地区是伊巴丹市。伊巴丹市是奥约州的首府。多级取样被用来选择研究对象。首先,伊巴丹市的所有5个地方政府被取样。其次,从当地政府办公室获得会读写的农民的名单,其中随意选择了30%的农民来作为研究的取样人数。表1反映从各个地方政府得到的农民人数和取样的总数。表格说明了取样的步骤。随意选出的122名农民根据结构完整的问卷调查表接受调查访问,表中既有固定答案问题,也有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受调查者提供信息。

3、测量的要素

态度:这方面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回答25个关于农民对报纸中广告的正面和负面看法来实现。共分五级,强烈同意(5),同意(4),无法确定(3),强烈不同意(2),不同意(1)。平均分用于将他们的态度进行喜欢和不喜欢的分类。

年龄:这个要素的检测是通过询问农民他们的实际年龄来完成的。

婚姻状况:受访者被要求在单身,已婚,离婚和丧偶四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农民对报纸中农业广告的认识:

①报纸的读者:是(1),否(0)。②阅读频率:每天(4),1到2天(3),2到4天(2),每周(1)。③购买报纸:是(1),否(0)。④买报频率:每天(4),1到2天(3),2到4天(2),每周(1)。⑤对广告的认识,非常喜欢(3),喜欢(2),不喜欢(1)。平均分用于对统计进行分类。⑥对广告的回应:是(1),否(0)。

三、调查结果和讨论

从表2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农民的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占了63.9%。这表明多数接受调查访问的人是中年人,他们正处在青壮年劳动的年龄。表2同时也显示出82.7%的农民是已经结婚,说明农民对他们的家庭富有责任感。绝大多数农民有体力和责任感,缺乏的是农产品增产和促销的信息,因此他们需要从报纸中刊登的农业广告上获取信息来增强他们的产品和销售。

根据表2,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农民受过一种或者另外一种教育。这一数据表明农民普遍具有较高的读写水平。从表中也能反映出78.7%的农民将其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作为其职业。表2也显示农民是富有经验的,因为他们当中一些人(27.0%)有26年农业从业经历,高于农业经历中其他方面的比例。Makanjuola (2002)在一个相关研究中确信中年人农业群体构成了阅读新闻报纸的主体,他们更通常拥有各种程度的从业经历,其中就包括农业。

表3反映出农民中占61.5%的人喜欢阅读报刊。这一信息表明农民具有较高的读写识字水平。从表中还可得知,多数农民一周至少读报一次,这表明农民对报纸内容是了解的,他们极有可能发现和阅读刊登在报纸里的农业广告信息,并对广告信息做出回应。

从表3也可以发现,许多农民购买报纸。这说明农民意识到报纸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对报纸的看法,66.4%的农民喜欢广告。这表明农民对于农业广告的认识态度是积极的,评价也是高的。另外,高达74.6%的农民对新闻报纸中的广告表现出喜欢的态度。Nwachukwu,(2005)认为农民喜欢倾向于阅读报纸来获得将农业作为实业的信息报道。

从表4可知,农民的教育水平同他们对农业广告的认识有重要的关系。这表明他们的教育程度会影响他们看待报纸中的农业广告。在将农业作为农民的首要职业和农民对农业广告认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农民的主要职业是农业,农业影响农民对农业广告的关注度。婚姻状况和农业经历被认为是与农民对农业广告的认识并不相关联。在Meera(2004)和Lightfort (2003)开展的一个相关研究中,他们发现教育和首要职业对农业新闻读者的影响最有联系。

表5的结果表示,农民对报纸中刊登的农业广告的态度和认识之间的重要联系。这种关系又表明,农民存在对报纸农业广告喜欢的态度。这一发现得到Padre (2003),Ramirez和 Quarry (2004)等人的共同支持。

四、结论和建议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本刊讯 记者周圆圆) 11月13日上午,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在全国农展馆农展宾馆一楼报告厅举办2012年第三次“热点探问”学习活动暨市场信息重大问题调研成果交流会。会上,重点课题调研分管司领导和美国农产品展望制度研究、农业农村经济6大核心数据研究发展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交流学习体会和调研成果,汇报了3 个重点课题和3个研究报告成果。会议由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张合成司长主持。

据张合成司长介绍,近年来,鲜活农产品、小宗农产品需求弹性大,价格波动不断;
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薄弱,流通成本高、运行效率低;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水平总体还不高,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今年全国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于8月份组织专题调研组赴各地开展了建立健全鲜活小宗农产品市场监测和调控机制、促进农产品流通政策的措施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3 个专题调研。共派出50多人组成11个调研组,实际到达18个省,同时进行了10个省的书面调研,并对美国、欧洲、巴西、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比对研究,3个课题共形成了22篇调研报告,并汇编成册。为进一步总结交流、分享调研成果,发挥成果指导业务工作的作用,深入谋划明年市场信息工作,举行此次学习调研交流会。

参加会议的有3个专题调研组的成员及市场信息司全体人员,会议还邀请了全国农业展览馆、农业部信息中心的领导及相关专家,农产品市场协会、农业展览协会秘书处人员,优质农产品中心、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农业规划研究院加工所、优质农产品协会相关领导及专家,农民日报、农业影视中心和中国农村杂志社的领导及相关专家出席会议。

张合成司长说,通过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和成果学习交流活动,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谋划市场信息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同时在市场信息系统形成共享调研成果、凝聚广泛共识、汇集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市场信息工作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行业 信息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五篇】 信息行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信息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