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认识知识【五篇】(完整)

时间:2023-07-08 13:20:09 来源:网友投稿

以“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为例,从“对比研读,关注变化”“把握本质,重构课堂”“反思课例,分析成效”三个方面进行“有效使用新教材教学”的探析,阐述的观点是使用新教材应关注教材的变化及细节的处理。[关键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认识知识【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圆认识知识【五篇】

圆的认识知识范文第1篇

以“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为例,从“对比研读,关注变化”“把握本质,重构课堂”“反思课例,分析成效”三个方面进行“有效使用新教材教学”的探析,阐述的观点是使用新教材应关注教材的变化及细节的处理。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研读教材;
重构课堂

“圆的认识”可以被看成小学数学教学史上的一个经典,这一教学内容曾无数次地被搬上观摩舞台,进行多样的精彩演绎。纵观其中的许多优秀课例,在一般的农村学校和常态课上是无法复制的。究其原由,是一般教师在研读教材水平上与名师们有所差异,农村学生在认知水平上与城镇学生也有所不同。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版)》)的颁布实施,我市小学所有年级于2014年9月开始,全部使用新修订的人教版数学教材。选取“圆的认识”内容进行对比研读,关注修订后教材的变化,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用常态、平实课堂对话经典课例,对小学数学教师用准、用好、用实新教材,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对比研读,关注变化

(一)课标对比研读

在对《标准(2011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进行对比研读时,发现有如下一些微妙变化。

首先,《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对“圆的认识”具体描述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对比《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上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增加了知道扇形。针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一定要在“观察、操作”上做文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的方式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圆的周长、面积,认识扇形奠定基础。

其次,《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要求上,从原来《标准(实验稿)》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即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当课程标准和教材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如何相应地调整教学,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圆”学习内容的分布情况,在数学思想方法学习领悟中,圆的周长和面积会对“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而针对新增的基本活动经验,则应在“圆的认识”学习中进一步积累和发展。因此,教学应通过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做”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能主动探索圆、认识圆,最终理解圆的概念。

(二)横向对比研读

在对新修订教科书与2006年人教版教科书进行对比研读与分析,发现有如下的变化。

(1)修订后的教科书,增加了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以及用圆进行图案设计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关系紧密,因为在设计图案时,需要确定不同的圆的位置和大小。在本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感知和掌握。

(2)修订后的教科书,删去了圆是轴对称图形的内容,原因是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已经提及过圆的轴对称性,对本课教学而言,只需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而不需要深入探究。

(三)纵向对比研读

在对新修订教科书有关“圆”的知识编排体系作纵向的研读与分析(主要研读“圆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发现有如下的联系。

“圆的认识”是学生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之前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也曾直观地认识过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圆的知识学习,是学生从研究直线图形转移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认知而言是一种飞跃。而“圆的认识”是学习有关圆的知识的起点,对学生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认识扇形,至关重要,也是学生以后研究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上述三项内容的对比研读与分析,我们认为,“圆的认识”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中的圆转化到数学中的圆的认识上,教学要从“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的数学本质出发,根据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教学要始终突出教学活动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即应当始终坚持通过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圆的认识”中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通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圆的知识内涵,逐步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把握本质,重构课堂

(一)选择教学模式

“圆的认识”涉及较多的数学概念,有圆、圆心、半径和直径。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根据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特点,我们认为,“圆的认识”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的素材,丰富的活动,去帮助学生概括并理解概念,即应当依赖于“活动的内化”,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表面操作性认识向知识结构性认识转变。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利于学生参与、高效低负、便于目标达成的课堂教学模式。

“圆的认识”的教学是一节数学概念新授课,其教学过程主要包含: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运用和概念的拓展等五个过程,这与原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许翼平老师构建的促、探、练、测、评“五字”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极其吻合,且“五字”教学模式在广州地区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的论证,使用效果更是以针对性强、便于操作、教学程序清晰、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好著称,深受广州地区,特别是广州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认同和喜欢。

(二)重构课堂教学

根据前述内容的思考和结合促、探、练、测、评“五字”教学模式的特点,我们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环节:促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寻宝游戏导入,问题:杰克船长在荒岛寻宝,得到一张纸条“宝物在距离红旗3米的地方”,请你以1厘米表示1米,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上画出宝藏可能在的地方。让学生在教师指定点的3cm地方,标出宝物可能在的地方(如图一)。知识点:引出圆,使学生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第二环节:探 [自主探究,感知特征]。这个环节安排四项探究活动。

活动一:圆规画圆。请学生尝试用圆规在白纸上画圆,思考:圆规为什么能画圆,有什么优点。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说说用圆规画圆时,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并标出来。之后再出示右图(图二),让学生判断圆的半径和直径,并应用概念做解释。知识点: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规画圆的灵活(能大能小)、方便的特点。

活动二:尺规画圆。让学生用尺规选择画出r=1cm,r=2cm,r=3cm的圆,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圆的位置和大小由什么决定。知识点:掌握圆规画圆的技能,理解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活动三:剪圆与折圆。把各自画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知识点:再次感受圆是封闭的曲线图形,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折痕相交的点是圆心,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活动四:量圆与说圆。知识点:同圆或等圆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第三环节:练 [巧设练习,实践应用]。这个环节安排三项练习:

练习一:我会算。如右图(图三)。

练:找圆心。你知道硬币的圆心在哪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后,再用课件解释)

练习三:解释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学生说后,再用课件解释)

第四环节:测 [达标检测,及时反馈]。这个环节安排两道有针对性的检测题:

检测一:同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 )倍。所以,当直径是4厘米时,半径是( )厘米;
当半径是2.4厘米时,直径是( )厘米。

检测二: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第五环节:评 [总结评价,促进发展]。通过回顾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三、反思课例,分析成效

(一)褪去浮华,还原本真

通过对教材的对比研读,重构的设计主要从“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的数学本质出发,让学生以“画、剪、折、量、说”等方式作为探究圆的抓手,设计适合学生的“直尺画圆”“圆规画圆”“尺规画圆”等实践活动,充分地让学生在“做”中“学”,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帮助学生从数学角度认识圆、解释圆、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良好的活动经验。重构的设计虽然没有了名师经典课例的华丽,却抓住了“圆”的数学本质进行了一次本真的演绎,这样的设计更能凸显《标准(2011版)》对教学的要求。

(二)聚焦平实,回归常态

通过对教材的对比研读,重构的设计以“五字”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注重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关注本课所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进行当堂练习和内化。从教学的总体情况来说,学生对圆的概念以及圆的特征,掌握得比较扎实。这样的设计,一线教师完全可以复制并常态操作,所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圆的认识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依托实物;
定义;
实践;
反思;
本质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85

一般而言,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较难突破,有两个原因:其一,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其二,学生因缺乏足够的认知经验与生活经验而存在认知偏差。因此,教师要想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目标,突破数学教学难点,应彰显难点所裹挟的本质特征。下面将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依托直观实物,揭示知识的本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化的认知阶段,借助直观、生动的图片或实物,有助于学生更直接地感知数学知识。在选择和运用实物与图片时,教师应尽量凸显知识的本质特征,以深化学生的理解。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为学生展示了玉镯、铁环、方向盘、轮胎等实物,让学生对“圆”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随后,我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圆”的基本属性出发,列举生活中有关圆的事物。学生纷纷列出了硬币外沿、透明胶带外圈、酒瓶口外圈等与圆有关的事物。

“圆的认识”属概念性认知内容,其难点在于对圆本质属性的理解,即让学生认识到圆是平面内的一条封闭曲线,且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因此,教师应选择直观的图片与实物进行展示与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实心圆展开教学,容易让学生误以为圆是一个完整的面。而本节课中的圆都属于空心圆,凸显了圆作为“封闭曲线”的本质特征。因此,学生在举例时,也注意到了外沿、外圈、内圈等用词,对圆有了准确的认知。

在这一案例中,我对直观性实物的选择紧扣知识的本质特性,有效突破了这一内容的教学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逆向讲述定义,促进学生感知的质变

数学概念都是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师不应要求学生对概念进行机械的记忆,而应真正凸显概念的核心要素,引导学生从定义的生发过程入手,深入探究本质。

如教学“半径与直径”时,我分别在圆外、圆内、圆上点了3个点,并分别标注A、B、C,随后我连接圆心与圆上一点,并由此引出半径的定义,即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紧接着,让学生在知道定义后进行实践,在自己画好的圆上任意画出三条半径;
之后,我演示过圆心画线段,线段的两端都在圆上,引导学生得出直径的定义;
最后,我连接了线段AB、AC、 BC,让学生分析这三条线段中有没有半径或直径,学生在稍加观察之后,迅速作出判断:这三条线段中没有半径,也没有直径,因为它们既没有连接圆心也没有经过圆心。

这一教学案例中,我没有从直径、半径的定义出发,让学生进行刻板的理解与记忆,而是运用逆向认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直观层面形成对半径与直径的认知,继而得出结论。

三、借助实践反思,凸显知识的内在规律

教师应明白,对于擅长直观思维的学生而言,与其反反复复让其计算,不如让其进行操作实践,先发现,再总结,从而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圆上半径相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圆规画圆,并引导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思考:这种画圆的方法与圆的半径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学生一边画圆,一边思考,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均相等。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教师再将教学内容从半径过渡到直径:“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是否相等?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有了之前的实践经验,学生继续从画圆入手,从而认识到“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直径均相等,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通过实践,自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经验运用到新知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圆的认识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案例分析;
圆柱

“圆柱和圆锥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感知上,并没有对其深入的探索,当遇到与此相关的实际应用的时候很少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也缺乏数学求证的严谨性。本文就以“圆柱和圆锥”教学为例,试谈如何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需求矛盾,让学生在数学中感知生活运用,在生活运用中感受数学的存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本文通过圆柱和圆锥认识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一:“圆柱的认识”教学

1.游戏引入

基于学生对已认识到图形基础上,我设计如下游戏: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平面和立体图形(长方形/体、正方形/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放进一个布袋子,然后让个学生任意摸一个袋子里的图形,并通过触摸说一说所摸到的图形的特征,让其他的学生根据这个学生的描述进行猜测此图形的名称,比比哪个组回答得又快、又准确,在竞争的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分析:通过游戏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忆和复习,也使学生对各种图形知识进行了一次整体的认识和感知,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这也为接下来圆柱的认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特征”这一含义有了认知,为接下来的这个立体图形的特征认识做好引入。而这正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感知二者的特征。

2.引入圆柱特征,通过展示、触摸感知

3.组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得出圆柱的特征

刚才已经让学生触摸并感知了圆柱的特征,接下来就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感知进行说一说,加强课堂交流。

生1:圆柱上下粗细是一样的。

生2:圆柱的上下面都是由圆形构成的(通过这个学生的分析,教师适时的引出底面的概念)。

生3:圆柱容易滚动(通过此特点引出侧面概念,让学生分析下侧面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面)。

师:教师展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通过弯曲变成一个柱形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组织学生动手做一做进行验证,互相交流活动体会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什么关系。

(2)圆柱的两个底面直径是否一样。

(3)圆柱的两个底面周长是否一样。

教师总结:只要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中的一个方面相等,就说明他们之间的其他方面都相等,也就是完全相同。

分析:圆柱在生活中的存在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这些生活化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圆柱的良好素材,而对圆柱的认识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怎么样用数学的眼光去研究圆柱,通过实际观察、动手,让学生用数学研究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通过教学活动提搞学生数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深入研究圆柱的特征

5.圆柱高的认识

分析: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发现圆锥的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探究,相应的也就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进行主动迁移,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去探究生后中的问题。

通过上述两则案例的分析,主要体现了“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教学中能够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并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把数学迁移到生活中,如课堂中让个学生说一说、摸一摸等活动。在上述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学中,适时地引入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很大程度上辅助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生活素材,以生活素材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夏文成.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J].教学与管理, 2008(8).

圆的认识知识范文第4篇

1.淡化生活情境,突出数学情境

由“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是该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情境串的呈现上,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生活情境逐渐简约。本册教材突出表现为:一是创设有利于抽象数学知识的生活情境。如圆、圆柱与圆锥单元,呈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形、圆柱、圆锥形状的物品作为情境;
二是突出数学信息,淡化生活情境。如百分数单元,在假日旅游的背景下,更多呈现的是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的数学信息,便于直接引入新知探索;
三是创设纯数学情境。如百分数单元的相关链结,小数、百分数、分数互化的知识以及第三个信息窗中绿点标示的问题,没有在信息窗中呈现,而是在探索中直接给出。

2.突出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探索新知”

这一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合作探索中进行重墨体现。例如,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教材从现实问题“怎样求冰淇淋盒的容积?”入手,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学生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圆面积的推导方法,猜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操作、验证,总结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计算公式求出圆柱体的体积,解决冰淇淋盒容积的问题。

教材的这一基本模式,有利于学生从知识经验和客观现实出发,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改变了以往单纯教师讲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良好的数学素养。:

3.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

这一特点体现在对知识的结构编排上,与传统教材相比,立足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了大胆地改革。例如,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的编写,传统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本册教材编排顺序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编排,可以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特征、体积计算方法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圆柱、圆锥的理解。又如,传统教材是先学习比例尺,再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
而本册教材是先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后再学习比例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初步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编写本册教材时,特别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材通过圆的面积与圆内接正方形和圆外切正方形面积的比较,既估计了圆面积的大小范围,又渗透了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又如,在探索圆周率和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渗透了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圆的认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学媒体技术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既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怎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借助媒体搭台,注重活动中感悟”。

一、注重生活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

课一开始,如何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生活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能收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同时把数学的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小兔玩陀螺的情景”,这一生活情景的创设把同学们带到了游戏的快乐之中,同时也把同学们带进了“圆锥的认识”中,接着我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了生活中“圆锥”图片,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圆锥体就在生活中,圆锥体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情趣与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

二、注重学生兴趣的有效创设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使重点形象化、加深印象、易于掌握,难点具体化、直观化、易于理解。运用课件的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借助观察、比较、想象,逐渐把知识的实质把握在心里。例如: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教学中,教师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轮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时的可笑情形,让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加深对圆的性质的认识,起了很强的辅助作用。既巩固已学知识,又使学生趋于降低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又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再一次投入学习新知识的情景之中。同时,使学生深深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了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注重在旧知向新知的迁移时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环环相扣,知识衔接密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迁移规律,巧妙地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距离,给学生架起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降低了教学难度。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引入新课后,我问:“谁能说说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这一设计,不仅复习了圆柱的知识,而且在“圆锥的认识”时也起到了一个极好的铺垫作用。在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时,我说“每组的学生拿起桌上的圆锥,感觉一下和圆柱有哪些不同?围绕这几个问题思考:1、圆锥有几个面?2、底面是什么形状的?3、侧面是什么面?4、圆锥的尖顶叫什么?”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通过用手摸,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学生很快说出了圆锥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进一步学习圆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在思维卡壳时启发

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会遇到不能做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从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与过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圆锥的高”的认识,显得有些茫然,有的同学把圆锥的“母线”当成了圆锥的高,有的虽然指出了圆锥的高就是“从圆锥顶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可总让人感到明心不明口。这时,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形象、清晰地看到了什么是“圆锥的高”。学生可以说是茅塞顿开,全面认识了“圆锥的高”及“圆锥高的条数只有一条”。

五、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顾明远教授曾指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协作,共同探讨,合作互助,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别人的方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人课外都制作了圆锥,每个人都备有直尺和三角板。教学“测量圆锥的高”时,我让同学们先分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有的水平的端着直尺,有的竖直的扶着三角板或直尺,有的在读数,有的在记录,不一会儿就测出了圆锥的高,并总结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然后让小组代表展示“测量圆锥的高”方法,边说边做,其他同学是边看边评。

这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归纳总结出了“测量圆锥的高”方法: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个直尺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直尺和三角板或直尺间的距离。而且还提出了“测量圆锥的高”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可喜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养成了互助、合作与交流的好习惯。

推荐访问:知识 五篇 圆认识知识【五篇】 圆的认识知识(精选5篇) 圆的认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