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4篇

时间:2022-09-30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4篇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 1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33(一)政策背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4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4篇

篇一: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

录一、项目基本情况 ..................................3 3(一)政策背景 ................................ 3(二)项目背景 ................................ 9(三)项目概况 ............................... 16(四)项目主管部门 ........................... 17(五)项目立项和建设的相关批复文件 ........... 18(六)项目开工和建设时间 ..................... 18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18(一)经济效益分析 ........................... 18(二)社会效益分析 ........................... 20三、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及绩效目标情况 ............... 21(一)事前绩效评估 ........................... 21(二)绩效目标的设定 ......................... 25(三)绩效监控和评价 ......................... 26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 27(一)编制依据 ............................... 27(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 28(三)项目融资计划 ........................... 38(四)建设期资金平衡方案 ..................... 40五、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方案 ................... 41(一)项目运作模式 ........................... 41(二)项目运营收益 ........................... 45(三)财务费用 ............................... 51

 2(四)运营成本 ............................... 51(五)相关税费 ............................... 55(六)资金平衡测算 ........................... 55(七)会计报表 ............................... 64六、项目压力测试与评价 ........................... 73(一)压力测试 ............................... 73(二)总体评价 ............................... 73七、项目风险提示 ................................. 73(一)影响项目风险因素 ....................... 74(二)潜在风险应对措施 ....................... 77八、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 81(一)严格执行债券资金专款专用 ............... 82(二)信息披露计划 ........................... 82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2022 年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 号)精神,按照《财政部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财预〔2017〕89 号》文件,结合昌吉市 2022 年乡村振兴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基本情况(一)

 政策背景1 1. . 国家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 年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 5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

 4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 21 世纪以来第 18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 月 25 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2021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重点工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将会是这些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区域发展工作以及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点。结合脱贫攻坚的完成情况和乡村振兴新的目标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紧在完成脱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关键是抓好县、乡、村,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好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补齐突出短板,

 5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厕所革命”,结合各地实际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

 6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2 2. . 地方政策背景(1)《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中提出:促进一体多元文化繁荣与和谐美好社区建设。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文化建设;照现代化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相统一的要求,规划建设新农村和新城镇。加强和谐美好社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各民族群众共同居住同一社区,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谐相处。(2)“新疆全面推进新农村村庄绿化建设”新疆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建设已经从一般号召到试点探索、典型引路,发展到目前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支持、全面推进的阶段。该规划范围包括 14 个地州市 82 个县市区、743个乡镇,涵盖 7761 个行政村,建设规模 146.5 万亩。“新疆全面推进新农村村庄绿化建设”提出将:按照“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速推进新农村村庄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宅边、

 7路边、渠边、村边绿化,重点加强村庄外围防护林、村内公共绿地、农民庭院和街巷绿化,使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村内街巷绿化率达到 100%,种植不少于一行的行道树;庭院绿化率达到 100%,四旁植树和庭院内绿化率不低于 30%;村庄周围环村防护林程度达到 100%。街巷绿化要乔灌草结合,增加园林景观树种和珍稀树种的比重;庭院绿化要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林果树种和优质用材树种,为农民培育绿色银行,把庭院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 年 11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该《规划》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新疆的关键之举。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问题特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提升绿洲生态环境质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推动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战略举措。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在基层,薄

 8弱环节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执政基础,维护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增强广大农民安全感。新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对确保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性。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新疆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新疆的和谐稳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区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指出:要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工作目标、突出战略重点、坚持基本原则,确保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实现顺利转换。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强

 9监测预警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衔接。(二)项目背景1. 社会背景分析(1)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目前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就是“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过快乐日子”。主要包括乡村道路硬化、卫生设施、垃圾处理、饮用水及基本文化设施等。这是农民对农村环境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要求。所以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继续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主要有:生产和生活难以分开的问题。这里主要是指人畜分离,多少年来,人们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必须从思想上解决。农村卫生厕所情况:全市农村实际居住 25844 户,非卫生厕所 21220 户,无厕所 1212 户,卫生厕所 3412 户;2020年底有无害化卫生厕所 3409 座,其中沼气池式 157 座、双瓮漏斗式 457 座、完整进入下水道系统 1625 座、小型污水

 10处理系统 1170 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占实际居住户 13.2%,59个行政村建有公共厕所 89 个。垃圾收集处理情况:目前,由环卫统一清运垃圾全面治理的行政村 16 个。村上自行清运处理,生活垃圾治理不彻底的行政村 43 个。共配备垃圾箱 254 个、果皮箱 580 个;配备保洁人员 175 个。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目前,全市共有 6 个村庄生活污水接入城市主管网,6 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有小型污水处理。2019年新建 8 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得到管控的村庄占全市村庄数量的 11%。村庄绿化情况。全市村庄绿化树种以红叶海棠、榆树、苹果、大小叶白蜡为主,目前对 49 个行政村 165 个片区和10 条主干道两旁实施了绿化,实施了庭院内原则上不少于10 棵树工程。基本实现了“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2)部分乡镇基本情况三工镇:位于昌吉市政府西南 9 公里处,行政辖区面积125.3 平方公里,辖 7 个行政村、32 个片区,辖区常住人口6319 户 21845 人,其中男 10750 人,女 11095 人;其中汉族15112 人,占 69.2%;回族 5669 人,占 26%;维吾尔族 561人,占 2.5%;哈萨克族 137 人,占 0.6%,少数民族人数占

 11全镇总人口的 30.8%。全镇现有 61 个党组织,其中镇党委 1个、村级党委 3 个、党总支 7 个(村级党总支 4 个,机关总支 1 个,学校总支 1 个,新型组织党总支 1 个),党支部 50个(村片区党支部 35 个,机关党支部 4 个,学校党支部 2个,新型组织党支部 1 个(新成立印象戈壁酒庄党支部),住村访惠聚工作队党支部 7 个,寺管会党支部 1 个)。全镇现有党员 913 人,其中男 643、女 270,少数民族 121 人,占 13.25%;其中:维吾尔族 12 人,占 0.99%;哈萨克族 5人,占 0.413%;回族 96 人,占 79.3%。35 岁以下 138 人,占 15.15%;35 岁—60 岁 556 人,占 60.89%;60 岁以上 219人,占 23.98%;现有农牧民党员 749 人,占 82.03%;访惠聚工作队党员 39 人。全镇共有耕地 17 万亩,人均耕地 7.96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葡萄。榆树沟镇:位于昌吉市西郊 13 公里,东距乌鲁木齐 49公里,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 30 公里,西与呼图壁县接壤,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一个农、工、牧相结合的乡镇。全镇面积 426.24 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 20 万亩,山区草场 162万亩,辖 21 个村,总人口 1.5 万人。榆树沟镇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不断开拓进取,在农业、工业、二三产业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工业并举的经济发展之路。经济连年以 12%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

 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 4500 余元,被誉为全国知名乡镇。榆树沟镇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下辖 6个村委会:前进村、榆树沟村、四畦村、勇进村、曙光村、牧业村。榆树沟镇土地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亚洲中心...

篇二: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

22 村级产业发展规划 6 篇 2022 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篇 1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重要理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已发展经济、服务为民为中心,提高农民利益为目标,以新型农业化为动力,以调整经济发展结果为先导,以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引,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二、工作职责 1、搞好以党总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村“两委”班子实施考核管理。实行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管理到人,建立完善以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实行。

 2、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实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使全体党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彻底改变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工作作风,加强“三严三实”

 教育,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不段提高,把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3、切实做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把年轻有能力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计划用 5 年时间培养成熟 6 名党员,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增加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先力,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加强乡土人才作用的发挥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三、加强村集体经济的谋划 充分利用村集体资源,拓宽发展思路,使村集体净收入逐年增加。

 四、五年发展规划和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巩固脱贫成果,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着眼乡村振兴。

 2、加强村风民风治理,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确保任期内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3、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切实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4、结合实际,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模式和种植种类应改尽改。

 5、争取上级资金和部门支持,将水利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将主要机耕道路进行优化。通过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6、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引进有实力的能人、经商户、老板投资开发村庄木材深加工项目,有效拓宽致富门路,使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总之,村中无小事,事事谋发展;村民无小事,事事想致富。在今后五年任职期间,我们要创抓机遇,寻求支持,重点做好民情、顺应民心、切合实际的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22 村级产业发展 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篇 规划篇 2 1、指导思想: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期稳定的总体目标,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精神 18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自治区实施各种政策和政策,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劳动力的输出,促进全村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期稳定、有利于人民的政策的实施,及时实现扶贫、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教育,“五个保证”支持,最低

 保障和农村综合疗法,努力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村. 3、任务: (1)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为某地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领导下争取人们的心,做一个好工作在群众的工作,专注于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主导作用,团结和领导干部和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变化,敢于承担责任,并专注于改变干部的风格,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重点工程建设 1.落实住房建设项目,配合民政部门落实住房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安居乐业. 2.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解决过境道路和周边矿山的环境污染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饮用水工程改造,使全村居民随时可以使用自来水.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年加固泥泞道路,完善渠系和绿地建设,美化明亮道路,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4)工业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将努力探索出适合盈瓦提村的种植模式,改变现有的玉米、小麦单一种植模式,发展新鲜玉米、林果、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农业. 2.集成育种资源.整合现有农户,建立养殖合作社,提高科技养殖水平,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可能实行人户分离栽培模式,改善生活养殖环境. 3.支持和鼓励短期平稳企业到村落户,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农产品个体加工回收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4.在完成环境管理和美化的基础上,拓展庭院经济产业,发展乡村假日旅游. 4、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堡垒作用.继续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村委会学习和团结,进一步提高村委会的凝聚力、执政能力和执行力;推进党政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廉洁节约型村级组织,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职责.集中精力制定目标,齐心协力,在大局中下棋,画好蓝图,抓牢实施,确保计划如期实现. 2022 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篇 3 20_21_年,根据区委、街道党工委的各项指示,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村“两委”关于村发展的规划,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各项公益设施,保证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主要做好以下几项事情 一、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届__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使我村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强化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一是开展“大走访”活动,由支部书记带队,支委成员分头到党小组进行走访,询问走访对象生活中存在的现实困难,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了解群众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低保户、特困户的困难,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村两委每人帮扶一户困难群众,积极协助其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二是广泛征集承诺事项“处方”。开展党员献良策活动,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公开承诺事项的意见、建议。

 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需要。

 四是组织召开党群座谈会。通过联点领导点评的方式,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支部和党员的反映和评价,了解和掌握新的诉求和愿望,及时完善和修订群众不满意的承诺内容。

 二、抓好党员的组织建设 (1)制订党员学习计划,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依据上级的要求,根据党章,认真组织好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每月不低于一次的学习,主要学习党的章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技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提高科技文化知识水平,最终实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带头、带领群众致富。积极培养发展优秀的青年同志(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参加到我们的党员队伍,做到合格一个培养一个。

 (2)认真抓好两委班子组织建设 培养优秀的青年同志进入村班子;同时做好培养、学习进快进入角色。特别是注重平时的学习,新进班子的同志,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顾全大局的精神,不谋个

 人利益。搞好班子的团结,求同存意,共谋发展。做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做到大事共商,小事当场,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加强文化、社会事务工作管理,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1、抓好信访综治环境治理工作,维护村庄安全稳定。我村的综治维稳工作狠抓不放,做到矛盾来了,及时解决,及时排查,保证全村的维稳工作。

 2、加大力度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投入万余元加强路肩整治和环境治理工作。

 3、狠抓计划生育工作,确保落实各项任务。在实施计划生育工作中,村两委严格按照程序,完成乡政府下达的任务。

 4、做好村里建房安置工作。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继续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__普法”活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章程,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提高村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依法治理,维护我村的社会稳定。

 组织开展好志愿者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同时注重我村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要严格党员发展的条件和程序。认真抓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农村党员学科技”等有效载体,并精心开好党员组织生活会,增强党员意识,保持党员先进性。

 二是充分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科学合理的设岗、定岗、定责,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激发农村党员内在的活力和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参与新农村建设不竭的能量。在实践中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的反腐倡廉工作体制。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做到警钟长鸣。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增强领导工作的透明度。

 三是加强党风政分建设,打好群众基础,树好社会形象。

 总之,我村党支部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作风,继续发扬优点,不断完善自己,始终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并结合村里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22 村级产业发展规划篇 4 一、沟渠头村基本情况 一、沟渠头村基本情况: 沟渠头村位于官庄镇西南 3 公里处,总人口 165 户 698 人,包含两个自然村,俱家自然村和沟渠头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村庄南北布局,主干街道东边为居民区,其他区域为耕地,总面积 2352.17 亩,耕地面积 2172 亩,果园面积 1032 亩,全村主导产业为苹果产业,品种分为红富士和秦冠两种。全村共 18名党员,贫困户共计 30 户 105 人。2017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9600元,2017 年底共完成 1.5 公里水泥路铺设,2000 米自来水管道改造,3200 米排水渠铺设,安装光伏太阳能路灯 50 盏,建文化广场一个,沿村主干路建花园 20 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沟渠头村集体经济薄弱、来源渠道单一狭窄,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依赖于向上争取资金。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沟渠头村发展经验总结 沟渠头村 2015 年以前原本属于一个软弱涣散村、贫困村,自 2015 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官庄镇党委政府,县上扶贫农发办、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郭氏基金会(淳化脱贫奔小康协会)对沟渠头村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沟渠头村经过2015-2017 年摘掉了软弱涣散和贫困村这两顶帽子,这几年各级政府在沟渠头村累计投资超过 300 多万元,总结沟渠头村这几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沟渠头村的发展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局,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县扶贫农发办、基金会等外部资源的及时介入和强力刺激,使得沟渠头村在基础设施、民风民俗、产业发展等民生工程方面得到了根本转变,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摘掉了历史包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村庄。

 三、沟渠头村未来几年发展规划 站在沟渠头村新的历史起点,村“两委”班子由刚开始的被带着工作到如今的主动工作,作为“两委”会班子的领导他们个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逐渐成熟起来,决定抢抓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决定从 2019年开始做以下工作: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村庄治理。

 强化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积极吸纳青年人入党,强化中年党员教育,发挥老年党员积极性,打造一支铁的党员队伍,为沟渠头村发展奠定人才之基。准备建设村史馆、党建馆、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消费扶贫产品展示区等加强村民和党员的教育,让大家知道沟渠头村的发展历史,让党员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二)是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统揽,抓好产业富民。

 沟渠头村经过三年的产业发展探索,终于在菊花产业上立足,2018 年以来菊花产业为群众增收总计 40 多万,为全村贫困户分红 3 万元,菊花产业成了沟渠头村一项新产业,经“两委”班子协商,决定从 2019 年开始村集体承担菊花的种植工作,村委会和公司签订委托种植协议,“两委”班子领导带头种植,和部分村民种植,村委会把好质量关,做好监督人。核心内容一是探索一条适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业,为当地群众探索一条致富路;二是打造旅游产业链,菊花不仅能看,还能做茶饮用,想借菊花产业打造菊花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菊花产业价值。创新点在于我们这次做菊花茶是以菊花种植为基础,以菊花标准化加工为核心竞争力,以菊花销售为产业保驾护航,打造菊花茶种植、标准化加工、规模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单位建的加工厂已经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三)是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提前谋划做工作。

 沟渠头村 2017 年已经完成整村脱贫,目前贫困户剩余 2户,经过召开“两委”会以及党员群众代表会,经过研判觉得在做好巩固工作的同时,应该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做工作。

 1、打造以菊...

篇三: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

dash; 2 —莲都区未来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 年)为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莲都实际,特制定莲都区未来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 年)。一、目标体系(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等会议精神,将未来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努力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九大未来场景,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五村”联创,着力探索莲都未来乡村建设新路径,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莲都特色的未来乡村新面貌。(二)总体目标围绕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之地的总体目标,推动城乡关系变革重塑(融合促变),乡村形态变革重塑(改革促变),产业模式变革重塑(科技促变),按照抓点串线带面的思路,推动莲都乡村发展“一年大变样、三年成示范、五年成典范”,从 2022

 — 3 —年开始,每年建设引领型未来乡村 1 个,示范型未来乡村 2-3 个,到 2026 年底,建成引领型未来乡村 5 个,示范型未来乡村 10 个以上。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围绕“一脉三城、未来新城”空间规划布局,在进与退的辩证统一中构建多元融合新型城乡关系,形成“东南西北中、一心四带”的未来乡村布局(中部未来新城·城乡融合核心区、东部山水诗路·休闲乡村发展带、南部探峰溯源·生态村落发展带、西部无问东西·畲乡风情发展带、北部峥嵘北乡·红绿融合发展带),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跑道”中打造更多具有鲜明莲都特色的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城乡协同发展体系、未来导向农业体系,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图景。(三)建设原则1. 党建统领 , 示范引领 。坚持以党建贯穿于未来乡村建设全过程,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和“红耀绿谷、强基共富”工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清廉村居。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带动服务群众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不断提高党建统领未来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2. 生态优先 , 和谐共生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根本,厚植生态与经济、保护与产业、绿色与发展的和谐循环理念,依托乡村原有生态优势和发展特色,全面推广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生活和生产方式,营造

 — 4 —生态良性循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乡村。3. 以人为本 , 共建共享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受益,特别是解决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融合先进理念、现代文化和科技手段,提供高质高效公共服务,打造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乡村。4. 数字 赋能 , 整体智治 。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先行实践,集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加快数字变革对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人文教育、康养关爱等的支持支撑,着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乡村共富水平,打造整体智治的数字化未来乡村。二、工作体系(一)打造未来产业场景。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着力推动莲都农业产业发展系统重塑。找准农业产业补链强链的短板和断点,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四个中心”。围绕种业振兴等关键领域,推进华智生物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带动节水抗旱稻、蔬菜、甘薯等优势品种分子育种基地建设,加强与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打造全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积极招引推动“植物工厂”“中央厨房”等未来导向型项目,推广“山地智能大棚”“雾耕农业”“粮经共生”“粮经轮作”等产业模式,围绕“一心四带”未来乡村总体布局集中发展一批现代农业、未来农业项目,打造

 — 5 —农业发展新模式示范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强“莲城雾峰”“丽水枇杷”“处州白莲”等优势品牌培育,迭代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升级为“莲都乡村大脑”,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加快村社共富、浙里好物等特色场景应用开发,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变革,成立农旅融合产业协会,构建基层农业产业组织化服务体系,打造农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中心。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空间,以碧湖平原为主平台,推动市域农产品加快实现一二产深度转换及三产的衔接,打造辐射浙西南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创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强村富民为导向,加快推进兴村公司和乡镇强村公司实体化运营,探索引入乡村职业经理人,推动乡村运营专业化,确保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 10%以上。深化“三权分置”改革,探索“股份众筹”“土地入股”“村户联动消薄”等联农发展新模式,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 2026 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 25.53 亿元,全部引领村、示范村均创成 AA 级及以上景区村。(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组织部、区文广旅体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打造未来风貌场景。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设计,严守“三条红线”。全域实施花园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加强历史文化村落、古村落规划和保护,引进社会资本适度开发。推进未来乡村示范带村庄风貌联片改造提升,凸显主体文化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风景线。加快农村一户多宅、附房清理、拆

 — 6 —墙透绿工作进程,推进“一村万树”工程、开展“增花添彩”示范创建,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微改造”,利用原生植物,推动美丽城镇、美丽庭院、美丽街巷、花园乡村创建,匠心运用遮挡、开透、借景等手法,实现借景生景、移步换景,推动“丽水山景”品牌打造率先破题。(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妇联、区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莲都分局、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三)打造未来文化场景。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挖掘莲都乡村文脉,活化文化基因,打造适合现代人生活,兼具独特性、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文化 IP,并以此为基础衍生推动乡村文创产业、创意经济发展。完善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空间和文化学习设施平台,打造“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推动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在引领村设立服务点,打造乡土文化沉浸式体验服务。组建村级文艺队伍,每年开展 2 次以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擦亮古堰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港埠文化、古道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优势,推进集中连片乡村文化展示带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综合运用“创、评、展、传”等手段,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到 2026 年底,引领村 100%创成省级及以上文明村。(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文广旅体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四)打造未来邻里场景。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场地,建设“智慧广电+”“未来社区文 E 家”

 — 7 —“指尖上的导师”“浙里阅”等应用场景,推进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工坊、乡村博物馆等公共空间营造,打造开放式乡村邻里交互交往空间。田园新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区,完善大搬快聚安置小区周边公共服务配套空间规划,尊重乡风民俗,打造集党群、养老、助残、医疗、聚会、自治、双创服务等于一体的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综合体等,有序引导村民尽快完成市民化进程;近郊地区依托城市邻里中心建设布局,实现邻里中心城乡共享;偏远地区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节点,完善超市、娱乐、健身、阅读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区域共享乡村邻里中心。完善保留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配齐配全设施,发挥综合服务功能。支持村集体利用村内闲置厂房、民居等存量资源打造乡贤会客厅,做好乡贤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回归返乡服务工作。探索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与邻里活动常态化机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妇联、区财政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民政局。)(五)打造未来健康场景。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推动“疫指通”深化细化网格化协同功能,构建“严防输入、精密智控”的乡村疫情防控网系。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试点村至少配备 1 支家庭医生团队并定期开展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应急救护系统,实现“20 分钟医疗服务圈”。推进智慧流动医院工作,为村民就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对标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优质养老服务全面推进,建设 10 分钟基本养老服务圈,15 分钟专业养老服务圈,20 分钟医康养融合圈。加强农村残疾人公共服

 — 8 —务供给,推进农村公共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慢行绿道和运动场所,实现“15 分钟健身圈”。到 2026 年底,实现村民“浙丽保”参保率 95%以上。(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医疗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六)打造未来低碳场景。推进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共融生态环境。深化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整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生活污水设施的标准化运维、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全覆盖。加快新能源设施布局,实施碧湖平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莲湖水库工程,建设幸福河湖。对标欧盟实施肥药双控,发展秸秆资源,促进低碳农业循环发展。开展低(零)碳村试点建设,打造控碳水平、碳汇能力提升引领型示范村。开展无废乡村创建,探索建立生态系统 GEP 核算制度和应用体系。到 2026 年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 100%,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创成“一村万树”省级示范村 18 个。(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区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七)打造未来交通场景。加快“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强化村庄主干道提升建设,一心四带重要节点村全面消除村级“断头路”,实现环线贯通。开展美丽公路建设,引领村、示范村至少建成一条 5 分钟步行可达的绿道。重视试点村内支路建设,普遍实行车行入户,户均车位达到 1 个以上。合理设置公共生态停

 — 9 —车场、快速公交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全覆盖。依托“村社共富”场景,推动农业农村与供销、邮政、旅投等部门多跨协同,畅通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快递收寄快递不出村,试点村至少设置快递寄送点或智能快递柜 1 处。设置村级标识标牌和智能导游系统,试点打造个性化智慧农村公路。到 2026 年底,计划实现乡镇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车率 92.8%,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 73.3%。(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供销社、区商务和金融发展中心、区邮政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旅投公司。)(八)打造未来智慧场景。加快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普及率和覆盖率,推进千兆光纤网络、5G 通信村庄全覆盖,科学打造村庄导览系统。实施“雪亮工程”,实现农村公共出入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 100%。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服务、乡村治理”等主要领域,建设莲都乡村大脑,全面贯通省市数据、应用,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农村闲置资源盘活、“花园云”“莲里乡”等平台和场景贯通,积极探索产业大脑+共未来农场建设模式,形成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数字乡村领域重大场景应用和数字化改革成果,依托“浙农码”实现治理、服务、发展等应用和数据一码集成、一屏触达。加快推进碧湖田园新城智慧城市 3.0 系统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培养网络直播、网上农博、跨境电商、私域电商等新平台新业态。(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纪委区监委、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大数据发展中心、区文广旅体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

 — 10 —商务和金融发展中心。)(九)打造未来治理场景。按照市级清廉村居建设规范要求,突出数字化场景应用,构建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广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和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农村集体“三资”全程闭环管理。培育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引导乡贤、青年在党组织领导下参与村庄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营商环境。依托莲都乡村大脑,在发展、服务、治理三个维度实现业务和数据集成,构建莲都特色的乡村信用体系,健全公益、道德、诚信等积分累计兑换机制,发挥信用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到 2026 年底,信用乡村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占比 55%,省级民主法治村占比达到 30%。(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委政法委、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统战部、团区委、区司法局、区民政局。)三、政策体系(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纪委区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卫生健康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等单位为成员的未来乡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委农办)。...

篇四: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

mdash; 1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

  为落实省“十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结合 XX 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2 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 XX、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 2025 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 110 亿斤以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一)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抓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融入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河南核心片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

  — 2 — 技术,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 2025 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 1200 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发展到 260 万亩左右,再生稻发展到 100 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 110 万亩左右。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培育力度,推动联合与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抓好 X 县、XX、XX、XX 等产粮大县和 XX、XX 县、XX 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建设,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做强现代粮食产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

 (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到 2025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 900 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 2025 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

  — 3 — 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提升种业发展质量。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重点培育弱筋小麦、水稻、油菜、花生、食用菌等优势农作物以及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急需优良品种,到 2025 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7%以上。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推动新县生猪育种新高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度,推动提质增效,支持 XX 县建设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支持 XX 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争取创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生猪存栏,对年出栏 1 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生猪全产业链,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大

  — 4 — 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支持主销地龙头企业到我市布局屠宰产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就地屠宰加工,不断提高猪肉深加工比例。大力推进“秸秆换肉”,实施牛羊养殖大县和龙头企业培优工程,积极培育平桥、XX 县、XX、XX 成为肉牛、肉羊养殖大县。打造华英 50 亿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二)做 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优质小麦、茶叶、水产品、花生、中药材、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草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大高油、高油酸花生面积,在沿 XX 县区打造沿淮花生产业带,到 2025 年优质花生发展到 130 万亩左右,高油酸花生占比达到20%。支持油脂龙头企业在我市花生主产区加快产业布局,建立大型油料加工企业,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到 2025 年,油料加工企业加工业总产值达到 20 亿元,培育年产值 5 亿元以上的企业 3 家。做优果蔬产业,开展果蔬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以XX 区、XX 县、XX 县、XX 区、XX 县等县(区)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水平,到 2025 年食用菌年产量发展到 50 万吨左右。实施中药材保护开发工程,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到 2025 年中药材发展到 50 万亩左右。做精茶产业,加强“XX 毛尖”、“XX 红”品牌运作与推广,到 2025 年,全市

  — 5 — 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 300 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三)链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畜禽、中药材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条,培育超百亿元的重点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 2025 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力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数量在全省第一梯队。(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

 (四)加强载体建 设。统筹农业农村发展载体平台建设,推动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叠加效益。坚持“一县一业”“-镇一特”“一村一品”,到 2025 年 60%以上的县培育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创建 30 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培育大别山北麓茶叶、油茶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实施“园长制”,开展提升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 2030

  — 6 — 年,实现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域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整市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到 2025 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稳定在 43%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3%以上,基本实现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到 2025 年,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数量进入全省第一梯队,50%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实施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带动效应,大力培育“XX毛尖”“XX 山茶油”“XX 弱筋小麦”“XX 虾稻米”“南湾鱼”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塑造“食尚 XX,道地食材”公共品牌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储备局)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示范县创建,到 2025 年,家庭农场发展到 2 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 3000 家。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到 2025 年,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 180 家以上,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

  — 7 — 范社发展到 600 家以上。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和示范服务组织,到 2025 年,省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发展到 50 家以上,供销社系统建设标准化一站式为农服务中心 10 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市供销社)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安置区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乡村振兴局)

 (二)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向脱贫地区引入机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开展消费帮扶。加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多途径推动稳岗就业。进

  — 8 — 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受灾群众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乡村振兴局)

 (三)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建立帮扶台账,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限期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教助和急难救助,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基本标准,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健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乡村振兴局)

 五、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一)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把握乡村发展走势,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到 2025 年,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划定乡村风貌分区和特色风貌带,明确各地乡村风貌塑造方向。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委员会制度,完善规划机制,加强对农村宅

  — 9 — 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的有效管理。(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一体推进乡村设施改造、服务提升、乡风塑造和治理创新,打造能留住乡情、乡韵、乡愁的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县域城乡清洁能源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行动、农村房屋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大力实施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逐步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能源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市电力公司)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按要求完成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等年度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十县百镇千村”示范。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孝善文化,

  — 10 — 建设文明善治乡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到 2025 年,力争具备条件的镇村都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 60%。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到 2025 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 80%以上。稳慎推进新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盘活利用农村各类资产资源特别是脱贫攻坚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成立经营实体,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脱贫县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全县域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追赶全省平均水平。参与万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行动,到 2025 年,全市所有村都有集体经营收入,其中年经营收入 5 万元以上的达到 80%。(责任单位;...

推荐访问:2022年村庄发展设想 村庄 设想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