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生命格言【五篇】

时间:2023-06-28 1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3、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人轻易放弃生命。每个人心中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身体健全的人如此,身体不便的人同样如此。健康的人为父母给予的一副好身体而努力,残缺的生命为了对生命的执着而努力。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有关生命格言【五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生命格言【五篇】

有关生命格言范文第1篇

1、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2、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张闻天

3、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人轻易放弃生命。每个人心中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身体健全的人如此,身体不便的人同样如此。健康的人为父母给予的一副好身体而努力,残缺的生命为了对生命的执着而努力。

4、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无名氏

5、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6、生命是每个人的财富,世界因有了生命而绚丽多姿,生机勃勃,让我们热爱与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生命是短暂的,是一去不复返的,人的一生就如白驹过隙,时间不可倒转,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光彩。

7、生命有时很脆弱,但有时也很顽强,有时天塌地陷,世界毁灭,但生命也不会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他会用他顽强的毅力;
与死神勇敢的拼搏,用尽最后的余热把生命怒放!生命之树之所以常青,奋斗的力量之所以不竭,就是因为生命还怀着美好的梦想,还拥有着爱的火种,生命便再一次绽放,爱是伟大的,爱的力量永无止尽!

8、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9、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10、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11、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2、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13、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贯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14、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恶。——海涅

15、倍珍惜每刻青春,使它在有限的生命线段内尽可能发出最大的光和热。——佚名

16、长命也许不够好,但是美好的生命却够长。——富兰克林

17、旅程的终了,将是我们生命的结束。——梅特林克

18、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周恩来

19、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20、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21、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佚名

22、生命是美好的,一切物质是美好的,智慧是美好的,爱是美好的!——杜伽尔

23、今天就是生命——卡耐基

24、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是诚挚的,坟墓并不是他的终结点。——朗费罗

25、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恩格斯

26、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27、善待生命,我们就要让生命有意义。一个人的存在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而不应该让别人意识到他仅仅活着而已。当你立下汗马功劳时,人们会敬仰你,想象你一样拥有同样的生命。你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你用行动维护了它的尊严。

28、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29、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30、只要愿意去做,人无所不通。——艾略特

31、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谚语

32、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罗曼`罗兰

33、也许生命的美,就是源于短暂,像烟花燃放瞬间留下了一道美丽的痕迹;
也许生命的生命的美,就是因为无奈,像春花秋月在凄美的叹息中,演绎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器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着无奈,也许这就是生活。

34、斗争是甜蜜的。——雨果

35、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拜伦

36、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7、如果人生有也能有第二版,我将会如何认真地修改校对!——克莱尔

38、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39、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爱它。——罗曼罗兰

40、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41、人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比起幸福,不幸是更好的老师。——弗里奇

42、我们的生命,像世界的协奏曲,由相异的因素组成——蒙田

43、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维斯冠

44、人的一生,应当像这美丽的花,自己无所求,而却给人间以美。——杨沫

45、生命源于母亲的孕育,它是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珍贵财富。在我看来生命是无法衡量的!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46、生命会给你所需要的东西,只要你不断地向它要,只要你在向它要地时候说得一清二楚。——爱因斯坦

47、当我活着,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惠特曼

48、我最喜欢的是生命有种种经验而千锤百炼。——蒙森

49、生命,它不是人类独享的尊贵,它的存在不应该只为人类。生命的重量,不是依大小衡量,即使那些渺小,甚至用肉眼看不到的生命,它也是有存在价值的。请不要忽视它,不要威胁它,更不要以为它微不足道,而将它占为己有。请认清这些“颗粒生命”。

5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51、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52、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瞿秋白

53、生命是一支箭——范戴克

54、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曼杰

55、我们不能坐等令逸乐盗取我们的生命!——林肯

56、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佚名

57、人真正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王尔德

58、没有人永远活着,没有东西可以经久。——泰戈尔

59、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60、我们哭叫着降生,痛苦地生活,失望地死去。——佚名

61、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62、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费尔巴哈

63、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有的人就像即将要开的鲜花,还没到开放就凋谢。可有的人遇到灾难挫折还要顽强地把生命怒放!

64、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65、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泰戈尔

66、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67、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68、生命是一支织梭。——莎士比亚

69、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短长。——佚名

70、动则生,静则乐。——杨万里

7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72、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73、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奇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74、人的生命就是不断的适应再适应。——哈代

75、生命短暂,切不可猬琐偏狭。——狄斯累利

76、假如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不要去指责生活,而应该指责你自己。——里尔克

77、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7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罗曼罗兰

79、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80、我们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气,可以在一小时内又狂暴又平静。——爱默生

81、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82、生活是复杂的,——坎贝尔

83、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84、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乔桑塔亚那

85、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8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87、人生就象打橄榄球一样,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冲过去。——罗斯福

88、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89、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杜伽尔

90、生命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91、我们的生命可以伟大,也可以渺小,但不管怎样我们要挺直生命的脊梁,把生命努力进行到底,善待生活、善待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大概就是生命的定义吧!

92、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马克思

93、谁也不会象老人那样热爱生活。——索福克勒斯

9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95、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生命

96、人生似朝菌。——寒山

97、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98、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顾况

99、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100、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01、生命由种种经验而千锤百炼。——蒙森

102、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103、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104、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孟德斯鸠

105、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塞内加

106、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107、我不能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支和陡峭悬崖搏斗的激流,你应该纵身跳进那茫茫的,不可知的命运,他愤激地奔腾起来,直冲到了这危崖时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108、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有关生命格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格语法 菲尔墨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语义关系

1.格语法的来源

格语法(Case Grammar) 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J.Fillmore)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来的着重探讨句法结构与语义之间关系的一种语法理论和语义学理论。其先后在其主要著作《关于现代的格理论》(Toward a Modern Theory of Case,1966)、《“格”辩》(The Case for Case,1968)、《“格”辩再议》(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1977)中阐述了他的理论,其中的《“格”辩》是代表性论文。他认为用各类格框架分析句法结构要比乔姆斯基的转换规则方便精密得多。菲尔墨以上这些系列论文形成了一个语法学派,即所谓格语法,它实际上是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

2.格的含义

在传统语法中,“格”是指某些屈折语法中用于表示词间语法关系的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这种格必定有显性的形态标记,即以表层的词形变化为依据。简言之,格语法就是研究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的语法。按照格语法的基本观点,对语言符号的研究分三个层次,即句法层(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层(研究语言符号和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层(研究语言符号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格语法正是在句子的语义层上进行研究。传统语言学中的格只是表层格,其形式标志是词尾变化或者词干音变,这是某些屈折语的特有现象。格语法中的“格”是“深层格”,它是句子中体词(名词、代词等) 和谓词(动词、形容词等)之间的及物性关系(transitivity),这些关系是语义关系,它是一切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格是在底层结构中依据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来确定的,这种关系一经确定就固定不变,不管它们经过什么转换操作,在表层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与动词形成什么语法关系,底层上的格与任何具体语言中的表层结构上的语法概念都没有对应关系。

3.格语法 (着重研究句子的语义平面)

格语法以功能关系为基础,试图通过揭示句子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及深层的格关系,对语义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菲尔墨的理论强调了表层结构的特殊性及深层结构的普遍性。菲尔墨认为,格语法和传统语法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格语法中的“格”和传统语法中的“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属于深层结构方面的“语义现象”,而后者则属于表层结构方面的“语法现象”。他的语义格与深层格框是“反映语言与客观世界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因此,动词的深层格框及其语义格不但适用于分析英语中的动词,而且也适用于分析所有的人类语言中的动词。在一个句子中,动词被认为处于中心位置。按照菲尔墨的观点,一个句子可由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构成,即SM+P。而命题P是动词及其相关的各种格,如果用V表示动词,用C1,,C2,C3,……Cn表示各种格,PV+ C1+ C2+C3+……Cn。格的描述方式为:格标(K)+名词短语(NP),符号表达式为:C=K+NP。其中格标K是引导名词短语和定义其与动词关系的介词,可有可无。

底层格的概念相当于人类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所作出的判断。菲尔墨在 1996 年认为命题中需用的格包括 6 种:(1) 施事格 (2)工具格 (3) 承受格/与格 (4)使成/役格 (5)方位格 (6)客体格。后来,他在语言分析时又加了一些格:(7)受益格 (8)源点格 (9)终点格 (10)伴随格。分别如下:

(1) 施事格(A=Agentive) 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能察觉到的典型的有生命的动作发出者。例如: He (A) laughed.

(2) 工具格(I=Instrumental)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或状态而言作为某种因素而牵涉到的无生命的力量或客体。例如: He cut the rope with a knife(I).

(3) 承受格/与格(E=Experiencer/D=Dative)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或状态所影响的有生命物。例如: Smith killed the policeman(E).

(4) 使成/役格(F=Factitive/R=Result)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产生的事物的名词或名词片语。例如: Tony built the shed (F). / Tony repaired the shed(非使成格)。

(5) 方位格(L=Locative) 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或状态的方位或空间方向,例如: He is in the house(L).

(6) 客体格/受格(O=Objective) 表示由名词所表示的无生命事物在动词确定的动作或状态中,其作用要由动词本身的意义来确定。例如: He bought a book (O).

(7) 受益格(B=Benefactive) 表示由动词所确定的动作为之服务的有生命的对象。例如: John sang a song for Mary(B).

(8) 源点格(S=Source)表示由动词确定的动作所作用到的事物的来源或发生位置变化过程中的起始位置。例如: John bought a book from Mary(S).

(9) 终点格(G=Goal) 表示由动词确定的动作所作用到的事物的终点或发生位置变化过程中的终端位置。例如: John sold a book to Mary(G).

(10) 伴随格(C=Commutative) 表示由动词确定的与施事者共同完成动作的伴随者。例如: John sang a song with Mary(C).

4.使用格语法进行语言分析:格框架约束分析技术

4.1分析结果可以使用“格框架”来表示。

在格框架中,不仅可以有语法信息,而且还有许多语义信息,语言信息是整个格框架的最基本的部分。一个格框架可由一个主要概念和一组辅助概念组成,这些辅助概念以一种适当定义的方式同主要概念相联系。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概念可以理解为动词,辅助概念理解为施事格、受事格、处所格、工具格、工具格等语义深层格。

4.2使用格语法进行语义分析的内容:把格框架中的格映射到输入句中找到的短语上。

4.3分析基础:词典中要记录动词的格框架和名词的语义信息。

4.4分析步骤。

(1)判断待分析词序列中主要动词,如果判断出,则在动词词典中找出该词的格框架。否则,对于待分析的词序列,查找带有格框架的动词词典。

(2)识别必备格。

(3)按照与(2)相似的方法识别可选格。

(4)根据句子中出现的标志判断句子的情态Modal。

如果处理完(2)、(3)和(4)后,分析词序列中还有未识别的成分,则或者分析出错,或者待分析的词序列不合法,或者动词的格框架、名词的语义信息不正确。如果分析成功,则得到待分析的词序列的格框架。

5.结语

总之,格语法所提出的在不同语言间存在相同的语义关系,部分地揭示了语言的客观现实。格语法问世以后,在语言学界曾引起强烈反响。但由于格语法本身的缺陷,如语义格分类的模糊,经不起实践的推敲,渐渐失去当初的魅力。尽管格语法本身存在很大的不足,但它为语言学的发展,以及语言习得、语言互译、机器翻译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Fillmore C J.Toward a modern theory of case[J].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Report 1,1966.

[2]Fillmore C J.The Case of Case[M].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1968.

[3]陈利文.格语法翻译理论及其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韩瑞峰.基于格语法的问答系统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何晓炜.从格理论的变迁看生成语法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4年09期.

[7]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有关生命格言范文第3篇

一、维特根斯坦图象论中的构成识度

“构成”这个词在本文中大致意味着“使得某物当场出现并可能”,特别要与“对某种现成物的表象”及“由某些我们已熟悉的基本单位组成”这样的意思区别开来。《逻辑哲学论》中的“Bild”通常被翻译成“象”或“图象”,并且被不少哲学家,比如罗素、派尔斯和马尔克姆,理解为表象意义上的图象,因而失去了它的构成含义。按照他们的看法,维特根斯坦的图象理论意味着命题图象以对应的方式来表象由对象组成的事态(Sachverhalt)或原子事实,即命题中的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智慧”)以及这些名词之间的组合关系(比如“苏格拉底具有智慧”)对应于现实中的对象和由这些对象组构而成的可能样式。这是对图象论的一种从本质上有缺陷的解释,因为它没有看到此图象的一个关键的功能,即正是通过图象的构成性,上面讲的对应式的“表象”才可能。由于这个缺陷,这种有还原论倾向的解释(即认为“对象”是一种现成实体,由它组合成事态)很容易被转变为一种关于意义的经验主义标准。并且,按照这种看法,维特根斯坦所坚持的命题的逻辑形式本身不可被表达的观点是古怪的、乃至反理性的。比如,罗素和卡尔纳普就认为,虽然一个语言可能无法被用来表达它自己的逻辑形式,但却可用更高阶的元语言来表达这个语言的逻辑形式。[2]

本文的这一部分将要论证维特根斯坦图象理论的非还原论的以及非唯理论的本性,我称之为“构成的识度”。并且要表明为什么图象的构成功能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早期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这种构成的思路,逻辑形式的不可直接表达性以及它与“逻辑句法”的区别就清楚了。

首先应该弄清楚早期维特根斯坦诉求于“Bild”或“图象”来探索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可能性问题的动机。在我看来,这个动机来自两个主要的考虑。一是语言的意义一定要与表达式的真值(“真”或“假”)有关。而且,维特根斯坦这时的真理观还是符合论的,即认为语言表达式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实在相符合。由于这样一个可以称之为“与实在相对应”的要求,他也如其他许多分析哲学家一样认命题(Satz)、即有真假可言的语言表达式在众多种语言表达式中占了一个特殊的地位,代表了语言的本质。维特根斯坦的第二个考虑可以被称为“意义在先”,即要求语言表达式或命题陈述句子必须在被确定为真的或假的之前就具有意义;
不然的话,我们就根本无由去确认它们的真假。

这样的两个考虑似乎是相互冲突的,因为后者要求一个语句的意义独立于它事实上的真假与否,而前者则意在将意义与真值联系起来。弗雷格却认为这两个要求可以同时被满足,为此提出了“一个句子的意义即其真值条件”的意义观。但是,在涉及实在世界的语言中,如何真切地理解“真值条件”呢?比如,如果用“S”代表“雪是绿的”的这句话,它的真值条件应该是“S是真的,当且仅当,雪是绿的;
否则S就是假的”。问题在于,这种对真值条件的语义学解释似乎在原地踏步,并不直接有助于我们理解真值条件到底如何决定了这个句子的意义。所以,经验主义者认为应该将这句话的真值条件或意义解释为:

S是真的,当且仅当,S所描述的事态“雪是绿的”可被感觉经验所证实;
否则,S就是假的。

但是,这种解释丝毫无助于意义问题的解决,因为它实际上是跳过这个问题,假定我们已经知道了“雪是绿的”是怎么一回事或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所要做的只是去证实它的真假。

维特根斯坦的“图象(Bild)”意义论就是为了处理这样一个两难局面而提出的。他对于上述的两个要求(“维系实在”和“意义在先”)所造成的这样一个紧张局面的内在含义比任何人都更敏感。因此,他也不能同意弗雷格和罗素那种还嫌稀松的意义理论中的一些观点,比如认为专名不只有意谓或指称对象,还有意义;
命题可被视为一个复合名词,等等。维特根斯坦坚持,只有在命题或句子(命题符号)的层次上,意义才出现。因为只有命题句才能构成(bilden)有关实在的图象(Bild)。以这种方式,他相信那两个要求被同时满足了。

转贴于

将命题视为“实在的图象”(ein Bild der Wirklichkeit)[3] 是一个极为新颖有趣的思路,表现了维特根斯坦那种领会问题要求所在并深究到底的思想特点。讲“图象”,首先意味着命题与实在(“事态的存在与不存在”,2.06)之间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命题图象中的成分与可能事态中的成分相对应,由此就有命题表达式中的单纯符号构成的样式与事态中的对象的可能构成样式之间的对应。(3.21,2.1514)以这种方式,图象理论满足了“对应实在”或“与命题的真值相关”的要求。然而,这种“对应”很明显不会是实现了的对应,或与“事实”的对应,那样的话有意义的假命题就不可能了;
而只能是命题图象与事态单纯成分(对象)的可能组合样式的对应。(2.15,2.202)但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我们能知道一个命题所表达的是一个事态的可能形式而非无根据的“非存在”呢?这是图象论或意义理论的最吃紧处,稍一放松就会滑入经验证实论或先天观念论。上面已讲到,经验证实论(在类似的意义上也包括先天观念论),实际上是以脱开真正的意义问题的方式来设定意义的标准,因而不可用。

《逻辑哲学论》的2.0123节至2.0271节及3.263节似乎是在表述这样一种判断事态的可能形式是否存在于命题之中的标准;
即要看命题中的成份所对应的事态中的对象是否存在。而经验主义者、比如罗素等则倾向于将这些对象解释为经验的对象,比如“雪”,“绿”,“白”、等等。如果它们存在,则由这些成份组成的命题、比如“雪是绿的”就具有由这些对象所构成的样式的图象,也因此是有意义的;
否则它就无意义,并非一个可真可假的命题。如果这些对象的事实上的组合样式(比如“雪是白的”,如果用语言表达的话)与该命题的成份的组合样式(“雪是绿的”)不同,则该命题为假;
否则为真。简言之,即命题成份所对应的对象的存在与否决定命题有无意义,对象事实上的组合方式与命题成份的组合方式之间的符合与否决定命题的真假。但问题恰恰在于,我们到底如何能“看出”命题成份所对应的对象是否存在呢?如果诉诸经验观察,实际上就是假定我们有某种直接了解对象或名词意谓存在与否的方法;
而且,由于经验对象总是通过命题所描述的具体事态而被观察到的,这实际上也就假定了我们已经在某些场合知道了与这些对象相关的某些命题的意义。这岂不又漏掉了意义问题本身?因此,维特根斯坦一再强调只有在命题(词的合乎句法的组合)和事态(Sachverhalt, 奥格登的英译为“原子事实”,不甚妥当,因为它只是可能的事实)即对象的构成样式(2.0272)的层次上,词(名字)才有意谓(Bedeutung)(3.3), 对象才能被思想(2.121)。我们根本无法离开命题及其意义来考察对象的存在与否。这里我们又面临一个充满了张力的局面:一方面命题有无意义要看其成份指谓的对象是否存在,另一方面对象又无法在脱开事态及其命题的孤立状态中得到思考。(2.0122) 在这里,我们语言的表达能力看起来已达到了极限。维特根斯坦的图象意义论便是为了充分承受这一层层的(解释学)张力和消解其中的对立而提出的,并因此而满足了“意义在先”的要求。

命题图象说的关键是“象”(Bild)的自身显示(zeigen)的含义。这也就是说,只有一幅图象,更确切地说,是一幅逻辑的和有清晰的表达节奏的(artikuliert,3.141)图象才能让我们在某个意义上看出它确是关于事态的图象而非(比如)概念形而上学的虚构。命题图象所显示的、即一个逻辑形式的存在,恰恰是命题无法作为内容而正面说(sagen)出或表象出的。(4.121,4.1212) 因此,上面讲的关于此图象如何对应于事态的说法和例子(“雪是绿的”)都应被进一步修正和深化。“雪是绿的”这个命题的主谓结构或形式化的表达“(X)(F(X)L(X))不可能就是此命题的逻辑形式,因为在这个层次上此命题并不是一幅能被当场理解的图象。此命题的成份及它所指谓者必须是比“雪”和“绿”更单纯也更到底的的名字和对象,以便能在形成或音节清晰地表达出命题的同时,既作为被构成者又作为此命题的形成所必需者参与进去。(2.02,2.021)。对于这样的逻辑化、单纯化并因此而图象构成化了的对象,已经无法去谈论它们的数量乃至存在与否(4.1272);
这也就是说,它们的存在的可能性只能通过命题图象而显现出来,因为这种单纯化了的对象“仅仅能够决定一个形式而非物质的属性”(2.0231)。所以,命题图象的形成意味着对象的内在组合样式和有关对象的“第一次”出现。在最终的意义上,这些对象并不现成存在于命题图象的形成之先。这也就是说,维特根斯坦讲的对象是世界的实体,但不是现成的实体。

正是因为单纯对象的组成样式(事态)自发地出现于命题图象的形成之中,在这事态与图象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在此形成中建立起来的、被构成的联系。这也就是说,命题的内在形式与世界的结构在一个重要的意义上已经耦合了起来,(2.1514) 即两者都已经预设了或共享了逻辑(形式)和整个的逻辑空间。(3.4 - 3.42)由于在根本处已经有了这样一种先于真假区别的共享,命题的图象乃是那可以在还未与实在进行比较之前就描画此世界的逻辑的图象(2.182)。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根本的在先性,逻辑本身或逻辑形式本身无法被命题象事态那样地表达出来,而只能通过“音节清晰地说出”(3.14,4.032) 和形成命题而自发地被显示出来。基于同样的理由,逻辑(不同于逻辑句法)是不能被有意识地违反的(3.03 - 3.0321)。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维特根斯坦讲的逻辑具有一种亚里士多德、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所没有的原初含义。所以,维特根斯坦这样写道:“人具有去构造语言的能力;
凭借这种能力,每个意义都能被表达出来。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不需要预知每个词是如何意谓的以及意谓着什么。--这正如人们在不知道每个单音是如何发出的情况下能够说话一般。日常语言是人类有机体的一部分,并且并不比这个有机体更少复杂性。人类不可能从日常语言中直接抽取出语言的逻辑。”(4.002)实际上,只有在这种“不需要预知每个词是如何意谓的以及意谓着什么”并且“每个意义都能被表达出来”的情境下,有意义的假命题才是可能的。[4] 考虑到维特根斯坦的“与实在相关联”的意义要求,这种反还原论的天然语言观就更令人感到不寻常。维系着这两种倾向的纽带就是命题的逻辑图象理论;
而这种理论是建立在他关于对象或世界实体的“形式”的、即被命题当场表达的可能性的独特理解之上的。通过图象论,实在论和先验论被在某种意义上贯通了起来。“图象”比实在论讲的“事实的图象”和先验论讲的“先天形式”都更原本,并因此带出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后果。

其后果之一就是“逻辑”不再被理解为思想的正确推理形式或思想中的现成“逻辑对象”(4.441)之间的关系,而是那在命题图象的形成中被显露出来者。是它使得语言和世界形式之间的对应可能。这种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逻辑与图象的结合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其后果之二就是这种使得语言表达可能的逻辑及其形式不能再被命题有意义地表达,因为逻辑形式根本不是任何现成者。去说它最多也只意味着通过它自身、以不同的形式去表达它,因而导致重言式。除了这种“在先性”之外,还可将这种逻辑形式的不可表达性理解为:单纯对象实际上超出了明显可命名的范围。[5] 所以,由命题图象和此类对象的可能构合形态共享的逻辑形式也就比任何可表达的语法的规定性要复杂丰富得多。[6] 所以,维特根斯坦在4.002中认为日常语言具有一种象人类有机体一样的复杂性,其逻辑是不可表达的。这也就意味着,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比对语言的任何语法分析都从根本上更复杂、更微妙也更明白晓畅的过程。(3.262)[7] 这也就是他所讲的“只有命题句才有意义;
只有在命题的构合中,一个名字才有意谓”(3.3)的深层原因。命题对维特根斯坦“不是一些词的混合”,(3.143) 而是一种被清楚给出的、原本的、并靠自己的“内在性质”(4.124)而显现自身意义的语言使用。在“与实在相联系”的要求面前,命题是唯一被真实使用的和具有构象功能的语言单位。单纯对象的名字不可能有自己的意义,它只能在命题的图象构成中不期然而然地却又是合乎逻辑地获得它的指谓。换句话,单纯对象是形成命题图象所要求的和原发地显示出来的,而非经验上给予的。维特根斯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与此相关,图象意义论的第三个后果便是逻辑句法或逻辑学家们所从事的逻辑不等于维特根斯坦讲的逻辑形式或逻辑,前者只是达到后者的某种必要条件而已。逻辑句法的功能就在于不涉及符号意义地保证符号使用的单一性和一致性。(3.325-3.33) 语言活动需要它,以便让人能够在说出命题时“自动”地、即在还未与实在做比较的情况下形成图象或显示出逻辑形式。这两者--逻辑形式与逻辑句法--的不同可具体地表述为:逻辑形式不可被直接表述,逻辑句法可以被表达或从外在形式上得到规定;
前者不可在语言使用中被违反,后者却可以;
前者由命题图象与被此图象所描画者共享,并因此就是此命题的意义,而后者却与意义无关;
前者是被自发形成的,后者是在关于逻辑句法的书中被事先规定的。因此,如果我们仍然遵守《逻辑哲学论》的语词用法的话,卡尔纳普的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他通过在元语言中构造语言的逻辑句法而证明了语言的逻辑形式是可表达的、是站不住的。而且,逻辑句法对于维特根斯坦而言并不总是与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连系在一起,日常语言的使用本身就是合乎逻辑句法的。(4.002,5.5563)哲学上的混乱只是由于被它的外在形式的含混所欺骗而导致的。

二、海德格尔的象论

在西方哲学中,另一位赋予“象”以根本的存在论意义的思想家是马丁.海德格尔.不过他并不是在他的最著名作品《存在与时间》(1927年)中,而是在1929年出版的旨在澄清《存在与时间》的真实思想含义的《康德书》(全名为《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讨论“象”的。如上所言,“象论”的出现在维特根斯坦那里是与“对应实在”和“意义在先”这两个理论前提或要求密切相关的。在其后期,由于放弃了“对应实在”这个要求,维特根斯坦就不再需要图象论来阐明他的语言意义观。不过他绝没有丢弃图象论中蕴含的构成识度。海德格尔则从来没有接受过“对应实在”的要求,也没有相信过“真理符合论”。所以,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中,他无需通过“象”来表达自己“存在意义在先”的思想。但是,正如他所说的:“到1929年,事情已经很清楚,《存在与时间》中讨论的问题被人们误解了。……康德所写的文字[《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成为了一个避难所。我在那里寻求对我所提出的存在问题的支持”。[8] 就这样,当海德格尔要通过与康德这位同时持有“真理符合论”(对应实在)和“先验论”(意义在先)的哲学家的对话而澄清自己的哲学立场时,他随康德一起、并超出康德而达到了一种对于“象”或“图几”(Schema)的存在论观。

在这样一个通过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对话而进行的思想探讨中,海德格尔亦面临一个类似于维特根斯坦所面临的“两面夹逼”的局面,即“对应实在”与“意义在先”这样两个似乎相互矛盾的要求并存的局面。当然,这两个要求是以不同的形式得以具体表达的。在康德那里,知识的可能性在于:(1)通过感觉直观而与对象相关;
(2)通过知性概念(范畴)以思维此表象,从而获得思想的自发性。康德称它们为使我们知识可能的“心灵的两个最基本的源泉”。[9] 简言之为“心灵的接受性”和“知识(理解、知性)的自发性”。[10] 康德亦发现如何使这样两个条件统一起来,或使先天的知性概念获得感性,是他的整部著作所要对付的最必要、最困难、最耗他心力的问题。[11] 他在"知性纯概念的演绎"和"知性纯概念的图几论"两章中全力解决这个难题。海德格尔与康德的对话就主要涉及这两章。在海德格尔看来,康德的问题、即“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纯概念的可感觉性”[12]的问题。它实际上也就是“为形而上学置基”这样一个存在论(本体论)、而非仅仅认识论的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之所以会面临这个“二合一”的问题,是因为康德视人为一有限的存在者,人的知识不可能是纯概念的,而必须通过与感性直观的结合以获得意义或可感性(Versinnlichung)。这样,康德在《批判》第一版的“演绎”和“图几论”中,被这个问题的张力所趋迫,走入了一个新的思想境界。他在直观的接受性和思想的自发性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更本源的第三者,即先验的想象力(transzendentale Einbildungskraft)和由此想象力构成的纯象(rein Bild)或几象(Schema-Bild)。在海德格尔看来,先验想象力的居中地位绝不意味着它只是从知性到感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或三种认知能力中的一种。如果那样理解的话,康德的演绎就是不成功的,因为它只不过靠举出又一种认知能力或存在者来回答一个“认知的先天综合何以可能?”这样一个实际上是关于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想象力的“这种居中(Mitte)是结构性的”[13] 和本源性的。这也就是说,想象力作为产生一切纯粹综合的能力,[14] 是使得感性直观和知性统觉可能的本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能使后两者相互关联起来。[15] 海德格尔特别引用康德《批判》第一版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他的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因此,想象力的纯粹的(产生性的,produktiv)综合的统一原则,先于统觉,是一切知识、特别是经验知识之所以可能的依据”。[16] 这表明,适合于“演绎”需要的原本的想象力不只是一种“再生的(reproduktiv)”表象能力;
而必是一种产生性的(但并非创造性的)、纯粹的综合能力,并因而是一切知识及自我意识的前提。由这种想象力构成的象也因此不是一般的心象,就如同维特根斯坦讲的图象不只是表象式的图象一样;
而是使概念获得意义和可感性的纯象(das reine Bild)或几象(das Schema-Bild)。[17] “此几象……在真实的意义上乃是概念的图象”。[18] 它与维特根斯坦讲的图象一样都有“使……可能”的存在论意义上的构成功能。

纯象或几象必须是什么样的图象方能使纯概念及由纯概念构成的判断具有可感性呢?对于康德、特别是海德格尔来说,这种图象不可能是一个关于现成的经验对象的图象或心象,因为那种由再生的想象力产生的具体摹象(像)无法“够到”知性的普遍概念。[19] 何况,那样的象已经有了某种现成的含义和存在性,因而漏掉了原初的意义和认知可能性的问题。知性概念本身是“空的形式”,所需要的是纯构成的象,以便原本地、第一次地赢得可感性和认知意义。康德将这种图象视之为由产生的想象力所构成的纯图象。它与由它衍生出的表象型的图象之间不必有、甚至不能有形状上的类似。康德给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关于一般三角形的图象不可能是直角、钝角或锐角的三角形图象,而只能是一个三角形的几象。[20] 只有这种几象才能成为三角形概念的图象,使得几何学中的理解成为可能。而靠列举出所有现成的三角形图象的作法于事无补。因此,这种几象类似于维特根斯坦讲的命题的“逻辑图象”。它是“一种可能的几象,对于它没有任何哪个特殊的[有形之象]可以专擅”。[21] 通过这种纯粹的图象,知性和直观才被构合成一个统一的、可经验的过程,我们的认识才可能。所以,产生几象的先验想象力乃一切先天综合之源。

对于康德,这种几象说到底就是时间。这个被关于概念可感性的演绎所逼出的时间已比“先验感性论”中讲的作为直观纯形式之一的时间更本源。海德格尔认为它和先验图几论乃是《批判》的真正中心,[22] 因为康德在这里将最根本的“可能性”的问题与时间内在地联系起来了,尽管他本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一联系的存在论意义。[23]

按照海德格尔,康德之所以会在《批判》第二版中从原来的以先验想象力为一切综合本源的立场上“退缩”,[24] 就是因为康德还囿于笛卡尔式的主体观,未能将“演绎”贯彻到“主观方面”去。康德进行“演绎”并达到“图几论”的动源就是人的有限性,[25] 而这种有限性的存在论后果与视人的本性为一先验的主体的观点不相容。换句话说,正因为人在根本上是一有限的存在,他必须以一种接受性的方式来提供“让对象站在对面”(Gegenstehenlassen)的可能。[26] 而要以一种“有限的”和“现象学的”方式来理解这种可能,靠列举直观与知性的能力都无济于事。只有纯构成性的先验的想象力和几象能中止无穷后退,在感性与知性、可知与不可知的交界处提供出适合于人的有限认知的先验可能。但是,先验想象力的而非统觉(“我思”)的中心地位威胁到了传统的主体观,将康德带到了一个令他感到毫无依凭的“深渊”面前。“他只能退缩回去”。[27]

海德格尔认为自己的《存在与时间》就是沿着这条从“人的有限性”到 “先验的想象力”、再到“几象”或“时间”的道路继续深究的结果。“Dasein”(缘在)更鲜明地体现出人的有限性与存在问题本身的关系。这种Dasein的“生存性”、“能在性”和各种“存在样式”可以被视为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几象”。它在《存在与时间》中最纯粹的体现就是“时间”。可见,海德格尔与康德的对话是极有引发力和针对性的。不过,尽管康德看到了认知或有限存在的可能性与时间的关联,他对于时间本身的看法却仍然是传统的和非构成的。

三、对比与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尽管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与海德格尔在《康德书》中阐述的象论之间有许多不同,比如理论来源不同——一为弗雷格、罗素和叔本华,一为胡塞尔、康德和亚里士多德;
所讨论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一为语言的意义可能性问题,一为存在论知识(表现为概念的可感性)的可能性的问题;
许多具体的讲法和词汇的内涵不同,比如对于“真理”的看法、对于“象”的细节上的解释,对于“逻辑”“对象”这些词的运用方式等等。但是,两者共享着某种类似的思想结构或识度。它表现为:

1、两者对它们的研究所涉入的基本形势的有限性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它们来说,这种有限性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
而是对于一种彻底性和终极性的要求。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就是:这种研究的“逻辑必须将自身都管起来”。[28] 换言之,两者要调查的都是某种最根本的可能性;
由于它,才有了一切有意义的活动、理解和存在。而且,更关键的是,两者对这种调查的原发性都有特殊的敏感,尽其所能地排斥一切“漏掉”或已预设此可能性的做法。

2、两者都以满足两个似乎对立的要求为此调查的成功指标。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这两个要求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对应实在”与“意义在先”。与此类似,在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那里,它们是“接受性(容纳对象)”和“先验性(不依靠现成对象)”。这也就是说,必须在真正地遭遇到实在之先以影响到人的方式刻划出实在的特征。

3、两者都由问题的彻底性和两要求之间的张力所引导,达到了以“图象”为中心的意义观和存在论知识观;
并都认为此居中的图象既非某种现成对象的映象或心象,亦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在两者之间的本源的构象,或称为“逻辑图象”,或称为“几象”、“纯象(比如时间)”。这种本源图象不可能靠外在形式来描画世界,因为构象者还未在主客相对的意义上“见过”实在,而只能够通过无形的、内在的构成形式来显现它。

4、这种图象的最重要特性就是能被人这个有限存在者直接构成和理解,并使“指谓”和“存在者”这样的状态可能。人的存在和认知的本性就是构成这种意义上的图象。人的有限性使他必须能够在确认由这种图象而来的命题或判断的真假之先就构成该图象并直接理解它。并且,在这么作时,又必须使此图象所刻划者是事态或存在者状态的、而非概念逻辑意义上的可能性。图象论恰恰是用来回答这个最根本的“……何以可能?”而非“……可能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的。

5、由于这种图象的“两栖性”,即既可先验地理解又对应于世界的和人的可能性。图象理论既说明了意义和认识的先天依据,又没有落入唯心论和唯我论。维特概斯坦和海德格尔都已从思想方式上超出了近代西方哲学中流行的主体观(包括康德的主体观)。因此,维特概斯坦讲:“世界与人生为一体”。(5.621)“这里我们看到,严格贯彻的唯我论与纯粹的实在论相重合”。(5.64) 海德格尔的“Dasein”更是与世界相互构成的生存之人,而非主体。

6、所以,在更深的意义上,图象为维特概斯坦和海德格尔的思想所提供的是一种最本源的构成场所,在那里人与世界、先天与经验、逻辑与表象相交相遇并相互构成。称之为“象”或“图象”并非因为它与某个现成的存在者相似,而是它构成性地提供了命题、认知与世界相交接和相符合的可能。只有被人在运用中自发地构成者而非对象或主体可以有先在的意义。

7、这种自发地或由先验想象力构成的图象本身无法再被命题表达,因为,如上所言,通过构成所显示者从本质上比任何被表达的对象都更本源。前者是后者的意义来源。维特根斯坦对这个问题的强调已众所周知。海德格尔视先验的想象力(纯构成或综合的能力)乃是存在论知识之真正源头和中心的看法也断绝了这样一种可能,即纯图象的本性可以被某些由主词和概念组成的判断(不论它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表达。在这个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与他们各自的老师都是很不相同的。弗雷格、罗素、胡塞尔都赞成一种语言的或意向结构的等级制,即认为低一级的语言和意义结构可以被高一级的语言和意向行为所表达和反思。

卡尔纳普反对维特根斯坦的“基本命题的逻辑形式无法被说出”的观点,认为他在元语言中构建的逻辑句法系统表达出了对象语言的逻辑形式。他没能看到,他讲的逻辑句法并不等同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逻辑形式,因为前者并不来自图象的内在构成性。此外,他也未看到海德格尔关于存在意义的探讨已经根于先概念的图象或Dasein存在方式的纯构成,不再是概念形而上学的了。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一致认为传统的概念形而上学中缺乏真实的意义机制,并且都持有“哲学终结”的看法。

8、由于这种原初构成的意义观,这两位思想家都认为(自然)语言不仅是交流现成观念的手段,而且更主要地,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而且,他们在其后期都强化了这方面的论述。

注释:

[1]《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Heidegger and Modern Philosophy),M. 穆瑞(Murray)编辑,纽黑文和伦敦:耶鲁大学出版社,1978年,80-81页。

[2]见B.罗素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所写的“引言”;
及 R.卡尔纳普的《语言的逻辑句法》(The Logical Syntax of Language),London:K.Paul,1937年,282-284页。

[3]L. 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C.K.Ogden 编译的英德对照本,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86年; 4.01,以下引用此书,只给出段落数码。不少评论者将维特根斯坦的“命题是实在(Wirklichkeit)的图象”(4.01)的主张说成是“命题是事实(Tatsache)的图象”,违反了《逻辑哲学论》的本意。那样的话,有意义的假命题就不可能了。对于维特根斯坦,“实在”意味着“事态(Sachverhalt)的存在与不存在”(2.06),因而为不表达事实的假命题留下了逻辑可能。“事实”只相当于“事态的存在”(2);
因此,作为“事实的图象”的命题从道理上讲是不会假的。

[4]参见《1914年-1916年笔记》(Notebooks 1914-1916),下文简称《笔记》,G. H. von Wright and G. E. M. Anscombe 编译,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年,1914年9月30日条目。

[5]同上书,15年6月21日。

[6]同上书, 15年6月22日。

[7]并参考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43节。

[8]M. 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下文简称《康德书》,海德格尔《全集》第3卷,Frankfurt: V. Klostermann,1991年, XIV页。

[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统一标准页码,A50,B74。

[10]同上书,A51, B75。

[11]同上书, A98,Axvi;
《康德书》,113页。

[12]《康德书》,19节, 91页。

[13]同上书, 64页。

[14]《批判》,A78, B103。

[15]《康德书》,103页。

[16]同上书, 80页; 《批判》,A118。

[17]《康德书》,103-104页, 97页; 《批判》,A142, B182。

[18]《康德书》,98页。

[19]同上书, 21节; 《批判》,A141, B180。

[20]同上书, A141, B180; 《康德书》,21节, 99页。

[21]《康德书》,98页。

[22]同上书, 18节, 22节。

[2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Tuebingen:Neomarius,1949年,23页。

[24]《康德书》,31节, 165页。

[25]同上书, 16节, 29节, 38-40节。

[26]同上书, 16节。

有关生命格言范文第4篇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攻克了在传统语言观中的很多不足和所在的弊害,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全新的。这种超越从其具体思想来看有五方面:第一,在语言的基础方面,传统语言观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工具,在逻辑的基础建立的。传统语言观是以逻辑为中心的,这种逻辑的语言观在前期或者后期都没有受到海德格尔的赞同一直持反对态度[3]。在前期,他把言谈作为语言最基本的东西,对于逻辑、判断等词语对于言谈而言不过是派生物;
在后期,那种所说的词语整体的语言他认为是可以将他们逻辑化,海德格尔对诗与思是有一定的强调,但本原的语言像这样是一定不可能的,它不能被逻辑化只能由思来把握。由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在语言的本体性和特殊性基本都消除了,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克服了逻辑中心主义的倾向,使得后现代主义的一些重要代表,进一步走向完全对立的解构语言中心论。第二,从语言的内涵的角度来看,在传统语言观的世界中,语言是一种能够表达感情与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将他对象化并理解为学科、能力、行为;
海德格尔将他语言观则归于了形而上学的范畴,语言不是一种表达,语言不是存在者也不是工具,不是可言说的东西,语言与存在相连,语言就是语言,进而对传统语言观的认识实现了超越[4]。第三,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解析,人们对语言常常认为是一种能够表达的方式且人具有使用“说”这种语言的能力,人们就把传统语言观看作是语言的说。而海德格尔却认为“语言是不可说”,给予传统语言观坚决的反对,如果非要认为是说也应该称为“道说”,进而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我们只有超越了主客关系之对象性思维,在审美意识中与在艺术中,这些都超越了人们传统语言观,从而也基本上实现了在语言发展的道路上的超越。第四,本体论的语言观基本表现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在他看来,语言的真实本性与存在是直接相关的,语言就是本体论、存在论的语言。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完全相反,在海德格尔的前后期都持反对观点,在前期,他认为情态和理解同语言现身是同一个时期,是此在的展开状态。在后期“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存在是走向语言的路途”[5],海德格尔把语言同存在的关系比作家园和家园的路的关系[6]。在传统的哲学中人们却认为,人的认识与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关联的,语言经常同命题、概念、判断有密切联系,传统哲学中语言不属于本体论的范围。海德格尔明显的说明语言是本体论的。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来看,特别是后期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语言观,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有重大意义的。传统的语言观中把语言理解为是一种能发出声音的器官与听觉器官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视为一种工具。海德格尔对人的本质多方面的思考,提出“语言是存在之家”这个命题观点,在其中存在是这个命题的首要叩问的命题,它说明了存在的守护者与拥护者是人,人不可把语言当作简单的工具使用,人只能居于语言之中,人们常常陷入闲言、闲听与闲谈这些方面却不去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寂静之音,这样对回家的路就找不到了,人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言之“道说”,人才能居于家中。

二、海德格尔语言哲学观的困境: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

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一大特点是把语言和存在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哲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遗忘存在的历史。海德格尔为了弄清存在这一哲学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采用了现象学的方法来剖析存在的问题,他把存在理解为一种显现,而这种显现又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他认为语言和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把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自己语言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

(一)海德格尔语言观生涩深奥难懂困境

海德格尔极为重视的哲学这方面的语言,他常常将一些与自然的语言与存在论有关的,都被称之为“道说”的语言[7]。他把存在论观点突破口以这样的语言作为基础来展开和解释的尝试。他寻根于东方哲学摈弃西方传统哲学,比如和我国道家学说,对于这些成果来说对东西双方都是深奥的,是由于这种海德格尔式的生硬与生涩的结合[8]。海德格尔在展开一个命题时使事情更为复杂的,同义反复或一词多义是惯于常采用伎俩,这个过程使读者没有“诗人”气质的凡夫俗子会感到很痛苦不容易抓到实处。例如,“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这是他的一句名言,得其用意先必须理解“道说”、“语言的本质”、“有声表达的词语”等概念,弄清了这些就方便多了,他把作为语言(道说)的语言(语言的本质)带向语言(有声表达的词语)。海德格尔本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变化也是令人难以应对的问题。从他完成教授资格论文的早期一直到《存在与时间》的诞生,早期海德格尔思考问题还是按着传统语言学的方法来的,比如“仅有话语才存在语言,反之则不成立”。前期他认为只有人的存在即“此在”才能更好的显现存在及其根本意义,而且语言性是人的存在的主要方式;
在后期海德格尔开始进行转向,注重对语言本性、思想的重要性和语言之于存在的揭示,不再谈“此在”。后期海德格尔正好相反,且不再应用话语概念。

(二)海德格尔对词语原初意义的论证出现了困境

海德格尔曾多次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对古希腊文的翻译,但实际是对“zoon logonechon(会说话的动物)”来说是阐释与表达它的形而上学,不只是对拉丁文的简单翻译这么简单。在海德格尔看来逻辑毫无限制的弥漫和理性的无限扩张,正是这一灾难性解释所导致的这场由古希腊文化向拉丁文化的转变,这进而又对当今时代的技术统治与思想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巨大影响[9]。海德格尔此时陷入了论证困境:第一,海德格尔用“逻格斯”的原初意义否定“逻格斯”日后的新词及其他意思,比如理性、定义、根据、判断、概念、关系等,对于批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主义的,是否显得太过于牵强与绝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会相应的发展,词义是客观存在变化反映会相应的发展与改变,词义均有它合理存在的意义。因此“逻格斯”日后具有新的词义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第二,我们对先有带声的口语、后有书面语在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先后顺序不反对,但从存在论的视角来说,那时的口语今天不存在了消失了,书面语却存在。后世的古希腊文是海德格尔的主要依据,对此海德格尔应该做出合理的阐释。第三,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开始说话,后来社会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简单的文字,后来逐渐形成意义完整的语言,这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但对于人类今天大部分是依靠文字来交流和传递知识而不是“言说”,对这个问题海德格尔没有进一步理清与解释。

(三)语言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认识困境

在现代西方国家中海德格尔对哲学思潮的批判与挑战,其中包括传统的理性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使得海德格尔思想深受西方国家的重视。从而也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态度从肯定走向否定,发生根本的变化。前期他提出的观点与存在论的观点还算和谐,对技术也是持肯定态度。后期海德格尔提出,技术从他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框架”或“座架”,此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0]。那么在他的理论中座架的又有什么作用,海德格尔是这样阐释的,“人被一股力量引领着、规定着,并被座架牢牢的束缚着,这股力量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却能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的”。我们从海德格尔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突出了技术的“框架”力量;
人受制于技术的“框架”力量还会对技术失去控制。作为存在物显现的现代人,在存在物与自身的所有的关系中,都以贯彻、实现的制造者的身份并建立为绝对的统治。他对至高无上的存在怎么没有管住受限于他的存在物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尽管这个局面是海德格尔不愿意见到的。

(四)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困境

为了实现反对传统客体的观点与哲学中主体的目标,必然会反对人使用人的语言来传递经验和知识,人对客观世界的主体作用与积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是海德格尔为了实现而做出的努力。“人栖居在语言所筑之家中”任命“诗人与思者”为守护者,这样人为语言效劳,语言到不为人服务,海德格尔把“语言”与“人”分离了。既然“诗人”与“思者”都被任命为“守护者”,那么诗与思是顺理成章有“亲戚”关系。诗与思两者之间真正的相互面对是最广大的分离中遮蔽着自身的分离[11]。为了满足他的观点的需要海德格尔于是进一步提出“相互面对”的本原,并将神本主义引用到了他的理论中,“在辽远之境那里有天、地、神、人彼此通达,切近之现身是为‘世界四重整体’诸地带的‘相互面对’作为近的切近开辟的,切近本身是大道的一种运作不是距离。”但海德格尔又是反对神本主义的。可见,海德格尔的立场捉摸不定。

(五)自然语言与人的语言统一论证困境

海德格尔不赞同人以语言来表达情感、表述和交流对世界的认识,与关于传统语言观是人创造语言的观点。海德格尔否定人具有语言能力的观点。传统语言观遭到海德格尔的否定,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观来替代传统的。便提出了“语言在说话,人在说话”的观点,按照海德格尔的设想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将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要需要解决的问题[12]。对此从多角度分别对自己的理论进行论述。从属与命令关系,“语言是人的主人”,在他看来人“必须首先听从命令”,因为“道说”的具体内容在未显示之前都是没有表达的、无声的、隐蔽的。试图说明人是被动的,使无声的说变成有声的语言。按照海德格尔的阐述,他认为人只是听从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行驶传递消息的媒介,进而他又提出人要主动“抢先”,化被动为主动“必须已经向消息走去”。他力图构建的人只能听话不能当主体,这个说辞未免太牵强赴会了,不符合他的一贯论点。海德格尔不管怎样不得不要求人去向消息走去发挥主动性。这使得海德格尔陷入了自然语言与人的语言统一论证困境。

三、海德格尔语言哲学思想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

(一)语言与人的方面,在这方面的阐述对保护濒危语言

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启示的在语言与人的关系上,语言被看作是人的活动,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语言,人用以交流思想、表达意义的工具这是传统观念对语言的阐述。人是“语言的”存在者这是海德格尔的观点,这表明了人性本质结构的语言性。语言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意识也不断自我反省,将“生活世界”置于社会中,并将他作为意义建构与认知发展的基础,进而推动存在与语言活动社会的发展,因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语言的民族本质可以在人的语言本质得到极其深刻地阐释[13]。海德格尔指出,如果让“说”对“讲”说出来,“讲”作为对语言的听,这样的发生只能在我们的本质批准进入在特定条件下“说”时才得以发生。正是语言的本质作为这样的允许而在“说”中出场。丰富性、独特性才是语言的真正特性。语言是一种适合人们需要产生的沟通工具,对于命名没有一定的限度也决定了语言的多样化。当人正在进入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进入了一种文化,人的语言规定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文化规定性。每个民族是以对世界系统的认识为基础的,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这种语言,一定的人类生活方式总有某一语言形式与之相呼应,一定的世界观。每个民族的人对世界的看法都不一样的视角所以也决定了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由于语言控制人的思维反之也是成立的。对濒危语言保护海德格尔给我们很多启示,多数少数民族的语言濒危,每一族群的文化都有独特的存在的价值与对人类世界的认知图式,也是该民族的文化底蕴独特积淀。语言与人、语言与文化人类没有理由任其自生自灭而不加以拯救和保护[14]。在世界生活中对语言进行传授、学习、运用其实也是一种对文化的认同工作。我们去分析语言也是有文化限度的,一旦失去了这种限度就会偏离语言的基本含义更严重的可能危及到人的本质,所以拯救和保护语言是人类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我们应义不容辞,其中从根本上拯救语言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将民族语言哲学思考成果化,丰富和扩大自己的存在方式并使之融入自己的语言,提高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与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

(二)语言与存在的方面,在这方面的阐述对保护濒危语

有关生命格言范文第5篇

一、范式转换:“波拉德”田野文本在语文规律阐释上的尝试

从语文课程发展的历程来看,科学范式构成着语文的研究生态,然而,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文化只能被描述而无法被证明的特质决定着语文研究范式的必然转换,语文规律也才可能被真正获取,石门坎个案选用正是语文研究范式转换的结果。

石门坎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是以苗族为主的苗、汉、彝等多民族聚居地。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来到这里传教办学并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此,石门坎教育个案被称为“波拉德”教育。为了展示其典型性,本研究把石门坎的要素以存量和变量的形式呈现出来,存量要素指石门坎的面积、位置、地貌、人口、历史等,反映地是石门坎田野文本的静态性指标,它是石门坎场域运动变化的基点,分别用Q1、Q2、Q3、Q4……Qn来表示,具体类型如下表:

变量要素反映的是石门坎存量的动B性指标,分别用V1、V2、V3、V4……Vn来表示,具体类型如下表:

从存量要素信息表上可以看出,当时石门坎苗族生活在“三零”平台上,土司压榨、巫师控制、生活力低下、整体文盲、自然封闭等是石门坎苗族的生存概况,正如石门坎苗族溯源碑所言:“天荒未破,畴咨冒棘披荆,古径云封,逞恤残山剩水。访桃源于世外,四千年莫与问津。”①

经过四五十年的努力,柏格理及其同事在“三零”平台上创造出了惊人的成就――苗文创制、学校创办、三语教学开展、社会机构建立、全民读书实现等,石门坎由一个偏僻封闭的小山村一举成为“西南边疆最高文化区”,实现了苗族文化的复兴并成为西南边疆近代教育史上的典型个案。正如柏格理墓志铭所写:“一片荒地,极端经营,竞至崇牖栉比,差别有天地。”②

三语教学、苗文创制、全民读书是“波拉德”教育最具特色的内容,其中必然地蕴含着对母语规律的遵循,对此,我们可以作出基本的预判――这在揭示语文规律上充满着价值。

二、言语赋形:新研究范式下语文规律表达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框架去观照问题,就可能产生创造性结果。在此观念下,本研究从田野文本和哲学分析两个维度来审视语文的规律。

(一)田野文本下的语文规律呈现

石门坎“波拉德”语言教育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成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既基本扫除了文盲,又培养出了2名博士生、30多名本科生和5000多名高中生;
二是构建了新的社会组织体系,相继成立了孤儿院、农业技术推广站、电报代办站、医院、学校等五大社会机构,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社会的组织水平;
三是激活了石门坎苗族的精神生命,在“波拉德”教育的引领下,石门坎苗族的精神状态迅速从沉醉麻木走向清醒振作,他们的心灵世界也迅速实现了由万物有灵的蒙昧状态到知识追求的科学理性转向。

石门坎的成就声名远扬,当时在海外寄信只要写上“中国石门坎”就能收到,国内三大政治领袖(、邓小平、)对石门坎或亲历或熟知,柏格理本人也被西方称为“五大圣人”之一。

“波拉德”教育成就达到了享誉海外的高度,而这一高度是以语言教育为基础达成的,这恰是本研究的关键所在并必然地成为关注点,就语言教育来看,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石门坎苗族表现出狂欢式的语言学习情感。柏格理日记对此有着细腻地描述:

“在厨房里,在餐厅,在书房,在起居室,在客厅,在教堂,在学校教室,在院落,在马厩里,在台阶上,早晨、中午和晚上,他们无处不在!”

“有些天他们以十几个、二十几个人一伙来到!又有几天是六十多个或七十多个!随之来了一百人!二百人!三百人!四百人!最后,说来也凑巧,在一天之中竟有一千名山里的苗族汉子到来!”

“远近的苗民都各自背自己的包谷――食粮,及行李,来参加识字、读书会,读书的人数不一,有的头痛齿落,有的龙钟潦倒,有的血气方刚,这其间有多少是父子共读,但集合在一块儿读书,绝没有父子老少之分。”③

当然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田野故事,诸如“赌命与读书”“识字的文盲”“自杀的青年”“太初有道”“采集亮篙读书的青年”等都呈现出语言学习的狂欢性质。

这是一种难以解释清楚的奇怪现象,没有人能够为它作出计划或组织,再或以最奔放的思想设想出来。

其次,“波拉德”文字的创制,使苗族人真正走进了新世界的入口。最初,柏格理及其同事以汉文为教学内容,结果难度极大,“一个人要学会汉语,要有铜铸的身体,铁铸的肺,橡木脑袋,苍鹰的眼,要有圣徒的心灵,天使的记忆,麦修拉的长寿。”④汉字难学难记的问题很快使他们意识到,如不创制出适合苗族人的文字来,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很快消失殆尽,这决定着柏格理事业的成败,“波拉德”文字的创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波拉德”文字在创制上表现出多元组合的特点:一是创制人员的组合,即汉族知识分子、苗族知识分子和西方传教士的三元组合;
二是“波拉德”文字本身也呈现出多元组合的式样,它是由大字母、小字母和音调组成,大字母是文字字形的主体,其形状取自于苗族人的生活元素,小字母取自于英文的拉丁字母,声调借用汉语的四声。三是“波拉德”文字的世界性和本土性,“波拉德”文字的创制一方面反映出儒、苗、基督三种文化融合的观念,另一方面内隐着民族、国家、世界三个维度走向的意识。新文字的创制使苗族人的神性记忆成为现实,他们奔走呼号、到处传唱“蚩尤佬的文字”又找到了,苗族知识分子朱焕章编制了《西南边疆苗文课本》,它被喻为苗族人的“圣经”,几乎人手一册地充斥在田间、地头、家庭、学校、集市、教堂等,整个石门坎都成了读书识字的场所,“柏格理因提供了能代表苗语发音的语言学符号,加上修改过的用于手写的字母体系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文字体系后来被称为波拉德文字而闻名,因为它对于苗族人既简便又易学,他们为拥有一套可以称之为自己的、根据他们的语言产生的文字结构而变得自豪起来。”⑤苗文体现出巨大的“引力”作用并成为族群认同和愿景实现的主要工具。

这使石门坎苗族真正走进了新世界的入口。

最后,“三语教学”的开创,使他们不断创造着新的世界。

“波拉德”教育于1905年开展“三语教学”首开国内三语教学之先河。石门坎的博士生、本科生、高中生正是在三语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据笔者调研发现,现在90多岁的老人还能听英语广播、讲英语。我们不禁会问:石门坎的“三语教学”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呢?而今天的双语教学,无论师资水平、教学设备、教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要远远好于当年石门坎的条件,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呢?从整体考察,石门坎“三语教学”的价值不仅解决了苗族人教学层面的技术问题,更是激发了他们向主流文化迈进的精神想象。因此,石门坎苗族人在精神和技术的互为下取得了惊人成就,如果忽略精神想象而单从专业技术上考察“波拉德”三语教学问题,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它的特质。

“波拉德”教育中的语言学习不单单是技术性工具的掌握,而是以语言为凭借的生命奋进和关系贯通的人本质体现。

(二)哲学观照下的语文规律认定

语言价值在“波拉德”教育中的显现,是符合语言哲学传统的,人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而是必然地存在于某种环境中,二者之间存在着特定逻辑上的互动关系。人与环境在长期的互动中必然产生生命经验,生命经验是主客观统一的[性存在,生命经验的被表达是人作为生命本能的、内隐的存在性表现,而要想使隐性的生命经验得到表达,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媒介物为其赋形。赋形是指为了呈现某种复杂关系、无形思维、内隐情感而赋于其相应的形态,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或传承生命经验的目的。

语言是表达思想观念最具表达力的赋形物,人是通过言说而体现出语言性,“人的生命本能中有着天然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天赋。”⑥人的生命本质是如何表现为语言性的呢?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和世界逻辑边界的同一性阐释了语言的本质,人是在语言贯通世界过程中而得以存在的;
海德格尔从人与语言的居有关系上探寻语言的本质,阐释了人在倾听和应和语言中走向人本质。维氏和海氏虽对语言本体的论述有所差异,但在说明人的本质存在上表现出一致性,即言语生命是人的本质。言语生命的人本质,决定着人生命经验的表达赋形物必然地成为语言,言语生命是标示生命处在言说之中而存在,相对于个体的人而言,言说是永不停滞的,言说的停滞喻示着人生命本质的消失,处在言说状态下的语言肉身及其表达形态即是语文。

具体可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语言肉身是为着表达而存在的,语言肉身只是言语表达形式的材料而已,脱离表达的语言肉身没有意义,因此,语言肉身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本质性内容。二是语言肉身和言语表达形式的运用是为着人的本质存在而开展的,即言语形式的学习是人用以实现自己生命奋进和关系贯通的本质存在而进行的。郑也夫先生对此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戏词’可以突出地反映其特征,你要在社会的舞台上演戏,就要学‘戏词’。戏词是微妙的,是博弈的过程和产物,是特定时空与人格的函数。”⑦两个层次的内涵都标示着言说形式是语文的特质,第一层次是形而下的言语技术具体运用,第二层次是形而上的人本质的终极体现。

语文定义呈现出关系性、言语性和形式性内涵,关系性标明了语文存在是什么的问题,这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形而上主题;
言语性标明的是语文的存在用什么表达的问题;
形式性标明的是语文存在如何表达的问题;
语文内涵的关系性和形式性是言语的关系性和言语的形式性,言语形式的训练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

据此,言语生命的赋形指人在与世界的互动中生成的生命经验必然地以言语的形态来赋形。

其内涵具体呈现为:人与自然的互动必然产生生命经验,而生命经验是广泛的、复杂的,它包括自然的、情感的、劳作的、信仰的、思维的等等,人作为言说性动物必然本能地以言语形态来为生命经验赋形。因此,语文的特质表现出语感和形式的特征。

三、三层贯通:基于语文规律的教学框架设定

语文是人对生命经验化了的生活形态进行的言语性表达,表现出形式本质,其形式物是以语言为主体,以声音、图画等为辅助构成的,它们综合性的表达出人对世界经验的言说,表现出符号的多重化特征,即线条(或字母)是声音的符号,声音是心灵体验的符号,心灵体验是事物的符号。

语文规律的认定为语文教学标示出基本路径成为可能,具体呈现为两种机制:一是学生如何通过语篇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和活生生的现实,其目的在于形式的学习,其机制为:

文本――文意――义理――理据

二是学生如何利用习得把自己活生生的现实用文本赋形出来,其目的在于形式的运用,其机制为:

事物――义理――文意――文本。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形式表达的掌握,那么,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多重符号的层次转换,正如朱熹所说:“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⑧

在言语生命赋形观念下,语文课型框架可以设定为四重赋形的转换,具体呈现为:

第一层转换:线条(或字母)是声音的符号――由文字到声音。

第二层转换:声音是心灵体验的符号――由声音到生命经验。

第三层转换:心灵体验是事物的符号――由生命经验到赋形物。

第四层转换:赋形物是文字的符号――赋形物到文字表达

言语生命赋形的语文观旨在说明人的本质呈现样式,力争在丰腴生命与经典文本之间实现贯通,这为语文学科未来发展型模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本文系2014年度全国民族教育项目“民族教育育人规律研究:以少数民族预科生为例”(项目批准号:MJZXWT1406)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①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②沈红:《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页。

③塞缪尔・柏格理:《未知的中国》,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④周宁:《人间草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9页。

⑤William H. Hudspeth,东人达译:《 Stone-Gateway and the Flowery Miao》,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⑥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⑦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218页。

推荐访问:格言 生命 五篇 有关生命格言【五篇】 有关生命格言(精选5篇) 有关生命格言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