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五篇】

时间:2023-06-25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范文第1篇【关键词】农村思想文化乡风文明农民素质文化下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发展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五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五篇】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思想文化乡风文明 农民素质 文化下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发展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党的十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五个新(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缺一不可,从而达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那么,作为县级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围绕这一目标,把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在这一重大工程中,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起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重任呢?笔者通过对本县各乡镇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调查了解,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湟源县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现状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1、现状做法

针对湟源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行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四个关键、加快四项建设、完善四项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从而使两个市定试点村、两个县定试点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村风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除了理想、思想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乡风文明教育整顿等方面外,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应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在国家的扶持下,村小学校舍更新改造,校园硬化美化、设施设备配套更新;
村文化室设立并添置设备、图书杂志和活动器材,文化中心户,示范户等得到了扶持和发展,修建了篮球场,健身广场,广播电视户户通等。

2、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农村、农民的现实现状所限,加之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所限,要让农村面貌马上得到改观,人们的思想观念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这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过程。因此,目前该县农村的现实状况中,除了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外,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设备不全,简陋、落后甚至空白;
文艺人才短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文化娱乐活动缺少、单一甚至常年无有等。这种状况直接或简接地导致了农村中黄、赌、偷、坑、蒙、拐、骗、算卦算命看风水、建坟修庙宇,进庙求婚求子求发财,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面貌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

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先是要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其次是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这一点在优化民风、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2、乡风文明是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乡风文明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这与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因素的存在,主要结症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

1、要坚持文化下乡,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的陈规陋习,都要在具体的文化宣传活动中进行正面引导或教育,在农村重视文化图书室建设、电视网络建设、农民学校建设等,这些举措最能贴近广大农民的生活,也最能使农民得到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同时通过文化下乡,提高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示范、指导作用,使农村文艺活动项目健康、规范、有序、生动地开展下去。

2、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要在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目的地培养农村文艺人才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建立农村文化中心,结合实际,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健康有益的、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体育活动。举办文化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范文第2篇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使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扶贫开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面逐年下降,有些乡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逐步向小康迈进,村级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办科技教育事业、大抓劳务输转、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影响当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方面,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实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直接影响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及早找到解决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金钥匙”,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的困惑、作风上的漂浮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无奈,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扶贫攻坚和各项经济发展措施难以实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科学发展的需要。

1.支部书记素质不高、工作漂浮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村支部书记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思想保守僵化,观念陈旧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吃饱就是福的观念根深蒂固,工作上仅仅满足于完成乡上下达的任务,主观能动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加快发展的意识还不是太强,理想信念还不是十分坚定,法律政策水平还不是太高,科技兴农和经营管理知识更是缺乏。加之,部分村的支部书记工作中有畏难情绪,仅仅是“维持会长”,只满足于上达下应,完成乡上下达的任务,而对于如何理清本村发展思路,办一些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心中无数。工作上寄望乡上帮助,一推一动,不推不动,工作作风漂浮,不敢动真碰硬,老好人思想严重,不能够很好地指导开展各项工作。

2.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许多地方的支部书记由于平时对发展党员重视不够,许多有文化、懂技术、有能力的青年外出打工,长年不归,即使在家的也只有顾自己致富奔小康,怕麻烦,怕出力不讨好,不愿担任支部书记,甚至有的村找不到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只能由乡干部兼任。党员的老龄化以及文化程度偏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党员缺少为群众服务所需要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技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创“五好”支部进程中,绝大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与党员标准和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不适应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表现在思想上是习惯于墨守成规,用老眼光、旧观念看问题,不能接受新鲜事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表现在行动上是不能很好地挖掘当地的潜在优势,创新思维、大局意识不强,服务发展氛围不浓。

3.村“两委”班子活力不强,对工作信心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部分村干部由于存在思想僵化、年龄老化、党性弱化的问题,对工作投入不够,再加之干部年酬仅1600元,组干部仅600元,事无巨细都要过问,花费精力不说,有时工作上受群众的气,回家老婆怨,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对将来的归宿和结局心存疑虑,管事一时难以提高,从而缺乏工作应有的主动性,甚至可能还会发生新的“无人管事”的现象,对工作缺乏信心致使班子存在活动不强,没有生机。

4.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普遍存在

一些村的财务、村务、村民议事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无法照章办事。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没有贯彻执行,仅仅是摆摆样子,走走过场,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诸如农村低保对象的评定、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的安排、农村宅基地的审批、财务收支等应公开的事情,没有做到及时公开、及时公布,导致群众议论纷纷,干部之间相互猜疑,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给工作造成了许多阻力和不便。

加之,部分村干部政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群众观念,高高在上,不善于走群众路线,遇事不同群众商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会运用政策法律、法规去说服教育群众,而是方法简单、粗暴,与群众关系紧张,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本来大家都同意办的公益事业,就是由于部分群众气不顺形成了阻力,甚至个别干部公报私仇,打击报复与自己持不同观点者或对自己有意见的群众,致使干群关系进一步僵化,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

5.村级集体经济脆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我们大西北自然条 件差,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经济收入低。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十分脆弱,大多数农村基层积累几乎是零,在兴办公益事业上,寄希望于上级投资和帮扶,没有“造血”能力,村上企业极少,在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集体没有充足的资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范文第3篇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达市委发[*]12号)和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三村建设”的意见》(达市委发[*]18号)和全国、全省、全市有关的会议精神,现就全市教育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市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办好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
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是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人才作支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教育要先行。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三个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和“三大任务”,要把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农村教育放在农村工作优先发展和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立足建设新农村,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新的任务要求,理顺新的发展思路,制订新的发展措施,切实解决影响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办学水平,主动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二、突出重点,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全市教育系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巩固提高农村教育办学水平;
优化农村学校校点布局,加快农村学校建设;
加强农村成人学校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农村成职教育发展;
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化网络;
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卫生防疫体系,切实解决农村学生饮水就餐问题;
加大新农村帮扶力度,推动扶贫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充分整合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开展好遵纪守法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才科技兴村,实现富民强村,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工程:

(一)农村教育巩固提高工程

1、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要以加强农村初中建设和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为重点,认真实施“普九”复查制度和农村义务教育监测制度,*年底前对已实现“两基”的县、市、区全部进行复查。全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寄宿生生活费,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入学问题。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进“双高普九”工作。通川区、大竹县力争在2008年力争实现“双高普九”目标,开江、达县、渠县、宣汉在2010年实现“双高普九”,万源要在2012年实现“双高普九”。

2、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一帮一”工作。“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市预计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学生生活用房39.6万平方米。大力实施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图书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3、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的创建。

4、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全省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2010年,通川区及其余县(市)县城所在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3年,渠县、达县、大竹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5年,开江县、宣汉县、万源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支持国家和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5、积极推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施好幼儿教育“1351”工程,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优先发展幼儿教育。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班)、村与村之间联办幼儿园、发展农村非正规幼儿教育模式,努力扩大农村幼儿教育规模。*年通川区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简称“普三”,下同),2009年大竹实现“普三”,2010年达县、宣汉县实现“普三”,2013年开江县、渠县、万源市实现“普三”目标。

(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程

抓好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计划撤并中小学校150所;
加强乡镇中心校和农村基点校建设,完成34所学校新建学生合格宿舍、28所学校新建示范食堂的任务;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党员干部教育等活动,有效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以服务于农村经济为宗旨,强化农民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实施农村成人教育“2211”教育富民工程,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成职教育培训网络;
扎实开展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每年培训量达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其中农民工培训15万人)、农户科技当家人培训5万人,系统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次,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把广大农民培养造就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求和睦、守法纪、谋发展的新型农民作出应有和贡献。

(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以*教育(城域)网为核心,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年,开通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和实现信息化办公,各县、市、区至少50%的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
在*电视台开通四川电视台卫星传输的《科学教育频道》,满足农村党员、农民培训和教育的需求。到2008年,80%的村级小学教学点建立光盘教学播放点,90%的乡镇中心小学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60%的农村初中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
所有高(完)中、县城小学和80%的乡镇初中、60%的乡镇中心小学接入*教育网。到2010年,所有村级小学教学点建立光盘教学播放点,所有乡镇中心小学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所有乡镇初中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乡镇初中、乡镇小学接入*教育网。初步形成“天网、地网”相结合的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化网络;
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抓好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和党员干部教育中的应用,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功能。

(五)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工程

1、依法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和人员结构管理,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学需求。根据布局结构调整和学生生源变化等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定期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年度编制报告制度。研究制定并实施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成人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入口关,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教师岗位。进一步拓宽农村教师来源渠道,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积极鼓励吸引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2、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加强教职工聘用(任)制实施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履行好聘用(任)本辖区内中小学教职工的职责。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建设工作责任制度,对严重失职者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要将教师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聘用(任)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员,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3、积极推行校长公推公选和聘任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选拔、聘任(任命)和管理本辖区校长的职责,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交流回避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的校长,要及时予以解聘或撤职。

4、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积极组织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在*市城区及各县、市、区城镇中小学任教的大中专毕业生,要有在艰苦边远地区或农村学校支教服务一至二年的经历,才能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被交流的教师工资待遇和户粮关系不变;
建立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与村小教师轮换制度。要落实好国家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积极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和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中小学校任教。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绿色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

(六)农村学生饮水用餐工程

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学校卫生防疫体系,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按照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大水源、水质改造力度,每年新(改)建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学校10所、为20所边远山区学校提供蒸饭条件,逐步解决好农村学校学生饮用水、中午吃饭难问题。

(七)新农村扶贫村帮扶工程

按照达市委办[*]73号文件的要求,深入到我局联系的示范建设村(达县石梯镇墩子村)、完善提高村(达县亭子镇赵岩村),搞好调研,制定教育帮扶规划,确定帮扶人员,落实帮扶任务,加强指导、督查,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示范村和提高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大对大竹县偏岩村的帮扶力度,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
以科教扶贫为主,重点帮助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帮助农民拓宽脱贫致富门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市教育局机关协助大竹县清水镇党委政府为对口帮扶村——偏岩村修建3公里机耕道、解决300户人蓄饮用水、28户特困户脱贫、改建村小、发展种养殖业等脱贫致富十件实事。

三、加强领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教育局成立“全市教育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各县、市、区及学校要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构,由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将“新农村建设”纳入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各地各校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教育部门与组织、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的协作机制,使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有效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教育(城域)网、*电视台“四川科学教育频道”、《*教育》杂志等媒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宣传报道;
市电教馆、四川教育电视台*记者站联合摄制一部反映教育系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专题片;
通过农村学校校园网、电视广播系统、黑板报、宣传拦以及师生集会、课外活动等途径,定期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范文第4篇

那么,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内涵?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哪些值得警惕的苗头和注意把握的原则?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

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全面理解这一任务的内涵,它与以往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有无区别?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新口号

查阅一下过去的文件就会了解,中央以前曾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这次提出有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顺应这一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将进行合理调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可能。

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鲜明特点,或者说前提条件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这无疑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但这不单纯是多拿几个钱的事,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城市建得再漂亮,马路修得再宽,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反而会拖国家现代化的后腿。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认识到工作部署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不变:一是不能动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不能加重农民负担。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必须坚持和完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利的基本准则必须遵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不能只取‘村容整洁’4个字”

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被概括为20个字,如何理解?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哪些苗头值得警惕?应注意把握哪些原则?

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从到基层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有少数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决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我们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能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增长。城市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新的村庄规划建设能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不能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要求,不能只取“村容整洁”这4个字。

同时,也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混同起来。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有的地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最后搞得不城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坚持五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二是工作机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党和政府的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都要有“一盘棋”的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三是引导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快建立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五是逐步建立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新体制。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

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干部角色如何定位?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做新型农民?

答: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定位一定要明确。过去我们有过很多经验教训,一些地方的县乡政府没给自己定好位,把自己看成是投资主体,片面注重招商引资,为企业搞贷款作担保,负了很多债,相反在公共服务方面却做得很少。

政府的扶持不光是投钱,还要教育引导农民,不能认为税费改革后,农民就不再出资出劳了。我们知道,大江大河的堤岸修建等国家工程,这方面钱是国家拿的。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要引导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国家财政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做过测算,仅仅针对农村道路、饮水、通讯、通电、燃料、改厨、改厕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改造,国家就需5万亿元的投资,而实际上这个数字还是很保守的。再以小型农田水利投工这一项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全国农民出的义务工,大致是100亿个劳动日,如果现在大家都不再出工了,按一个工10元来算,就意味着1000亿元,这是个不小的数字。都靠国家包下来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像这种能让当地村民直接受益的设施建设,农民当然应该投工投劳,这不是加重负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做好规划,转变观念,循序渐进,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多渠道引导扩大农民就业,增加收入。

“转移支付必须确保足额及时到位”

问:免除农业税后,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但基层的财政缺口如何解决?

答:中央、省、市三级政府给乡村两级的转移支付一定要及时足额到位,这里有个数据,按农村税费改革前1999年农民的负担测算,废除“三提五统”、减免农业税相当于减轻农民负担共计1050亿元,这也意味着乡村财力大大减少。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拟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加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几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探索如何解决保持农村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术研究也达到高峰。从2005年底至今,期刊、报纸、网站相关文章超过万篇。从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内涵、意义等政策性、概念性的解读;
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原因的分析;
三是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角色定位等问题的研究;
四是关于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借鉴性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对如何保持并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既现实又带有长远性的问题研究甚少。因此,文章拟就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收、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农业资源好坏也是制约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约束性因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资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土地、水这两种资源为例,有关资料显示这两种最重要的农业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减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进而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耕地,这是农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公共用地,以及土地沙漠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底红线18亿亩,目前是18.39亿亩,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多亩。我国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且分布不平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以这样的资源条件,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保持新农村的永久永新,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同时,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传统的“石油农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也将制约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从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要严格控制用地,节约用水,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要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无污染、绿色、安全、环保农业。三要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区、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求来发展。只有农业资源实现节约高效利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农业大国的实际看,它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任务。从目前来看,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现实的和长远的活力,就必须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安排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只有农村经济搞好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和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片面发展,农村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和支持力,农业风险防御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就业途径少等问题的产生。农村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建立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体制。这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和专用化。二是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村经济经营的范围和农民增收的渠道,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其他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农村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或缺陷。比如农村土地不能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流转,农村金融、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等服务或空白或不健全。这种落后的农业体制,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也限制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wto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讲,政府必须围绕农村土地政策、农业市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投入、农业社会公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制度性保障体系。比如,关于税费制度、关于土地使用制度、关于农业投入和支持制度、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等。同时,要特别考虑wto的规则和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护制度、农业外贸制度。

2.农村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新农村建设不仅有经济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所说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由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实施者,因此农村政治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能力,影响到农村能否做到管理民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领导能力弱,组织涣散或软弱,作风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盛行。这些现象不仅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要求,而且也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大胆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适当裁减人员,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政治体制,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农村的图书、影视、文艺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革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是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的条件。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始终是主力军并处于核心地位。新农村建设,一切应围绕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为主体。农民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农业大国的客观事实决定的,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然条件,也来自于政府政治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既是主要的投入者和建设者,又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特别是农民兼具新农村建设长期的永远的投入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因而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换句话说,农民收入增加,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富农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近几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比如,在199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只比1996年实际增长4.6%,其增幅不仅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也远低于1978~1997年7.9%的年均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0元,比1997年只增长3.8%。更明确地讲,在1996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达9%,1997年减到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2001年为3.8%,2002年大体如此。

如上所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与其收入相联系的,农民增收问题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
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新农村建设;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农民收入越增加,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的能力就越强,新农村建设就越有保证。在这个简单的因果链上,农民增收是个关键的环节。所以。要保持和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坚持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想尽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积累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收入。二是要增加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收入。

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按照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就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在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综合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1.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和行为都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应对来自不同的竞争压力。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首要的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应变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适应市场变化,掌握主动权,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变,不断在竞争中创新进取。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发展能力增强了,就有能力去改善他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和常新状态。

2.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享有者,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培养新型农民,就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既是为农民,也得靠农民建设。但能否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包括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总和。这是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保持新农村建设常新的保证。

3.培养新型农民是完成新农村建设艰巨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多,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农民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农民的素质提高,培养他们成为新型农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推荐访问:新农村 建设 五篇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五篇】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精选5篇) 怎样加强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