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协会【五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17 12:20:02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辅导员协会范文第1篇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基本内涵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ExploretheBasicMeaningandImplementationPathsofCollegeC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辅导员协会【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高校辅导员协会【五篇】

高校辅导员协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辅导员 专业化 基本内涵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Basic Meaning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EN Xiaolu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Abstract Counselor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 management system, i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hot points of college management theory,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quires its counselors to have profound expertise and focus on work study,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college counselor organization, thus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is proposed path counsel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oping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Key words counselor;

professional;

basic meaning;

implementation path

1 高校辅导员制度专业化的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我国政府于2004年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强调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教育界也在逐渐深化对高校辅导专业化的理论研究,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在实践中不断开始探索该如何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发展。但是,教育学界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的发展应当像大学教师一样通过职称评定,推动专业化的发展;
还有的学者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则是要像行政部门人员那样通过行政级别的评定,发展辅导员队伍。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没有反映出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质,因此,笔者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深刻反思了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建设目的,提出了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2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专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其是由拉丁语演化而来的。现代广泛应用的“专业化”的定义解释,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2)专业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3)从事者个人或者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专业化是许多职业不断改变自身的关键特征,从一般职业到准专业,最终取得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了解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性质,还要了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因此,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的认识,应当反映其职业专业化的内容,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辅导员应当是全职事业。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辅导员应当是一种全职型的工作岗位。在建设辅导员团队过程中,应当在高校内形成一种独特的工作风格,而且辅导员本身可以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有当辅导员职位成为其他只有人员都做不到的事情,才会真正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这就要求高校在组建辅导员团队时,应当注重辅导员的职业框架,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涵。高校的辅导员也应当将它看成自己的事业,看做一种生活方式,让辅导员在最初选择从事这一工作时便具有强烈的动机和使命感,并主动将自己奉献给自己的事业。(2)组织、建制完善。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应当组建一个专业化的协会。建立专业化的组织协会,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团队专业化的形成,而且通过建立专业化协会,可以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和视野拓展的机会。同时,通过建立专业化协会,可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与其他相近的学科或专业形成良性竞争,推动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完善。高校辅导员专业协会可以为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设置章程,为高校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这就要求辅导员专业组织应当实现信息和知识的传输和交流,通过培训辅导员、监督和纠正辅导员的工作行为,丰富辅导员的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3)研究与服务并重。高校辅导员不仅仅需要做好服务工作,还应当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吸取经验为以后开展工作提供借鉴,进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研究机制,提高高校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要求其应当具有科研能力,能够通过研究不断完善辅导员机制,并创造性地开展辅导工作。只懂得教育辅导,不懂得反思的辅导员,只是一个盲目、机械的执行者,高校辅导员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提倡辅导员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推动高校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实现辅导员制度的专业化发展。(4)市场、政府认可。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只有辅导员岗位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让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享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对工作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国家对专业化团队的保护一般体现在法律文本中,国家规定辅导员工作的工作资质、行为的合法性与非法性,并对非法行为进行制裁,才能规范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因此,在高校的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让辅导员职位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辅导员职位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它要求高校的辅导员要具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接受专业的训练,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的辅导员的水平。因此,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要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同时要增进社会对该职位的认可,提高其社会地位。此外,还有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员协会,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提供保障。

3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路径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是高等教育辅导员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应当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要加强辅导员的知识技能的培养,逐渐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3.1 明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地位

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管理,需要组建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辅导员职位应当转变以往“兼职”的岗位性质,确立起全职性的岗位性质。国家和各高校应当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建立专职化的辅导员队伍,逐渐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这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要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还要制定相关的行业资质要求,控制专业的准入门槛。以保障高校的辅导员团队具有较高的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高校在吸收招聘辅导员时,应当注重应聘这的学历及专业背景,吸收更多的硕士、博士等研究型人才担任高校的辅导员。同时,高校还应当开展辅导员工作能力研究及辅导员工作成果研究工作,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开展的新的尝试经验进行共享和推广,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3.2 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组织

建立辅导员专业组织,可以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我国的高校辅导员设置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进行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职位。随着教育工作的发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建立专业组织在国际社会上已有先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建立了20多个全国性的专业协会,而且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期刊,并相继出台了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我国高校借鉴外国的工作经验,也逐步开始建立高校辅导员协会,并于2007年层理的辅导员协会。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各高校也逐渐开始设立辅导员网上交流平台,通过网络的虚拟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流,并逐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的辅导员协会大多都局限于本校或本地区内,缺乏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建立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可以实现全国范围的教育资源、工作经验的交流与信息共享。同时,全国性的辅导员团队能够指导其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专业性问题。形成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可以制定统一的专业标准和辅导员职业道德标准,从而为辅导员相互合作创造机会。

3.3 发展专业类的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专业性知识的解答。在辅导员开展工作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树立教师形象,确立教师地位,从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因此,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应该根据高校内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数量,并按照学历的相关要求,选择具有相同专业的知识分子担任辅导员。

同时,高校的辅导员应当形成专业化的教研基地,通过它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并逐步探索在高校内成立辅导员专业科学、发展相关的课程,最终形成系统化、结构化、合法化的“高校辅导员学位课程体系”。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应当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经验,以物质教育为目标,按照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推动辅导员机制的改革。高校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不应当局限于高校内部,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在专业领域内开展辅导员机制改革,才能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4 结语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对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笔者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其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希望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炯强.高校辅导员尝试走向职业化 复旦大学率先尝试[N].新民晚报,2007-01-06(10).

[2] 张旭晨.以人为本,服务至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赴美考察培训体会[J].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培训项目资料,2004:45.

[3] 陈美荣,谢建山.关于设置高校学生辅导员专业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2):85-87.

[4] 蔡国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实务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103-106.

高校辅导员协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美高校辅导员 工作 差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1 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差异表现

工作理念和目标首先不同。美国的辅导员工作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需要;
以为学生服务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宗旨;
注重学生的参与,对学生各项活动及组织表示重视。美国的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是这样的:培养和训练学生深刻的反应能力、复杂的认识能力及批判思想;
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生活能力;
培养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人们之间差异的欣赏和包容;
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培养学生自尊、信心、诚实等品德方面的教育以及诚实责任感的。在我国高校辅导员更多的是以管理为其工作理念,形成了领导者思维,虽然近些年也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与实际偏离。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时事政治观,与美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目标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必需的。

其次,工作依据及工作内容细化程度不同。美国是法治化的国家,辅导员工作在美国高校不仅有相对比较完备的各种部门法律的保障外,而且拥有非常完善的行业规范的影响。1937年、1949年美国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同名文件《学生人事宣言》,开创并奠定了当代学生管理的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1967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确立了“以服务促发展”的主题,这一主题来源于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全国学生协会等组织共同起草的《学生权利和自由联合宣言》。1968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推出的“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则将学生发展理论推向学生事务工作实践。此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也以各种专业协会和专业期刊为参照。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同也来自于这些法制化、规范化的制度和章程,辅导员工作被看作是高等教育使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美国辅导员的工作有章可循,推动了整个学生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中国高校辅导员通常都是依据中央下发的文件精神和规定开展工作,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对辅导员做具体要求,并没有专门的

法规。

在美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细化程度十分高,分为全职的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也包括兼职的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住宿辅导员等。每一个辅导员专门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我国高校辅导员一般统称为“政治辅导员”或者“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特困生资助、就业指导等,一个辅导员一般都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工作。正因为美国高校辅导员分工细密,各高校在招聘时都非常注重应聘者所学专业与其要求是否相符。而中国招聘辅导员专业要求则相对宽泛,但是出于思想政治的教育的考虑,普遍要求是中共

党员。

最后,工作方式不同。服务性是美国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方式宗旨,主要通过咨询的方式来实现。直接服务方式是学生预约辅导员的方式可以通过解决许多的难题,这些服务主要包括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和社会化辅导等。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是管理型的,辅导员是对一个班(年)级、专业实体管理,进行“思想上的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和国家时事政策教育。而实际是,我国辅导员现状是一个班(年)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对学生进行除思想政治教育外,更多的是保证班级稳定、管理班级日常事务。

2 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差异的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辅导员教育方式为维护高校的发展、稳定,为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了很大贡献。现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辅导员处在了一些尴尬境地:第一,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学生工作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大;
第二,高校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队伍不稳、素质差别、发展不够顺畅等矛盾无法适应的当下学生工作时代的要求。对比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差异,结合国情,适当的借鉴美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有益经验,对改进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

(1)在工作理念层面,应确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美国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学生自我管理和个体发展得到充分重视,辅导员工作细化工作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事务的服务。“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是美国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落脚点之一,通过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困难,一对一的辅导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也应确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辅导员工作也应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不要成为一个口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辅导员过多地陷于日常事务性、管理性工作,强化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比如强化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学习引导等服务工作。这些都需要我们高等教育质度制度来引领。

(2)进一步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学生工作”已经是一门科学。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素质健全的学者型、专家型队伍去终生从事这一职业,他的职业内容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审美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只有专业化辅导员队伍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各州至少有一所大学设有高等教育行政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是美国高校辅导员的主要来源。美国高校的辅导员被认为是“专业人员”而广受学生尊重。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应从学科建设入手,使辅导员成为一门专业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从业人员晋职晋级规范。另外,要加强行业规范,分类辅导员岗位,制定一系列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学生事务管理规范。

高校辅导员协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
就业服务体系;
启示

作为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澳大利亚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最初建立时遵循的是英国模式,到目前跟英国模式也是最为相似。但是因为后期国情和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澳大利亚高校的就业服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色。

一、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澳大利亚高校最早的就业服务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于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创立的机构初始名称是预约委员会(Appointment Board),采用的是同时期英国高校的模式。当时澳大利亚只有六所大学,每所学校学生人数5000人左右,规模较小,当时预约委员会的服务只是提供给少数精英学生团体。初期的预约委员会(Appointment Board)是一个咨询机构,成员构成有大学的资深教授、企业和政府的高级代表等。悉尼大学与墨尔本大学最初的预约委员会只有象征性的员工,主要工作是介绍毕业生给雇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归来的士兵获得资助进入大学,大学规模大幅增加,并且出现了很多年龄很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之前没有考虑过要从事什么工作。为了帮助这批学生提高专业认知、提升学习动力,悉尼大学与墨尔本大学扩大了职业服务的规模,一些其他高校也开始成立职业辅导机构,为这类学生提供职业辅导服务,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有所加强。

澳大利亚大学发展的历史上有两次事件推动了大学规模的扩大和新的大学体系的构建。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联邦政府大大增加了对大学的拨款;
第二次是1972年大学学费的取消,大学规模的不断增大提升了职业辅导服务在大学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程度。

在过去的20年,联邦政府对大学提供的职业服务进行过三次评估,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这三次评估都强调了大学职业服务的重要性,并建议各个大学采取战略性的方法来提供职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服务。

二、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的管理机制和主要服务内容

政府层面的重视和大学生对职业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着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澳大利亚大学基本都成立了某种形式的职业服务机构,这个机构所起的名字略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有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职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 Graduate Employment)等。

澳大利亚高校的职业服务机构在高校一般隶属学生事务部门,这种管理机制在目前的澳大利亚大学中较为普遍,但是有一种趋势是就业服务机构越来越与教务部门、与学生培养工作相融合。

澳大利亚高校职业服务有两大重点:职业咨询与职业发展,毕业生就业。在职业咨询与职业发展上一般会开展个体咨询、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各种工作坊、职业辅导项目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有组织招聘会、招聘信息、维护雇主关系等。这两项工作与国内高校开展的职业服务比较类似,但在澳大利亚高校这些服务所涵盖的内容和采取的方式更广泛、更多样,而且越来越多地与专业学习相融合,职业辅导中的工作融合学习(Work Integrated Learning,WIL)逐渐成为大学职业服务更重要的工作焦点。

澳大利亚高校职业服务与英国、美国高校一脉相承,但是政府和高校对职业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跟英国、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每所高校职业服务提供机构的人员配备上远远少于英、美高校,人数最少的高校就业中心只有一人,一般为6到15人,另外聘有学生助理或兼职工作人员。

澳大利亚高校从事职业辅导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两个领域:教师和从事招聘工作的企业管理人员。虽然没有政府层面的行业准入标准,但是2012年由职业产业协会(CICA)编订了被澳大利亚各高校普遍认可的行业从业标准。行业从业标准为:职业中心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学士以上的学位,还要获得职业发展学位或六个月的专业培训证书。提供职业发展学位与专业培训的高校只有六所,在入门级别外还有不同层次的课程供选择。其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咨询技巧、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等。职业辅导教师在职期间,每年要进行不少于120小时的培训,级别越高者需要接受培训的时间越长,培训的方式包括参加会议、专项培训、自学等。[1]

三、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行业协会

澳大利亚职业服务领域行业协会非常发达,这些行业协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高校职业服务越来越专业化和体系化。

19世纪60年代末,澳大利亚大学联盟创立了就业服务领域的第一个行业协会――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委员会(the Graduate Careers Council of Australia),后更名为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协会(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GCA),这个协会是服务于政府和高校的非营利组织,它的成立在国家层面上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目前主要的职责是企业招聘信息整合和就业情况调查。GCA每年出版的《毕业生机会》一书收集每年企业的招聘信息,以50万册/每年的发行量免费发放给每一位毕业生。GCA开展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调查,目前最主要的调查包括毕业生去向调查、大学体验调查、毕业生前景调查、校友调查等。[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另外一个行业协会――国家毕业生职业咨询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raduate Careers Advisory)成立,现在的名称是国家毕业生职业咨询服务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raduate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s,NAGCAS)。这是一个服务于职业咨询师的专业服务协会,澳大利亚高校大部分职业咨询师都是该协会的成员,协会的主要工作是促进职业辅导从业者的交流、分享、专业素养提升等,它的成立对澳大利亚高校职业咨询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3]

澳大利亚毕业生雇主协会(Australia Association Graduate Employee,AAGE)是一个包括250家企业、50家服务提供商、40所大学、20家专业协会构成的非营利组织。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整合多方资源,在就业信息、员工甄选等方面服务于企业招聘和毕业生就业。

[4]

澳大利亚职业行业协会(Career Industry Council of Australia,CICA)是一个澳大利亚职业服务行业的权威机构,它的会员是从事职业服务的各种专业协会。协会成立的目标是促进职业辅导行业的发展,通过职业辅导服务促进国人的职业发展,以高质量的职业生涯带来高满意度的生活品质。[5]

这四个专业协会在提高职业服务的专业能力、高校与雇主关系、就业状况监测、行业发展等方面各司其职、合作共赢,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

澳大利亚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作考核,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会影响到对大学的拨款,但是由于学生就业状况对高校的社会声誉和招生生源非常重要,是对“潜在入学者”的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各个学校还是非常重视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监测。澳大利亚政府在毕业生就业情况监测中只是提供资金,主要工作的开展是由行业协会和高校来完成的,主要方式是调查。

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协会(GCA)是毕业生就业调查的组织机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GCA在每年毕业生毕业四个月后开展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Graduate Destination Survey)。高校通过问卷、电话等方式收集50%以上毕业生的反馈。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全职工作情况和重新进入高校全日制学习深造的情况两部分。全职工作情况包括就业的行业、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和薪资水平等;
全日制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的专业和学历层次等。这项调查不仅公布毕业生去向,为公众提供了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进行比较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了用来自我评估的基本参考依据,高校可以评价自己的毕业生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适应能力如何。这项调查成为高中生、家长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GCA承担的高校调查还包括毕业生校园经历调查和毕业生技能评估(the Graduate Skills Assessment,GSA),其中毕业生校园经历调查包括:本科生专业经历问卷调查 (Undergraduat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研究生学习经历问卷调查 (Post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PREQ) [6],这两项调查反馈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感受和满意程度。

五、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分析

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形成有两大因素:传承于英国的就业服务理念及有限的就业服务资源。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服务是多方参与的模式,主体是高校,民间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和提供职业服务的企业是重要的辅助。政府的作用仅限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与指导,政府并不会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给予特别的关照,政府对自身的定位是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国家层面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监控,全凭市场来调节。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业服务多方参与,整合各方社会资源,补充高校就业服务资源的不足

澳大利亚高校对就业服务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但总体投入力度缺乏,就业服务人员配备不足,从就业服务体系的运行需求上需要其他资源的参与和投入,所以澳大利亚的就业服务体系整合了多方资源:招聘企业、各种专业协会、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高校、政府。多方资源优势互补,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共同保障着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

(二)就业服务领域高度自治,民间行业协会、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众多

经过多年对英美高校就业服务的参照及自身发展,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度自治的行业。澳大利亚就业服务体系中的行业协会非常发达,包括毕业生雇主协会(AAGE)、毕业生职业协会(GCA)、毕业生职业咨询服务协会(NAGCAS)、职业产业协会(CICA)等,专业的行业协会分别负责行业标准、行业交流、培训、就业监测、就业信息整合等宏观层面对就业服务的支撑,这些专业协会以第三方的视角在就业服务体系中承担重要职责,既能有效补充高校就业力量的不足,又能保证所提供服务的公平、公正。

澳大利亚的就业服务体系中涵盖了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认可,比如大部分澳大利亚高校就业中心所使用的就业服务管理软件Careerhub的提供企业,还包括生涯辅导提供企业、求职方法训练企业等,这些企业也是就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三)就业服务体系涵盖大学之前的就业辅导,学生生涯成熟度较高

澳大利亚就业服务体系中的生涯辅导开始时间较早,澳大利亚初中、高中阶段就已经对学生开展职业辅导,学生在上大学前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职业发展理念。加上高校学费相对比较昂贵,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为什么要读大学有较为清晰的认知,选择高校、选择专业都非常理智,在大学期间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也都会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这种对自我、专业学习、社会、未来职业发展较为清晰的认知使学生具备对就业服务选择与使用的能力,提高了有限就业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就业服务陪伴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生涯辅导方式正在成为主流

澳大利亚高校对职业辅导参与程度最高的群体是大一新生,学生在读期间有充分的自由重新选择专业,如何在众多的课程中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选择课程也一直是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学生有强烈的职业辅导需求,他们需要了解如何选择才能更好的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准备。高校的职业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习、实践活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澳大利亚75%的学生在读期间有各种专兼职工作的经验。高校的职业辅导还强调工作融合学习(Work Integrate Learning,WIL),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生涯辅导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效的方式,就业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导内容是向各学院的专业课教授传递职业辅导的知识,促使职业辅导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起来。

(五)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整体高校生涯辅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高

在严格的行业自治、自律环境中,澳大利亚高校的职业辅导人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培训体系和行业标准,高校间有频繁的相互交流,与英国、美国高校就业工作的交流也非常频繁,加上职业辅导人员的背景比较多样化,有丰富的职场工作经验,职业辅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

(六)澳大利亚就业服务体系有较为科学和系统的就业状况监测系统

澳大利亚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中的就业状况监测是以追踪和全面调查为基础的,就业状况监测的资金由政府拨付,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是第三方非营利机构毕业生职业协会GCA,具体实施过程由高校完成。澳大利亚高校对就业情况的衡量指标更加广泛,而且全国统一,指标口径一致,更强调指导性。由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客观搜集毕业生就业去向,供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参考,每年就业调查的数据因为其丰富、客观、有效而成为学校在招生宣传时的重要依据,也成为高中生及家长在选择高校和选择专业时的重要参考。

六、对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启示

澳大利亚高校职业辅导工作的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已经比较成熟,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澳大利亚大学的职业辅导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就业辅导工作资源不足,尤其是专业人员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职业辅导工作的需求;
职业辅导工作在学生中被认知的比率不高;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较高等。国内高校的职业辅导工作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以上对澳大利亚就业服务体系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辅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严格资格准入,对生涯辅导教师的入行资格进行认定

我国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职业辅导人员的行业标准,并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职场工作经验不足,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澳大利亚高校职业辅导人员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工作背景多样化,有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行业标准,我们应借鉴这种资格准入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涯辅导从业人员的认证标准,这是行业良好运行的基础。

(二)建立系统、科学的就业状况监测平台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就业状况监测体系,公布的就业数据来源于高校,单一、笼统、不客观,而且统计的口径不一致,缺乏参考价值。澳大利亚政府、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关注更全面,更强调所提供数据的参考价值,更强调结果的公平性。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毕业生去向统计及公布的制度,设计公平、公正、透明的就业状况监测平台,使毕业生就业统计全面、客观,具有可比性,真正为政府、社会、高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引入多方资源,补充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不足

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高度行业自治,为就业工作的专业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行业自治组织,职业辅导也远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行业。如果能从政府层面进行恰当的引导,搭建一个行业交流的平台,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力量、有能力自我发展的成熟行业,将会对高校学生职业辅导领域的专业化、专家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拓展、延伸生涯辅导的内容和渠道,推动生涯辅导与专业学习的结合

国内虽然一直试图从大一新生开始职业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习、实践,但由于生涯辅导人员配置不足、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特别是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不强等原因,我国高校与澳大利亚高校在职业辅导介入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渠道上还有很大差距。澳大利亚高校的就业服务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在专业学习中结合生涯辅导的内容,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考虑,结合职业辅导的目标与内容,激发低年级学生对职业辅导的需求,并把专业教师也作为职业辅导的目标之一,让职业辅导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这应该是我们可以思考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五)生涯辅导提前,在初中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生涯引导

对国内很多大学生来说,读大学是一个盲目的过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多由父母完成,在职业意识上基本空白,职业成熟度非常低,面对就业服务资源,不愿选择也不会利用。尝试学习澳大利亚的做法,在中学阶段普及生涯辅导知识,使学生能在上大学前已经对专业选择和职业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提高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学生在大学选择、专业选择上则更理智,对提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职业产业协会,https://.au/course-endorsement/.

[2]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协会,http://.au/research/exploreourresearch/.

[3]陈鹏.美、加、澳三国大学生生涯辅导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澳大利亚毕业生雇主协会,http://.au/vision-and-strategy.

高校辅导员协会范文第4篇

进入高校之后,许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其生活学习状态非常容易走向极端,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基层高校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小觑。如何培养合格、优秀的高校辅导员,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培养优秀高校辅导员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趋向独立而又未能独立的群体,也就是说,在思想意识方面向往独立自主,但是经济上对家庭又有极大的依赖性这样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必须要有一个精神上的疏导者——辅导员。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辅导员进行疏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国家几届政府集中解决的难题之一,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社会各界也在尝试着各种办法。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基层教师之一——辅导员,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

(二)面对社会不公平事件,大学生容易表现极端化,需要辅导员进行心理疏导

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公、贫富差异的扩大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尤其当前社会上“富二代”的一系列负面报道,都已经使教育公平成为一句空话。而且,我国东西部、沿海与内地、甚至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差异,也加大了大学生出现极端情绪的诱因。这些,都需要时刻关注大学生情况的辅导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疏解。

(三)大学生价值观在改变,需要辅导员及时进行矫正

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悄然发生着改变。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大学生中的市场逐渐扩大,甚至“非主流”等也开始在大学生中流行起来。发生在职校的“门”虽然是极端的个案,但是也说明当今学生思潮的混乱。在这种混乱思潮中进入高校的学生,则需要辅导员的及时心理价值观的干预。

(四)众多繁杂具体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去和大学生沟通、解决

比如落实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组织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协调有关社团、学校、机关完成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都需要辅导员在各部门、团体中间沟通协商。

二、高校辅导员推动学生工作的优势

(一)高校辅导员年龄上占优势,更容易和大学生沟通

高校辅导员一般是进入高校不久的毕业生,年龄上的优势、经历上的相似性都容易使辅导员很快与大学生打成一片。思想上有了贴近性,做起心理工作来阻力也就小得多,也就显得更加心应手。

(二)高校辅导员有精力、有能力、有资源和大学生相处,更容易走近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起居,甚至将来就业都会参与,而且,伴随大学生几年的大学生活,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甚至恋爱进展都会知之甚详,这样的优势是高校其他任何老师都难以企及的。

(三)高校辅导员大多来自于心理专业、思政专业的毕业学生,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

受多年思想教育的熏陶,这些辅导员在进入工作角色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几种素质

因为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以及容易走极端的个性,高校对辅导员的要求也在随着发生变化。

(一)高校辅导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素养,扎实的思想教育知识

当前社会各种思潮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已经相当严重,尤其许多当前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如社会贫富差异的扩大化、严峻的就业形势等,甚至导致许多学生放弃高考,放弃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如何让这些负面因素对在校学生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就需要高校辅导员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素养,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主动掌握大学生心理动态

因为各种信息的快速传播,当今大学生已经与社会进行了“无缝结合”。社会中各种正面、负面的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在其心理的堆积,如果未得到及时疏导,一旦爆发,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高校辅导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当前阶段的情绪波动,并及时给予疏导。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工作方法灵活,具备极强的协调性

辅导员具体的学生工作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要思想灵活,方法多样。而且,辅导员要同时和学校的多个部门、团体沟通,协调能力不可或缺。

四、高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工作

辅导员是掌握学生第一手信息和处理学生具体事物的管理者,高校应切实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打造优秀的辅导员团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可靠保证之一。

(一)高校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辅导员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辅导员掌握着大学生第一手的心理动态和具体进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人,是维持学校稳定的中坚力量。

(二)学校要利用内外资源,全面提高辅导员团队的整体素质

学校一方面要利用自身条件,给辅导员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支持辅导员不拘泥于形式,与学生一起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学校要组织辅导员“请进来、走出去”,多与兄弟学校交流辅导员的培养经验,交换培养辅导员,尽快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高校应协助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辅导员的地位、福利和待遇

让辅导员真正感受到自身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术教师一样的学校的中流砥柱。辅导员的地位得到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大生涯”规划才会成为自主、自觉,高校辅导员队伍才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协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
助理辅导员;
设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24-02

随着高校扩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繁杂、事务琐碎、工作量大,专职辅导员往往要兼管学生教育、后勤和心理咨询等多个方面,如何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做好学生工作,已成为各高校尽相探索的问题。目前各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配备人数相对有限,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了借助学生助理辅导员这一岗位的设置来解决人员配备的紧张问题。

通过个人自荐、校院两级选拔的方式从研究生当中选拔助理辅导员来参与本专科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进行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的设置一方面是对辅导员队伍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对参与学生工作的研究生个人也是很好的锻炼和磨砺。这种学生工作开展模式能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实现学校、专职辅导员、本专科生及参与管理的在读研究生的多赢。

一、启用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1.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是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的创新

高校教育形式变化快而复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大背景下,单纯的以辅导员和学生导师机制为主开展学生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间的自我管理和交流。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的建立给了管理和被管理学生双方一个机会能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在读研究生主动的介入,弥补辅导员的不足,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

2.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能够有利于高效地进行学生工作的开展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和专职辅导员人数配备的相对不足,研究生助理辅导员能够分担部分专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例如迎新工作、奖助贷评选、活动的组织开展等。这种“专职”加“助辅”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减少学校在师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更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更加精简、有序和高效。

3.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由于研究生助理辅导员主要是从研究生中选拔思想觉悟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实际上是从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这部分研究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通过选拔优秀的研究生担任助理辅导员,不仅促进了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更让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推进自身的发展。

二、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是对专职辅导员队伍的补充和辅助及完善

1.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能够缓解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不能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的1:120~15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所以造成高校专职辅导员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琐碎繁重、压力大、职责和任务不明确的现状[1]。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既可以作为学生辅导员在学生中独立开展部分工作,又可以作为助理协助专职辅导员进行工作,这样独立又有协助的方式大大减轻了专职辅导员的工作量,同时工作任务得以细化和明确,使得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2.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有利于专职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动态

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专职辅导员由于其身份的制约,一般主要通过谈话、走访、调查等方式关注学生,而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由于其辅导员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赖,也更容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生助理辅导员这个桥梁和纽带作用,专职辅导员能够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3.建立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能够带动整个队伍的创新意识

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的主体是通过选拔的在校研究生,这样的学生本身知识面广、学历层次高、生源多样化,这些条件使得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往往工作积极主动、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的加入不仅能够为辅导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更能使整个团队更有活力和创新性。

三、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的建立,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1.指导作用

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无论是在学习目的方法、学习态度、科研状态、校园生活、人际沟通等各方面都有更全面的了解,作为具有相似经历的同龄人,学生往往容易和研究生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作为助理辅导员的研究生也能够从自身经历和学生身份出发给学生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学生比较容易得到有效而实用的信息。

2.同伴作用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但是由于角色身份原因等,多数工作的开展中均是辅导员为主动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来自学生,本身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学生更容易把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看做是“自己人”,容易找到一种平等无隔阂和依赖感,也就更容易主动和研究生助理辅导员进行交流沟通。助理辅导员有其特有的亲切感,能更容易的走近同学之中,从而更能够发挥其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与塑造力。

3.榜样作用

助理辅导员本身是经过校院多重选拔而出的,一般自身素质较高、成绩优秀,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工作能力,这些无形之中都会给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榜样效应。有着同样的学习体会,成长感受以及奋斗理想,辅导员自身的表现可以起到现身说法、事半功倍的效果[3]。所以这一职位的设立不仅能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更能够带给学生以正面阳光、积极向上的力量。助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榜样作用,既有利于提升助理辅导员自身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学有榜样、行有方向”的氛围。

四、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研究生个人的素质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

1.担任助理辅导员工作有利于研究生自身知识的扩展

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在最初开展工作时一般都会接受部分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也会接触到这些方面的知识得到专职辅导员的指导等,研究生能通过担任此项工作了解和学习更多新的知识。

2.担任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有利于研究生自身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研究生在担任助理辅导员工作时可能会遇到自身时间于精力不足、工作与学习冲突等多种矛盾,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关系,如何处理工作时遇到的压力和焦虑,就需要研究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实施自我管理,平衡关系。自身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能否成长成才,是人的能力中的重要因素。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表面上的能力,还体现在深层次的心理,在遇到各类事件,不论是喜或悲,都很良好的调控与掌握,做一个成熟与稳重的人,且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因此可以说,担任研究生助理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个外在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全方面素质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由内而外对自身全面推进与发展的过程。

3.担任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有利于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将会面临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会对研究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担任过助理辅导员的研究生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同时,研究生参与助理辅导员工作,不仅可以实现研究生德智体等全面的发展,更在实践中推进了研究生自身个性的发展[4]。担任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期间,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升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即对各项学生事务、各项大中小型活动的组织管理,懂得如何分配,如何安排。二是提升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的协调能力。即对各项事务的协调,包括对工作事务的协调,对学习与工作的协调,对学习与生活的协调。三是提升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在工作中不乏有较多的工作需要与领导沟通,需要与老师沟通,需要与同级助理辅导员沟通,需要与同学沟通,在不同对象的沟通中要采用不同的沟通艺术与沟通方式,在担任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工作中即是提升各方面能力的良好途径。

4.担任该工作有利于对研究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作为学生助理辅导员,除了协助专职辅导员进行部分学生工作外,更多的时候研究生助理辅导员还是处于独立辅导员这样一个教师的身份,和专职辅导员等有着最直接的接触,专职教师们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人生观价值观等也会对研究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容易引导研究生以乐于奉献、严谨认真的姿态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

五、结语

虽然启用研究生助理辅导员机制能够带来许多利益,但是目前国内外仍然是把研究生助教作为研究生助学管理的重点,在研究生助理辅导员及其相关管理方面尚无过多实践与研究[5]。而且目前高校研究生担任助理辅导员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健全的选拔、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岗位角色定位不明确、岗位流动性大等。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研究生助理辅导员这个机制,不仅会帮助节省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加强对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栋.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信东旭,张茂仁,刘洋,王吉磊,陶姝宇.研究生学生兼职辅导员工作研究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0,(6).

[3]朱效传.高校辅导员助理管理工作探析[J].经济理论与管理科学,2009,(3).

推荐访问:辅导员 高校 协会 高校辅导员协会【五篇】 高校辅导员协会(精选5篇)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