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淮安市文明创建【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6-17 11: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第1篇【关键词】现当代;淮安;雕塑淮安市作为江苏省长江以北重要地级城市,在在明清时期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四大都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发展极为繁盛,诞生过诸多文艺名人与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淮安市文明创建【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淮安市文明创建【五篇】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当代;
淮安;
雕塑

淮安市作为江苏省长江以北重要地级城市,在在明清时期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四大都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发展极为繁盛,诞生过诸多文艺名人与作品,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和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西方艺术思想和技法与传统激烈碰撞进而相互融合,其文学、音乐、戏剧、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各放异彩,淮安文艺界进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雕塑艺术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陶冶市民的情操、记叙历史的沧桑、美化城市的环境,但是其在淮安的发展却略显单薄,相较于书法、绘画,其人才与作品都不够丰富,实为可惜。在此笔者根据所搜集与掌握的资料欲对淮安市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做简要梳理,包括相关雕塑家、作者、作品的简况,盼望能对淮安今后雕塑艺术的发展起到助益作用。

民国之前,淮安境内雕塑作品主要包括陵墓雕刻[1]、官衙及官员、富商门前的石狮以及建筑装饰用的砖雕与木雕。其中最富代表性作品为盱眙明祖陵的神道石雕,明祖陵是朱元璋为了纪念其高祖和祖父而修建的陵墓,其神道现存战马、麒麟、狮子、华表、文官、武士等形象石雕以及石柱基础三十余个。石雕雕刻手法简介大气,人物的表情及动物身形具有较为典型的元末明初特色。但其时现代意义上的创作性、主题性的城市雕塑和架上雕塑几乎是空白。

民国时期,淮安诞生了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雕塑大师――滑田友。原名滑廷友,字舜卿,1901年生于淮阴渔沟,1924年毕业在江苏省立第六师范美术系毕业后回家乡任教,后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1930至1932年参加江苏直唐塑罗汉修复工作。1933年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进修。回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深思》获1943年巴黎春季沙龙金质奖章;
《母亲》为巴黎市政府收藏;
圆雕《轰炸》为法国现代美术馆收藏。1952年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完成大型浮雕《》、《胸像》等。但无作品存留于淮安市区。

20世纪60年代,正值时期,艺术创作需迎合主旋律,为配合阶级斗争教育,由刘晓林、庄弘醒等同志复制过《收租院》泥塑。

1982年,淮安县文化馆大门改造,曾委托淮安师范学校华龙宝老师设计制作了一块装饰性外墙浮雕,题目为《舞蹈》,材质为混凝土,面积约四平方米,现已不存。华龙宝,江苏高邮人,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任教于淮安师范学校,1987年至今担任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原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教授,淮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主要从事油画与雕塑的创作与教学。

1985年,淮安市机关幼儿园委托华龙宝老师设计制作了圆雕“母与子”,高约三米,为玻璃钢材质,安置于幼儿园院内。

1990年,吴承恩故居委托南京艺术学院阮雍崇教授设计制作了石雕吴承恩全身像,安放在景区中。此前,该故居已陈列有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根据吴承恩头骨复原的吴氏头像。

1991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委托淮阴师范学院华龙宝老师设计制作了一尊三米高的圆雕《送温暖》,为大理石材质,雕塑表现一位春风满面的护士形象,现置于医院门诊大楼前。

1992年落成的位于淮安区的纪念馆,建筑方案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纪念馆内外先后设计安置了石雕坐像和全身站立铜像。石雕坐像设计者为鲁迅美术学院的孙家彬教授,被安置于纪念馆主建筑二楼的纪念大厅内。雕像连基座高4.7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坐姿雕像,为汉白玉质地,石料采于北京的房山,与纪念堂汉白玉雕像石料出于同一采区。雕像中的左手扶膝右手握卷,端坐在一块岩石上,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思索着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运筹着共和国的四化大业。在主建筑前广场立有铜像,这尊铜像总高7.8米,其中底座高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伟人度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由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李守仁教授创作设计,南京晨光机械厂铸造。这尊铜像创作取材于60岁左右的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平易近人、亲切随和的公仆风范。故居院内也陈列着一尊近年制作的铜胸像,作者待考。

1992年,华龙宝教授为淮阴师范学院设计制作了雷锋胸像和总理半身像。

1995年,淮安市区童年读书处委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制作了童年石雕胸像。

1995年,由南京胡国瑞等同志设计的韩信骑马像在淮阴区古黄河边落成,该像为石雕。

1996年,淮阴工学院靳定生老师受淮安市建设委员会委托,面向社会征集城市雕塑稿,经过评审,选出了四件方案,分别用于青浦区五墩的《南船北马》、市区水渡口广场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市区西园广场的《群牛戏水》、淮阴县谢庄立交旁的《九省通衢》。可惜这几个方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建造。

2004年,靳定生老师应邀为童年读书处广场设计大型石刻浮雕一面,表现总理以梅花为背景的半身像。

2005年建成的淮安钵池山公园,委托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的吴为山教授设计制作了老子大型铸铜雕塑,安置于公园中心景区的玻璃钢人造假山中。该雕塑高达16米,设计取意“天人合一”,塑造了老子潜心传道的形象,老子右手摊开,左手一指指天,脸部表情循循善诱,似乎正在向世人诉说着宇宙的大道。吴教授匠心独具,将老子雕塑内部设计成中空,其胸腔好似篆书体的“空”字,似无边苍穹般包罗万象、吐故纳新,蕴涵着无穷的文化力量。观者步入雕塑内部,身高只及老子脚踝,不禁油然生出“无,名天地之始”之感。该雕塑曾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同年,吴教授还为淮阴区医院设计制作了吴鞠通全身铜像。吴鞠通是淮安清代著名医药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医书,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且医德高尚,与张仲景齐名。古语有云“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此尊铜像高约三米,立于一点二米高的基座上,安置于淮阴医院门前广场的鞠通园中。吴教授运用了其独特的写意雕塑的创作风格来塑造这位医者,其表情平和,身形持重,双手盘于胸前,透过此尊雕塑隐隐能感受出一代医学巨匠的风骨。

2009年,淮安市交通局委托上海大学钱大经教授设计了大型现代雕塑《南船北马》,矗立在淮宁高速公路出口处。该雕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淮安城市文脉的独特内涵,在遵循传统雕塑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了雕塑所处的高速公路环境背景特性,使得作品在移动视角下产生多重视觉观感[2],获得了成功。《南船北马》创意来自一句古语“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这是我国历史上对淮安地处南北交界的交通要冲之地的一句重要评价。作者以此进行联想与发散,将“船”元素与“马”元素进行结合,并融入了淮安运河之都的漕运文化,以本地极富特色的三帆船为蓝本,将帆体规则交差,水平排列,另塑十二匹奔马横穿其中,四十二根不锈钢绳索穿越风帆落于奔马两端,使得雕塑整体呈现了钟摆似的视觉效果,远观近赏,都能从中感受出一种动态视觉效果。

2009年,华龙宝、顾卫国老师为淮阴师范学院设计制作了装饰雕塑《生命树》和三块室内大型装饰浮雕用于校园美化。《生命树》采用了抽象变形的艺术手法将多种植物造型融为一体,采用锻不锈钢材质进行打造,并在其表面饰以多种色彩,作品的设计语汇多样化,创造出了较为丰富的视觉观感,现立于淮阴师范学院王营校区校园内。

2009年,靳定生老师为中国淮扬菜美食博物馆门厅设计了四块大型浮雕,其主题分别为《南船北马图》、《河衙食府图》、《漕运金咽图》、《盐商宾客图》。

2009年,中国淮安南北分界线广场建成,其标志景观构筑物被安置于广场大桥中部,该构筑物主体造型为球状几何体组合,材质以锻不锈钢为主,辅以灯光效果,具有现代抽象雕塑特质,视觉效果良好。

2010年,淮阴区淮安东方母爱公园建成对外开放,该公园内设计安置了一批优质景观雕塑,包括时任中国雕塑学院院长吴为山教授设计制作的汉白玉漂母塑像。此像比例准确,造型严谨,漂母手提竹篮,目视远方,表情平静而祥和。除此之外另有多位雕塑家设计的景观雕塑小品置于公园之内。

同年,母爱公园扩建母爱塔景观,委托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与文学院进行内部雕塑与导视系统设计策划。华龙宝老师为母爱塔创作设计了室内圆雕“漂母与韩信”。此像取材于中国古代典故“漂母饭信”,表现了漂母早年间救助落魄少年韩信的故事。此雕塑采用真人比例创作,材质为大理石。

2012年,华龙宝、顾卫国老师为淮安市清河新区图书馆设计制作大型石刻装饰浮雕一块,该浮雕集中刻画了淮安古今著名景观。

2012年,清河新区管委会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乔迁博士设计制作大型装饰性铸铜浮雕一块,安置于清河新区国际摄影馆外墙面。该浮雕刻画了淮安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典故。

2013年,靳定生老师为淮安城市规划馆设计《壮丽东南第一州》大型浮雕,所用材质为砂岩。

2014年,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承接了淮安市交通局的水门桥扩建工程,为水门桥设计了栏杆浮雕四面与桥头圆雕四尊。雕塑以老淮安的文化再现为切入点,运用人物再现的艺术手法重现了淮安市民不同历史时代的生活场景,极富人文气息,该系列雕塑由华龙宝、顾卫国、孙琳老师创作完成。

除市区外,淮安下属盱眙县、金湖县、淮安区、洪泽县等区县,近年来都有大小、多少不等的城市雕塑落成。包括如淮安区的八位历史文化名人纪念碑,金湖的尧帝公园的尧帝像等。这些雕塑的落成刻画了淮安的城市风貌、弘扬了淮安城市精神、传播了淮安的历史文化、丰富了淮安的城市内涵。

至今为止,淮安市从事雕塑创作与研究的人员基本集中在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以及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两所高校中,多年来,在淮安高校工作的雕塑家,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时有新作问世,其中也不断有架上雕塑作品参加市级、省级以上展览,并有获奖。总体来说,从建国至今,淮安市城市雕塑的建设在缓慢中不断发展,小型架上雕塑的创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淮安雕塑艺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论是架上雕塑还是城市环境雕塑,皆可以见到精品作品出现。前景可喜,但不足之处依然很多,创作人员不足、创作氛围不浓,作品数量不够丰富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淮安市交通塞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淮安本土传统文化与外部先进文化的交融和淮安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增强了淮安的文化影响力,提高了淮安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推进了淮安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

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融人世界格局之中,以开放的精神吸取全人类的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淮安本土传统文化与外部先进文化的交融和淮安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促进了淮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文化交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淮安全方位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淮安传统地域文化与外部先进文化的交汇融合,促进了淮安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淮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和新长铁路淮安段全线贯通、投入营运,把淮安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这两大经济体联成一个密切的相互依托的大市场,使淮安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融为一体。

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大大改善了淮安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吸引了一批批浙江、广东商人,特别是商品经济意识强的浙江温州、台州等地的商人商贩,络绎不绝地进人淮安这一未被开垦的市场。温州商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成功致富的生动经验,对淮安人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传统保守思想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激发了淮安人的创业冲动和创业意识;便捷畅通的交通,极大改善了淮安招商引资环境、人文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大公司大企业和诸如韩泰集团、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注意力,它们或在淮安直接投资,或在淮安推广他们的产品,给淮安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文化观念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全新意识。另一方面,便捷畅通的交通,也拓宽了淮安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通道和淮安人外出经商的空间,大批在外打工、经商的淮安人,在异地他乡一面学着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一面感受着外地文化的冲击,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地先进文化观念的影响,并通过回乡探亲或返乡创业等途径,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同乡好友,有意识无意识地传播着外部先进文化理念,促进了淮安传统地域文化的吐故纳新。由此形成的淮安传统文化与发达地区先进文化理念的相互撞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局面,也促进了淮安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进步,促进了淮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交通建设促进了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

便捷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为弘扬淮安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淮安的文化影响力,提高淮安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淮安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共生互动关系,经济需要文化,文化渗透经济,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的大小。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是以文化论高低的。

淮安,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极其丰富,这是打造“文化淮安”的优势所在,也是淮安城市的一张王牌名片。近年来,淮安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持续投资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为弘扬淮安运河文化、淮扬菜美食文化、名人文化,增强淮安的文化渗透力,提高淮安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打开了广阔通道,促进了淮安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文化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文化品牌。大运河之水哺育了许许多多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使运河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文风昌盛之区。运河中最古老的河段邢沟始凿于春秋时代后期,淮安境内自隋至明、清先后由人工开凿规模较大的运河有汁河、沙河、中运河等近十条。清江大闸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是古运河上现存最古老的石闸,史称遭运咽喉,由此奠定了淮安“南船北马,九省通蔺”的历史地位。淮安是三千六百里运河中无可争议的“运河之都”,是运河的文化中心。

今天,发达便捷的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新长铁路全线贯通和运河疏浚工程的展开,使“运河之都”—淮安,重新焕发了作为运河文化中心的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淮安,提升了淮安城市的历史品位和魅力。同时发达的交通也使淮安与苏南、上海,与全国、全球的商业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活跃,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更加便捷。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使淮安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融为一体。现在,乘车从淮安到南京、上海、北京分别只需要2个小时、3.5个小时和8个小时,南下北上,西进东出,非常便捷,这为淮安运河文化的传播,为淮安更有效地融入长三角都市经济圈,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第3篇

今年八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意见,为淮安跨越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新机遇。淮阴区作为淮安市的主城区之一,将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个性化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机遇,围绕打造宜工宜居的都市工业园、令人向往的生态新北城、富裕美好的现代新农村、和谐文明的首善爱心区、开明诚信的投资首选地“五张新名片”,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来考量和谋划城市发展,努力建设让淮阴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淮安新北城。

一是住主动融人中实现一体发展。淮阴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的新北城。要围绕淮安中心城区“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战略,从规划、建设、环境等各方面全面融入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方面,在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框架下,进一步细化新北城的空间布局、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在完善已有路网的基础上,加快与市区相连的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等路桥建设,努力实现与市区无缝对接、紧密相连。环境打造方面,抓好城市主干道的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加快古黄河北岸绿化亮化建设,不断提升淮阴城市形象。

二是在优化服务中实现跨越发展。淮阴亦城亦乡,承担着服务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两大重任。搞好各项服务工作,既是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淮阴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作贡献,乘借省委省政府加大淮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东风,主动做好征地拆迁、矛盾调处等工作,扎实推进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宿淮铁路、205国道、237省道等省市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主动服务淮阴师范学院、市一院、卫生高等职业学校等省市驻淮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服务城乡一体发展上作贡献,积极争当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围绕镇域经济的突破,树立“镇当城建”的理念,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区域中心重镇、工业经济强镇、旅游文化名镇、高效农业大镇,20个农村乡镇的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开票销售均占到全区三分之一以上,所有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30万元,乡镇工业入库税金全部超3000万元,培植2-3个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3-5个集体经济超千万元村。在服务生态创建上作贡献,按照全市创建部级生态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力争三年内建成部级生态区,努力让淮阴的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三是任彰显特色中实现错位发展。淮阴作为淮安城市的新北城,在全面融入的同时,更要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培育特色产业,高举工业淮阴大旗,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形成以都市工业园、盐河工业带、工业新区为主体,以罔省干道沿线的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工业新格局,着力打造光伏太阳能、软件业、食品加工、盐硝加工、钢铁和机械制造五大百亿元产业。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加快构建以综合大市场为龙头的名店名牌集聚区和以服务外包产业园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基地,重点加快欧蓓莎国际家居购物中心、乐天玛特购物中心、星宝大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繁荣城市商贸服务业。坚持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突出台创园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构建区有台创同、镇有产业园、村有生产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建设爱心淮阴,淮阴有着浓厚久远的爱心文化,漂母与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更是载入《史记》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今后,将进一步弘扬爱心传统,践行让淮阴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庄严承诺,将千年母爱文化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机融合,完善发展民生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着力打造和谐文明的首善爱心区。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性;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性的涵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这表明我国正在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重构公共文化供给和分配方式。与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开放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将树立“文化民生”的理念,不仅向城镇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更要向农村人口以及特殊群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使其成为民生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各级政府在兴办公共文化服务时,要向所有主体平等开放,既重视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又要重视民营文化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贡献。

(二)创新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拉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距离,为广大群众提供平等享有服务的平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性还要体现在服务内容的创新,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彻底转变服务内容陈旧、与当地群众需求脱节的现状。

(三)发展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提升其在财政支出的比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高涨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从而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持续提高。新时期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体现在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等传统服务项目上,更要将传承文化技艺、传播文化价值等新内容融入到服务体系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综合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要建设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观、科技馆、体育健身场所、文化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其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服务需求,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娱乐需求,从而避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出现闲置浪费现象。此外,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上,还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协调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性建设。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长期以来,江苏省淮安市一直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切实落实江苏省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初步体现了淮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代性。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淮安市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具体表现在:其一,在城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淮安市现拥有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文化艺术学校、电视发射塔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其二,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现已建成116个乡镇文化站、7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497个农家书屋、891个文化广场,基本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其三,在重要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方面,全市电视入户率高达87%,共建成9个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以及151个乡、村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淮安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新需求,将产品创新和内容创新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最佳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在:其一,淮安市现已免费对外开放市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并正在逐步对外开放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职工中心等。其二,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走入基层,这些文艺作品曾经荣获部级、省级奖项,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淮安市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具体表现在:其一,淮安市各地持续开展“文化四送”活动,成功举办了淮安戏剧节、淮安读书节、社会艺术周、农民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其二,各级文化部门举办了文博书画展览、大型综艺晚会、广场文艺演出、专题影视播放、民俗节目汇演、民间文艺巡游等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了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四)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初步形成。目前,淮安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已经初步形成,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随着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显著增强了专业文化团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二,淮安市组织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有9个乡镇被评为示范区,充分发挥出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其三,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淮安市本着彰显魅力、整合资源的要求,相继举办了各种文化节庆活动。

三、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虽然淮安市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未达到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为此,必须构建起长效管理机制,以推动淮安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开展。首先,明确淮安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责任目标体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其次,制定淮安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公共文化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确保公共财政投入的稳步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淮安市要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的范围,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的立足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淮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例生.面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召唤[J].唯实(现代管理).2014(5)

[2]郑孟七.绍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6)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化;
走出去;
引进来;
因素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34-03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淮安经济国际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7SJD790002)

[作者简介]仲晓东,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苏淮安223001)

一、引言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900多年前大文豪苏轼过淮安时留下“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的佳句。而进入21世纪,淮安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淮安现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在区域上的发展禀赋和制度创新上的巨大差异,使各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路径。其中至少有两种较为成功的典型的国际化模式,即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区域经济国际化的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而温州和苏州都属于较发达地区,相对于它们,淮安由于所处欠发达地区,所以在很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特别是淮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出符合淮安地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从而能够为淮安经济国际化提供有力的帮助。

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细胞和微观基础,要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就要重点抓好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核心。没有企业经营国际化,就很难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地区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其企业的国际化,而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国际化并不完全从地理意义上划分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包括“走出去”的外向国际化和“引进来”的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企业外向型国际化的贸易方式为出口,而内向型则为进口。此外,在技术转让形式,经营方式和投资方面也有区别。但是,不管哪种形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都是使企业自身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

二、淮安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淮安的进口总额一直是大于出口总额的,同时又间接说明了,淮安的一些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不够的。而且,淮安的大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高,以及各种贸易壁垒的存在,使不少企业感到“走出去”的压力。表现在:

1.信心不足。由于多数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较差,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导致对海外市场环境认识不够,在选择国际化方式时,就显得信心不足或十分盲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自身是否具备跨国经营的能力信心不足;
其二是企业对自己能否走出去,走出去后能否成功信心不足。

2.设备落后。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淮安企业设备落后,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附加值低,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少,因而根本不具备竞争实力,许多出口产品在国外都沦为地摊商品,从而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严重阻碍。特别是一些机械类的产品,这些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限,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慢,使其难以及时跟上国际市场的变化潮流。这无疑也减缓了这类企业“走出去”经营的脚步。

3.缺乏高素质的经营人才。“走出去”经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大量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精通国际贸易法规的一流复合型人才去组织实施。而淮安企业由于起点较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一些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由于缺乏人才而难以开展“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有些在海外投资的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有的人员甚至不懂外语,以至使企业经营业务难以顺利进行,国际竞争力低下,国际市场难以拓展。

4.缺乏紧迫感。淮安企业缺乏迎接经济国际化、应对“人世”挑战的紧迫感,企业甚至以为“走出去”仅仅是大型和超大型企业该关注的事情,自己根本谈不上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的企业竞争,所以,只需关注国内市场即可,对于跨国经营想都不敢想。由于企业对开展“走出去”国际化经营缺乏紧迫感,再加上他们大多又缺乏境外投资的知识,所以,至今将境外投资方式列入企业发展计划的企业还不是很多。

5.信息闭塞。淮安企业的信息来源都是通过传统的渠道,如客户、同行、报刊、广播电视及市场调查,信息相对闭塞。不少企业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投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实际上是放弃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机会。

上述这些方面的缺点,削弱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淮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空间。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走出去”即外向国际化对对淮安企业而言存在很大困难,而“引进来”即内向国际化对淮安地区的企业应该更加有效。

三、外资企业“引进来”的可能性

目前,到淮安投资兴业,使淮安融入国际化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

所谓天时,就是淮安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配套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创业创新能力都在加速提升。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产业正在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因为,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之后,面临着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投资经营成本节节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欠发达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得以流向欠发达地区,其资源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一些欠发达区域可以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同时,地处江苏欠发达地区的淮安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有利的条件和优势:一是地缘优势,淮安离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比较近,运输成本更低;
二是淮安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而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等较之西部更具有优势。所以,淮安的企业除了发展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外,应做好产业承接的准备,利用好这次机会。而且,产业转移到内地,农民可在当地就业,一方面使内地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更彻底地脱离农业耕种,进入城镇或者城市工作、生活,这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可以加快淮安地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推动淮安的经济国际化。

所谓地利,就是淮安处于全国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是

苏北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适合于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能较快地向全国辐射延伸。

所谓人和,就是淮安市上下形成了“重商、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特别是牢固树立了“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公共服务理念。当前,外资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加速向苏北转移已经成为资本流动的一个新趋势。淮安优越的公共管理和体制创新为承接这一转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外商合作,是我们加快发展、实现“双赢”目标的现实选择和长期战略。外商会带来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淮安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素质较好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质量较好的存量资产,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比如成功引进的台湾鸿海集团的富士康(淮安)工业园项目、台资宏盛箱包工业园等外资大项目,实现了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来淮投资的“零突破”。

在此氛围中,淮安也十分注重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支柱、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比如,中韩合资的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随着韩国轮胎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的全面引进,其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斜交胎产品已大量出口到美国、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并批量返销韩国。淮钢集团与全国最大的钢铁民营企业――江苏沙钢集团进行了资产重组后,正在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特殊钢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钢生产能力。

这些成功的例子说明在目前形势下,淮安企业“引进来”存在可能。

四、影响淮安企业“引进来”的因素分析

根据淮安的特点以及企业的特征,笔者将企业内向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相关的政策因素P、市场条件因素M(区位优势、基础建设、资源优势因素等)。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企业因素c(资金、项目的引进、技术创新等)。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环境影响因素函数为:

I=f(P,M,C,R)

其中,R表示其他一些影响因素。

1.关于国内的政策环境P。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策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日本政府经常大量使用财政投资和融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法国政府则深深意识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为企业的管理建立了扶持机构,负责提出发展企业的基本政策措施;
美国政府为企业建立了社区性融资发展机构,提供完善的服务。

自1991年以来,淮安也指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制度创新上做了不少文章。但与WTO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相比,从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必须的国内环境来看,我们在完善企业的政策环境方面尚有许多急需改进和创新的地方。面对当前形势,政府可以通过矫正市场失灵、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提供金融、信息、技术等支持,来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内向国际化经营提供保障。因此,淮安出台了《淮安市进一步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十项制度》。这些措施的出台,为企业“引进来”解决后顾之忧。

2.市场条件M,包括了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条件等因素。

(1)区位优势明显。淮安地处苏北腹地,是区位优势明显的重要交通枢纽。明清时期就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誉。现在,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沪、宁宿徐、宿淮、淮盐、宁淮等5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等河道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凸现了淮安在江苏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

(2)基础设施建设富有成效。“十五”时期,淮安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九五”末的60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人口由65J7增加到125万,实现了“建设大城市”的目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2公里,铁路客货运全面开通;
淮河人海水道、华能二期等水利、能源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建成;
投资82亿元实施城建项目356个;
建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王元垃圾处理场等项目;
全面完成淮河灾后重建项目,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等水利重点设施。

(3)自然资源丰富。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的整体配合较好。尤其是淮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盱眙凹凸棒土、石灰岩、白云岩,金湖的石油与天然气,楚州、洪泽的岩盐等,这些矿产储量可观,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特别是岩盐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300亿吨,年产真空盐50万吨。由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淮安的化工企业有着很强的资源禀赋,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

(4)人力资源素质高。淮安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淮安高中入学率达78%以上,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淮安市拥有5所高校、26所中专校。高校、中专校的数量和在校生分别在苏北和全省名列前茅,培养的大批专业人才受到了沿海和江苏苏南等发达地区的青睐。来淮安投资兴业可以获得大量素质高、成本低的专业人才。

3.企业因素c。淮安的大部分产业都缺乏资金,资金应该是制约淮安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其次就是项目,有了资金,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淮安政府的种种引资的举措来看,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好的项目,从而可以发挥淮安本身的自然禀赋优势;
在21世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技术创新自然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有了技术的大力支持,淮安的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走向国际。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引进来”的外部因素已基本具备,作好了“巢”等待“凤凰”的到来,从内因上讲,淮安企业对资金、技术、项目的渴望非常迫切,这一切都为淮安企业“引进来”创造必备的条件。当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淮安企业也必须借助一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更好的“走出去”,增添有力的“砝码”。

推荐访问:淮安市 文明创建 五篇 淮安市文明创建【五篇】 淮安市文明创建(精选5篇) 淮安市文明创建办电话